《诗书双妙》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诗书双妙章节试读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308106641
作者:林乾良
页数:159页

《诗书双妙》的笔记-后记 - 后记

后 记
林乾良先生是一位博通中西的医学教授,他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批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他留校在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又在浙江医科大学教过中医学,后长期任教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起,林先生一直在老浙大横路工作和生活,与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旧址仅咫尺之隔,几乎朝夕相见。林先生对浙江大学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常常与我们聊起当年千里负笈浙大的难忘经历,由于家境贫寒,他长途跋涉了七天,才从家乡福州赶到杭州,赤着双脚走进浙大校门。因居西泠之畔,他又有幸拜陆维钊、韩登安、沙孟海三位大师为师,从此与国学与艺术深深结缘。他说:“我从一个少年学生,到如今白发苍颜一老翁,其间60年几乎都在老浙大度过的,她是养我育我的一片热土,缘分非浅,热情无限。”
对于热爱之事,林先生往往竭尽一切,无所保留。他虽以医为业,但酷爱收藏,又精于金石书画,从玺印、药方、书画到古镜,门类广博,蔚为大观,有“印迷”、“万方楼”之誉。出于对浙大的一片深情,林老一直热衷于收集有关浙大的史料。2007年早春,林先生带着他的《春晖寸草集》来到我们馆里,这本集子是他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几十年来广求天下名士题写“春晖寸草”字画集结而成。当时我们不禁对林先生这份至诚至孝之心敬佩不已。也正是在这本集子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林先生收藏的陈训慈、陆维钊、姜亮夫、王驾吾、沙孟海、陆俨少、施蛰存、郑晓沧等浙大名师墨迹。后来林老得知学校筹建校史馆,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教员聘书”,连同自己的毕业证书、借书证、歌咏队队徽这些如今已鲜见的珍贵物件捐赠给学校档案馆,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2009年学校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集邮巡回展,林先生捐出了19种1700余封文化集邮封,这批邮封是林乾良伉俪创意设计、亲手制作的,他整整珍藏了二十余年。档案馆推出“浙大记忆•你我珍爱”全球史料征集之后,他又屡次热忱地将自己苦心集得的史料无私献给学校,拳拳之心,让我们深受感动。
精诚所至,数十年来林先生收集到了百年来各领域浙大人的书作共计130余幅,这是林先生丰富藏品中意义独特的一类,既有张宗祥、马一浮、马公愚、陆维钊等名家作品,也有夏承焘、施蛰存、苏步青、陈从周等著名学者、科学家手笔,更有各行各业优秀浙大校友的真情创作,都是诗词和书法艺术结合的上乘之作,凝结了浙大人的智慧与才情。在寻觅、收藏的过程中,他用真诚打动,以书画相赠,或者是辗转托人求得,费劲周折、来之不易。今年恰逢浙大115周年校庆,作为给母校校庆献礼,2012年6月林先生无偿将这批诗作捐赠我馆,为学校增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没有如林先生这样忘我而执着的坚韧之心,如此丰厚的文化珍品就无法得到保藏,以流传后人。
本书的出版,是我馆推进“浙江大学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计划之一,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浙江大学115校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档案馆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保存基地,当竭尽所能保存和传扬对学校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多年来我们与林乾良先生建立了深厚情谊,每有与浙大有关的往事旧物,林先生都会给我们来信相告,或来馆娓娓而谈,档案馆朱之平馆长、何春晖副馆长多次与林先生晤面长谈,特种档案办公室胡岚、编研展览办公室吕丰、张卓群更是细心协助林先生整理书稿、查考资料。令人欣喜的是,在此书出版的同时,我馆策划主办的《诗书浙大——林乾良校友捐赠藏品展》展览也如期揭幕,这不仅是一场内涵深厚的文化盛宴,更彰显了浙大人深厚的传统文化蕴藉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学校悠悠历史长河,需要更多有心之士去钩沉、去探索。让我们不断丰实浙大档案这座宝库,让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绵延不息。
浙江大学档案馆
2012年10月8日

