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5-01
ISBN:9787805679914
作者:[英国]迈克·费瑟斯通
页数:268页

作者简介

简介:
所有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受益。 ——齐格蒙·鲍曼

前 言
我最早对消费文化发生兴趣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他批判理论的倡导者们,在《泰勒斯》(Telos)与《新德意志批评》杂志上发表的许多精彩论述与评论,激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有关文化工业、异化、商品拜物教和世界的工具理性化的种种讨论,将人们的兴趣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和文化变迁过程。在我对老龄化这个(至少从社会与文化理论家的眼光来看)长期以来尚未被提高到理论化高度的问题进行研究时,这些对问题的概念化形式给予了我特别大的帮助。尽管就生活时间与历史时间的交错、代际经验、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而言,老龄化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人们很少联系到文化变迁的实质过程来探讨它们。批判理论家及其他人的研究(尤其是埃文((有关本书的英文人名,请参见《附录:中英文人名翻译对照》,下同。——译注)),1976),注重媒体、广告、影像及好莱坞模式等的重要作用,为弥合这一缺陷架起了一座有益的桥梁,并且进而提出了它们何以能够影响人们身份地位的形成和日常生活的实践等问题。此时我正在与迈克·赫普沃斯合写一本书,在该书中,我们将中年重新定义为“中青年”中更为活跃的一个人生阶段。我们对新市场的发育,对那种特别关注“中青年”如何能够保持年轻、健美的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蔓延,作出了看起来是更合理的解释。这个观点在一九八一年提交英国社会学学会的一篇题为《老年与不平等:消费文化与中年的重新定义》的文章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费瑟斯通与赫普沃斯,1982)。接着我又发表了一个更为理论化的小文章《消费文化中的身体》(费瑟斯通,1982),后来,一九八三年,《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就消费文化问题特别出了专刊。
今天,尽管人们对“消费文化”一词的兴趣和对它的使用与日俱增,阿多诺、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及其他批判理论家的理论却不再被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了。他们的方法取向,是通过对今天看来已经站不住脚的关于真实个体与虚假个体、正确需求与错误需求的区分,对大众文化进行精英主义式的批评。普遍的看法是,他们瞧不起下里巴人式的大众文化,并对大众阶级乐趣中的直率与真诚缺乏同情。而对后一点的强烈赞同正是人们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然而,尽管在分析消费文化时,出现了大众主义((Populist,与民粹主义是一个词,但是考虑到“民粹主义”在中文里专指一八六○至一八七○年代的俄国民粹主义,而本书中Populist、Populism则指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非精英/反精英主义,与俄国民粹主义有很大不同,故译作大众主义,以与大众文化对应。——译注))的转向,但批判理论家们提出的问题,诸如“如何区分文化的价值?”“如何进行审美判断?”以及与实践问题相关的“我们应该怎样活着?”等等,可以说实际上并没有被取消,而仅仅是被搁置到一边罢了。
这里,我的兴趣在于一种具有反思性的观点,它在后面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章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而相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独特的参考框架和评论视角?如果在对消费以及诸如消费文化之类的概念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得以使自己的研究方式进入到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的主流当中,那么这又意味什么?消费与文化,这在过去一直都只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直到最近还仍然被认为是派生的、边缘性的、女性化的,是生产和经济这些更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现在它们是怎样在对社会联系与文化表征的分析中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地位?难道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社会组织内或社会间组织中起着更为关键作用的新阶段了吗?贝尔、鲍德里亚以及詹明信是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关于我们已进入到一个“资本主义”或消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或后工业抑或信息社会的、“现代性”或高度现代性抑或后现代性阶段的理论假设,确实具有新颖独特的色彩,它们足以使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概念去关注问题。