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方言》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大话方言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807400257
作者:易中天
页数:180页

何乐而不读?

昨天,翻完了易中天的《大话方言》。俺读过易中天的书不下10本,在俺以往的博客文章中可见一二。易中天属于能侃会讲的一类人,他的书也不是藏之名山一类的。易中天的书闲时翻翻无妨,但要以此做学术文章恐怕不行。不过,人文学者也没必要高高在上,看看《论语》,就会发现孔子讲的话也很平易近人。一本书曲高和寡有什么必要?一个人皓首穷经有什么价值?不说西方,就看中国古代的典籍,1万头汗牛恐怕都背不完,一猛子扎到故纸堆里,保准100年都游不出来。所以,现代人读读易中天的书还不错,文字比较浅显,内容比较有趣,用心读仔细一点,或许也能读出点思想。如此,何乐而不读?

慢慢看慢慢挑1

北方人就不能把面粉做成的条状食物简称为“面”,得叫“面条”,以区别于面糊、面皮、面包,以及其他用“面”(面粉)做成的东西。同样,南方人也不把粉状的东西称为“面”,得叫“粉”,比如胡椒粉、花椒粉、辣椒粉。--------------错南方人的常用词汇,“面粉”就叫“灰面”,南到广东,小麦淀粉叫“澄面”

文化不能随便“大话”!

全书的序的部分写的就不怎么样,故作幽默,却使人笑不起来。“叫”和“说话”之间的关系写的也很牵强。逻辑混乱,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再往下看,主观臆断的东西太多。比如“北方打架喜欢用腿,南方喜欢用拳”“北方一马平川,所以打架用腿,南方街头巷尾,地方狭小,腿脚施展不开,所以用手”,因此有“南拳北腿”,真的是奇谈!还有就是说北方人吃的都是面食,我不知道易中天同志知道不知道东三省,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是米的。再有,比如易中天同志说南方的精华都在菜上面,北方做菜就不怎么样,而是体现在面板上面。我不知道易中天同志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莫非在他的脑海中,北方两个字出来,就是单调的饮食文化?或者说即使是面食为主,菜的功夫也就不精湛。如果这不是主观臆断,还有什么是主观臆断呢?也难怪,人家是湖南长沙人。也难怪接下来,人家会帮着南方人吹嘘一下那点陈词滥调:“湖广熟,天下足,江南鱼米之乡,历来是繁荣发达之地,富甲一方。文化上也不好讲。自古江南多才子,两湖也不含糊,唯楚多才。为中国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南方人不比北方人少,二十世纪就更是如此。政治上不用说,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都是南方人。文学这边,鲁(鲁迅)、郭(郭沫若)、茅(茅盾),巴(巴金)、老(老舍)、曹(曹禺),北方也就贡献了个老舍。”我之前还很欣慰终于有人承认“南方和北方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因为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毕竟是好事,有些话说出来会遭人骂,所以没几个人敢说。但之后许多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比如我在前面列举的那些---却让我不禁心寒。文化不是您这样研究的,也不是您这样胡扯的。您还是回CCTV老老实实品您的三国去吧。

