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树王·孩子王》书评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539979356
作者:阿城
页数:200页

阿城的文字之美:越纯朴越激荡

以前看《人间词话》,觉得最深沉和最饱含感情的词句,都根植于最基层的劳作。生活越苦,词曲里的梦境越真;感情越充沛,表现出来的文字越直白。待到读了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越发觉得吸引我的文字是那种冷静自持近乎白描、一句废话没有、纸背上却蕴着浓浓的各式情感的。大道至简。《阿城文集之一:棋王、树王、孩子王》初读下去只觉白白,像是盐碱地;走进去了就发现,这里有长了几千年的石头,有自成一派的芦苇荡,有骨化了的人和动物的尸骨,有上下五千年里的广阔和细密,有情,有义。大江荡荡,流水弯弯,黄土坡上的老鼠洞,深林里偶尔一现的麋鹿。我写了长长一段对书的评价,又迅速删掉了。只觉得有写这些东西的时间,不如再看三遍书,去抄一遍书。我还是抄书给给你们看罢!“……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每次看到这一段,我对“吃”这个事也会郑重和虔诚起来,“王一生”变作了一群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夏收时麦子割过一茬后,妇女老人和儿童们会再去田地扫荡一遍,捡起每一个麦穗,回家途中也会细细看路上,捡起前车掉落的谷物。大大的晒场上,金黄的麦子铺满地,石头做的碾子要来回滚数百遍,白晃晃的太阳似乎总也下不去。起风的时候,男人们要挥着铁锨顺风扬麦子,麦子壳落到下风处,鼓成一堆。雨后,满场都会冒出一层绿,那是嵌入土里的麦子努力新生。……劳作和饿,一起从文字上浮了起来。“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这是让人饮泣的一段。文字拉扯着情绪,从喉咙深处往外掏,掏出了故纸堆,也像是掏出了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某种东西。难以言述,又憋闷得不得了。想要把心血喷出来,又不知为何而喷,喷给谁看。那种很古的东西,自己似乎也察觉到了。《树王》是三篇里最淳朴的,也是内敛和张力并存而和谐的。肖疙瘩阻止砍树的一段,纯是白描,却像是带你上了那山头,看到了两个树王并立而不愿倒最终却还是倒了的场景。没有什么好写的,真的。你读了大概也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无力。《孩子王》相对轻松和有希望多了,老师们其实应该都看看。朱天文说阿城的文字“惊为天人”“横空出世”“惊涛拍岸”。其实,他只是在把我们每日望见的“白太阳”写给我们看,而我们从他写的“白太阳”中寻摸到了些许力量。

碎碎念

在今天早上的打卡记录中,我本想写读过的《棋王》感受,但发现什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只是碎碎的随便写了些什么,今天花了半天时间,把剩下的两个故事统统读完,似乎明白了一写写,这是本关于“魂”,和“精气神”的书。自己还是蛮不喜欢读文革那个时代的故事的,愚昧可笑,同时又可怜可悲,像一个迷途的孩子误入了狼藉之地还高举着双手欢呼雀跃自己的伟大一样。所以,回避那段历史中的故事,对我来说最好。然,书已到,自己的承诺总要实现。《棋王》帮忙熟悉起了那段纷纷扰扰的时代,现在想来,勇气与真善美不管在何样的年代总会闪闪发光。看似无知又穷苦的家庭中出来的棋王同学,痴痴呆呆的秉承着善良与淳朴,在乱世中仍然保持这高洁,这故事讲的是“一口气,一股精气神!”,等到了阅读《树王》这篇作者最早写就的小故事时,更加肯定了这一想法。《树王》讲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定胜天… …这想法在《棋王》的故事中,用道家棋因势利导借势而为的棋路驳的干干净净,然,我们的树王没有自己的势,只能屈于众的无知,无奈又苍凉的看着苍天大树被砍到,烧尽,也只能将自己的一捧白骨献祭于天,气没了,魂没了,人还活什么呢。悲凉之情跃然纸上。待到了《孩子王》,讲只有高一文化的知情来教不必或者没有条件继续上学的初三学生的故事。关于语文教育的反思,学生说,“先教生字,在划分段落,在教段落大意,再教主题思想,再教写作方法;该背的背,该留作业的留作业。”回想自己上学的时候,还真的是这样,然后呢,我们的语文到底如何呢?孩子王发现学了8年语文的孩子们,识字,识的乱七八糟。说话倒是会,说清楚一件事却和没识过字的人没什么区别。于是放弃了教科书,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让学生们来识,开始培养学生们说清楚一件事的能力。这点我特别认同,看看我们现在,依然如此啊,作文的目的又不是考试,只是为了把事说清,我们上学时候能明白几分呢?这样的孩子王老师被下课了。。。所幸,我们今天能读到这样的故事,简单的道理,总是让人深思。人不能没了魂,做事不能忘了本。