但是,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面对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不是客观现实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这与马克斯·韦伯的警句正相吻合: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他自己的心中之物。所以,我们有必要去研究这些观念在文化人(艺术家、知识分子、学者、媒介人)中的概念形成和消解过程。这使我们注意到发生在专家们的文化场域及各子域中的某些特殊的过程:已确立优势地位的主导者与外围者(Established andOutsiders )之间为争夺垄断并巩固符号等级秩序而进行斗争的过程。只有从严格的文化模型、阐释、概念性工具、理论的意义上,去试图阐明那些影响着专家们的文化生产的过程,即文化专家们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权力平衡关系,才能更好地阐释我们关于“外边那个文化”(cultureout there)的认知和评价。这样一个难题,即专家们各式各样并且捉摸不定的文化的专门模式和意指体系,与构筑我们每日每时活生生的文化结构的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理解人们为何转向对大众的、流行的、消费的文化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我认为,这也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关键。就我自己而言,对后现代主义的兴趣是我在试图理解消费文化时,碰到了许多难题后激发出来的,也是我去探索由贝尔、詹明信、鲍德里亚、鲍曼及其他人所提出的关于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直接关系而引发出来的。
所以,在本书的许多章节中,我也流露出了对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的关注。在这些章节中,我不仅尝试着把后现代当作由艺术家、知识分子、或其它文化专家所发动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运动来研究,而且还去探究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如何与可被称之为后现代的日常生活体验及实践中广义的文化变迁相联系的。不应仅仅把文化专家们看作是在某种简单关系中,被动地充当着对文化变迁的标志和轨迹的特殊而修养有素的接受者、说明者、阐释者。他们在教育和培养观众((“观众”,原文是audience,英文中有观众、听众、读者等意思。原著中,多数情况下,audience都均包含了这三个涵义,是指文化产品的接受对象。为叙述简便起见,本书中文的翻译以“观众”一词来代表其余两层涵义。 ——译注))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和兴趣,也必须加以研究,而且,这些观众也凭借后现代这一称谓而对如何理解一系列独特的体验与文化产品变得敏锐起来。这也表明,文化专家与其它经济的、政治的、管理的及文化媒介的专家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权力斗争,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他们对知识、文化导向手段和文化产品的垄断与反垄断的能力。简单地说,我们不仅需要去问“什么是后现代?”这样一个问题,而且还要问:我们为什么、怎样才能对待这个特殊的问题?所以,不论是否有人把实际的文化变迁与社会过程当作超越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证据,我们都需要去探求人们之所以能够肯定地接受后现代概念、以及后现代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形象出现之所以可能的那些条件。
从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说,虽然根据一系列具体的特征,将西方社会历史中某一特殊的大断裂时期定义为“现代性”,并假定我们现在已经离开此“现代性”的核心而走向了别处,似乎是十分合理的。但是,这样定义本身就很成问题。这里的危险性在于,我们越是考虑那些当初被认作现代性的负面因素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反特征,它们就越是捉弄人似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似乎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以前那些迷恋秩序、合作和系统性整体等观念的人,现在学会了去运用那种强调无序、模糊与差异的新认识框架来看待问题。然而,这并不是向“后现代性”迈出的一大步:后现代这个词,包含重大时代转变之意,它的可信性是从诸如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样同样具有思辨色彩的术语中推演出来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演绎性理论,本身无所谓错误,除非它想试图借助超越经验研究(或者证明自己并不需要经验研究)来显示自己的可靠性,并使自己由此而取得合法性。遗憾的是,“后现代”及其相关语族中的词语常常就处于这种情况。的确,有些人就认为,后现代主义意味着我们必须设法贬斥和废弃旧式的方法论,而不是去研究后现代,确切说,他们要我们去实践后现代主义,并建构出后现代的社会学。
