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时代的文化真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物质时代的文化真相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03928499
作者:夏榆
页数:333页

作者简介

《物质时代的文化真相:南方周末之文化现场》内容简介:1972年6月8日,大卫·伯内特和同在越南的摄影师黄功吾经过一个遭受轰炸的村庄,同行的还有一个电视记者。他们看到一群在路上惊慌奔跑的孩子,一个哭泣的女孩跑在最前边,身上没有了衣服。大卫和黄功吾几乎同时把镜头对准那些奔跑的孩子并按下快门。大卫照相机里的胶卷已用到最后一张,他迅速换上新的胶卷再举相机的时候,那个哭泣的女孩已经跑到他们身后,大卫拍到了那个女孩跑去的背影。2004年2月17日下午,我在北京惠新街附近一个咖啡馆通过翻译采访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

书籍目录

留在我采访机里的“战火”和“硝烟”(代序)1 王蒙:作家怎么了 余华:记录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 崔卫平: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 李锐:写作在物质时代的命运   苏童:我像老兵在打一场没完没了的战役 莫言:记忆被一种声音激活2 品特:打破主人的安全感 斯图尔·阿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 马悦然:诺贝尔跟中国作家“有仇”? 这是一个“精神沙化”的时期? 张炜:我安于做井底之蛙 ……

图书封面


 物质时代的文化真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一时间看得我热血沸腾,里面许多人名都非常熟悉,尤其是还包括我偶像余华和苏童。我对作家最感兴趣。按照惯例我得摘录些书中的句子。比如王蒙说,“书写是作家的存在方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经常地朝三暮四。”李锐说,“作家和诗人就是对人对生命保持关注的人,就是记录这种生命的历史。文学,就是人记录生命体验和想象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法死掉。只要有文字存在,只要人活着就会存在。 ”还有苏童说,“真正的写作是摆脱一切教条的写作,是一种坚强的自信的写作。 我只相信有枯竭的作家,没有枯竭的文学。”……我记得曾经我是多么想成为一名作家。如今这个沉睡已久的念头被以上那些镶嵌着伟大使命感的句子点燃,使我一时间不能自己难以自拔,仿佛刹那间周身被中国未来文坛希望的光芒环绕。当然,写这些句子的时候我已经冷静了下来。在若干个月前我把过去基本所有的文字删掉了,只剩各个博客上的断句残章。那些丢失的文字使我的回忆失去平衡,也使我的人生陷入断裂。我想此刻我已经失去抒情的能力了。如今回想起过去写小说的模样,更像一个模糊的梦境。如今我失却了以前的文字。也许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我不可避免地陷入悲伤,在头脑中为那些散轶的句读静静默哀。但毕竟作家不能成为一种职业,没钱途不说,光琢磨作品怎么让编辑和读者喜欢就够你受的。即便是知名作家,编辑没日没夜的约稿催稿也会使人衰竭。写作犹如抽血,血流多了自然受不了。写作只能作为心灵的慰藉,它是一种隐秘的释放自我的途径,得以窥见内心阴暗的河流。于是许多优秀作家的现实生活往往枯燥乏味,他们对生活的所有渴望都已经在作品中实现了。我有一些朋友,都做过这种当作家的梦。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们谈论着小时候永远写不完的小说,惊艳那个时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后又描摹着各自今后的人生蓝图,大多是作家的近亲,比如记者、广告人。现在觉得,我可以不必依靠文字谋生。在高中以后,我的文字开始流于晦涩,习惯尝试断裂的行文与新奇的词汇拼合,这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如今我叙述或抒情的欲望都已消却,忧郁总是能够轻易排解,不必诉诸冗长的文字。内心缺乏矛盾的碰撞冲突,灵感自然悄然隐匿不见。这应当是件值得欣喜的事,至少不用再自寻烦恼。你看,现在我写文章总也写不长,而且也不够精悍。然而我仍旧欣赏那些一如既往遵循自己内心写作的人。我不知道如今这批人还残存多少。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如今我不再执着于文字,是因为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的欠缺,我其实不适合!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只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排列得稍微好看点。
  •     1.要让我们亲眼去看看,必须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2.我不喜欢“走向世界”这种往人家那边靠的提法。3.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写作的深入,我越来越不喜欢那种聪明的、投机取巧的小说,越来越喜欢笨拙的,但非常老实厚道的,即一层一层剥开来,一步一步推进去的小说。4.文学是一条暗中流动的河。5.小说是虚伪的,用余华的话说“作品是虚伪的”,但你注入到写作中的情感不能虚伪,必须诚实。6.我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7.我从生活观察中发现:市井之蛙是群鸣,井底之蛙是独鸣。8.阶段性地住在乡下,确实能使人亲近山水,是我从知青时代开始的一种个人兴趣。9.视觉有强制性,它不容你想象。可是文字会给你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10.觉得有些东西我该知道的但我根本不知道。一个刺激就是一种文化的距离。11.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个人化其实都是类型化。12.痛苦只对痛苦者本身有意义,而人类的重大缺陷之一恰恰在于----我们并不真的关心别人的痛苦。13.人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因为生命脆弱而无常。14.他在回忆录中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15.作为职业性很高的媒体,我们只提供原料,不管制作,判断好坏是观众的事情。16.我觉得出色的摄影师一定要诚实,一定要勇敢,一定要正直,一定要好奇,还有就是一定要自由。17.我们认为好的作品都有共通之处。18.我们关注世界万物。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认识夏榆从《黑暗的声音》开始 这本书也是我2011的最爱
    这次连续买夏榆两本书 依然想过过瘾