一本小书《大话方言》

最近读了一本小书,易中天先生的《大话方言》。很轻松的一本小书,一两个小时就能翻完的,之所以想记一记,是因为觉得与这本书的偶遇颇为奇特。那天本来是想去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书在四楼,从一楼的语言图书馆内部有一个小扶梯可以上去,踩着扶梯,虽然动作已经尽量放得轻巧,却还是能听见铁制的扶梯发出“噔噔噔”的回响,以及似乎能看到的扶梯上簌簌落下的尘埃,我不太记得那个下午有没有阳光了,但我非常愿意在脑中描绘这样一幅小资的景象,阳光从窗户中投射进来,投射出扶梯上落下的簌簌的尘埃,投射在书架上老旧的书籍上,投射出它们的落寞与沉默。看过好几遍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一直都觉得,真正的好书、藏书应该是那样需要仰视,高高不可攀,求书应该是一件神圣的过程。我在书架上细细搜寻了好久,并没有找到我想借的《三。百。千》,印象中查书时记得只是一册薄薄20页的本子,也许是哪个人不小心放错了架,只好安慰自己,反正并不多,下次找电子版看吧。然后一抬眼看到了这本《大话方言》,因为是新近出的书,与书架上其他泛黄的老书放在一起就特别显眼与现代。虽然与心目中的神圣差别甚远,却还是觉得有翻下去的欲望。想好不容易跑来一趟也不该空手而归,于是就敲定了这本书,“噔噔噔”地又下了楼。说实话我喜欢这样的过程,喜欢凭第一感觉读书、借书,喜欢这样第一眼就喜欢上它们,然后一口气读完,呵呵,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最后再来说说这本《大话方言》吧。成书是2001年,但出版时是2006年,算来写书时易中天还没有成名,不过文字依旧诙谐与犀利,一点也不比《品三国》逊色。我想如果没有百家讲坛,他会依旧是那个厦门大学默默无闻的中文教授,也常常写一些这样的幽默的小文,却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让我不禁感叹人的走红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过程。这本书是讲方言的,我在厦门呆过三年,却一直没学会闽南话,很遗憾。晚姝曾和我说,古诗词应该要用闽南语或粤语来读会更好听,因为这些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音。书里也说,闽南话中有很多字都有三种读音,一种是秦汉音,一种是南朝音,一种是唐宋音。结果石头的石不等于石砚的石,它们也不等于石破惊天的石;草席的席不等于筵席的席,它们也不等于席卷的席。呵呵,我觉得好奇妙。有机会一定要学学闽南话,要不然一种方言都不会好丢人。呵呵,不过还是先把普通话学好吧,新年愿望呢,书里面讲了一个小笑话,有一个闽侯人念《愚公移山》,把“我死了还有子,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读成了“我死了还有煮,煮死了还有酸,煮煮酸酸无穷尽也”,呵呵,真的很形象,忍俊不禁:)

