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奇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媒体奇观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302074991
作者:【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通过分析企业、个人和政府以大众传媒为渠道制造的一个个耸人听闻的事件,向读者揭示了当代美国社会所蕴含的矛盾与危机。作者将被媒体放大的事件称为“奇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体奇观”理论,具体从商业、体育、犯罪、影视和政治媒介报道的五大主题选取案例,透彻分析沉淀于媒体信息表层之下的文化内涵,并对人类在新千年的前途提出自己的忧思和警示。

书籍目录

关注媒体奇观——中文简体字版前言
英文原版前言
译者的话
第1章 媒体文化和“奇观”的兴盛
盖·德堡和奇观社会理论
信息娱乐和社会和技术资本主义
从媒体文化到媒体奇观
时代的符号
作为诊断式批评的文化研究
第2章 消费文化奇观:麦当劳与全球文化
麦当劳现象和麦当劳化
麦当劳现象的理论化:一个多学科视角
麦当劳与全球/本土文化
麦当劳与现代性/后现代性
对麦当劳奇观的批判和抵抗
对麦当劳打官司
对麦当劳现象的价值评估
个人与政治
第3章 体育文化奇观:乔丹和耐克
体育文化奇观
乔丹奇观
乔丹和体育/种族奇观
乔丹、耐克和消费文化奇观
第三次降临、性丑闻和乔丹奇观中的矛盾
乔丹自身的矛盾性
对乔丹现象的批判式解读
第4章 超级奇观:辛普森杀人案和庭审
布伦特伍德的谋杀案和媒体奇观
奇观文化和现实的社会构建
裁决和后果
辛普森奇观:身份/认同政治和后现代化
身份/认同政治
辛普森效应:超级奇观的内在矛盾
第5章 电视文化奇观:《X档案》中的异形生物、阴谋和生化技术
《X档案》中的阴谋、多疑症和后现代美学
作为社会批判的电视系列剧:“别相信任何人”
后现代崇高观:“真理在那儿吗?”
后现代解构:“我想相信,可是……”
“今日无要事,但万事皆变”
再现不可再现的事物
第6章 好莱坞化的美国总统政治
肯尼迪:一部好莱坞大片
约翰逊和尼克松:两部烂片
福特和卡特:平淡的总统任期和拙劣的奇观
里根:善于表演的总统
老布什:混杂的奇观和失败的总统
克林顿奇观
小布什:2000年大劫案和恐怖战争
结束语:新千年的民主政治和奇观文化
附录 “9·11”恐怖奇观和媒体操控
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道格拉斯·凯尔纳
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乔治·奈勒教育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范围是批判理论和当代社会、文化和传媒研究,主要著作有《后现代主义》、《媒体文化》(以上两书均有中译本出版)、《2000年大劫案》(2001)和《“9·11”与美国媒体政治》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道格拉斯·凯尔纳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分析者。他忠实地记录和有力地批判了媒体资本主义体制所带来的不平等现象。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分析者,《媒体奇观》会成为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混沌十年”的权威性剖析,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

图书封面


 媒体奇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的英文版刚出版就读了,那时候还在研究媒体,名人,通俗文化。凯尔纳德书都是还是不错的。他书中的奇观不仅存在于美国。但是中文版的翻译叫人失望。
  •     (本文的刪改版本已發表於《中國經營報》總第1630期,2005年11月21日,刊登時題目改為〈如何保存「娛樂經濟」中的「體育精神」〉。)剛剛閉幕的第十屆全運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以前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家級運動會,因此也被視為零八年奧運前對中國體育界的一次考核。然而,這次運動會卻竟在媒體的關注中,揭出各項黑幕和醜聞。新華社記者楊明甚至在其專欄中批評道:「本來是一屆展示中國體育競技水平的盛會,現在卻被污泥濁水所侵蝕。不少人感歎,原以為中國足壇黑,不曾想,全運會某些專案比足壇還黑,而且,黑得既瓷實又厚重。」按照楊明的說法,對於圈內人來說,全運會早已被戲稱為「內戰」、「葯運會」和「金運會」,只是在前幾屆全運會上,媒體的關注和輿論的監督不像今屆這麼有力度,所以,才會讓某些早該被揭露和抨擊的現象得以苟且,並越演越烈。換言之,這些體育界黑幕和醜聞根本不是近來才突然冒現的問題,相反,它們是內在於中國體育事業產業化和商品化進程中某些根本性問題的徵兆。