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09750377
作者:齐格弗里德·洛卡蒂斯 (Slegfried Lokatis),英格里德·宗塔格 (Ingrid Sonntag)
页数:618页

作者简介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介绍和还原了秘密阅读这一主题。这是一段有趣而惊险的东德社会史和文学史。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一书不仅仅是给图书收藏者的一份礼物,更是一份对民主德国社会史的贡献。……该书的独特魅力在于,时代见证者们发言分享自己曾经缄口不言的许多内容。(阅读时)人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在俯瞰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世界。
——《德国档案》
该书不仅仅涉及文学,也描写了东德的反对派公众、反抗行为和媒体发展史。阅读后会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探险之旅。
——《新莱茵报》
这本书中谈论了前海关官员、前国家安全部邮局审查员、反对者和书籍走私者,叙述了一个几乎不敢让人相信的德国-德语的文学关系。
——《文学世界》杂志(德国)

书籍目录

在专制下读书
——审查效应研究概述
迷宫与窗户
大墙后迷宫中的读者
东德社会公众与秘密使用媒介
脑袋中的保险柜
——对东德秘密阅读的走访调查
秘密阅读与颠覆性写作
——80年代东德图书审查与反对派公众
“我们从未偷偷做过什么,我们就那么做了”
——奥博格拉本印刷所与领头狼出版社 — 德累斯顿两家私人艺术出版社
“根据‘斜线战术’排兵布阵”
——莱比锡图书制作人的自由空间
经审查的审查官与顽强反抗的读者
海关审查官
——东德海关在国家安全部委托下实施图书审查
向西行,向东行
——西柏林四日记
为阶级斗争参与秘密阅读
——国家安全部邮政审查
关于私自偷带图书的各种回忆
外婆的卡尔•麦
——图书走私商雷纳•埃克特
冷战与低俗之作
检查站的煽动性刊物
——1954年柏林各检查站重要通报
秘密读者
——《月份》杂志及其1949至1951年在东德的传播推广
库斯勒,奥威尔与《真相》
——看反对非人道战斗团以及1948至1959年苏占区和东德的秘密阅读现象
一种“现象”被揭穿
——西德早期的反东德刊物
“低俗之作”令人身不由己
——我的奥威尔
“建议死刑”
——非法书刊与美占区广播电台 — 一段历史的碎片
毒草柜与守夜人
摘自一名图书管理员的生活传记
柏林国家图书馆的毒草柜
莱比锡德意志图书馆
——德语总书库及其特殊背景
我爱德意志图书馆
——讲述一份对图书的热爱之情
隐喻中穿行
——“毒草室”体验
“他们还是半信半疑”
——一个读者眼中的德意志图书馆毒草柜
“图书筛除”
——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图书使用限制
经批准方可读书
——魏玛图书馆1970至1990年图书使用限制
图书展览与图书盗窃
大千世界馥郁芬芳
——莱比锡国际书展与秘密阅读
带着图书和文稿穿越边境
——一位记者在两个德国的文字经历
向两个方向穿越边境
——70年代末莱比锡书展之所见所闻
西德图书之于东德作家
宗教读者群体
“成袋成袋地上缴图书”
——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 教会界向东德运送图书
“仅供教会内部公务使用”
——回顾公务性和私人性秘密阅读
国家安全部为何秘密阅读《守望台》?
——东德对耶和华见证人的迫害
“教会重视独立”
政治读者群体
未能赶上的追赶?