《诗书双妙》的笔记-后记 - 后记

难忘浙大 感激浙大
林乾良(1955医)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56年过去了,而我刚进浙江大学那段日子的事却还犹如昨日一般,它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终身闪烁着温馨的光辉。
我是福建福州人,幼年失怙,家道赤贫,赖寡母作苦力扶养我长大。1950年,我已考取福建医学院并报到入学了。后来,全国招生又发榜,好朋友赶着来告诉我:“你考取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了!”年轻人自有一股冲劲,宛如刚长硬翅膀的雄鹰一心只想展翅高飞,翱翔于九霄云外。于是,经过许多周折,主要是母亲的劝说、31万元路费的筹集(万元等于改制后的一元)与7天的漫长旅途。等到我来到浙大校门前时,学校里已经开学十来天了。
我刚想抬脚进校,门卫把我拦住了。那时的我,十足是个丑小鸭,由于家贫营养不良,18岁的我像个毛孩子。临行,妈给了我一双全部由她自己手制的新布鞋。可到校时正下着雨,我舍不得穿,赤着脚。已显秋凉了,我还是短衫裤而且相当破旧。我说我是新生,门卫们怎么也不信。说是新生早已报到开学了。无奈,我只得出示入学通知书,并告知长途7天(除了飞机,3种主要交通工具都乘过了)才到。他们问:“行李呢?”我摘下挎包说:“都在这里了。”门卫们的表情很古怪,我也分不出是讪笑还是好奇。下午,我就到教务处办理各种手续。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如今,我就住在宅旁边可说是朝夕相见,也真是有缘了。
第一次上课是分析化学实验。由于我既没听过教授的正课,也没听过助教的实验要领,和同实验台的同学也是初会,所以根本插不上手。而前一台的同学较熟练(不少同学已在他校学过一年甚至两年了),已经出现滴定变色了,我真是完全被吸引住了。这时,有人在我前臂上拍了一下,我没在意;接着又是较重的一下,我还没反应。于是,那人生气了,很重的敲了我一下。我回过头来一看,是位穿旧蓝长衫的老先生,留着短胡子。他气促地问我:“怎么不做实验?”我只得解释说因为昨天刚从福建来杭。我们在一旁谈了几句,他老人家气才消了,又把助教叫来,要他个别辅导我。两节课后,我刚要离开实验室,助教来请我一道去,原来那位老先生竟是半微量定性分析化学的全国泰斗丁绪贤教授。丁老师和气地让我坐下,问了我几个化学的一般问题。见我居然有问必答,十分高兴,端肃的脸上绽出微笑,鼓励我好好学习。临了,他老人家站起来正式为刚才的重敲向我道歉,并说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找他。从此,我和丁教授就有了非同一般的师生关系,后来又和他的小儿子丁光生(曾任上海药物所长)成了朋友。丁教授晚年住在刀茅巷的浙大宿舍,和我的工作单位浙江中医学院很近。我经常前去照看。他和夫人陈淑都是我国早期出洋留学的人,不但功成名就而且同享遐龄,真是难得。
入学一星期左右,有老师来通知我下午到教务处去,教务长要见我。去了后,才知道他是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苏老师非常和气,还一定要我坐下来谈。他说:“我听说浙大来了个赤脚大学生,想找你来谈谈。”他知道了我的身世后,并问我有何才艺,愿意从各方面帮助我,鼓励我努力学习。得知我在中学里不但成绩好而且绘画、音乐、戏剧、文学都不错后,他给我写了三个条子,一是给解剖学王仲侨教授,建议参与挂图的绘制,此事因我还未修毕该课而未果;二是给学生会文娱部,后来我就参加该部工作;三是给子三学社,因其他工读项目都已经有人了,我只好参加理发室工作。水电、设备免费提供,每理个发净收5分钱,每周值班半天。对于苏教务长的关怀,我一直铭刻在心。34年后,二女林聪报考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可发表时变成微生物专业。她闹着不依。我听说苏老是复旦大学的校长,就给他老人家写了封信申诉其事,并回忆当年。当时我只抱一两分希望,结果则是意外的圆满。
