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陶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俗 > 世代陶人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11700391
作者:孟树锋
页数:236页

后记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耙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经过无数双陶工的手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若是烧窑这一关没把握好,就有可能功亏一篑,这便是陶瓷艺术的独特之处。孟老师说:“我们做陶瓷的实际上是很苦的,辛辛苦苦努力了半天,就看最后一把火,如果没烧好那就白费了,就没收成了。”但或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这门艺术具有了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自瓷器诞生的近2000年来,无数代陶工们前赴后继,才锻造出了历史上那么多美轮美奂的瓷器珍品,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能看到更新更先进的制瓷技术得以应用,更时尚更现代的陶瓷作品新鲜出炉。我们无法忘记,正是因为有了诸如耀州窑这样的民间窑场里默默无闻的陶工们,他们通过口传身授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一代一代沿袭传承下来,并在实践中日臻发展完善,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局面。但是,我们不容乐观,我们更应该知道:中国在世界陶瓷界的地位和影响远不及曾经的辉煌,让世人津津乐道的仍然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和六大窑系出产的古陶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也许中国的陶瓷艺术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一次跨越,中国陶瓷能否再获得像宋、元、明、清那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地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期待看到那一天。而在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记录、传承、挽救像耀州窑这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制瓷技艺。其濒危的原因跟其他民间艺术门类一样,是多方面的。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陈炉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使得古老的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失传在即。但这一切却似乎不可抗拒,因为社会要向前发展,机械不断吞噬着手工。而太多沉痛的经验告知我们,不能再弄丢了它们,否则我们又如何去谈超越?如何去超越历史、超越经典?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如何抉择,什么才是最好的方式,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我在想,孟老师这个建立耀州窑活态景观,集旅游、教学、传承于一体的构想或许倒是一个合理的方案和出路。

作者简介

《世代陶人:陶瓷大师孟树锋口述史》内容简介: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书籍目录

总序
序·写在前面的话
当一件带着历史印记的精美的古陶瓷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由表及里,看到它所蕴含的更多的东西:它的造型、釉色、结构、合理性、视觉上的舒服感、艺术上的美感,再到它的工艺过程,它是怎样由一捧泥土经过水与火的砺练,经过若干道工序,经过若干双手,最终成为一件完美的瓷器……
口述人孟树锋简介
孟树锋,出生于陶瓷世家,自幼生活在陈炉这样一个制陶烧瓷的天然环境里,从小便跟陶瓷发生联系;后来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奠定了他今后从事陶瓷事业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在陈炉陶瓷厂一干就是十二年……
第一章 生在陈炉——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1955年1月,他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陈炉镇,这里的人世代以做陶瓷为生,孟老师的祖辈也不例外,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身边的一切人和物皆与陶瓷有关。
第二章 我的大学生涯——奠定了将来做陶瓷的基础和信念
1976年11月,孟老师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开始了他的四年大学生涯。由于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孟老师又天生爱读书,因此在求学的过程中,他格外刻苦,格外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第三章 七年厂长心酸路__对陈炉民间瓷的全面开发和出口创新
大学毕业后曾想离开陈炉、走出大山的孟老师,在无奈的情况下,回到了陈炉陶瓷厂技术科,很快将自己在陶院所学的那一套东西转化到了实际工作中。
第四章 我家陈炉镇之瓷——陈炉镇做陶瓷的历史及现状
陈炉镇在陕西省铜川市东南20公里处的山中,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接壤的台沿上,以陶炉陈列或者炉渣遍陈而得其名。陈炉在长达近千年的瓷业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业分工、行业规范和行业信仰。
第五章 土与火的交融——陈炉镇的窑炉文化和制瓷技艺
“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生,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郭沫若的这首《西江月·颂陶》,形象地赞颂了陶瓷与土、与火、与天地阴阳的交融。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最终一件完美瓷器的诞生,这其中要经历若干道工序才能实现。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而窑炉正是完成这一砺练过程的载体,因此,窑炉文化是陈炉陶瓷文化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 青瓷是练出来的——对耀瓷的认识和创作心得
随着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耀州窑的研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孟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耀州窑的研究有着自己的看法:除却对考古的研究、对工艺技术的研究,我们现在欠缺的是从文化、艺术、美学、人文等方面来解读耀瓷,挖掘出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第七章 古窑新生——对耀瓷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项目负责人,孟老师又开始承担起了新的工作,他系统策划了对陈炉老艺人的个案调查分析,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把耀州瓷的整个工艺流程记录下来。接下来,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活态景观,复原宋代工艺流程,把传承和教学结合起来,培养新型的陶瓷艺术人才,并希望这个心愿能早日实现。
附:孟树锋其他作品
附:名家题词
附:孟树锋大事年表
后记