《大話方言》 所摘

比如闽南话中,不少字都有三种读音,一种是秦汉音,一种是南朝音,一种是唐宋音。这三种读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却又都存在于闽南话当中。结果石头的石不等于石砚的石,它们也都不等于石破天惊的石;草席的席不等于筵席的席,它们也都不等于席卷全球的席。福州话也是,高悬的悬不等于悬落的悬,它们也都不等于悬空的悬。这就有点像日语,一个当用汉字,好几种读音,谁记得住弄得清?难怪北方人一听闽语就头疼,觉得与其学闽南话,不如再学一门外语。闽语的形态是很古老的,老得有时候你会觉得福建人说话简直就是在说古汉语:你叫汝,他叫伊,吃叫食,走叫行,脸叫面,黑叫乌,锅叫鼎,绳叫索,翅膀叫翼,图章叫印,房子叫厝,棉袄叫裘。当两个福建人相互询问“食糜未”(喝过粥没有)或“有伫无”(在不在家)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进了时间隧道?闽语既古又怪,既老又杂。闽语原本又叫“福佬话”。福佬,是后来之客家对先到之闽人的称呼。反正福佬就是闽人,或福建人,但福佬话却不好说就是福建话。实际上没什么笼而统之的福建话,只有闽南话、闽北话、闽东话、闽中话、莆仙话等等,它们都是福建话,却又都不能对话。这正是福建不同于广东、湖南、江西之处。广东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是因为他们并不都说广东话(粤语);湖南人听不懂湖南人说话;江西人听不懂江西人说话,也是因为他们并不都说湖南话(湘语)或江西话(赣语),比方还有说客家话等等。然而福建人听不懂福建人说话,却是因为他们都说福建话,这可真是没有道理可讲。事实上闽语也是汉语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复杂的一个大方言。它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堆石头。往大里数,是三块,闽南话、闽北话、闽东话,闽中话和莆仙话则是夹在这三块大石头中的小石头。细数,也有数出六块或九块的。石头堆在一起,挤得再紧,也各是各。闽语就是这样。闽南话、闽北话、闽东话、闽中话、莆仙话,这些“石头”之间的缝隙,很可能比某些大方言之间的差异还大。所以福建人和福建人坐在一起,弄不好就是大眼瞪小眼,鸡同鸭讲,不知所云。那 彼 掉 落迁徙的时间也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南梁,主要定居于闽北;第二次在初唐,主要定居于闽南;第三次在五代,主要定居于闽东。“中原汉人三次入闽之后,闽方言便都定型了。”(李如龙《福建方言》)如果说吴楚(或吴湘)是远亲,那么闽粤便是近邻。在华夏诸族崛起于中原的“三代”(夏、商、周)时期,闽粤都是“天荒地老”的“荒服”之地。周人别内外,定亲疏,有四夷、八蛮、七闽、百粤各色人等。七闽、百粤排在四夷、八蛮后面,可见在当时华夏民族的眼里,闽人和粤人比“蛮夷”还要“蛮夷”。甚至直到如今,闽人和粤人在不少人眼里仍有“非我族类”之感,因为他们说的话最难懂,风俗习惯也大相径庭。千百年前,和他们说话要“待译而后通”(《盐铁论》),现在如果没有翻译,也还是困难重重。粤语也很异类。它和普通话的差异,要多到七成以上。闽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也有这么多,但闽语是当年中原音韵的遗存。说闽语异类,便未免数典忘祖。再说也没什么人说闽人是“马来人种”。粤语,不三不四,怪里怪气,爪哇人的话,算什么呢?粤语既然能打通南北东西、古今中外,自然也能打通全省,这就和闽语不同。粤语是一体化的,闽语则是多元化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粤语文化的影响要比闽语文化的影响大。粤剧远比闽剧或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有名,广东音乐也远比福建的南音深入人心。美术方面,广东有岭南画派,福建却乏善可陈,因为福建虽不乏人才,但八闽互不交通,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锣齐鼓不齐的,没法拧成一股绳,也就不可能和一体化的粤语文化相抗衡了。难怪海外的华人虽然闽人比粤人多,粤语却比闽语吃得开。我们老祖宗做事,是相当认真的。虽说不过是音译,也不肯胡乱找些字来凑合,总希望不但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看起来也得有那么一点意思才好。比如葡萄原本翻译为蒲桃或蒲陶,后来几经斟酌,还是写成葡萄。因为葡萄既不是蒲(香蒲、昌蒲或蒲柳),也不是桃,更不是陶。写成葡萄,不但不会闹误会,而且还真有一嘟噜一嘟噜的感觉。这也是中文翻译的一贯精神;信、雅、达。所以,用“可口可乐”译cocacola,用“伟哥”译vigra,便被称为“神译”。其实,雷达(radar)和模特(model)也是译得很传神的。雷达,像雷电一样迅速传达;模特,模样既好,又很独特。其实不但外语会变成方言,方言也会变成外语。比如英语中的tea,便是闽南话“茶”的音译,法语和德语也是(俄语和日语中的茶则是北方方言的音译)。此外,Bohea(武夷)、Pekoe(白毫)、Oolong(乌龙)、souchong(小种,即小毛尖)、Hyson(熙春)、Congou(工夫茶),也都不是来自闽语,便是来自粤语,而且多半来自闽语(陈原《社会语言学》)。可见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中国人固然要“西扯”,西方人也要“东拉”。

极好的汉语方言知识普及读本

记得是在初中时读的易先生的这本书,易先生风趣的语言让我很快就把这本并不厚的书读完了。许多方言的例子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汉语中不同方言的巨大差别。当然这本书使我知道了北方方言不只是北方的方言,南方很多地方的汉语方言都是北方方言,比如我家乡的武汉话,我大学同学说的四川话、常德话,甚至连昆明话都是。我想,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对汉语方言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学了现代汉语的有关知识后再来审视这本书,发现易先生这本书对汉语方言的分区采取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分区方法,即将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北方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闽北话、闽南话)、粤语。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编写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又提出了新的汉语方言分区意见,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区,即:官话(北方方言)、晋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家话。这里官话和非官话的区别在于后者有入声,前者则没有。

读不下去后的反思

喜欢易中天,所以读了他很多书,这是最后的,因为读不下去了。便开始反思:他和他的领域属于我吗?现在在读的钱穆,南怀瑾文章,都是因为易中天引进的中国文哲学。因为他,我认识和热爱了中国哲学。因为这本 读不下去 的书,我开始走自己的 看书 路。所以 书 不一定只是传播知识,思想的,还有反思自己所做的选择的功能。 书山有路岔口多,有些是往下的,有些是去另一座山的,有些是继续往上爬的;这本书就是给了我一个岔口,让我决定自己的书山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很重要。

