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教育病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08641591
作者:郑也夫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素质教育是逻辑不通的昏话
高校扩招是通吃社会各阶层的障眼法
独子政策是高考热无法降温的根源
令全社会马首是瞻的官员高学历
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
情商对常人重于智商
意志力的缺乏是当代社会的精神癌变
科技史是打通文理的金桥
行政化与单一化是孪生兄弟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其姊妹篇《科场现形记》则从教育领域中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书籍目录

一编  分流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二编 放权

第八章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第九章 知情志
第十章 兴趣
第十一章 创造力
第十二章 科目
第十三章 选材
第十四章 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
附录一 上海PISA夺魁后的思考
附录二 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
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郑也夫
作者自述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
作者主要作品
《吾国教育病理》,2013
《科场现形记》,2013
《语镜子》,2013
《双城记》,2013
《半开放社会》(香港),2011
《沙葬》,2011
《神似祖先》,2009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2008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07
《抵抗通吃》,2007
《知识分子研究》,2004
《阅读生物学札记》,2004
《被动吸烟者说》,2004
《城市社会学》,2002
《信任论》,2001
《忘却的纪念》,1998
《世界杯断想》,1998
《游戏人生》,1997
《走出囚徒困境》,1995
《代价论》,1995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1993


 吾国教育病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郑老师的书读完了,振聋发聩。作为一个昔日的“素质教育”受害者和今日的职教工作者,有很多话想说。主要还是联系一下自己的经验,提出几个自己的思考:1.对口高考:职业教育的“怪胎”郑老师在书中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困局分析的很到位,身在一线的我深有同感。下面说点郑老师没有提到的方面——对口高考。我将之形容为“怪胎”可能有些过分了,但其设立目标与职业教育分流的目标背道而驰确是不庸置疑的。下面谈谈我的思考:我所在的职高,招生连年萎缩。今年对口高考两名学生上了本科线,校长很欣慰,直言要把招生重点放在对口升学上。首先说一下今年这两个本科。2012年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37分,2013年是563分,而今年只有483分。分数线下来了,自然上线的人就多了。能说明学生的水平提高了吗?分数的逐年下降是因为什么?扩招。大学扩容,年年招不满。今年还有新闻说一些985、211大学将面临转型,“推动他们面向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看来这些学校也要加入对口升学录取的大军中来。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需要那么长的培养时间吗?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对口本科出来的学生和普通本科出来的学生有什么区别呢?我有位同事就是对口本科计算机毕业的,据说本科期间她和普通本科生用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科目,只不过是单独编班,毕业证不一样而已。职教的目的是为普通高中分流,培养技术人才,这样的学生是规避了高考,经过3年的学习实践直接进入社会的。那么,国家设立对口升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上文,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我是想不通的,那么我想这目的多半是为分流的、怀揣大学梦的、晚熟的学生提供流动的渠道。但我们从现实层面看一下这目的达到了吗?德国的分流从10岁就开始了,国家提供不同学习层级之间流动的渠道是可以理解的,学生年龄太小,得为那些晚熟的孩子着想。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可是在义务教育之后啊,学生基本已经15岁了,自己志向是升学还是就业应该已经很明确了,当然,就我国国情来说,学生是否具备升学的能力已经很明确了。我是教过升学班的,说说我的观察。从生源上说,升学班的学生要个中考分,比就业班的学生(他们很多初中没毕业就被学校扫地出门了)要强一些。