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迷雾

出版社:岳南 万卷出版公司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7022078
作者:岳南
页数:219页

作者简介

《考古中国•穿越迷雾:夏商周断代工程破译之谜》是“考古中国”系列之一,主要讲述了:国务委员宋健出访,一份亚述学成果报告,触动了他的心弦。面对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司马迁留下的千古学术悬案,中同学术界将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直面历史的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充分的酝酿,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拉开了序幕……

书籍目录

序章千年梦寻 第一章直面历史的遗产 缘起 交相辉映的世界文明 往事越千年 第二章在新世纪的光照里 疑古、信古、释古 殷墟的发掘 郑州商城的发现 第三章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 曙光初露 两座都城的世纪大碰撞 第一个悬案的了结 第四章夏代纪年的推算 放射性碳素的革命 AMS测年技术的应用 科学无情与有情 第五章商代早期文明 夏商界标的论争 无声的结局 洹北商城的重大发现 第六章商代后期诸王的年代 帝国的荣光 殷墟甲骨的测年 甲骨卜辞透露的隐密 盘庚迁殷与列王的年代 第七章周革殷命的历史转折 牧野鹰扬唱大风 沣西的考古发现 琉璃河燕国墓地的断代 第八章天时、地利、人和 寻找早期的晋国都邑 武王征商簋的面世 牧野之战的奇异天相 第九章西周王朝的兴衰 晋侯墓地的分期与年代测定 铜锈掩盖下的历史隐喻 揭秘正在继续 “天再旦” 第十章当惊世界殊 学界大检阅 科学进程的里程碑 尾声

编辑推荐

《考古中国•穿越迷雾:夏商周断代工程破译之谜》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发现、发掘以及学者们对出土竹书研究考释破译的全过程,对所涉及的著名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作了不同程度的描绘,展现了中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嗟叹不已。

