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李鸿章传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101086614
作者:梁启超
页数:126页

作者简介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书籍目录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附录
二十世纪之新鬼

编辑推荐

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李鸿章传》是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之一,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是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首选读物。

前言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    “国学”之名,始自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而这些著作无异于方便后人接近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一座座桥梁,其价值自不待言。    遗憾的是,出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错漏杂见,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这些作品,大多是一版再版的经典,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较高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但1949年后未曾重印,借此次机会,将之重新推荐给大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史学家  陈寅恪    任公先生高文博学,近世所罕见。    作家 学者  郑振铎    他的势气的阔大,规模的弘博,却竟有点像李世民与忽必烈,虽未及建国立业,其气势与规模已足以骇人了。    思想家  常乃惪    在影响伟大这一点上,我敢坚决地说,无论何人,在以往没有及得上梁先生的。……一千个王国维的出现,抵不住一个梁启超的死亡的损失。    当代学者  章立凡    为一位刚刚逝世的大人物作传,能做到不存私见、评价公允、褒贬分明,殊非易事。百年后读此传记,仍能栩栩如生地感受传主其人、其时代,非有高屋建瓴的史识、客观公正的史德及纵横驰骋的史笔不能为之,足令后世沉溺于“遵命史学”泥坑中人无地自容。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干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日:“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日: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以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日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之历聘欧洲也,至德,见前宰相比斯麦,叩之日:“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比斯麦应之日:“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李鸿章日:“譬有人于此,其君无论何人之言皆听之。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比斯麦良久日:“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女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云(此语据西报译出。寻常华文所登于《星轺日记》者,因有所忌讳,不敢译录也)。呜呼!吾观于此,而知李鸿章胸中块垒牢骚郁抑,有非旁观人所能喻者。吾之所以责李者在此,吾之所以怒李者亦在此。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夫以甲国人而论乙国事,其必不能得其真相,固无待言。然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此有识者所同认也。故吾今此书,虽名之为“同光以来大事记”可也。

图书封面


 李鸿章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一、雒口至盐窝沿河的情形河身 黄河在河南龙门口改道之后,水流急转直下,由北而东,奔流进入山东,流入大清河,最后取道入海。它的线路东奔西 突,人力很难施展,等两年之后,河流的位置已经固定,才能筑堤岸。河流曲折,黄河堤岸也因之而曲折。在河流变迁时,堤岸却不能都随之变迁。临水远近不等,可是堤岸完全没有保护,任水漂刷。现在小水河面,约宽九十丈至一百五十丈,河底则深浅不一,有的河面宽处,水深只有四五尺,不方便行船,有的河面忽然变窄,水深达到三丈。河流朝夕改道,忽左忽右,面对河流的堤岸,便被冲刷,泥沙被带到水流缓慢的地方,就淤积成河滩。当地政府与人民只能任由洪水肆虐,一直没有好办法来解决,只能在危险的地方救急,决口的地方堵缺。那些暴露在外的沿岸土地,在四五步的高地上,都塌陷进水,即使在隆冬水小流缓的时候,尚且是这个样子,如果化冻之后,汛期到来,水流急速凶猛,更不知道会怎么样了?下游的堤岸都已经如此,上游的土山一带,不用说也知道是什么样子了。难怪黄河的泥沙之多,堪称五大洲河流之最。汛期来临时堤内的沙滩,全部被河水漫淹,因为河底浅深不一,导致河身也高低不平,因此水流的速度处处不同。而且下游之地十分平坦,每里高低的差别,还不超过五寸,河流速度相当缓慢。能够蓄水的地方,一天比一天狭隘,淤泥越垫 越高,年复一年,险上加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堤外的土地,跟堤内的河滩相比,有低达一尺的,有低达七八尺的。我负责监工路过杨史道口的时候,曾经测量过河面,得到的数据是:水面宽一百三十八丈,河底最深处为二丈三尺,流水速度达到大约一秒钟四尺。按照这样的数据推算,每秒钟的水流量,应该在五万七千四百五十六立方尺左右,而容水面积大约为一万三千六百八十平方尺。另外,我又在盐窝上游进行过测量,这里的水面宽度只有一百零二丈,河底最深的地方只有一丈二尺,容水面积大约为九千一百八十平方尺。当时杨史道口还没有合龙,大部分通过决口,不走盐窝,还可以取得一致的说法。等到河水猛涨的时候,水流量的数据指标,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按照杨史道口、盐窝两处地方文武官员所统计的河流报告显示,杨史道口容水面积应该是三万六千一百八十平方尺,盐窝容水面积应该是二万四千四百八十平方尺。由于水势凶猛,没法准确计算数据,导致无法进行重复统计得到准确水流量。但是如果不知道水流量,就难以估算河面宽窄、堤岸远近等统计数字。