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802253605
作者:[美] 玛里琳·约翰逊
页数:291页

作者简介

作为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沉迷于讣告,沉迷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醉心研究讣告为什么会这样吸引读者。她每天在网上阅读讣告,还拜访了《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参加世界讣告作家大会,她找出了英语语言中最出色的讣告,还前往各地细细品味了最刻薄和最有文化的讣告,偶尔还探访了那些专门写讣告的作者,像学者一样钻研各种讣告,并比较讣告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这本描绘讣告中的传统和文化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这本书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读者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悠游死亡国度第二章 讣告作者的守灵大会第三章 给那一小句起个名字第四章 9·11遇难者速写第五章 现在你知道了第六章 普通人第七章 人人都能}二讣告第八章 悼词第九章 天启四骑士第十章 google死亡第十一章 讣告作者的讣告

编辑推荐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一切尽在讣告中  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玛里琳认为讣告和生命同样重要。她用幽默的语调体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又不失庄重和悲痛——这也是她眼中的最好的讣告作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们应该“专注而客观、敏感而直率”。  ——Publishers Weekly  真实总是比小说要奇特,经过精心研究和撰写的讣告不但是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录,也是茶余饭后很好的阅读材料!  ——Amazon.cOm  令人发笑!虽然评论家们觉得本书的主题有点阴郁,但也不得不被作者的幽默所折服!  ——BOOkmarks Magazine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内容概要

玛里琳·约翰逊(Marilyn Johnson),专栏作家。曾为《生活》等杂志撰稿,并担任过《君子》等杂志的编辑,她的作品散见于这些杂志和其他著名刊物。
玛里琳·约翰逊曾经为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约翰尼·卡什、鲍伯·霍普和马龙 白兰度等著名人物撰写讣告。很多读者以阅读她写的讣告为乐,并评价说:“如果她可以给我写上一段讣告,我即便现在死了,似乎也值得了。”甚至还打趣道:“我一定不能让她比我先死,不然就找不到更适合的人给我写讣告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夸张!最刻薄!最庄重而悲痛!最冠冕堂皇!最搞笑!最催人泪下!最令人回味!最意想不到!最虚张声势!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就在讣告栏里!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妙趣横生,令人莞尔!作者带你去亲身体验讣告的历史和那些直到他们消失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不同寻常的生命,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描述了人类最后的历程——讣告——的历史和习俗。

章节摘录

  公交车坠崖的事儿,我把它看做一种意象,表现出走向死亡的历程。我们中的许多人昨天乘车坠崖了,大家彼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就是乘上了同一辆公交车。这里所说的公交车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巴西南方一个省不是有我们的十个人滚落悬崖了吗?但它同样也可能是个比喻,是一辆想象中的公交车。星期六,它肚子里装的是两个研究维他命的科学家;星期天,货物换成了在好莱坞当女佣的一群女士。  之所以要把死亡具象化为一辆公交车,不用说,我是想用这种办法尽量抓住这个难以想象的概念。某一天,我们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第二天却往旁边一栽,一下子没影儿了。谁知道那一刻坐在我们身边的会是什么人?水门事件起诉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的同座是水门事件辩方律师山姆·达什;劳伦斯·韦尔克和他的伴奏喇叭手一曲重奏,双双出门;荷兰王国女王与加拿大冷冻食品王国国王相伴离开人生盛宴;和《原子科学家学报》主编共同辞世的是一个名为“大爆炸”的摇滚乐队的主吉他手。这些组合,我全部收进剪报集。  每天早上,裹在蓝色塑料包装袋里的《纽约时报》都会送到我的手中。这份报纸向来兢兢业业地报道重要人物的逝世消息,从来不曾漏报一位。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每一天都充斥着要人的讣告。我沏上一杯茶,穿着拖鞋的双脚往什么东西上一搭,打开还没有落下任何污渍的新闻纸页。讣告这玩意儿,刚一刊登出来,便已成为历史。我知道,总有那么一天,也许就在本书付梓之日,纳尔逊·曼德拉和罗莎·帕克斯的名字就将出现在讣告栏里。这两位老人家至今还没在那个地方露面,真让我敬畏不已。1973年毕加索去世时(1973年4月8日),我睡得死死的;1991年迈尔斯·戴维斯死时,我也错过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我却错过了他们人生故事的终点。至于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以我的名气,还不大好说成是“我的时代”。  那么,我究竟是生活在谁的时代?这个人的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是一帆风顺还是注定不幸?他的岁数比我大些还是小些?他知道如何生活吗?我使劲摇晃着报纸:告诉我什么才叫幸福的生活,把它的秘密告诉我!

