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书评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213046131
作者:许倬云
页数:168页

群架史

第一本有关台湾的中文文献来自1603年一本叫东番记的小册子,主要描述了原住民未开化的生活方式。作者陈第到台湾是来抓倭寇的,可见日本浪人在岛上早有据点。倭寇本身成分复杂,中国人也不少,越货的,劫船的,走私的,各路海上豪强在岛上各自插旗占地,搞得原住民开始往山上躲。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西洋人到了东南亚。开路先锋葡萄牙人见了台湾,甚是喜欢,大叫Formosa(福尔摩沙,美丽岛)。几百年后,一本同名杂志催生了民进党的出现。葡萄牙人的势力不久之后被荷兰人接管了,生意人dutchman想找个港当基地,先看中了澎湖。天朝派人找荷兰佬说,这儿不行,不过您看那边,那儿有个大岛,也不远,随您用,水电费全免。于是荷兰人在台湾安了家。荷兰人在这片发展,自然要和各路海上豪强打交道,这其中有个大佬叫郑芝龙,受保护费,雁过拔毛,称霸一方。他找了个日本老婆,生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国姓爷。清兵入关以后,豪强扛起了反清复明大旗,不幸战败老爸投降,儿子退守台湾,顺便把荷兰人撵走了,一不留神成了民族英雄,坐镇台南。台湾古迹不多,所以台南赤崁楼有机会一定要看一下。郑成功治下台湾大概有二十几万汉人。到1683年,康熙派施琅打下了台湾,开始了二百年的清朝统治。由于郑成功后遗症,清政府并不鼓励移民台湾,不过割给日本人之前,人口还是达到了三百万。岛上过日子主要靠种稻子和甘蔗,也生产樟脑茶叶这种高级货色。这几百万人分成三大帮派,福建泉州人最早跟着郑成功搬来,占了沿海;接着是福建漳州人,占了内陆平原;最晚来的广东客家人,只能上山找丘陵安家了。这些人分片居住,泾渭分明,发生矛盾基本靠打群架解决。大帮内还有小帮,大族里又分小族,于是一时间各种群架,各种械斗。官府也管不了,所以台湾地方土豪大族的势力由来已久。甲午海战,国耻国殇,直接结果是台湾在1895年归了日本。郑成功当年带来的人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清朝人又多少抵制汉文化在台湾传播,加上平时忙着打群架,台湾的汉文化积淀并不深,这自然给了日本人一些方便,后藤新平屠了几轮反抗以后,岛里基本就消停了。日本人建设台湾还是很卖力的,修糖厂,建铁路,开港口,都不含糊,他们又以文明人自居,义务教育卫生法制民主这些新鲜玩意,也灌输给台湾人不少。即使如此,台湾人还免不了是二等公民,尤其在关键时候,比如粮食紧张的时候,台湾人的配给量只是日本人的一半。如果日文流利,再改个日本姓,就可以算皇民化了,皇民可以比其他台湾人多吃两口,利诱之下,有10%人归化成了皇民,比例不高,不知道是民族气节尚存还是因为日语太难。二战爆发,台湾人也跟着出去打打杀杀,有时比日本人还卖力气,这是归化以后找身份认同的普遍现象。日本战败,接收台湾的是国民党游击队头子陈仪,手下人装备差,素质低。被解放的台湾人民看这帮大陆人精气神不如皇军也就罢了,搞贪污腐败倒是挺在行,积怨日盛,终于在1947年爆发了重名的二二八事件。这个因为纠察烟贩引发的血案,导火索是纠察员失手枪杀了一个看热闹的,蔓延成本省人群殴外省人的全岛群架,外省人见势不妙呼叫增援,以本省人遭到血腥镇压结束。死亡人数从几千到几万众说纷纭,但群架升级造成的族群分裂是公认的后果,影响直达今天。国军溃败台湾,老蒋开启了威权时代。虽然邪恶也是为了自保,毕竟外省人是外来的,最有效的维稳方式就是大棒子,建不成和谐社会至少落个稳定政权。权力集中的好处是真想干事的时候效率高,专制在台湾社会转型经济腾飞过程中也算功不可没。同时向往民主自由的志士也大有人在,本省的,外省的都有,被抓进绿岛(火烧岛)不少,更多的或者投身政治或者办报著书,一铲一锤地挖蒋家的墙角。结束威权时代,开放党禁报禁的是蒋经国自己,所以小蒋的名声比他老爸要强很多。经李登辉过度,民进党在2000年执政以后,台湾进入民主时代。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台湾的民主总有一种打群架的架势。族群意愿覆盖个体意愿,这点在工业化较缓慢的南部尤其明显。政党似乎没有左右,只聊统独。2000年开始的四次选举,敖包事件越来越少,过程越来越理性平和,但本省外省依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接触过的台湾人,有坚决要独立的,有愿意谈判的,有害怕打仗的,但没见过一个哭着喊着要回归往大陆怀里钻的。四百年历史,台湾人建立了自己的identity,虽然还在打群架,但已经拥有了共同的自豪和担忧。今天公投的话,十有八九半数以上赞成独立。同时现实是大陆绝不放手,经济上台湾越来越依赖大陆;另一个角度说,放着个有钱的土豪亲戚,有便宜不沾白不沾。认识的台湾朋友中,好几个都到大陆发展,边抱怨边挣钱。这个到日据之前被认为没什么文化的小岛,今天却是中华传统文化保留最好的地方之一。非常感谢,为了少年时的台湾音乐,为了青年时的综艺政论节目,为了清新或者沉重的台湾电影,为了和台湾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饱含深情的历史讲演

买之前,以为是四百年沧桑的鸿篇巨制,到手之后讶异于150多页的内容,厚度还不及需死记硬背的政治课本。读之前,以为自是冷静叙事,严谨论述,其热销不外乎知名学者于纷繁故纸堆中的生动叙述和独特视角,读起来却发现远胜于此,仿佛置身名家讲堂聆听一场饱含深情的历史讲演。从大航海时代的美丽岛Formosa,再到清统、日治、民国,直至当代的政治经济发展,口语化的叙述下,言非华丽却举重若轻,字里行间充满对这座海上翡翠玉雕的深刻情感和责任感,或深情或激荡,或骄傲或顿足。原来大师之称,是超越深厚专业学养的境界。

了解的开始

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台湾的四百年身世。大陆人大多不懂台湾,爱国情绪让他们急切地在这个岛屿上插上我们的旗帜。但是,强拥入怀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而是要先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它的生长和发展,了解这里的人民所思所想。这本书,是个好的开始。

成也族群,忧也族群

成也族群,忧也族群——读许倬云《台湾四百年》许倬云近年来出了不少注水书,但这本《台湾四百年》算是干货。许氏惯于从社会结构切入历史,台湾四百年被他泼墨成一副美丽生动的山水画,而 “点睛之笔”就是 “族群与民主的互动”。台湾在16世纪才被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拽进历史,后又被荷兰占据。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带来了10万人口(土著人口大概也10万),可这些人里大部分是官员和军人,他们不习读书,对台湾的庶民文化没什么提升,再加清政府后来出于对台湾(作为反清复明基地)的防范,长期禁止大陆人登岛,这就导致精英文化不能深入到庶民生活中进行调节整合,民间遂由移民自发形成族群争斗基因。族群争斗是个麻烦事。我们知道,人一出生就会被归类到各种身份中去,但很多身份可以变,比如,我不再当老师时就不是老师了。可族群身份却与生俱来,洗也洗不掉。人类学家艾瑞克森说,“每个族群都认为自己是被拣选的,把别的族群视为投射负面认同的银幕,并以此作为相互争斗的理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弗洛姆将族群特征(种族、籍贯、肤色、宗教等)称为人的初级连带,其好处在于“与其他人的联合、团结可以增强力量,也能克服个体的孤独,获得归属感。”坏处在于“阻碍人发展成为一个自由的、自主的、有创造力的个体。”因此,族群认同需要具有“超越性视野”的精英文化来引领,否则,会长时期停留在地域性、血缘性的争斗层面。清政府在嘉庆年间放开对台湾的移民,刘铭传他们也作了些建设工作,但没多少年。到了1895年,台湾就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带来的现代文化对台湾庶民文化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所以,李敖的儿子李戡最近接受采访时还在说:“动不动就讲什么‘中国在台湾’,……他们以为台湾人素质好是因为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那是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但台湾人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终究是二等公民,经过50年的压抑,“亚细亚的孤儿”归来,盼来的却是衣衫褴褛、腐败扰民的 国民党兵,这令台湾本土人在比较下对国民党政府失望起来。到1947年,终于酿成了二二八事件,由于陈仪与国民党的处置失当,这一事件在“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划下族群伤口。这一伤口并没有马上发酵,因为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毫无反抗的希望,民众只能接受既定的社会位阶安排。但到了70年代,随着民意代表老去、失去联合国席位,国民党不得不起用本土人才、放开地方选举,争取新的合法性资源,台湾政治学者朱云汉将这一进程描述为“国民党面对潜在的省籍矛盾与快速经济社会变迁所持续进行的组织调适”。在威权政府“主动调适”放出一定政治空间后,台湾本土化民主势力在1980年代,也利用族群问题加紧了政治动员,本省籍民众开始逐渐意识到原先省籍间的政治与文化不平等,开始形成一种新的“族群想象”,冲击着威权政府,而这批具有省籍/本土意识的群众也成为民进党的主要社会基础。为什么是“族群身份”被动员,而不是其他身份?道理也简单,上午9点15分出生的你一般不会将自己归为“上午9点至10点生的人”,但如果某个独裁者出于迷信,认为这个时间生的人会有造反领袖出现,因而下令迫害这些人,“上午9点至10点生的人”就会因为被迫害很容易的建立起身份认同,并被政治动员起来。由于“族群问题”在台湾人身上划下的伤口极深,政治动员起来具有天然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有史家认为“辛亥革命本质上一次反满革命”的原因。当族群认同与民主政治结盟,就产生了惊人能量,他们的抗争使得国民党的镇压成本抬高,于是,党禁和戒严一开,再加蒋经国审时度势、李登辉顺水推舟,政党轮替完成,民主化就成矣。但台湾近三十年的民主化也并非尽善尽美,突出弊病还是族群问题。许氏认为,台湾经济起飞与都市化带来的“南方差异”,与原有的族群矛盾共振,严重影响了政党竞争。选举往往不是凭着政见,而是凭着族群归属和认同,以及地方利益来划分,这就导致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干扰和压迫,政府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所以,萨伊克在《族群》一书的名言再次被印证——“族群意识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撕裂一个国家。”台湾民主真可谓“成也族群,忧也族群。” 刊于4月19日《南都周刊》

