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艺术家镜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女艺术家镜像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06034708
作者:萧耳
页数:303页

后记

她们都在20世纪的某个时期生活过,处于欧美文化的体系之中,都以才女扬名,她们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过,她们都有意无意地,要给女性被定义的“第二性”摘帽。有意思的是,这14位诞生于欧美国家土地的女士们,以各种有时明朗,有时隐密的联系,或是某一种内在的历史与情感的逻辑,因缘际会于20世纪,那个人们无比向往的、精彩的20世纪。德籍俄裔女作家莎乐美是20世纪的第一道女性光环,曾是大诗人里尔克的情人,里尔克与莎乐美分手后,曾在罗丹身边工作过,是他的朋友和助手,里尔克与罗丹的女弟子克拉拉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而卡米尔·克洛黛尔,这位天才的女雕塑家,正是罗丹的另一位女弟子,他的情人。在卡米尔天才升起和殒落的法国,巴黎是一座让艺术家激起梦想和欲望的城市。格特鲁德·斯坦因、泽尔达·姗尔瑞和昂纳依丝·宁为着自己的法国梦,一前一后地来到了巴黎。泽尔达·姗尔瑞,在客居巴黎时芳泽左岸,她是沙龙女主人,美国同胞格特鲁德·斯坦因的座上宾,她和她的丈夫菲兹杰拉德都是斯坦因的亲密朋友。后来这对夫妇回美国后,斯坦因曾去他们的新家看望过泽尔达。当时已患精神病的泽尔达将自己的画作给斯坦因看,要斯坦因选~一幅。后来菲兹杰拉德写信给斯坦因,感谢她接受泽尔达的画,让病中的泽尔达觉得自己的存在。与左岸花园街27号由绘画和文学托起的雅致生活相比,稍后的巴黎路文森居所则是另一些穷艺术家的庇护所,这里的女主人是昂纳依丝·宁,她的这个圈子比花园街更有波西米亚艺术家的气息,他们喜欢在巴黎的波西米亚街区游荡,宁和她的朋友也是巴黎咖啡馆和小酒吧的常客,他们的生活方式狂野、性感、叛逆。这里充斥着亨利·米勒式的雄性味道,将颓废的爵士时代注入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泽尔达会跳芭蕾舞,昂纳依丝·宁则是西班牙舞的高手,这也可以看出,宁的生活方式,她的审美趣味,比泽尔达·姗尔瑞更接近大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泽尔达·姗尔瑞和昂纳依丝·宁都回到了美国,只有格特鲁德·斯坦因留恋法国的奶酪而不愿意回美国,她靠一个纳粹朋友伯纳德·费的帮助,在沦陷的巴黎生存了下来,并且终老巴黎。同样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德国犹太人汉娜·阿伦特曾逃到法国,法国沦陷后,又移居美国纽约,这位女性政治哲学家和比她大3岁的性文学家昂纳依丝·宁住在同一座城市,虽然,她们投入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都在女权运动中,戏剧性地被美国人当成了先锋偶像。格特鲁德·斯坦因和比她小得多的汉娜·阿伦特都是犹太人,却都因为个人原因,与亲纳粹分子有来往,女同性恋者斯坦因拥有纳粹铁友伯纳德·费的友谊,而阿伦特一生爱着与纳粹有染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们都曾对自己的纳粹朋友施予援手,因而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格特鲁德·斯坦因在巴黎创作的那些艰涩难读的现代派作品,在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集团遇到了知音。这个伦敦圈子的领袖人物弗吉尼亚·伍尔芙和丈夫伦纳德·伍尔芙的出版社曾出版过斯坦因的作品,著名美学批评家罗杰·弗莱也很喜欢斯坦因的才华。