图书封面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2条)

  •     http://203.208.35.101/search?q=cache:Nl2pUkeuPwkJ:book.huanqiu.com/reading/2007-12/34648.html+%E5%85%88%E4%B8%8A%E8%AE%A3%E5%91%8A%E5%90%8E%E4%B8%8A%E5%A4%A9%E5%A0%82&hl=zh-CN&ct=clnk&cd=5&gl=cn&inlang=zh-CN&client=aff-sina&st_usg=ALhdy2-NM7N_qHhVSmiu4wwe82HHn7dPYw
  •     昨天临睡前看了一美国“讣告迷”写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觉得很有趣受启发。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早上拿到报纸后,首先会翻开讣告栏,察看又有哪些名人或寂寂无名的人离开人世。然后把这些讣告剪下,分门别类地放在自己的剪报本里。听上去是不是很心理阴暗不可思议?还有那些讣告写手们,对他们来说好消息就是死亡消息,他们不仅对某些名人的死亡感到兴奋,更会积极预测下一个上自己讣告栏的亡者是谁,提前写好关于此人生平,就等着那个被他盯上的倒霉蛋一死,立即从电脑里调出早已写好的文档,即刻发布。听上去是不是他们很不祥?人们总是逃避死亡、讳谈死的,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纽约时报》的讣告作者奥尔登•惠特曼最擅长的就是趁他未来的笔下对象还活着的时候去采访他们。而美国前总统哈里•杜鲁门“十个喜欢给自己找乐子的人,明知道这一位正在盘算他的葬礼,却随时跟惠特曼保持联系。”大概此君的胸怀跟中国古代帝王差不多,活着的时候就要修好陵墓,有备无患。再说活着的种种重要,盖棺定论也不容小觑啊。而在作者看来,这是盖棺定论最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掌握了讣告的技艺”。所以他说,“告诉你们,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其实“讣告迷”和讣告写手们并非是一帮毫无同情心、喜欢猎奇、幸灾乐祸的家伙。讣告自有其迷人之处。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文体能像讣告这样简短准确地概括一个人的一生:“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成为新娘、备受宠爱的妻子和人生伴侣、母亲、尸体!”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文体比一篇短小精悍首尾呼应的讣告更能集黑色幽默、小说般的离奇和严肃的人生事实于一身?况且,做媒体的,即便不是讣告作者,上到做专题/专栏资源匮乏下到新闻栏恰好缺一条新闻时,谁不盼着哪个名人伟人此时恰好辞世,大家都名正言顺地有了暴料资源了。每当一个名人死了,就是人们了解这个人最好的时机,至少是资源最丰富的时机。在他一生中的其他时候,无论他做了怎样惊世骇俗的事儿,我们都不会看到如此多的报道、评论和他本人的著述言论等。即便他活着时有那么一刻做的事超过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死,好吧,那也不会有什么胜过他死时全面、终结性的结论。所以,无良的媒体人并非仅限于讣告作者,死者为大,一个人死了,就成为我们做他的最好理由。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小信息,以前《纽约时报》的讣告闻记者,都是在别的领域犯了什么过失,才被流放到这个倒霉的版块中。但近年来,讣告闻记者居然咸鱼翻身成了抢手职位。很多人发现,只要替《纽约时报》写过一讣告稿,这则文字的读者准比他写过的任何东西都都多。比如,“猫沙大王”(发明猫沙的人)死了,天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养猫并使用猫沙的!所以说,讣告不仅是短小精彩的文体、是盖棺定论的重要文字,也是对一个时代最具普遍性的记录方式。去年一年间就有很多名人辞世,帕瓦罗蒂、黑川纪章、施托克豪森、杨德昌、安东尼奥尼……几乎平均每个月,我都要写一则讣告类新闻放在杂志的事件版块里,现在想想,我对待这些讣告的方式何其简单粗暴!简直浪费了讣告的魅力!我面无表情地坐在电脑前,敲下类似于“**于**时病逝**,享年**岁”……接着来一大段此人年表式的回顾,最后是装模作样的“不胜唏嘘”“永久缺席”“大师”之类的结论。再看看人家《纽约时报》的小罗伯特•托马斯写的约翰•富尔顿,费城出生,画家,却惯于在西班牙的斗牛场上挥舞斗篷和利剑,然后画下被他杀掉的公牛,用的是它们的血,以此纪念他那些无法持久的杰作——富于仪式感的死亡瞬间。约翰•富尔顿死于本周星期五。光是名字后面出现的第一句总结评介性的话就如此精彩,我太低估讣告需要的智慧了。也是适逢昨日,看到了市川昆去世的消息,我决心要用心点写这则讣告。
