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白

出版社:新經典圖文傳播
出版日期:2013-7-31
ISBN:9789865824075
作者:張大春
页数:360页

作者简介

飄然不群的少年李白,生在追逐聲名、喧嚷繁華的大唐。沒有科考資格、無緣順利仕途, 卻也因此不須迎合格律,寫出無人匹敵的詩句。 但改變了唐詩的李白,卻總需飲酒忘愁。究竟,他怎麼錯過了時代?整個 時代,又怎麼錯過了他?
少年李白,商人之子,家庭背景使他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流連市井,不知未來。 隱者趙蕤,飽讀詩書、能醫能巫,看透唐代天下讀書人汲汲功名利祿,本已不問世事。收李白為弟子,意欲讓少年李白走出不同於時人之路。 李白是詩國裡的英雄,半個盛唐的最亮之星,不但文字、韻律有獨到之美,詩中透出的自由逍遙、蓬勃精神更是引人,詩句處處顯露李白鮮亮、純美的性格魅力,連世家出身、自視甚高的杜甫也要感嘆「白也詩無敵」。 但名滿天下的中國詩人李白,總是刻意含糊其身家來歷,身世如謎。唐朝人向來以喜歡攀附名門冒充世家出名,李白謎樣的身世,究竟原因為何?熱愛中國詩詞的張大春因鍾情李白,決定以小說為李白尋找身世、探其詩作不與時人彈同調之因、揭大唐盛世背後隱藏的成名焦慮與名利夢。 少年李白,尚未闖蕩長安,一個沒有顯赫家世、快意俠客的少年郎,如何改變唐詩,又如何被一個時代改變了人生……

书籍目录

1老對初芽意未凋
2無人知所去
3壯心惜暮年
4少年遊俠好經過
5結客少年場
6青冥浩蕩不見底
7迴崖沓障凌蒼蒼
8我獨不得出
9出門迷所適
10別欲論交一片心
11瓊草隱深谷
12一醫醫國任鷦鷯
13乃在淮南小山裡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15樂哉弦管客
16亦是當時絕世人
17長吟到五更
18天馬來出月支窟
19放馬天山雪中草
20光輝歧路間
21焉能與群雞
22乍向草中耿介死
23嫋嫋香風生佩環
24五色神仙尉
25天以震雷鼓群動
26卜式未必窮一經
27人尚古衣冠
28百鳥鳴花枝
29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
30出則以平交王侯
31不憂社稷傾
32獨守西山餓
33手攜金策踏雲梯
34賢人有素業
35豈是顧千金
36以此功德海
37匡山仲杏田
38禪室無人開
39有巴猿兮相哀
40功成身不退
41孤飛如墜霜
42君失臣兮龍為魚
43罕遇真僧說空有
44儻逢騎羊子
45心亦不能為之哀
46相識如浮雲
47何用還故鄉
48千里不留行
49日照錦城頭
50雕蟲喪天真
51無心濟天下
52傳得鳳凰聲
53了萬法於真空
54秋浦猿夜愁
55歸時還弄峨眉月
56歸來看取明鏡前

内容概要

張大春,1957年出生,山東濟南人。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作品以小說為主,已陸續在臺灣、中國大陸、英國、美國、日本等地出版。 張大春的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的陷阱,從而產生對各種意識形態的解構作用。在張大春的小說裡,充斥著虛構與現實交織的流動變化,具有魔幻寫實主義的光澤。 八零年代以來,評家、讀者們跟著張大春走過早期驚艷、融入時事、以文字顛覆政治的新聞寫作時期、經歷過風靡一時的「大頭春生活周記」暢銷現象、一路來到張大春為現代武俠小說開創新局的長篇代表作《城邦暴力團》,張大春堅持為自己寫作、獨樹風骨的創作姿態,對臺灣文壇起著現今仍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聆聽父親》入選中國「2008年度十大好書」,《認得幾個字》再次入選「2009年度十大好書」,成為唯一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認得幾個字》更入選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2010年度大眾最喜愛的50種圖書」


