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学与艺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502150228
作者:张伯荣
页数:215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围绕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话题,就科学、艺术、哲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探讨的科普文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把科学与艺术亲合在一起/3一分为几/8尝试三分/13科学之美/18宝塔结构——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基本模式/27    第二部分诗歌创作与科学研究/39诗的外形美及李商隐的诗/44诗要有新意——清代诗论与谭嗣同的诗/54诗要有真情——性灵派诗论与他们的诗/63向戏曲学习什么/73汉字的抽象与书法的形象/79逛书摊遐想/88    第三部分形象思维的论点与疑点/95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103多种多样的思维类型/113思维技巧与思维习惯/122难以驾驭的思维——灵感/132梦中有思维/142思维的三个属性/151善待思维/160参考文献/170    附  录天之书——鄂尔多斯览胜/173庆阳古今记/178西峰巨变/188诗词二十三首/196  望长城/196  无题——风雨中戏作/197  过青塬/198  新安边即景/199  马岭油田即景/200  奉调庆阳而作/201  偶成/202  赋新春/202  游桂林阳朔/203  西湖秋思/204  车过阳平关/205  都江堰/205  扬州个园/206  江南行/207  游大佛寺/208  怀柔偶成/209  燕山考察后赴承德/209  赴宁陕考察/210  赠中央电视台二同志/2ll  安徽民居/212  答江汉石油学院诸位师长/213  梦中拟古/214  题壶口瀑布/215

编辑推荐

本书写作风格新颖,内容创新。作者善于用浅显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讲清、讲明。尤其是广纳古今中外的科学、艺术方面的生动实例,随手引来,简明扼要,以事明理,恰到好处。读起来觉得心清气爽,而无繁杂之感。