弗吉尼亚的姐姐,画家文尼莎·贝尔,正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精神领袖、“女王”、沙龙女主人,她也曾经是罗杰·弗莱的情人。作为画家,她或许和罗杰·弗莱一起议论过毕加索所作的斯坦因画像,并对画家和画中人品头论足。出生于新西兰的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来来到英国,也曾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圈子的成员。她曾和这个圈子的女画家卡林顿住在一起,与弗吉尼亚·伍尔芙既是女友,又是劲敌,她自然是文尼莎沙龙里的漂亮女士,她们的丈夫都是艺术评论家。跟文尼莎丰盛的美比起来,凯瑟琳的美太过纤巧。她的过早去世,遗憾地终结了两大才女作家间的文学赛跑。在欧洲的另一座文化名城维也纳,阿尔玛·马勒和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都是当地上流社会艺术圈子的名媛。她们都说德语,很多当时的著名人物都是两位名媛的朋友。莎乐美在维也纳时期有过交往的朋友,如画家克林姆、德国戏剧家豪普特曼,都曾是阿尔玛的情人。阿尔玛·申德勒虽然比英国作家、哲学家艾丽丝·默多克大整整30岁,两个女人却和同一个男人有过瓜葛。她们都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的情人,卡内蒂先在维也纳生活,后来移居到了英国,这个风流的文学家无意中将两个出色的女人的私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艾丽丝·默多克的风华人生是对英国精英文化的延续和发扬。30年前,文尼莎·贝尔作为女性还没有登入英国高等学府的机会,文尼莎姐妹都是自学成才,她们靠自身的魅力和才智,将英国剑桥和牛津精英们的高谈阔论搬到了自己的家,30年后,艾丽丝·默多克作为女性已经获得了去大学升造的权力,她曾先后求学于剑桥和牛津,并成为“英国最聪明的女人”。美国天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也曾到英国的剑桥求学,正是在那里,她遇到了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人,她的丈夫、英国桂冠诗人特德·休斯,但英国精英圈中布鲁姆斯伯里式的、自由的男女关系,到了普拉斯这里却成了一种致命的冒犯。特德·休斯的前辈克莱夫·贝尔也是登徒子,却和妻子文尼莎维持了一生的那种朋友关系,到了风流倜傥的特德·休斯那里却行不通了,因为在美国清教徒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普拉斯,要求的是爱情的忠诚,特德·休斯的多情毁了普拉斯的生活,她只活了30岁,就绝望地打开了煤气。李·克雷斯纳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她和她的丈夫杰克逊·波拉克,成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代表,对于花园衔27号的常客,斯坦因的好朋友毕加索来说,波拉克夫妇是更新锐的画派,是强劲的挑战者。他们在美国被另一个斯坦因式的女强人古根汉姆·佩姬捧红。从文尼莎到克雷斯纳,女性画家们的艺术地位在上升,她们完成了从模仿马蒂斯风格的印象派。杰奎琳·杜普雷是十四位女士中最晚来到20世纪的。在阿尔玛·申德勒因为性别无法自由地大展音乐天才的半个世纪后,女性音乐家终于冲破了性别歧视横空出世,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以自己的天才琴声,闯进了大提琴的顶峰,尽管大提琴也和作曲一样,曾被视为女性的禁区。最后,用比利·荷利黛的歌声为她们和她们尽情悲欢过的那个20世纪送行吧。她是十四人中唯一的黑人,如果说,泽尔达·姗尔瑞是爵士时代的象征,一个文化符号,那么,比利·荷利黛用自己的苦难人生诠释了爵士乐,这门从黑人生活中兴起的艺术。她们告诉世界的方式一样的凄凉。因为上述这些理由,她们被写进了同一本书里,不可分割。

作者简介