这样,本书的中心目的就是去试图阐明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富有影响的文化意象的。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是失去了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使自己的权力潜能得以实现而精心设计出来的一个“人为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知识和文化的生产、传递、传播等各个方面。本书各章还将认真探索被标识为后现代主义的种种体验和实践,并努力去研究和理解与这一范畴相关的各种更加宽泛的社会现象。然而,当我们直接面对这些实际的体验和实践的时候,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在所谓后现代、现代性、甚至前现代的体验、实践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废弃那些诸如“传统”、“现代”、“后现代”之类的简单的二分法或三分法,而去关注那些最好被称为“跨现代”(transmodern,它的相关范畴是“跨现代性”,transmodernity)的体验与实践中的相似性和连续性。正是这样一些理论主题,这样一些理解当代社会中文化的重要性与文化作用的扩张所必需的概念及定义方面的问题,使得后现代变得如此饶有兴味。
这样一些关于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问题,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这些理论表明,过去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是直接从社会的角度以社会结构这个概念去分析文化的,但是现在,我们关于文化的概念需要从基本意义上作一次大的修正。的确,很难把后现代问题与对文化进行理论概括的兴趣分离开来,因为正是这种引人瞩目的兴趣,才把后现代问题从一个边缘地位推向了各种学术领域的中心。这也反映在我们编辑《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的许多特刊时,对后现代主义所寄予的关注。哈贝马斯与福科之间的争论,是使我最早留心这个问题的契机,它促使我为《理论、文化与社会》编辑了“现代性之命运”的特刊(1985,2)。对这期特刊的准备及后来的连续反响,很清楚地表明,后现代主义问题需要从更广和更全的意义上去对待。这促使《理论、文化与社会》后来出版了“后现代主义”这本合期特刊(1988,5[2-3])。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对后现代主义是否仅仅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时尚或者仅仅是某种短暂的流行术语,还存在着大量的怀疑。现在,很清楚,后现代主义比时尚更有生命力,并且也看得出来,它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保持其强劲的文化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科学家及其他人对后现代主义如此感兴趣的原因所在。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是否已经出现了一个能够被整合到现有概念体系中去的关于后现代的社会科学概念,抑或更有甚于此,正出现(或正需要)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式和认知框架,尚需拭目以待。诚然,对于那激发出如此巨大的社会和文化理论难题的后现代的出现,我们只能以双臂相迎。
我要感谢在《理论、文化和社会》杂志中的所有的同事和朋友对我编辑此书的帮助和鼓励。我尤为感激与我详尽地讨论过许多观点的迈克·赫普沃斯,罗兰德·罗伯逊和布莱恩·S.特纳。我还要感谢斯蒂芬·巴尔、齐格蒙特·鲍曼、斯蒂夫·贝斯特、约瑟夫·布莱切尔、罗伊·博伊恩、大卫·钱雷、诺尔曼·邓金及罗伯特·埃利亚斯、乔那森·弗雷德曼、汉斯·哈菲坎普、道格·科尔纳、理查德·克尔明斯特、阿瑟·科洛克尔、斯科特·那希、汉·莫马斯、斯蒂芬·曼内尔、卡罗·蒙嘎切尼、乔治·斯道斯、弗雷德里希·泰恩布鲁克、威廉·凡·雷詹、安迪·韦尼克、克斯·乌泰斯及德雷克·威尼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我与他们讨论了本书中提出的许多研究主题。此外,我还要提及在提塞理工学院(TeessidePolytechnic)社会研究与管理系的同事们对我的慷慨支持,特别是劳伦斯·塔斯克和奥利佛·科尔撒德对我在编辑《理论、文化与社会》这个独立期刊方面所提供的组织支持与鼓励,它在我增进和保持对后现代问题的兴趣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我还要感谢詹·康奈尔、马丁尼·梅尔伯和数据室对本书各章节的许多修改的细致耐心的打字输入。
本书各章节的原出处是:
1. 《现代与后现代:定义与阐释》于一九八八年二月在伦敦大学哥德斯密斯学院、一九八八年三月在特里特大学比特波罗分校的讨论课上宣读过,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意大利阿马尔菲的阿马尔菲欧洲社会学奖大会上亦作过宣讲。一九八九年六月,此文修改后,在里斯本的社会学研究与调查中心曾作过演说。当时的题目是:“对后现代的追求”,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1988年5[2-3])。
2. 《消费文化理论》是一九九○年发表于《社会学》(24)上的一篇论文《消费文化的视角》的修订稿。
3. 《通向后现代文化的社会学》曾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利兹大学的理论课上及一九八七年六月在不来梅的“关于社会结构与文化的欧洲社会学理论团体会议”上作过演讲,并先后以英文、德文等文字分别于一九八九与一九九○年被收入H.哈菲坎普主编的《社会结构与文化》(Berlin:de Gruyter)。
