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
ISBN:9787544709019
作者:【德】席勒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简介:

《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的一部经典名著,也是现代性美学批判的第一本著作,它主张用艺术取代宗教而成为一种交往形式,强调交往理性将在未来“审美国度”中得以实现,这就建构了一个审美的乌托邦。今天,我们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重温这本书,可以再次感悟到他充满浪漫精神的美学指向、他对现代性的潜在危机的忧虑。席勒这些博大精深意味隽永的思想,强有力地棒喝着我们这些忙碌又盲目的当代人。
导读:

只有在艺术中,人才是游戏的;只有在游戏中,人才是自由的。
尼采说:席勒使德国人变得年轻。

美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周宪先生倾力推荐:
“席勒这本写于两百多年前的书信集,还在强有力地棒喝着我们这些忙碌又盲目的当代人,由此可见伟大思想的永恒魅力。”


这些书简是那么美妙宜人,就像一杯可口的饮料,甫触到舌尖就能调动起你全身的神经系统。我长久以来所认为正确的东西,我经历过的以及想要经历的东西,以一种如此紧凑、如此和谐的方式被呈现了出来。
——歌 德

正如一副躯体,如果缺少某种化学元素、某种维生素,就会衰弱、生病,而“席勒”这个元素正是我们的社会这个有机体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托马斯·曼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他文章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
——朱光潜

书籍目录

席勒:民族诗人,世界诗人………………………………………………………………

审美教育书简………………………………………………………………………………
论 美………………………………………………………………………………………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秀美与尊严…………………………………………………………………………………
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
论悲剧艺术…………………………………………………………………………………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只有在艺术中,人才是游戏的,只有游戏中,人才是自由的。尼采说:席勒使德国人变得年轻。美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周宪先生倾力推荐:“席勒这本写于两百多年前的书信集,还在强有力地棒喝着我们这些书肆又盲目的当代人,由此可见伟大思想的永恒魅力。”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 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张玉能 祖籍江苏南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西方文论、文艺学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新实践美学论》、《美学要义》、《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译著有《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席勒散文选》、《赫尔德美学文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些书简是那么美妙宜人,就像一杯可口的饮料,甫触到舌尖就能调动起你全身的神经系统。我长久以来所认为正确的东西,我经历过的以及想要经历的东西,以一种如此紧凑、如此和谐的方式被呈现了出来。  ——歌德  正如一副躯体,如果缺少某种化学元素、某种维生素,就会衰弱、生病,而“席勒”这个元素正是我们的社会这个有机体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托马斯·曼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他文章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  ——朱光潜

