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断裂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801900272
作者:孙立平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断裂》一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断裂”是一个很有穿透力和学术潜力的概念。作者用这个要领来表明目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命题:90年代以来,一个与80年代有着很大不同的新的社会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并开始逐步定型化。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我们明确我们社会的历史方位是非常有意义的。

书籍目录

一 断裂的社会
二 增长与发展的新逻辑
三 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挑战
四 资源重新积聚与底层社会
五 快速城市化的前夜
六 “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流动
七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八 信任危机与社会秩序
九 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秩序
十 其他
十一 访谈录――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

内容概要

孙立平,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留校任教于社会学系。现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现代化、社会结构变迁、社会转型学的研究。学术成果颇丰,出版专著10余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10篇。其要著作有:《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等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大问题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者在探索、决策层在思考、人民在期盼。  作者以创新的思路,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的国情,科学的指出:发展经济、合理分配、以法治国、以德育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弥合断裂、有机结合,定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章节摘录

  第一,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劳动就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按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200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已经至少连续三年都是这个数字),2002年的目标是控制在3.5%。3%显然是一个大大缩小了的数字。实际上,目前中国的失业人数,是一个很难确定的数字。人们一般认为,实际的失业人员应该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二是未进行失业登记的下岗人员,三是只领取部分工资而“放假在家”的人员。而这三个部分加在一起,会大大高于政府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有专家估计在10%左右)。而这三部分  数字,实际上还不包括农村中潜在的失业人口以及已经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中的失业人口。在失业状况不断严重的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最  近几年的情况看,1997年我国GDP增长8.8%,从业人员只增加1.1%;1998年GDP增长7.8%,从业人员只增加了0.5%;1999年GDP增长7.1%,从业人员增加0.89%;2000年GDP  增长8%,从业人员增加0.79%。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有人将其称之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  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经济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的话,这种经济增长对他们甚至有一种负面的影响。  第二,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贫富悬殊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变,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此外几个科研机构研究的结果也都与之大体相似。按照世界银行的看法,这二数据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稍好外,贫富悬殊要比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进入21世纪后,尽管我们没有这几年系统而又可信的数字,但也能大体判断出这个趋势是在强化而不是减弱。从粮食价格的下降中,人们可以判断出农民的收入实际上是在下降的;从城市中失业人员的增加和城市贫困阶层的形成可以判断出在城市中开始有更多的人掉人贫困群体之中。也就是说,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贫富悬殊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是在恶化的。而贫富悬殊的扩大,会酿成种种的社会问题。  第三,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社会治安的情况在恶化。在最近几年中,许多城市犯罪率在不断上升。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总数比1999年增长50%。有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第四个犯罪高峰。除了犯罪率明显上升之外,社会治安情况的恶化还表现在,一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大量出现,二是恶性案件明显上升。据一个广泛流行的估计,目前全国有黑社会人员大约100万人。石家庄市犯罪嫌疑人靳如超在2000年3月制造三起连环爆炸案,共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11月28日中午12时许,位于深圳龙岗坂田镇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两起轻微爆炸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12月15日,西安麦当劳发生爆炸,造成两人死亡。12月23日又有青岛家乐福爆炸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一系列的恶性爆炸案件,是过去几十年中没有过的。尽管每一件具体的案件都有特定的原因,但整个社会背景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已经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这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转折点的出现,即经济增长自然带动社会发展时代的结束。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就需要进行更多的人为的努力。首先,是政府的取向应当逐步从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转移到对社会公平和秩序等问题的关注上来。