从雒口到盐窝约三百七十里。民埝 河边的堤坝,称为民埝,是由民间 修筑的,由政府负责保养、看守,是现在黄河最重要的堤坝。民埝与河水之间的距离远近不等,有的就在水边,有的离水达到三四里远,在当时修造的时候,都是随便修造起来的,并没有一定的准则,甚至有些堤坝的弯曲程度,令人感到不可理喻。这些堤坝的高低厚薄,各个地方也都不一样,有的高过现在的水面九尺,有的高过水面一丈五尺,有的高过沙滩五尺到八尺不等,也有高过堤外的陆地九尺到一丈五尺不等的。这些堤坝的堤顶有二丈四尺宽的,有三丈六尺宽的,新筑的堤坝则比较厚。忽高忽低,忽厚忽薄,它们的收坡角度也斜直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对民筑堤坝的维护也不是十分周密,许多地方都被水冲刷侵蚀,根本没有人随时修理维护,积年累月,几乎没有不濒于决口塌陷的。民筑堤坝都是用极其松软的泥土筑造成的,根本没有焦泥,地基也打得不深。就算是有焦泥,也很容易就被冲刷出来。堤坝顶部可以行走大车、坐车、手推车,车子碾出的车辙相当深,过路的人或是从堤坝上翻越,或是在堤坝的低处穿越。堤坝上筑盖了许多民房,却并没有对堤坝进行加宽培厚,这些都极其容易对堤坝造成损害。在欧美各国,都在堤坝上大量种植青草,完全不惜人工,不计 成本,这是因为草根对于护堤有极大的帮助。而这里的堤坝,都不种草,一两处偶尔有草生长,都被老百姓铲除一光,甚至连根拔起。据他们称:是为了用这些草来做燃料,或是做牲口的饲料。殊不知如果没有草,那么堤坝也很难保全,堤坝难保则水患就会接踵而至。愚昧的老百姓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行为实在应该鄙视。他们用来铲草的工具,对堤坝可造成最严重的损害,应当立即下令严禁使用,这也是保护堤坝的一个办法。因为草都已经被拔去,堤坝也被耙松,当大风刮起来的时候,堤土四处飞扬,堤坝顶部便越来越低,堤坝本身也越来越薄,这种工具所造成的危害,难道还能说不大吗?有些沿河的堤坝种植柳树,已形成规模,有些地方才刚开始栽,树木才刚一尺多高。柳树根对于巩固堤坝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应该在沿河堤岸大面积种植,并设法给予保护,不准随意攀折。如果能在柳树间种植藤,就可以让堤坝变得更为坚实,无论是柳条还是藤条,都可以用来编埽(埽:治理黄河时用树枝、秫秸等捆紧做成的圆柱形东西,用它保护提岸,防水冲刷),比起秸料坚固得多,而且可随处就近取材,不需要再出资购买,这种一举两得的办法,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为什么偏偏不去做呢? 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堤。大堤是政府所修筑的,距离民筑堤坝很远,而远近距离各不相同,弯曲的地方也很多,令人感到十分不解。现在的情况是:大堤有和没有一样,根本无法倚靠它的力量。堤上鳞次栉比地住了许多居民,都已经形成村落,他们都从堤坝上取土来盖他们的房子,致堤坝残缺不全。而且一些经常走人的地方,都已经被磨得和地面一样平,甚至形成巨大的缺口。无论是堤上还是坡上,都大量种植小麦,这会对堤坝造成很大损害。河水猛涨的时候民埝尚且决口,大堤就更没有不溃的了。大堤宽的地方,它的坝顶还有三丈六尺宽,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高,但是完整的却几乎很少。听说杨史道口黄河冲垮民筑堤坝,竟然能够涌入小清河流域,淹没村庄,对居民的生命造成损害。 ,是由于大堤的旧时决口没有得到修复,才使得河水有隙可乘。那么请问各位河官,为什么放着大堤的决口不堵?官员的回答是百姓不愿意,如果要修筑大堤,那么数以千计的居民,都会环起而攻,等等。由此可见修大堤不但没有益处,而且不合民意。在大堤之外,住着许多居民,既有数百户的村子,也有四五家自立门户的,有的筑围堤自我保护,有的自建高地居住在上面,大概都是为了预防洪水的危害。村外周围的土地,都是相当肥沃的好地,居民对这些土地进行耕耘,来维持自己的生计。此外还有一些斜堤拦坝,都是为了保护这些村田的,然而这些堤坝的损毁程度也都与大堤差不多。假如民埝出现险情,这些都是靠不住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危险处的工程。在沿河一带地区,这种工程最多。凡是水流冲击最紧急的地方,以及已经决口的地方,都有工程在进行。这些工程以营造圆柱形防水建筑物为主,大多用秸料做骨架,上面盖上土,一层层地垒起来,看上去像磨盘一样,有的紧贴在岸边,有的和堤坝连接在一起,形势各有差别,即使是高低厚薄,每个埽之间也都不同,各埽之间错落参差,根本不相连,在埽中仍然有水流通过,使得埽三面受受敌,不知道 知是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看法,数埽应该一气呵成,中间不存缝隙,这样既可以节省工料,也可以让堤坝变得坚固。而且料埽进水之后,紧峭得如同悬崖峭壁,没有一丝斜坡,能用以抵挡水流的冲击,但令水不能滑过,似乎并不是好办法。至于秸料也不是能够长久保持坚固的东西,由于秸料中间有内芯,它的质地如同灯草一样,能够大量吸收水分,使得秸料容易腐烂,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秸料就变得和沙土一样,一点抗冲击能力都没有了。我在监工的时候,曾经见到几处旧埽,虽然在外观上保持相连,但根基已经坏掉了,一旦遇到河水猛涨的情况,一定会随波逐流,民筑堤坝必定遭受损害。有人说,秸料是本地土产材料,用途广泛价格低廉,除了这种,再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使用。那么假如能像我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多种一些藤柳,数年之后,便足以保证使用,更不需要用巨额资金来造这些耐久性差的工程。又有人说,料埽本来就是应急治水的工程,一两年后,河水就会回到原来的河道中,料埽即使腐烂了,也没什么可值得担心的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不能及时改弦更张,那么恐怕抢险不过是养疽遗患罢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暂时没有其他材料可以 以用,但埽的工程模式应当先行更改。让挨着堤岸的埽连成一片,营造入水的斜坡,来引导河水的流向,并且要多使用木桩,将埽牵连在堤岸上,用坚固的麻绳系好,那些为护埽所抛的石头,也最好加大加多,只有放置得法,才能抵御河水冲刷的力量。我曾见到有用石块排在埽上的,为的是镇压秸料,使其不被风吹跑,这是何等地可笑。除此之外还有石堤,像北镇一带的石堤,还算得上稳固,而像盐窝的石堤,根基则已经完全空虚,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坍塌,只是因为有石灰将它们粘连在一起,然而也肯定不能支撑很久。二、盐窝至海口尾闾的情形黄河尾闾已经由盐窝改道三次,第一次向东北由铁门关入海,第二次向东由韩家垣入海,第三次向东南由丝网口入海。现在仅将三处情形按次序介绍一下,还有新挑引河一条,也一并讨论一下。铁门关海口是大清河的末端,黄河改道山东之后,最终由此入海,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三十多年,直到韩家垣决口,河流才由东北转向正东。现在这条铁门关水道,前一半已经被淤泥垫得很高,河身成为平地,根本看不出来,河道左右两边 的堤岸,都已经全部形成了村落。