4. 《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曾于一九八七年五月,由国际文学与哲学协会的道格·科尔纳在堪萨斯的劳伦斯组织的对弗雷德里克·詹明信著作的研讨会上宣读过。修改后发表于D.科尔纳主编的《后现代主义詹明信批评》一书中(华盛顿:Maisonneuve出版社,1989)。
5.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最初是一九八八年四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的讲演,同年九月在哥本哈根的“作为历史的现代性大会”上及同年十月在瑞典伦德大学(LundUniversity)的讨论班上也作了相同演讲。此文被收入S.那希及J.弗里德曼主编的《现代性与认同》一书(牛津:Basil Blackwell)。
6.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最早是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为在提尔伯格大学的“日常生活,闲暇与文化大会”上的提交的论文,后来被收录在恩斯特·梅吉尔主编的《日常生活:闲暇与文化》(Tilbury,1987)并于一九八七年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1987,4)。
7. 《城市文化与后现代生活方式》是为一九八九年六月在罗特德曼的“第七届欧洲闲暇与娱乐协会关于未来城市的代表大会”提交的演说论文,发表于会后由L.J.Meiresonne主编的论文集《未来的城市》(TheHague: Stichting Recreatic,1989)。
8. 《消费文化与全球失序》是一九八七年于西印度群岛圣·马丁举行的“宗教及寻求全球秩序大会”上的演说论文,它被收入W.R.Garrett与R.Robertson主编的《宗教与全球秩序》一书(NewYork: Paragon House)。
9. 《共同文化抑或非共同文化》最早是为高等教育基金会一九八九年三月在牛津圣安娜大学的“高等教育价值会议”提出的论文,此文修改后发表于《高等教育反馈》杂志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第四期。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与后现代:定义与阐释
第二章 消费文化理论
第三章 通向后现代文化的社会学
第四章 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
第五章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第六章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
第七章 城市文化与后现代生活方式
第八章 消费文化与全球失序
第九章 共同文化抑或非共同文化?
第十章 总结性评论:多样性的全球化进程
参考书目
索引

编辑推荐

  在本书的许多章节中,我也流露出了对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的关注。在这些章节中,我不仅尝试着把后现代当作由艺术家、知识分子、或其它文化专家所发动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运动来研究,而且还去探究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如何与可被称之为后现代的日常生活体验及实践中广义的文化变迁相联系的。

  

内容概要

迈克·费瑟斯通,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的创始编辑之一,现任“理论、文化与社会”中心主任。费瑟斯通是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化论争最有影响的参与者之一,他的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991)和《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和身份》(1995)等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我最早对消费文化发生兴趣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他批判理论的倡导者们,在《泰勒斯》(Telos)与《新德意志批评》杂志上发表的许多精彩论述与评论,激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有关文化工业、异化、商品拜物教和世界的工具理性化的种种讨论,将人们的兴趣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和文化变迁过程。在我对老龄化这个(至少从社会与文化理论家的眼光来看)长期以来尚未被提高到理论化高度的问题进行研究时,这些对问题的概念化形式给予了我特别大的帮助。尽管就生活时间与历史时间的交错、代际经验、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而言,老龄化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人们很少联系到文化变迁的实质过程来探讨它们。批判理论家及其他人的研究(尤其是埃文,1976),注重媒体、广告、影像及好莱坞模式等的重要作用,为弥合这一缺陷架起了一座有益的桥梁,并且进而提出了它们何以能够影响人们身份地位的形成和日常生活的实践等问题。此时我正在与迈克·赫普沃斯合写一本书,在该书中,我们将中年重新定义为“中青年”中更为活跃的一个人生阶段。我们对新市场的发育,对那种特别关注“中青年”如何能够保持年轻、健美的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蔓延,作出了看起来是更合理的解释。这个观点在一九八一年提交英国社会学学会的一篇题为《老年与不平等:消费文化与中年的重新定义》的文章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费瑟斯通与赫普沃斯,1982)。