《女艺术家镜像(插图本)》内容简介:她们是谁?她们是噼啪女郎。英国最聪明的女人。终老精神病院的女雕塑家。左岸丑女。前卫文学王后及性猎手。布鲁姆斯伯里女王。“体验过该体验的一切了”的天才女作家。一生多情的“现代主义之母”。以自杀终结的女诗人。琴弦上的古怪精灵。令厄普代克着迷的布鲁克林抽象表现主义女画家。让尼采又爱又恨的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独立于情人海德格尔而存在的思想先锋。把一切交给了爵士乐的黑人女伶。
一共14个女人,她们魅力四射,总想改变世界。
她们都在20世纪的某个时期生活过,处于欧美文化的体系之中,都扬名立万,她们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过,她们都有意无意地要给女性被定义的“第二性”摘帽。她们以各种有时明朗,有时隐密的联系,或是某一种内在的历史与情感的逻辑,因缘际会于20世纪,那个人们无比向往的、精彩的20世纪。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自序泽尔达·姗尔瑞:噼啪女郎艾丽丝·默多克:哲学缠上了红尘卡米尔·克洛黛尔:被粉碎的雕像格特鲁德·斯坦因:左岸丑女昂纳依丝·宁:女、性的政治文尼莎·贝尔:布鲁姆斯伯里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才女、鬼女、仙女阿尔玛·申德勒:解放中的性与灵西尔维亚·普拉斯:钟罩里的女诗人杰奎琳·杜普雷:琴弦上的精灵李·克雷斯纳:画布上的颜色莎乐美:我是一个魔鬼汉娜·阿伦特:自我、叛逆、先锋比利·荷利黛:灵魂在左,Jazz在右后记丛书后记

编辑推荐

《女艺术家镜像(插图本)》: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作序推荐!“在男性社会中,女性常常作为男性的反义词而存在。”这些既先锋,也柔软的“女子镜像”,令我想起了法国女性主义电影导演卡特琳娜·布雷娅的一句话:“男人一直是男人。女人要求权力时变成男人,之后再变回女人。”她们神采飞扬,总想改变世界

前言

写序的人是作者的客人,他有义务谈论作者。但对于萧耳,我所知甚少。她是哪儿人呢?我是在杭州认识她的,那时她是一家报纸的记者,后来,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在上海了,主编一份杂志——杂志的名字,说老实话,我忘记了;这再度证明了我的记忆像戈壁一样干燥,但我保证,我记住了那份杂志巨大的开本,简朴到傲慢的装帧一一是的,是傲慢,那份杂志似乎随时要去千里之外,是否带你玩,它还要把你打量几眼再说。蒙萧耳不弃,一直向我寄赠这份杂志,那两年里,我通过它窥探另一种生活,因为我知道这杂志不是给我看的,它是给极少数人、想象中的极少数人看的,而我很不幸不在其中。至于这极少数究竟是谁,我下面将会谈到。然后又是两三年没有音信,再然后,就是现在,萧耳拿出三本书稿,而且,无理由地,她“命令”我写序。以上就是我对萧耳所知的全部。现在我要谈谈这三本书,它们分别是,关于西方20世纪的小酒馆,关于西方的20世纪60年代,关于西方20世纪的女艺术家。通过这三本书,我终于对萧耳有了比履历表更多一些的了解,我发现了她的踪迹:她正在巴黎、纽约或者伦敦,那是20世纪30年代或者60年代,她在爵士乐飘荡的烟雾腾腾的小酒馆里坐着,这个中国女子,她和一帮子外国女人窃窃私语,她们或许会谈到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一一菲茨杰拉德、雨果、尼采、海德格尔、马勒、亨利·米勒,还有正闹单相思的中国诗人徐志摩……发现了这一点,我知道没有比我更不适合为本书作序的了,我也情愿生活在别时别处,比如宋朝或晚明,比如杭州或苏州,如果一定逼着我流落异国而且可以选择,我宁可去紫式部或江户时代的日本;我有点喜欢19世纪的伦敦,但真到了那里,我想我多半不会和萧耳的朋友们厮混,总之,在各自的想象中,我和萧耳肯定不会邂逅。而且,我真的去了也就不回来了,挥一挥手,云彩与我何干。萧耳呢,我相信,她一定会回来,在远方的每个深夜,她回到酒店的房间,借着昏黄的灯光在打字机上运指如飞,她要在截稿前发回消息:本报巴黎讯……她要把消息传回21世纪的中国。