章节摘录

  教会中的滥用职权搅扰着他,他又极其诚实,不愿公开隐瞒一些他所暗自承认过的东西。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他使自己作出指令,让他的使节把这个指令带到德国,在其中作了没有其他教皇作过的、而且直接违背这个教廷的各项原则的自白。其中说道:“我们知道得很清楚,若干年以来以各种不同名义在这个神圣宝座上早就发生了许多卑劣行径,如果从头到脚的病态,从教皇到教长的病态会继续蔓延下去,就不足为奇。我们大家都脱离了正道,而长期以来我们之中早就没有人,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做一点善事。”他又命令使节以他的名义在不同的地方作了解释:“他,阿德里安,不应因为前任教皇任内发生的事情而受到谴责,而且还因为他也处在卑微的地位上,淫佚放荡之类,他也会永远厌恶的,等等。”大家不难想象,教皇的这样一种素朴可能是怎样被罗马教士接受的:人们怪罪他最少的事情,是他想对异教徒背叛教会。教皇这种最不明智的行为却完全会值得我们尊敬和惊奇,只要我们能够确信,他实际上是素朴的,也就是说,他仅仅由于他性格的天生真诚而会被迫毫不考虑可能的后果,而且,假如他对所干的蠢事完全彻底地领会了,他也不会更少地这样做。但是,我们反而有理由相信,他完全不是由于那种非政治原因而采取这种行动,而且希望他的纯洁无邪那样继续下去,通过他对反对派的谦让而为他的教会赢得一些至关重要的利益。他不仅为作为一个诚实的人应该采取这种行动而骄傲,而且也可以作为教皇为自己辩护,这时他就忘记了,一切组织的矫揉造作完全只能由不断否认真实来维持,所以他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把在自然的环境中可能保持的行为准则,在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况下也奉为圭臬。当然这就使我们的判断变化很大:尽管我们不得不尊敬产生那种行为的心灵之诚实,但是那种行为很少不被观察削弱,以致自然在艺术方面以及心灵在身体方面就会有一个虚弱的对手。  文明和生活中天才的素朴  每个真正的天才必定是素朴的,否则他就不是真正的天才。他的素朴单独使他成为天才,并使他在理智和审美方面具有某些东西而在道德上也并不能否认他。他不知道法则,不知道虚弱的拐杖和倒错的严师,仅仅由自然本性,即本能,他的守护天使引导着,镇静而安全地穿过虚伪审美趣味的一切罗网;如果他不是那么聪明地从远处早就避开罗网,就会不可避免地卷入罗网。只有天才能够在已知范围之外仍驾轻就熟,扩大自然本性也不超越它的界限。尽管甚至最伟大的天才们有时也会遇到后一种情况,但是只是因为他们还有那种想象的时刻,这时防卫天性就离开了他们,因为范例的力量吸引住他们,或者他们那个时代腐败的审美趣味在引诱他们。  天才应该满怀不苛求的天真和轻松来解决最复杂的任务,哥伦布的鸡蛋①适用于任何天才的决定。仅仅凭此他就证明自己是天才,因为他凭借单纯对复杂的艺术取得了值得庆祝的胜利。他并不按照已认识的原则行事,而是按照突然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行事;但是他突然产生的思想是一个神之启示(健全的自然所形成的一切都是神的),他的感情是人类一切时代和一切历史的法则。  天才甚至在他的个人生活和举止习惯中也显示出他烙在自己作品中的那种天真性格。他是端庄贞洁的,因为自然始终就是这样的,但他并非不引人注目,因为只有腐化堕落才是不引人注目的;他是明智的,因为自然决不能相反,但是他不是狡猾的,因为只有艺术才可能是这样的。他忠实于他的性格和爱好,但是,不仅因为他有原则,而且因为自然在产生任何犹豫时总是移向以前的位置,所以永远把古老的需要送回来。他是谦逊的,甚至是羞怯的,因为天才本身永远保持着秘密,但是他不是胆怯的,因为他不知道他所改变的道路之危险。我们对最伟大的天才的私生活知道得很少,甚至关于索福克勒斯、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近代关于阿里奥斯托、但丁和塔索,关于拉斐尔、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菲尔丁、施泰恩等人的某些轶事也很少被我们保存,这就证实了这种论断。  的确,看似困难更多的是,甚至伟大的政治家和统帅,一旦他们由于他们的天才而成为伟大的,就显示出一种素朴的性格。在这里我只想提示一下古代的埃帕米依达斯(Epaminondas)和尤里乌斯·凯撒、近代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和俄国沙皇彼得大帝。马尔波娄奇(Marlbomugh)公爵、图伦纳(Turenne)公爵、温多梅(Vendome)公爵全都对我们显示出这种性格。自然在素朴的性格中给另一种性别安排了她的最高完善。女性的卖弄风情追求微不足道的事物如同追求素朴的外观一样厉害;假如人们一向还没有素朴的外观,就足以证明,性别的最大力量以这种性状为基础。但是,因为普遍的原则在女性的教养那里永远与这种性格相冲突,所以女人具有道德性质,而很难像男人那样具有理智性质,凭着良好教育的优点得以不失去自然的那种美好礼物;而且,如果妇女使道德的这种素朴与一种对大干世界合适的行为结合起来,她就是值得尊敬的,就像把思想的独创自由与学校的全部严格结合起来的学者一样。

