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表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9531950
作者:肖伊绯
页数:3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民国名人传记,又是一部民国文化传记.它记录了民国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虽没有囊括所有,但已足以体现我国的文化人在民国时期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那是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那是他们自我实现的追梦历程.他们不论是为众人所认可、名满天下,

书籍目录

目录
周学熙:恰似一江春水自然来
丁辅之:铸成大雅
周叔弢:一个人的养生学
黄 节:凌波微步在1920年代
林语堂:子见南子及其他
陈 垣:基督教徒的信仰与学术
胡 适:这本戏和那本戏
顾颉刚:伪书伪史伪科学
熊十力:未竟的哥白尼革命
吕 澂:不负如来不负经
钱 穆:梦里“周公”知多少
马叙伦:庄子的时髦
梁思成:化城,化为乌有的城
童 斐:探寻中国音乐之源
程砚秋:红拂外传之外
马 廉:不登大雅亦大师
俞平伯:一杯周作人,一杯朱自清
周作人:《雅言》疑案
朱谦之:潮来潮往,一个情字
陈 柱:最后一位“新经师”

编辑推荐

肖伊绯编著的《民国表情》运用具体而细致的史料剖析,生动而切实的场景再现,为读者展现了民国先锋周学熙、林语堂、熊十力、胡适、钱穆、梁思成、程砚秋、周作人、俞平伯等人的生平轶事和思想轨迹,讲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种种摩擦和融合。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沙龙,通过这些民国公众人物与现代化中国的跨时空对话,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触摸那个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活体样本——“民国”,这个“理想国”的表情如此生动、丰富,发人深省。

内容概要

'肖伊绯,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同济大学出版社特约作家,四川省旅游局特聘顾问。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研究、近现代文献研究、宗教图像学研究与田野考察。2011年出版《虚构的风景——重温梁思成1939川康考察之旅》。即将出版《民国表情》、《民国温度》、《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1939最后的乡愁》、《幽声小札》、《听园》等。


