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2250727
作者:许倬云
页数:141页

作者简介

这本小书包含了两个部分:五篇对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是1987年6月下旬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讲演。另有四篇是1985年在清华大学的讲演,附属在沈君山兄所授的通识课程内,其内容则是讨论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及其未曾在中国发生的一些讨论。至于附录一篇,则是用突破与转化的观念,比较几个古代文明的发生,作为上述九篇的背景资料。
书中这几篇文字所论,大致反映我近两三年来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番省思。既是个人的观点,自是解释多于叙述及分析,也自然不能与别人的看法完全一致。每个史学工作者,隔几年有番省思,至少有且于梳理自己的思路。再隔几年,我的观点必然会有改变,因此,这本小书也不这是一已心路历程的里程碑而已。称不上定论,理淡到成熟。只盼过几年之后,自己会有更为周全的诠释,代表另一阶段的了解。

书籍目录

序上篇  社会与国家   第一讲 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二讲 农业经济  第三讲 国家形态  第四讲 思想方式  第五讲 转型期的发展下篇  科学与工艺  第六讲 谈李约瑟之《中国科技文明史》  第七讲 1500-1700年的科学革命  第八讲 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问题  第九讲 未来科技世界中的新知识分子附录  论雅斯贝斯枢轴时代的背景

内容概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研究员,台湾大学史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西周史》、《汉代农业》等著作。

图书封面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精耕细作,需要耕者的积极性,所以中国古代农民的形式主要是编户齐民,而不能如罗马一样大量的使用奴隶。因为精耕细作,导致作坊工业无法发展,导致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导致中国文化的很多特质。二是许倬云对历史决定论的质疑,其质疑当然有理有据。读到后面,忽然明白这种历史态度的积极性质。质疑历史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历史不是一个超然于人而存在的实体,虽然历史中有规律,然而历史中究竟是有人的力量,人才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意义。三是对超越这个概念的解释。什么是‘超越’,从历史而言,就是“退后一步,往远处瞭望”。随便举两个例证,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方有孔子等人的思想大突破,家族败落方产生了八大山人的艺术高峰。四一方面,以前读书见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搞民主学西方,真正关心中国的西方人士对此总是欲言又止,不知何解。现在方明白,西方文明已进入僵化阶段,西方国家当前的民主状态正需要反省与突破,世界文明又处于一个危机时期。
  •     对于文化背景知识要求多一些,不然读起来有些晦涩。不过中间有个观点倒是不错。中国的科学是实用科学,其萌芽固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但是最灿烂的时代,是思想上不归于一,政治上不归于一的时代。而古代工艺的发展,往往在中国国力最高峰的时代。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科技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     全书60多处错误,有汉字,有标点,有英文单词;“繁体字联经版”哪里有错,“新星版”哪里就错。例如:第85页,“烦琐神学与科学配合在一起”,繁琐。第114页,“Perspective on the First Millemiun”,Millenium。第122页,“A Study in Cultrual”,Cultural。第124页,“波斯祅教”,波斯祆教。祅,音是“yao第一声”;祆,音 是“xian第一声”。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10-12-10
  •     尽管不同意书中的有些观点,但学习他做学问的精神。
  •     有高度,有深度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史学大师许倬云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之作
  •     第二次读许倬云先生的书,不可否认由于鄙人水平有限,许倬云的书往往令人觉得有些难懂。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也正是关于古代科技为什么从领先与世界到落后于时代。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科学和技术。实事求是讲中国古代发达的是技术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我们总是讲最早发现了何物何物,但发现了又如何?我们没有去研究,中国人是实用的,不善于思辨。
  •     很喜欢许倬云大师的著作,清晰透彻。
  •     薄薄的书,讨论的却是文明发生、发展的大问题。人的强烈生存意愿、必须组织集体,在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下,选择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促成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及文化心理,形成了迥异的文明。作者提出形成中国文化的关键为:亲缘团体、精耕细作、文官制度。