然而,這些由體育產業化和商品化所帶來的問題卻並非中國所獨有,恰恰相反,它們其實是全球資本主義體育文化的產物。只要我們稍稍翻查一下資料,便不難發現,2002年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冬季奧運會,同樣為類似的醜聞所困擾:鹽湖城冬奧會的組織者曾經用一百萬美元收買部分國際奧委會委員,藉此贏取該屆冬奧會的主辦權;此外,更有傳一個俄羅斯黑手黨頭子在幕後操縱冬奧會比賽,在俄國和法國之間做金牌交易。因此,當我們分析當今中國體育文化的問題時,關鍵便不單單是:中國是否具備完善的體育精神教育?相比於外國,中國的體育運動體制究竟有何缺憾?相反,我們應該從頭問起:在全球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裡,體育文化的邏輯是否已起了根本性的變化?在當前的社會裡,體育運動究竟起著怎樣的社會功能?在這一點上,美國著名文化研究學者凱爾納(Douglas Kellner)所提出的「媒體奇觀」(media spectacle)理論,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分析當代體育文化的可行取徑。凱爾納的理論脫胎自法國思想家德博爾(Guy Debord)的「奇觀社會」(society of spectacle)理論;德博爾的理論旨在分析一個圍繞著形象、商品和戲劇性事件而組織起來的媒體和消費社會。凱爾納在《媒體奇觀》中進一步發揮德博爾的觀點,指出:「人類進入新千年以後,技術的發展使媒體更加令人目眩神迷。……在多媒體文化的影響下,奇觀現象變得更有誘惑力了,它把我們這些生活在媒體和消費社會的子民們帶進了一個由娛樂、信息和消費組成的新符號世界。」他並認為,在當代奇觀社會中,商業與娛樂已相互結合起來,產生了一種「娛樂經濟」。「娛樂性」已成為當代工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經濟的娛樂化,影視作品、主題公園、電玩、賭場等娛樂形式成了全球經濟的重要產業。「體育奇觀」(sports spectacle)正是這些「娛樂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在《媒體奇觀》中,凱爾納便專闢章節,透過分析NBA籃球巨星喬丹(Michael Jordan)跟耐克(Nike)體育用品公司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點明媒體文化在何種程度上將體育運動轉化為集出售產品、名人價值、道德價值觀和媒體消費社會機制於一體的「體育奇觀」。凱爾納仔細地釋述了耐克公司把喬丹打造成一個知名的商業品牌和萬人膜拜的偶像的整個過程。正是由於喬丹的整個形象都是由耐克公司的媒體宣傳打造出來的,使喬丹在面對社會政治問題時,無法像他的前輩黑人運動員般,敢於表達自己的獨立意見,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因為他始終受到供養他的跨國企業所牽制。譬如,1990年代,耐克公司在韓國和印尼等地開設血汗工廠,嚴重剝削當地勞工的醜聞被揭發以後,喬丹作為耐克的代言人,經常被追問他對此事的看法,然而,他卻只敷衍答道:「那是他們(耐克公司)的事。我的工作是為他們的產品做廣告。」喬丹的例子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娛樂經濟」如何有效地將各個不同的文化領域收編進跨國資本的手裡,使它們服從於資本對剩餘價值的剝削。回到當下的中國,值得注意的是,今屆全運會是首次以申辦形式獲得承辦權的全運會。換言之,它也是首個全面引入市場化運作的全運會。因此,可以說,由「娛樂經濟」所帶來的體育醜聞,從一開始便已是這次全運會的運作之中的內在元素。「娛樂經濟」在中國還只屬起步階段,我們是否要跟隨美國的模式走下去,還是能夠透過批判性的反思,選擇另一條可行的道路,這大概就是時代對我們的最大考驗。
  •     在传播学方面的翻译类图书来说,这本是不错的了看到那本表征被翻译成什么样子,我们只能用脑残来形容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不是图画那本书,是当代美国社会文化,不是本好书,除了浪费你的时间,不会让你有别的收获
  •     这才是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姿态啊。翻译的也不错。
  •     写论文查到这本书,举例详细,思路清晰,在学术研究中十分实用。而且,对于观察社会,观察媒介,也是一本十分有益的读本。
  •     与研究现代传播来说,该套丛书都是经典。
  •     是一本书吗?虽然作者一样!很薄,太贵了!
  •     的确是学术奇观
  •     参考文献
  •     看了三分之二。从媒体的角度来看美国当代社会文化要避免一件事情,就是把媒体的作用过分夸大了
  •     莫如说互联网就是一个持续不断正在进行中的超级奇观,而微博也不过是这个连续体中——因其低门槛而导致每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媒体,每人都能制造戏剧化的奇观——的一个小高潮而已。
  •     还行,一天多一点看完了,觉得中国也需要有人写出这样的东西好好分析一下中国的媒体奇观。不过人类是一直都有这种奇观情结呢?还是由于媒介的发展(尤其是广播电视)强化了这种倾向呢?