铁门关以下的河堤已经完全毁坏,那里为一片黄沙覆盖,土壤很贫瘠。距离铁门关下游大约八里,河道的形状再次出现,河道中的水直通向大海,河边的土地虽然是沙滩,但沙子下面不深的地方便是混合的泥土。河水的深度平时大约二尺,大潮的时候可以涨到三四尺,距离可以达到萧神庙,如果当东北风大作的时候,甚至可以增加到五六尺不等。从三沟子那个地方开始,就有船只可以出海到烟台。这次因为河水结冰,不能出海勘察,仅仅走到三沟子以东十里的地方,满地长满了苇草,看样子是大潮曾经经过的地方,便返回不再朝前走。听当地人说,再往前走八里,就已经能够看见海洋的潮汐,再继续往前走十二里,就已经是海滨了。海口有拦门沙,当潮退去的时候,只有二尺的深度。这片拦门沙的面积没有再去勘察,估计一定不是很小。从盐窝至铁门关,入海口大约有一百一十里。韩家垣海口,自韩家垣决口,黄河的末流从这里取道经过,持续了八九年的时间,最近又改道东南方。在韩家垣一带,已没有了黄河踪迹,只有到新萧神庙以南,距海约六十里的地方,才又能看清河道的形状。河道中也有水存留,但不过是最低洼的地方,积 水不消而已。听说在距海约十一里的地方,这条河分为两溜,形状像燕尾一样,但是也不深。入海口也有拦门沙,当潮水退去的时候,直接堵塞在入海口处,阻碍了河水泄出。这片拦门沙露出水面,大约二里宽。根据调查,韩家垣一带并未筑堤。从盐窝到韩家垣海口,大约有一百里长。新挑引河,这条河是在韩家垣决口之后,特意在口门之下,挑挖一条水道,以便引水到萧神庙旧河道进入大海。然而这条新河当时的深度只有四五尺,宽度只有三丈,现在连这个数字也达不到。河道的弯曲处很多,这条河的长度共计四十里,如果取直线长度共有二十五里,大约是循着原来的水道挖掘来节省工费的原因。在萧神庙、韩家垣两处地方的河底,挖深三尺,就可以发现泥土,甚至有暴露在地面上的泥土。周围各村都有水井,深度达到一丈一尺,就可以见到水,泥在水中,不是很深。铁门关附近,有烧瓦器的瓦窑,这个地方的土质就可想而知了。丝网口海口,现在黄河由这个入海口入海,黄河水漫散在地上,并没有河道。小量存水的时候比较多,水都不是很深,水中央有沙滩,这一地水的深度只有三四尺,有一两处的水最深,也超不过一丈。将近海口的地 方,就只有一尺四五寸深,这个地方的水面很宽,大约有三百丈之多。据说海口并没有拦门沙,想来是因为那里流速缓慢,河床较浅,沙子已在地上停止移动淤积下来,再也没有可送入海里的了。在对北岭子决口进行勘察的时候,还有上游三处地方同时开口,因此丝网口的水流不是很迅猛,北岭子门被水淹的树,至今还竖立在水中,古庙一座,也巍然独立,是证明其水流缓慢的确凿证据。如果说辛庄等地方,房屋被冲毁漂流走了,则是因为土屋不坚固的原因,并不是水力汹涌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在北岭子以下的北岸,并没有设立堤坝,只是用铁门关南堤作为北岸,来保护村落而已。在南岸则由盐窝开始建造新堤,一堤距离河水约二里,从盐窝至丝网口海口大约九十里。三、根据实际情况治理黄河治河就像治病,必须先找到病原。想要找到病原,必须先按脉理,才能知道其病原的所在,然后再施药。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永远没有后患。如果只是按疮敷药,不问病因,不是好医生的做法。黄河在山东为患,而病原不在山东,如果只就山东治黄河,跟按疮敷药有什么区别?虽然可以一时止痛,而 不久旧疾复作,因为它的毒没有消,它的病根未拔。水性就像人,最初性本善,如果不教导它,性情就会发生变化。老天生水,原本是用来养人的,何曾用来害人了?这都是因为人不知水性,不防备它的变化啊,由此使它肆意暴虐,骚扰百姓,耗费国家财力,却始终不得终止。如果寻找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因为治水只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从不统筹全局。现在如果一再耽误,恐怕还是徒劳无功。想要一劳永逸,就要先找到黄河灾患的根本。从山东的小范围内看黄河,黄河只在山东一省;就中国的大范围来看黄河,那么黄河还有不在山东省内的,那么怎么就知道山东黄河的灾患,不是从其他省份的黄河而来的呢?因此在中国范围内治黄河,黄河可治,如果就在山东范围内治黄河,黄河恐最终也治不好。请让我详细陈述吧。追溯黄河之源头,出于星宿海,取道甘肃,流入蒙古沙漠,经过多次改道,才到达山西,这时已经夹带了大量泥沙。等到流出陕西的时候,又与渭水交汇,使得水质变得更加浑浊。再穿过土山向东流出,一路拖泥带水,直入河南,所到之处披靡而过,水变得越来越浑。这就是黄河之病原。下游之灾患也正是因为这引起的,治理黄河应该在病原上多下力气。这 是因为下游停淤的泥沙,都是从上游拖带下来的。上游地势比较高,就像高屋建瓴,而且两面都有山对河水进行约束,水流速度很快,泥沙不能停流,等一过荣泽一带,平原地区水势变缓,水流缓则导致泥沙运动停止,沙停则导致河流淤积,河流淤积过高,河水就会改道,这是自然的道理。过去的那些往事,都是最好的证明。而且一河改道,老百姓就要遭殃,在他乡辗转,被饥寒所戕害,从古到今,简直不知道有多少次。而黄河则南迁北徙,畅所欲为,以开封为中心,自行开辟了一条迁徙半径,在长江北部中间宽达一千五百里的扇形地区内,任意穿越,虽然齐鲁各地有高山大川,也很难对其有效阻止。河水所经的地方,泥沙停留下来形成滩涂,百姓为这件事情所困,简直防不胜防,到今天为止都没有好办法,只能修修补补,挽救危急,劳民伤财,它所造成的祸害比瘟疫、战争还要猛烈。不过天下没有不能治理的水患,治理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还不是人力达不到的。那么它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向数学求助。治理水患的办法。找到治理的方法,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河延绵中国境内,长度共计一万多里。地势的高低,河流的屈曲, ,水性的缓急,含沙的多少,向来没有详细的资料,也没有图表可以说明。向黄河边的人询问,也少有能答上的人。现在想要治理这条河,有三件事应该先办:一、测量黄河全河的形势。包括河身宽窄深浅,堤岸高低厚薄,以及发大水和不发水时的浅深,都需要详细地记载;二、测绘河图,必须要详细而无遗漏;三、派人分段查看水性,比较各段水力,记载水志,勘测沙数,并随时查验水力是多少,停沙多少。凡是水性沙性,稍微发生变迁,都必须详细加以记载,以提供参考。以上三件事,都是极其细致的工作,而且是最要紧的事情,不这样就不能了解河水的性质,不能决定应进行的工程,不能疏导黄河的水流,不能预防河水上涨,不能防止隐患生成。这三事不办,所有的工程,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即便能够稍微纾解目前的危险,不多时也会导致前功尽弃。如果得到详细的测绘数据,加以认真地研究,掌握全局的形势,便可以开始研究该进行何种工程,来谋划未来的局面。另外还需要黄河流经的各省份,都统归一位官员节制,才能够一律给予统筹保护,使黄河永无后患。但如果照这样的方法办理,一定会耗费巨大的资金。然而如果想要一劳永逸,最好先统计出每 年养河需要多少费用,堵筑需要多少费用,蠲免粮钱需要多少,赈济抚恤需要多少,财产淹没多少,民命死亡多少,还有除弊后能兴利多少,累积若干年共计多少,和所消耗的资金相比较,哪个轻哪个重,哪个损失多,哪个获益多,才不至于决策犹豫。按照图表中标示,可以知道某地的水性地势,来确定这一段黄河的河身。再由河身,就可以限定水流的速度,不让它发生变更;还可以限定水面的高低,不让它发生涨落。凡是河底的浅深,河岸的坚脆,工料的松固,都可一并确定下来,不会再有发生意外的担忧。这些都是数学的细节问题,不能主观臆料。