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67521296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
页数:337页

作者简介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在书中,雷吉斯•德布雷第一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该学科处于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交汇之处。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作者从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书籍目录

译序 /1
鸣谢 /1
前言 /1
第一卷 图像的起源
第一章由死而生 /3
第二章象征的传承 /27
第三章信仰的真谛 /55
第四章迈向宗教唯物主义 /85
第二卷 艺术的神话
第五章 历史无休止的螺旋上升 /125
第六章“古代艺术”幽灵的解剖 /145
第七章 艺术的地理分布 /165
第八章 目光的三个时期 /181
第九章绝望的宗教 /211
第三卷 演出之后
第十章 一场大灾难的编年史 /235
第十一章 视频领域的吊诡 /267
第十二章 纯电视的辩证法 /295

内容概要

作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家、思想家、媒介学家,著有《通用媒介学教程》(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2010年6月曾来中国讲学,主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在中国的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
译者黄迅余,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曾长期任自由职业同传译员(汉语,法语,英语)。为国际组织(如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部门、事业机构、私营企业等众多客户提供过口译和笔译服务;还曾多次担任中法作家文学研讨会的口译和笔译。工作之余,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任教。与父亲黄建华合作翻译过《罗马爱经》、《蒙田散文》、《中国社会文化史》等重要著作。现为联合国专职译员。
译者黄建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审、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棕榈叶二级勋章,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著有《论实证精神》、《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夜之卡斯帕尔》、《蒙田随笔》(与梁宗岱合作)等。曾出版散文集《花都异彩》、《随谈录》,诗集《遗珠拾捡》、《黄建华短诗选》等。他还是辞书学者,专著《词典论》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前两卷醍醐灌顶
  •     对偶像崇拜和圣像破坏的解读不错
  •     读不大懂
  •     难得在2014结束以前啃完这块砖,就是最后一篇风格大变,看得有点懵。90年代的文字,所以结束在电视时代了,不过网络时代怎么回事基本可以脑补。想到一个可能的作品标题:《末日半途而废》。
  •     非常细致,旁征博引。对于这个一切都可见的时代,作者引述了勒内·夏尔的诗句:如果人不是有时强制自己,闭上眼睛的话,他会最终看不见值得看的东西。
  •     为啥一章精彩一章很烂这样交错着
  •     私货太多
  •     全面,文笔好,翻译好。偶像--艺术--视像,媒介学,最后的十二问。
  •     就是太散了 我找不到整体脉络
  •     闲书,尚可
  •     图像是属于拜物、幽灵、神话还是美学?书中把图像功能解说了个遍,似乎无度。另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是从具象走向抽象这种单线进程?
  •     愿意向所有传播与媒介方向的同仁们推荐此书。译者认为它是“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有关图像的哲学、美学、宗教与社会变迁均讲得很透彻,时有法国式的灵感火花起伏,警句颇多。可惜原书出版于1992年,有关互联网时代的图像谈得不够。译文流畅,在原作者如此掉书袋的情况下,更显难得。
  •     终于看完了,很不错的作品
  •     如果没了图像,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述,甚至可以第二次编辑,譬如绘画,但如果没了音乐,我们用什么表述?此书让我更多了一个爱音乐的理由。(*^__^*) 第一遍读完。对了,我喜欢两父子翻译的句子,漂亮!