  •     许倬云的书我家都收齐了。
  •     俺不是历史学专业的,那些观点有创见,那些没有,我不清楚。就书而言,第一部分和附录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至于第二部分,可能是听众的层次问题,讲的内容较平易。
  •     本书最有价值的,是附录关于雅斯贝尔斯中轴时代的论述,把全书主题从畅论中国文化提升到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不可或缺。
  •     上篇比较分析了古代中国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强大的延续性,许先生认为是亲缘关系、精耕农业和文官制度三要素起着重要作用;下篇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的部分无甚新意。
  •     许倬云对于历史的分析很细致入微,思想的亮点有很多是值得我们细看细品的
  •     虽然这只是一本演讲集,虽然原听众不是我这种历史盲,不过新星出书的时候就不能考虑一下给几个注释么= =
  •     中国历史,名家名言
  •     许倬云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原来是一本演讲稿,并不厚,但我读得很慢,花了好几天时间。许先生的不少观点都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本小册子的信息量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书的前五章提出的核心观点,即中国古代长期大一统的局面和统一凝聚力,其根源在"三原色":亲缘团体、精耕细作、文官制度。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①居住的长期稳定性强,没有长程迁徙,是亲缘关系成为决定性因素,扩大而成为普世帝国,与两河流域、埃及、印度河恒河流域模式不同;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国家-大农户-租户三级模式和国家-编户齐民两级模式长期互相斗争,并且这种生产方式给社会带来了稳定性和强大的社会力,国家力量永远不能深入到社会基层里面,社会力和国家力形成博弈,表现为文官体系与皇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国家与社会、或者说皇权与文官的二元结构,我在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也看到类似的观点);③中国的阶级之间有相当的流动性,比如"富不过三代"现象。社会阶层的流动大体朝向编户齐民的方向走,许先生形容为"每个人都是若干社会关系的结点,构成全国一张大网"。上述第三点所引起我的注意在于,我刚读的那本《立面的误会》似乎与之有互相解释的关系。中国建筑是"土生土长出来的",从民居到皇权建筑,只存在体量、规模的增加,而不像西方会形成单独模式的尊贵建筑,我想,这种"原生性",是否是源于许先生所述的这种社会结构?许先生第四章特别讲到西方中古时代的城乡对立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的农业市场网-市集-城镇-区域中心,是一层一层集散而上,不论资产和人才,城乡在一统一的网中运作,形成普世帝国的意识。我冒昧地将这种性质解释为社会结构的原生性,这是否是建筑原生性的社会根源?这是一点不成熟想法。书的第二部分做了有关于科技史的分析,在谈到李约瑟时,持了否定的态度。比较研究中首先应明确的是二者是否可比,然后才是如何去比的问题,这和前一本书中有关"中国建筑为什么用木构"是同一问题,前面提过了。中国在"道"和"法"的概念上与欧洲不同,中国人更注重对内心的考察,而且由于文官系统的制度性原因,不存在以探寻科学为单纯目的的职业,因而与欧洲科学发展的方式迥异。作者认为,李约瑟的研究混淆了这一问题。在科学革命这一部分的论说中,有关"主角身份"的问题,给我印象格外深刻。探讨中西方在若干问题上的发展脉络,弄清变化舞台上的主角都是些什么人,是个值得学习的思考角度!许先生对李约瑟地理环境影响学说的批评那一部分,没有展开说,所以我还是不甚理解。我认为许倬云先生这本书,实际上贯穿的是中西方社会和科技的比较研究。对古代文化、社会的性质,他的这很多观点不是揭示"其然",而是揭示"其所以然"的,这些思路在专门史的研究中都值得借鉴,可以和今后不少书来做参照阅读。我写的这些读书笔记其实只是书中最核心的一些内容,这本小册子虽然薄,但感到外延很广,可以从里面的一条线引出很多问题。今后我还需要再次或者多次地读它。
  •     字大行稀,语焉不详
  •     不厚的书,却包含着思想的精华,许倬云先生的书很值得一读。
  •     本书文字所论,大致反映了作者此时期(大致是1970、1980年代)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番省思。此书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理想,即将中国历史引入现代史学之主流,使中国历史可作为解释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书并不仅仅是零散的演讲文集,它还具有相当的整体之学术意图。简而言之,一方面,本书可以为一般知识者提供一系列精彩演讲,论题的多样,形式的可亲,都将使阅读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它又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份史学家之思想档案,从中可以读出许倬云先生二三十年的思想轨迹。
  •     写论文时候翻过,话说没觉得有啥咋咋地
  •     事物只有在比较中才会知道得失,才会追寻到本质。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解,并不仅仅在于对自身的干涩解读。世界的文化不只是中国是唯一的,通过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照,发现我们的进步与滞后。正如人只有与他人相对比,才会知有缺!在游历中国文化之中,也体味到人类其他文明的甘滋!