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落到实处就更难的事情。因为这需要政府从取向到评价标准的全面转变。也就是说,对政府和官员的评价标准,不应当仅仅看你那里经济增长多少,同时要看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社会公平与秩序的情况如何,社会治安的状况如何。还应当重视社会政策的独特作用。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政策对于社会政策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但在90年代以来,这种替代性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政策具有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社会政策的指向应该是社会公平、秩序和社会安全和稳定。    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情形:几乎人人都知道快速的城市化已经是势在必行,但在只要一想到这是涉及一个几亿人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就不能不令人担心,在城市中,这数以亿计的人安排什么地方?特别是他们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如果再考虑到城市中已经存在的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和下岗人员,这个问题就显得越是沉重。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事实上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目前在中国除了有2亿多的城市劳动力已经在非农产业中就业之外,还有近1亿个农民工和1.38亿的乡镇企业工人,已经在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劳动。只是他们本人没有成为城市人口,他们的家属没有成为城市人口。如果我们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大大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而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注意到的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因素,就是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出现的中国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的趋势。  现在有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加人世贸组织将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个全球经济中重新定位,其中一个很现实的图景,就是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即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而这个  过程,实际上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开始逐步形成。目前,中国有许多行业的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绝对地位,钢铁、煤炭、电子信息产品、通讯、家电、制鞋、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有学者分析,这个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趋势:即跨国企业的生产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向中国转移;研发机构开始在中国设立;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大。据去年下半年对东京证券市场1143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日本制造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准备在今后三年内将生产线移往海外,而这其中71%的企业将中国作为首选基地。尽管目前在有关人士中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就总体来说,这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机会。  当然,在这里我们关心的不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这个问题本身,而是这个过程对于中国快速实现城市化的意义。  这个意义其实在中国的某些局部地区就,已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典型的通过引进外资一形成制造业中心一加速城  市化的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广东省在经济上并不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外资的引入,以“三来一补”的形式,迅速形成了制造业基地。深圳,过去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为拥有4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曾经是一个农村县的东莞市,已经发展成为IT零部件厂商集中的地区。1999年,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东莞市的IT产品出口额达66.8亿美元。据广东省统计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东莞、珠海、顺德、广州、佛山、中山和惠州等8个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移动电话持有率达到每户1~2部,每10户拥有1~2辆私家车,人均可支配年收人为1万~2万元,人均实际消费也超过了1万元。深圳市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低于30%,可以说是达到了富裕标准。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化的过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也得益于乡镇企业中制造业的发展。而在近些年来,这里开始成为制造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在苏州,1993年台湾电脑厂家“宏基”的投资者最早来到这里,当时新区周围还都是农田,也没有像样的道路。现在,曾是农田的新区已经成为台湾厂商最为集中的地区。台湾企业在苏州的投资额高达145亿美元,占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额的1/5。在昆山这个县级市,吸引了约1000家台湾企业的投资,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1家台湾企业,密度甚至超过台湾企业最为集中的广东省东莞市。台湾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46家在这里建有工厂。截止到2001年底,流人昆山的台资合同金额共有50亿美元、实际金额25亿美元,相当于进人大陆的台资总额的10%。这些制造业发展迅速而又集中的地区,无疑将会成为城市化最快的地区。    对意大利的西西里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黑手党,学者们已经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他们将黑手党称之为“不信任的代价”。他们发现,在这些地方,存在着一系列令人遗憾的现象:即使  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人们也不合作;人们用受害的手段竞争;在某些场合,即使人们能够从竞争中得到相当大的收益,他们也不这么做。现在的问题是:这是由于人们缺少理性吗?学者  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认为,黑手党是对信任普遍缺失的反应。