内容概要

岳南,1962年生,山东诸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与重大考古事件,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三部曲等作品问世,同时创作出版有《风雪定陵》(合著)、《复活的军团》、《天赐王国》等考古文学系列作品十余部。其中数部作品被译为日、韩、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达两百余万册。现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62年,在美国费城的一个会议上,美国作家协会主席赛珍珠(PearsBuCk,1892—1973),针对西方反对和封锁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行为,发表了一篇演讲。她说道:“各位,我知道中国。我在中国住过很多年,有很多朋友,我在南京教过书。我还记得我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们,他们是在如何地奋斗、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时常有人问,为什么这么高比例的中国人是卓越的人呢?是绝对卓越的人民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很久,今年是黄帝纪元4660年。在4600多年中,中国一代一代地经历过苦难、贫困、死亡,只有最强的人、最聪明的人才能留存下来,弱者都死光了。……我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很信的,现在留下的中国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值得尊敬的人。” 在演讲的第三段,赛珍珠说:“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一个民族,现在他们拼命地搞现代化建设,搞工业化建设。你们可以相信,他们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他们的工业化建设。……我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错误的,几年前,美国把通向中国的大门关闭了,应该尽早地开放,要和他们交流、对话,可以提建议、提批评,但不能这样绝交。我相信,这件事必须在最近完成,否则是对一个伟大民族的污辱。”④ 赛珍珠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生4个月,就被满怀“拯救世界”宗教热情的父母亲带到了中国。她一生中的前40年基本上是在中国度过的,曾一度做过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外文教授,并与师生及附近郊区的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也就是赛珍珠回国定居的第三年,因出版的长篇小说《大地》“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其描述真切而取材丰富,以及她在传记方面的杰作……使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并对人类的理想典型做了伟大而高贵的艺术上的表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事隔几十年,赛珍珠在费城的这段演讲还让许多人记住并为之感动。她所说的黄帝纪元,是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为了表示与清王朝划清界线,根据东京历史学家的推算,倡导改用由中华始祖黄帝开始的纪年(公元前2698年),这个纪年在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曾一度流行开来。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赛珍珠记住了孙中山选定的这个纪元,并以这个年代为起始,论述了中国四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可以看出,历史年代的勘定,对整个社会和世界人类的精神意志都产生潜在的、多方面的重大影响。当赛珍珠这篇讲话过去的第十个年头,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跨过辽阔的海洋,走进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那间普通的书房。随着两位巨人的大手握在一起,冰冻了20多年的中美关系的大门由此开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当尼克松于1985年9月最后一次来中国访问时,曾说过这样一段深情的话:“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参观中国的过去,也有机会看到中国的现在,而且意识到未来中国的潜在力量。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来一百次也不能对它进行全面了解。” 中国及整个东方世界的神秘,不但一个外国人无法全面了解,即使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难以全面了解和诠释。 当年孙中山倡导起用的黄帝纪元,由于政治界、知识界在中国历史纪年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各路门派的有识之士与无知之辈在相互吵嚷攻击了一阵子之后,最终把这个黄帝纪年搞成“没有”,方才罢休。 事实上,中国古代纪年,在庙堂和坊间就争论了2000多年,尤其是中国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转折时期的夏、商、周三代年代学的勘定,更是争论不休,难有定论。当年孔子作《春秋》时,就曾战战兢兢地认为没有把握,并产生了“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的感慨。而更早的夏代和商代,在后世子孙的心中已经很遥远了,遥远得如同朦胧的夜空中隐去的星际,只留下了一片迷惘与混沌。面对这一独特的历史场境,后世有不少极端的疑古派学者,在“不能全面了解”的同时,干脆放言: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夏、商、西周三代根本不是可信的历史,而只是一种传说或神话,“有的只是一点口头上传下来的史影罢了”。 疑古派们之所以悍然对中国古代历史史实大胆怀疑和全盘否定,自有历史纪录的缺憾所在。尽管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几千年沧桑巨变而未曾中断的唯有中华文明,但在传世文献上,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追溯到的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再往前,便模糊一片,难辨分明。可以想象的是,伟大的史学之父司马迁为编纂千秋《史记》,在考证自黄帝到夏、商、西周三代的具体历史年代时,一定是竭尽心力,百般穷究,反复推研,设法求本溯源,追之史实。但由于条件所囿,最终未能将中国远古文明的链条清晰而确凿地连接起来。这让后人在对太史公求真务实的精神产生敬仰的同时,也掺杂着难言的遗憾——这是司马迁的不幸,也是中国远古文明史的不幸。 这双重的不幸,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逐渐郁结为一枚情感的化石,在华夏子孙心中膨胀,它压迫人们的血肉,牵动民族的神经。继司马迁之后的2000多年来,对于中国文明历史的探索,成为历代学者和仁人志士所追寻的科学理想和伟大志向。每逢盛世,庙堂民间,就有人站出来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努力和贡献,其中不少鸿学硕儒为此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无数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如班固、刘歆、皇甫谧、僧一行、邵雍、金履祥、顾炎武、阎若璩、梁启超、章鸿钊、刘朝阳、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张钰哲等代代贤哲,从古代流传下来和不断发现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天文记录等透出或明或暗的蛛丝马迹,对东周之前的史实作了无数次论证与推断,但由于历史本身的纷繁杂乱以及研究条件所限,总是难以如愿。也就是说,司马迁当年所推定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纪年依然是迷雾重重,难以廓清。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链条,特别是自黄帝以来至夏、商、西周三代的确切纪年,便成为最撩人心弦、催人遐想的千古学术悬案。 1996年5月启动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向流传千年的学术难题发起冲击,经过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科技测年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200余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近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一批历史纪年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廓清了遗留千古的学术迷雾,填补了中国古代纪年中最令人迷惘的一段空白。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古代文明史领域最为重大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在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研究领域一个巨大缺憾的同时,也使2000多年来历代鸿学硕儒对三代纪年探寻的理想和求索的火种得以延续,为中华文化传香火于天下。 ——关于夏商周断代解密的故事由此开始。


 穿越迷雾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夏商周断代都如此艰难,蚕丛及鱼凫开国是更茫然了!
  •     如题,内容简洁。重要时点都有交代。解除疑惑
  •     目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较大。抛开争论,单就书论书的话,这本书很适合对于历史好奇的读者
  •     以作家视角描写考古,科学与艺术结合,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