图书封面


 审美教育书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不好看~~~
  •     【审美心理作业】我深深的记得:“我以一种恩惠告诉你这个事实,可是你却慷慨地以为这是我的功绩”感到理解不能。
  •     龜速閱讀……唉
  •     这个翻译我看哭了……
  •     席勒决不是“席勒化”的席勒,决不是
  •     翻译非常糟糕,不忍淬读。推荐冯至的版本,翻译的非常好,还有和每封信的内容提要和详细的注释。
  •     记得有人说过:"Schiller feels with the mind, Goethe thinks with the heart."
  •     草草读了下,感觉没什么意思
  •     纯享受,某些翻译比较生涩,若是懂得德语就好了
  •     震憾
  •        席勒是作为诗人和美学家为大家所熟知的。席勒喜好沉思,始终在诗与哲学间徘徊。正如他的朋友韩波尔特说的那样:“没有人能说你究竟是一个进行哲学思考的诗人,还是一个做事的哲学家。”这种情形使他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都显得勉强。他跳跃的想象干涉抽象的思维,冷静的理智干涉诗的灵动。席勒没有成为哲学家,而只是美学家大致源于此。而席勒的诗歌则热情有余,而灵动不足。席勒因此显得如此不同。他开辟了一个诗人与哲学家结合的时代。
       众所周知,席勒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的影响。但席勒绝不仅仅是康德的注视者。他巧妙地发展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在康德那里,美是调和,是调和自然界和精神界的中介。而对于康德自己,诗和哲学似乎没什么相干。读了他的三大批判,就知道了。而席勒自己就是一个诗人。他身体力行实践着诗与哲学的结合。
      席勒开辟了浪漫美学的传统。浪漫美学是与理性主义背道而驰的,与数学和智性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思潮抗争,竭力的挽救着被技术文明淹没了的人的内在灵性,挽救数学性思维浸渍了的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席勒和浪漫派的诗人哲人一样,认为真正的诗不是个别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宇宙的本身——一个不断完美的艺术品。面对工业化造成的人性的分裂,面对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面对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的亵渎与沦丧,他无法忍受生活中诗意的丧失。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或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批判。
       席勒希望可以通过美和艺术,或者诗,把人从堕落的俩极引导上正路,克服人性的分裂,如此才能完成人类崇高自由的理想。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详细的介绍了他的浪漫美学思想。席勒第一次高举起了审美的旗帜,超越了时代与启蒙。当同时代的人们在欢呼理性世界,他却早已洞察出了理性终究无法抗拒世界的丑恶。他将康德的调和品美拿来,试图用它来拯救这个分裂的世界。他宣称只有诗、艺术,才能将人们引入道德,最终步入自由王国。所以,有人嘲笑席勒在费尽心思尽力审美的“乌托邦”。这样的嘲笑,当然是幼稚的。
       面对世界的丑恶,谁也不能置若罔闻。文人们都不能不选择道路来承受世界之恶。无非四种,一坚持启蒙,坚信理性可以战胜世界的种种弊端:二用审美及艺术,此为席勒开辟的浪漫美学的传统;三是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在人性丑恶的世界里不停呻吟抗争着;四是重新回归基督教的传统,回归神性,如陀思妥耶夫斯基。
       谁也没办法说那种更为可行。但是事实上已经证明了理性根本走不通。工业化带来的种种人性的分裂,理性何以弥合?战争带来的创伤,理性何以医治?于是许多知识分子纷纷走向了虚无。可是虚无又怎样,问题依旧存在、重回基督,看起来也很荒谬,形而上的上帝早已死亡,而肉身的基督又有何为?重回神性是那样渺茫。所以审美未尝不是一次具体可行的办法。
       事实上,二十世纪纷繁复杂的种种社会思潮,无论是生命哲学、存在哲学、解释学,凡此种种都是各种审美的思想。或许中间夹杂着虚无主义,夹杂着马克思主义,但根本依旧是审美。尼采不就大胆地宣称着上帝死了,紧接着宣称诗是人生之源。
       而且审美——诗、文学、艺术总总抓住人生生存的意义。他们出来反思人生的苦恼。诗人们、艺术家们仅仅贴住生活的体验,竭力想要领悟生活之谜,揭示着人们感受和领悟生活意义的可能,使自己在混乱的人生观众找到一个位置。
       席勒就是这样的开创者。蔡元培先生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也是席勒的美育思想在遥远的中国发出的回响。政治美学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因承担了表现人们的希冀和愿望,永远保持着对一个光明社会憧憬的任务。在美学领域里,异化的人们预先体验着解放。”哈贝马斯认为“审美教育是毁掉的公德心的一种复活。这一目标唯有通过一个教育的过程才能实现。这一教育过程的媒介就是艺术。”
      