  •     简单,时事性很强。不过个人认为不是很有深度,作为普及大众媒体教育到是一本不错的书!
  •     自由派学者真是没啥文化
  •     老师上课推荐的 学到了不少
  •     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     其实我想给三星的,但毕竟是偶们家凯尔纳的书。
  •     引用什么的很规范, 虽然不是一本学术作品
  •     这本书挺好~~
  •     中国文化有尊敬长者和亲属的传统所以麦当劳叔叔有一个麦当劳阿姨???乔丹在1986年和凯尔特人的比赛中奇迹般地投进了20个三分球???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啊!!!
  •     案例丰富很有趣
  •     可读性专业性都不错
  •     选题好,观点一般,大头都是德波的
  •     越被解读越成奇观
  •     理论不浓,所以是很有人情味的一本书。不确定诊断式分析是不是就是各种分析呗。然后的然后,不要媒体左右你。
  •     终于看完了。。。。。。。呼。这里面从好多名字的翻译就可以看出译者水平不佳啊,也不知道其他方面翻的怎么样。
  •     翻译差强人意,但内容实在精彩,值得一看。(豆瓣打分这么低估计都是翻译害的)
  •     与娱乐至死一比好像又不过如此了
  •     有点意思
  •     正版,可以帮助读懂我们现今的媒体盛世
  •     翻译的很流畅,只是有些概念似乎翻的有问题。凯尔纳写的也很通俗易懂,像小说,看着不累,而且颇有收获。关于身份认同和对媒介文化的诊断式批判那部分内容挺有意思。
  •     把德波的抽象理论进行具化的解读,更贴近生活
  •     我们生活在一个个媒体营造的奇观中而不自知~
  •     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是用奇观社会理论来解释现象。
  •     如此好书,在此淘到,幸甚!
  •     论文用具 10年前的国外理论 依然可以用来解析当下 媒体奇观 甚至社会文化奇观
  •     呢
  •     分析的很清楚
  •     很经典的一本传播学读物
  •     翻译不怎么样,很多人名与主流翻译不一样;干货不多,偶见精彩之处
  •     略有先验性吧 全书没有亮点论证过少列举事实太多(都快怀疑是中国人写的了)另外 名人文化讲的有点狭隘
  •     书本还好,只是封面颜色有点不一样,页面质量也还不错,不过就是快递有点慢,希望商家能够提高物流速度,增强实力。。
  •     媒体瞬息万变,本书以美国为例,从社会文化角度检视媒体,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规律。
  •     发货很快的,谢谢店家
  •      贅述太多
  •     不似期待中那般深刻。
  •     对其中的某些概念非常佩服,如“被丰富的缺乏”。
  •     老师上课时推荐的参考书,还不错,呵呵。也许有一天,中国也会上演类似的奇观,谁知道呢?哈哈~
  •     太有用了
  •     媒体奇观,关于媒介现象和社会的有趣理论。关于麦当劳,辛普森案等案例有详细论述,不过稍有陈旧。
  •     虽然封面设计得很不像是一本好看的学术著作但是里面写的纵深度都很好,注释也很详细,不知道凯尔纳是不是喜欢演讲,字里行间的感觉倒是很适合的
  •     豆瓣没有我看的那一版……#这个版的封面丑爆了
  •     跪拜。在长夜中多次想起张历君,在价值观单一的外企里一次次怀疑自己的身份,在动荡的北京城试着坚持文化研究的尊严,沟通和理解,共同体价值,这些都是最好的印记。
  •     这本书本身就是个媒体奇观
  •     讲来讲去还是奇观社会的道理。
  •     准备写论文而读
  •     每一个传媒的学生都该看
  •     事例价值大于理论内容……
  •     对德波思想具体的运用
  •     书很好,包装很认真,很喜欢。。
  •     作者在书中对当代媒体文化下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很错。是研究视觉文化或媒体文化的必备书目。
  •     感觉凯尔纳的思想比较新~可能书里面的例子比较贴近现在~书也很好读~
  •     关注“媒介奇观”的概念,将其视为充满话语冲突与协商的交互场域。几个case比较有趣,当然也是针对美国的,比如麦当劳的工具理性与文化帝国主义、NBA及乔丹所裹挟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911恐怖主义与媒体的关系。有一些翻译错误。
  •     容易让人聊high的一本书,但是因其内容具体到实际,所以无法做到完全的彻底的批判吧
  •     乔丹和辛普森的章节很棒
  •     读得时候觉得醍醐灌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