确定河身是最难的一件事,必须知道盛涨水高是多少,河水的水性怎么样,停在河底的沙子有多少,停在滩面的沙子有多少,河水上涨的高低、水流的速度都不相同。定河身必须了解速率变化的区间,才能使河水无论上涨到多高,它的速率都足以将泥沙冲刷入海。由于河形弯曲,致使险象出现,这也需要酌情更改,同样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一定要详慎推算才能奏效。裁弯取直可以让水走捷径,这样地势高低差距大增。落差大则导致水流速度一同增加,流速增则水流量也跟着增加,特别是在河水猛涨的时候, ,最好在对上下游统一进行筹算后,才能够裁去一处河身弯曲。这是因为裁弯可能导致产生其他危险,不能够不加以考虑,这也不是只凭眼力就能看出来的。河堤是用来约束水流的,必须连同河身一起进行推算。就连入水斜坡,也都要保持坚固,以抵御异常情况下河水猛涨,才不至于出现问题。至于堤坝的高低、厚薄,都要看土性的松实,料质的坚脆。至于应该如何建造,也要看水线的高低,水流的缓急。所需的材料,只要能够抵御水流冲击就好,不必都用石堤,也不必都用料埽,这是因为只要土堤筑造坚实,并用柳树草木加以防护,也足以抵御寻常水力。看一下世界各国护河的河堤,大多数都是用土建造的,并没有全用石头的。但必须要推算合法,位置得当,看守不懈,不要任人践踏。石头筑成的大堤,只在险要处使用就可以了。总而言之,能省的地方就省,省不了的一定不能省,这必须要精确测量计算不可。我在监工的时候曾经画了两种堤坝样式,大概适用于黄河,究竟什么地方该用哪种样式,则需要临时进行查勘,因地制宜,并不是说全河都应该改用。但无论用哪种材料,都必须要采购质量上佳的才能坚久耐用。涨水的时候河水流到堤根位 置,水位较低的时候河流在两岸中间。而堤与岸都是松土,经常为急流冲刷卷走,随即化成泥沙,等到流缓处停下,淤积成较高的泥滩,逐渐出现危险。这固然值得忧虑,然而最值得忧虑的是,上游各土山随时都有坍塌入水的情况发生,成泥沙流到下游,造成的祸患更严重。应当想办法进行保护,在水流经过的两岸,都筑造斜坡,先涂上一层泥,再种上草木,并大量栽种树木来让它变得坚实。有险情隐患的地方,则最好在堤岸根部打桩,用树枝编成筐,用泥土填成块,再用石垒成墙,或者干脆砌石为坡,并向水底抛掷大石块,才能够抵御水力。土山两旁,也必须向水底抛石,再在土山周围筑造石墙,以阻挡土山的塌陷,如此才能保证岸土不至于为流水拖带,河流才可以逐渐变清,河患也自然可以逐渐减轻。这是治河应该先办的最紧要工程。应该让大流主要从河道中间流过,应该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现在还不能预定。大约需要在河道拐弯处的水底多筑造挑水坝,来引导水的流向。挑水坝应该用树枝,或是用石块,这些需要斟酌当时的情形办理,唯有秸料不能经久,而且没有抗冲击能力,因此不可使用。减水坝也应当认真建造,以防止异常情况下的河水猛涨,最好就设 在堤边。应该先测量好地势,勘察情形,由河流的方向,来确定坝口的方向。此坝必须用大石头和混凝土建造。坝后新开凿的引河,以及已经存在的河流,都应当筑造坚固堤坝进行约束,使这些河流所流的水,不至于对周边地带造成危害。引河也必须保持宽深而不很弯曲的形态,并且要低于黄河水面,它的河身实际上有容水的地方,才能够使用。黄河末流入海口处地势陡增且有拦门沙,导致河水入海不畅通。应该用机器挖土船进行挖掘,如果先建筑海塘,再用机器挖掘,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座海塘接长河堤入海,则水力越来越强大,可以将泥沙冲到大海中深处,是入海口必不可少的工程。再用机器拦沙挖深,可以使水力更迅猛,冲刷掉剩下的淤沙。此项工程,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资金,然而这是世界各国入海口都有的东西,黄河为什么偏偏没有呢?美国的密西西比海口、奥国的大牛白海口,从前也曾经堵塞过,现在大轮船可以往来,都可以作为确凿的证据。法国的仙纳海口,从前也曾有拦沙阻碍的情况,行船交通十分险恶,后来经过大石填海,筑造海塘等工程,使陆地高出大潮水面,两塘之间的距离达到九十丈,海塘建成之日,入海口的深度达到二丈,到了 今天过往船只的交通都很方便。比利时的麦司海口,也曾经兴建这样的大工程。此外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黄河延绵好几个省,与国计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现时上游的水流到下游,不能立即预防,下游出现险情,上游事后才知道,通信不畅通,防范不周密。应该按照永定河的办法,沿河岸设立电报线路,按地段用电报联系,无论什么时候或什么事情,都可以让全黄河官员差役了解到,这样水患就不难预防了,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治黄河的工程,既然已经上马动工,守护黄河的章程法律也应该尽早制定,只有一律遵守,永远照办不违反,才不至于前功尽弃。据调查,现在的河防官员,虽然能够克己奉公,但百姓践踏堤埽、挑土砍柳锄草的各种恶习,还没有得到全面禁止。应当尽快制定完善律例,严格执法,周密巡查,对违犯者给予惩治。堤上不准随便搭盖房屋,如果要行车,一定专门建筑马路,特别进行加固,才不至于对堤坝造成损毁。官弁必须随时稽查,稍有残缺不整的现象出现,就要立即进行修补。只有这样工程才能够永远保持完固,不至于发生意外。黄河上游是否可以建设闸坝,用来拦截流沙,或是挑选某大湖存水作为缓冲,也应该 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治河有这样的办法,所以必须在这里进行说明。黄河上游的山,都应当下令栽种草木,来减缓水势。欧美各国,都曾经因为山洪暴发,多次酝酿成灾,便下令在源头以及濒水各主要山上栽种草木,水势遂得到减缓。偶尔有一二处地方的树木被人私砍,水势立即又变得猖狂,政府对这一行为严厉禁止,并设立官员专门负责管理树木。西方人重视这方面的事情,是证明种草木能有效地抑制洪水的有力证据。根据调查山洪暴发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山上的土壤松弛,不能够大量吸水;二是因为山势陡峭,没有障碍物阻挡水流。如果在山上遍种树木,那么树根既能坚固土壤,又能够吸收水分,而且可以减缓水势,让山洪以较低速度流下,不至于猛烈地倾泻下来。假如山上不适宜种树,也应该种草,草的功效虽然不如树木大,但有总是要比没有好。法国自从颁行亚尔伯诸山种树律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四、现时应办救急事宜前文所述的治河应办事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好的,一定要等到对全黄河进行全面的详细测量,估计工程用料,妥筹方案,才能 能够称得上完美。只担心河流汹涌,政府迫不及待,应着急着手补救灾患严重的地区,这样现在灾患不生,将来治理起来也比较容易。救急的都是些什么工程?无非培修堤岸,固筑防危工程,并疏通黄河末流而已。至于更改河道来让水流通畅,展缩河身来令黄河平稳,保护堤岸来防备黄河对两岸的冲刷,各项工程都等到日后从容办理,现在无暇顾及这些。培修河堤的方法,在前文中已经详细论述过了,不用再多说了。只要以民筑堤坝作为大堤即可。如果依靠大堤,一来相距太远,容易使河面过宽产生危险,二来大堤残缺不整,修都没有办法修,即使修好也没有益处。各处防危工程,最好全面进行加固,应该派官员进行勘察,对工程进行预算。凡是正在面对冲击的堤坝,已经朽坏的埽,都应当立即给予保护,那些过低过薄的堤坝,也应该立即加高培厚。