一条线的台湾历史

对于台湾历史,一直有种好奇。在旧时代她与大陆的联系,49年以前的状况,49年老蒋占领台湾以后的发展,再到上个世纪末,台湾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层面的发展,都始终领先于大陆,这些个问题始终让我充满好奇。许倬云先生的这本《台湾四百年》是本小书,他从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讲述台湾的历史变迁,整个过程简明扼要,读起来十分流畅。但这本书终究是一本小书,很多东西紧紧是简单带过,而对于我很好奇的49年以后台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七十年大,蒋经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这段,讲述的并不多,很多都是简单叙述,或许有些东西说不清楚或者不方便说吧。不过总体看来,读完这本书,对于台湾这四百年的历史有了一整条线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更具体的去细读台湾。

薄薄的一册小书

薄薄的一册小书,从十六、七世纪的台湾讲起,直至今日。许先生并未以时间的脉络记录事件的发生作为讲述方式,而是宏观的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周边等完整的地区生态来讲述台湾。最后一章的“积患重重,当共建世界新文明”,指出目前台湾之弊端与对台湾未来的期许,言语之恳切,令人动容。

《台湾四百年》:从台湾的发展历史谈台湾人的民族认同

台湾岛本是东亚大陆东南部的一个半岛,后因地壳运动,连接部分断裂下沉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就此与大陆分离,孤悬海外。教科书中,始终强调着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心连着心,都是华夏民族的后代。可为什么早已摆脱殖民统治和威权统治的台湾,仍没有回归大陆,难道台湾人民看到如此繁荣昌盛的祖国,就没有自豪感与认同感吗?这些问题是浅显通俗的教科书无法解答的,要弄明白就必须了解台湾人的心声,听听台湾同胞怎么看待回归的问题。许倬云先生的《台湾四百年》梳理了台湾四百年的历史,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多角度,从世界史、中华史、台湾史多维度的讲述了台湾的发展历程,是一本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台湾历史普及读本。许倬云生于大陆,长于大陆,成才于台湾,成名于美国,他始终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希望能够将历史现实的借鉴意义呈献给普罗大众。《台湾四百年》就是徐先生八十二岁高龄时口述的历史,以讲义的形式,分七个篇章讲述了台湾四百年的历史。徐先生经历战乱离别,背井离乡,基于身份的多重复杂性,他在讲述台湾历史时,既能站在大陆立场以大局观看待问题,也能站在台湾立场为其困境和苦难报以同情和怜悯。因此书中的语言不同于寻常历史书籍的严谨语言,徐先生始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着台湾的起落兴衰。台湾正式进入国际视野是完全被动的,被西方殖民者和东方倭寇拽入世界发展史,从此告别偏安一隅的历史,进入四百年的动荡发展史。先后经历荷兰殖民统治、郑氏集团的军事经济管辖、清政府统治、日本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统治,始终在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中的冲撞纠缠。从历史的蛛丝马迹,找寻到台湾发展成如今模样的原因,也能理解为何台湾民众对我大中华始终缺乏历史归宿感及文化认同感的原因。明朝自郑和下西洋后,开始实施海禁,此政策延续明清两代,对中国发展带来巨大阻碍,台湾也因其远离大陆的海岛身份并不为当时政府所重视。再加上台湾复杂的地形和稀少的人口,更是减少了民间对台湾商贸活动,这是台湾欠发展的初因。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注定台湾不会孤寂太久。十六世纪中期开始,明朝沿海和日本倭寇的经贸活动逐渐增多,摆脱明代官方禁令需要海外据点,西方航海者也亟需在东亚寻找一个商贸转运点,台湾自然成为首选。明朝灭亡后,郑成功为了求得稳固的根据地,于1661年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启郑氏三代对台湾的统治。郑氏集团原是海盗集团,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明末著名的大海盗,海岛集团是经济与军事并重的组织,所以在台湾实行的统治也是如此。军事需要经济的强力支持,于是郑氏延续着台湾的海上贸易作用,力促经济发展,无形中促进了台湾的开化和进步。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郑克爽投降,台湾进入清朝两百余年的统治。同明朝一样,实施海禁的清朝并不重视台湾。一方面严禁民间的赴台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只派粤闽的单身汉赴台开垦,一进一出,台湾的发展再次受阻。台湾原住民未开化,文明程度很低;同郑成功赴台的十万将士多是兵卒,也不具有太多文化;清统治时期,士大夫视赴台为危途,派去的都是没有文化的单身汉,造成台湾的俗民文化始终同大陆的精英文化格格不入。赴台的单身汉大多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以及广东的客家人聚集区,三拨人赴台开垦土地,架设灌溉设施,同原住民融合,对台湾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三波势力却始终相互侵轧,从未停息。中国人内斗的劣根性,在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不止一次的上演,轮回至今。洋务运动开启了台湾的现代化。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巡抚。现代化发展仅仅十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进入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清政府的汉化并不充分,台湾民间的经济豪族也不同于大陆的士族乡绅,没有起到教育开化的社会作用,台湾人民的文化认同十分淡薄。1895年后,收到殖民统治的台湾人民被强迫学习日语,尊奉天照大神和天皇,在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上又一次混乱。尽管在抗战胜利后统计的皇民人数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可思想上的迷惘是无法用数字体现的。台湾人在台地位低于日本人,可到日占东北后,地位又高于当地人,既被日本人欺压,又不被大陆人理解同情,找不到归属,成为没有国家的族群,台湾本土作家吴浊流的成名作《亚细亚的孤儿》就以主人公的经历表达了此遭遇。随着二战进入胶着时期,台湾人也被日军抽调入伍,主要在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作战。日本投降后,大陆旋即陷入内战,无暇顾及台湾的国民政府让就近的福建武装长官陈仪统摄台湾。当台湾人民满怀期待的迎接大陆接收大军时,却只看到衣衫褴褛,军容不整的游击部队,反观投降的日本军队,军容整齐,军威尤胜,不免让台湾民众大失所望。第一印象不好的陈仪政府,后来又屡犯政策混乱和贪污腐败的错误,让台湾民众愈发不满,终于在1947年爆发“二二八事件”。起因是台湾当局纠察员过失致群众死亡,后又因警察开枪镇压请愿民众而导致群众死伤,遂引发全省的排外运动,凡是不会闽南语的外地人,抓住便打,被打死的外省人数以千计。暴动的群众中,主要成员正是随日本出战太平洋的台湾本省军夫。蒋介石本就头疼大陆战局,听闻台湾暴乱,真以为是大规模的叛乱,就派军队弹压,于是数以千计的本省人遇害。“二二八事件”是台湾本土与异族冲突和内部纷乱对立的缩影,贯穿整个台湾历史。从最初的反抗荷兰人殖民统治,到反清复明,到泉漳客三族内斗,到赛德克巴莱的“雾社事件”,到“二二八事件”,直到今天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立法委”闹剧,以及同大陆的关系,深深体现着族群因素对台湾发展的影响,以至于今天的台湾形成两党并不以政党理念划分而以族群划分的民主格局。四百年的时间,台湾人屡次成为失去根系的人,在一次次被侵略和被镇压中,在一次次被丢弃和被遗忘后,对文化和民族的认同,都随历史的尘埃淡去。加入美国的从此叫美国人,留在台湾的则自称台湾人。时至今日,历史的经历者逐渐老去,台湾的身世也愈发扑朔迷离,年轻一代不再有回归祖国的意识,文化的断层,民族认同的丢失,正在成为可怕的现实。我们唯有寄希望于经的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两岸频繁的交往,唤醒丢失的记忆。愿郎有情妾有意,愿如许老所希冀的“璧合之前须有珠联,镜圆之时还待金镶;期间必有一段过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处的过程。”