 大唐李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有张大春捉刀为李白作这本似小说似传记的东西,实属李白之幸。这话夸大?其实不然,这样一本书,当世还真只有张大春写得。一流的小说家没有张大春这样渊博的学术考据功底,而学富五车、埋首研究几十载的老学究们又学不来小说家信口胡扯,覆手为雨的脸皮。张大春无疑是两岸三地最优秀、最全面的小说家之一。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陆当然不乏文笔好的作家,,比如我们常说莫言的“泼辣”、韩少功的“乡音”、余华的“朴拙”,可逐一审视你会发现,大陆文学但凡在语言上出彩的,要么是掺杂方言,要么是对外国文学(福克纳、马尔克斯...)的模仿。咎其原因,是解放后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一律打倒,另一方面则是革命语言的污染,现代的网络语言和各种流行语更是雪上加霜。成长在新中国的一代在传统文化,特别是文言文上的熏陶远不若海外作家。正因为大陆存在这一道文化断层,那种很纯净的汉语就鲜有人能够写出来了。张大春在小说中用过的“腔”和技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 眼花缭乱 ,用什么是什么,不过在本书中体现不深,我认为《城邦暴力团》是集大成者,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的随心所欲。把张大春的写作风格喻以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的话,一定非”小无相功”莫属——不着形象,无迹可寻。天龙八部里鸠摩智以小无相功运使少林七十二绝学的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至阴至柔、风格迥异的各路招式信手拈来——真是到了“入神”的地步了。这绝不是一本消遣时光的闲书。书所涉及隋唐五代史、士文化、佛学、古文、人物传...虽然小说家之言,亦真亦幻,可如果读者真有心考据,那么收获岂止是读完了一本小说?难怪张大春要自誉“大学四年,若能好好把这本小说看完,也就成了。”这本书对读者是有要求的,不如说是书在挑选读者。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大春的这本书绝非白璧无瑕,它本身最大的优点亦成为它最大的缺点。首先是 散 ,信马由缰,无所拘束,东张西望,见一景,现一物则驻足观看徘徊不止。比如有一段讲到一个和尚受李白之父李客所托,拜访李白时说的“无尽财”一词引出,转而谈起佛门福田、借贷制度的起源以至唐代的发展,再转向与李白家素有渊源的斛律光与三阶教的关系,接着又跳转到李白55岁与韦景先的一段轶事,再从李白为韦景先所作悼诗讲到阿阇世王的故事...等再说回和尚见李白,已翻过20页。其次是 专 ,诗赋中用的字、典张大春都一一注解、考据,对于非文学系毕业的读者来说,偶有枯燥乏味之感。以上两点如果还属吹毛求疵,那么最后一点则很致命——李白不“像”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李白。卷首有诗: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 《少年行》这首诗应该是作为书中李白其人的基调的,李白出场时,腰挂长剑,怀揣匕首,结客少年,确有几分诗中的少年狂气,可愈到后来形象却越模糊单薄。李白常自称“我乃天上人”,或许以一介凡人来临摹太白金星转世,是有些难为张大春了。
  •     最初接触张大春时,读到的是《将军碑》和《四喜忧国》。尽管这两篇小说被视为名篇, 但当中娴熟的西方小说技巧和黑色幽默总是让我感到疏离。正如看到男子炫耀肌肉,的确很好,但到底是不相干的。与此相反,张大春更为中古的作品,比如《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都深得我心。虽然书中仍旧零星散落着晦涩长句,但却不影响整体阅读体验。究其原因,大抵不过“深爱”二字,令他放弃纯熟的写作技巧,转而选择更加朴拙的书写方式。手上这本《大唐李白·少年游》亦是如此,是深爱之作,也是游戏之作。读《大唐李白》大约难以一气呵成。故事主干虽然简单,但书中枝桠纷繁,俯首皆是典故、轶闻、风俗、传奇和秘史。这些“闲笔”看似琐碎,却赋予小说一种娓娓道来的节奏。我将张大春想象为闹市中的说书人,阅读时似乎见他泡壶热茶,闲闲地讲述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讲到刺史李颙访戴天山会神仙,便顺便说说何为神仙道,神仙如何空手招来四方禽鸟。