最好不过序言

正文前的照片,微微昂起的头,桀骜不驯的眼神,配上真诚到心疼的画外音,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值得一读。自序,往往是自诩或者妄自菲薄的文字,总喜欢写成“本书导读”的模样,放在最前面,让读者了解书的来龙去脉。这一本的自序,谦虚地放在最后,像是无足轻重一般。而恰恰是这“可有可无”的几页,隐藏着对那个年代的特殊感情,悄悄地透露出一个正直的文人,饱含的深情与无奈。甚至在外文版自序中,有两句话被刻意遮挡了。正是这种神秘感,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找寻那个年代的王们。去见证他们,或许充满泪水的崛起,或许被禁锢的王者风范。《棋王》棋王对食物,是虔诚的,甚至是近乎痴迷的。那对佐料、做法的细致描写,竟让我有些恍惚——比如清淡到近乎白水的一碗汤,也至于那般“没出息”。尤其是他的吃相——一副终日食不果腹的可怜相,让我目瞪口呆。如果有人和我一桌这样吃饭,我宁可不吃离开。至此,我对他的定位也就止于一个可怜人了。尽管后来以一敌九地下盲棋,其象棋技能、记忆力自然没的说,也无法抚平,他的落魄相给我带来的震撼。他物质上,满足于衣食无忧,精神上,满足于有对手可以下象棋。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有点不那么积极进取。就像“我”说的:总想念有书可读、有电影可看的过去时光。不过,找到自己一生所爱,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一直爱下去,也是值得敬佩的。《树王》嗯,对于树王(肖疙瘩)的种种行为不是很理解。1. 因为手下士兵拿了一个橘子就踢人致残。因为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吗?不过,野生的橘树,拿一个不可以吗?2. “树王”被砍,就不活了。伤心、难过、悲愤、怒吼,以及“要砍倒树,先砍死我”的寒意,我都可以理解。可是,人陪葬树是几个意思?3. 树王,并没有成功地保护树的行为。发表言论,险些被扣上帽子;阻拦砍伐“树王”无果;陪葬等行为,我认为并不配得上树王这个称谓。《孩子王》这个“我”的教育态度及理念,深得我心。敢于打破常规,不教没用的、统一的课本,而是务实,教孩子们识字、写字、成文。虽然最后又被下放,他也“不觉轻松起来”。那么精彩的铺垫,结果直到合上书,怅然有种高开低走的失落感。只觉3个故事,总缺那么些有趣,也没有深刻到令人心酸、心痛。用卷福的话说,it’s boring.

无题

最先听到阿城的这本书,是新晋年轻评论人魏小河在其微信不止读书上的极力推荐,遂铁了心有机会要读。看到书名,以为是要讲一个关于棋王树王和孩子王的恢宏故事,不料想,却是分开的三个中篇故事。文字简单而稍显俗,故事涵义却说得很深。三个故事逐个又分了篇章来写,读的明白,就像童话故事,又像武侠小说,却又什么也不是。第一个中篇说了棋王王一生到处寻人下棋,最后以一敌十同时下棋的故事。下完棋王一生即大哭起来,是母亲临终前的嘱咐触动了他。生活可以粗陋,却不能没有原则。树王里肖疙瘩保护大树不让砍,而有些人以去旧革新为由砍了大树,当时观念很陈腐。孩子王说的则是教育方面的故事,揭示了当时教育的弊病所在,却又无可奈何。