  •     有次去买碟,让卖碟的帮找想要的碟没找到,结果她翻到《第七封印》,对她同事说:刚那人让找没找到。我一瞧封面是死神,简介说信仰什么的,赶紧收下。从此认识了英格玛伯格曼,最近电脑中成天成夜跑着的一部分是他的电影,只是神之沉默三部曲没找到。刚看完了《野草莓》,正在看《呐喊与低语》,中间开始开小差,英格玛伯格曼是1918年7月14日出生的,开星盘,查生年卒日。于是知道,2007年7月30日这天,世界电影失去了两位丰碑级人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英格玛.伯格曼同于2007年7月30日逝世。于是想起本书作者的开篇几段:……我的脑子没有毛病,以上组合完全是认真读报的收获。每天读报完毕,洗净双手油墨和一身俗务之后,我都会静思默想存在于这个大宇宙中的那种神秘的和谐。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些童年逝去之后便再未出现的念头。比如守护天使。我从前一心以为这类天使有点像我们的另一个自我,时刻守护着我们,像个鬼影似的,跟着我们走来走去。有没有这种可能:也许我们所有的并不是天使,而是一个备份,以确保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比如能分离出维他命ABCD之类的人物,就有两个备份在那儿,免得出什么岔子。再比如那位给小老虎配音的人,小猪的配音者就是他的备份……最近读到汉娜阿伦特:极权统治的基础是人的孤独。困惑于何以孤独最终会导致集权,她所定义的孤独可能和我的理解不一样?她的孤独指“人类经验中最彻底、最绝望”的一种,所以她提倡沟通与交流,活人与活人的沟通以及活人与死人的沟通。或许我还没那么绝望,我只是想和自己待在一起,还可以和死人沟通——通过书籍以及影像,而且也还没有彻底放弃和活人的沟通。只是略有遗憾,为什么在他们生前没有认识他们的作品?那样,2007年7月30日或许就不会那么无意识的被溜走了,如同其他一些日子。(或许此前三天也不算在内,刚刚终于找到了在soho小报的那段时间的日记。)又比如张国荣和梅艳芳的作品也是在他们走了之后才开始了解和喜欢,难道是因为死亡的瑰丽和死神的魅力,只有死亡才能促成永恒与不朽?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感觉写了很多个小故事……只是和中国这边的讣告不一样吧……
  •     细节和故事,是流传长久的王道
  •     每一份讣告后面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活得精彩或漫长,临别不过寥寥篇幅。但对于热爱讣告的人来说,那是大千世界。
  •     蛮有趣的,可以知道很多以前的名人的一二事,看完以后我也想收集讣告了,可惜中国是没有的。
  •     将讣告当作文学作品看待,中国还做不到
  •     本来买它只是为了免邮费,没想到它成最佳主角了
  •     我以前曾开玩笑说 要每隔一段时间 写遗书/墓志铭 看看自己文笔提高了没有 遗书/墓志铭是自己写给别人的关于自己 讣告是他人写给别人的关于自己/ “没有讣告的话 世上仍旧有非常好的人 但他们会静静地逝去 永远不为人知” 记录历史 便是记录那些创造历史的人吧。 p.s. 在书里找到了最难过的一段文字。
  •     包装什么,都很好
  •     幽默的讣告作家
  •     涉及大量人名地名,加上文化背景差异,很难对作者一些美式幽默心领神会。但是这本书让我对灾难性报道以及讣告式报道中的新闻伦理有了新认识。中国人向来对死亡讳莫如深,被讣闻版盯上估计向看到乌鸦绕着房梁飞一样觉得晦气,更别提在生时接受为身后准备的采访了。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美好,平常的人生都是值得书写的,杰出的讣告是死亡温和地让渡给人间的产儿,想最后温馨的告别,像遗世的签名。这种文化其实反映出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死亡文化”,西方普遍的基督教信仰使得他们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升华,或许这或多或少影响着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