讲到李白少时学豪侠,于闹市间杀死一人,兴之所至,便再聊聊结客少年穿行市井、滋事斗武是何种风采。此类绝不会出现在西方小说中的“跑野马”段落富有闲趣,拉慢了小说的整体节奏,令人流连于细节之间,品味单个词语背后的文化世界。借助这些看似无关宏旨的闲笔,张大春在小说中构筑出一个大唐王朝。而所谓闲笔,不过是社会风俗氛围的细描。比如,商贾之子为继承父业,十四岁左右便需独当一面;俗人入山寻访“神仙”,或有所求访或有所举荐;为迎春天,牛车身披彩衣载客出行;传说中的白鱼变为少女嫁予渔夫,三年后离别时,丈夫并不阻拦,也不垂泪,只淡淡问“何时复来”。当然,在传奇和诗文交织的浪漫氛围下,却处处可见庶民普遍低下的生活水平、森严的门第阶级、假币横行的混乱市场、屡禁不止的厚葬之风以及讹误连篇的手抄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赵蕤、李白师徒的困境便不难理解。前者出身术数之家,以医道卜术闻名,无法施展政治抱负;后者是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跻身清流,左右帝国统治。正因为如此,赵蕤才不得不精心布局,欲擒故纵,引得刺史的好奇和留意,为李白赢得出仕的机会。有人将这本小说视作张大春的炫技炫学之作,我却不这么看。事实上,张大春最反感的恰是过度用典。以开头李颙堆砌典故的七绝为例,张大春借使女之口评论道:“即使识字,也读不懂刺史的诗”。而他赞赏的,恰恰是李白所作既有深厚古典修养,而文字简白朴质、想象诡奇的文章。粗看之下,《大唐李白》似乎枝蔓丛生,卖弄学问,但细读之下,却发现所有细节都不多余,很多看似无用的段落实则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小说最初写李客赠予赵蕤一沓“逐春纸”,接着荡开一笔,讲到此纸的罕见贵重。这里的细节直到结尾才发挥作用,呼应慈元和尚的窘境,而“逐春纸”正是解开困局的关键道具。类似的前后呼应处处皆是,倘若没有严密精心的逻辑,便无法构建出这样的结构。张大春曾说,为了写李白自己准备了三十年。而为了打磨古体诗技巧,他更是十几年来坚持每天早晚两首诗作练习。深情如此,勤奋至此,都值得我学习。
  •     飞机上 宜睡觉 宜读好书从来不会写书评只会花痴的,终于忍不住写两句发泄一下----因为这书太勾人了。之前看城邦暴力团就看的呲牙咧嘴只会说好,加之李白又是从小就萦绕在我脑子里的天字一号人物,早早就惦记着这书呢。没想到圣诞节回家简体版还没出,咬着牙买了本台版的攒到回来的飞机上看。 结果飞机上一边颠着一边啃着,眼睛抖都成蚊香了,但只觉得酣畅淋漓,美。 总有些故事是此时此地遥不可及的,却引人拍案叫绝,比如城邦暴力团里的揭画纸,比如明月头顶上那只雕。几笔带过的细节可能与主线关系甚微,却是我心向往之而求不得的画面。 “大半年后,李白辞亲远游,再回大匡山之前,复至邻近龙州江油县游历,不意却与调了差的姚远重逢--他竟然还是个县尉--彼时,李白将送给姚远一首诗。那诗,就是一支缩地鞭,把这小小县尉所想望的溪声,引来身旁。 嵐光深院裡,傍砌水汵汵。野燕巢官舍,溪雲入古廳。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峯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讀道經。” 这书就是活生生的一把缩地鞭啊~~~把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大山大河虾米知了全都抽到我面前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已囤
  •     看这部书非常费劲。因为我的诗词素养和古文素养基本为零。。。。。。看了好几个月。。。。抽空读几页。竟然看完了。
  •     读完了第一本,来说说我的感想。这本书的性质很明显,是一本历史性的小说,不过其中的某些情节确实应加以辨别,切勿全信,就当作是作者对李白生活的另一种解读。在书中,我能体会到少年李白的别样人生,同时还能学到很多相关的文学常识。但有时读起来,委实不算顺畅,总会被有些知识点的补充打断思路。说起来也是自己才疏学浅的惭愧。总而言之,此书作为兴趣性读物来了解李白生平是值得推荐的。
  •     喜欢这种有意思的掉书袋
  •     现在还在高中语文老师手里......怨念.......