荒诞的现实

写文革的书,近几年多了起来,看过不少。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是一种命运的错过与成全。野夫的《身边的江湖》,是民间修史的一意孤行与江湖豪气。莫言的《丰乳肥臀》是魔幻迷离的命运无常。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则是时空错乱的挣扎和人性。这个题材,总是很沉重,也不易写。很多作家都迷恋,甚至李碧华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要穿越到文革。而阿城,却是一个异类。他不写大时代,也不写沉重的事实。他不写人性的扭曲,也不写人性的伟大。他短而精悍,只写人,只写普普通通的生活,如何做一顿饭,如何下一盘棋,如何磨一把刀,如何砍一棵树。这种如日常一般的描述,也让那些荒诞无稽的东西,又更多了一份讽刺的意味,比如有印毛选的纸,却没有印学校课本的纸。就如阿城自己说的据实描写荒诞,结果必然就是现实。而正是这些一笔一调的描写,让你觉得和那个岁月那么近,近的好像你曾经也去过,你曾经也看到过。把文革写的这么亲切,阿城是第一个。近了,才更容易理解。理解那个当下生活的每一个人,知青、农民、士兵、官员。仿佛生活在那个时代中,其实没有任何异样。和任何一个时代一样,总是为了活着,而努力活着。每个时代,都有不容易和艰辛,也埋藏着未来和希望。对于当下的那些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而怎么活,每个人又那么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守,每个人有每个人无法与时代妥协的内心。如同那副棋,那棵树,那把刀。有些东西,可以为之挨饿,可以为之共生死。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消失。阿城的文字,真的像活的一样,简单的笔力,精妙的用词,让我想到曹雪芹。你看他的描写,简简单单,几个词用的让人出乎意料,又觉得非它不可。想起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怎么也无法用别的词盖掉那种感觉。这种写法,曹雪芹是个好手。尤其是动词,确实异常生动活泼。阿城也是如此。三个短篇中,都道《棋王》最好。按照写作顺序,《树王》最早,《棋王》次之,《孩子王》最后。阿城自己觉得,《孩子王》是最成熟的作品。我却最爱《树王》。也许是那种没有雕琢的文学意味,反而让人更有感觉。那种,只为了表达而表达,没有技巧,没有隐喻,没有铺排。阿城自己说四十年来,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得不将良知隐蔽起来,这可以写成一部良知隐藏史。中国人靠什么保存良知呢?靠传统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并没有传进中国多少,乐观是不现实的。一百多年来,我们连民主是中产阶级的要求都没有搞清楚,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中产阶级,所以中国的民主运动,是出于一种良知,而且不是全部的良知。这部分的良知,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来,而非良知的部分,也是由传统文化而来。《树王》里潜在的是蒙昧的良知,不是科学的,是原始的,但它面对的不是科学,而是愚蠢,这就使双方都走向失败。愚蠢没有良知,所以良知即使是蒙昧的,对于中国,也是有价值的。我喜欢他对树木的描写。满篇的沉默,仿佛能够看到那参天的绿荫。有时你分不清,他是在写树,还是在写肖疙瘩。当大树倒下的那一刻,他写成树的抖和咳嗽,那种沉沉压在心里的感觉,透着纸就会渗出来。渗得心里发慌。人的心里,如果没有敬畏,什么事,都可以干的出来。一个人,怎么样可以对抗一个昏暗的时代。也许,就像树一样,深深地扎根,沉默的生长,庇荫万物。即使被伤害,也可以坚守心底的种子。想起《侏罗纪公园》那句话,“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也想起《旅行的艺术》里阿兰·德波顿说的壮阔的景致以宏伟的方式,重复着日常生活经常施予我们的教训:“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我们除了接受加诸意志之上的限制外,别无选择;许多的必然性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面对它们时,我们只能臣服。”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示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宇宙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而人类不过是小小的玩偶。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因为这种壮阔,让我们了解人类的渺小,知道自己的不能。这才是信仰。那些伤疤,被火烧的焦黑。但也许,那底下,也有着新的重生。想起文中那句话: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生之中,活之外。