“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台湾歌手罗大佑的这首《亚细亚的孤儿》得名于台湾作家吴浊流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同名小说。这首歌曲与这部小说都直接地反映了台湾历史上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即台湾人对自身归属的困惑。——“开台圣王”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台湾人被认为是明朝遗民;清政府攻占台湾之后,台湾被视为偏远山区;日据时期,台湾人是二等人;光复之后,大陆人又把台湾人当日本人;国共内战,台湾又成为国民党政权最后的据点。直到现在,“台独”势力纷纷扰扰,其实仍旧没有逃开台湾人对归属感的困惑。台湾自从16世纪被荷兰海盗和日本倭寇拽进世界历史,四百间历经荷兰殖民者、郑氏家族、清朝、日本和国民党的统治,本土、大陆和世界三种力量始终纠缠不清。《台湾四百年》的作者、历史学界泰斗许倬云先生,属于在大陆出生、台湾成长、旅美学习、最后又回归台湾的那一代学人。基于这样的成长背景,作者能够从本土、大陆和世界三个层次来理解台湾的宿命。而其所秉承的大历史观,又使得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回答历史的疑问和寻找历史的依据,而是更上一层楼地评析了当代台湾的种种弊病,且提出了“重建现代文明”的期待。通过该书言简意赅的叙述,我第一次了解到台湾之所以为台湾的历程,这座曾经荒芜的小岛、一座被大陆忽视了上千年的小岛,在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努力、在并不安定的环境下前仆后继,挺过了外族侵略的屈辱,走出了威权下的“白色恐怖”,四百年的辛苦和血汗最终造就了今天的台湾,一座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岛屿。其中所蕴含的台湾人的精神,很值得同胞学习。书中,作者将荷兰、大陆、日本等文化因素在台湾历史所留下的印记娓娓道来,从政治影响、经济状态、族群关系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入手,极为客观地分析了台湾人归属困惑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清晰、令人信服,也让人不由得对那个“亚细亚的孤儿”心存同情。犹记得中学时,我的历史老师将台湾比喻成中国的裆部,别人一捏就要难受,更不用说被抢了去。在这样的教育中,台湾往往被抽象地作为祖国统一的目标和外交的底线。渐渐明辨事理,我又发现台湾经常被渲染为华夏文化传承的港湾、大陆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榜样。通过那些极受追捧的文艺作品,我们似乎比其他省份更了解这块特别的地域,但事实上台湾仍然最为陌生,我们甚至没办法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关于台湾人性格和文化特色的图式。应该说,海峡两岸走到现在最需要的,仍旧还是“坦诚相见”。

一本难得的台湾历史普及本

2012年有一部讲述台湾历史的电影《赛德克-巴莱》风靡中国,很多看过这部说着台湾土语的历史片的人不免一头雾水。记得《看历史》杂志还为此特意推出了一期关于台湾历史的专辑特刊。事实上,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台湾历史的了解甚至不如对美国历史的熟悉程度。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熟悉中国和台湾的当代历史泰斗,许倬云的《台湾四百年》无疑是一本关于台湾历史的最好的普及本。虽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台湾情结”,但这种政治语境下的台湾情结却往往是建立的历史无知的前提下。从这一点来说,了解真正的历史真相,是消除政治愚昧和无知的唯一方法。这本书基本都是根据许老口述进行记录整理的,因此语言比较浅显易懂,编辑为本书下了很大功夫,很多历史图片带给读者极大的信息量。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台湾仍是一个敏感话题,甚至说,连台湾这么名字都存在表达上的困难,常常必须在前面加上“中国”二字才可以。因此这本书在中国出版,不仅面临着许多政治审查障碍,也存在不少特殊背景下的技术障碍。《台湾四百年》得以放在许多中国读者手中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对中国来说,不仅存在台湾历史的遮蔽,目前又越来越增加了民主制度优越性的强烈反差,这使台湾以及蒋经国更加显得令中国当局无法面对。这种现实尴尬自然会牵连到历史层面。反过来,对困境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台湾无疑代表了一个历史可能,或者说是一个方向和希望。没有历史就没有真实,没有历史也就没有当下和未来,台湾既是中国的过去,也是中国的将来。正如许倬云现实在书里的一句话:无论历史怎么发展,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并没有改变。

台湾为什么,台湾怎么办

相比于先前看过的几本有关台湾历史的书,许倬云先生这本书明显得更薄,更精悍。但大家就是大家,他延续了前两本书的风格,用这不到160页、不满10万字的一本小书,以简明的史料、真挚的感情、卓越的思想和史家的风范,为我们讲述了台湾四百年来的起落兴衰。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极其简明的为我们梳理了台湾四百年来的历史脉络。他把台湾自1603年陈第追踪倭寇的第一次记述而正式进入中国历史文献起的历史划分为作为海盗集团基地和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1683年归入中央政权、1895年甲午战败日本占据、1945年国民党施行威权统治,以及由蒋经国开启并延续至今的台湾民主政治新时代这五个时期,注重把台湾历史放到与中国、与世界的大框架中加以论述,对每个时期的经贸、文化、政治做了非常客观的介绍,即使是对日据时期的台湾也并不曲解、不美化。许倬云先生通过对台湾四百年挣扎与奋斗的梳理与阐述,着重告诉我们台湾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台湾人今天的精神与困境。第一,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历代持续不断的开发,从郑成功第一次在全台建立行政统治系统起,历代移民带去了精耕农业,洋务运动发展了经济,日据时期推行的“皇民化运动”,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国语运动和“土改”,随后蒋经国推行的“十大建设”共同造就了今天的台湾经济。第二,文化的根基是庶民文化,郑成功带到台湾的多是娴熟于庶民文化的海上活动集团成员、军人和“罗汉脚”,继之的清廷有意消弱台湾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日本人推行的奴化教育更是要彻底割断与汉文化的纽带。这种状况要到国民党治台时期才有所改变。第三,族群的分野有极深的历史根源,首先是因为庶民文化所具有地区性和排他性,原住民、泉漳、闽客之间的冲突都起源于此,再加之本省人与外省人、蓝营与绿营的对立等等,“政治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作为楚河汉界”。许倬云先生以对台湾的深厚感情,在为面临的严峻形势深怀忧虑的同时,通过他的观察、理解和分析,指出了台湾今后应该怎么办。台湾目前面临着重重困境,因为李登辉重政治权力轻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没能及时进行,纳米技术和生化科技等没有形成产业,营业中心建设还未起步,而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泡沫造成巨大的隐患;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族群分化日趋严重,北部城市与南部乡村发展不平衡,农村极度衰退;还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受族群分野而丧失理性的民主政治,受科举遗毒影响的现代教育等问题。而他为台湾找到的出路在于——在经济上,必须与大陆挂钩,以自身精致的经济体与大陆庞大的经济体相配合,形成一个可以自救自存的单位;在文化上,必须两岸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经验——“中国人应当自己寻找自己的观念,真正能够重新认识和借鉴东西方科技文明本身的一些理性价值,整合铸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价值体系。”我是一个坚定的统一论者,来看这本书更为关注还是两岸关系。但是,我从行文之中感受到了许倬云先生对台湾的深厚感情,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台湾的历史以及两岸的现状。可以说,两岸关系的最终解决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也需要时机,但在此之前必须不断的增强了解,增进互信,正象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事在人为,许多事情都需要大家放开偏见,丢下包袱,以理性考虑,以共同走向一个比较合理的未来——对大陆、对台湾都同样如此。

台湾简史(书评书摘不分)