而这种信任的缺失,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他们发现,这些地方在西班牙统治之前,就存在这样的一些特征:  顺从而不是反抗统治、贵族贪图享乐、法庭对贵族卑躬屈膝、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普遍的欺骗、狡猾和偏袒、犯罪和谋杀等。而在西班牙统治时期,这种信任结构的缺失被进一步放大和严重化了。有学者指出,“西班牙人不仅为达到统治目的而利用不信任,他们也教被统治的人民这么做,并把它一代一代向下传”。在西班牙统治期间,一直实行“分而治之”和  “使之贫穷”的政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人民之间制谴不信任和仇恨,特别是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人之间制造仇恨。在这个期间,存在着一种对信任结构的故意破坏乙也就是说,它  一方面掠夺着属国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掠夺着属国的“美德”。然而,这种对社会信任的破坏是一个相当精致而复杂的过程。因为对于一个外来的统治者来说,他既要“瓦解一个社会的信  任” (这有利于他的统治),但同时又要“保证它成其为社会所需的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 (这是统治的基础)。按照多利亚的分析,其具体的做法包括,在政治与社会结构上。“封授了大批的新贵族,新贵族的信任不再是社会之间的,而是直接面向国王”。同时,这“也非常有助于在旧贵族政府中产生敌意和动乱”。在文化上以西班牙的行为规范来取代公众信任所依赖的旧规范,“‘习俗的变异’成功的产生了那些保证共和国自身继续瓦解的法律条令”。正如帕格顿所指出的:“实际上,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所带来的,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相互信任基础上的道德社会的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建立在怀疑和利己、傲慢和自大基础上的贵族专制的社会”。而帕格顿更对西班牙统治者摧毁信任的具体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信任建立和维持的过程中,信息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西班牙人为了破坏那不勒斯的信任社会,便有计划地减少公民可得到的信息量”。于是,将政府的活动对公众保密,在大学中教授非怀疑性的课程,倡导宗教的盲从等。于是,神秘化和信息的缺乏一起,导致了信任的毁灭,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地理解他们的公民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西班牙的统治下,那不勒斯成了这样的一个社会:贵族阶层以其地位本来应该对共同体承担责任,但这地位却只给他们带来无知和傲慢;法律文本本应使执法人主持公正,却变成了对无休止的高价诉讼的特许;公众节日本应像罗马竞技一样鼓励平民对勇敢和对祖国的热爱,也变得只是消遣和放纵的场合。因此,“上层愤怒地对待下层,因为上层认为尊敬是他应得之物,下层却认为上层骗取了他们的尊敬;而下层也同样对待上层,因为他们认为上层人物都自视甚高,这样在各阶层之间就既无团结也无友爱。”每个人都不再关心其同胞的幸福,而只关心自己的和近亲的私人目的。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则充满着交易的不可预测性,协议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非个人的广泛合作不可能进行,对超过群体外的人普遍不信任。经济活动领域信任的广泛缺失,必然造成商业的凋零和经济的落后。

图书封面


 断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孙立平 著一. 断裂的社会 应当说,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接轨”无意识自身发展的一个动力,甚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这种“接轨”也会成为另外的一种力量,即将社会拉断的力量。P8二. 增长与发展的新逻辑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出现脱节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1劳动就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2贫富悬殊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变,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社会治安的情况在恶化。经济增长:一种现实中的悖论即使经济有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不能从中受益;如果没有一个再为快速的经济增长,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却会从经济停滞中受害。(包括 农民 农民工 下岗失业人员)P24在今天“做大蛋糕”更直接的含义是:缓解我们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包括维护社会的稳定。P28这种悖论,是结构条件和政策选择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裂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2忽视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一段时间里,中国趋势政府与企业一起鼓动减员增效)3再次分配体制的失效 三. 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挑战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大体可以表示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的整个消费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消费模式与制度安排生活必需品时代在消费行为上的几个基本特点1消费项目上几乎很少有选择性2要购买的东西,往往是数量多,价格低3在购买完生活必需品之后,收入已经很少有剩余,储蓄是很有限的。 耐用消费品时代在消费行为上的几个基本特点1消费者的选择性大大增加了2与生活必需品想比,耐用消费品往往数量少,单价高。P40生活必需品时代的消费模式是由人们的生理需求支撑的,而耐用消费平时代的消费模式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结构因素支撑的。如果说,在生活必需品时代,是生产支配着经济生活,那么,在耐用消费品时代,则是消费支配着经济生活。P40-41在耐用消费品时代就是社会保障 中国人很爱储蓄的原因:由于制度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安全感,以及在这种不安全感的基础上形成的用储蓄维持安全感的需求。P43饺子包好谁来买?生产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品的人数与消费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品的人数几乎相等,是造成国内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P47大量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以及整个社会进入大众消费阶段,至少是以三个社会条件为前提的:1相当高的城市化水平2城市工人阶级工资和收人的普遍提高3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P48中国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断裂的工业化——1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收入低消费不起。(用不起)2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农民没法用,比如冰箱、马桶之类的。