但也只是一些而已。学习习惯差、反应慢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选择上升学班的目的是考大学容易一些,就我了解,没有一个因为是热爱自己的专业,想在这个领域接受更多知识的。他们只是把对口升学当成了“曲线救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上了对口本科的学生比普通本科的学生更悲催,因为普通本科生就算专业选错了至少还有转专业的机会,而对口转专业是完全不可能的,路是被封死的。从课程上说,升学班的课程真的叫我痛惜,语数外陪绑不说,专业课计算机学的是啥?计算机基础、打字、VB、VF,学习的软件在现实实践中的利用率不高,更无奈的是,专业课注重的还是理论学习。你问问从高一下学期就开始学VB,学了两年半的学生,让他用VB编个程序,多半是不会的。学了只会做点题,算法全是死记硬背。对口升学的专业课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丝毫兴趣,老师照本宣科。(升学班专业课课堂是最陈旧的,连想贯彻下新课堂理念的教师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有趣“无用”的没必要讲,引申太多学生又听不懂,完全是那种讲练模式,跟文化课无甚区别。)至于计算机的其它课程:平面设计、多媒体、网络等等居然无一涉及。对口升学跟普通升学一样,高考就是指挥棒。高考不考的科目当然没必要开设了。与高校课程的衔接呢,据往届学生反馈,上了大一会把计算机基础、VB等课程统统再学一遍。这不是赤裸裸的浪费学生生命吗?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口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个我没有做过调查也没有发言权。想必不会好到哪去。对于一群早早“被迫”决定自己专业方向而几乎毫无兴趣的人,很难想象他们能够创造出什么价值。就我以上分析,“为分流的、怀揣大学梦的、晚熟的学生提供流动的渠道”这一目的,成了一个好心的却不接地气的天真想法,回到现实中就铸就了更大的荒谬可笑。但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鼓励,对口升学越来越容易,新的博弈肯定会出现:“学历军备竞赛”的大环境下,说不定几年后资质欠佳的学子们纷纷将对口升学作为上大学的捷径,对口招生形势将一片大好。到那时,对于依靠学生吃饭的、有着教师良心的我究竟是该高兴还是无奈呢?!2.高考语文作文:逼退想象力的利器对语文作文最深刻的记忆是在高中。高一时候写个作文还能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完成了自己也很满意。到了高二突然发生了变化。那时的作文已经开始为高考做准备,篇篇都是高考模式的议论文。我还记得作文课是隔周的周四下午,那两节课十分难熬,我总是面对着空白的方格纸写不出一个字。可能是因为无感吧,干巴巴的题目在我脑中无法引起任何联想。可是作业总是要交啊,于是我只能拿出自己的素材本,利用第三节课的时间拼凑一篇出来。吊诡之处正在于此。我绞尽脑汁拼凑出的“渣作”却能屡屡入了语文老师的法眼,让我在班上朗读!可以想见我的窘迫,拿着自己生产的垃圾都感觉很没面子,还要“分享”给全班。一边读着一边暗想“这是什么玩意儿”、“老师的品味真差劲”,声音越来越低。这段记忆几乎成了我的心理阴影。若干年后,我看着高考作文的要求“不得套作”,惊觉,当初的我不就是在套作吗?!为何语文老师还引以为优呢?标准化的作文,这也是深谙考试学的语文老师们善于指导的吧!3.我可怜的表妹:应试教育的牺牲者表妹从小成绩不好。但是大家从未放弃过对她的“拯救”。初中上辅导班补习数学英语作文;我上大学给她补习数学英语;高中为了规避普通高考选择学习美术,无奈天资不够未被单招录取,只能回到高考大军。最终高考考上了一个本科院校的下属学院。大专三年混着过,用她的话说就是“老师糊弄我们也糊弄”,终于临近毕业,家人又要求她接本。托人找来一对一数学家教,请假在家闭门学习外语专业,最终还是落榜。淹没在找工作的大军中。从传统眼光看,表妹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但是另一方面,表妹的表现甚至可以被评价为优秀:小学时围棋比赛进过省前八(业余),乒乓球、游泳、篮球样样精通,性格开朗反应快、情商很高,与人打交道游刃有余,组织家庭聚会落落大方,穿衣品味屡屡被赞。用表妹的话说就是“我除了学习不行其他什么都行”。这样一个孩子,真的是笨、是傻、是不通么?一直以来用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评价、苛责她的家长,有没有想过转身对抗一下应试教育这个怪物呢?有没有诘问一下是谁偷走了这个女孩这么多年快乐的生命呢?妹妹八月就要上班了,进了一家国企的办公室。禁锢的生命终于自由了,祝福她。
  •     用“好”来评价本书太过宽泛,也容易让人误解为只是大道理讲得很清楚,而实践经验却一片空白,其实远非如此,从学生到教师,两种角色都充当过的我更加觉得与这本书相见恨晚,也让复读过的我对当初自己的选择更加的遗憾,回首过去才发现其实很多东西不会随我选择的改变而带来更好的结果,事已至此,只能感慨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作为教师,对于自己先前的认识能够在本书中找到契合点,庆幸自己并未完全被大流所淹没,郑老师带给我的是数据及实践的证明,同样也让我们看到个体在整体中的无奈,但郑老师并未就此沉沦,反而给我们做了示范,别以为自己的力量太小不足以影响别人,作为社会一份子,就得体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教师,更加义不容辞!感谢郑老师!