之所以给的评分是四星推荐,是因为此书用很短的篇幅极其概要的叙述了台湾历史。虽然书名《台湾四百年》听起来相当宏大,但实际上这是本浅显的普及读物,而非严谨的学术著作。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莫过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书名非常微观,切入点非常细小,但呈现出来的却是波澜诡谲的历史景象。此书因为是作者口述他人记录,措词朴实,逻辑清晰,架构简单,观点点到即止,适合对台湾感兴趣却又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去深究的读者,尤其适合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对任何长文都难以忍耐的当下。自觉虽还未到这一步,但比起以前,确实已显露退化迹象。前言先明确作者对此书的定位以及他本人的研究视角/研究者立场。“自己既可以大陆人的身份观察台湾,也可以本省人的身份理解台湾。内外两层的比较,对我自己而言,都是在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解别人。”“本书不是一部资料书,而是一部关于台湾人今天的精神与困境的书。”第一章《被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拽进历史》“美丽岛”(Formosa/福尔摩沙“德由来。罗大佑在2004年发行了专辑《美丽岛》,这个葡萄牙人赋予的诗意名字讽刺性的揭示了台湾进入世界历史并不诗意的开端——16世纪大航海时代中的殖民活动。当然,在此之前,台湾历史可追溯至东汉至宋有限的记载,它相对偏僻的区位、规模太小的人口和落后的生产能力(“既不能提供资源,又不具备交易市场”,pp.15),使得中土帝国和它的关联弱到近似于无。16世纪,在西方急切的寻找东方市场的同时,中国沿海走私贸易兴盛,与此相关的倭寇之组成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另一个庞大的话题,台湾当时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成了国际海上集团活动据点,西班牙人、荷兰人、中国人纷纷在台湾形成聚落,建设基地。作为一个岛屿,台湾的命运与海洋文明紧密相连。第二章《从海盗集团到“开台圣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开辟了中国人对台湾的统治历史,给这片区域带来了文化的归属。“郑成功的事业,毋宁说是以台湾为基地,以海上贸易取得资源,致力于华夏文化的延续。”(pp.32) 大陆移民大批量的进入台湾,但值得注意的是,移民的主体是海上集团成员,是中土社会的下层人士,这意味着他们在台湾繁殖开来的是庶民文化,与原有大陆精英文化割裂后难以重新自发成长为精英文化。“所以郑氏统治的台湾,正如海外各地的华侨社会,其庶民特性非常强烈。”(pp.36)第三章《清政府的“汉化”大开发》1683年郑氏降清后,台湾归于清政府统治,至1895年被割让给日本,中间有两百余年。台湾各地设州县,福建和广东移民大规模迁入,但“清政府对台湾的官方政策,是防止台湾威胁大陆海岸甚于开发台湾”(pp.40)。故屯垦早期十分艰难,诞生了台湾民俗中的王爷信仰(瘟疫、海难等)。清后期政府开放移民活动,权势者招纳劳动力,驱逐原住民,逐渐形成“垦户、租户、佃户”三个阶级。同时原住民和汉人的融合不断进行。汉人带来了精耕农业,大量开展水利建设,稻米、蔗糖、樟脑和茶叶等成为台湾重要的出口商品。“台湾的产业在两三百年之间,从新石器时代的水平,迅速地提升到近代的水平。”(pp.50) 移民主要来自三处,泉州、漳州和粤东。不同地域的移民在不同时期进入台湾,相应对土地等资源的掌控也不同,形成了各自分布的三大族群,彼此之间为争夺利益频繁械斗。“这种族群的分野,在今天台湾的民主选举活动中,也还是相当重要的干扰因素。”(pp.52) 19世纪末期的洋务运动推进了台湾现代化建设。但总体而言,“清领时代,台湾德官府实际上权力有限。台湾由这些当地德大业户、地主、豪门把持”(pp.52)。第四章《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甚至在初听时我并未意识到他在谈论什么问题就被歌词中巨大的悲伤感染。当明白他在写什么之后,当再看过《赛德克巴莱》这样的电影之后,当认真的去尝试思考和体会台湾认同问题时,越发觉得历史操纵地方和个体命运的愤慨和悲痛,以及历史又是被谁操纵的荒谬。甲午战败,台湾归属日本。短短五十年,几乎完全被同化。原因有:台湾对汉文化的依恋薄弱,庶民文化无力支撑社会;族群分类斗争长期存在,基于现实利益的地方性族群认同和归属超越了更大的文化和国族认同;抵抗无力,被日本强行镇压;日本尽力建设台湾,农业、工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效显著;后期发动“皇民化运动”。后三点在《赛德克巴莱》中还原的相当不错。但同时日本对台湾的建设刻意止于物质层面,制度上台湾人民不可能享有任何与日本人平等的地位,台湾人民的身份尴尬,权利低微。《亚细亚的孤儿》最先是台湾作者吴浊流的长篇日文小说,面对的正是台湾人民的认同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今日,依然是个问号。但根据近些年来台湾民运种种,越来越清晰的趋势是台湾似乎不再寻求大陆或者日本或者其他的依附性,而是日益发展出独立身份。而这,对于某些政治目标,恐怕是最为棘手的难题。人心不向,何以为之。第五章《国民党“威权”统治台湾》日本兵败,国民党接收台湾。最初却也没把台湾正经当回事儿,直到内战失利,无路可退。而台湾民众相应的也对国民党政权“由失望而不满,由不满而愤怒(pp.87)”。官民对峙,“二二八事件”。1949-1987年,蒋氏政权对台湾进行了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威权统治的阴影笼罩全岛。在台湾诸多影片中都有涉及,例如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但台湾的政治体制却已是宪政,故早期一直是党政合一德政治文化中变样的依法民主选举。第六章《走向政治民主、经济腾飞的新时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政权结构逐渐改变,民主活动兴起,大陆来台的自由知识分子和本土民主运动第二代(日治时期第一代)参与。蒋经国改变了军队归属,注重经济发展。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城市化带来南北差异加剧。民进党成立。戒严结束。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台海关系破冰。台湾本土文学繁荣,曾有一系列纪录片拍摄了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等人的文学历程,很好的呈现了该时期台湾文化的发展,从庶民文化中逐渐成长出的本土精英文化。李登辉时期,“台湾在政治上完成了民主化德政党轮替,全面选举代替了间接选举"(pp.128),但经济发展势头减弱。“台湾的政治结构缺乏适当的制衡机制。立法单位以独立的民意代表为基础,可以抗衡行政当局,可以藐视行政权;行政权在立法权的节制之下,其工作效率大受影响。……民意代表们的素质,依旧不能脱离台湾历史上方言族群和区域族群对于人民投票取向的影响力。”(pp.130)第七章《积患重重,当共建世界新文明》经济驱动力不足,区域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增多,环境恶化,民主政治弊病严重(“在结构上看来是民主了,在功能的运作上却不能实现民主的好处”,pp.151),现代教育僵化是台湾新时期的重大问题。这些在龙应台早期的《野火集》等书里都有涉及。这些同样也是大陆当前的问题。在上述诸多实证文本之后,作者终于提出了规范性的论述,“中国人应当自己寻找自己的观念,真正能够重新认识和借鉴东西方科技文明本身的一些理性价值,融合铸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价值体系。”读好书的妙处在于可以解决一些困惑。比如台湾极其幼稚的民主、认同问题,在阅读此书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读好书的另一妙处在于可以将很多先前累积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更全面些的理解,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各种影视音乐书籍。所以总体而言,薄薄一书,读的倒也有趣。

一本小书讲述台湾四百年

一本小书讲述台湾四百年台湾那秀丽的景色、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与大陆特殊的关系,都是吸引海峡对岸人们前往观光的地方,然而在这风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沉重历史,却是人们所忽视的。顾倬云教授通过这一本小小的书,详细讲述了台湾和大陆关系最紧密的这四百年。台湾虽然和大陆同宗同祖,但却有着很多不同的人文气息,这是由于融合了不同时期各个民族文化的原因。除了最主要受大陆移民的中华文明影响外,台湾还结合了当地原住民、历史上的葡萄牙、荷兰和南洋各国,以及近代对台湾影响深远的日本殖民文化的熏染,以及国民党退缩到台湾后民国时期的西方,历史上长时期、多民族文化的糅合,才形成了台湾特有的人文气息。不过正如作者所言,历史上台湾的“文化土壤并不丰厚”,朝代的更迭、异族的入侵,使不少台湾人文化归属感淡薄模糊,特别是近代腐败的清政府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更顾不得孤悬海外的台湾岛,只能任由它自生自灭,以致其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五十多年,使台湾有了“亚细亚孤儿”之称,我想,很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归属感的淡薄成了“台独”势力的滥觞。书中作者多次用了“历史的吊诡”这一词目,譬如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同胞自发的听中国古事,看歌仔戏……以怀念中国文化,而如今台湾已脱离日本六十多年,而“哈日”却成了一时风气,这点从当今的影视剧中我们还是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日本文化对台湾的影响之深。而除了割舍不断血缘,正是这种以中华文明为主杂糅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台湾社会,深深吸引了海峡对岸同胞。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湾却不仅仅局限于渔业,初登上台湾岛的大陆移民,在继续中国传统的垦荒农耕之余,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早早的就开始了海上贸易,通商于北方大陆、日本和南洋诸国,被称为“开台圣王”的郑成功更是注重海上贸易,甚至形成了一个“郑氏集团”的贸易机制,使这个孤悬海外的孤岛能够对抗清朝数十年。清末,在大陆虎头蛇尾的洋务运动在台湾却得到了相对持续的贯彻发展,系统的规划了城市设计、国防,建成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和中国第一个地区性电力通信网络。而日据时期,日本更是把台湾当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粮仓,虽然当时压制台湾同胞,进行“皇民化运动”,但是在经济上却并未受到大的损失。国民党接受台湾之后,利用从大陆卷携的黄金和各方面人才,通过台湾同胞的努力,再加以美国的大力扶持,一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直到李登辉执政后重政治轻经济,导致错失大好时机,并且据作者看,随着社会进步各种矛盾日益复杂、激化,经济短期内仍难有起色,但随着近年和大陆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台湾同胞的聪明才智,肯定会度过难关的。提起政治,大陆成长起来的人们,多是和严肃、残酷联系起来,而看当今的台湾政局,却往往颇有喜感甚至悬疑,比如动辄大打出手的“国会议员们”,比如至今也说不清的“319枪击案”……可是知道台湾曾经有长达38年“戒严时期”的人却不多,期间国民党“威权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更是让民众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在蒋经国先生上台后开启了民主政治革新之旅,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台湾迅速崛起。可是好景不长,李登辉继任后着重操弄政治权利,激进的进行所谓“民主化”使台湾岛陷入内耗,错过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台独势力“民进党”趁机崛起,随后便是长达数年的两岸关系紧张。可喜的是,近几年两岸关系有了实质性的发展,沟通越来越频繁、紧密,这不光是靠着同宗同祖的一脉相连,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智慧使然,不论地理位置还是心理位置都需要两岸更紧密的合作,来抵抗更大的国际风浪,而非做那些让“亲者痛、仇者快”他人的枪手。台湾岛,在大多数大陆同胞眼中是真正的“美丽岛”,但我希望对她的了解不要仅仅停留在日月潭、阳明山、凤梨酥、蚵仔煎……之上,要更多的认识到她美丽外表后,更深层次的社会人文、历史传统等等,而这本小书是一个极佳的路径。