——70年代末知识分子内部探讨话题 — 以柏林潘科区“阿多诺圈”为例
鲁道夫•巴赫罗的作品与接受
“另辟蹊径的写作之路”
——看罗伯特•哈费曼为在东德传播作品而采取的不同策略
无审查
——看波兰萨密兹达中的德语文学
“他们那么多自由刊物令我们自愧不如”
——看80年代东德萨密兹达中的波兰
萨密兹达 — 文学 — 现代性
——东欧萨密兹达与东德独立刊物
一书难求
卡尔•麦
——秘密读物与极端事件
科幻小说与唱片
——秘密交易与偷运入境
附录

内容概要

齐格弗里德•洛卡蒂斯(Siegfried Lokatis),在波鸿和比萨攻读历史学、考古学和哲学,1993~2001年在波茨坦当代史研究中心就职,2006年获莱比锡大学图书学教授席位。
英格里德•宗塔格(Ingrid Sonntag),专业为日耳曼语言文学,曾任莱比锡哈雷东德出版社和莱比锡Gustav Kiepenheuer出版集团编辑和莱比锡艺术自由学院院长。
吴雪莲,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学士,德国美因茨大学翻译学硕士。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卡尔·麦是德国上世纪初的一位作家,专写冒险小说,文学价值不算高,不过却广受好评,在德国读者众多。按说这是他所写的东西远离政治,对于任何政权来说,都是相当安全的。不过,他在德国去两次被禁。一次是在纳粹德国时期,一次是在东德。头一次是因为其绝对和平主义的倾向,与纳粹要以战争来解决历史悬而未决问题的态度不一样。在东德被禁,则是由于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他对于政权的蔑视,对于权威的不认同,这与东德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原则有违。有意思的是,在两个时期被禁,皆未有明确的禁止之令,都只是作品突然之间从书店与图书馆的书架中消失,出版社也不再出版他的小说。这是《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一书中所讲的一个故事。此书还有一个副题,是“禁书的审查与传播”,专门研究的是东德时期禁书情况的。此书来源于一次关于禁书的学术研讨会,书中的文章即都是当时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皆为大学教授或者书籍作者,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或者专事研究禁书出版与传播,对于长达数十年间存在于东德地区的秘密阅读情况进行回忆与研究,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阅读情境。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迷宫与窗户,经审查的审查官与顽强反抗的读者,冷战与低俗之作,毒草柜与守夜人,图书展览与图书盗窃,宗教读者群体,政治读者群体,一书难求。从禁书的审定,到禁书的走私,再到禁书的传播与阅读,从海关人员的查禁,到各个图书馆的甄别,从阅读人群的划分,到各种离奇的阅读故事,此书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与展现。文章中所介绍的从西德通过邮件或者人携带过关走私图书、莱比锡图书博览会的读书及盗书行为、地下刊物读物的出版与传输等,对于读者来说,都颇有有趣。其实,除了述及作者本人经历的部分,此书并不好读,很多作者的研究相当深入,重构着当时的一些具体环节,这些环节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并无了解的必要。但我在阅读此书之时,一直保持着盎然的兴趣,因为这本书中所写到的情形,在我们这个国度也有过,甚至有的方面更甚于他们。像我这样年龄的读者,都是来自于那样一个时代,其中许多文章作者所述及的经历,我们也曾经历过。阅读此书,也勾起我的很多回忆,这种情境的交融与转移,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吧。其实,读书从来就不是件轻松的事。信息的自由流通与知识的自由汲取,正是一个社会是否自由的是否现代最主要的标志。权力对于图书的限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可谓是层出不穷。不过,从意识形态上对于人们阅读内容的管制,则尤以二十世纪为烈。一是纳粹主义对于书籍的限制与焚毁,另一个就是本书所写的东德等国家,这些国家以社会主义相标榜,对于公民阅读的限制,可以说是超过了纳粹,甚至是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由此,也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秘密读者群。这些读者仅仅只是为了阅读,费尽千难万险,去寻求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在专制制度之下,他们会付出自由甚至生命的代价。