接着我又发表了一个更为理论化的小文章《消费文化中的身体》(费瑟斯通,1982),后来,一九八三年,《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就消费文化问题特别出了专刊。  今天,尽管人们对“消费文化”一词的兴趣和对它的使用与日俱增,阿多诺、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及其他批判理论家的理论却不再被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了。他们的方法取向,是通过对今天看来已经站不住脚的关于真实个体与虚假个体、正确需求与错误需求的区分,对大众文化进行精英主义式的批评。普遍的看法是,他们瞧不起下里巴人式的大众文化,并对大众阶级乐趣中的直率与真诚缺乏同情。而对后一点的强烈赞同正是人们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然而,尽管在分析消费文化时,出现了大众主义①的转向,但批判理论家们提出的问题,诸如“如何区分文化的价值?”“如何进行审美判断?”以及与实践问题相关的“我们应该怎样活着?”等等,可以说实际上并没有被取消,而仅仅是被搁置到一边罢了。  ……

章节摘录

  像对待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对词组一样,我们同样也需要确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涵义范围。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处于文化之中心。从最为严格的意义上讲,现代主义指的是,出现于世纪之交、并直到目前还主宰了多种艺术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在这里,经常被引用的人物有:小说领域的乔伊斯、叶芝、纪德、普鲁斯特、里尔克、卡夫卡、曼、穆齐尔、劳伦斯和科尔纳,诗歌领域的里尔克、庞德、艾略特、洛卡和瓦莱里,戏剧领域的斯廷伯格和皮兰德罗,绘画领域的马蒂斯、毕加索、布拉克、塞尚及未来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音乐领域的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和伯格(见布拉德伯格和麦克法兰,1976)。不过,现代主义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哪个年代,还曾经有过许多争论,有人就曾想追溯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豪放不羁的艺术先锋那里。至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总结为:审美的自我意识与反思;对喜好声像同步与蒙太奇的叙述结构的拒斥;对实在的自相矛盾、模糊不清和开放的不确定性特征的探索;对喜欢强调解构、消解人性化主体的整合人格观念的拒斥。(见伦恩,1985:34f1)但问题是,试图从艺术来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我们会发现现代主义的这许多方面的特征,大都浸入到了种种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之中了。那么这个术语带来的问题,连同上述与之有关的其它术语带来的问题,实际上是围绕着它何时被反向定义、何时开始用一个既定的术语来指涉某种有实质性差异的事物等问题确立起来的。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就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及潜在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来说,这一谋划的诱人之处是,它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例如,在世纪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中就可找到这样的谋划。其中,摩尔论述道,生活中最伟大的商品是由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受构成的。在十九世纪后期帕特和维尔德的作品中,也类似地小活伦理当作艺术作品。维尔德的假设是,对理想的审美应是“以多种形式、及千万种不同方式来实现自己,并对一切新鲜感怀有好奇”。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理论)早已带来了审美方面的问题。很清楚,在维尔德、摩尔及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及罗蒂(其认为善的生活标准是欲望的实现、自我的扩张,对新品味、新感觉的追求,探索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沙斯特蔓,1988)的著作之间,存在一种审美探索的连续性。如沃林所论(1986),福科揭示了生活的审美方法的核心。福科(198641-2)颇为赞同地提到了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现代人的典型形象就是“花花公子,他把自己的身体,把他的行为,把他的感觉与激情,他的不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事实上,现代人就是“使自己头脚倒置的人。”最早在十九世纪早期的格兰由博·布鲁梅尔发展起来的浮华主义(Dandyism),通过对无可争辩的示范性的生活方式的建构,来强调自己的特殊优越地位。他们这些精神贵族,通过对大众的轻蔑,并骄之以高贵的出身、以及在服饰、行为举止、个人嗜好甚至家俱陈设等方面的优越性,总之,所有这些今天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的东西,来煊赫显耀自己(见R.H.