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纽约地标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5550347
作者:艾瑞克·洪伯格
页数:277页页

后记

《纽约地标》和《剑桥地标》即将面世了。这是两本不太寻常的书:它们都关注一个特定地点的建筑和景观,但是绝非导游手册和游记文学;与建筑、街道和城市相比,它们更关注有形景观背后的无形景观,但又有别于以城市为背景的散文和小说;它们都将城市所代表的精神和文化历程作为写作的终极关怀,但又不同于大部头的学院派城市史写作。这两本书的内容组合和写作方式与众不同。这两本译作的原文版属于名为《意象之城》的书系。中文版尚未悉数引进,而是选择性地以纽约和剑桥作为起始。中文版的书名颇费思量,拟题多种,最后甄别再三,决定用“地标”一词。倘若国内的造园、造景乃至造城工程不是眼下这般红火的话,“地标”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里仅见于建筑学和景观学的教科书中。地标(landmark)无非是指地面上具有特定的记忆价值的实体存在。在当下的中国,这常常被理解成为最大、最高、最夸张、最骇人的建筑,然而,这些都不构成地标的必要条件,尽管20世纪初期争夺曼哈顿岛天际线巅峰的曼哈顿商业大厦、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无疑都属于地标之列。在确认地标时,实体建筑或者景观背后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更为重要。20世纪大萧条时期修建的洛克菲勒中心并非最高或者最大的建筑,但它无疑是曼哈顿岛上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因为这座建筑记载了一个城市如何在一片悲歌之中重拾信心的过程。地标不是城市“胜景”的代名词,而是城市记忆的物化形态,某些不那么漂亮,甚至丑陋的建筑和景观也可能代表了一座城市不能割舍的记忆而成为地标。纽约廉租公寓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土让人触目惊心的场景,但是它准确地记载了这个城市的一段不那么光彩的历史。与那些光鲜靓丽的景观相比,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来说,这些丑陋的建筑和景观可能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读城”,就是阅读那些饱含记忆价值的“地标”。如果将城市或者景观肢解成为一个个独立而封闭的建筑,单单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建于什么年代、属于何种建筑风格等等是不足以了解城市的特质的,我们需要更多的那些附着在建筑和景观上的小说、诗歌、戏剧、轶事、传说等,才能接触到鲜为人知的侧面。原版书系《意象之城》立意就在这里。

作者简介

第一章 曼纳哈塔
第二章 在连嘎巴能够大厦国家纪念馆的阶梯上
第三章 移民之城
第四章 格林尼治村
第五章 公园
第六章 百老汇
第七章 纳莱姆区
第八章 曼哈顿之外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  被改变的城市,9·11第一章  曼纳哈塔第二章  在联邦大厦国家纪念馆的阶梯上第三章  移民之城第四章  格林尼治村第五章  公园第六章  百老汇第七章  哈莱姆区第八章  曼哈顿之外双城记(译后记)