我读书少,不久之前并不识得阿城,也已经忘记是在哪里看到推荐的书单上有他和他的《棋王》。自崇文门到立水桥南的地铁里,三天,读完了一个“痴”的故事,这里面还有一个“吃”的故事。从他自己的文字里认识阿城之前,人们说他是现代作家里的淡泊者,离世而居,禅心道意。自己读过之后,似乎读到了一些他看重的东西。我喜欢《棋王》这样的写作手法,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类一样,都是旁观者在叙述着整件事,并不能听到主人公自己的心理活动,对他的描述不是大众传闻就是旁观者自己的见解和眼光。作为读者,我觉得这样让人很舒服。因为作者并没有强迫你接收他的看法,但是他又给了你一点点他自己的看法。小说一开始就把这个怪人的“怪”刻画了出来——离别时不同于他的行为和看法,遇棋放光的眼睛和对其他事物的置若罔闻,还有对“吃”的矛盾反应。而“我”,之所以能把棋王的故事记录下来,是因为,我的骨子里也有和他相同的东西,或许就是与怪人棋王性格里”众怪“中的相同一种。我读到的是这种——饱食之外其他成分。棋王需要的,是保证能够继续活下去的最小量的饭食,是点亮他眼睛的棋。“我”,父母双亡,成分颇坏,需要的是填饱肚子的米面,是菜里极少的那一点油、是纸包里的酱油膏、是上山打到的蛇肉、是林场里看不到的电影和书。两人都知道干掉的饭粒塞进牙里是怎样的别扭滋味,两人都觉得离开城市渠道农场里是件不值得流泪伤心的事情。差异或许就是,“我”还不至“痴”到“呆”的地步。小说里刻画的人物都很有特色,言行举止中透露着各种信息。不用再翻开书本,我就能够想起在困难时期仍旧大腹便便的领导、他的大房子、他藏着技巧的话语和他家客厅里弥漫的尴尬气息,还能想起那个骨瘦如柴的画家、他塞满各式杂物的小屋子、传递在几个人手中用来喝水的杯碗盆具以及那场站在后台观看的舞剧。嗯,还有那两副棋子。或许同样罕见却又不可相比。对比其实是我读到的最多的东西。读过之后,我标记了一句话,“衣食是本,自由人类,就是每天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究还是不太像人”。p.s读过之后,我开始想读金庸,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读从来没读过的武侠,在读着《鹿鼎记》的时候,渐渐明白,原来只是我想继续那种在《棋王》里读到的侠义,那种在《鹿鼎记》里的出现的英雄。小说的高潮出现在以一敌十的棋局之中,读到那里的时候,就像在看《倚天屠龙记》里百看不厌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代价。。

《棋王·树王·孩子王》,其中《棋王》是早就读过的。这次,三篇系统的读下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在脑子里打转: 你愿意为你所坚信的,付出多大的代价? ·树王三篇中成文最早的一篇,也是最简单、直白的一篇。落入俗套的创作痕迹很明显,但是我仍为肖疙瘩所触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到底是悲壮,还是愚蠢?当满山的火烧起来,“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摧枯拉朽,似乎要把旧有的一切,自然也好,人文也罢,统统烧的干净,毁的干净,再重新建立,才可以证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力。最终,肖疙瘩,朦胧、执拗的清醒,抵不过众人,更抵不过时代。树倒,人亡。“那棵巨大的树桩,有如人跌破后留下的疤;也能看到那片白花,犹如肢体被砍伤,露出白白的骨”。一个人的悲剧,隐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树王无疑是阿城一个巨大的隐喻。·棋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阿城在王一生身上寄予的仙风道骨的遁世哲学观,是在这第二次阅读体验中了解到的。王一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贫瘠的家庭,没有难耐的饥饿,那个世界他是王,无人能敌。所以,在我看来,他比小说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活得幸福。正如阿城在文末写道:“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所以,王一生是幸福的人。就像世相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不要活成第三种人。王一生是第二种,他的痴迷和沉潜,让他抵过了一个时代的灾难。·孩子王相对于前两篇,这一篇清浅很多。不知道为什么LK会对这一篇赞赏有加,是阿城在这三篇中第一次用第一人称,反倒将自己隐去,让故事水到渠成,呈现出了它自己原本的样子吗?在一个要将火烧遍每个角落,追求大同的时代,个人是无法发声的,个性必然被泯灭。荒谬的是,当真知被传授,被运用,它却成了危险。荒谬的是,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只能被造化,成是你,败也是你,不由分说,不能主宰。所幸,阿城给“我”留下了清醒的头脑,良善的心性。PS:第一次读到被硬生生挖掉了文字,以若干空格代替的书,莫名的愤怒。愤怒于相关部门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做法,愤怒于对作者的不尊重,愤怒于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竟然没有真相的知情权。