堤内与水接触的一面,应当加上一层泥,用来种植青草,并于大堤底部大量栽种树木,设法禁止人践踏。这是最要紧的事情,最好从速办理。有危险的大堤底部,要么抛石,要么修坝来进行加固,这些都要因地制宜。凡是堤坝有开设道路的地方,应当立即进行修补,并在堤顶筑造石子马路, 方便车马往来,不至于对堤坝造成损碍。黄河末流的入海通道,最好立即商定准确位置,铁门关、韩家垣现都已经淤塞,丝网口地区的水势散漫,根本没有河道。对这些末流地区进行选择时,大家的意见也不能统一:有人称应该在铁门关淤塞处挑通,使水按照旧道入海;有人称应该仍由韩家垣旧道入海;有人称应该由十六户挑引河直至铁门关以避开盐窝的抢险工程;有人说应该仍从盐窝挑一直河,仍由丝网口入海;有人说应该在蒲台县三岔河引水入海;有人说黄河应该在大马家挑河至孔家庄并入徒骇河,使其入海。大马家在利津上游八里的地方,根据调查,徒骇河的河床形状相当弯曲,孔家庄地区的河面大约宽九十丈,狭隘处的水面约六十丈,两岸地势都很高,并没有修筑堤坝,大水大约比河岸还低八尺,其上游位于禹城以下,现在已经淤塞,海口大约距离孔家庄七十里,没有拦海沙。在我看来,对黄河末流进行治理,黄河水不应该走徒骇河,这是因为怕浊流流入清水,如果清水也变为浊流,未免有些可惜。如果想要商定一个入海口,必须在各处进行详细测量,比较各地地势的高低,考察流水的方向。根据了解,现在武备学堂测量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再加上 加上勤奋能干,四处进行测量,不遗余力,只可惜时日太过仓促,因此不能取得详备的数据,所绘的图纸,也只能看看大概情况,况且各段河流中的水流量数据,以及各地落差,都无从查考。至于引导河的河形,因为按入海口地势平坦的原则,引河应当越短越直越妙。因为河短流直,会令落差增大,使流水有较大冲击力。河身以能容纳盛涨为标准,两堤以能防水冲击为标准,又需要格外加固,以防止河水冲刷出决口。那些原有的入海口旧河槽,尽量不用为好,因为旧槽的形态多曲折,堤防也不完备,还不如另外挑选新地按照当地形势进行治理。现在无论挑选哪里作为引河,它的入海口必须用机器挖沙,不能靠水自动冲刷,因为河床的隐患还没有消除,河沙还没有得到控制,到处都存在停淤的问题,这些仍然不能避免,恐怕新挑的引河,不久也像旧河口一样,被河沙堵塞不通。按照我的意见,引河河形以能够使河水畅通流动为标准,这样不至于引发意外的水患。减水坝为必不可少的工程,究竟应该设在什么地方,还没有详细考查。有人称在济南城下游十八里的位置,原来有一处滚坝,似乎正可以使用。我在监工归来的时候顺便步行勘测了一下,见这座滚坝距离黄河还有 有五里的距离,原来建造这座滚坝的意图,是引济南周围各山的清水进入黄河,来帮助冲刷河沙,却从来没有启用。这座坝的坝门很窄,只有一丈四尺宽,又和各河流不通,如果想要用它,就需要另外开凿引导河来疏通小清河。对小清河的河身进行考察,发现其仅能够自容,到河水猛涨的时候水已经漫上堤岸,又没有河堤约束,如果再将黄河灌入,势必造成漫浸的局面,就连济南省城也可能会遭到淹溺。我的意见是:如果想要减水,最好引入徒骇河,但仍需要经过测量筹算才可下结论,而且徒骇河的河道也须要加宽,两岸也好添筑河堤,才能够使用。以上四大问题,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否得当,都等候上级研究决定。我这次担任监工职务被委派勘察河道,经常与司道等高级官员以及地方官一起勘察。虽然每个人的看法稍有区别,但和睦共济,为国家操劳,为中堂效命,把国计民生作为心中信念,希望能够一劳永逸,则不约而同。因此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希望成就这桩利国利民的大功,因此胸中都丝毫不存成见。卢法尔谨上。
  •     任公大筆如椽,恣意汪洋,文風、內容非常霸氣!本文主要的內容分為兩部份,即內政與外交,也可看成成與敗、得勢與失勢。李鴻章在清朝內部功勳卓著,為晚清立下汗馬功勞。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也是非常傑出、屈指可數的,不論是軍事、政治、還是外交。並且在某些方面,比前輩曾國藩更勝一籌。在文末梁啟超講李鴻章與霍光、諸葛亮、王安石等政治巨人作對比,更顯得印象深刻。並且梁啟超在行文中順手拈來中國歷史上各種名人、名句,行雲流水,不禁痛快!梁任公不以成敗論英雄。盛讚太平天國時期對峙雙方的英雄豪傑,對於李秀成評價相當客觀。然而,本文的重點在於通過解讀李鴻章瞭解中國的近代歷史。為何洋務成果毀於一旦,一敗塗地?因為李鴻章“不學無術”!直接原因是外交水平太低,深層原因是不動政體、文化、內政、國民的重要性。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原因。導致李鴻章的淮軍輝煌曇花一現。那麼,李鴻章是怎樣的一個人?上文說過,放在整個歷史上,不論中國,還是世界,李鴻章毫不遜色,聲名赫赫。有勇氣、頗能律己。然而,李鴻章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不能算第一流人物。當時,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抵禦外來侮辱、攘夷、追趕西方,那麼,此人遠强於在內政上成功的人。在這三個方面,李鴻章完全輸給俾斯麥,俾斯麥打敗法國,發展德國經濟,平衡歐洲局勢,乃時代英雄巨人,能夠“造時勢”,李鴻章無法跟俾斯麥相提並論。李鴻章認識力、政治手腕、胸襟氣概難以企及俾斯麥等人物。如果李鴻章跟俾斯麥互換位置,那麼,結果不會有太大差異,梁啟超認為李鴻章的成就還是不能跟俾斯麥相比。況且,梁啟超暗示,當李鴻章向俾斯麥表達自己權力有限、不得全權信任時,俾斯麥並沒有說出自己也有苦衷、條件的限制。俾斯麥可能時局並不比李鴻章好很多,但成就遠超李,高下立判。李鴻章打敗太平軍、撚軍,顯示出李鴻章對內、傳統軍事的能力;輸給日本、外交屢敗顯示出李鴻章對國際事務、國家發展的深層次原因的認識十分有限。爲什麽“敬李鴻章之才”,因為平撚、太平軍,發展洋務,生平遠揚海外,在同僚中屬佼佼者,在中國歷史上屬於屈指可數的大人物。爲什麽“惜李鴻章之識”,因為不懂強國根源,外交無能,不學無術,胸襟有限。爲什麽“悲李鴻章之遇",因為滿人專權,大臣權力收縮,李鴻章束縛太重,況且處於朝代末路,列強魚肉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時代,徒增英雄遲暮之悲愴。背負賣過罪名,時人唾駡!這豈是李鴻章的罪?嗚呼!中國强於李鴻章之人寥寥,任公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任公正是身體力行,瞭解西方,呼喚國民!呼喚强於李鴻章的人士出現!希望能夠有人造時勢!
  •     出于一种简单思维和情绪表达,李不是被批得与秦桧同流,就是被抬成近代第一能臣。教科书上李的形象基本和丧权辱国连在一起,而《走向共和》把李塑造得太完美了,把他的失败都归结为客观形势。评价一个人是难的,一个真实的人太复杂,尤其是李身处中西碰撞的近代,位高权重,身经百战,其功其过都难以缕清。而人们往往只想快速地记住一个人,喜欢信心满满的论断,而不是谨小慎微的客观陈述。了解得越少,越容易形成偏见。这是了解一个人不得不谨记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以一个特别的角度品读晚清
  •     阳秋未定盖棺论,病国能成竖子名。如此江山且休去,夕阳黄叶送君行。
  •     关于太平天国战争和黄河治理的史料还是很翔实的,至于论述方面就见仁见智了。
  •     梁启超的此书能在李鸿章刚去世就写传记且下评论,很有魄力,并且和同时代人比,眼光无比独特客观,不愧有史学家风范!