  •     这居然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特稿教程:穷尽的突破,深入的采访,诚实的写作……
  •     幽默而流畅,还有作者独特的观察力
  •     原来有一群人会期待每天的讣告,在讣告中了解名人或是陌生人的一生。
  •     很好看的书,很有启发,赞一个!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版本很好,内容简洁明了,无视之,随便翻翻吧。。。
  •     标题比正文精彩 作者比读者激动 无数次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除了少数文中穿插的讣告文句确实精妙 其他实在喜欢不起来
  •     看其他的书看到的介绍,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了。正在看,果真不错,很幽默。
  •     最近读书比较挑剔,专挑一些自己空白知识点的书来读,看到这本《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很是好奇,拿起来读,就没再放下,很有趣的阅读。 关于讣闻,国内可借鉴的东西太少,据我所知,国内有讣闻版的报纸不多,而且没形成特色,也没有专业的讣闻作者,多为记者采写,太客观,没抓住讣主的气质和性格,读来类似个人简历。总的说,讣闻在国内可谓是空白。
  •     在读一本名为《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书,作者是美国的玛丽琳*约翰逊。在前几天读完那本译的很是别扭的《汉娜*阿伦特》一书之后,接着读玛丽琳的这本书真是感到舒服了很多,尽管这是一本介绍写讣告轶事的书,但我刚刚读了两章便感到这真是一本有趣儿的书。读得还不是很多,但我却有种想谈谈初读感觉的冲动,就像在外闲逛无意中发现美食佳肴便想迫不及待地推荐给朋友一样。真想不到写讣告在欧美竟有那么大的市场,而同样读这些讣告竟然也有那么大的读者群。这在我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印象中,在我国能在报纸上登载讣告首先是权利的象征,即便是“坏人”那他在早先没成为“坏人”之前也曾经是有权势或是有影响的人物。记忆中,“大人物”的讣告中,那许多溢美之词自不必说了,光是什么“家、家”就在报上连拐好几行,且为大篇幅,套黑框,记得小时候就连讣告也是学习的文件呢。当然,至于那些“坏人”或“污点好人”的讣告虽然见报,但讣告的位置就明显不起眼地藏在报纸的一角,讣告字数如报丧的电报,一副被冷落的样子。当然了,在现实中见到的最多的是或熟人或同事的讣告,也就是那些在殡仪馆才能见到的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多为雷同,无怪乎某某某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等等等等,感觉所有死去都是劳模,都是好人,善人,完人。真遗憾每每参加这些仪式之后,便随大流把那些讣告随手丢掉了,不然,摊在地上对比着看,没准除了换了一下其中的人物,而那些先进事迹恐怕会大同小异的,套上抬头的大红标题就是红头文件。也难怪,写这些的大都是单位人事部门或工会的干事们,他们绝不会想到把讣告也写得富有文采,令人把之耐读,往往匆忙中在电脑里调出上回张三的讣告,简单地删除或粘贴也就成了。死人当然不用再顾及了,只要未亡人满意也就算交差了。读到这本书中写道,“好些年前我就发现,同一个行当里,只要死起人来,总是一连串一连串地死。。。。。。”这倒是真的,如76年,我国便接连故去了三位大人物。还有书中说到很多巧合,如1986年10月25日便同时故去了两位科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分别是分离出维他命C和分离出维他命K的人;再如,1826年7月4日美国的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同时撒手人寰。有趣儿的还不只是这些,在书中,玛丽琳讲述了很多名人轶事,当然这些是大多都与死亡有关,但这些本来会让人感到不快和压抑的死亡,在众多富有才华的讣告高手们的笔下却变得生动有趣:“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成为新娘、备受宠爱的妻子和人生伴侣、母亲、尸体!”再有,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被称为美国“荒诞新闻之父”的亨特*S*汤普森,这位老兄在2005年2月20日饮弹自杀后,按照他生前的意愿,由他的朋友著名演员约翰尼*戴普耗资250万美元承办葬礼,将其骨灰放入礼花中,点亮了夜空。