  •     本来还觉得要郑重地写一篇书评,恐非易事。而当我发现,联系自己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叙述方式时,就开始越写越收不住了。原来我对教育有如此多的关切,虽然我至今不敢以教育工作者自居。有家长说你们老师是专家,有经验,有办法,我只有一边苦笑,一边在心中默默喊愧。与我的同事相比,我是一个懒惰的员工,一个不称职的语文老师,一个不负责任的班主任。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一、愤懑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作者对于人格独立、英雄气概格外珍视。本书附录《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中明确表达自己“笃信英雄史观”。第十四章写“行政专权”,如“气概”、“豪气”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这一章中,作者引述了好几个故事,有些是老生常谈,却依然令人动容:韦祖思因对赫连勃勃“恭惧过礼”而有辱国士之尊,反而被杀;蔡元培为坚持人格独立从北大辞职;胡适就任中研院当场反驳蒋介石;苏联诗人在宴会上以部长为陪衬;《左传》记太史们为“崔杼弑君”而前赴后继;哥大教授拉比回敬总统说“您才是学校的雇员”。大约是作者本人身在高校,感同身受之处颇多,因而这一章格外具有“书愤”的意味。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二、“放”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第一,管理者的放权。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第二,教育者的放手。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作者研究知情志,认为当代教育重知识、轻情志,这不新鲜。有意思的是,大家都认为情商很重要,而情商如何获得?作者的结论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闲时间”。普遍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孩子在“意志力”方面得到极好的训练,但实际上这种意志力是“他控”,“离开了外部力量是不可持续的”。作者研究兴趣,认为当代教育对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用“强干扰”来剥夺孩子的自主时间。比较有趣的是,作者认为当代教育的特征是“直接依赖奖励和表彰”,而由此带来的罪过是破坏性情,特别是兴趣和道德。作者引述艾恩的观点,认为奖励实际是一种“行贿”——“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做完数学作业你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他们实际上是在灌输给孩子这么一种想法:数学很无趣。”作者研究创造力,认为“谁也不知道潜在的创造力是什么样子”,刻意培养创新人才,往往适得其反。创新者是脱离常规的,而在过度的干预中,原本有创造潜能的少年,会“被修理成正常人”。中国当下的教育,正是创造力的摧毁者。我极喜欢这样一句话:“创造潜力是脆弱的东西;而积极的努力不是有益无害、大不了白干,而是为害的可能性颇大。”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三、军备竞赛本书中有“学历军备竞赛”这个提法,很有见地。我本来以为所谓教育,无非是教和学,而二者之中,又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这其中有“管”什么事呢?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除了“管”和“被管”,几无剩义。我们要求的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我们办的不是学校,而是军队!有趣的是,“军事化”的招牌,还很能为吸引优秀学生加分——我所处的学校就是这样。虽然与传说中的衡水中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学校的运行模式、老师的工作形式、学生的生活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个更极端的比喻,谓学校是监狱,学生是囚徒,而教师就是狱卒。我现在手执教鞭,确实常常有种做狱卒的幻灭感。之所以学校搞成了军队,可能还是与社会有关。一位兄长给我的信中提到,这是一个“军功爵制甲首多者受上赏的社会”。我感觉甲首多者“受上赏”可能未必,我也不太了解。但无甲首者自卑不安,有甲首者亦惟恐其少,人人奋发,而人人自危——这是真切可感的现实。我身处学校,感到教师、学生、家长,都被裹挟在这种奋发且焦虑的状态之下,无节制,停不下,很多时候是互相为难,互相折磨。