  •     新中国以政治统帅一切,于历史人物常不能客观。读梁任公作李鸿章传,可谓浮云为之一开。独立的学术,独立的人格,是多么的难得。梁公笔端常带感情,读其文,有沛然正气出矣!有《甲午战后之晚清政局》一文或可参考。
  •     李鸿章传非常好 我很喜欢
  •     一声叹息道出读历史的所有意义。
  •     近代史中李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且看梁启超如何评价他。
  •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     成什么败什么,都是跬步千里,人的一生,无非一两个里程碑,无非自身心念下与时局两相影响,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
  •     当历史读物都有点可惜,实在是极好看的传记。
  •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梁启超、李鸿章都是非常之人。
  •     ……很有激情的一本书...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格局宏大...
  •     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     人物专记最忌讳是后人主观臆断,曲解前人。国人写传记容易打上时代的烙印,文革时期又红又专,改革初期不够解放,现代人心浮躁,写出来的东西都有失偏颇,想来李鸿章式的人物,只有梁启超先生的评说才够的上是经典。细细品读,略知其妙。
  •     图书馆借过之后专门去买的。薄薄的一本装帧也很舒服,印刷有很清楚。
  •     中华书局版的李鸿章传无论是装帧还是对文章的严谨都很好。内容是文言文,没有翻译,对喜欢国学的人是很好的珍品。
  •     《李鸿章传》一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李鸿章传》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     李文忠公:“有卓如这个大才子给我立传,真是不枉此生了”。
  •     梁任公写出来的大作一定会惊世骇俗,希望大家看看。认真研读,大师笔下的李鸿章,会给你一个全新的感觉。
  •     李鸿章一直很有争议,但是梁先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     平长发,平捻之后二三十年的耕耘,竟只是成为悲剧英雄的注脚
  •     了解李鸿章与晚晴政治的一本好书。版本印刷厚道,纸质靠谱。
  •     中国城市出版社居然有一本“译本”……足见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对“翻译”的热衷,尤其是中译中。“崇拜西人之劣根性,鸿章所无也。”要理解李鸿章,还是要理解近代史,要理解近代史,绝离不开康梁。读此书最终改观了我对康梁的一个印象。
  •     梁启超面见过李鸿章,李把自己珍藏的很多奏章等一手资料都给了梁,希望能够留一个公正的评论,梁先生也基本上做到了,这本书真的很好,通过李鸿章可以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海战有个全面的了解
  •     以李鸿章一人可观晚清大略
  •     2017.03.19.还是这种薄书好,一点也不啰嗦,读起来是极过瘾的。
  •     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大师传世之作!
  •     李鸿章为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梁启超的文笔更是出类拔萃。
  •     梁启超先生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到人物传记中,很新颖,内容很丰富。就是文言文看起来吃力一点儿。
  •     秋风宝剑孤臣泪,能臣,一代伟者,伟哉,宰相材也!
  •     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非,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     惊喜。没想到说得这么好。李鸿章如果知道,应当不会吝惜一句“孺子知我”。不过我还念念不忘《走向共和》里的那一句“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叹。
  •     一个时代的缩影
  •     开头一语“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如惊雷一般气魄无比,比起三国之天下大事云云有过之而无不及。李中堂因平内乱而发迹,又因事外交被诟病,一生毁誉参半,而梁启超力求公允,驳斥庸人恶语与群小狂吠,又评合肥“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这本借由李鸿章之死而写成的薄薄小册,却不全写李鸿章,更夹作者对历史政治英雄人物的看法,在书末甚至将李鸿章与古今中外政治名人相比一番,见其学识渊博,亦见其忧国忧民大胸襟,他屡次叹惋李鸿章比不上列强名相,而国内又无人比得上李鸿章,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岂无人杰?指责清廷无能之时,难道不包含对自己际遇的感慨吗?不知他写到“梁启超走日本”之时内心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同时代能有如此评价,已然十分客观
  •     大师之作,以简短文笔记李鸿章一生大事。夹叙夹议,生动精彩
  •     我最庆幸的事,是选择《李鸿章传》时没有选择带译文的版本,完全没必要。
  •     梁启超经典作品。以一个不同的视角理解李鸿章、了解历史。
  •     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身居要职,办洋务、练水师、斡旋外务,能也,无疑为国之近代第一人;误另藩国与外国结约、密定“割让土地、出让主权”的协约寄希望于外力阻击侵略者,败也,亦有不能辞其咎者……一国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清末内政外交俱处最艰难时刻,国运兴衰,清朝当局者及李鸿章等重臣之责任,亦普通官吏军士之责任,四万万国民之责任,不能独咎于李……然世人对李的看法,负面居多,可能是因为中国近代失败耻辱的大事多与李“关联”(或有责任,或只是受朝廷命令而为,更多是国力弱造成的历史必然……)。另受“宰相合肥天下瘦”说法的影响,也对此人没什么好感。误解还是挺深的。梁任公矫正说:“骂李鸿章为秦桧者,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为此言,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总该多了解一点再说话。
  •     卓如思路清晰,见识非凡
  •     任公巨笔如椽,对李鸿章多有惺惺相惜之意。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被时局所造就,却也被时局所掣肘,实为不易。为其一哭。
  •     李鸿章是个传奇人物。作者梁启超的文笔就更不用说了。
  •     大师级作者为显赫人物立传的经典,佩服梁启超先生能够不落熟套的立传方式,在梁先生生活的时代,这种方式很难得!
  •     梁启超大作,国学大师们给了很好的评价,文言文读起来略有晦涩,但也能大概了解其基本内容,难得其记述历史的同时,能够对合肥其人与古今中外人物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并给出评述,大哉,卓如!
  •     李鸿章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回避的人物,这方面的著述很多,这本也不错。
  •     李鸿章一生也算是为国鞠躬尽瘁,无论何时,从不避责,以一己之身当之,直至咳血病逝。他名声之毁落,起于甲午之战以后,与他国外交,先期自视甚高后又忍气吞声,并想借甲国牵制乙国,致使被各国肆意掠夺。然而置身于当时,时代与自身局限,换做其他人也未必能做的更好,左宗棠等人死的早,所以留了个好名声,致使人们将所有罪过归于李一人之身。功过是非只能由后人评说了。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     拜读。绪论中第一段。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阳秋未定盖棺论,病国能成竖子名。如此江山且休去,夕阳黄叶送军行。”任公的这本小传,大气磅礴,一气呵成,颇具史家风范。不过,脑子里浮现的一直是《走向共和》里的场景,蜜汁尴尬……
  •     对李鸿章评价较客观,公正!