关于学生会文娱部的工作,我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音乐方面最突出,后文另述。在抗美援朝时,学生自编活报剧上街演出。其中有个剧是我自编、自导、自演的,拉来同演的大多数是同班同学。演出时市报有个记者随行,给我们拍照,还特意放大一张送我。戏里,我演李承晚、金宏义演美国佬(只见帽子,他当了多年浙江医院院长)、杜国光(北医生化教授)与马正中(北京医院病理科主任,只见背影)演中、朝人民。后来,京剧社排活报剧时缺少了一个矮胖子演李承晚,就硬拉我参加。可我那时根本不懂京剧,好在只有两句话、一句唱,现学现演居然也对付下来了。由于是文娱部干事,经常有机会参加中外各种演出。最使我难忘的是,在庆祝中苏友好条约签订时,苏联曾派了红旗歌舞团等4个文艺团体来华,都到过杭州,我看了全部的节目。特别是苏联国家艺术团的演出,全部是世界超一流的大师。如乌兰诺娃的芭蕾舞与米哈伊诺夫唱的《伏尔加船夫曲》等,都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由于我家庭贫寒,入学时又瘦又矮。感激政府与母校,那时相当9元的伙食对我来说已是好得超乎想象了,于是,我就很快长胖了,理论上,18岁的我应该骨骼端钙化而不再长高,实际上,入学后由于营养好,我的确长高了不少。按我入学时的体形,是根本不适合演李承晚。那时,大学生只供伙食。过了两三年,对无经济来源者还可以申请衣物。我的第一件棉衣、第一条新棉被都是国家给的,至今想起来还不禁令我泪盈于睫。浙江大学,我的母校,您的深恩,我当时刻铭记、代代相传。
浙大的校讯,也对我影响很大。“求是”是秉承百年前求是书院的精神,不但在学术上而且决定了对国家、社会以至世界的态度。竺可桢校长曾作《求是精度与牺牲精神》的演讲,阐发得十分精辟。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浙大师生都能站在人民一边,才能荣获“民主堡垒”的赞誉。师生都对科学有献身精神,励志苦学,生活朴素,对人诚恳有爱心。像我这样的丑小鸭,从未受到师生的鄙视,反而每受关爱。由于社团活动蓬勃开展,使得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平生第一次学跳交谊舞,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十分好笑。由于学生讲究德智体全面发展,我每天早晨以广播操作预备,长跑作锻炼,打蓝球作娱乐的三部曲,在我毕业后还沿袭过好些年。
我对文艺有多方面的爱好,尤其是音乐在浙大时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学里我就曾尝试过作曲,这是解放前的事了。进浙大后有一个学分的选修课,我就选了杨增慧老师的音乐欣赏。有一次杨老师有事,由当时是研究生的毛昭晰来代课,后来我们成了老朋友并同是西泠印社社员。浙大歌咏队是全校性的,各系部、班级另有中、小型的歌咏队。我不但参加浙大歌咏队,并且还是当年惟一的学生作曲者。我曾把萌芽的作曲请教沈思岩教授,他并不以拙劣而嗤笑我,反而诚恳地指出我的不足。他借书给我看,并让我不定期地到他住在哈同花园(今新平湖秋月处)的宿舍去,以便指导我作曲。我曾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过歌曲(自己写词),收到5万元稿费。虽说只相当是5元钱,在我已是笔大收入(足有半个多月的伙食费)。从在此刊出的稿费通知书,可知时间是1951年5月。在抗美援朝时,我曾在《杭州歌曲》上发表过许多歌曲,受到市团委的表扬。在此刊出其中一首《捐献支前》,以见一斑。现在搞政治的人多不相信在“三反”与“五反”之间有过“四反”,可我能提出确证。有一天早晨,沈教授叫我去,说是某领导要他写个《四反歌》来配合运动,他实是无意于此而又不能推辞,就把把任务交给我了。连词带曲,隔天下午就要。我当天忙到凌晨,终于写成。交稿时,沈教授听我唱一遍后居然脸上有了笑容,并说了声:“难为您了。”
写了半天,大多是专业以外的事。专业方面我也说一句。由于是综合性大学,即使是基础课任课教师也多是国内外一流的学者。就拿我亲身经历来说:化学是丁绪贤教授,中文第一本《半微量定性分析》就是他著的;物理是丁绪宝教授,是丁绪贤的兄长,生物是后来的杭大校长江希明;组织胚胎是元老级教授蔡堡,解剖是后来的医大校长王仲侨;生化则是刚冲破万难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沈善炯。明师出高徒,再加上学生入学的高质量与刻苦学习的校风,人材辈出就不足为奇了。
(原载《浙大校友2006(上)》)