 民国表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被漂亮的封面吸引了,我是民国控啊。呵呵。买下来就迫不及待的读,读到那些家喻户晓的学者的的喜怒哀乐,随着他们的情绪而起伏。另外还增长了许多知识,真是是一本好书书。值得读噢,也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读。
  •     托克维尔几多愁?——读肖伊绯著《民国表情》杜本书《民国表情》,肖伊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托克维尔几多愁,恰似一江死猪向东流。这句话,是我从《民国表情》著者肖伊绯的微博中看到的,非常有触动。为此,禁不住百度了一下,得知其曾游学法国、印度等地的知识背景,而且还是一位七零后作家。忍不住就在卓越网上买了一本他的新著《民国表情》,翻阅了书中几章,不禁想写下些闲言碎语了。《民国表情》大体是一本民国学术人物评传性质的集子,总共评说了二十位民国人物,可以说是一份民国“公知”大点评。胡适、林语堂、钱穆、顾颉刚、熊十力、周作人等均有涉及,只看目录,似乎可以判定是以民国“学案”为主的一部评传集。但奇特的是,书中写到的第一位人物周学熙,却是位实业家,并非什么学术人物,而且篇名叫“恰似一江春水自然来”,着实有些令人费解了。仔细读下去,会发现,书中的周学熙,与其说是那位与张謇齐名的实业家(当时有“南张北周”之说),不如说是一位颇有文化情怀的实干家,基本上是继其父前清两江总督周馥之后的“洋务派”遗绪。这位“洋二代”费尽心力,抛弃功名仕途,一意以“实业救国”之心,投入种种工商财政实干之中。而最终,仅仅只能算是晚清政治危局中的救火队员而已,救国不成,救场不少,也因之成就了袁世凯以来的北洋财政体系。从周学熙开始,书中蜿蜒曲折,把民国时代文化领域内,特别是学术场域中的各色人等之表现一一呈现。创制“仿宋体”的丁辅之,书中并不强调其书法金石造诣,而是以现代化工业印刷的个性化表扬之;首译康德著述的周叔弢,书中根本不谈其藏书大家故实,而着力探索其青年时代的身心状态。享誉民国文坛的林语堂,书中也并不特写其某某作品的精致洒脱,而把他唯一的一部中文并英译过的剧作《子见南子》拿来评谈,还据此将民国时代的儒学困境及林氏与鲁迅的交恶信手拈来。史学大家陈垣的基督教徒身份及其宗教史情怀,胡适批判京剧却喜爱梅兰芳;顾颉刚不但谈伪书伪史还曾大谈伪科学,吕秋逸不但倾心印度佛教还曾力陈《楞严经》是伪经;钱穆不可理喻的认为老子出生年代晚于庄子,马叙伦为赶时髦竟深陷“抄袭门”等等,这些看似耸人听闻、匪夷所思的评说,著者都以“考据”学方式一一罗列证据,考证出结果来。著者最终并没有对某人某事做出所谓的“定性”分析,而只是尽可能的展现出民国百年间乱象丛生的文化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中各色人等的坚守与变革、主动与被动。当然,坚守与变革并非绝对,主动与被动也只是相对而言。面对东风与西风,民国世界中的“公知”们表情各各不同、行动也各各不同。《民国表情》彰显出一种“警左防右”的第三方视角,力图把民国学术史、民国文化史上的“小事件”拉伸为大视界,力图把民国文化史上的“大人物”还原为小情境。总的看来,著者一直在力求为民国文化祛魅,又在客观上为民国学术加分。看似矛盾的大视界与小情境,著者一直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这一点上来看,倒还的确有些得了胡适治学的神髓。事实上,著者在书中也多次间接或直接的表达了对胡适治学方法的认可与崇敬,比方说他一直致力于收藏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多个版本及胡适著述就是明证。另一方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写作基调,并不意味着骑墙式的中立态度。就在我以为全书节奏重在“发覆”而非“批判”之际,书中“周作人:《雅言》疑案”,却看出我一身冷汗。在《周作人全集》、《周作人自选集》、《周作人文集》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位文笔恬淡隽永的“知堂”老人,俨然已是当今民国杂文、散文界的金字招牌。周作人的“历史问题”争讼已久,似乎其日伪期间所作所为早已淡出读者视线,不要“因人废言”之论已成定论。著者似乎也并非有意要“为难”这位如今的民国文学偶像,他把一摞《雅言》杂志考证良久,终于要为“因言废史”的怪现状翻案了。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将历史秘档一一转译,颇有不吐不快之感。周作人的确是汉奸,而且确实为日伪文化势力效过力——著者把这段历史给挖了出来;非但挖了出来,还一五一十的确证了出来,可谓形象生动、酣畅淋漓。著者在文末还对文学史研究者、版本学家、藏书家中普遍存在的“粉丝式研究”提出了善意但却严厉的批评,显然,著者不是周作人的“粉丝”,也并不赞成“因人废言”,却更不认可“因言废史”。诚如著者在该篇篇末所言:我们常常悲天悯人、设身处地的慨叹,不可“因人废言”。周作人的才情哲思固然有其卓越之处,实在是好,实在不可废弃,但亦总不至于“因言废史”罢。“因人废言”自是一种有失偏颇、一叶障目式的不智,“因言废史”何尝又不是一种更为偏颇的偏颇呢?因此,对周作人式的历史人物,仅仅满足于辑佚式的文史猎奇与掌故钩沉,仅仅局限于某种新文学版本的搜求与居为奇货,并自得于那么一点点看似稳妥平和的书话故事、书袋展览,是远远不够的。要摸索出一些“佚案”来为中国近代史备案,并进一步考证出一些“疑案”的答案,这才是我们后来者所谓“以史为镜”、“以史为戒”的应用之义。在此,周作人《雅言》疑案,正是这样一个还不算太典型的例子。从著者的这段论点来看,传统史学的影响、传统史家的理想还是跃然纸上的。为民国文化立案或者翻案,说到底都还是要“以史为镜”;用历史照亮未来,说到底还就是“中国梦”之一种。只是如今的社会场域、如今的文化风尚;如今的学科理性、如今的公共知性,还会延续或者说支撑这样的影响与理想吗?或许,我还只能以著者本人的那句微博名言来回应其思其文,托克维尔几多愁,恰似一江死猪向东流。