    这本书今天刚到 有同事借 她之前问我借过《黑暗的声音》 但我一直不舍
    下午 一狠心 在我还没有看的情况下 以新书的名义 真挚地借出 南方周末之文化现场

    希望有更多人的读夏榆 希望从他的文字中得到领悟 是阳光的 是前进的 同时也是淡定的 平凡的
  •     一直喜欢在当当网上买书,家里所有的书基本都是在当当买的,相信当当的品质。
  •     “真正的文学具有一种苦难的性质”???exm???(苏童的一个理想,“就是没有人再说我是一个偶像派作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文中的大家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让我们感动,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听听这些大家们的心灵之声,仿佛饮入一杯清新之茶,沁人心脾又发人深思。
  •     里面所提到的人都很好..但是我对这本书的主编没好印象..感觉她问的问题很傻...
  •     采访的意义是什么?
  •     纸张不太好,质量不行
  •     南方周末诸人中,我挺喜欢夏榆的。
  •     又是南方周末
  •     这本书,就是一个记者对当代一些作家的采访录,比如说,王蒙、刘恒、余华等,涉及他们的文学作品,以及他们对现在中国文学发展状态的看法,没有太多的思想性,还不如看作者的原著,或者高教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材!
  •     每期都会买的书
  •     语言的平实遮挡不住那些牛X闪闪的人文情怀
  •     如果没有感情的风云变幻,我这搜快艇得在知识的海洋里飕、飕、飕地跑得多快啊,想不牛逼都很难啊。
  •     别人的角度
  •     给朋友买的,只是喜欢南方周末而已。朋友说看着不像正版。
  •     夏榆此名,算是和诺贝尔文学奖事件+南周捆绑了…主要是南周文化副刊的一些作家采访合集。
  •     写外国文人或是新闻的还不错,写国内作家的就没什么趣味了。
  •     考研时用来占座的一本书。因为可以在学至愤怒时转向另一个世界。
  •     2010【图】
  •     我发现我看书的速度不是一般的慢
  •     想读第二遍的 I remember i was totally impressed.
  •     采访很犀利,喜欢关于凤凰的那些。阮次山~~牛人~~
  •     给四星,很好的访谈。不过无法忍受部分大作家的装逼作态。
  •     令我很感动
  •     书中对很多作者的采访对话很有意思
  •     还没看,同事推荐的。。。应该不错。。。
  •     看南周的时候其实不怎么看文化版。但这本书很精彩,让我惊觉,不读文化版也许是错过了很多。
  •     前面对作家的访谈很到位,是亮点。后面的东西感觉太杂了。
  •     其实我只是想用接下来的整块时间读一些书,仅此而已。
  •     书是正版,但是封面很旧。希望下次注意。
  •     可以伴着柴静的《看见》一起读,记者也要博学多才。
  •     每一篇访谈的背后都有个真实的自我
  •     还不错,坚持看书,坚持
  •     认真的文化记者,就是问问题太出力,显得小家子气。
  •     南方周末就是南方周末。
  •     南方周末与文化名人,足以吸引我的眼球……媚俗了
  •     真相在哪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