在《东德的秘密读者》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案例。其实,在那些年里,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更是不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读书》杂志刚复刊时,曾经喊出一个口号,叫“读书无禁区”,这句话确实激励了很多的国人。刚从文化专制之中走出来的我们,对于书籍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求,总希望能自由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书籍,而不愿自己的阅读范围,因为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原因而受限。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读书并非一件侵害他人权利之事,也非是公共领域的行为,说到底只与自己的私生活相关。作为一个有着判断能力的成年人,当然知道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知道什么有利于自己,而无须他人来为自己做决定,来为自己的阅读范围设限。不过,“读书无禁区”的口号,在中国终归只是说说而已,三十多年来,阅读所设置的禁区并非减少了,反而渐有蔓延之势。很多在八十年代能够出版的书,现在则早已不见踪影。从历史来看,对读书设限的,往往皆是强势或称为专制的政府,比如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与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何以如此?书中一篇文章一语点破:“所有专制都害怕言论自由。”书籍即是言论自由的集中表现,书籍所传达的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蕴含于书籍之中的知识,正是破除愚昧无知的利器,而专制恰恰依靠的是愚民来统治的。该书亦称:“统一社会党尤其将印刷物视为危险品。”据书中介绍,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1月,德国苏占区(也即是后来的东德)还是一片废墟,人民基本温饱还未解决,“苏占区就制定了一份526页的‘筛除书单’,由德国国民教育中央管理局编辑出版,到1952年还经过了三次补充,最终长达785页”。对于专制政府来说,思想控制优先于一切。他们声称,要对“对所有宣传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共产主义或其他非民主思想的图书,都要设置严格的使用权限”。其中被严格禁止的一本书,即是社会主义者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这本书不仅对国家有危害性,而且在读者手里是一本与国家敌对的,尤其是反对苏联等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煽动性刊物,要采取一切手段禁止带入东德销售。”阅读《1984》的人,有的甚至入狱。当然,对于图书出版的严格审查,对于外来图书的围追堵截,依然难以浇灭读者的阅读热情。他们依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法,去读上自己喜欢的读物。本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千奇百怪的方式,既让人莞尔,亦让人心酸。地下出版物是每个对读书设限的国度必然会出现的,手抄本与打印本亦是基本的常态。东德的优势是全面与资本主义西德接壤,两国说着同一种语言,这让东德读者相较其他社会主义兄弟,有了优越的天然条件。通过边境走私西德图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手段,书中对这一点亦着墨最多。《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字:“海关总局在报告中估计,每年大约有50万本图书非法流入东德,其中有很多基督教刊物,有关于环保的,还有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图书。(注释:这个估计数量偏低,因为60年代时被没收的图书将近50万本,大部分包裹没有受到检查。)”“总共数以百万计的图书非法流入东德,为秘密读者们敞开了新的世界。”读者的愿望很简单,书中一位神父就说过:“我们应该读一读隐藏于视线之外的图书。”确实如此,人们对于未知总是满怀着不可抑制的好奇心,视线之外的东西,总会千方百计地让它出现于我们的视线之内。东德政府与东德众多的读者群展开了攻防战:政府通过设置审查及检查制,限制图书的出版;同时,还在海关设置众多的图书官员,专门清查各种个人携带或者邮寄包裹里的书籍,并以严刑竣法来对付胆敢违规者。而读者则以种种手段携带违禁书刊闯关,或者利用每年的莱比锡国际书展,在那里站立一整天,将国内看不到的书籍看完,甚至在国外展商的配合下,偷偷将违禁书籍带走。