  •     周有光先生在108岁高龄时说:“我经历过清末、北洋时期、民国、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五个历史时期从文化上看,最好的是民国时期。现在说大师,都是那时候出来的。你可以一个一个查,都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让我们跟随肖伊绯先生的文字,一同仰望那片璀璨的星空,看繁星闪耀,与大师一道重温历史,回到民国。第一次读肖伊绯先生的书是在2011年朋友寄来的《民国达人录》,读后对作者的史实和文字整理能力非常敬佩。那是一本随笔集,作者以考证、评论、辨析为主线,结合大量的史实资料,深入发掘民国精神,充分展现了那个又古老又摩登的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悲喜与沉浮。这是我读过的作者的第二本书,同样也是一本关于民国时期的人和事的名人传记和文化传记。所不同的是本书中所记述的人物有些虽然在自己的领域成绩斐然,但是种种原因却不太为外界熟悉;很多人物去除了名誉的光环,生活中却面临很多的烦恼和内心的挣扎。通过作者提供的翔实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在那段短暂的时空中或碰撞出火花、或擦肩而过的众多文化历史人物的命运,读来让我们对民国那段特殊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那些历史人物有了更切身的体认。“表情”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属于感性的范畴。每个人物在历史上都会给人留下一个“表情”,有些人横刀立马所向披靡,在“新文化”的大旗下披荆斩棘;有些人经史子集学富五车,但受到某种挫折后蛰伏一隅,潜心研究,不问世事;有些人给我们乐观、豁达的印象,有些人让我们感觉孤傲、寂寞,形单影只,为什么会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呢?伴随着大量的史实考证、文摘书影,作者将这些历史人物的喜怒悲欢展现于这本书中,让我们细细品读,而那些人物留给我们的究竟是“微笑”还是“愁苦”全由读者自己评判。三十出头的黄节(1873-1935),在1920年代,成为“当仁不让,横刀立马的先锋”,他游弋在“革命”与“民主”的潮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北大教授的他又潜心诗学,经过苦心研究出版了《曹子建诗注》,该书认为包括《七步诗》在内的另三十三首诗“以其有传讹者、误入者、疑存者、复增者、段落不完者,无取乎畸零辏杂为也。”因此他所做的那本《曹子建诗注》仅仅收录了七十四首曹植诗,但却成为了学界公认的最佳版本。其实,除了这本诗注以外,黄节更重要的文化遗产却不为人知,其实,黄节是“国学”、“国粹”概念的首倡者之一。日本学界最先提出“国学”与“国粹”,梁启超1901年首先在日本报刊上使用这两个名词,作为梁启超在中国国内的首位呼应者,黄节在1904年倡导发起了首个以“国粹”命名的社团——国粹学社并系统介绍了日本的国粹主义并“力图使之彻底纳入中国语境与社会环境之中。”本着“共赴国难、同振国粹”的志愿,黄节与章太炎、邓实、马叙伦、刘师培等创立了“国学保存会”,并创办了《国粹学报》,为中国的国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鲁迅和林语堂都是民国时期文人中的代表,只不过一个是“高居新文化运动棋手神坛之上”,而另一个出身于基督教家庭,24岁就赴哈佛大学读书,也是第一位用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们在生活志趣、个人感悟、人生路径上都很不同,这些不同最终酿成了1929年8月28日在一次聚会上二人话不投机,剑拔弩张,史称“南云楼风波”。当天鲁迅日记这样写:“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的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从此后,鲁迅对林语堂的批判逐渐增多,从《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到《骂杀和捧杀》、《读书忌》、《病后杂谈》、《论俗人应避雅人》、《隐士》等锋芒毕露,矛头直指林语堂。而林语堂也不甘示弱,先后有《作文与作人》、《我不敢再游杭》、《今文八弊》等文章来回敬。本书通过对于“南云楼风波”的全面回顾,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真相,也看到了其实不管你是“旗手”还是“才子”,终究是一个人,去掉那些被政治披上的“神圣外衣”,每个人都有或宽厚、或狭隘的一面,而这也才是走下神坛、去掉神圣符号的真实的人生。民国是一个开放与自由的时空,各种学派、信仰都可以互相包容与碰撞,其中基督教和基督徒占据了一块独特的天空。记得读过李可柔、毕乐思所写的一本书——《光与盐》,专门介绍民国中的十位杰出的基督徒,包括容闳、唐国安、石美玉、范子美、丁淑静、梅贻琦、林巧稚、韦卓民、吴贻芳和晏阳初。他们是当时中国教育、医疗、媒体、外交领域中的先驱。而《民国表情》独辟蹊径,选取了一位不太为人所知却在古代宗教史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一位历史学家——陈垣。