比如,明天就要期中考试,我坐在办公室中答疑,对一道毫无意义的练习题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牵强答案,学生却如获至宝、心满意足地回去了。我这边口干舌燥咽喉肿痛,是敬业呢,还是害人呢?军队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战争是苦事,要忍受。而人生路还长。如果仗打完了,怎么办?我们如何继续生活?比较典型的,大约有两种。一种,是以忍受为代价,等着“熬出头”的。那么一旦考完了,升学了,找到工作了,自然也就摆脱之唯恐不及。为什么忍受苦役呢?是因为看见战胜的许诺,或者只是慑于强大的军纪。而一旦战争结束,无论胜败,强大的外在约束会立刻消失。于是在原先的忍受,就一变而为放纵。我现在班上的学生,其中最放纵的几个,都是那所管束最严格的初中升上来的。他们在爱玩的年纪没有机会玩,于是到了一个宽缓的班主任手里,就开始报复性地玩。我上大学时的上铺兄弟,来时是当地的文科状元,而他后来几乎连床都不下了,面对着笔记本电脑度过了四年时光。另一种,是起先忍受,而后享受的。他们将外在约束转化成了内动力,将人生的阶段分割成了一个个的“战斗目标”,然后鼓足勇气,去打好每一场战役。中考高考求职考,一旦一个目标完成,就会有一个新的随之而来。他们也会感到苦和累,但战而胜之的成就感是巨大的,目标达成的空虚感是可怕的,于是他们要向外寻求新的目标,主动发起一场新的战争。我们身边的“学霸”、“成功人士”,大约属于这种类型。我另有一位大学同学,自己贷款在上海静安区买了房,当别人问起他,这样是不是生活压力很大,他豪迈地回答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一味放纵者,不断奋斗者,大约是两个极端。更多的人,或是挣扎在二者之间。人生中有放纵,有奋斗,有忍受,这都正常。可是,若只剩下这些,岂非太过无趣?其实只要往身边看,就会发现,我的父辈们并不如是生活。我总觉得,我爹妈比我热爱生活,比我富有情趣。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但从“军备竞赛”这个视角看去,会发现一点别样的意味。去年曾拜访一位老先生,听他说起在中学时,因为学校上课不正常,就自己找书看,把能找到的外国小说都读了个遍。据我所知,有相似经历的还大有人在。我们呢,上课是正常的,作业是规范的,而学生的自主性却是被阉割的。强干预带来弱动机甚至是负动机,让学生感到学习可厌,是我们的最大“收获”。上学期,我被要求找班里排名靠后的学生和家长谈话,有个女生来到办公室,才说起“物理”二字,便眼泪直流,然后说了一堆狠话。她说,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为什么要我学要我考?这让我想起自己在上高中时对数学的感受。我相信,作为一门科学的数学或物理学不至于如此面目狰狞,可是,却有多少人厌恶了它们,恨透了它们?上学期开家长会,我说,教这个班的语文,我能做到的,大概只是让孩子们不讨厌这门课。现在想来,我当时这样说,真是相当自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让学生不反感不讨厌,也许就是积德行善了。我相信,对学习者而言,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启迪、陪伴,而非规定、看管、奖惩。也许军事化的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那谁爱搞军备竞赛谁搞去,有人乐意打仗,我不拦着。但我极不喜欢它一统天下。四、语文书中第十二章“科目”,有大量篇幅谈论语文。这部分,看起来是我的专业。实际上我对此没有太多的身份自觉,但自以为对语文教学还是有点想法的。读这一章,最让我兴奋的,是终于看到有人对叶圣陶说了不。近来有人推崇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本,以为胜过当下统编的教科书。但在我看来,从民国老课本中,就埋下了今日语文教学之病根。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这些大名鼎鼎的前辈们,奠定了“语文”的基调,而在我看来,这基调本身就有严重问题。民国课本也好,今日的统编教材也好,都让我兴味索然。作者引用赖瑞云的观点,认为叶圣陶先生等人开创了一种追求“科学性”的语文,而八九十年代开始将其发扬光大,是“忽视了显性型、先导型知识的弊端,漠视了隐性型、从属型知识教学的长处”。然后作者进一步阐发说:“物理学得到的确定性与工业生产达成的效率联手,诱发语文工作者有了过强的‘教’的念头,以为语感和文学素质是可以高效率地教授的;在教授的实施中,他们不断提供明晰的、排外的解释和答案,最终体现为标准化试题。”对于语文的标准化试题,作者引用了不少例子以证明其荒谬。比如答“梅雨潭”错,要答“梅雨潭边”;比如余杰的文章被选为阅读题,自己做竟然全错;等等。但我觉得这都不新鲜,因为早有耳闻。有意思的是我自己的经历。第一次是去某校求职时。我记得面试题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让写教案,讨论文意。面试由一个德高望重的语文特级教师主持。我在其他环节都很顺,只有一个问题,我们年轻人左思右想,反复试探,就是不得要领。