(没法用)P48-49阶层结构于耐用消费品的市场形成与耐品时代想适应的消费模式除1城市化过程的大体完成2确保人们长远预期和消费信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需要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P49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中等收入阶层”的弱小。P50耐用消费品与常规性支付能力(常规性收入与非常规性收入的问题)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大部分收入是通过非常规性的,这也为腐败现象的产生买下了隐患。(可以联系到两会的“灰色收入”提案?)P58四. 资源重新积聚与底层社会资源重新积聚与弱势群体形成如果拨开平均数字造成的迷雾,人们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这个弱势群体的数量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上升。P63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组成:1贫困的农民2进入城市的农民工3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比起农民,他们的特殊性1农民至少有土地,而他们断绝先进性收入就会连吃放都成问题2农民所处基本环境的贫富差距刺激小,他们在城市刺激大3城市中生活费用高,且缺少弹性。P64-67中国弱势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如果将现在的失业者和下岗者仅仅看着实由于某些暂时的原因而失去工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如果承认这些人讲永远也不可能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甚至无法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在创造边缘性就业机会的同时,做出某些制度性安排,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会需求。两种不同的思路,具有完全不同的政策含义。P71五. 快速城市化的前夜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前夜在一个工业化和耐用消费品时代,大部分人后仍然被滞留在农村,他们就只能分享越来越小的经济份额,低收入和普遍的贫困就是必然的。P75大量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以及整个社会进入大众消费阶段,至少是以三个社会条件为前提的:1相当高的城市化水平2城市工人阶级工资和收人的普遍提高3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P76从20世纪50-80年代末,在中国式电影的外延性工业化阶段,即工业化主要以规模扩张的方式进行。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最有利于城市化的时期。但在当时,我们实行认为地抑制城市化的政策,放弃了这个实现城市化的的良机。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排挤劳动力的现象开始普遍发生,这对城市化是明显不利的。P77-78中变大:中国城市化的实现选择细致的劳动分工,新的行业的产生,都需要以规模为基础。只有规模才能形成分工,而只有分工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P91在中国发展大城市,绝不是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继续扩张,而是要形成一批新的大城市。这就是所谓“中变大”。P92六. “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流动农民工究竟从何而来?、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理论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需要几个最基本的条件1农村中存在以占有土地不平等为基础形成的高度社会分化,一部分人占有较多的土地,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或失去土地,甚至有的人连农业中的雇用机会也得不到2在分化的农民中,有一部分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与城市的差距不会太大,也就是说,那些占有较多土地的人并不具有向城市转移的强烈动机。只有在这连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向城市转移的农民才会以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与“非剩余”的区分为基础,像城市转移的才只能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中国,目前的“民工潮”是在农村社会分化程度很低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少就土地的拥有而言,这种分化程度是很低的。尽管中国目前人地矛盾突出,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这样的劳动剩余,不是以部分农民的失业表现出来的,而是以普遍的就业不足或“潜在剩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由于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是潜在的出流者,这就意味着,不但属于“剩余”的劳动力要往外流动,不属于“剩余”的劳动力也有强烈的出流动机。(也就是说很多农村人到城市里来不是因为农村没事干了,而是生活水平太低,其实农村也缺乏劳动力,他们不属于“剩余”)2流动出来的大多是农村的精英。现在从农村流动出来的大都是农村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或者尅将其称之为农村精英,农村精英的流出,虽然对于流出地来说是一个损失,或者可以称之为“社会侵蚀”,但对于流入地来说,则是获得了一种宝贵的财富。P101-103经济转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转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从外延性增长阶段向内涵型增长阶段的转型。P103在中国典型的外延型增长阶段上,我们并没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解决城市化问题P104中国现在实际上市带着外延性增长阶段的人口结构,开始向内涵型增长阶段过渡的。P105工业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由于其本身开始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并在主要依靠技术阶段来实现增长而下降了。P105两个问题必须解决:1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如何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以扩大非农业产业的就业岗位。2如何形成精密性规模农业,以实现在规模经营的条件下,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得到持续的发展。P107“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有的进入的大集体单位不久就在市场竞争中倒闭破产了,有的则是由于个人的原因而下岗、内退后买断工龄。P109七.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区也是有限的其实,社区最重要的功能便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社区与市场的功能边界2社区与政府的功能边界。1原来就不应当由政府而应当由社区承担的功能,现在理所应当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回归到社区中去。2本不应当由政府承担而应由市场或营利性组织承担的职能,现在应当回归到市场中去,而不要“下放给”社区。3应当由政府来承担的职能,现在也在以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名义下放给了社区。