最近看的比较心水的一本小书,许倬云老师写的《台湾四百年》,不得不感叹大师就是大师!我也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介绍台湾历史的展板上,要把1895-1945这五十年写成“日治时代”,而不是传统的“日据时代”。看看台湾,忧心忡忡的台湾,大陆又该往何处去?蔡英文当选了,当选了。最近看的比较心水的一本小书,许倬云老师写的《台湾四百年》,不得不感叹大师就是大师!我也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介绍台湾历史的展板上,要把1895-1945这五十年写成“日治时代”,而不是传统的“日据时代”。看看台湾,忧心忡忡的台湾,大陆又该往何处去?

大师眼中的“福尔摩沙”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凡用心之处,一沙皆可窥见一处圆融自在的辽阔天地。这种近乎无限的多元化,固然造就了无比精彩的世界,却也往往让试图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人们无所适从。历史学就是要在这渐欲迷人眼的乱花丛中,觅出一条人类文明发展的鲜明脉络,从而使后来者在貌似无常幻灭的时空流转中,找到虚灵不昧的定盘星。同为写史,境界悬殊。有人费心在故纸堆中上下其手,所为者无非借古人之权谋心计成今人之富贵浮华,举手投足难脱钻营功利的小家子气;而大师著史则往往举重若轻,文采不必华丽,然落笔必言之有物且切中要害,每于轻描淡写中尽显智慧胸襟和不凡眼界。许倬云无疑是当代中华史学界的耆宿大师。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近半个世纪的老人,许倬云对这个美丽的岛屿自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土亲情。他的新书《台湾四百年》(2013年6月,浙江人民出版社)正是承载这份深厚感情的学术论著。许倬云既是历史学者,更是台湾历史的亲历者,所以这本书对于他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它是我自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我自己。由于专业的习惯,我尽量保持冷静,但是,我无法避免个人感情上的激荡。”为什么写“四百年”台湾史呢?许倬云认为,台湾岛自古存在,但正式进入世界历史是在16世纪。在那个充满浪漫主义、冒险、征服、冲突和全球融合的大航海时代,伴随着葡萄牙人在浩瀚太平洋边上一声“福尔摩沙(美丽岛)”的惊叹,台湾由中国历史汇入更加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开端。在地缘上,台湾是一个紧邻大陆的岛屿,它的最早开发者和主要移民均来自大陆,汉文化自然成为当地主流文化。然而,由于“台湾地形复杂,加上台湾是亚热带气候,岛上树木生长非常迅速,榛莽遍地,不容易开辟道路。所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都显得相当独立,并没有明确可以整理的承袭关系或是融合的现象。”同时,由于中华移民各原始地域族群间的现实生存竞争所需,“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这种意识)超越了,也分散了文化的归属感和国族的认同。”“族群分野”的独特岛内地域文化现象,直到当代仍然深刻影响甚至牵制着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此外,从东亚和西太平洋地缘环境看,台湾介于中华和日本两个文明板块的交界处,五十年的日据殖民历史也给台湾留下了深刻烙印,以至于吴浊流著作《亚细亚的孤儿》这个自称被台湾人广为接受,这种文化归属和认同的缺失感也深深植入台湾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台湾的历史进程。在两岸关系逐步进入平稳发展轨道的今天,深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演变,无疑有利于各方摈除偏见,推动两岸的理解互信和良性交流。在克罗齐笔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三十年与四百年

从懂事起,我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但是在三十年前我才知道了自己还是另一种称呼中的一员,这个称呼就是“大陆人”,而这个称呼来自台湾。在知道了这个称呼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接触到了来及台湾的文化。从言情小说到乡土文学,从轻歌曼舞到劲爆说唱,从青春偶像到政坛先锋……但这些只是我们在三十年中所接受的信息,但我们对于台湾的历史知之甚少。许倬云先生的这本《台湾四百年》正可以补充我们对台湾在历史方面的认识的不足。在这本书中,许先生以简练的笔法勾勒除了台湾四百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们看到了台湾从16世纪开始的演变过程。台湾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大航海时代就注定了其处在“本土的,中国的,世界的”的争端之中,多重的地域焦点以及远离中央政府的状态,使得台湾人容易接受不同的事物并享有一定的自由意识。然而,不幸的是,在本土开发的建设和成长过程中,台湾人经历了痛苦的四百年。在我所学的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国被认定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而这个概括却不适用于台湾。台湾在四百年期间,两次完全沦为了殖民地,经历了两次的光复。而这些历史既在台湾人身上印下了屈辱的烙印,也在他们身上种下了无所适从的迷茫。他们几乎成为了失去根系的人——他们需要多次面对“身份的模糊和角色的混淆”的困境。世界经济的发展,给台湾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民众的富足,经济地位的提升,让台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从而促进了台湾政治的民主与开放。然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来撑起一个地区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经济发展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单说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文化内部的冲突,就足以看出,现在的台湾依然处在一种文化的迷茫之中。正如许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指出的“追逐现代化时,没有追逐到现代化的源头,只追逐到了现代剩下的残余部分;抓到现代化形式,抓不到现代化的精神”——这不单是台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三十年来所注目的台湾娱乐圈,转到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去,从而充分关注台湾在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部有“现实感”的 台湾简史