编辑推荐

《纽约地标:文化和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前言

插图精美的纽约旅游指南数目繁多,其中充斥着地图、漂亮的彩照还有那么一点用小得令人担忧的字体印刷的信息。关于这个城市,也有杰出而具有可读性的叙事性历史。埃德温·G.布伦斯和迈克。华莱士出版于1999年的得奖作品《愚人村》,讲述了这个城市在1898年之前的故事。第二卷将覆盖20世纪。但是,由于厚达1383页,《愚人村》只能是一本放在案头或收藏在图书馆里的书。而我希望《纽约地标》会是一本放在背包或后裤口袋里的书,可以在参观这个城市时带着它到处跑。对我来说,这像是一本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一些好听故事的书。而这些內容,即使在设计最好的旅游指南中,游客们也常常会感觉有所欠缺。因此,在我的设想中,假如您右手拿的是《家庭纽约游》、《Time Out杂志纽约指南》或是任何其他纽约旅游指南,那么就把这本有用的书拿在左手里。从这本书里,您找不到艾利斯岛的开放时间或者去中央公园的路线说明。但是,为什么移民接收站会在艾利斯岛上出现,还有,博物馆是怎样出现在那里的,这些都是读者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的。有一章讲述这座城市中的公园,还有对谁为这些公园买单这些复杂问题的讨论。这些都是旅游指南中不会进行详细叙述的话题。但是,这座城市中奇妙公园的情况,以及它们的生存状态,游客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纽约人。每章都以这个城市的某个地点开头:百老汇、格林尼治村、哈莱姆区、在每一章中,我都尽力地回顾过去,思考这个城市的过去怎样来塑造它目前的生活。旅游指南是对现在的记录;但是,如果我们思考游客们喜爱的地点(像现在的第42大街)是怎样由于环境的变迁和改变而被塑造的,将会受益艮多。迪斯尼公司在那条著名街道重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为说明“过去”与“现在”之间如何建立特别的亲密关系的一个典型。纽约,一般被认为活在繁华的现在,它是这样一个城市——过去的痕迹,从19世纪早期某个布鲁克林农舍中奴隶的经历到汤普金斯广场上移民工人的劳动示威,在这里都会激起更多更深刻的共鸣。世贸中心袭击所造成的影响构成了绪论的出发点。