现在一些社区承担本来不应当由社区承担的职能。P121(社区自己解决安全为题,自雇保安,这本来是该有政府做的)必须看到,这是一种无奈和迫不得已的措施,决不能将其看做是“应当”的事情,更不能看做是“好社区”的模式中的内容。P122多少年来,我们形成了这样几种思维定势:1各种组织都有一个为政府分忧解愁的任务。换句话来说,凡是为政府分忧解愁的事情,都是好事情,都是应当做的。2一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都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办,来解决。通常的说法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P122-123八. 信任危机与社会秩序信任危机毁掉了我们什么?如果说上述的信任危机毁掉的只是一个行业,而那些体现社会公信力的机构和信任危机所破坏的则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和运行基础。P126重建社会的公信力(主要讲政府对消息的封锁)从“杀熟”到“凌弱”(杀熟-传销 凌弱-黑手党、垄断)信任的缺失与以不信任为基础的结构(信任缺失的社会里交易成本会增加)人对人欠了什么债?(是奉献还是应该做的-报酬)正是工作于报酬之间的联系的隔断,后者说是交换过程中的被掩盖,产生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特的、歪曲的理解。(公务员态度恶劣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的)P145同样的,不贪污不腐败,也不是什么对一个公仆的要求,而是对一个官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你可以不是公仆,但只要你是一个官员,你就应当遵守这个最基本的规则。P146九. 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秩序政府行为市场化、企业化现象㈠ 政府功能的削弱个人和企业之所以要向国家纳税,就是向国家提供哪些个人或企业无法做好的事情的资本。换句话来说,在个人和企业每年向国家所交纳的税收中,就已经包含着由政府出面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打击的经费。P149㈡ 政府行为的经济化、企业化罚款的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据有关报道,中国目前每年罚款的总额达到几千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P154层层下达经济增长指标,讲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政府官员的基本标准。P154㈢ 政府行为企业化:失序的根源政府就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性功能的目标。政府从事赢利性的经济活动,将导致对其掌握的权利性资源或垄断性资源的滥用。一个负责对吐痰现行进行罚款的人可以从中获得自己的收入,那么一个舍身同杀人犯进行搏斗的执法人员用什么来获得自己的利益呢?P158社会惩罚为何失去效力㈠ 社会惩罚无力症㈡ 法盲:是原因吗?社会惩罚的实施标准不严格,特别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伸缩的余地太大。P161㈢ 变通、变通、变通、(人情关系、权钱)乱罚款:一种似是而非的惩罚手段必须使罚款的行为与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收入分离开。P167十. 其他漫谈社会冲突域与社会控制㈠ 社会冲突的常规化社会进步了,社会中的冲突却越来越多了,并且成了这“进步的”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两方面原因:1社会分工的深层化,合作范围的扩大。2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分化。P174㈡ 安全阀和缓冲器与外部群体的冲突可以有助于维护和强化群体内的整合和团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治家们往往用挑起国际冲突的方式,来缓和国内的政治矛盾。用理论性的语言来说,与外部群体的冲突,首先有利于重新确定和强化群体的边界,其次可以增强群体内部的整合和团结。P174-175㈢ 聚焦点问题与主要断裂带每一种分歧和对立都有一个不同的阵营,因而社会中形成不了一条主要的断裂带(美国)。相反,另外一些社会中,却是许多冲突都是围绕着一条主要的断裂带展开的(非洲部落政治起重要作用的国家)。P176引发冲突的问题是否具有一种聚焦点的性质对此影响极大,这种问题的特点有1是整个社会所高度关心的问题2冲突的结果对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会有影响3这种问题能够动员许多人的感情。这三个特点实际上是说,凡由带有聚焦点性质的问题所引发的冲突,实际上会成为其他冲突的替代物,也就是说面带有科塞所说的“非现实性冲突”的特点。㈥ 政府与民众买对面的问题由利益分化造成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社会稳定的弹性。P187㈦ 冲突中的沟通与妥协在这样的冲突背后,往往有这一种相互的恐惧。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相互恐惧,就只有用彻底战胜对方的方法才能获得自己的安全感(中美对抗时期的状态)。P188在一种以讨价还价为特征的理性解决利益冲突的方式中,要求讨价还价成为一种基本的技巧,而这种技巧的本身就包含着要学会让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的相互让步,是讨价还价能够得以达成结果最基本的条件。P188失业,你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荒谬而不劳动—失业回避劳动本身更能表现出这种安排的荒谬性。它几乎是完全由人类自己设计出来的弊端或灾难。P191十一. 访谈录收入分配: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通过个人收入所得税来调节人们的收入差距,需要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就是政府得知道谁究竟挣多少钱。(呃,真讽刺~~)P230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逻辑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要形成于耐用消费品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最基本的三个问题1滞后的城市化使得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进入不了耐用消费品时代,并由此限制了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形成。2失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人满无法形成有关生活的稳定而长远的预期,从而无法形成与耐用消费品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模式。3贫富悬殊的两极化社会使得买得起耐用消费品的少数富人处于饱和的状态,而大多数有需求的穷人没有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现实购买力。P234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奇怪逻辑:即使经济有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不能从中受益;如果没有一个再为快速的经济增长,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却会从经济停滞中受害。(包括 农民 农民工 下岗失业人员)P236失业: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㈢ 应当对失业问题做另外的制度安排常规解决就业:1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必要地调整,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推进大城市的发展,利用大城市的职业状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发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业技术学校以及高等教育,一延缓适龄青年就业。