  •     大师的书,很不错,对中国历史的反思。
  •     文化视角的比较史学,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原色理论
  •     一本非常好的书 一直想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著作 这本书相当全面的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谢谢当当
  •     新石器时代末期各族群的选择,奠定了各文明之形态特点。这种最初选择,极大地受制于环境——上古之时,自由意志还敌不过外部环境的限制。许先生认为,中国先民在与特定自然环境拮抗妥协时做出的选择,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原色”,即以亲缘为基础的政团、精耕细作的农业、被儒家信念渗透的文官系统。以此三个特征为逻辑基点,可以解释很多历史现象,引发诸多思考,如东西方城市功能之不同,中国为何未出现大规模的奴隶阶层,大地主、大庄园主在中国为何无法持久等。下篇论及科学与工艺,以李约瑟之研究为切入点,概述东西方科学的历史,并论其差异之所在。
  •     文章虽小,独览今古,分析鞭辟入里!对中国古代文化特质有一纵览或总览,未尝不是一种通识型的或者说整体式的学习。中国人对历史历来看重,但是,对于历史作“理性”观之者并未多见。许倬云学贯东西,用西学之方法,揽古今中外历史章节,来厘清共同所求之“不同”想念,想必对于传统的历史研究法也是一种反抗!西方历史研究法皆想循某种路径求取一种“共相”,而尤多注解西方文化背景,对东方所略甚少。所以,许倬云倾力于东方壤土之中喊出一种奇异的声响,以企引起西方学人的注视。这对于他们洞悟东方神秘文化的“瑰宝”当属重任!希望他的研究能够响彻寰宇,搅动东方文化研究的一池之水,使更多之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滥觞!未读毕,但略阅二三页,权作片论!以与人共鸣!
  •     思想的价值在于启发思维,许倬云做到了。
  •     较差。
  •     史学大师许倬云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之作。深刻,值得一读!赞!
  •     刚看完许倬云的《从历史看组织》,有赶上《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特价处理,十分欣喜。许倬云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     许倬云先生好像很有名,,有时间一定仔细阅读。
  •     说的清楚也精当。
  •     。。。。
  •     此书很薄,一百多页小册子,读完了。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有关政治经济,也让我想起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其中有关文官制度和官僚集团的说法有些类似,并且许倬云先生运用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作者多次提到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想来有必要去研读一下,事实上,韦伯的书我也只读过《学术与政治》。后半段与科技有关,说实话兴趣不大,而且私以为不如前半部分精彩。另,附录中所谓的枢轴时代的说法,没有十分理解。
  •     :K203-53/3721
  •     对李约瑟难题和雅斯贝斯观点的分析较为精彩
  •     慕名而来。感觉一般,不提大陆在历史方面的成就,好像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字里行间都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少了中国文化本身的流传有序
  •     端午在家认真的看了一遍
  •     许倬云先生一代大师风范,只是文字有些过于严肃了
  •     不愧是大师许卓云的作品,见深刻、独到,几笔带过,直奔主题,痛快淋漓,直抒胸意,把中国古代的文化作了一翻全面的反思。就是对自我的解剖。我想我们的文化缺少自我解剖和反思的东西,而恰恰是没有这些,有时是难以进步,难以去学习先进的东西,来武装自己。
  •     曾经读过许先生的《从历史看管理》,很喜欢,所以就又买了这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真正的大家手笔,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学问趣味,相互渗透。
  •     观点是有,略显粗糙
  •     脉络清晰,见解独特
  •     为曾经困惑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值得思考的角度
  •     徐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述等身。是中国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有“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之称。书内文章分别是于1985年在清华大学和1987年6月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讲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很值得细读、深思、琢磨。
  •     许倬云的书只看过两本,印象很好
  •     本书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同时与西方进行比较,视角独特,大师之作
  •     这本书是许倬云先生的。先生是大家,买来读读肯定有所裨益。
  •     当下中国,好谈文化往往最后就只剩下扯淡了
  •     又是讲演录合的,小书。谈论过泛而少见思路的严谨,更多是个人化的体悟及观点。也许,能从这小书出发自行扩充而为细读会挺好。
  •     大有启发
  •     王力宏的舅公、王小波的老师,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文化探索著作!