大话不见大话

很喜欢书中的文字,诙谐中却又轻松。能让人在平淡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对于易中天,我不算是很迷信的。但看完这本书,却不能不佩服作者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易中天的书看了,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四个字:娓娓道来。真的很亲切的。很多东西,不见正史,或许只有野史才有,但这些东西,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话,是很难写出来的。我觉得全书的精华在第一章上对南北方的评价。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深刻的感受到了南北方文化的不同吧。对于南北方的感触很深。所以文章中的南北方的评价似乎就是自己心底的一些看法。共鸣,或许应该用上这个词了。一本书,一个电影的最高境界便是共鸣了。《大话方言》做到了这一点。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应该是需要推荐的~

豆瓣出自成都

读过,才知道原来中国不仅方言多,方言背后的历史也够悠久。每一种方言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或喜或悲。有客家话那样的寄人篱下也有吴侬软语的细细柔情;有北京爷们的豪爽与霸气也有粤语的务实与客观。原来,豆瓣或者说“贴心豆瓣”是出自成都方言。见原文:尤其是“贴心豆瓣”,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和风味。四川人的豆瓣是拿来做酱的。酱谐将,贴心豆瓣也就是心腹干将。恩,贴心豆瓣,妙哉。

“势利”的方言——读易中天《大话方言》

《大话方言》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像一般的随笔散文类书籍,因为它有考据;但是它又不像学术类书籍,它很有趣。在中国,传统上就有南北方的说法,反而东部和西部的说法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南北方的差异实在是很大。首先一个就是主食,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面食。北方人比较高壮,南方人较瘦弱一些。然而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协调的,最大的沟通问题在于语言。中国七大方言,南方就占了六个,包括吴、粤、闽、赣、湘,客家,而北方的方言则统一叫做北方方言,即使细分也就分成华北、西北、西南和江淮方言。南方六大方言差别巨大,腔调差别很明显,而北方方言之间只是调不一样,稍微琢磨一下还是可以理解对方意思的。南方方言虽然众多,但是毫无疑问,使用人数最多和占地面积最大的方言依旧是北方方言。在地域上,使用北方方言的地方占全国四分之三的面积。因为北方向来在政治上占有优势,而方言总是趋炎附势和随波逐流,它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向一些中心城市靠拢。北方向来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于是各种方言在长期的学习之中就逐渐同化,从而北方方言使用人数更多,面积更广,并且腔调更统一的局面。其实方言真的是一门艺术。方言的丰富和细腻的表达很多时候是普通话所无法企及的。普通话,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官话”,可以说就是周朝时期的“雅言”和每个朝代掌权中国的民族的方言的融合之后的产物,就像是“八国联军”。在普通话里头可以找得到很多各地方言的融合痕迹,从而使得普通话一直与时俱进并且兼容并包。但是这样往往存在一个问题,两种语言相互影响,并不是大鱼吃小鱼的结果,而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妥协,只不过是哪个融合多一点哪个融合少一点的问题。而普通话作为一个官话,为了考虑标准规范等问题,会让人觉得“死板”一些。相反,方言就没有这么多顾忌。只要是说话来这个地方的人能听得懂,听得明白,怎么生动怎么说,因为会让人觉得特别鲜活,特别形象、有趣。比方说“打”,粤语中除了打,还有舂、挞、凿、掴、做、砌等说法,这个比单独的一个打,表达起来丰富多了。作为官方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正式的公共场合的交流沟通中,普通话必然会比方言更胜一筹。因为这个是大家都可以听懂的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推广普通话而要扼杀方言的话,这是得不偿失的。须知中国人的乡情一直都很重,走南闯北遇到一个老乡总是很开心的。怎么分辨是不是真的老乡?那肯定是要靠方言最直接了。能说当地方言的肯定就是老乡了。两个老乡在一起用当地方言聊天是多么亲切开心的事情!难道以后老乡见面都说普通话?那还有什么味道了?方言和普通话向来就不是一个两难选择。在学校学普通话,在正式公共场合说普通话,在家里说当地方言这是很自然而然并且很和谐的相处方式。政府现在强推普通话,故意弱化方言,考虑显得有点欠周到。希望政府能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可以同时保护地方方言的发展,能够让一些地方流传的文化不随着方言的消失而消亡。


 大话方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