P243非常规就业: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尽可能地保障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1国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2失业保险3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P246我们现在许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跟着就业走的,应当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彻底分开。P245-246在税收和社会保障上给予照顾。P247关注社会弱势群体㈡ 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认清特定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特征。㈢ 弱势群体的结构特征而“改革中的弱势群体”,则主要是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㈣ 用制度安排来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要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从两场争论看歧视与优惠中的国民权利平等问题现代文明中关于人的权利的一些基本原则之所以是神圣的,含义之一就是,它不能因为某时某刻看起来很重要的功利性的考虑而打折扣或受到破坏。P263道德滑坡: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危机?㈠道德危机是一种严重过的社会病症道德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具有时代性的道德,二是超越时代的道德。P267㈡人们不遵从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因是遵从道德的代价太大社会中的种种制度安排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过高,而违反道德的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P268㈢ 值得警惕的“蹂躏道德现象”对道德的羞辱有时更多的来自小人物,他们往往是社会中无权无势的一群。有时候大人物吧小人物还需要道德,当然是需要别人遵守道德。因为他们那平静而富裕的生活更怕非道德行为的打扰。P274㈣到的重建与制度安排在一个结构多元的社会中,至少应当有如下三种力量在起作用: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在西方,文化的力量又包括舆论与教会。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中,分化的结构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同时又能够在功能上相互配合,是一个社会有序的基础。P274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往往是在一个中心之下,不同结构体的功能取向高度趋同,并由此造成功能的变形与扭曲。市场机制在不断拉开差距,政府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文化则在对大款顶礼膜拜。于是,就造成了个人收入分配的全面混乱,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P274公司的社会责任:消除企业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企业界通过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来化解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真正解决公司重视和承诺社会责任的问题,关键是要使公司对社责任的承诺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2010-4-10 晚
  •     这本书每章之间逻辑联系不是很强,可以看做是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各个侧面的描述。生活在如今时代,却看着作者写着物价下降带来的后果、国企效益低等,竟觉恍若隔世,但是里面描述的许多问题如今也依然在阵痛。作者整本书里最有价值的几个观点是中国社会发展出现断裂、转入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困境。下面是断断续续的读书笔记。1、作者所说的断裂首先指部分人被抛出了社会的结构。例如下岗工人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无法再度在新时代里生存;城乡之间发展断裂,农民的生存水平下降,而涌入城市的人口只能在体力劳动和危险性大的工作中就业,而且政府的某些政策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福利水平。此外城市发展高速向世界接轨,但这股力量同时也让他们与社会其他层次向断裂,与整个社会失去了联系。2、断裂的一个解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脱节。经济岁高速发展但社会依然显得萧条,体现在:就业没得到根本改善;贫富悬殊不降反升;社会治安恶化。而这意味着之前80年代“通过改革带来社会改善”的时期的结束,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转向对社会秩序、公平和安全的改善。根据对农民、民工和下岗工人的数据分析,发现他们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那么这些经济增长钱去哪里了呢?作者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悖论:经济发展却无法使大多数人获益;但是经济发展停滞却会使大多数人受害。而这样一种悖论却能成为政策倾向于经济的重要支持:过去把蛋糕做大可以使大多数人获益;现在把蛋糕做大的意义是缓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所以这个时候依然坚持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这一悖论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裂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即纯粹的城市工业化(而没有农村现代化)的成果。过去年代形成的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对于城市化过程的抑制,使得农民与现代化成果无缘【P28】。2忽视就业的经济增长。3再分配体制的失效,再分配在我国作用微乎其微。3、90年代以来,逐步定型下来的社会结构,已经在强有力的影响着改革的方向和实际的进程。一般来说,大规模的社会变革会涉及两个相关的过程,一是体制的改革,也就是一套有关社会生活规则的改变。二是社会力量的构成的变化【P30】。80年代的改革是体制变革推动社会结构转型,通过改革而释放的自由流动资源和活动空间的出现,各种社会力量成长起来,例如(产权)民企私企、现代职员、专家白领、学院知识分子的出现,而这些力量在90年代初初步定型:1各个群体初现规模;2群体间界限日渐明晰;3群体内部初步建立起认同感;4群体间初步结盟关系建立,尤其是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的联盟关系。这种结构的出现对于改革有如下影响:1改革内涵发生变化。即更多地具有利益博弈的内涵,希望支配改革进程的是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而非意识形态分歧。2改革动力的变化,即80年代从上至下的改革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日益定型的(多元的?)社会力量的影响。3一种扭曲改革的机制已经在开始形成,借改革之名利用权力为自己获益。4力量的不均衡与不平等机制的形成,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和利用社会机会的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别。【P34】4、第三章讲耐用消费品时代。