另外,这位老兄还被称为BLOG精神之父。至于为什么,文中没有交代。作者借历史学家之口说到,我们生活在讣告的黄金时代。同时还煽情地写到,“阅读讣告,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告诉你们吧,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对此我还没有感觉,因为在引入圣诞节引入情人节引入感恩节的中国,似乎在阅读讣告方面还没有WTO。这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前在网上酷爱码字的人们何不趁早下手练练写讣告的能力?如果怕写了别人官司上身,何不先从身边人做起,从自己做起呢?呵呵,看的不多,写的却不少了。暂且打住,读完之后如觉得确实有趣儿,再写写也不迟啊!
  •     为了有趣的生活,看有趣的书,还不错
  •     朋友强烈推荐 时间有限 先评再看
  •     好好笑
  •     书写的挺好的~~
  •     先想到的是日本的那部电影,《守灵夜狂想曲》,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同样黑色幽默格调的小说。结果读后是对讣告作者的尊敬,其中有吉姆尼克尔森的一句话,也许这是你写的第五千份讣告了,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 想起之前《百年朝凤》的一句台词,唢呐是唱给自己听的。对于讣告,每一个作者写的讣告,是写给上帝看的。
  •     读这本书,感觉死亡不再是冷冰冰,它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这温度来自讣告,或轻松,或幽默,或婉转,但无一不发自善意。值得一读,笑看死亡。
  •     看了一些 是应该读一读的书
  •     写讣告的一群人这么可爱,小板块还是有很多创造的空间,写作风格,技术,讣告对象的选择,资料搜集与采访不一而足。背后是作者看待世界的价值观的体现,讣告的创作有传承与开拓,区别与新闻报道,人们在这上面精耕细作,造就一代代讣告迷。哈哈,写讣告的,如果不是特别痴迷,大概在等着别人死时还得向人解释其实自己并不希望这厮这么早死
  •     這是訃告一書帶來的最大樂趣。
  •     梁文道《我读2》里有提到,不过我不喜欢开卷八分钟。这本书倒是很有趣。
  •     书名很吸引人,内容要稍后慢慢看
  •     翻译不喜欢,没有英语的趣味性,读起来缺少了很多乐趣。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脑补各种情景,那些名人,在死去的那一刻,心里有多难过,原来大家都盼着我死啊。
  •     有趣的爱好
  •     1949-1979年中国的讣告;每一份讣告都是每一个独特的人的人生句号,却意味深长 @新世相
  •     人生速写。人生无常。偶读有趣味。集结成册还欠点功底。当然也许是离得太远。又不想做单调合集,又写不出写作指导。
  •     希望普通人都能被世界温柔对待,而不是匆匆地被赶下历史舞台,其实又想到师太的如何说再见
  •     写的是有趣的事,讣告这种问题确实挺有魅力。但是书的内容组织不紧凑,看起来显得冗长缺乏逻辑。
  •     这本书的翻译让它失色不少,少了很多文字天然带的雕琢和灵气。此外,有些文字难免冗杂琐碎,读着读着就抽离了。
  •     非常有趣的讣文~~~
  •     角度独特,商品很不错
  •     想法很新奇,以幽默的笔调总结了一些人的人生。
  •     一般,没介绍的那么好看,反正不是一口气看完的那种
  •     前半部还是略枯燥,不过也算是个有趣的全新视角,且我国报纸并没有这样留给讣告故事的空间。文中的讣告之所以特别,因其记录于生,而不是死,好的讣告在冷静疏离间传递着敏感的情绪。遗憾本书只有讣告片段。
  •     由于视角很独特,刚拿到书是抱着很大热情和兴趣开读的,后来发现原来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有趣。介绍当前讣告流派和有关作家,当然偶尔会有拾贝珍珠闪现,但还是想说,不熟悉感造成的隔阂,过多谈论讣告写作者,让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深挖几篇好看有趣的讣告呢
  •     挺不错的书 凑单买的 但写的很有趣
  •     有些人活着,早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着
  •     刚翻了一下,觉得不错!