她是个记者,写这三本书时,她是穿越时光的记者。我认为这三本书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记者文章,当然,如果你认为你每天翻的报纸上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那我无话可说;在我看来,有一种可能,把适度的冷静与适度的热情、适度的机智与适度的世故、适度的精确与适度的典雅配成一杯鸡尾酒,我从未指望中国的记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杯子还没有,何来鸡尾酒?萧耳在报纸做记者时想必也不是这么写的,现在,她就这么写了,这文章配得上她的采。访对象。但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该记者为什么认为我们对她所报道的陈年西方八卦感兴趣?此时是21世纪初的北京之夜,扭过头看窗外,灯火灿烂,忙忙碌碌的人们,在大吃大喝,在娱乐,守着电视机热爱“小沈阳”,在打印求职信,在揣测她或他的公司是否经得住经济危机,在思考明天的股票该买还是该卖,在担心为什么赵家的狗看了我一眼,为什么领导今天的脸色不好看,紧迫、焦虑,生机勃勃的日子劈头盖脸而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给定的生活逻辑中力求成功,对不能成功我们满怀恐惧和怒气,我们从不想象我们是否可以不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把此处之外的任何可能性都视为懒惰、失败、不靠谱——今年春节,我在尼泊尔度过,一路上一群脸色暗淡睡眠不足的成功人士都在嘲笑尼泊尔人民的懒惰,他们急于在释迦牟尼的故乡传播真理:关于如何上进、如何GDP,如何在喜马拉雅的河上修建水坝和电站,把闲着的林子砍掉卖钱……然后,偶然地,你看到了这三本书,一个女记者在遥远的远方、在往昔发来消息,这是关于一群奇怪的人的消息,那些人以各种方式力求“格格不入”,他们以小酒馆为阵地,孤身犯险,在摇滚、酒、性、诗歌、冥想中动员起自身的一切力量——头脑、身体和本能,他们自我折腾、不断叛逆、死不上进,把不上进作为通往荣耀和幸福的道路,这一切只是为了冲出那个世界,证明一个人可以成为自己。他们因此成为了“英雄”——反“现代性”的英雄。这三本书主题各异,但同样关乎“英雄”,英雄们的侠骨柔肠,他们的苦斗和牺牲。但坦率地说,我仍然看不出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英雄”感兴趣,毕竟《福布斯》杂志还从来不曾编制一份《文化英雄榜》,一份关于想象力、勇气和个性的排行榜。我们可能还只是抓住了“现代性”的皮毛,我们死不放手但也不知道接下来如何下手,这时,该记者却发来消息,说“现代性”已经被“反”了、被“后”了,你说这事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当然不搭理她,或者我们会跟她好好谈谈,我们告诉她,她正在危险的道路上走着,她正在大众消费市场上推销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这样下去她不会成功注定失败。但是,我们中也许有人——大概就是我开头所说的那极少数人——会在某个灯火阑珊的夜晚,忽然想起这个发来远方消息的执拗疯狂的记者,她会不会仍留在巴黎或伦敦,打字机的声音雨点般敲击着这个寂寞的世界?这时,我们可能忽然想到,她其实离我们不远,就在隔壁,就在对面那座楼上的那盏孤灯下……

内容概要