过去中国人的收入大部分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而这些必须品基本靠农村产出,靠行政调配,城市依赖着农村,生产支配着生活,是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消费者选择性少,结余少。而在耐用消费品时代,居民收入只有小部分会流入农村,城市更加依赖的是城市,甚至农副产品有部分依赖于国际市场了(消费支配着经济生活)。这造成的是另外一种断裂,是为“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消费者选择多,耐用物品单价高,往往还需要动用今后的收入。能否创造适应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消费模式的制度和结构,是这一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耐用消费品时代最关键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这方面的缺失,使得在步入耐用消费品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储蓄,而这正是90年代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成熟的耐用消费品时代需要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工人普遍提高的收入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而中国在50年代以来迅速进入工业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化发展一直处于停滞,这是它造成大量农民被抛在了工业化过程之外,收入水平不足以成为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同时这样的时代还需要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因为对于高收入者,该类消费品趋于饱和,而低收入者则收费不起。5、作者认为,资源自80年代扩散之后,再次积聚。80年代的改革解决的是资源的匮乏和边缘人的生活问题,放权让利也是人们受益。而90年代初,财富聚敛过程开始发生。这样导致1,群体间收入和财富差距拉大2社会的边缘地带出现明显的凋敝3基层被掏空。新时代弱势群体也在形成,由以下组成:1农民(如今农民的收入与农业生产的收成状况已经几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2农民工3以下岗工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他们首先物质生活比较困难,其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第三在社会政治方面也出入弱势。但他们并不绝对弱,他们成为弱势群体同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他们有高度的同质性、群体性和集中性;他们与社会发展相断裂,很可能再难找到稳定就业机会;制度性歧视。6、第五章: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临界点上。1只有将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才可能解决农村问题;2三七开的城乡格局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其实关于城市的容纳能力早有讨论,而作者主要讨论了对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创造力和对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提供力,认为当时是实行城市化的最佳时期。7、从前户籍制度把中国分割成了两个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上有差异的社会等级。而户籍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它由以下组成: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而民工潮是与此相关的重要现象,宏观上我们可以解释为农村剩余劳力过多而流入城市,但作者认为是“种田不挣钱”(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剩余而造成的普遍贫困化【P99】)而产生的现象。另一个问题是一般国外工业化处于粗放型时期发生城市化,而中国则没有在粗放型时期完善城市化过程,而如今开始逐步转向内涵型的时期却撞上了民工潮(以粗放型增长阶段的人口阶段开始向内涵型增长阶段过渡的)。8、90年代社会基层还经历着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变。改革前中国城市的基本组织框架是由单位制、户籍制和街道居委会制度交织构成【P112】,单位吞并了社区,集各种职能于一身,起到了填充国家和个人之见真空状态的作用,表现在:1资源的分配有了一种可以连接国家与社会普通成员的组织通道;二是将城市中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纳入到与国家直接相联系的组织体系当中,使城市社会高度组织化,为社会动员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三位组织成为国家配置稀缺资源的基本渠道,同时消灭了诸如市场等其他代替性渠道,使得组织成员高度依附于单位,为社会控制奠定基础;四是通过单位组织来确定社会成员的身份,若离开单位个人将失去自己的身份。从80年代开始,弊端显露出来,社区制开始逐渐出现,计划经济的退后、住房商品化、私营人员增多、下岗人数增加和娱乐生活的要求,使得社区制的出现。9、讲社会的信任危机,各个行业的不诚信行为不仅仅会使市场发育难,而且可能造成整个社会公信力崩塌。对信任结构的破坏最初是从“杀生”开始的。一开始是熟人间信任、陌生人间坑蒙拐骗;到后来则到了圈子内部,开始“杀熟”,最后得出除了自己谁也不能信任。从此就产生一种没有规则、若肉强食的状态。而没有信任,同一件事大家都会忘坏的方面想;在没有信任的社会,人们唯一的做的就是让自己处于更有利的位置。10、政府从经济中撤出,但却引起了另一个趋势,政府行为的经济化和企业化。作者认为政府没有肩负起应当承担的各项社会管理的责任,却在另一些区域不正常扩展着:1政府机构直接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2利用行政权力牟取部门或个人的经济收入;3以“为企业办实事”的名义介入企业活动;4层层下达经济增长的指标,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政府官员的基本标准;5政府关于与企业私下结合。社会秩序近些年也失去效力,惩罚无力、法不责众等现象明显。
  •     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孙立平当然是要知道的。他的三部曲,在学校的时候都看过。刚开始会觉得很好,看多了觉得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问题,可是解决的办法呢?不知道在哪里。一切还将继续,而且还有可能是循着昨天的足迹……不知道哪一天会得到有效的改变。不过,个中分析的逻辑,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个人感觉是一本社会学入门读物,称不上是学术著作。非常一般,没什么亮点。通俗易懂。书中大量重复段落和观点,附加的作者随感和访谈录也没什么意思。
  •     耸人听闻造概念,并不比同时期的《南风窗》有深度
  •     前面四分之三很好的一本书。
  •     恐怕不如只看一篇文章借他眼睛看看问题,一本书翻来覆去的阐述有疲倦感。
  •     写工人阶级论文参考,列举的事实很充分,但是分析和沉淀的不够,读起来启发不大。
  •     读来有趣,不过也仅此了吧……
  •     被甩出社会结构的那群人
  •     老孙常常给人的困惑是,他在以将故事的方式进行描述。虽然断裂是有想象力的概念,但是依然让人怀疑,其穿透力不足。不过,更像是方法上不考究所致。