书展每年大量图书的丢失,成为莱比锡书展的一个特色,也让东德情报部门大为恼火,但也无可奈何。“审查和图书检查,不是统治集团唱的独角戏,而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连同图书走私一起就像一场众人参与的礼拜仪式。”“专制制度令许多人变成了秘密读者。”让人哑然失笑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图书审查与检查,却没有一个专制制度承认审查制度的存在,无论是当时的东德还是现在仍在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书中提到,“80年代的图书馆学典范著作以及文艺学专业字典中都写道,审查在东德是不存在的。其中审查一词的下面有一条说明,说审查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文化政策。”这是多么的逻辑混乱啊。书中还提供了一份当时东德内部掌握的所要审查的书籍范围,其中重点是:19世纪的工人运动、共产国际史、社会民主史、反法西斯主义、德国共产党史及德国社民党发展史等,而像弗洛姆、尼采、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等思想家,都在受禁之内,甚至一部卡尔·马克思的传记,也被禁止出版。但这种禁令,却永远不会出现于公共场合,永远只是口耳相传,不过它即如隐藏的高压线,一旦触及,则尸首无存。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讲述的卡尔·麦的故事,其实还有一个结尾。尽管卡尔·麦的小说被两个政权所禁数十年,但在东德仍有众多的读者,有的甚至已经非常狂热。书中专门写到了一位住在萨克森州的超级粉丝,他叫海因茨·蒂姆勒,在战前即收藏了很多卡尔·麦的书,并沉迷于其中。为了让自己两个儿子也能分享自己的乐趣,他躲在山间的一间房子里,利用休息时间,花了整整2788天,将他没有收藏到的卡尔·麦的小说,设法让人找到并用打字机一字一字地打印了出来,他打印了6157页,共有21本小说。他还自己画画,给这些小说画上了封面。为了阅读,蒂姆勒花费了他整个后半生。在他收集齐卡尔·麦的73本小说后7年,他也溘然长逝。他死时,卡尔·麦的小说仍未完全解禁。写出这个故事的文章叫《卡尔·麦——秘密读物与极端事件》,作者在文中感慨道:“一种体制自认为能够对他的公民施以规定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不可以,蒂姆勒打出的21册复本无声地见证了这种最终走向失败的体制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     是一个论文集,所列篇目很多也很杂:角度各异、体裁多样,质量良莠不齐。但还是能够看到东德几十年间在审查制度下人们如何读禁书以及这些禁书如何从西德进入东德,这样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读后有许多感慨。1. 被禁情况下可能会读得更仔细,影响更大。书中有一位作者评论:东德读西德的东西很仔细,传播很广,但这些东西在西德反倒没有受到那么大的重视。在宽松状态下,人们反倒不容易仔细地区阅读、去思考、去讨论。中国也存在这样的阶段,一方面正是因为文革的禁锢,才使得许多书刊在禁锢的年代受到格外重视,另一方面很多本身未必有那么大的价值的书刊,在解禁之后的一段时期里重新出现,要等到这段报复性的时期过后,人们才有能力做出甄别。2. 即使有很强的控制,仍然会有各种缝隙存在,书籍、思想就像水,可以顺着各种缝隙流淌。有人通过“毒草柜”读书——各个图书馆都有此类内部参阅、读者受限的图书室,尤其是莱比锡德意志图书馆,1912年作为德语书刊总书库成立,宗旨是收尽1)全部德语出版的书,2)全部德国出版的书。受此影响,即使在东德时期,仍然要收藏来自西德的书刊,以及那些不受东德“待见”的作者的书刊。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70年代有大批内部出版书籍中一定范围内流传,给中国观察外部提供了一扇窗子。3. 东德几十年间存在着一些知识分子,希望基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民主德国,这些人写作的文章肯定不容于东德当局,一般要借助于西德出版发布或传播,其观点常常会受到东西德两方的重视。但不幸的是,在两德统一之后,东德完全被西德所“吞没”,失去了在思想、理论、政治诸方面的话语权,这些来自东德、一直被称道的思想家,反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真是令人悲哀啊!中国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些人:在当年似乎属于先知先觉者,但伴随后来的改革大潮,这些人、这些思想都一股脑地被历史抛弃了,顶多作为“左派中的右派”,难以发出有影响的声音。