内容概要

艾瑞克·洪伯格:纽约专栏作家,已经出版两本关于纽约的读物,在美国文化、文化和政治方面著述丰富。

章节摘录

本书的写作是伴随着脑中这样一个想法进行的——纽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城市,但每个变化都是一种历史、一段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搞清变化本身以及由它创造的这个城市。9·11事件远远超出大多数创作纽约故事的美国国内外历史学家的预料。突然地,就在一个温暖而阳光明媚的早晨,正是一个在上班前停下来喝杯咖啡的好时候,两架被劫持的满载乘客的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塔。在一个半小时之内,高塔就坍塌成了浓烟滚滚的废墟。匆忙之中,有人在还不知消息的情况下进行了计算,迅速把死亡人数定在至少6000人。几个月之后,那个数目才降到了3000人。这个事件在美国历史的尺度和概念中都是空前的,自然,在这个城市的记录中,没有任何一个类似的灾难能与奥萨马。本·拉登对美国资本主义和权力的伟大标志所采取的暴行及其长期后果相提并论。但9·11确实是空前的吗?华盛顿特区在1814年8月曾被英国军队付之一炬;亚特兰大在南北战争末期被夷为平地;芝加哥1871年的大火以及旧金山和阿拉斯加的地震造成了彻底毁灭的“归零地”景象;纽约反复地遭火灾毁坏。类似的世界末日事件不断发生,每一件显然都是特定情况的产物。但没有一件像9·11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然而,9·11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合理地处在这个城市的历史轨道上。纽约会成为打击目标不是因为这里的居民热爱自由(“他们憎恨我们的自由,我们的宗教自由,我们的言论自由,我们的投票、集会以及持不同意见的自由。”这是2001年9月22日,布什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中提出的),而是因为这个城市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更成功地向外辐射它的影响和力量,还有它丰富的神话。我们没有建立在向外辐射城市影响的意识之上的纽约史,但是这样的历史可能会为我们理解以下事实奠定坚实的基础——纽约怎样从一个不起眼的殖民地港口发展成一个世界级城市,一个举世皆知、受人钦慕又遭人憎恨的城市。纽约的建立是17世纪荷兰人商业和帝国扩张行为的结果。荷兰人沿着从东河到哈德逊河现在被华尔街占据的路线上建立了一条土木防御工事,防御英国人和美洲土著的侵略。1664年,这里被英国军队占领,一直持续到独立战争。总督岛和炮台保留了保护纽约免受英国入侵略的防御工事遗迹。纽约一直是强权竞争的目标,直到它诞生后的第三个世纪,这种恐惧才得以平息。即使成为他人侵略性争夺的目标,18世纪,纽约商人还是开始了想象与雄心的飞跃,第一次把这个城市带到了世界舞台上。商船船长和商人决心加入奴隶交易——由此产生了著名的三角贸易路线,把英国的货物和西非的奴隶运到纽约(奴隶拍卖所就位于华尔街的尽头)——这样在世界经济中赋予这个城市一个新角色。从1790年开始,一船船装着海狸毛皮和金条的中国船从纽约启航——约翰·雅各布·亚斯特的巨大财富就是靠此得来——这是水不休止的纽约商人们不会接受对追寻真正商业利益的任何约束和限制的另一个标志。19世纪20年代,随着伊利运河的开通,纽约获得了通往“西部”的优势通道,有效地获取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压倒了巴尔的摩、费城、波士顿的商业对手。亚斯平沃尔家族伟大的船运帝国、“队长”范德比尔特的铁路,另外在棉花贸易中,纽约所占据的资金、船运和生产方面的优势地位,扩大了这个城市的视界。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港口以及出版和娱乐业的中心,纽约的思想、纽约的价值观在1898年统治了美国的广大区域。纽约是美国财富与人口数量最大的州、最大的港口、经济中心、在国内商业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领导者——无怪乎美国人惧怕纽约,他们因为纽约商业文化的资金和力量强加给其他地方的变化而憎恨它。纽约并没有因为把这个国家的其他部分纳入到它的商业影响范围而得到感谢。事实上,在美国,长期以来,有一种憎恨纽约的传统,并且这种传统颇得人心。1898年,当四个独立自治区(斯塔滕岛、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及皇后)与曼哈顿联合起来组成大纽约时,这个城市的地位几乎不能维持。尽管它仍然是最大的城市,也是经济市场的中心,但是新的工业和财富来源,以及其他地方持续增长的人口,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纽约在美国国内的优势。但到那时为止,对于纽约的基本概念已经建立了。纽约不像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它在种族成分和宗教构成上更为多样。纽约有更多出生在国外的居民,这里的犹太人是美国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总数的十倍,而天主教徒则是美国其他地区天主教徒总数的五倍。但是这些人口上的差异,不管怎样有趣,并不是改变这个认知的动因,而是这个城市管理方式——地方政府腐败的名声、犯罪、放荡的恶习以及傲慢的态度导致的。纽约并没有成功地用礼貌和适当的谦逊,善解人意及感觉敏锐去征服对手,而是以一种疾风骤雨般的竞争性和物质主义精神来与对手较量。对很多美国人来说,纽约有着摩天大楼——象征着所有现代化的东西,在一个保守虔诚的新教国家,现代化本身就是产生深层焦虑的源泉。纽约向美国展示了现代化是值得信奉的,摩天大楼也可以是美丽的,现代艺术是振奋人心的。正是与19世纪的华尔兹截然对立的爵士乐和查尔斯顿舞,抓住了年轻人的想象力。它将多种含义糅合在一起传送到世界各地,在许多方面这些含义是与美国价值观不谋而合的(热爱自由、相信机遇和民主)。在其他方面,纽约的思想就是这个城市财富创造力量的源泉。来到纽约的迁居者以及外国资本家在股票和公债市场上注入的投资,从深层来讲,都是在寻求同样的东西。这个城市的诱惑,它的文化和经济的扩张力,威胁到了地球上所有的传统社会的社会稳定和生活方式。本·拉登是正确的:纽约是一个骄傲而有韧性的对手;对于他和他的同党们所有想要创造的东西——一个没有世俗音乐或风筝飞舞的精神政权,在这样一个政权中女人不受教育,全身都裹在“布卡”里——纽约都是一个敌人。

图书封面


 纽约地标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还不错,很清晰。
  •     对个人来讲 我很喜欢纽约. 这本是写的还算是很具体 但是封面有点脏 有点可惜
  •     真本书的内容和装帧都带有浓烈的传统经典气息 对于长期不读纸书的人 这本书会很有质感 丰富深刻的内容也会让人受益匪浅
  •     2009-01-20,通读,跳读。一个月的床头催眠书;相信原文版会更有味道。纽约都可以写出这么多故事,北京呢?
  •     写纽约,还是美国人写得好!相比之下,那本《三城记》就写得很肤浅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