  •     不是很好的译本···不过收录了很多希勒的其他作品
  •     后悔买了这版,读起来太累,太累了.....不过即便语言如此诘曲聱牙,思想的光芒还是一点也不曾减少,牧歌的那一章看得人如饮美酒,这形容丝毫也不夸张
  •       席勒作为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剧作家,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类似,不满于当时社会腐化堕落的状况,又看到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试图以美育造就个人身心和谐与理性提升,最后实现社会改良。《审美教育书简》是他写给奥古斯滕堡公爵的书信集合,共二十七封信,集中阐释了他的思辨美学思想,成为他最重要的美学著作。他上承康德,下启马克思、马尔库塞、巴赫金,是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过渡的重要人物。
      
      仔细阅读后,从席勒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德国古典哲学与狂飙突进时期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感觉到其思想中强烈的抽象思辨性以及理想主义成分。但在辨析之后,又不禁让人发问,究竟所谓美/美育,在席勒的观点中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来出现?“美”是不是作为从感性过渡到理性的第三维“跳板”?席勒的美学观点与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以及当代所需要提倡的“和谐”思想,又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和分别?
      
      一、二元对立思想
      在第一封信中,席勒就鲜明的表示了自己与康德的师承关系。而在他之后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到,对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说、美具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艺术存在于自由的游戏之中等观点,席勒可以说是进行了很好地吸收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席勒对于德国古典美学二元对立思想进一步发扬,并强调了将二元和谐统一起来的必要性。
      
      在席勒的思想系统中,有着明显二元对立倾向。比如,他将人分为不变的人格和变动的状态两部分,二者在绝对存在里统一,但是在现实的有限存在里分裂;人的冲动又被二分为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两类,二者分别要求实在性与形式性,又有着各自界限分明的对象——生活与形象;世界二分为个人与国家;艺术作品被二分为形式与内容;审美本身也被二分为被动的感性因素与主动的理性因素。最重要的一点,席勒在基础前提上二分了国家及其组成元素——人:他把国家分为“自然国家”与“伦理国家”,将人的生存发展状态分为“感性”、“理性”两端。这里的理性不是单纯的法则或规范,而是代表着终极完美的理想人格状态,是“依理性和正义行事的人” 。这样注重理性、高尚化理性、将理性与自由选择以及理想人格相联系的观点带着浓重的启蒙思想味道。
      
      经典哲学的二元对立思想往往会导致对于一方的偏重,由此带来从低往高的趋向性。所以,尽管席勒在前几封信中一直谈论的是人性两方面的结合及和谐统一,但是他对于人的二分的生存状态还是带有高下评判,并且有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趋向。早在第三封信中他已经指出,“第三种性格”“为从自然国家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了道路” ;在第二十三封信中他提到:“要是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它途径。” 显然,席勒这句论断本身已经表明了他的目标国家是二分中的“伦理国家”,而目标人性状态也是二分的一端——“理性的人”。因为在感性的人阶段,人服从于自然力量,而在理性的人阶段,人才能控制自然力量。而相应的,审美状态在此处是所谓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伦理二者唯一可能共存的过渡状态的存在。
      
      应该说,席勒的思维依旧是传统哲学所崇尚的线性思维。对于理想人性状况的想象构成最基本的二元对立的一端,而现实的糟糕状况——“不是粗野,就是懒散,这就是人类堕落的两个极端” 以及“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 ——作为另一端。他带着启蒙主义的追求,试图以教化使得粗野、懒散、破碎的人性趋向理性、自由、完整的人性——这依旧是进化论的线性观点的体现:从低到高发展,从现实向理想飞跃。只不过在手段上,席勒选择了美育。
      
      二、美育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正因为有二元对立,所以才产生了统一的需要性与可能性。在席勒看来,美与美育正是使人达到和谐状态的最佳平台。
      
      席勒认为,正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二者的界限分明性使得二者的结合成为可能,而二者在文化教养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结合成为游戏冲动,摆脱了原有的强制性而恢复自由。同时,感性冲动的对象——“生活”与理性冲动的对象——“形象”也统一在游戏冲动的对象——“活的形象”中。在审美中,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得以统一。美的形象引起我们的情感,同时也引起我们对于美的形象的认识。“美既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行为。” 由此,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在“美”或“审美”之中得到了调和。
      
      此处,席勒明显承袭了康德的“审美无功利”以及“审美是愉悦的游戏”的观点。他所谓的审美状态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超越规则又符合规则。朱光潜曾就此举例道:“用孔子的话来说,艺术和美的欣赏所由起的‘游戏冲动’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样,美的特殊性就完全地体现了出来,在对立与相容之间开辟了一方特殊空间。审美的充实的可规定性,使得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了前提条件。这种既在其内又超脱其外的状态,也正是人性最和谐完满的状态。这种人性观点也类似于我国传统哲学中提出的“中庸”概念。
      