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问:为什么《病梅馆记》明明是“记”,却有大量的议论?正确答案是:作者运用的是借题发挥的手法。当时旁边还有一个资深教师补充道:说到底,最重要的就是“借题发挥”这四个字,你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就是最关键的四个字没出来,很遗憾。第二次是我刚入职时。我拿到学生的假期作业,自己做了一篇阅读题,结果是全错。我困惑极了,便去请教:为什么我们的阅读答案里,充斥着“侧面描写”、“反衬”、“动静结合”之类的术语,非如此就不得分?作家自己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得到的回答是:作家未必这样想,但他用了这种手法,这是客观的,就算他自己无意这样写,我们也要分析出来。后来,就在昨天,我听说了某权威教研员是明确表述过这样的观点的:学语文,读不读得懂文章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写作手法。最近与一位外校的同行交流,她准确地将此地当下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三个字:文章学。但她在表达了诸多困惑之后,还是十分肯定地告诉我,她觉得,语文教学,还是要“从浪漫走向精确”。聊天没有继续,但恕我不能认同这个“精确”。对语文,我是“感觉派”。没想到郑也夫先生竟是同道。他说:“文学中重要的是语感,那里极少有可以概括成条文的规律,教学中追求清晰、精密、确定性、唯一解,还不如背诵好文章呢,因为后者对提升语感的帮助胜过前者。”也许有人会问,这语感怎么操作?你如何保证你的教学质量?我想说,如果不能操作,我是怎么操作每一节课的?虽然现在的课绝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我已经在曲学阿世了。但没想到的是,残存的那一点点风格,仍然是有回应的。而教学质量云云,就权当是没有质量,浪费时间好了。上大一的时候,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古代汉语课。不夸张地说,因为这位先生,因为这个课,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先生上课不讲课文,不讲知识,基本就是纵心而谈,上天入地。当然有人会质疑,先生您讲这些有什么用?先生说,别来问我有什么用,我明确告诉你,没用!是的,没用。很多好东西,都是无用的。我现在的办公桌上有语文组集体订的《中文自修》,标语是“学生爱看,老师能用”。是的,这东西能用,用完,就在学期结束后进了垃圾桶。而那位先生的课,先生无意中说出的两三句话,将使我一生铭记。曾有同为语文老师的前辈这样鼓励我: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做点无用功。我有幸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过。可是现在,这声音远了。我很孤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老生常谈
  •     写论文时读的,很受启发,也觉得自己一些观点得到了支撑,但相关引用和展开都被毙掉了,非常遗憾。
  •      “复习过度导致我们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复习过重是考试竞争惨烈所致,经过过烈是因为参与者太多,参与者太多是因为不能及早分流,完不成分流是因为两大流派在收入和声誉上差距太大,技工的职业完全缺乏吸引力。”本书旁征博引心理学、历史学、甚至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来论述当今中国教育问题,读来颇有文献综述之感,但确实剖析透彻,观点如“计划生育对教育的影响”也堪称独到。对部分问题,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放置于我国社会下,看起来未免有理想主义之嫌。
  •     阅读之前一度担心这又是一本被赞誉过度的书,读完之后发现多虑了。读完之后有不少收获,很多观点一针见血。教育是涉及到历史、文化、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群体博弈等多个学科的大话题,作者在其中很多领域都不是专家,但确实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学者展开系统的资料收集与研究。二手资料引述和作者做出的一手评价与论证两相平衡。不同国家的横向对比,与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两条线路都很饱满。
  •     找中信出版是对的。弄成民国范的书皮也是对的。
  •     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时常有感,教育并非只针对学生,更是拷问历史,文化,家庭及未来!