  •     很幽默。引人深思。值得推荐。
  •     给普通人写讣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想法,一个人在世上最后的痕迹应该让很多人看到。但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就只是一群喜欢讣告的疯子的访问而已,并没有太能够体现出讣告对其他人的影响。
  •     并没对讣告产生太大兴趣,但是对喜欢讣告的人感兴趣了
  •     没耐心
  •     语言诙谐幽默,用简洁的言语道出大道理,精辟
  •     先看杂志里面推荐,才买的这本说,讣告里面了解到别国的文化,想想,该给自己写什么呢
  •     有些作曲家的创作就像火山喷出岩浆,像苹果树结出果实——自然而然,无法抑制。
  •     笔分幽默,翻译不错,讣告指南
  •     或许正是因为人生短暂和生命易逝,正是因为我们对死后的世界一无所知,优秀的讣告作者会竭尽全力,将讣告化为死者告慰活人的一口甜水。
  •     应该是很不错的书
  •     细细品读,别有一番滋味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珍惜现世
  •     讣闻写作的上佳选择!看起来酣畅淋漓的~舍不得放下。。
  •     外国人对讣告是极其看重的一件事,在大学的新闻写作里还会专门开设这种课。但对于不熟悉的国人来说,这本书很好地讲述了讣告的历史、不同的文风派别和代表作家,还讲了很多讣告背后的小故事。
  •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初相识时感觉怪怪的,慎得慌。虽说,“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可读完这本感觉俺的世界之窗又多开了一丢丢。这次的书单可以说是认识死亡系列,归途总相似,最后这一段文字,你希望被用什么字眼?认识尽头,倒挤人生,不知道能不能活得明白些。不仅要活着,还要力争活过。#人生第一次# #iftomorrow#
  •     还没有正式的读,不过翻看过后,感觉还不错
  •     很不错,中国的讣告什么时候能够做到拥有如此一批讣告迷?