      同时,美的另类存在还表现在它的“盈余”性上。第二十七封信中,席勒先以狮子和昆虫举例,然后提出如果“是剩余的生命刺激它行动,它就是在游戏” 。审美作为游戏,就是起源于这种盈余性的生命力。这种盈余和由此引发的关于假象的娱乐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审美是对于多余精力的发泄,所以有了无功利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导致真正的自由。
      
      以上两点可以看到审美活动在席勒的理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美”真正成为“另类的存在”,甚至有被过度填充以及过度高捧的倾向。
      
      席勒的和谐美育思想对于现实人生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在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中,有一则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在自我实现的人身上,性格极端的二分往往会消失,看似不可调和的两端得以合并与结合,“一句话,在健康人身上,欲望与理性吻合,天衣无缝” 。马斯洛将这种和谐的状态称为“做健康者,为所欲为” 。(当然,此处所谓的“二分消失”表达的是对立两端相互结合、相互交融、最后形成和谐整体共存的状态,依旧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分割上,而并不是在多元维度上提出可能性。)马斯洛与席勒都将和谐完整的人性看作最好的人性,以此为人类的标准理想。席勒在他的时代,敏感地意识到分裂人格的可怖,以及导致的社会堕落、道德崩溃。这种工业时代的通病将人变为“非人”,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唯有二分消失的人,即和谐的、统一的、完整的人,才是应该追求的合理目标,才是人性的体现,才能带来一个美好的、有秩序地社会。这个观点与我们正大力强调的全盘“和谐”观也是不谋而合的。
      
      由于审美的“另类存在”与特殊地位,席勒认为,通过的审美教育正可以让人达到这种人性的完满和谐状态。由此也就提出了当今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正由于美与审美的特殊性,审美教育也就不同于“感官享受”与“道德教化”。前者出自感性冲动,后者出自形式冲动。只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特别重视无功利的游戏愉悦的审美活动,才能培养出一个完整和谐的人性。这种对于审美功能的大力强调,对于当今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审美的教育可以让人克服过强的功利心与浮躁状态,让人从感官享受与道德认知的强制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感受生命、发掘美好,疏解欲望,心灵得到净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因为审美教育的存在,让人得到了统一感性与理性的平台,并且开始关注生命中永恒的“人格”部分,也就开始接近最理想的“神性”。
      
      三、政治理想的空想性
      
      席勒幻想用审美教育培养出完整和谐的人性,并且还认为,个人的人性和谐将是社会整体和谐的基本组成。他将审美自由看作政治自由的基础,指出“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
      
      这种浪漫色彩的构想也是席勒思想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当今社会的腐化堕落、混乱无序,归根结底都是源自组成社会的个人的人性分裂与堕落。因而要改良社会,就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恢复人性的完整,进而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这种对于社会政治的放弃与回避态度,与席勒当时所见法国大革命产生的种种问题有密切关系。但是仅从个人心性出发来试图改变整个社会,依旧带有强烈乌托邦色彩的主张。
      
      对比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看到,马克思赋予了社会腐化堕落以相对实质化、外界化的原因,即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对于人的劳动异化功能。若从外观之,革命与制度的改革自然是必要的改造社会的手段。光从个人的人性品德出发,并不能完全的实现改良社会的目的:其一是由于具体到每个人时教化落实的不可能性。即使是席勒本人,在最后一封信中也提到,由“心绪高尚的灵魂” 组成的“美的假象国家” ,在实际中“人们大概只能在个别少数卓越出众的人当中找到” 。其二,还应考虑并不是单纯个人的叠加就成为国家,也不是单纯美好人性的叠加就成为整体和谐的社会。整体具有自己独立的存在意志,有着外在于个人的、凭空诞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氛围、结构等等,而在任何想要改良或者变革社会的尝试中,这些阻隔都应该被考虑在内。更有社会与个人的互动关系、群体与群体的交互关系等等,在试图变革社会时都应该有所顾忌。而这种以个人的结合代替社会的观点也是由社会/个人二元对立的简单划分导致的。显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比席勒的美与自由理论走的更远更深。而从整个体制的异化出发,革命的道路也就有了必要性。
      