  •     掉书袋比较严重
  •     画卷徐徐展开 没有打打杀杀 没有勾心斗角 一个文人的浪漫而又残酷荒唐的时代背景下的演绎 嫌主线弱的 我却觉得 每每宕开一笔或是顿笔 炫技掉书袋 一如山水 有物耶 无物耶 ?皆是气象 没有这样的气象 哪来仙本不仙的李白呢
  •     不能当小说看,也不能当隋唐史看
  •     张大春就像说书人,随着李白的步伐慢慢地将故事开枝散叶,时而西域,时而蜀地;在虚实之间,读者便进入了作者所构建起来的大唐。
  •     看不懂,关于李白的YY?
  •     唐诗
  •     旁征博引,见异思迁。书是好书,读起来却是飘忽
  •     意外得来 甚是喜欢
  •     喜欢
  •     读完这本书,李白给我的感受就时而孤高清冷时而活泼顽皮,时而又潇洒不羁。月下击剑,三人对吟;忘情诗词,情不自已;山中独行,情思缠绕。即使是潇洒的诗人,也有着儿女情长,喜欢在清凉山的李白,心中盛着更多的温情与爱,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在游历的路上,李白一路洒下名声,名誉尾随他的步伐,绵延至清凉山,清凉山上有茫茫苍松,松林中苍劲的大树、古钟的低沉余音、匆匆的过客、清辉月夜,牵动着他的缕缕神思······喜欢张大春的这种叙述风格,诙谐中带着幽默,严谨中带着韵味,虽然好多字句很难理解,但收获了一些对李白,对其他文人,甚至对唐朝的不一样的认识。
  •     小椴公,骨头开唐。大头春,李白大唐。
  •     集历史和文学于一书,恰好又是李白,装帧也不错,纸张摸着很舒服
  •     颇有唐传奇的味道,美~但展开确实太多了,搞得我现在时间线都是乱的……@o@
  •     由一个黄昏的下午开始,整整读了两天。
  •     看完第一卷,被吸引住了!初看觉得太掉书袋,看下去就发现妙处了。铺了一层厚重的底子,唐代大时代的政治人文背景与写实的俗世烟火气,再渲染不着调、却被当做真事记录的异闻传奇,少年李白便从此间缓慢走来了。李白的一生离不开诗,对诗的探讨便一直穿插其中,且有许多让人惊异的观点,如“...诗,从而也就凭借着格律,打开了王谢家的大门,成为一种福缘广被的布施,救拔能文之士,脱离白身。那么,一条拔人出于泥淖的绳索,又怎能偏视之、鄙夷之为束缚之物呢?”读来,简直让人有身心通透哇凉之感。
  •     “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寂寞,是菩萨行。”
  •     各种相结合非常有趣,不过读懂全部理解需要知识储备,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不说我读过,我看过
  •     有趣,当浮一大白。
  •     作为小说来讲掉书袋严重,毫无节奏可言,作为唐史扫盲,了解唐诗背景还是不错的~3.5星
  •     勉强能打到三分,然而个人很想打2.5
  •     知识量太大了,感觉啥都能扯,并且扯得不离题。突然记起来,当初和某人聊到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也没读过,但为了留个好印象就哼哼唧唧地说知道知道。。。而现在看张大春则总会想起他,尴尬。。。
  •     可能这是作者的风格吧。总觉得不像小说,又不像诗论,或者说既是小说又是诗论。所以读的有点辛苦。作者还会掉书袋。但是那个拔剑入鞘会弄伤手指的李白,真的有点好玩。
  •     “他的自我那么大又那么小”。虚虚实实,拐着弯儿讲故事,多伏线,深背景,绝不常见的写法,对读者有挑战。历史、小说、诗论之间,领略一点风光而已。
  •     主线羸弱,全篇都在掉书袋,东拉西扯的东西太多,作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阅读体验不佳。散文、小说、诗歌、历史混杂在一起的四不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张大春果然一代大师……
  •     看了几十页,有点无感啊,难道不是我的菜?