  •     《读药》第112期:盗火者——解读《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14/ 墙?是用来推倒的!——评《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文/王建兴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圣经》中说,耶利哥城墙是被约书亚等人用吼声“推”倒的。这段传说的真实性被地球人探讨了几千年,至今尚无定论。不过现实中确实有一段高墙是被人民用吼声“推”倒的,这就是柏林墙。而在这堵墙的背后,就是被称作“文化柏林墙”的斯大林主义之文化隔离制度。“文化柏林墙”是同时代人对“冷战”时期东德图书文化审查制度的蔑称,虽然听起来使人轻蔑,但在当时却令人闻之色变,它的影响使远在东亚的我们至今还在感受它的余威存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天还要阅读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均采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追求的是史料的亲历价值。征集这个制度在当年的当事人,按传播体系研究的运作逻辑将他们组织起来。对于他们,或通过访谈的形式取得他们的口述叙述,或通过直接征集他们的回忆,通过回忆他们自己在那个特殊时期经历而写作的文字材料。所以读起来感到没有史家手笔的专业习惯之流露,这会让更多的读者较易接受。书中整个材料的分配基本上是按照传播学的“5W”的框架安排的,即传者、读者、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而并非按照传播史的叙事框架进行安排,但是其中的内容则确实是传播史的内容,而在开头第一篇文章《在专制下读书——审查效应研究概述》中则表明编者是以传播制度研究的视角审视这段史实的。而在后面的《鲁道夫·巴赫罗的作品与接收》中,使用了阅读响应理论的方法,而阅读响应理论却是阅读学和阅读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这样就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进入途径,因此说,这本书是需要多次重复阅读才能入窥堂奥,而读者一旦入门则会在多方面得到提高。在书中,第二部分就是这个制度的始作俑者——图书审查者和违禁文化物品生产者的描述,他们被编者一同归入了“传者”的范畴。而第三部分则是书中最动人心魄的部分,它是用博弈的隐喻将审查官员和违禁文化物品传送者置于同一范畴之内,让两个群体的行为构成一个“猫鼠游戏”,回忆了双方当时的具体感受,由于是回忆文章,感受中少提及当时现场的艰险和恐惧,说的较多的却是刺激和愉悦的快感!书中的第四、第六部分应是全书中最有趣的部分,他记述了文化专制制度中最为独特的部分:“毒草室”和书展“反扒”;这是在以前的其他材料中较少出现的,在这里却以较为完整和全面的面目出现。该书的第五部分,就是读者最为关注的地方——他们到底禁止那些读物、哪些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长长的书单,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书籍的作者则是:弗洛姆、霍克海默、尼采、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乔伊斯、萨特、索尔·贝娄、布莱希特、策兰、歌德(很多关于浮士德及歌德生平的著作)、海涅、康德、卡夫卡、席勒、荣格、阿多尔诺、加缪、托洛茨基……!正是这些人,他们都是近现代和当代文化史上的星辰,他们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银河!最为出彩的就是该书的第七、第八、第九三大部分,它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文化专制下读者的众生相,他们有的成为“文抄公”;有的成为雕版印刷的高手;也有的成为“文偷公”;其中更不乏告密者、卖友求荣者和麦卡锡式的人物;但更有一些人为了正义信念把这种秘密阅读坚持了下来,并且走上了秘密写作之路;他们情愿为此而成为殉道者。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因此而练就了超凡的记忆力,竟把自己的肉身变成了一本书!在其中的第八部分,我们看到了有良知的东德学者对于其主流意识形态的追问,对于经济制度的疑惑,对于行政当局的批评;依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他们的这些作品都是建设性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太爱这个国家了,他们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啊!这就用实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的黑暗中,也有人类的人性在闪光!到了本书其中的第九部分,我们则感到了这个读者群体的精神之伟大。