  •     郑老师的书总有些话很有趣,一针见血
  •     偶像
  •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创造力培养方面消极的教育观或许更有价值
  •     希望那些整天对应试教育指手划脚的人(无论持何种态度),先来读读书,再发言。 读完觉得郑也夫是中国难得的一个明白人。 计划生育,计划经济,复习对兴趣的扼杀,这几个观点实在令我醍醐灌顶。 想起议论文答题模板: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记得一年前和机油们讨论过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比较激烈此处略过)。直到现在,愚以为这仍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幸国家的变革之轮已开,让我们瞩目远望吧。
  •     再详读。
  •     第二遍看依然能引发新的思考,吾国教育病灶不是新时代的衍生产物,累犊之面目仍需吾辈修葺革新。
  •     应付各种考试,一轮二轮三轮地复习,伺候好每一门科目,难以体会收获知识的乐趣与学习纯粹的快乐,缺憾的中国学生的人生。但的确只能先立后破,没有更好的可替代机制出现之前也难有改变。
  •     教育的目的是给尽量多的人提供福祉:生活能力、社会地位以及更高层自我追求的能力。分流对于中国大部分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一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希望从仕或者从文。但是中国的现状不是一个发达国家,社会构造上需要大量的技术工种,从个人的幸福角度出发,大部分人不应该捆绑10年时间抽象文科类教育。接下来我觉的有意义的两件事,让技术工作或者服务业的高端人士可以有途径传播自己的技术提高社会地位和工资;让高等文科教育可以传播开来,让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有机会去接受。[传播职场工厂教育为主,逐步做高等教育]。如果社会教育资源或者需求转向了,分流自然会被接受和产生吧。
  •     非常透彻的一本阐述中国教育的书。
  •     一叶之所以能障目,全因视角过于单一,而由个体出发的思考尤甚。让人对融会贯通一词的理解更上层楼的一本书。
  •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读得很认真,也喜欢这种文风
  •     好书:教育弊端能从中见
  •     。。。。。。。。
  •     这是自己读的第一本社会学书籍,打开了自己阅读的另外一面。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同时,这本书中对于中国教育的批评,能打开我的思路,但我还不能对中国教育进行指摘,因为我还不够。
  •     角度可以拿来打开思维,有些地方论证不够有说服力,太主观。
  •     中国教育现在这般场景,确实和传统文化教育历史分不开关系, 无法彻头彻尾改变,只能改善,国家制度 权利 法律 都束缚着教育,改善教育只能从小家做起。九零后这一代多独生子女, 并且正处于一个刻板教育和新式教育的过渡阶段,开阔眼界是必须, 但不得不说, 应试教育是普通孩子进入社会的一个跳板和敲门砖,中国教育弊端再多,对于中国社会还是必不可少。这本书高级吐槽, 只能是隔靴搔痒, 但发人深省。
  •     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在于教育!这真是本好书!从古至今把中国的教育体制联系社会政治结合国外对比。 没有自由的氛围,哪来学术,哪来真正的人才?不能多说,哎
  •     涨见识了…… 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有很多种…… 寻找真问题,解释其因,寻找其解决之道……
  •     读过此书,除了了解当代教育构成和中国教育梗结,更重要还在于发人深思的对自我如何成长及成长至何处的启迪。
  •     关于家庭和社会分流的观点,振聋发聩
  •     首先我们的教育真的太千篇一律,导致被教育出来的孩子们都是一个模样。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让受教育的人有更多朝不同方向发现以及成长的选择和机会。体制和观念需要迫切的改变,给这个越来越趋于多远的社会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同时让孩子们也越来越多的在各个阶段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     一本具体全面分析中国教育的著作。
  •     见解深刻,通俗易懂,易读性高,一些观点略显粗糙但瑕不掩瑜
  •     德国的有意思
  •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高中大学
  •     很多时候,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文字,简单真话的力量,已经足够振聋发聩了,觉得是每个现在及将来的父母都应该阅读的一本书。
  •     之前听了罗辑思维,罗胖讲了郑老师的这本书,看完觉得确实是这样的。高中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说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然而,真的吗?
  •     资料详实,思想深刻,站在生物学、社会学的角度谈教育问题,每一个父母都要读一读
  •     4.5/5 一个“学历军备竞赛” 道尽多少酸甜苦辣!总体评价为优 值得一读!力推
  •     对于每一个浸盈在中国教育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边满富独立思考的书籍,让自己重估自己的底层价值和思维方式。
  •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     道症结,开良方。此病何日能休!
  •     基本说人话,偶尔掉书袋,从制度到现象梳理了郑老师所遇见的中国教育问题。个别问题严重化了,但大部分还是分析得很详尽,整本书有理有据有节,振聋发聩的,值得一读
  •     作为通俗读物,可以一读,唯独大段文献引用驳杂而至于繁琐,剪裁或许有所欠缺;作为学术性作品,或者课堂讲义的延伸,则方法论、论证的模式都是可商榷的;作为教育从业者,对作者提出的相当多的解决方法表示不敢苟同。
  •     不是很赞同……
  •     部分逻辑不通,比如说计划生育影响教育分流。窃以为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才是最相关。但作者对于异化、标准化等方面的探讨仍然有价值。
  •     这本书最大的益处 不是说有多正确 而是极大的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     找到病理须对症下药,笔者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     翻了一遍,没有太系统的思考和看法,多是就事论事的浅层评论
  •     老师之见,综合概览很有启发
  •     针砭时弊
  •     对于一个跑教育线的新入门记者来说,对中国教育的粗浅认识几乎是难免的,但此书帮助我看清楚一些事实。
  •     其实记住标题和几个关键词就行了,论证和文笔其实也没啥。标题党十分感动,后面有些失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