  •     很有趣的一本书,让你看上一眼就停不下来
  •     这书太幽默了,真有意思。
  •     从《子午书简》中了解到的,不错的书。
  •     参加新世相阅读计划收到的第一本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写得啰嗦,零碎。
  •     作者统计的很多名人的讣告,奇妙的很,很多同一行业的人会在同一天死。难道天堂里在那一天需要那种行业的人?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个玩笑。总之是本很好玩的书。
  •     看了一些了 不错 写的很幽默
  •     嘻嘻...不错啊,帮朋友买的
  •     还没看,冲着简介去买的。
  •     了解讣告后面的人和事。个人想看纯讣告。
  •     终于“打起精神”读完了世相君多次推荐的这本书。 一本有趣的书能激发好奇心、能抚慰不安、还能燃起某些从未想过的愿望。 这本书激发我想去读更多讣告、想去读更多写人物的文章;抚慰了一些些对年龄增长和死亡的不安(尤其是在即将30岁的关卡);燃起了一点点想要尝试写作的愿望。
  •     很新鲜的题材,不过因为翻译问题对阅读有些影响。感于西方媒体对个体的尊重以及新闻的务实,不过想来也就是对他们自己的事。抽空应该去读几篇原版的讣告方可领略其文字的特点。
  •     还没来得及读,先收藏,有时间慢慢品味
  •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讣告原来如此动人心弦。从中看到的林林总总的生命历程是那般精彩炫目,让人忽然意识到生的乐趣,乃至人们对死亡的无奈、抗争与豁然
  •     略流水账,有写到911对讣告文化的影响。以及,有过一个做讣告的公众号「复见斯人」,名字好听,不过后来貌似停更了。
  •     并没有想象中有趣
  •     书比较薄,卖完了瞬间降价很伤心,还不错
  •     沒涉獵過的領域。然而因為接觸不多卻沒什麼共鳴和興趣,可能是翻譯問題,也沒覺趣秒橫生。反而對文中提及的舊約·傳道者書產生了興趣。
  •     对文字工作者、出版工作者来说非常有启示性和去趣味性的一本书,很多描写人物的段子非常精到
  •     一直对死亡有着偏执的迷恋,当时看《入殓师》也是这样。太阳底下无新事,无论是普通的黎民百姓,还是家财万贯的贵族老爷,终有一死。每次睡觉前都会因为这一天的碌碌无为而感到恐惧,害怕死亡前对自己的拷问。我是不是庸庸碌碌的过了这一生?我是不是后悔做了某一个决定?以及我是不是要坦诚的面对自己是平庸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既定了的事实?
  •     适合在退休年龄翻阅。。(以及译者到底是哪个李克勤。。
  •     这是本文集,却像小说一样感人,如杂文一般通透。打开自己的阅读面后,果然收获颇丰!
  •     每篇文章都是东拉西扯,看不出一个头绪。就算是散文,好歹也要有个脉络啊 本以为是一本轻松、有趣、不需要费啥脑力的书,没想到看的我一团乱麻。这本书真是不适合我啊,虽然很我想了解讣告是如何写成的。
  •     不错,以后再买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陌生阅读经验,国人似乎没有办法对逝去的人有乐观的表达,每一个祭奠的人背后好像都充满了沉重的伤感。这本书里有了很多生动的、真实的、甚至令人喜悦的生命,远远超越了对死亡的纪念。就像四川地震,大家关心的数字背后,有着接近10万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就这样在烟尘中成为谁也不知道的往事。看完给到另外一种视角看待死去的人,很有趣
  •     前几章还不错,后面都是跳着看的。
  •     有意思
  •     翻译还算踏实,却难称幽默,加上冗杂的新闻术语和人名,使得这场阅读轻松不起来---而作者的本意应该是想让文风轻松愉快的.结果写成了一场当代欧美新闻史. 还算是渐入佳境吧,最喜欢第六章普通人.配合曾鸣的<一场暴雨之后,25位死者的故事>一起阅读,风味绝佳.
  •     淘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本正经地调侃戏谑那些到了站的伙伴们,人类的幽默在这里体现出一种满盈的慈悲。不过还是觉得本书的作者年轻了点,整体驾驭能力稍弱。如果这些素材能再沉淀些年,或者让书里提到的尼克尔森来写,是不是会诞生一部经典?
  •     书刚到的时候就先拆了这本,作者虽然不是我所熟悉的,但是幽默的语言,简单的事例,让人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赞!
  •     没有平庸乏味之人,只有平庸乏味的问题。此前并不知讣告载体如何,故去问询度娘,得到类比数学公式的固定框架,然后此书又推翻了原有的框架,接入一个妙趣横生的讣告世界。
  •     有的想法很有趣,但是大部分都有一种虚假狂欢的感觉
  •     看评论买的,还没看,会不错吧
  •     看了几篇讣告 然而并不很懂其中幽默
  •     有趣
  •     纸质不错 年末买的 很便宜 很超值!内容很有意义!
  •     很边缘的一本书会让我发现原来死亡也这么精彩和美好
  •     静下心来,慢慢细读,会从中感受到很多。
  •     很新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