  1957年,27岁的许倬云从台湾启程,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已从大陆迁居台湾9年。55年后,许先生在位于匹兹堡的家中向助手陈珮馨回忆这段经历:  船渐行渐远,到了一定距离之后,台湾岛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岛,而像一个翡翠盆景:苍翠的山林,起伏的轮廓。渐渐地,台湾岛从翠绿变成苍色,从苍色变成墨色,后边衬着的是落日余晖,一圈光环罩在山上。当时,我就感觉,哦,这就是葡萄牙人叫她“福尔摩莎”的原因。  如序言所说:“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等于我自己本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我自己。”这段叙述作为《台湾四百年》开篇,也预示着全文的视角:“以大陆人的身份观察台湾”“以本省人的身份理解台湾”。虽然作者已经在尽力克制,你还是会被其间弥漫的情感所挟裹——八十多岁的老人,暮年回顾台湾400年来的历史,以及自40年代末至今的家国离乱,其间的喜乐悲欢令人动容。这种情感的力量,在许先生其他著作里是很少见的。  《台湾四百年》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第三本,与前面的《大国霸业的兴废》(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57529/)和《现代文明的成坏》(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59341/)一样,都是许先生口述,由助手陈珮馨女士整理完成的。作为出版方,我们的工作有两项:(1)根据大众读者的需要,依据词典给部分人物和专有名词配上脚注;(2)结合“文意”,配上适当的插图和图注。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再一起发给许先生审定。至于语句,我们尽量一仍其旧,保持口语化的叙述风格。  前面两本,一本从“公权力的核心是否开放”这个角度,来讨论古今中外大国兴衰;另一本则反思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销量和读者反馈都不错。不过,也有读者反映“太过于泛泛而谈,没有更具体的细节和论证分析”“太薄了,读得不过瘾”……借此机会,我向读者说明这个系列出版的背景:许先生先天不良于行,加之年事已高,精力已经很有限。但他仍希望把自己毕生的思考和经验,能够传达给普通读者——结果就是这套“许倬云说历史”系列。具体的工作方式是,陈珮馨女士每隔数日去许先生家里,听他口述现场速记,完毕后经许先生逐字审定。碰上许先生身体不适,就要中断一段时间。这种强烈的“济世之心”或所谓“家国情怀”,在他们这一代经历过战乱的学人身上非常普遍。有一次接受采访,许先生说道:“今天中国可以不要一篇细致的学术文章,但需要普通读者读得通的文章。”所以,对这套书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报以“理解之同情”,若注解和图片上面有疏漏之处,责任在我。  早年许先生就被誉为“傅斯年型的人物”,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组织能力都是一流。事实上整个台湾民主化的进程他都参与其中。在美国期间,他就经常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撰写社论,针砭时弊。1962年返台任职“中央研究院”期间,他就学术外事方面和蒋经国多有接触。1972年蒋经国连续5年,每年夏天召开“建设会议”都会请许倬云回台湾参加。那时候他已身在美国。这种政学两界的经历,投射到这本书里就是他的现实关怀,所以说这是一部有“现实感”的台湾简史。与连横《台湾通史》等书相较,对台湾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反思,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政治上许先生批评台湾“政党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为楚河汉界”;在列举了台湾经济上诸多成绩之后,他也讲到了台湾贫富分化、族群对立、环境恶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许先生还不断呼吁大陆读者要对台湾“心存同情”“也会因为同情,所以能更深刻地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关于今天台湾人的精神与困境之书。  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正在经历,另外一些问题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面对。其间的历程与思考作为镜鉴,也是《台湾四百年》对大陆读者而言最大的意义之所在。了解过去的台湾,才能理解现在的台湾,诚哉斯言。  

台湾四百年

《台湾四百年》,许倬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仍是演讲的结集。虽只是本10万字的小册子,却有国际与世界视野,从台湾本土、大陆与国际三重视野去写。写东西大抵如此,无论写如何细微末节总要有宏观视野才好。由历史到现实,充满了有历史感的忧思。大陆其实也有这样的学者吧,希望也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只引近结尾处一段吧:台湾学到了西化的宗教、西化的政治制度,也能很顺利地运作西方市场经济的一些机制。可是,台湾一般人,正如同大陆一般人一样,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方文化当年能够兴起,能够主宰世界三百年的种种理念,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例如,自由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约束,是容忍,是与人合作;民主的另外一面是责任,不是仅仅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而是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法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懂得法律是情理相容的,不是呆板的条文。

读《台湾四百年》有感

老板定下去新疆出差的日子以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带哪本书来打发飞机上的时间,主要是考虑到趣味性,且能够适应片段化阅读,去年出差就带着《为了报仇看电影》,效果很好。对于多线阅读的我来说,可选的还不少:那本毛姆的短篇小说集好是好,就是有点重;另一本关于杨德昌的书大小重量均合适,不过舍不得带出门,怕弄坏了……对,我自己都看出来了,我是一个有着许多条条框框的人。在这样的一个选书框架下,我果断拆掉了《台湾四百年》的塑料膜,放进包中,我这时才惊奇的发现原来它这么薄——这本书从快递员那拿回寝室以后,就一直放在书架上陪着许多书落灰。于是我收获了【第一条经验】:买书之前提前了解好页码和目录,若有条件,试读一下,这跟看电影要看预告片、下AV前要看封面和截图是一个道理,花这个时间是值得的。25号上午的飞机,3个多小时的航程对我而言是很难整块利用,无论何种交通工具,我上去就抑制不住地想睡觉。还好这本书是一段一段的。仔细看封面,许倬云说历史几个字要比台湾四百年小很多,看了内容发现果然是“说”,也就是说这书是讲座性质的,文学性不强,而且有些内容前后会重复提到,历史类书籍我读的少,没见过什么是好的,但凭直觉,这本算不得上乘,类似于科普。倒不如听讲座方便。那么总结出【第二条经验】:读过好的,就知道什么是差的了,千万不要被宽宽的腰封唬住,时刻警惕书商的陷阱。飞机上看了三章,25、26、27号基本在忙项目的事情,28号读了两章,今天(29号)读完。我是历史盲,这样的书很适合我,能了解一个大概,再回想《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台湾片,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值得推荐

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四百年来台湾历史的起落兴衰:从16 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经历了荷兰殖民、郑氏集团、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始终未曾摆脱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的纠缠。《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台湾的历史变迁,总结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台湾政治经济发展的得失,表达了一代学人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忧思与期盼。

几点感想

1、历史上台湾何以与大陆联系薄弱?相较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交流频繁,台湾海峡两岸长期以来交流太少了,明末以前的中国史书上关于台湾的内容基本是空白。许氏认为是气候、人口与经济的原因。窍以为尚有民族文化心理、政治趋势倾向内陆的传统之因。2、明清海禁政策得失15世纪,历史进入全球化贸易逐利时代,大明以郑和下西洋,开其先声,奈何以官方朝贡贸易代替民间商贸,但成本巨大,难以持续,七次而竭,继之以海禁。而海路贸易之巨利,固诱人矣。于斯时也,日本九州吉野朝败亡之遗民“浪人”,西、荷、葡之商人,明代沿海之豪猾之人,结为沿海贸易集团,既合作又竞争。而因明之打击政策,良善之辈无由进入合法之途,铤而走险之亡命之徒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劫掠而成“倭寇”之患,官府一再剿杀而不能根治之,明末之郑氏实为其后续之健者。此固以农为本之大陆制帝国宿命矣。3、台湾民主化进程之得失许氏认为台湾有民主之外衣,具民主之结构,而民主之实际功能发挥不畅,概党派之族群利益超越了政治诉求。此处看法与福山《政治秩序之起源》对政治进展之论述暗合。

许倬云《台湾四百年》读书笔记

许倬云作的《台湾四百年》,以前的时候读过书中一些篇章,不全,前段时间在一位极其爱惜书的朋友那儿见到这本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借来,马不停蹄花了三个晚上读完。本来这本书也并不多厚,很精炼,其次也是怕夜长梦多,发生什么关于书的意外,那是负荆请罪也无法挽回的了,因为哪怕书上留下一个指印,等待我的就是两个字:绝交!这次借书印象深刻,所以多说两句,下面是读后感想:中国人,向来好谈政事,无论富贵贫贱,都负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气魄。台湾问题在我们现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自不必赘言,你去大街上随便抓个路人甲乙丙丁,问他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我相信都会给你说个慷慨激昂地给你说个头头是道。但是我不知道,有几个人是真正了解过台湾过,知道它的前世今生的。可能这也不重要,因为人们总是善于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东西侃侃而谈,我又何曾不是如此。人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我是相信这句话的,因为读完《台湾四百年》颠覆了以前一些幼稚的看法,甚至对这个进人历史区区四百年的一个小岛的命运颇感唏嘘,或者说有些同情。一 ”被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拽进历史“,这是许倬云在本书第一章用的标题,”拽进“这个词用的很有趣,大有被强迫的意味。而在我看来,台湾这四百年来在关乎历史的每一个关口,几乎都是”身不由己地被拽进”了历史的潮流之中:台湾正式进入中国与世界历史,是西方兴起大航海时代的时候,由葡萄牙人发现,并最终由荷兰人强行占领,作为其东亚海上据点,其次正式由大陆进入台湾岛内进行统治,是在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但这于郑成功也只是因为进攻南京反清失败被迫进入了当时统治者并不重视的台湾作为落脚的据点,;然后就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我好像忘了某些形容词,比如丧权辱国,不平等。。)台湾被腐败无能的清廷割让给日本五十年;最后就是老蒋被老毛在大陆打得一败涂地,最后只能被迫退居台湾,直至今日。你看,台湾每一次命运的转折都好像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正式进入历史由被外人强占开始,被郑成功收复也是因为他与清政府对抗失败,假设当时郑成功进攻南京是成功的,那台湾还依然是被荷兰人霸占的不被大陆人熟知与重视的一个小岛屿而已。被割让给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慈禧太后该过生日一个菜也不会少,而作为殖民地的台湾在日本人眼中是“二等公民”,在大陆人人中以为台湾人就是日本人,这种尴尬的局面,直接造成的的就是当今台湾在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缺失;二战日本战败台湾回归,台湾民热切地希望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却又是内战失败的蒋介石被迫退居台湾,并实行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威权”(听着不就知道这不是好词儿)统治。所以你看,每一次台湾都是不被重视的那一个,然后又是被当做救命稻草的那一个,反正都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跟李宗盛一样伟大的罗大佑有一首《亚细亚的孤儿》,以前听过的,现在想来确是很贴切的。(吴浊流作有日语长篇《亚细亚的孤儿》,还未读过)。就说现在,台湾倒成了相当被重视的一个,那其中有包含了多少不可言说的因素呢。二 台湾自郑成功手上被收复始,进入大陆人统治时期,然而彼时真正的精英文化或者是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大陆,并没有进入台湾,郑氏带入台湾的乃是一种社会边缘的庶民文化--“当然,中国庶民文化的基础,一向与精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一旦和精英文化脐带切断,庶民文化便不易再有机会茁长为新的精英文化”(摘自《台湾四百年》),此外,除了郑成功部外,移民入台的多位周边佃户、耕农,故可以说大陆的正统文化可以说是没有进入过台湾的,更不提被清政府无情割给日本做殖民地的五十年。所以,如前文所述,台湾人民对大陆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始终是个问号。就蒋介石统治台湾时期来说,是带入一部分精英进入台湾了的,但是随着像呼号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的于右任们渐渐老去离世,现在一代的本土生长年轻台湾人又有多少会对大陆抱有这样的情怀呢?孩子刚一出生就被别人抱去领养,并在完全不同的氛围习惯中长大,虽然在此期间父母也不甚关心她但却也过得很好,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自己生母打算让她回家,想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三 历史的吊诡:台湾在被日本殖民期间,大小反抗不断,试图保持自己的文化而不被其同化,而据生活在台湾的许倬云所说,现如今自主的台湾反而“哈日”现象严重,想来倒是讽刺的。还有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小上学老师就教我们这么称呼他),小学那会记得学过一篇关于郑成功如何突破重重艰难险阻而把侵略者荷兰人赶出台湾的文章,现在看来,郑英雄当上民族英雄也是一个偶然现象,算是被逼无奈上梁山,不去台湾也没地儿可去了。当然在入主台湾之后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还是无愧台湾人民对其“开台圣王”的赞誉的。