编辑推荐

《世代陶人:陶瓷大师孟树锋口述史》: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前言

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时代性的课题应当怎样正确解答,人们的答案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动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单纯的经济资源,在保护的名义下扭曲其本质特性过度开发,如把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改变为肤浅时尚的刻板表演服务于旅游场所,或把传统手工技艺视作不具经济潜力的项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来,我们还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在城市特别是农村建设中,以新的建筑或新的环境形态将承载某个特定区域人们世代相传文化技艺的物质载体(如某些文化空间)彻底改变。这种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情况,已经并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伤害。我们应该正视并改变这种现象。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确的保护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发展。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保证其按照自身内在规律去自然衍变,在自然的衍变中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相并行,我们既不要人为地去中断它自然衍变的进程,也不要人为地去使它突变。我想,这应是保护工作最根本的意义,也是保护工作最艰难、最核心的用力点。

内容概要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曾发表60余万字艺术理论、评论文章,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非物质文

章节摘录

插图:刘:孟老师,您好!早就听说您了,这次总算是见面了!我跟您一样,也是陶院毕业的,学的也是陶瓷艺术设计。孟:小师妹,你好!我们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现在又一起合作这本书,真是缘分啊!耀州窑是个非常不错的选题,现在它的历史地位正逐渐被恢复,逐渐开始被人们重视,应该说,它的可挖掘潜力和它的学术价值都是巨大的,如果你能坚持做下去,从美学方面、文化方面研究它,那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刘:多谢孟老师!我的硕土毕业论文做的也是耀州窑这个课题,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现在说说您吧。听说您出生于陶瓷世家,那么您的手艺是家传的吗?我也注意到,您的作品落款大都是用“三代陶人”这个称谓,“三代”是指哪三代呢?您这个家族做陶瓷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孟:严格来讲,家传有一点点,但不是很多,我是一直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我记得小时候冬天天冷,在作坊门口盘一个火炉,整个窑洞里面被烟熏得全是黑的,那时候窑洞里的砖不粉,砌的拱圈砖就露在外边,不像现在都刷成白色,所以附着物很容易附着上去,烟一熏全是黑的,练泥的时候,那时候没有什么练泥机粗练细练,全是凭手工摔泥,通过一砸一挤,就是一个揉合的过程。这用力一摔,泥点就溅到墙上去了,就是一个个白色的泥点,时间久了,黑墙上就布满了泥点,那是很难出现的一个景观,这幅画面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面,我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与陶瓷有关的环境里。我祖辈上几代都是做陶瓷的,但是我父亲没有教过我怎么做陶瓷,因为年龄差距比较大,我爷爷就更没法教我了,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我这也不算是家传,正儿八经只能说成长与那个环境有关。另外,我们陈炉的陶瓷啊,到我们能记事的时候,甚至我祖父我父亲他们能记事的时候,和耀州青瓷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耀州青瓷人家那是宋代的事,我曾祖那也才是清朝的人,明朝人跟耀州青瓷都没关系了,更别说清朝的人。耀州瓷的断代太严重,太长,差别很大,陈炉陶瓷跟宋代的耀州青瓷可以说是两个概念,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从这里学到耀州青瓷,只能说小的时候在这个氛围里生长过。我们家做陶瓷不止三代,“三代陶人”只是一个惯用的说法。我们没有家谱,当地祭祀祖先有一种家堂轴子,就是祖先像,逢年过节、结婚等大典的时候,把它挂出来拜祭。我们老孟家的家堂轴子还在,现在在我一个侄子手里,我把轴子上面的名字全部抄下来了。我们祖先叫孟宪印,我们老孟家和孔家、曾家、颜家都有排字,我们用的就是人家孔家的排字,我应该是“庆”字辈。孟宪印应该是元代的时候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到陕西富平县最东边的美原镇。

图书封面


 世代陶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耀州青瓷的口述历史。
  •     不喜欢周杰伦的歌,但是必须承认他的一首青花瓷,掀起了一波青瓷热,这点不许表扬一下。钢筋水泥,塑料橡胶填满我们的生活,偶然在地摊儿上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陶瓷制品,让人喜爱不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