萧耳,女,作家,媒体人。近年辗转于沪杭之间,报人、时尚杂志主编及新闻周刊主编。曾为多家文学期刊、时尚杂志和报纸写过专栏,在《钟山》、《大家》、《上海文学》、《百花洲》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种。出版有长篇小说《继续向左》、电影随笔《第二性元素》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认为这三本书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记者文章。当然,如果你认为你每天翻的报纸上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那我无话可说;在我看来,有一种可能,把适度的冷静与适度的热情、适度的机智与适度的世故、适度的精确与适度的典雅配成一杯鸡尾酒,我从未指望中国的记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杯子还没有,何来鸡尾酒?萧耳在报纸做记者时想必也不是这么写的,现在,她就这么写了,这文章配得上她的采访对象。   ——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

章节摘录

插图:艾丽丝·默多克,1919年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他父亲曾是皇家骑兵少尉,母亲是爱尔兰声乐家家庭出身,她小时随父母移居伦敦,后就读于牛津和剑桥的两个学院,学习哲学、古典文学和历史。她当过英财政部助理主管,还在联合国救济与康复组织工作过,安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灾民。1948年后重返牛津,在圣安妮学院做了多年的研究生,并教授哲学课。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才情,使她还能够成功地跨界,在作为主业的哲学和作为副业的文学上成为双料才女,她的拿手好戏是以小说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一生写了25部小说、6个剧本、1本诗集和5部哲学著作。她重要的哲学著作《作为伦理学向导的形而上学》,确立了其作为重要哲学家的牢固地位,20世纪70年代她以日记体散文形式的长篇小说《大海,大海》获布克奖,之前她已因自己的声誉担任过三届布克奖颁奖佳宾。她的《意大利女孩》和《被砍掉的头》(AServedhead)被改编成舞台剧,《被砍掉的头》还在1971年被拍成电影。艾丽丝被誉为“举手投足间,左右当代英国思想潮流”。艾丽丝于1999年去世,活了80岁。但是在她的晚年到来时,就已经得了阿兹海默症,俗称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病或许应该看做是上帝对人类的愚弄,它让“英国最聪明的女人”到了老年时,脑袋像是被抽空,变成了一团无用的海绵,往日的英伦风云人物成了只有3岁小儿智力的废人,所有产生美妙思想的管道都堵塞了,她的老伴约翰·贝理只得像看护孩子那样,每天看着她,他从丈夫变成了她的“爸爸”,而她一看不到他就会害怕,会像个手足无措的小孩那样哭起来。她成了个看儿童节目天线宝宝的狂热爱好者,贝理只得给她买来电视机,睡觉前陪她一起看动画片天线宝宝,为此这个教授之家第一次买了台电视机搬回家(从前他们是不看电视的)。生活对两个人来说,日复一日,成了一种折磨。约翰·贝理在照料妻子的过程中,百感交集地写下了他们四十多年婚姻生活的点滴回忆,取名为《艾丽丝的挽歌》,这部回忆录有智慧的火花,有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真挚情爱,还有牛津式的优雅格调,哀而不伤。贝理真实地记录了天才妻子晚年得病后的困境,使西方世界一大堆的“艾丽丝迷”难过得唏嘘叹息,甚至不忍去面对这部书里的真实世界,因为偶像的晚年太过残忍。电影《艾丽丝》就是根据约翰·贝理的这部回忆录改编的,拍得非常感人,也有张力。老年的痴呆症患者艾丽丝和青年时期天才激情的艾丽丝的镜头不断闪回,凸显冰火两重天。在影像与声纳中,象牙塔高端的艾丽丝终于走出枯燥深奥的哲学世界,食起了人间烟火,还原为一个特别的、具有寻常性的、有爱有恨的英国女子。看过一些艾丽丝各个时期的老照片,她好像从来没有留过长发,总是干净利落的短发。她的确算不上美女,年轻时也只能算长相周正,但智慧却滴水不漏地刻在脸上,这一点与现在理论界的当红花旦苏珊·桑塔格相似。