  •     ??????
  •     我实在是受够了查各种自己不认识的字,虽然是一本艰涩有余,繁琐有余的说,但秉持着对李白的爱我还是读完了。然而并不推荐。
  •     不能当小说读。
  •     肆意、嚣张,像我这种文学积淀几乎是哭着看完,看不懂,跪下!
  •     對李白的看法有些改變,真正浪漫的人不會過於注重自己的輻射力影響力,就像劉禹錫,倘若毫不在意陋室之陋,何必刻意《陋室銘》強調“何陋之有?”
  •     看的很慢,杂糅的内容很多,获得了很多知识,像是隋唐史的演绎,目前只能看到李白的才华,还看不到李白的仙风道骨。要不要看下一本好纠结
  •     作者对古言的驾驭和以诗寻史叙事带给我的震撼就是那种能写出这样文字死也值了的感觉。节奏并不使人疲倦,那样恢弘庞杂的时代,尘嚣中仗剑赋诗的主角。和这样的一切相比,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是愚夫蠢妇了。
  •     看了一半,决定放弃。引经据典太多了,称之为“掉书袋”绝不为过。不过对李白的观感更加立体。李白不再只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他也曾少年,也曾入世,只是流传下来的,都是代表他不羁精神的诗作。
  •     好看!不浮浪,不矫情,不软弱,真是当代文学一股清流
  •     纵论诗史佛道,却不觉支离,是语文的再学习~
  •     棒到不能行~
  •     太晦涩了。
  •     略感吃力
  •     张大春真是我的心头好,心头好,心头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从来无有失望!读晚了,也不妨碍读起来。没有《城邦》畅快,但我喜欢这个“个性天真”、“心事朦胧”的少年
  •     雾锁匡山
  •     谪仙拥苍宇,岂止五颗星?
  •     书写的好,可惜我功力不够啊
  •     所以天才其实是很痛苦的,智商高于情商的天才其实是最痛苦的,看得太透的完美人生不完美,身处高楼不胜寒,孤独、与世不相容才该是你生命的常态,“不将就”才该是你的本色,你在世人无法理解的人生旅途上进行着一场孤独而华丽的冒险,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一压就压上了你的整个人生。高处”的“规则”常常给目标清晰,志性廉洁却不懂如何与世周旋的年轻人当头棒喝。道理虽明,人性难却,何况在想象中,你早已走过理想人生多少回,再回现实,空有凉水浇头。自由是一杯毒酒,一贯地执着于天涯浪迹其实和每天忙碌工作朝九晚五是一样的,自由也很累,你永远是大千世界热闹中的辛酸过客,更何况“高歌大笑出关去”不是李白自己的选择,官场滚过一遭,早已不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时的心境,高歌嘲笑焚琴煮鹤不识谪仙的皇帝与权臣,宝宝心里苦
  •     诗仙是仙人啊,沾了一点烟火气怎么能叫仙呢!仙而不自知,活在那样一个遥远的透过史书也无法通透的世界,总该有人来写一下这个狂傲的谦逊的中国式文人的范本,兼济天下又囿于骚文书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