章节摘录

书摘逛书摊遐想    我喜欢逛书摊,就像女同志喜欢逛服装商场一样。凡是书摊集中的地方,常去逛一逛。解放初期王府井东安市场有几家旧书摊,其时我在汇文上学,星期天有时去那里看书。到后来则是逛中国书店。再后来喜欢赶书市,哪里举办书市总要去看看。如今,潘家园的书摊也是我常光顾的地方。逛书摊有一种逛公园的感觉。进公园为的是看奇花异草,徜徉在五彩缤纷之间。逛书摊是浏览各样图书,特别是那些未曾见过的图书,也如奇花异草惹人注目。有趣的书翻看翻看能增长点见识,便宜的书买回来几本还能增添点收获的喜悦。闲暇时逛逛书摊也是一种乐趣。    书摊上并不都是些破旧书、积压书,也有大部头的系列书、过期的精美画册,甚至还能见到一些古版书,如明清时代的木刻本、清末民初的石印本,有些书在正规书店很难见到。古版书多是些文人的手札、杂记、诗词之类,属闲暇逸趣之作,述说着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细微琐事。在这些琐事中却包含了极其难得的史料,恰好补充正史中不曾涉及到的一些问题,通常所说的“野史”就夹杂在这些书中。    电视剧《孝庄秘史》就涉及到清朝初期发生的一桩疑案,即“太后下嫁”。到底皇太极死后其庄妃(顺治之母,即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清史学者说没有下嫁,因为档案中查不到。但其他史料表明,太后下嫁之事确实发生过。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同时代人张煌言的那首诗:“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迎太后婚。”合卺(音锦)是古时结婚的一种仪式。这首诗说明结婚仪式已经举行,新房就在慈宁宫(孝庄住慈宁宫),多尔衮是倒插门进了皇宫。古人作诗都是有感而发,如果没有此事,张煌言怎么能凭空冒出这么一首诗来?而且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样样都说得那么清楚。再者,太后下嫁符合满族的“兄死嫂嫁弟”的习俗,刚刚进关的孝庄皇太后不可能违背这条祖宗传下来的道德观念而不嫁给多尔衮。马克思认为,民风习俗是一种顽强的社会力量,支配着千百万人的牢固观念,即使在社会经济发生变化之后,原有的习俗和传统仍然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和发生作用。太后下嫁这件事在当时清室权贵看来是遵循宗法,是很自然的事,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绯闻,只是后世之人才觉得有伤皇家脸面,避而不谈。    在当时印刷手段非常薄弱的条件下,前人尚印制了这些弥足珍贵的版本书,是值得我们今天感到庆幸的事,这对于今天的出版事业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由此就触动了一个敏感的话题: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出书环境。曾有人在报刊上发表议论,说现在出书不大正规,把关不严,以至于粗制滥造者有之,质量不高者有之,似有搅乱了文化圣殿之嫌。本人认为这种担心多少有些过分。思维活动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活跃的一种活动,出书不过是这一活动的一个表现方式。你不让他思维是不可能的,不让他表现出来也不大近乎情理。对于出版业,更应以疏导为宜,不必担心会失控。我国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并没有使国民经济发展失控就是明证。试想如果当初只允许出版钦定的四库全书,又怎么会有这些野史来补充历史的全貌呢?所以我认为个人出书不必指责,而应当加以鼓励。听说一位退休的老部长将其一生积累的丰富学识结集成书,自费出版,只印100套。我想这是出版业可喜的现象,出版界中人能帮助支持此事当属有识之士。出书质量高与不高并不在于是由谁出版,关键在于出书者是否有严谨的态度。现在名人竞相出书,也成了不小的一股风。如果没有对社会负责的严谨态度,即使是名人,其书的质量也并不一定有多高。那本《×××自述》在书摊上降到一元一本都少有人要,书出到这种份儿上也够惨的,何况这也是有名的出版社出的书呀!我也不反对名人出书,书尽可出,但不要印量太多就是了。    书摊之中还有一景叫礼品书,有人叫一折书,就是说按定价的一折出售还有赚头。眼下有人热衷于出版系列的大部头书,什么“世界名著一百种”、“古今名家名著大全”等等,意欲网尽天下精粹于一身。其实这正是买书人之大忌。世界上可读之书不计其数,岂能用一套书以偏概全。零散的不人群的书比起成套的书虽然显得形单影孤,但实用上更应来得便捷一些。我们现在频频以大部头书出击,与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现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水平,够不够那个职称,仿佛只看其著作有多少,甚至干脆以多少万字来取士,这是导致大部头著作的一个社会根源。这“硬写”之风实在是误人误己的事。写书需要时间,读书需要时间,这种风气不知白白浪费了多少人的宝贵光阴。要知道,文字多少并不都与水平成正比,关键还在于作品的内涵,那首“床前明月光”诗只有二十个字,却代代吟诵流传了一千多年。    书不是为了装饰书橱的,而是为了阅读的。读书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的活跃性决定了读书方法的灵活多样,各人有各人的读书方法。而且不同的书也应有不同的读法。教科书需要反复阅读并力图消化,不但要仔细地读还要认真地做作业,方能领会贯通。对于消闲一类的书则不必如此认真,也无需从头至尾地看个遍。人的一生中能读懂的书并不多,甚至有些书名都看不懂,好像是译制片中的对口型,夹杂着半生不熟的腔调,叫人听起来特别的别扭,译制片中对口型造成的那种怪腔怪调把语言美完全败丧掉了,根本不值得效仿。还有一种读书方法叫“逐字逐句地学”,这是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一种学风,但这“逐字逐句地学、反反复复地学”不过是一种宣传用语,政治作秀而己,没有实际意义。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另一种读书方法。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看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书是作者情感的表露,读书则是加入读者情感引起共鸣的过程。比如一首诗,诗是诗人写景抒情对于事物有感而发,即使寥寥数语却包含了深邃的情感。读者读诗之时也会加入自己的情感进去。一首好诗能千百万人传诵就是它唤起了千百万人的情感。对于同一首诗,不同读者的体会会有细微的变化,原因就在于加进了读者的感受。这就表明,诗人的情感与读者的情感并不完全一样。诗歌讲究含蓄,诗人埋伏在诗中有很多的潜台词没有充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读者在读诗过程中又加入了自己的潜台词。对于其他的文艺作品如音乐、美术等无不具有这种性质。这种主客观互动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强加的。这种例子并不少见,球迷在看足球赛时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激情。看戏也是如此,一出戏的演出效果不但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成功创造,还需要唤起欣赏者的真情感受来完成。演员演了一分,观众可能感受五分。演员表演了一点,那么观众很自然地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去丰富这一点,通过这一点联想起更长的线和更广的面,艺术效果由此产生。以上所述就是读书的一种心理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看别人的东西,找自己的感觉。也可以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灵魂。”懂得这种读书方法的人必将从书中受益更多。P.88-92

图书封面


 漫谈科学与艺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纯粹是被名字给骗了。。。不过也是我自己要求太高。。。人家只是叫漫谈而已。。。没说一定要谈得好谈得精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