  •     图像与神、艺术家、大众的关系被作者梳理了一番,图像从作为中介到成为主体本身,是人类不可思议文明推进的后果,对于规律的认识一直是人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事关人类的福祉,而这福祉不过是延续下来而已。马克思说的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基础的背后有无神圣的力量,这可能是诸多论者讨伐的焦点。马克思的无神论与最有野心的资本家是相通的,也即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人类攫取大自然的资源,最终是人的限制才阻碍了自身。
  •     粗粗翻过,言辞抽象,讨论的基本还是图像的使用问题
  •     较为华丽的文词包裹一堆前人已经说深说透的东西,算是另类眼光的艺术史但其实就是文化批判的神神叨叨版本。以及,作者大人您完全可以把话说得简洁一点的ORZ……
  •     暑假到现在读到最值得推荐的书(最初以为不过是福柯式的考古作品)。
  •     学识广博并不意味着能形成论述严密、观点可信的观图史,也就是给鲍德里亚抬个轿子什么的水平吧。翻译尚可,但在专业领域专属名词还是不够严谨
  •     翻译好差
  •     大家都了解的,是可以不用换一种说法再说一遍的。
  •     與貢布裏希書對參
  •     语言太散,所以要求读者有足够的逻辑、概括能力,不然真的会断章取义。
  •     “轻与重”这套书丛看了两本,感觉并不好。散文式的写作,图像考古学。然而若是散文却并不优美,更像是意识流杂乱而碎片化,若是梳理则逻辑上总是断层。不伦不类之感,最后就不能附录一下书本理应出现的参考文献吗,简直有种读伍迪艾伦杂文的感觉,头疼。
  •     从第十章开始细读
  •     谢谢大胡赠套书,这套书太棒了。艺术成了视像时代的我们集体赎罪的工具。但直播,让人人都以上帝自居,尽管是转瞬即逝的。表现自己,否则消亡。“亚历山大城症候”尤其适用于今日。
  •     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观点,但是讲的比较全面,文笔也好,值得一读。图像功能的历史变迁、图像与艺术、技术、宗教、哲学、政治的关系都点到了。图像在当下起到了一种看似自明的、无法质疑的理念作用,像是一种视觉的在场形而上学。图像使世界越发可见,我们的视觉范式就越发单向度,真实世界中的不可见之物就越被人遗忘,这算是反作用吧。。。赞法国人的写作风格,就是要写的散一点,随性一点,让你们看的不耐烦,难以实用地、工具理性地get到要点。。。
  •     在对西方艺术史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读有些吃力,作者见解独到
  •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天马行空的艺术史。不过就观点而说并不新颖,依然把图像当作是一种非文本的事物。后半段的文化批评风格似曾相识,却不像马克思主义者们寻求改变:更多的是等待,和期待轮回,期待社会自我生成答案。
  •     作者实在是掉书袋,也难为译者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翻译出人话。不得不说能感受到作者的博闻强记和幽默活跃,但是作者跳跃的思维和大量的资料堆积降低了这本书的趣味和可读性。
  •     五星给译者。
  •     只读了第一卷,但是已经大概知道后两卷要说什么了,无非继续堆叠材料,用散文笔法和直觉判断,反复陈述图像既生又死、边生边死、渐趋于死……实在不能喜欢散文笔法的学术著作!这样的书怎么能够五星呢?沈从文的小说谈论图像的生与死、图像的超越性、图像比之于文字的历史限度以及文字比之于音乐的精神限度要比它精炼与深刻多了!
  •     非常棒,在思维上给予启发,不过谈到后现代艺术(技术)时不完全赞同。也难怪,彼时即是“当下”。
  •     有点复杂
  •     给翻译打100分
  •     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     (法国)电影在经历记录、表演、书写三个阶段之后,在如今的视像时代,当“书写”也已经标准化,今天的电影作者该继续这个轮回还是往其他什么方向发展呢?
  •     翻译得好散文化啊。一开始以为是以时间为线索,但读一会儿就凌乱了。有些见解很有意思
  •     what you see is NOT what you get, idiots.
  •     应该重读的书。
  •     不可见的东西在消失。真的是蛮大路蛮浅显易懂的…图像学教科书一般的存在(然鹅并没有好好读过其他关于图像历史的书有个啥资格说呢…
  •     还是熟悉的文化批评老路子。不过一来全书有从整个历史进行宏观观照,二来对于现代技术统治的视像批判对应某准集权国家可谓刀刀到肉,因此可读性依然不弱。
  •     略啰嗦
  •     图像的泛滥造成图像神圣性的消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