  •     又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此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     今天读来仍有不少收获,但整体感觉更像是一篇政论文章,几乎没有细节性的东西。三星半。
  •     对李鸿章有了更系统的了解,梁启超先生客观评价,令人钦佩。
  •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     第一,不太厚,第二,李鸿章,这位人物一直都是我感兴趣的。拜读 。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写,推荐阅读,好书一本。
  •     有人说: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从这个角度回首过去,使人打了一个寒颤。纵有光辉的人性与温暖的正义,更多的却满目萧然。活在世上之士,有远大的志向与臻于完美的节操,却无奈地被时代带来的一切束缚,有无上的荣耀,更有言不尽的苦楚、血泪,都笼罩着悲壮的色彩。但这层蒙灰的纱,却依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为什么?明知道无法改变什么依旧奋不顾身?明知道结局依旧不放弃?明知道会如此凄凉仍不低头?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知道了结局,无法回头,却还必须走在一条注定失败的路上。颜文忠知道李希烈不会放过自己,却没有回头;于谦知道自己拥立景泰之后会遭遇清算,却至死不渝;张文忠想到过自己死后万历的冷酷,却依旧变法;林文忠临走之前考虑过销烟之后君王的无情,却正气向前。是的,这是背后的信仰与理念告诉他们,催使他们,却不曾想这竟可使他们如此执着。 想知道这股力量究竟可以多么强大,一直在寻找着答案。 视角停留在了《李鸿章传》之上,因为此书特殊的作者、主人公。两人只有在政治方面有过交集,但他们都在一条路上失败了,黯然离场,因此更能明白对方煎熬的感觉、艰难的处境。让我尤为敬佩的是梁公的眼界,对于世界各状之驾轻就熟,是近代以来国人中罕有的世界观,更为完整的史学体系,成就了当代人写当代史之不朽,近代人看世界之不朽。但纵然有梁公妙笔,此书能够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还是在于着笔李鸿章,那是中国人难以抹去的家国情节。 李鸿章是个复杂的人物,是他曾带来了富国强兵的希望,而也是他的背影,让中国近代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因此可确定“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对于任何人,只有给他一个更为精准的定位,才更清晰地明白他的所作所为。梁公说他是“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确如其言,作为一生在中华传统熏陶下成长的人,往往于旧时代难以完全破格,愿意接受外来的文化,却源于自身的束缚,显得不彻底。在他的身上集中着近代中国难以取舍的选择。 李鸿章一生之兴乃在于军事。太平天国十一年之动荡,拉开了一个新时代之序幕,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相继登上了这个舞台。曾国藩号召天下英杰,一时云集曾氏幕府。此间,李鸿章成长了起来。因其年轻时师从曾国藩,其又为年伯,故深受其重视,长期跟随从军,“盖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 无一不自国藩得之。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就于其才有心培养,然在其资历与当时主将相比尚浅,在曾国荃攻克安庆、浙江军务悉数托付左宗棠之后,便将江苏、上海要地之防御重任托付于他。当时之中心聚焦于曾国荃部,李鸿章之位置虽重要却并不关键,但在其中,不仅有曾国藩所给予的厚望,从中他也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资本——淮军,这对他今后的人生起着关键深远的影响。 曾李一脉相承,其军事上,在于其用兵力求稳,这与他们的教育修养有关。曾氏练兵以“辨等明威”军礼、三纲五常之礼教、同乡共里之观念,形成长期强盛的战斗力,(各军效之)而后期湘军以压倒性优势围攻太平天国(曾国荃部从安庆至金陵、李鸿章自上海江苏方向、左宗棠自浙江方向、沈葆桢自江西方向等)各方部署,不可谓不慎。而李与曾一样,他们是全局统帅,有统筹全局的眼光与豁达,却并非面面俱到,“淮军名将,数程、郭、刘、潘、二张、二李”,使他们充实自己的实力,形成了英才济济的幕僚群体;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楚勇左宗棠,其人面面俱到,是个全才,然因此,阻碍了楚勇他人“出人头地”,往往军中牵一发动全身,缺其便瘫痪,而这种特点在日后的洋务运动及外交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李鸿章往往能够吸引一批人才在其麾下奋力,故在洋务运动中独占鳌头,举足轻重,绝无侥幸;外交中往往能算清各方利害关系,以尽量获得自己的预期目标。 当时西人已盘桓上海,而初至的李,对此一无所知,却迅速地在这个势力交织复杂的环境里得心应手,得到了常胜军的全力支持。从中可见一斑:白齐文投降事件,“事闻,李大怒,立与英领事交涉。黜白齐文,使偿所攫金,而以英国将官戈登代之,常胜军始复为用。”“此实为李鸿章与外国办交涉第一事,其决断强硬之慨,论者韪之。”此亦是之后李外交手段之缩影,而在李所拥有的非凡名望,与他个人强硬不无关系。而在与常胜军的合作之中,李鸿章意识到了我国与西方的差异,但考虑到其时军事器物为要,而难以考虑更多,然也已经从外籍将领和外来人士口中,对那个遥远的西方有了个了解,他希望国内安定之后,如他方那般改革富国强兵(事后证明同仁也有此意),于是有了洋务运动。 以上言者,我认为是李鸿章属于自己的个性,其他的,与家国死死缠在一起。在平捻之后,李基本已经取代曾在汉系中的领导地位。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尴尬也立刻暴露出来了。清朝“以东北一部落,入主华夏,以数十万之客族,而驾驭万万之主民”,再经历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之后,对汉人有着与日俱增的戒备,因空有百万八旗绿营兵,却跟随着王朝江河日下不复昔日之光辉,起用湘军之类的汉人武装,既希望其能够竭尽全力剿灭威胁,又怕其发展成自己难以控制的强大力量。故曾国藩在平叛时拥有东南各省的军政大权,之后,清廷便匆匆收回了他的权力。 后世论洋务运动多以为其失败在于推行者“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深不以为然。何人能够改变政体?观古之改革者,如韩文忠公德让、张文忠公居正,无不位极人臣,甚至功高震主,说一不二;近代政体改革者如德、日,俾斯麦和大久保利通皆是站在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自上而下改革。反观李文忠公,虽声望极高,然平叛结束,便打回原形,虽一生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然“仅有虚名,不能到任”,恒奔命于为清廷灭火,对于一个从未在京长期任职,关键时期未任军机大臣者,如何有最高权力进行必要的改革?此不现实。总理衙门虽凌驾于六部之上,然当时科举得志者皆往六部而去,随着骨干们的相继离世,后期的洋务派就面临着“后无来者”的尴尬。也就是说当时的洋务并没有得到清廷的完全支持,故只可部分领域、要地进行,大有地方改革到中央之势,此类改革有成功者乎?再者,清廷于洋务运动期间,竟破格启用汉人为军机大臣,却俱为“非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主义者”(如李鸿藻、翁同龢),亦有提拔沈葆桢、张之洞分化洋务派之举(两人与李时有争执),其行令人心寒。 然李曾有一种机会。曾以以伊犁与戈登论何以振兴中国,戈登答:“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而李君“瞿然改容,舌挤而不能言。”他何尝不知该如何改革,可是心里祈求有一种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君臣,这种纲常他认同了一辈子,一朝一夕已难改变。“李鸿章,纯臣也”。此虽于情理之中,却也掐断了中国希望的可能。这是他的选择,他没有那样的胆识与勇气,所以只能成为“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因此在我眼里,他注定不是那个时代的主宰者,只是一个执行者,他不能改变大局,只能在自己认定有希望的那条路上狂奔。 而之后他努力的一切成果,都是由他的国家直接影响,他也无法改变,如世人瞩目的甲午战败和失意的外交生涯。甲午海战,与日本“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近代有言海军军款用于慈禧寿宴
  •     传记,记人记事记自己的心意
  •     修行10th,写李鸿章,也在写任公自己的历史观点,有关历史大环境和历史人物相互作用的议论绝非新事,而任公所言是非常到位的。序言中自信所说“中堂地下有知,也当云‘小子知我’。”这当属自信的公允评论。有关李鸿章暗于大局而颇喜小道,对国家发展大方向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治标不治本的主张,而伟大在任何时刻对责任都不闪不避勇于担当,每件事都令我信服。不过值得吐槽的是,任公原文全引的德富苏峰评李鸿章文章,除却最后一段,说的是那么到位, 以至于此书就像那篇文章的全文扩写,令人苦笑,德富苏峰大有见地,我将寻觅此人著作以读之。
  •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奸雄?豪杰?盖棺而尤未定。 夹叙夹议,字字珠玑。
  •     梁任公的书,值得看。看传记贵在议论…
  •     不仅客观刻画和评价了清末权臣李鸿章,更侧面反映了梁启超大师的文学底蕴和不偏不倚的视角。或许本书才是真正给李鸿章盖棺定论的评价!