威廉斯,1982:107ff)。在艺术反文化(artistic countercultures)的发展中,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巴黎豪放派与先锋派艺术中,生活方式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巴尔扎克、波德莱尔、孔德·奥雷赛,直到后来的厄邓德·得,龚古尔、孟德斯鸠及于斯曼等人的作品与生活中,人们都感觉到了它们的神奇与吸引力。这种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到(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知识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应该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对新品味与新感觉的追求、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建构(它构成了消费文化之核心)联系起来。(费瑟斯通,1987a)  很明显,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但是,对一般大众而言,能够消费的范围是不同的。消费绝不仅仅是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阿多诺,1967;詹明信,1979;莱斯,1983)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陈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采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所以,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这点我们已在前面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章节中提到过),就是消费文化中的内在固有趋势。因此,消费;文化中的趋势就是将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不过它是片断的、不断重复再生产的文化,难以凝聚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当然,在此我们务必小心,对待文化,不要仅停留在记号与影像的系统层次上,要进一步考虑到它们在日常实践中是如何被运用的?是谁在从事文化生产和传播工作?要回答后一个问题,则又需要讨论专家在符号生产中的作用,讨论从事经销、发行和供应文化产品的各种文化媒介人。这是我们马上要讨论的问题。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势必要表明通过所有的消费文化影  来积极培育某种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即:个人被鼓励去采用一种对商品的非效用性态度,以精心选择、安排、改用和展示自己的物品(无论是装饰品、房子、汽车、衣服、身体,还是闲暇消遣),从而用独特的风格来显示出物品所有者的个性。  ……

图书封面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阿滚问,家里能帮他安排到XX电视台,还要不要考研了。我们所有人都果断地说,别考了。天天看这些玩意儿得死多少脑细胞
  •     它描绘出的后现代社会景象与现实的吻合度高,值得信赖。 再读一遍,却觉得它变得索然无味了。
  •     用毫不艰涩的语言将消费社会解释了一遍,很赞!
  •     经典著作,百读不厌~
  •     乐观派啊
  •     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
  •     费瑟斯通的书还是相对深入,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论证点明确,相对鲍德里亚来说理方式不偏激,比较雍和。但是译文有些地方模糊不清,读来诘屈聱牙,因此推荐看英文原文。本书对于了解现在社会的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     这本著作倒不是后现代社会学研究,而是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学研究。费瑟斯通试图梳理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他强调寻找“传统”、“现代”、“后现代”等范畴之间体验和实践的连续性。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如今已被广泛引用。他觉得消费社会中大众并不是的完全操控,但也没有某些人说的那样自由。以及对于这种各种引述他人研究成果的研究,真心要吐一个槽啊,读起来好累。
  •     清晰。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生活方式? 对这个虽保持看法,但其中提到说宗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自己之前的感受是一样的
  •     呃,还真头疼
  •     感性上有醍醐灌顶之感 学术上还是没有……我确定很多地方读不懂是翻译的问题 不是我的问题
  •     我是不是应该要重新审视一下我的智商?
  •     既然是专著就修订下嘛,多篇文章里内容重叠,怎么讲,嗯,不讲究。
  •     影响很大
  •     这简直就是一部关于后现代与消费文化的引言集,翻译质量也成问题,果然体现了文化工业的特征
  •     想起一年前我甚至还有想去申社会学传媒方向PhD念头,这是多么的多么的多么的无知啊!!!!!!