它其中有一个代表性人物的传奇经历,这个人——海因茨·蒂姆勒用了17年时间,愣是用打字机打印出来了卡尔·麦的全套作品!他是在1962年开始的,当时他还是风华正茂的中年人,到全部作品完工时——1979年,他已垂垂老矣。整本书的叙事风格尽量采用中立化立场,平心静气、娓娓道来,在感性经验的叙述上,力图避免感性化、情绪化表述。整个叙事过程较为轻松,读者即使进行浅阅读也可以看完,而得到的印象也会如“白头宫女说玄宗”一般。全书字里行间体现的是一个和解的态度。显然,编者在这里对材料进行了一些“去情绪化”的剪裁和加工。而在历史上,真实情况却是非常酷烈。当时东德的文化检查制度是华约国家中最为严格的,而东德的行政机关也是效率最高的;它的政治定位精确——维护苏式意识形态的唯一权威性,制度运作持久——从1949年到1989年一直不变,期间没有因任何政治风波而改变;至于执行效率更是高速高效,它以它的秘密警察制度“斯塔西”(STASI)而闻名于世;在整个统治期间,每年有7000人被作为“政治犯”而被秘密投入监狱,这其中就有相当多的秘密阅读者和秘密写作者;它的监狱中常年关押着29万名政治犯。这就是说,它已经成为一个监狱国家;这也就是说,这个政权已经不需要人民支持了。它是不需要人民的支持,它的最后支撑手段就是苏军的坦克!这在1953年的6月17日柏林勃兰登堡门前,面对150万东德人民已经表白无遗了。在这种严酷的专制制度的驱策下,东德的全部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向前狂奔;就像现在网络语言中所说的“加上外挂”并且“持续超频”一样。到了公元1989年,它的发展到了顶峰。这时,它的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居于世界的前列;它的居民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遥遥领先;它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金牌数仅次于美国;到了这一年的十月,它举办了40周年国庆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得到众口一致的热烈称赞。在此前的1月19日,它的首脑昂纳克庄严地宣称,“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但是,就在短短的一个月后,昂纳克“被下台”,随后“柏林墙”倒塌。又过了一个月,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从各个入口涌入东德国家安全部大院,他们高喊着“斯塔西滚蛋”,砸烂了用于监视与窃听的设备,把大批秘密文件和监视档案从窗户扔到大街上;而那些“斯塔西”们则早已不见踪影了。于此,凝聚着制度之恶的东德图书文化审查制度才算完全终结。这是一段极为独特的传播史,可以说充满了悖论,而其中吊诡的莫过于如下几项:(1)最大的秘密读者群体正是“斯塔西”们。他们的阅读人数,阅读数量,秘密阅读时间和秘密阅读的组织最为严密。在《为阶级斗争参与秘密阅读》中,有这个群体成员的详细回忆,其中回忆最完整的就是两幅图书文化物品秘密审查的系统流程框图。而在这篇回忆最后的反思部分中,他的心得之叙述角度令人深思。(2)最受迫害的核心秘密读者群体却是这个制度的最坚定的拥护者。这个群体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一定辨别能力的知识分子,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精神,在面对“冲击柏林墙哨卡”这种群众性运动时,有自己冷静的看法。当时他们之所以甘冒风险,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制度抱有自信,认为这个制度通过对自身的小修小补可以变好的,而随之而来的受难经历则加深了他们的这种自信心。他们受到的苦难最多,而在他们的回忆中,似乎对这一点并不十分关注。而在两德合并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仍在多种场合上替以前东德制度说话。(3)后来,行政当局在放宽图书文化审查制度时,本想换取人民的支持,增加政治行为合法性,却反而加速了自己的垮台。(4)托克维尔式的悖论在这里也同样存在,前东德的人们在图书文化审查制度最为严酷的时代,尚能保持正常心;而当行政当局一旦放松管制,反而不习惯了?(5)这段独特的传播史的最大传播效果就是——柏林墙倒塌。而参加“冲击柏林墙哨卡”这种群众性运动的成员中,秘密阅读人员在其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他们通过秘密阅读接触的违禁文化物品多是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现代美术作品,时尚休闲杂志和登载花边新闻、八卦传闻的报纸,还有一部分人群则干脆只对通过违禁渠道得到的性杂志感兴趣。(6)当“冲击柏林墙哨卡”这种群众性运动来临时,秘密阅读群体的骨干分子还被关押在监狱中,其中一部分人已经被迫害致死了,他们不可能出来领导这个群众运动。