而电影中的艾丽丝由美艳的大明星凯特·温丝莱特扮演,尽管温丝莱特是英国眼下非常优秀,且很有才华的女演员,她为演艾丽丝剪成艾丽丝那种已经过时的大包头,一件大衬衫穿得拖拖沓沓,极力还原艾丽丝朴实无华,不爱修饰打扮的一面,但温丝莱特的演绎还是比老照片上真实的艾丽丝显得更多感性,更多柔软,尤其是牛津的朋友酒会上的一袭红裙,艾丽丝手执酒杯,随着音乐奔放地跳起狂欢式的舞蹈,这一场景使艾丽丝的女性魅力尤如太阳那样光芒四射。以中国审美专家李渔的意思,女性的美着重于态,现在的人们不知道狂舞中的艾丽丝是什么样子,但可以相信,智慧可以让一个女人变得非凡和美丽,也使她的人生染上多种颜色。艾丽丝的丈夫约翰·贝理,牛津大学著名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研究专家,在第一次看到艾丽丝时,不是被她惊艳,而是为没有被她惊艳而窃喜。贝理在他的回忆录里深情缠绵地回忆了他们的第一次相见,那是1954年,他看到她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在牛津的一条小路上晃悠晃悠地骑过来,她给他的印象是相貌普通,但他却对她一见钟情。他的天使骑着自行车降临了。后来他说:“她只是骑着自行车,等着我走上去,她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知的现在。”当时这个比她小6岁的男人还打着如意算盘,以为她就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一份里子贵于面子的礼物,除了他自己之外,他以为艾丽丝不会对男人产生女性魅力,别的男人也不可能爱上她,他可以安妥地把自己的礼物放好,谁知道呢,贝理全想错了,女哲学家不仅才华傲人,私生活也不甘寂寞,奔放不羁,当时堪称“牛津之花”。彼时贝理不到30岁,刚到牛津任教不久,艾丽丝也是30岁出头,不仅与牛津女教师发展同性之亲密,还有众多男性情人。她是个活跃分子,交往的圈子还不仅仅止于牛津的学术精英们。

图书封面


 女艺术家镜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某著名周刊的著名女记者评述高圆圆的委屈和哀愁时,以一种强悍的女性主义的口吻埋怨道:男人们都想把她当战利品收藏炫耀,却不关心这个美丽躯体里是否含蕴着更加炫艳的思想和内容,他们只要她宁静甚至呆滞地维持住她的美和纯,以便随时给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展示就好。实际上,高圆圆的内核并不柔弱,远比她的外在坚硬。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符号》、《小酒馆之歌》同一系列的另两部作品来说,《女艺术家镜像》无疑要生动许多,选择自己熟知甚至热爱的对象进行创作,作家们才不会鲁莽到荒腔走板的程度。不难看出,因秉持了一个女性作家最为擅长的性别视角,在解读与自己类聚而情近的一群女艺术家们时,萧耳的运笔行文更加如鱼得水,酣畅淋漓,情绪也相应地饱满充盈许多。毕竟,现实中的她,也是一个让人欢喜的,浑身洋溢着无限女文艺青年范儿的女人,脱离了固有的立场和审美趣味,她的文字便什么都不是!《女艺术家镜像》是一本不适于在深夜入睡前阅读的“女性意识的自白书”,有可能会同时让男女读者癫疯。萧耳那“女上位”般的书写姿态会让女性读者们勇然释放内心非理性的狂热:和书中的女人们一起把男人骑在胯下的感觉像不像女将军率领一帮男士兵征服了全世界?萧耳首先征服了自己,不难看出,创作此书时她可能紧紧控住肉体,尽量使自己灵魂脱壳,附着在她所描写的泽尔达•姗尔瑞、艾丽丝•默多克、格特鲁德•斯坦因们身上,因此,无论对于大女人还是小女子们来说,这种“角色扮演”式的创作手法无疑会发挥精神按摩的功效,极其精准地触及到了女性读者内心的那个G点,难怪萧耳的闺密们异口同声地表达出对这本书的偏好。“女性身份是任何一个女人都不能忘却的”,依顺着萧耳的意志来看,这本书通过讲述自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发轫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特别是陈展穿越20世纪的几个先锋女性的具象,来充分“关注女性在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中的成长和命运”。