      当然,在一个大的充分完善的体制(或者内部拥有很多弹性与空间的体制)已经确立的基础下,席勒所提倡的审美人性完善论依旧有着重要的地位。从个人来改变社会虽然似乎无法触及根基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人以及已确立完善、有弹性体制的社会来说,依旧是进一步提高和谐度、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席勒的古典美学式“二元对立”世界中,人依旧有着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需要和趋向。而要实现这个启蒙式的要求,需要美的游戏这个“另类存在”的介入,因其包含二者又超脱于外的独到性质,使得人可以在游戏冲动中弥合人性的裂缝、获得完满。审美活动在此是以过渡与跳板的面目出现,美育有着美的追求之外的理性自觉的目的性。而同时,席勒又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将审美活动拔高到政治自由之前,试图以审美教化建立起人类和谐完满的乌托邦国家。这种对于社会制度的病源及其变革的逃避,也体现出席勒一定的局限性。
      
      对此可以提出反思,是否存在二元对立、现实理想两难困境之外的可能性?
      
      如,是否可能将美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是向理性的跳板?这种论断即是“为美而美”,将美及其能够带来的和谐完满作为最终实现目标。这就类似于中国传统儒家观点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等等都达到互相交融彼此结合的和谐状态。此处,并没有明确的二元区分,所谓的结合也就不是简单的二元融合,而拥有了更广阔的包含量。
      
      要消除二元对立的局限性,就需要放弃线性思维,尝试平面铺开的网络,消解进化论带来的固定趋向性,消解简单二元区分与二元叠加。这样达到的美的国度,必然与席勒所言的可以结合“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游戏之美的世界有所差异,但是或许也正深发了“游戏”的原始含义,即自由铺洒的多元、多焦点、多网线的愉悦状态。不是精英的自上对下的启蒙,而是大众潮流变化、多种选择下的产物。
      
      相信,这样多元化的国度同样类属美的国度,并且应是美好的和谐国度。
      
      2010/6/5
      
      参考文献:
      [1] [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
      [3] 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01期
      [4] 李显杰:《游戏与艺术——席勒“游戏冲动”说的合理内核、历史局限与文化意义》,《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卫华:《论西方审美游戏说的双向演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曹卫东:《从“全能的神”到“完整的人”——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
      
      还是课程论文来的。。
      对于此书其实一直一知半解,能看懂便算不错,所以要申发观点真的有些困难了……
      
  •     没有人觉得席勒是个话唠么。。。。
  •     翻译比不上冯至的。
  •     开始寻找现代各种思潮的浪漫派根源
  •     席勒是康德的同时代人,是半个哲人加半个作家,其写作风格既体系化又不失于僵硬,在本书中提出的“游戏说”意图一扫当时的阴霾,用对美的追求塑造人的最高境界。然而他有时滑向过分的唯美主义,这种浪漫倾向有可能造成反理性的极端行为。(正像他的《阴谋与爱情》中表现出来的一样)
  •     翻译不比冯志版,关键是席勒不好好说话,已被我拉至黑名单。
  •     基础原著
  •     尽管由于种种种种原因,这本书我读了两年才告终结,但是这依然是不够的。这里我要善意地提醒大家,这个版本翻译很难读(译林张玉能),不过就表意来说,应该还是靠谱的。作为一个少有的在实践领域成就斐然的理论家,席勒的美学思想其实是包罗万象的,不妨说,他有以美一统真善,为世界画圆的意图。
  •     四星是冲席勒给的,书本身是好书,就是翻译实在是太那啥了...还是应该找个别的好点儿的版本看。
  •     乃们能不能不这么直译啊。。。好歹通顺点儿。。。
  •     我就说应该看完再来豆瓣的说……
  •     翻译的太差了 千万别买这版本 译者明显误人子弟
  •     被折磨的死去活来。
  •     第二十二封信
  •     一本改变我现在并将改变我将来的书,或按历史原则称为拯救的书。。。
  •     美的启迪。
  •     只有在艺术中,人才是自由的。
  •     我就是不知道,我怎么那么喜欢这本,几乎是想着就能笑出来的感觉。这本书是我的瑜伽练习,看了有消除疲劳之功效。简单的赞美,不足以表达我的喜爱之情。好看,好看,好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初识的是这本书,现在看的是这本书的新版本,非常好的一本书,看一遍根本不够,这本书就类似词典,随时拿出来翻一翻非常好。
  •       总的来说,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单纯的从哲学上来说,就是所谓事物的内外因。即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席勒以高度抽象的解释方法解释了一种所谓的“和谐美”。从人、神、以及自然精神等方面阐述了这种美。抽象的人格就是字我、绝对主题、形式或理性,抽象的状态就是现象、世界、物质、材料、内容或感性。即所谓的精神与物质。
      