  •     薄薄一册,由许倬云先生在台湾清华大学的系列演讲结集而成。包含两个部分,上篇5讲着眼于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考察;下篇4讲侧重于对近代科学革命产生的背景及其未曾在中国发生的原因的讨论。另有附录一篇,主要比较几个古代文明的发生,可作为上述九讲的拓展和延伸。一方面,本书可以为一般知识者提供一系列精彩演讲,论题的多样,形式的可亲,都将使阅读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它又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份史学家之思想档案,从中可以读出许倬云先生二三十年的思想轨迹。
  •     空泛。
  •     这本书是大师级的许卓云的作品,读来是非常好,很受启发。此书反映了许大师的学术思想,使中国历史可作为解释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依据,把中国特有的而区别与别人的“质?提炼出来,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梳理。很值得一看,建议购买。
  •     标记一、1、2 。
  •     许先生的书都是好书!他的中国文化特质很是合我的胃口!
  •     花费不多,8元买入,质量没得说,重要的是出版社很值得信赖,大师的演讲记录,体会那种思想,很不错。
  •     徐先生之名曾闻,书却是第一次买,第一次读。本书由九篇演讲文章结集。作者以与其他文化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而比较时则重在不同文化中“找异”而非“找同”。“找异”下总结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原色:1. 亲缘团体;2. (农业)精耕细作;3.文官制度。前五讲正是依此展开的。因中国文化之异,反而走出了一条相对延续之路。而其他古文明象两河文明,埃及文明,以至印度文明,都有断层。任何文化历史都会有转变。说连续性,并非没有转变期。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历史上,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都是比较大的转变期。而最近一次大转变发生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尚在进行之中。在中国历史上,国家观念常指皇室(即最高统治阶层),从汉朝到清朝都如此。按照作者的思路,我们看到,清廷退出历史舞台以后,国家观念依然指向最高权力阶层,尽管已没有了亲缘性的纽带,不论北洋政府,蒋家王朝皆是。老蒋还有回到亲缘王朝的念头,只不过他没有金日成这样直接,而是经过一个过渡(严家淦)。倒是小蒋唱了一出“到此为止”。这个转变,依然没完。本书文章,文字,看似宽散,却有作者自己的“一番省思”,思路很宽,绝无人云亦云之感。。“夜半喝咖啡”,慢慢读来,给人感悟,启人思考。另外,附录一篇,论枢轴时代,更是薄薄一书的精彩之处。
  •     许倬云,好书!
  •     讲的全然不是中国文化。而是中西哲学,文化,科技之对比,还有未来世界发展之预测。书虽薄,但是厚积薄发,结论精辟,外延甚广,真的要多读几遍,做好笔记了。
  •     大开大合的小书,有些大题小做的感觉,但原本就是讲稿的收录,前面五篇还要问答,读完犹如上了一堂通识课,收获良多,当是补偿了春学期自己没有选通识课吧
  •     很不错,许倬云的书
  •     许先生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文化的深思,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许倬云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原来是一本演讲稿,并不厚,但我读得很慢,花了好几天时间。许先生的不少观点都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本小册子的信息量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
  •     书名题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作者结合东西方、几大洲的情况来谈,其知识广博由此可见。内容上来说,从文化、农业、思想、科技等方面入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举例拈轻就熟,实在是好书啊!不愧是大家,真正把学问做透。对人对事,都看得一清二楚。
  •     许倬云的思想很有启发性!
  •     许倬云大师的著作,轻松易读
  •     老师推荐的 虽然很难读 但是啃完之后 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      本书文字所论,大致反映了作者此时期(大致是1970、1980年代)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番省思。此书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理想,即将中国历史引入现代史学之主流,使中国历史可作为解释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依据
  •     许倬云教授,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学家。虽然此书不太算正规著作,只是作为讲课的笔记,但以许老的历史功底,恰恰可以给人于另外一种震憾。历史是充满着偶然性,而不是跟我们以前读书的所谓教科书所说历史有所谓的必然性。可以换成另一角度来看历史,会看得更清。此书还是保持着许老一贯宏观作风。喜欢狐狸型作家与著作。
  •     当当的书确实不错,很喜欢许倬云的著作
  •     认清中国古代和当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中华文明不具有传承性。
  •     此书内容已经在许先生的另外一本书《万古江河》中包括了。《万古江河》力荐!!!