《诗书双妙》的笔记-序言 - 序言


余自幼好集藏。藏印、藏方与藏镜,皆已有专书,藏诗则唯此册。藏诗之名,古时未见。盖此物甚罕,难成品类。余杜撰此名,不只有当否。余不擅韵语,反以藏诗驰名,亦奇事也。究其原委,实与集梓纪念王母之《春晖寸草集》有关。壬戌春(1982年)该书初版时,前有短启,兹录于下:
“良周丧父,母子相依。而二人皆如无根之木,不知自身所处。盖母氏幼年被 未必,失年始婚。无所出,乃从育婴堂抱良归而抚之。今母殁廿余载,风木之痛,朝夕在心。罔极之恩,无以为报,爱借文字,已寄哀思。特广征海内外贤达诗文,辑为《春晖寸草集》。兹甲寅春至壬戌岁首,共得五百四十五家。按题、图、文、诗、词、联分类,以收文先后为序。悉略上款,以免重复。其兼各类者,仅择一存之。此集之成,仰荷各地前辈暨友好之垂爱。良敬当刻骨铭心,永矢弗谖。”
此书之集,始于甲寅,即1974年。至2007年梓行有彩页至第二版时,海内外赐题者已达1319家。余号印迷,摩多印友以刀石为题,故又增印为七大类。其中,诗、词共570家。
余生于壬申,周甲之后遂于1992年退休。因两女皆以移民北美,拟与老伴奚毓妹赴美国、加拿大长住。为此,才将藏诗稍予整理,发现其中不少浙江大学校友之作。遂立意再予增益,拟他年出一专册,以见我浙江大学人之诗、书双妙。廿年磨一剑,至今终有小成。为能广泛征集,曾于2005年《浙大校友》发《浙江大学校友自书诗选集征启》,兹录于下:
“诗词为人类最美好之语言,孔子有‘不学诗无以言’之明训。书法为从文字衍发之一书,鲁迅有‘饰文字为观美唯华夏所独’之名言。总此两道而成之,则为自书诗。自古以来,为世所珍。余福州人氏,于五零年经七日之旅程,负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五五年毕业,留附属二院外科工作。退休已十余年,而仍朝夕忙于多领域之学术研究。余自幼好集藏,如蓄石、集邮、藏印等。其敢自许海内外一流者,则有诗、方两笺。自古文人每有斋称,寒舍则有千家诗藏并万方楼两名。零二年中华诗词学会在杭召开,会程中即有余所办之藏诗展。共十二类,计近两百家诗数百纸。幅式多采,尽各家自书诗真迹。此展虽以诗为主题,然即从书法之亦洋洋大观也。其中,与浙江大学有关者不下数十家。有领导及职员如郑晓沧、陈汉第、张令杭;有文坛泰斗如祝文白、夏承焘、周采泉;有书界名流如陆维钊、胡士莹;有理工科巨擘如苏步青、丁绪贤等。诸公皆功成德立,早归道山。今每摩挲手泽,不禁神驰。追思昔年诸公以忘年交视余,绛帐面领教诲之恩,尤深高山仰止之忱。余之所藏,虽笺笺数十纸,今亦凤毛麟角。乃思浙大百年校友中,能诗善书者故多;今日在校之师生,亦不乏能手。拟以寒舍旧藏为基石,广为征集各时期之作品,将来汇为《浙江大学校友自书诗选集》一册,为母校添加光彩。求诸君录旧作一两纸以赐,共襄盛举为感。以诗重,不计书之工拙,即小有涂改亦无妨。然必毛笔墨书,具名款,再加印章为妙。其前人之物拟赠者,请加挂号。余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国内外五印社名誉会长,已作之书画印唯明。拟征集一年后,筹备梓行。书出,当即寄赠也。请寄杭州市老浙大横路3弄32号2单元301室,邮编:310009。”
征启发出后,过兴先、吴硕贤、连嗣南、严昀诸学长惠寄佳作,感激无既。然诗必古体,书必毛款,门限甚高。曾有韵律不押、硬笔写就或请人代笔等等,只得割爱。仅此百三十余件,已殚精竭力矣。曾托书画、古玩界代收,又在拍卖场中争竞。人有所赠,多有所报。为此,曾治印六家,书画则数倍。为求必得并免蹉跎十日,每以三份前000墨宝令择其一。以上种种,求之难也。又有查之难。寒斋称“千家诗藏”,必须细细砂中淘金,或可得浙江大学校友。为此,曾以一周之功查对杭大校庆等文献。因余不能电脑,只得求友人鼎力相助。为此,曾一再得浙江大学档案馆吕丰老师扶持,谨致由衷之谢忱。客座之选,不宜过泛。蒙孙晓泉、钱法成两公面告曾数度邀往杭大上课,考00时少而未收。浙江中医学院已故之潘国贤、何任等五位,因该校与文革前、后曾两度併入浙江医科大学达数年之久,故予录入。
此书之出,其可观之处有三:一为诗词,为人类最美好之语言;二为书法,其作者可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正、续辑中查及者约有四分之一;三为历史与名人。自求是时期、西迁时期以来,历民国至建国,作者以生年计之前后将近百年。
我今年已八十有一,目糊、手战、腰楚、步蹇,真老太毕露矣。书中错漏之处甚多,望海内外校友及读者海涵。出书后、除六件因他项研究须取回外,其余百廿五件敬赠浙大档案馆。对校、馆之玉成,谨此鸣谢。


 诗书双妙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