      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或人的感性天性,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感性冲动不能离开精神,他需要存在与具有媒介物的事物中,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物质冲动,他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他需要依托时间,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他具有极其主观的特征,以人作为基本的寄托,要求不断的变化。感性冲动的普遍感念是最广义的生命,这种概念能指一切物质存在以及一切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
      
      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人的理性天性,把人当作类属,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他扬弃时间和变化,把个别时间当作永恒,存在可以得到最大的限度的扩展。形式冲动要求的是一种法则、规律,这种法则与规律是客观上存在的,不需要依托物质而存在的。形式冲动独立与时间,是一个横向面的发展,是客观的法则。形式冲动的普遍概念就是本义的和转义的喜欢能够乡,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特征以及事物对思维的一切关系。
      
      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都有各自的领域,彼此不可侵犯。感性冲动可以看作一种 “变”,而形式冲动可以看作为一种“不变”。变与不变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在一种对比与冲突中产生一种“和谐之美”,这也是席勒美学的核心。因此,两种冲动需要摆在一起看 ,单独分开后,只能看见一种状态,合并之后即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凸现出1+1>2 的效果。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极力追求一种平等与和谐,但是却又是相互矛盾的,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在这种包容与矛盾达到一种程度后,两种冲动达到升华。由此产生席勒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游戏冲动”。游戏冲动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见的结合体,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等的统一。这样的统一使人性得以圆满完成,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天性同时得到发挥,而人性的圆满完成就是美。游戏冲动实质上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一个交集,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即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席勒心中的美便蕴藏于这种级至的“和谐”当中。游戏冲动则成为太极中的那个八卦的图案。
      
      虽然也有的艺术品追求的是一种残缺的或者是不规则的,然后,这些都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解释。比如著名的“断臂维纳斯”,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残缺美,追求的只是感性上的,但是没有哪个观众不想知道原版的维纳斯是怎么样的,这种潜意识里的美学的追求是必然的,不能称为所谓的个性或者风格,因为这是一种真理和规律。又好比世界各种文明的建筑中,一直追求着一种对称与平衡,中国的宫殿,西方的教堂,埃及的金字塔等,无不体现这这一个原则。这变是一种意识与外在的统一,既所谓的游戏冲动。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席勒的美存在与对立与统一之中,追求是完美的和谐与平衡。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东西能够达到真正的平衡,所以也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美。但是矛盾的是,美又是的的确确的存在着的,没有人说过建筑对称之间相差一毫米就不美了。所以虽然纯粹的平衡寻找不到,但是主观意义上的平衡还是能够实现的,因而能产生各种和谐与对称。
      http://www.geye.me/2010/01/shuping-xile.html
  •     蛮有意思的
  •     美学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对我的启发很多!读起来有点困难,但读这种类型的经典书籍本身就有门槛,只得怨自己的水准!
  •     #2012353#
  •     这个版本不好 还是冯至那个容易读些
  •     这个不能算,只是席勒的杂文
  •     你是充满感性欣赏悲剧以致快感的人,还是一块充满理性懂得把控素朴的质料……是翻译还是文字过于生硬,不过论理方面很有嚼头!
  •     从美学思想发展的内部关系来考察,此书所面对的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美学以及康德对这两种美学的批判性综合。理性主义美学,至少从它在德国被命名起,是理性主义扩张性发展的结果。理性主义哲学在试图解释一切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进入感性领域。理性主义美学所理解的美和审美偏重于感性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法则,遵循的是感性的理性化的理路。美被界说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感性的多样性被寓于理性的同一性之中。虽然感性的多样性得到了有限的尊重,但它的意义恰恰要依据数学的科学方法,在具有理性同一性的形式之中才得以确认。理性主义虽然它为审美现代性的出场提供了一种条件,但它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却远没有对它的继承多。席勒是以试图批判地综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的康德思辨哲学为基础的,正是在康德的基础上完成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统一。
  •     游戏王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