陈垣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与他的第一部专著——《元也里可温考》——密不可分。这本书是一部元代的基督教史,“对于进一步了解元代宗教文化发展史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也正是基于这本书,陈垣提出了大胆的推论,他认为“元代立国思想的根本来源正是基督教精神,可以说元朝将自己的立国之本的神圣来源,认定为来自基督的授权。”这一发现注定会在中国历史和宗教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西风东渐由民国始。而崇尚科学也成为当时学界最为时髦的词汇与行动,因此很多学者投身于“去伪存真”,其中胡适、钱玄同、傅斯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真正将伪书、伪史的辨伪工作作为终生志业的,只有顾颉刚一个人。他的《古史辩》“砸烂了三皇五帝的疑冢,敲碎了夏商周秦的传说”,顾氏将5000年的华夏文明直接打了一个对折,相当具有传播效果。师出欧阳渐的吕澂,同样也是疑古讽今的代表。自称“属佛学而非佛教”的吕澂于1952年完成了在儒家、佛家都产生重要影响并激起波澜的《楞严百伪》。该书“从流传中国佛教界及知识界已经达一千余年的《楞严经》里,筛选出一百零一条伪经铁证,来证实《楞严经》只是一部唐代中国人自撰的伪经,根本就不是源自印度佛教的真经。”这么有震撼力的结论当然在中国宗教界、知识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吕澂却直面这些反对者,从容应对,也体现了他深厚的国学和佛学根基。在谈到梁思成的一章里,作者痛心疾首。因为作者跟随梁思成的营造学社的最后一次古建筑实地考察的路线,亲身经历一番,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些千年遗珍,为什么在短短六十年间,面目全非?这些当年让梁思成叹为观止、欣喜若狂的珍宝,为什么在短短六十年后的重访中荡然无存,甚至整个地理结构都发生了剧变?”这些问题恐怕大家都知道答案。时过境迁,那些万人一声、轰轰烈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我们现在真的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了吗?又想起前一段大家对成龙要将一些徽派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的事,成龙遭到了众多质疑。我想成龙也有一些难言之隐吧,虽然那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现在对文物的保护又到了什么样的阶段呢?我们真的将这些古建筑、古文化和古遗址当成自己的身体、家园了吗?我们是否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和盈利的渠道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六十年代,大陆曾经轰轰烈烈地批判胡适和他的思想,后来曾邀请胡适回来。并对之前的批判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大陆现在只是批判你的思想,对你这个人还是很敬重的,希望你回来。胡适听后嗤之一笑,在日记中写道:“除了思想,我还剩下什么?”文学的本义是自由。民国知识分子之所以产生了很多大师级人物,一方面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时势造英雄;另外一方面是民国知识分子一直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坚定信念,不管学术派别、思想方法,大家畅所欲言,不拘一格,这样才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虽然短暂却璀璨的一幕星空,每当思想的禁锢与政治的极权来临的时候,让我们得以仰望,坚定心中的信念,为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再坚持下去而不至放弃与颓废。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选取了民国时期典型的几个文人及代表性的事迹来表述。还是很吸引人的。
  •     内容比较详实,每个人的线索也理得有意思。值得沉下心来看,其实要理一理民国学人的学术思想并不容易,这本书相当一部分是着重于此的
  •     同类主题的书籍很多,但作者独到的见解,文字,图片,都为大家展示了民国之风
  •     周作人确实是汉奸,看了这本书,我是信了!
  •     已读,读过民国很多书,此书还可以
  •     作者对于当时的人物颇有一番考据,这种考据的写法让人印象深刻,当然里面的民国人物的人格光辉在这种描述下也显得更加真实具体。
  •     错字太多,对广西师大出版社失望。
  •     没看完......
  •     看了这书,发现市面上那种对民国人物“粉丝式”的追捧与所谓研究都靠不住,准确的说,流行的说法大多扯淡。比方说,周作人是不是汉奸?一帮喜欢周的人,打死了也不明说,一会儿又什么道义的事功化,一会又什么不要“因人废言”,反正怎么复杂怎么说,说得人晕头转向,也就不管汉奸不汉奸的事了。《民国表情》把这个问题说得一清二楚,人证物证俱在,周作人确实是汉奸,虽然他的文章也写得确实不错。文史功底扎实,说话实在,这书值得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