除却女人们从沉默到崛起的意识自觉,大部分时间,萧耳旨在表现在男性社会强大的性别角色逼迫下,女人们是如何在矛盾间抗争、在情欲间高贵,来恪守一分清醒、独立的人格尊严。书中充斥着文艺圈里那些由才情、荷尔蒙杂交在一起的,无比活色生香的传奇,不外乎有关于情色男女和身体器官的那些破事儿,无一被披上了“爱情”的艳俗外衣,仍然不能阻止众人为之齐声喝彩。萧耳叹息道:那些貌似强大的女人们一遇到爱情,就难以完完整整地做自己。要么只能像斯坦因那样沦为一个女同性恋者,和海明威、毕加索这些伟大的男人们做哥们儿,免得被他们的光芒吞没;要么就像萨美乐一样抢夺主动权,做一个SM游戏里的女王,手拿皮鞭,把男人踩在脚下当禽兽驯养,在他们快要依赖自己的时候一脚踢开——成为“令男人受孕的女人”究竟是她们的本意使然,还是命运逼迫下的不得已,这成了女人们生命里又一个不能带来丝毫快感,只让她们时不时地集体隐隐作痛的G点。《女人是老虎》把女人唱得过于强悍,不如萨美乐那句“我是一个魔鬼”来得绝妙。对于像我这样的男性读者来说,在入睡前阅读这本书确实会造成失眠的可能。你不知道那些女妖精们在你的梦乡里会幻变成什么模样,是不是身着轻萝曼纱,来挖你的心,吃你的肝,勾你的魂。你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分不清《女艺术家镜像》里的真实面目;你也没有唐三藏的岿然定力,抗不住那些女人们的摄魂大法,所以,贸然接近并潜入她们生命的盘丝洞,真的很危险。
  •     这应该是出版社的问题,在书的最后几页,出现了顺序错置。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出版社需要反思。书还是写得不错,其中罗列了各位女性艺术家的简史,文笔流畅,有趣生动。也算得是一本不错的女性励志书。正如作者自己说的那样,这是一本写给“心比天高”的女人们的书。所以看着挺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     让人崇敬的女性只活在舌尖上活在笔尖下,生活里独立若此的女性只会被社会无形地挤压。两性的天生对立使他们若想共处,就必须要一方妥协,那么由于明显的强弱差别,妥协方选择了女性。这么无奈,可惜是现实。所以大部分的女性享受妥协,并一代代地越来越服从“女性”的角色而不是“人”的角色;少部分女性忠诚于自己,这样一来,要么过程会磕磕绊绊,要么结果会遍体鳞伤。只忠诚于自己意味着情感和心灵上极端的孤独,内心不足够强大便一定不可能做到——或者不愿意做到,于是一部分女性选择了爱同性,即使“被社会无形地挤压”,好歹也有个人陪伴着,而且可以避免和爱人情感上粘连、心灵上却对立。爱异性的伟大女性,多么凄惨。要为爱人保持静默无语(从嘴唇到大脑)、奉献全部(从肉体到生活)的状态,又要和自己的灵魂在某个要时时警觉会被人发现的地方苦闷地对望,“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女性恰到好处的才华会更增加旁边那个男人的风雅,当才华如太阳般强烈、强烈到威胁那个男人的声望时,一切都不同了。人与人之间向来如此,更不用说男人与女人。女人正如器物,好看,雅致,才情,以供把玩;雅致到有自己的灵魂了,成了精了!男人怎能容忍。从上面这些方面来说,伍尔夫和阿娜伊丝宁都算是幸福女人。为此书作序的《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男),在序中当然有吹捧(这个不可避免呀),但是够坦率,表现出了身为男性的不舒服。男人不会喜欢这本书吧。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一读再读的书。
  •     桀骜不驯的艺术噼啪偶像s
  •     内容很好,但书里有好几个位置页码装错了,弄得前言不搭后语,气氛!!!
  •     书写的吧其实就是简单的简介,但是女神们确实是女神,特别我阿那伊斯宁,即使是现在她们也是酷毙了!