  •     后现代主义是消费社会制造出来的。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符号起到了社会身份的区隔作用。还得去看布迪厄和鲍德里亚的书吧。。。。。。
  •     恰如作者在总结性评论中转引的卢卡奇所言,“现在,我们生活在文明的废墟之中,但废墟中的多数遗物都在我们心中”。费瑟斯通的这本书也建立在引言的堆积之上,但堆积中的多数能否留在我们心中,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对于后现代特征的概括相当经典: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产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还有,仅存的一个假设,艺术不过是重复。“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已从宣扬自己美德转变为宣扬自己的个性人格”,这似乎在众多名为标新立异实则自私而又自恋的网络写手身上得以体现。当然,马克斯·韦伯说了:“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他自己心中之物。”
  •     嗯,我果然是伪社会学爱好者
  •     这本真心读得太痛苦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orz
  •     图书馆只有一本被翻得破破烂烂,做了很多批注的,怀疑是不是蒋门某个博士的杰作。。。
  •     论文啊论文。。。
  •     逼格这么高的书不打个四五星都觉得自己逼格不够高(。
  •     读过前四章,很系统。
  •     消费文化入门读物...
  •     实在提不起兴趣,偏见?我还就有了!
  •     挺不错的一本书,但有很多概念搞不懂
  •     阅部分,不错。找机会完整读
  •     快快地读完了一遍,好多引用让我也是晕了醉了。不过有些地方真的很好看,对论文也有帮助~
  •     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消费,导致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也产生了符号生产者、文化媒介人等文化资本家。消费所形成的消解,即使后现代社会形成一个同质,齐一的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是反叛和颠覆合法化。
  •     看不懂。。。
  •     本科时候对社会学知之甚少,于是在江湖上混的总是要还~本专业的书单读起来竟然这么困难,书中提到了100个人名,隐隐约约听说过的一个巴掌就数的完。。。感觉译者也很痛苦,似乎绕来绕去地压根就没明白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翻完一遍之后,看看满满20页的摘录笔记,竟也出现了一种似乎自己真的懂了一些什么的幻觉。。。╮(╯▽╰)╭
  •     看完这本书后会产生一种看完了的幻觉。
  •      postmodernism!
  •     我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个人觉得消费社会不如去看鲍德里亚,全球化不如看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与后现代费瑟斯通还是颇有研究的。
  •     表示。。。看不懂
  •     解读得很精辟
  •     外国人真是墨迹,一个观点来回说来回说……
  •     需要回顾
  •     有点难读。。。
  •     新型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果然天生一对
  •     我关注的是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题,它让我联想起很多相关论述及其嬗变。一点不难解释,在伊格尔顿笔下,那种席勒美育式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变成了费瑟斯通笔下这种图画影像符号篡改过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种巧合背后是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欲望的不断侵蚀。批判不是目的,但它让我感到无所是从,批判后荒凉的无所建树,如果说是为了观照当下,无力变更的观照只更苍白。
  •     就是本文献综述 翻译得太乱了
  •     爱死这些大拿们了。。
  •     狂爱后现代。 可惜书中属于作者本人的思想并不多,很多篇幅都是在向读者介绍其他学者的后现代思想。那些其他学者的只言片语,让我想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著作,让人抓狂而又欲罢不能。
  •     极度怀疑戴扬的“媒介事件”受到了它的启发。作者的旁征博引让人惊叹,谈到了很多问题,几乎目前仍是研究的热点。引用文献很多都是精华之作,值得按图索骥。作者很明显受布尔迪厄的影响较深。
  •     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仿真的世界,一个同质化,虚幻的,拟态环境之中。
  •     没上过王又平的课,但是怀疑这么多后现代经典理论解释中选这样一本偏社会学偏中立的书,王爷爷大概不会接受一篇特别法兰克福的读书报告作为期末作业吧。。。
  •     印象不深了……
  •     前面的章节略显凌乱,内容也是早已知道的。后面三章,经典。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