评《台湾四百年》

看到一个评论说这本书是《台湾简史》,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合适。这本小书以时间为线索,从清治、日据讲到了国民党统治和后来的民主时期,把台湾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还介绍了228事件,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对应大陆的某某事件。附上一段马先生的就职演说:“站在百年与百年的分水岭上,我深深体认到一己的微小、短暂,只愿更谦卑地面对下个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裡,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后辈,都是谦虚的学生。我们要让一百年来中华民国自由、民主、正义、文明、慈悲的烛火,持续在下一代心中发光、发亮。我们有信心,将来,下一代提及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起的惊欢,也必然感受台湾崛起、中华民国崛起的光荣。再一百年后,当那时的国人回想起我们,如果能说一句‘曾经有你们,真好’,那该有多好!”

关于本书的一些思考

鉴于那么多人打五星,我觉得我还是打三星比较合适。这本书一如许倬云口述历史系列的其他书,略显简单,但你又能从中得到启示。可以这么说,许倬云不是一个传统填鸭式的老师,给你划重点,也不是百家讲坛式的老师,不想以惊人之语来博得你的喝彩,你必须得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否则就很容易产生轻视,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下面是我的随堂笔记:一、台湾文化传统上缺乏精英阶层。台湾是被西洋海盗和东方倭寇拉进历史的,后来的开台圣王带来的也多是丘八,即便后来的日治、蒋统弥补了一定不足,但本土缺乏精英主持,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不足,所以才有了族群,有了台客。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公知把台湾抬出来,认为其继承了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想象。比如韩寒就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捧杀台湾文化。二、如何理解日治。有人说《海角七号》是关于日治时代的挽歌,当然,许倬云先生也在感慨,以前日治时期的台湾人都希望把孩子送去大陆,沾点中华文化,现在台湾人都哈日。其实,不关台湾人,大陆人不也哈嘛,不过,这哈的其实还是一种新的物质文化,倒不真的就忘了祖宗。在许倬云的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虽然日本致力于台湾的教育和建设,但终究是拿来当实验田、当资源矿,所以与其说是怀念日治,倒不如说是怀念曾经的年少。年少谁不怀念?只是区分这种情愫却不容易,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为了致成功者的《中国合伙人》中出现的熟悉场景而落泪。我一下认为,要区分一个时代的好坏,不是要问有多少人怀念,而应该问更多的人愿不愿意回到那个岁月。毕竟有句老话叫,相见不如怀念。三、东方式的倒退。或许是前一段刚读完大前研一分析日本经济的《死生》,因此读本书最后一章时,总感觉有些类似,联系到大陆现状,更有点戚戚焉。我们大抵可以叫东方式的倒退吧,一是房地产问题,我以前只听说过香港的房地产问题,想不到台湾也在出现类似的问题,当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一直是中国的警示录,这里既有东方人习惯有家才有业的思维,也有全球经济的泡沫流动。二是教育问题,大前研一说日本的新一代是智力低下的一代,而许倬云则说是科举教育误国,其实都体现了东方式集体主义下创意思维的萎缩。以上三点最是感触深,至于其他的,还是得修行靠自身了。

播种龙种,收获跳蚤?

许倬云先生的通俗历史写作明白如话,功力却很深厚,比如本书似不经意地提到,台湾开发始于郑成功,东汉至宋船队曾到达一个“大岛”,历史学家们根据有限记载,认为它就是台湾。寥寥几笔,如果没有看过许多相关论文,很难说到这个水准——既点出中学教材里说法的纰漏,又没有贸然选择立场。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后三章,结尾尤显思想穿透力。当然,前面部分并非可有可无,它是后文的铺垫,许倬云试图从纷繁的台湾史中梳理出一个脉络来,以找到当下种种问题的源头,从而启迪解决方案的智慧。许倬云认为,早期赴台移民多为庶民,精英文化无法建立。郑成功时期,来自大陆的精英文化落地却未生根,清据台后,防范心理过强,反复迁延,直到洋务运动时,才在几任驻台大员的努力下,令台湾有了较快发展,然而,甲午一败后,台湾又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大量精英返回大陆,留在本土的精英始终无法获得平等的权力,被迫接受二等民的身份。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却因首任行政长官陈仪颟顸无能,爆发“二二八惨案”,在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留下深深的裂痕。“两蒋”时期,台湾经济突飞猛进,但政治上并无本质上的进步,因为外省人中的雷震、柏杨等虽有主张,却找不到本土的群众基础,无法与专制力量博弈,徒留悲歌,而本省人虽在日本时期便有民主传统,可外省精英们把持着权力,他们无处申告。联合国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蒋经国的统治遭遇了空前的合法性危机,不得不选择开明之路,经过数十年努力,台湾实现了形式上的政党轮替,可遗憾的是,它却变成了一个低效率、个人意气凌驾公意的制度。因为,台湾的党派并不建构在政治主张不同之上,仅仅是族群利益的代表,人人将议会看成是为己方争利益的角斗场,纷纷以破坏对方为建设自己,彼此掣肘,令台湾一次次错过发展机遇,从亚洲四小龙之首沦为末座。400年风雨苍黄,种种机缘巧合,令台湾在精英文化建设上没能成功,加之台湾当下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无法培养精英,结果是人们丧失了设计未来的能力,加之行政权与立法权结构性的失衡,有意见无议案的冲突,台湾民主未能脱离“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困局。本书虽没提出很具体的建议,但“文化问题有待处理”无疑是极富洞察力的见解,作者认为,从“成住坏空”的角度看,西方文明已发展到“坏”的阶段,原有价值系统已被抛弃,东方人贸然追逐这一阶段的西方文明,必然是“抓到现代形式,抓不到现代的精神”。本书文字虽少,却令人回味无穷。

四百年前 四百年后

本书的开篇并不讲台湾的历史沿革,而是讲作者离开台湾岛,从船上看到宝岛时的思绪。看完书,我对这个情节的理解是:作者是从一个在台湾生活过的,带有情感的人的角度,看待台湾;同时也是跳出台湾看台湾。这样的态度,让书里叙事的气氛很舒服。既不是置身事外、没血没肉的那种,也不是一路诉苦喊冤的那种。 本书篇幅不长,阅读起来也没什么压力。尽管里面讲原住民历史的部分少了一点,仍是按汉人史在讲。但书中还是扼要地讲明了台湾的情况,也给我补充了一些新知识。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头一尾。    书中说,台湾是被西洋海盗和东方倭寇拽进历史。其实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台湾进入历史也是受到大航海的影响。十七世纪,欧洲已经完成了地理大发现,进入了海上贸易时期。而明朝则实行海禁政策,海上走私业滋生。这两种势力的共存很有意味。这是东方和西方差异的结果,却歪打正着有了交集。 当时,明政府并不重视台湾,可以说是为了保住澎湖列岛的利益,把台湾牺牲掉了。因此,荷兰人在台湾占得了先机。随着新大陆开辟的加深,台湾在远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以中国、日本人为主的海上走私集团也在不断壮大,他们拥有的秘密的交易渠道和不错的军事素养。这是东方海洋贸易的主力,生命力强,野生。 十七世纪,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远东的海域。尽管是荷兰人快一步,可凭借着深厚的积累,郑氏集团还是在1661年收复了台湾。人们称郑成功为“开台圣王”。实际,郑成功是一个地方领主,更加是一个商人。他是凭借强大的海洋贸易,保持着台湾各行各业的运转。这样的一种模式,在重本抑末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现在看来甚至带有一点近现代色彩。   本书的最后几个篇章,重点说了说台湾的民主化建程。台湾产生民主,某些程度是因为联合国地位的丧失,让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收到了挑战。独裁已经不适用于台湾,恰逢其时,产生了以台湾年轻人为主力的民进党。书中提到,台湾民主最大的问题就是,族群的归属感。人们在考虑政治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地站队,本省人一队,外省人一队。这让台湾社会滋生了更多新问题。 大陆有很多人关心台湾政治,原因也是想看看中国人玩民主能玩得怎么样。总的看,台湾的民主和西方不一样,和日本、韩国也不一样。可能是历史的原因,也可能是民族性格的原因。无论如何,台湾的民主化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走向,都是一面镜子吧。