  •     当一些知识分子把“民主”和“自由”作为他们的崇高目标来追求的时候,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实在是有点奢侈。因为吃饭的问题,孩子读书的学费问题,就业的问题远比这个要现实得多。处在社会不同阶级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而双方对各自所担忧的事情已达到了无法互相理解的地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当社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多,一些长期受“压迫”的人便会奋起反抗,造成社会动乱。“仇富”现象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利益分配不均的忿恨,当前既要保障富人的合法收入,也要提高贫民的收入,保障其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还要生活的好,全面提高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     断裂一词从大一上就听过,确实是个很值得关注的观念。
  •     很有解释力的一本书~
  •     谈了很多社会问题,但可能因为年代的关系,现在看起来都是老生常谈又显得深度不足,尤其后半部。
  •     内容只是作者的杂志文章和访谈的汇编,有些观察和观点也具有时间局限性,有些观点——尤其是城市规模、人口、福利制度等方面——也不认同;不过仅仅是“社会断裂”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界定就很有价值。总的来说,作者 对社会演化趋势的许多观点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有价值~
  •     重读,还是相当不错的,有助于我们理解1990年代。快毕业了,我的遗憾之一是,社会学类著作读得太少了。
  •     很多人都在模仿毛选对全国阶级的分析,这本好像写得不错。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很多公司的产品定位其实是落到了断层里,所以一下失去了市场。
  •     松散的逻辑,略显庸俗的论述。
  •     嗯……老实说,啰嗦……但……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看完很凌乱……学渣看不出精华……我错了
  •     还行 但是内容有些陈旧
  •     书是好书,就是自己读的晚了
  •     虽然理论性不是很强,但是道理说的还可以,给个4星吧
  •     忽而十年,于今补注。当时震动,如今尔尔。名为断裂,屡见重复。
  •     普及读物
  •     对很多社会问题有很深刻的见解,很受启发
  •     前半本对于中国社会分裂的现实观察很有力度,即使成书10年后现在的中国依然处于这样的时空割裂之中。农民工,失败组都是特殊的社会发展引发的。作为国家,如果其目的真的是广大的人民利益,就必须要充分顾及到他们的生活处境。后半本书内容显得杂乱,对于城市化的提倡未免显得急促与武断,大量涌入大城市,农村必定迅速衰退,传统文化、家族关系崩散,势必带来巨大的动荡。而有关信任缺失、社区等的话题展开则更像是周刊的评论文章,这些似乎可以用社会关系资本的概念工具进行讨论。
  •     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的断裂社会的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     其实还是很有洞察力的,只是至今已觉不新鲜。劳动密集型就业+社会保障,以弥缝社会的断裂。
  •     或许是被美国这套伪科学方法论的洗脑,现在看到满是轶事的文章就觉得十分不负责任。如果个人经历就能引申出社会全盘的问题,社会的维度将有多么无限(总体)和有限(假如每个人说的都有一部分是真的,那么交集应该很小)。
  •     给这个分,因为将此书视为了学术著作。总的来说,感觉这本书像是未经学术训练的聪明记者的信手之作。当然,如果考虑到本书出版的时间,以及如果把这本书作为畅销书来看,或许可以多给一星。又及:国内出版社在严肃学术书和学术畅销书上的分工还真不清楚,大概是纯学术的出版社很难生存下来,于是每个出版社都走到routledge和macmillan的路子上去了。
  •     03年对90年代中国社会的总结: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严苛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人为壁垒最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产业转型,最终导致阶层、贫富、地域的持续断裂。其实十多年过去回头再看,中国社会的断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填补。
  •     十年前的书了。中国变化太快哟,其实很考验社会科学家的。
  •     三部曲,宏观社会结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运用~
  •     14:什么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11:断裂的社会与多元社会的不同。鞭辟入里的总结。想了想,觉得家里那边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可是我也不知道可以怎么做,自下而上的尝试现在都失败了,而自上而下又有什么平台呢?这本书虽然写得零碎,但可以看做戴老师的《隐形书写》所没有正面处理的问题的社会经济学补充。
  •     与世界的“接轨”会产生两种力量:自身发展的动力、将社会拉断的力量,造成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孙立平借用托夫勒的三次浪潮和“二元结构”描述中国社会的城乡差距,问题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从不是单一均质化的过程,所谓某民族国家的农业时代或工业时代,很难说不是化约,不过,说中国之城乡关系越来越疏离、缺乏有机联系,倒是同意的。开篇引用图海纳形容法国社会的结构从金字塔转变为一场马拉松的说法,很是受用,略悲凉,“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坚持跑下去的,只有那些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去的就业者。”想到威廉斯写英国的城市、乡村和工人阶级,他们也是被历史甩出去的人。连本书也表现出对“规管”力量的期待和社会“秩序”的向往,离土离乡没有单位的农民被视作威胁社会秩序的因子,每个人何尝不是孤独的原子
  •     在我读过的写中国当代社会的书里,孙立平的这个系列是最好的,系统化,有逻辑,观点新颖深刻,并且有论据,写作风格简洁明了不掉书袋,能让人愉快阅读而不是在绕来绕去的文字表述中挣扎
  •     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并有很强的问题表述能力,语言亲和易明,问题在于大量内容冗杂、缺少系统与实证。是一本能人让对社会学产生兴趣的书。
  •     对经济转型的部分分析还是很有意思的
  •     孙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批评时政鞭辟入里而又为统治阶层所接受的。
  •     排版极其混乱,虽然有所得,不过全书可以再修订以下,老是那几个例子那几个观点,车轱辘话= =
  •     这个。。
  •     很有收获,分析得很透彻
  •     這書比什麽八九十年代文化變遷,思潮轉向啥的書有意思多了。不過看完了覺得車軲轆話有點多,很多數據出處不明晰
  •     很一般,毕竟是十年前的书,而且是各种时评文章的汇编,现在看来没多少深度。
  •     变化还是挺大的。
  •     道理是这个道理,反反复复讲就没意思了。。书的编排不好。。
  •     孙立平 社会学
  •     提出了一个人叫作“断裂”的概念;分析了弱势群体的构成;谈论了这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和道德重建;另外还有对政府市场化的一个讨论(启发我去写一个中国政府到底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文章;按照秦晖的观点,中国政府权力大而责任小)。第143页解释了人与人之间为何看起来像欠了债一样,作者认为是奉献和交换的领域被混淆、工作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
  •     可能是上过老孙的课的原因,感觉并没有什么新东西- -这本书最要命的地方是编排……一段内容不停说不停说不停说……真要命……
  •     用来了解90年代了。
  •     相同论点相同论据,反反复复絮叨到底有啥意思?
  •     这本书让我很有落差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或许作者描述的大多是90年代的社会,或许这本书中采用的事例太过生活化或者说口水化,感觉不是很好。。。而且还有很多重复性片段,让人感觉大大降低了其学术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