  •     毕竟是梁大师对李鸿章的评论,内容非常的好,物流也很快,只是希望当当网下次送的时候,能给装个盒子里,不要随便装个袋子里,那样在运输过程中,对书的损害太大。知识容不得半点亵渎。
  •     看完之后,确实不错,觉得这本书中所写确实很好的放映了李鸿章成功人生之学,很有实用价值!非常不错!发书速度也很快,选择当当,很不错!推荐购买很佩服李鸿章的
  •     很薄的一本书。同时买了另一本,看看在中外人士的眼里的李鸿章的差异。
  •     本质上来说,梁任公和李文忠公均属于政治上的改良派,故能英雄惜英雄。 李鸿章自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始,一心想在旧有框架内寻找富国强军之道。奈何大部分事业不得其法,并且处处受阻,太后、翁同龢为首的清流,甚至与他齐名的南洋大臣张之洞,均或明或暗予以阻挠,最终甲午一战一败涂地。 和他的老师曾文正公一样,李中堂亦克己复礼,不过于现代化政治一途,却“知军政而不知有国政,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但我想,即使李中堂知道,也是处处掣肘,动弹不得
  •     这本书虽说内容少了点,但是里面的内容却不失风度。梁启超通过他的远见卓识、广博知识诠释了各个时期的李鸿章,功过分明,功是功过是过的论述让人觉得很是清晰明了。最主要的是梁启超先生能从大局看,亦能从人物的个人私心着眼,实在是层次分明。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分析李鸿章所在时代的局势,横看当时国家内外的局势为当时的情景提供素材。好的传记不单单 是评价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带你回到那个是时代、深入人物处境,在变化中有所感悟、有所感受,能够得到自己的看法,这样读书就读成了自己的了。
  •     李鸿章和梁启超,这两个名字构成一本书的主要元素,有什么理由不读嘛?
  •     大师风范,传记方式新,受益匪浅
  •     读这本书有一种过瘾的感觉,梁启超就是梁启超,见解深刻,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     文以气为先。梁启超先生的文章真是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读来让人心潮起伏又酣畅淋漓,特别是一些排比句、对偶句的运用,能够感觉到作者写文章时那澎湃不已的情感。“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了解李鸿章、李秀成等人,这本书必读。
  •      启超兄写的这本书,不像平常的传记体裁,按照人物生平来写,而更多的是把人物放在时代中,读罢感触到的是对大才的惋惜,对英雄人物的中立评价。难得! 对了,是看完《走向共和》之后才发现的这本传记。
  •     字字珠玑,句句血泪。
  •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超赞的不用说了。之前没个好版本而遗憾,看见中华书局版本的,果断买。
  •     有不少国人都对李鸿章有误解不了解,那就很有必要读读它了,而且梁启超客观的叙述与评论可能都是其它人物传记所不能比的
  •     还需多读
  •     开篇第一句,格局气场就不同常人。
  •     因为想了解一下李鸿章,所以突发奇想卖力这本书
  •     天下惟庸者无咎无誉
  •     看了白话版。梁启超真的不负才名,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     “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     梁启超先生的这本小册子可谓是观点精辟,虽二人观念等皆有不同,任公写的已经是非常客观了,书最后有一段拿李鸿章和各时代的一些名人对比,很不错。
  •     短小精悍,读后令人不胜唏嘘。李中堂实在可敬可惜可悲。
  •     史记传记风范,但又置于世界史的大格局。经常纠结要不要读古书,要不要读中国史,这本虽不算古书,但读下来,豁然开朗,好的文章,不分古今中外!
  •     离传主最近的传记
  •     梁启超的李鸿章转 很全面客观的评价了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     还是冲着豆瓣的评价看的,好书!昔太祖曾言不做李鸿章,我深以为然,一不做其到处送地,二不类其只做表面不修根基。习大说,不能要求前人做他当时做不到的事,以后我等需要继续努力,好书,百年后读来仍感震撼!
  •     还原了很多历史细节,比较全面的讲述了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从发迹于镇压太平天国,到全盛于洋务运动,转折于甲午战争,终于辛丑条约。也全面评价了其功过。引用“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来反映当时的国家政治状况吧
  •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合肥之一生亲力亲为,不贪名不避责。不陷于理学泥淖,不眈于著书立说。执着眼前一人一事,以超越时代的视野,延缓了三千年来最为沉重的波澜出现的时机,然亦无能为力从旧时代最后一人成就新时代第一人。
  •     李鸿章曾经是 梁启超的对头 但是梁启超这本书 非常的客观 值得一赞
  •     写的很客观,个人很喜欢李鸿章,梁启超也不错。惺惺相惜吧
  •     对李鸿章有了新的认识
  •     卓如公如椽大笔,史德,史笔,史识尽显,不同于历代正史的写法,开辟新方法,全面认识李鸿章,也走进近代史!书中除去人物叙述,还加入了评论,客观公正,加上卓如公超然的文采,评论与刻画都入木三分。对太平天国的认识也是深入!将李鸿章和近代史的波澜与硝烟尽程眼底!
  •     慢慢看,多读些传记
  •     我读的是kindle版,不知道实体书是哪个版本。书写的很简约,末尾还有李鸿章年谱,对于了解李鸿章的为人故事很有帮助。不过梁启超与李鸿章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对于史实可能更有把握,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能还要再过两百年才能完整。
  •     任公文章气势洋洋洒洒,看着就愉快,像读古文观止。立意也能跳出天下人定势的视角,论证有力。我也认为李鸿章不应该受到过多批评,相反却是个了不起的悲剧性英雄人物。
  •     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值得一读!
  •     梁任公用全新的写法为人物做专,自此以后,中国的人物传记的风气为之一新
  •     20世纪四大传记中唯一用文言文写就的。 文字通达流畅,评论中肯客观,难得的好书。
  •     整个上下五千年的王侯将相里,日子过得比中堂大人还操心还委屈的真不能算多吧?……看走向共和让李鸿章在心里的分数达到90分的话,这本书可以降回70分,所以我还是满后悔翻开这本书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