但如果历史存在假设,那么由这个群体领导的“冲击柏林墙哨卡”运动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也不会产生现在我们大家熟知的这个结果。这一系列吊诡的现象,可以有一个较为上位的解释,那就是:这个秘密阅读群体才是这个政权的真正的支撑力量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秘密阅读的核心动机源于他们对这个制度最真切的关怀;他们的绝大部分所作所为在客观上有助于这个制度恢复自身的活力,克服在制度运作中产生的刚性,提供制度系统中难得的真实反馈信息,以提高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可是,他们却被当成了这个制度的敌人!他们要想纳入这个制度,属于他们的只有一个存在空间——那就是这个制度的监狱!不但他们的人进了监狱,他们的书也进了监狱——那就是东德公立图书馆中的“毒草室”!就这样,这个制度的合理性被它自身的执行者一点点的摧残殆尽,当它到了的最后的时刻,由于它早已摧毁了它自身真正的支持者群体,没有一个人对它施以援手。只能满含纠结的跟随着“斯大林主义”走到它的终点。中国的读者在读这本书时,很可能会将这堵“文化柏林墙”同柏林墙的命运相联系,可惜在这本书中,并无这个秘密阅读群体如何参加“冲击柏林墙哨卡”运动的回忆文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柏林墙”一定是在柏林墙被人民“吼”倒之前倒塌的。一个制度只要在政治文化上丧失了合理性,就陷入了自我孤立,任何一星点风吹草动都是对于它的一场决定性的灭顶之灾。中国读者可能还想知道,这本书中对中国着墨几何?笔者遍搜此书若干遍,却没有找到关于港、台、澳门和蒙古的文字,只是对中国大陆的有关情况提了两次,一次是1961年的审查指导文件,提及了杜绝从中国输入的书籍;另一个则是有一处几十字提到中国,那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关于人民公社的一本书,阅读也是需要审批的。尽管如此,我们在读这本书时仍会产生极大地共鸣,毕竟我们从前也有过与此相似的阅读史经历,这不仅仅是只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文革时期”,在“冷战”时期的港、台、澳门和蒙古都确实发生过,而且在某些方面还甚于中国大陆!譬如人们曾说过:“到了台湾,发现文革还在搞”!因此,秘密阅读是一个普遍现象,它首先和制度有关,其次才和意识形态有关。这在当前几乎已经成为自明性的定理了,为什么?因为——斯诺登(Snowden)出来了,斯诺登来了!斯大林走了,斯大林主义也走了,而斯诺登却来了!并且斯诺登的最后落脚之地正是斯大林主义的渊薮之地——莫斯科。这也许是历史的轮回,但更像是历史的反讽。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现在仍然处于秘密阅读时代,在我们向往自由天空的时候,周围总有那么几双眼睛在窥伺着我们,这些眼睛使得我们的后脊梁骨一阵阵的发凉,一直凉到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在秘密阅读着别人,而别人也在秘密阅读着我们,即使我们不再秘密阅读着别人,别人也不会停止秘密阅读我们,而且还会变本加厉。如果说,以前是东方国家秘密阅读西方国家,姑且称之为“西写东读”吧;那么从现在开始,就是西方国家已经在秘密阅读以中国为首的国家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东写西读”吧!但是我们不怕的,秘密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族际交往、国际交往中的“砌墙”行为,而“墙”总有一天是会倒塌下来的。这句话按照当前流行的句式来写就是——墙?是用来推倒的!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審查無論多嚴格 讀書總會有出路
  •     不錯的書。其實寫的就是中國,只是對於東德,這已是歷史,對於中國,還是現實。雖然裏面提及的禁書,多數在中國已不再被禁,但這絕不等於中國比那時的東德有任何進步,因爲裏面提到的審查、封禁等等手段,完全一致。
  •     一般吧。感觉不是很好。
  •     挺有趣,如果中国的研讨会能搞成这样就好了。
  •     学术性太强,读起来枯燥无味
  •     从读者、偷运者、出版商、审查者、秘密合作者多个方面刻画了民主德国时期的秘密阅读生态。《未能赶上的追赶?》一文尤其出色,推荐阅读。读完后产生两个问题,半开放的图书环境(禁书不能公开出版,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进行严格地审查)对人们的阅读趣味有什么影响?“秘密”,这一手段本身,是否意味着反抗?
  •     专制制度令我们许多人成为秘密读者。
  •     今年又值得推荐的好书,断断续续读了好久,总被无谓的事情打断,今日总算读完,可以入选年度十佳了。
  •     目测比上一本翻译得好,不过,看来又要看很久,最近显然不在状态.......终于看完了.....