  •     三原色:精耕农业+亲缘+文官体系
  •     历史有多重要···
  •     吕思勉先生熟读二十四史,在200来页的空间里解读了中国历史,内容高度浓缩,通史之感甚浓;这部分是书的后半部;书的前半部是分专题讲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宗教、教育、兵制等等。
  •     最近看了一本许倬云先生的书《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这本书是根据许先生在台湾的讲座整理而成的一本小册子。全书不到十万字,我却断断续续读了近半个月。一半是因为事忙,一半也是因为这本小书当真是融大义于微言之中,令人不得不边读边思之故。1.单单是用人的纯粹记忆来沟通是有限的,随着群体的扩大,必须使用符号来帮助区分人群。2.在群体生活中,每一次共享的完成意味着一次协议的固定。3.季节和温度的变化使得中原地区的农村劳动者必须将耕种和手工生产结合一起才可以生存下去。4.儒家意念的附加,使文官集团告别了纯工具性的时代,具备了明确的治理目的、施政愿景和治理理论,中国的管理者们完成了一次进化。5.一切的事物都在向好的方面进步,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而高度的完美必然导致结构的僵化,这又会阻碍其发展,这是个永恒的悖论。6.秦汉时代的儒家和刑名法家合一,是一次纯粹的中国内部文化的重新整合、建构的过程,中国文化的一次空前绝后自我觉悟,无论是因佛教的传入还是近代西方思想的东传而引发的文化整合,都充满着外来思想的痕迹,在当今信息高速发达全球化的时代单一文化的自我提升、进化是不可能的。
  •     (南大图书馆)多学科交融是许先生研究方法中最大特点,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缘学无所不通,看多了发现一些理论和方法用的不是很恰当,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理论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很粗疏
  •     许老师的书向来不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梳理和思考,虽是薄薄一册,却又意味深长~
  •     台湾清华大学的演讲集。通俗又清晰。
  •     微言大意又立场鲜明,自成一家,读后颇有收获。
  •     挺精彩的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的分析,通过几种古代文明的横向比较和自身文明发展的纵向比较,得出了中国能够统一和中国文明没有断代延续千秋的原因,这也是作者提出的中国文化的三原色:亲缘组织团体;精耕细作的生产力;独特的文官制度和体系。
  •     前一半的核心即许先生所谓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三原色":亲缘团体、精耕细作、文官制度,他同时也对世界几大文明体系做了比较,但缺少了玛雅、印加等文明,感觉还是不完整。后一半主要是科技发展史,看得比较粗,没有深入探究,待今后有需要时再读。
  •     许倬云这本书太短,所以读不大懂。
  •     野草
  •     许倬云的书我是必读。。。
  •      许倬云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原来是一本演讲稿,并不厚,但不少观点都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本小册子的信息量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认为许倬云先生这本书,实际上贯穿的是中西方社会和科技的比较研究。对古代文化、社会的性质,他的这很多观点不是揭示"其然",而是揭示"其所以然"的,这些思路在专门史的研究中都值得借鉴,可以和今后不少书来做参照阅读。我写的这些读书笔记其实只是书中最核心的一些内容,这本小册子虽然薄,但感到外延很广,可以从里面的一条线引出很多问题。今后我还需要再次或者多次地读它。
  •     有点儿乱 不过很多想法很不错 最后的附加不如不加。。
  •     总体感觉乱乱的,虽然带点中西比较的意味,反而不如钱穆的读起来更有说服力。精耕细作是文化走向的因还是人口压力的果?
  •     喜欢的文风。
  •     本书是许倬云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几篇演讲的整理
    文字易读,讲的深入浅出
  •     史学大师许倬云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值得一读,喜欢
  •     附录《论亚斯贝斯枢轴时代的背景》未读。
  •     通识
  •     许倬云确实很厉害啊
  •     车轱辘话来回说,干货很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货的作品基本都这毛病。许胖子是近年来最被过誉的所谓国学大师,远不如吕思勉钱穆陈寅恪,近不如黄仁宇金观涛吴思,充其量就是个台巴子海归教授,史学界的郎咸平,装神弄鬼频繁出书而已,捞钱骗钱没人能比得上这帮台巴子
  •     用经济的眼光去看历史
  •     许倬云的书还都是值得一读的。
  •     很爱了许倬云一段时间
  •     许倬云的书,值得收藏
  •     大概是六、七年前讀的,忘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