台湾四百年

许倬云先生的通俗历史写作明白如话,功力却很深厚,比如本书似不经意地提到,台湾开发始于郑成功,东汉至宋船队曾到达一个“大岛”,历史学家们根据有限记载,认为它就是台湾。寥寥几笔,如果没有看过许多相关论文,很难说到这个水准——既点出中学教材里说法的纰漏,又没有贸然选择立场。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后三章,结尾尤显思想穿透力。当然,前面部分并非可有可无,它是后文的铺垫,许倬云试图从纷繁的台湾史中梳理出......

台湾简史

作者有很高的造诣,很多问题都没有展开,很多历史也是轻轻带过,但并不表示没有作者自己的思考,例如关于香港政治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后很快过渡到了西方政治体制,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自觉,而是被迫。我们不能忘了自由的另一面是约束,是合作,民主的另一面是责任,是为国家尽到义务。作者对蒋经国的描述也很客观,对于民进党的出现,这并不是其一己之力,或许不是本来之义,而是台湾的经济状况好转后,民众开始由党外人士积聚成质变的政党。蒋经国只是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但他确实为台湾做了很多,经济上产业结构升级确实高瞻远瞩,没有看到我们的领导能看这么远。托克维尔说,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当然也更加容易成为大国的附庸。或许对于台湾来说,大陆总是一个躲不过的后妈。

不错的通俗之作

台湾因航路开辟而在明末清初之际正式纳入到中国版图之中,又因统治需求而开发程度一度落后于东南亚,晚晴短暂的洋务运动带来了短暂的现代建设,之后的殖民统治则是幸福远少于痛苦的历史,不幸的权威带来了产业升级和发展,自由的民主政治释放了族群独立而让台湾产业丧失进一步升级可能~~~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但不失客观的台湾史。我最喜欢的就是作者对两岸的态度:璧合之前需有珠联,镜圆之时还待金镶。

大历史视野下的台湾

大历史视野下的台湾评《台湾四百年》黄仁宇老师的大历史观,让后来的历史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们有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许倬云老师的历史功底深厚,他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在一种轻松的口气中,把时局的影响、社会的衍变、制度的更替甚至是一些细节上的微妙都写了出来,薄薄的一本《台湾四百年》,却已经把台湾的历史写得客观详尽,可以说是一本“简明台湾史”。台湾进入中国历史,应该是在16世纪也就是明朝时期,作为蛮荒之地的台湾岛本来很难进入天朝的视野,但是因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以及倭寇的掠夺,激发了明清爱国志士们保家卫国的热情,硬生生地将如今的宝岛台湾“拽进”了中国历史,这也是历史的吊诡吧。进入中华文明的台湾并没有得到明清帝国的重视,台湾本土人也在历史的遗忘中坚强地延续着他们的烟火,历经郑成功的“收复”、清政府的“汉化”大开发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台湾的发展曲折反复、筚路蓝缕,甚至被称为“亚细亚孤儿”,在世界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上有着并不显眼但逐渐显示出重要地位的角色。从国民党接管台湾开始,这个宝岛才逐渐走上了文明发展的车道,当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一直到今天的“积患重重”。如国民党先驱孙中山先生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拜许倬云老师的大作,我们对于台湾的历史能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如今两岸相隔,相互之间的隔阂太深,如果不能相互了解,要做到坦诚相见、真诚相待真的很难。许倬云老师对于台湾的深厚感情,也促使他对于台湾的现状进行了一番比较深刻的批判,但我们相信这种批判是善意的、有建设意义的。反观大陆,经济发展进入了调整期,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能否从台湾的民主进程中汲取相应的智慧,而不去走文明进程的弯路?我们能否在借鉴西方科技文明的基础上,从我们共同的华夏文明中提取属于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让我们活得幸福一点?这也是我们广大读者可以共同反思的;因为我们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台湾四百年也好,中华五千年也好,我们需要在我们发展的同时,用一种世界性、大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我们,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轻易迷路。2013-5-28

读《台湾四百年》简短评论+摘抄

用了一些整块的时间和很多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只有160页的《台湾四百年》,如一位博友说的,蜻蜓点水的历史。书很薄,所以篇幅只够将台湾四百年的历史大致的介绍一下,对于我这个只在电视剧和《直播港澳台》这样的时事政治节目里了解过台湾的人来说,算是有了个基本而又简单的认知,理清了台湾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对于很多问题还是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挺想再深入了解一下。很喜欢许倬云先生写史书的风格,想再读一读他说历史系列的另外两本。下面摘抄一些我印象较深刻的语句:22页:郑氏孤忠,得遗民人心,不是为了朱家天下,而是为了维护华夏文化的一脉香火。所以郑氏和清政府屡次谈判,可以称臣,但是坚持不剃发,不改衣冠,只是为了保留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立场,乃是为了文化的归属。24页:明初永乐年间,郑和太监七次下西洋,其真实目的并不完全是宣扬国威,至少有一部分目的是要以官方贸易的朝贡之路代替过去的民间贸易。27页:这些牟取厚利的海上活动集团,其存在是非法的,他们的性质是商人和海盗的混合。他们拥有武器,也有快速的船只。有时候,海上活动集团也劫掠村镇,掠取给养。在中国官方眼中,他们就是海盗和倭寇。称之为倭寇,是因为日本浪人往往是其中的主力,但实际上中国人的走私集团也是其中颇为重要的组成。许多海上活动集团,其实是国际性的组织。32页:郑成功的事业,毋宁说是以台湾为基地,以海上贸易取得资源,致力于华夏文化的延续。35页:郑氏的部下,大部分比较娴熟于边缘社会的庶民文化。当然,中国庶民文化的基础,一向与精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一旦和精英文化脐带切断,庶民文化便不容易再有机会茁长为新的精英文化。所以郑氏统治的台湾,正如海外各地的华侨社会,其庶民特性非常强烈。庶民文化往往具有地方性的特色。在台湾生根的闽南文化,具有开拓社会常见的地区性和排他性。这一现象预伏在清领台湾的时期,更多移民陆续到达,就不免“分类”斗争。例如,泉漳、闵客之间的冲突。甚至,同一社群之内的小团体,为了争夺和维护利益,也不断地拼斗。56页:因此,清朝统治台湾的时期,是台湾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段落:台湾从一个对外没有太多交通的海岛,转变成太平洋西岸最早迈入现代文明的地区。在短短两百年间,台湾走过了其他地区几千年的历史。66页:台湾岛的建设从殖民地的功能而论,对日本在明治以后,大正时代晋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好书自有大气象

以前读历史,只为好看有趣,关心有哪些人,发生什么,结果如何,波折过程、时间,都懒得搞清,偶尔见到某秘闻的不同版本,也有兴趣对比细节。的确历史的边角料是很有趣的。但是这么多年,都当故事而已。看许先生的书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因为很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说不上来的感动,读了两遍,还做了笔记。国民党威权之后几章尤其地好。台湾的现在之所以为现在,很能体会开篇所言"所有的发展都有前因后果,其根源可以埋藏得很深"。我对台湾历史除了看赛德克巴莱那会百度了下雾社事件外,基本一无所知,但其实最后结果仍不在我记住这些那些、是非有无,而是忽然对读历史这件事,有种开蒙的顿悟。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些年装过的逼,不过是段子而已。说史本身是个再加工的过程,再接近史实都掺与了作者的主观因素。有的人说史不过玩弄文字,当然,接地气的改造是讨喜并最被大众所接受的模式,但水平高下,一看便知。第一次写书评,并不是为哪位泰斗吹捧,好书自有大气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历史看得少,总觉与自己无关,还不如直接学公知跳脚骂街发牢骚来得惬意;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很惭愧。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