  •     书中写的人物我挺喜欢的,这本书内容挺暗淡的,女性可以看看~~
  •     一本被我视为禁书的书。太容易沉沦
  •     许多女性艺术家都受到了社会和家庭因素的束缚无法将自己投身在热爱的艺术中,当她们抛下这些牵绊到了艺术巅峰又孤独终老,看起来艺术对于女性这样残忍,女性从一开始就应该正视自己的性别,但这谈何容易,不仅存在生理性别还有社会性别。
  •     一个二个烈女
  •     硬着头皮看完,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可能作者的文字不对胃口
  •     还没看,感觉不错应该。
  •     真好看
  •     天才女性一旦和美、艺术联系上,总能给人类留下无尽的感叹和想象
  •     再讀時感覺一般,具有資料與回憶錄的真實性,但文章過淺,不太具有思想上的深度,像是對莎樂美等人的敘寫,應該在更深入那位女性后做出評價。直覺上的反感或許來自于太過輕易的評判。
  •     女人看女人写女人
  •     女艺术家的共性:一、都不甘自己的才华被男性压制;二、对性的追求或极度保守或极度淫乱;三、或嫉妒心极强或极度软弱;四、最后都疯了,大多数都不得好死。她们毫不在意混乱的激情对人的生命也许是一种消耗,也从来不计算生命透支的后果。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很长时间,到最后大概认定自己做不到那样放浪形骸,但由始至终内心总有强烈的共鸣。
  •     艺术圈子里的游戏
  •     很棒的书
  •     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很明显。整本书几乎就是在为被摧毁的才女鸣不平和对战胜了男人的女人叫好。不是说不对,但一味注重性别,对她们的成就就有些略过了,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简介手册。不过还是很不错了。
  •     此书不宜在家久留,赶紧还了
  •     有我喜欢的精神病人。
  •     经常会把艺术,女性,和悲情联想在一起。
  •     无数个赞都不够 唤醒我的女权意识
  •     真是激发女权主义的极端倾向。
  •     女性需要主体性啊
  •     很喜欢那些女艺术家。
  •     你们这些个招我稀罕的妞们
  •     不可否认 这类女性确实非常迷人 她们强势 独立 又魅力四射 让人无法掌控
  •     这本书看完就忘记了如此绕口的名字,今天闲来无事翻以前的qq签名,发现曾经推荐给朋友过,好开心
  •     买的时候看见大家书评还不错 就毅然决然的买了 昨天翻看了其中两位我比较熟悉的女艺术家 发现作者除了看过关于他们的电影 可能也百度了一下他们的资料外 什么一手资料都没有 完全就是一本看了电影随意写的 很不负责任的书    作为记者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已经习惯了 不为事实说话 或者说 她只关注她想说什么 不关注事实是什么样子    昨天看到的关于女大提琴家 杜普雷的那一章节 现在关于杜普雷的评价 大家大多只能看到她姐姐的一面之词 关于姐妹的恩怨 很多其他朋友的说法是不一样的 而作者的描述 更多都是根据姐姐所说来的 对朋友的反对也只是提了一句而已    我认为 如果作者真是作为研究来写 应该认真的找资料 正反双方的资料 还有就是 如果有可能 应该采访更多的当事人及当事人的朋友 这样 主人公的形象才会更加丰满和真实。
  •     20世纪的杰出女性天才们,有"英国最聪明的女人"艾丽丝默多克,左岸丑女斯坦因,布鲁姆斯伯里女王也是弗吉尼亚的姐姐文你莎贝尔,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魔鬼莎乐美,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及爵士歌后比利荷利黛,等等,他们无一不是20世纪闪耀的明星,却同样无一不都处在女性的地下状态."我非常明确女性的地下状态",全书贯穿此主题,让我们对这些女性天才惊叹的同时,也禁不住暗然愤恨她们所处的地下状态. 斯人已逝,可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是否依然处在女性的地下状态?
  •     我喜欢我爱!就像,iwantyou ineedyou iloveyou一样。
  •     作者文笔很好。似乎人世间,美貌 智慧和幸福只能择二呢。
  •     没有特别好看 但是惊为天人
  •     许多女性艺术家都受到了社会和家庭因素的束缚无法将自己投身在热爱的艺术中,当她们抛下这些牵绊到了艺术巅峰又孤独终老,看起来艺术对于女性这样残忍,女性从一开始就应该正视自己的性别,但这谈何容易,不仅存在生理性别还有社会性别。
  •     除了印刷的字体很另类以外,各种资料特别是情感方面搜集的也还算全面
  •     你若想了解20世纪文艺圈各种情场关系、各种巨作后的背景、或上流名人的既高贵又堕落的生活方式,请读此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