  •     是个严肃的学术书,现在看太早了,没事先通读冷战史。偶尔有写东德人民偷运书籍的机巧,比如夹在饼干桶里什么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大的趣味……
  •     读这类书,会有种读与不读都无大要紧的感觉,因为他们经历过的,我们正在经历
  •     参差不齐的合集;对译者的担忧还是成真了。
  •     挺好玩的口述史
  •     有意义的书。
  •     感觉“禁书”的味道不是很浓郁,后来一想,这本书很有后现代的基调,一种社会史的书写。尽量地容纳更多的线索,然后思考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所见的“秘密读者”并不很能被清晰定位,而很像是社会共有的而且不断流动的记忆。
  •     从冷战时期西德读物在东德的影响为切入点,反映东德在思想上的衍变。读来很有意思。
  •     记录民德时代秘密阅读、秘密写作、偷运图书、秘密出版等内容。这是一次论坛,所以所收文章文体也很杂,有专业论文也有回忆录也有访谈。
  •     这书收的几十篇稿子分别由各行各业的人所写,有好有坏,但德国人的表述大多都有刻板的毛病,这么惊心动魄的书名下面却尽是白开水一样的文章,见过好几个读书人说这书好,自己读了觉得真没那么好,史料价值大过其能提供的阅读乐趣,这么说吧,这基本上是一本写给德国人自己看的书。
  •     翻译精良,内容不乏有趣之处。就是技术性的细节多了一点,看起来时常很枯燥。 建立了一个里面提到的书的书单: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QHNWMt7ici3ldetjjpn5vJL9v2m9W-R70zdHMb0IQA/edit?usp=sharing
  •     这样一本书如果只被拿来作当代史来看就真是浪费了 这本书的关键词是走私文化与萨密兹达 它们最终在专制背景下在审查与操纵、传播与利用之中被孕育出来 在谈政治之前请先谈文化
  •     非常棒,任何独裁都是害怕人民知道更多外界事物。民主德国在文华封锁已经很棒了,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不过现在天朝做的更好更棒,天朝建立了三个强大系统,第一中华局域网,第二长城神盾防火墙,第三过滤系统。
  •     内容很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从普罗大众、作家、教会、出版社、图书馆、权力机构等角度出发展示审查政策及各方面影响,每个人“都使自己顺应社会局势”,“这样也就恰恰造就了社会局势”,所有的专制都害怕言论自由,历史上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而具体涉及哪种专制并不重要。禁书单并不是最新时代的发明,焚书也只是科学意识形态化的最终结果。但本书太过零散和碎片化的内容冲淡了整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加上翻译原因,有些文章读起来像在做中文长难句分析阅读。希望有人能梳理一下中国这方面的历史和当下,也想看看东德类似《1966-1976的地下文学》的书,特定历史境况下产生的文学总是很有趣。
  •     体例有些乱。有些文章还有点意思。
  •     总之就是……散……
  •     纪实与论述的结合把握得不大好,以至于内容稍显零散,冲淡了这个题材应有的趣味和深度。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呢,说来其中内容并不比今天更加荒诞可笑,大概或许是东德的种种终究成了历史,所以才给了我一些微妙的安慰与盼头吧。
  •     文章比较散,没想象中那么好,但对了解东德图书审查还是有帮助
  •     东德不能读尼采,弗洛伊德
  •     高墙于越,禁书于读。
  •     还不错
  •     今天正好柏林墙拆毁25周年
  •     这是一本2008年的会议后民主德国(东德)秘密读书者和相关研究者的文章和谈话结集。审查及自我审查、图书偷运者、图书馆的“毒草柜”、地下出版等等,像是映着历史与当下的一面镜子。曾经我国的秘密读者(灰皮书、黄皮书、手抄本、自印本等等的读者)的回忆可见于零散的文字,不知有没有人愿意系统梳理这一段历程呢?!
  •     (阅读本书时)人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在俯瞰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世界。
  •     读后:1所有专制都害怕并钳制自由言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审查之不可见,源于审查的不可言说。3秘密读者有可能形成社会变革的主力。
  •     这书一般,没什么意思
  •     翻译质量不高,书中内容放到任意一本三流文化杂志中都不会显得突兀
  •     秘密读者这本书实际上讲的是秘密结社情况,在民主德国
  •     书的翻译太烂,严重影响到阅读! 举例p.81并对从事反体制论坛活动的人给予刑法制裁。 什么叫论坛活动? 同样在81页,反对派公众就可以形成反对派对立势力的要素。 到底和谁对立? 随手翻了一页,总之这部书翻译的很糟糕!
  •     难得这么有趣的的题材被写得这么乏味……。不过还是蛮喜欢前言里“专制育人”这个说法的,可见东德当时专制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呢。
  •     介绍和还原了秘密阅读这一主题。这是一段有趣而惊险的东德社会史和文学史。 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们如何在“民主德国”传播禁书,他们用了什么方式,躲避了哪些审查,当然,并不止限于东德。“被禁止”有时候反而往往会对传播推波助澜,呵呵。
  •     虽然我没看完,但还是觉得很好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