《棋王》与《孩子王》

《棋王》跟《孩子王》都是当代寻根作家阿城的著名作品。他们的故事情节都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两个故事里面同时都包含了当时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两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少年,他们都被派到了乡下去。《棋王》的主人公下乡去劳动,而另一个《孩子王》的主人公是下乡教书。虽然两本书的背景差不多,但是体现出的写作方法截然不同。《棋王》这本书里充满了丰富的场面描写,跟《孩子王》的故事情节相对起来更加的有意思。作者阿城描写王一生下棋的场景时,栩栩如生,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他使用了很多场景描写去给读者创造一个紧张刺激的气氛。而《孩子王》的描写许多花在了故事情节上。时间顺序写的非常清楚,把每件事情的由来和去向都写了出来。故事还体现出了主人公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看法和批判。两个故事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棋王》因为整体故事情节更能够吸引我。

知青的隐喻

这是三个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知青的故事。按照作者阿城序中所说,实际来讲最先写的是树王,然后是棋王、孩子王。我是按照时间循序来看的,情绪随着故事由激动逐渐平和。树王说和时代方向逆着来结局往往是惨烈的,想要保护一样东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棋王说生活除了生存,还需要一些爱好,平淡中自有真滋味,纯粹的人活得比较开心。孩子王说这是一个知识匮乏而又让人强烈向往知识的时代,有太多自身力量外的无奈,能努力时努力,无法抗拒时接受。作为没有经历这段特殊历史的人,我很能理解作者故事中人物的想法做法,这是适应那种大环境生存的不得不采取的方式,无奈的选择,但我并不喜欢认同,仅仅能说记住这段历史。

轻快语言下的沉重

看了大家写的阅读卡发现是文革时期的作品,虽然说这三个故事都是在描述个体的生活,但从字里行间都隐约能读出些许时代的沉重,大概就像,人的命运不单单由自己来决定,他的命运也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三篇文章的语言很轻松,很平淡,但是可能正是因为平淡,才更加让人内心深受触动。三篇文章里最喜欢的还是棋王,其次是孩子王,对树王的不是特别理解。棋王的结尾令我惊愕,仿佛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待我自己想象。这种感觉十分难受,不过也许留白给读者也是一种美。我个人实在是想象不出棋王今后的路会走向何方,这么一个“痴”甚至到了“呆”的少年,时代的洪流将会带他到何方,他能否成为那个时代的真正的棋王?亦或是为生活所迫,虽怀绝技,然时不待我,终其一生在为生活而奔波,每每想到这里,便觉心痛。幸而作者最后还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许结局不会如我所想一般悲伤。文章中有一处地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他母亲为他做的棋,对他说的话,与棋王一样,不知怎么就觉鼻酸,也不禁感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也许这就是生不逢时的命运。而我所能体会到的,不及各中人物的万分之一。在书的最后有序,作者说“希望二十年后的读者再度,会有新的体悟,关于书中那些同性的目光,有崇尚权利的,有情色暧昧的”【具体不太记得了】而在棋王来到作者所在分队时,作者便描述了许多这样的目光,隐约觉得自己读懂了什么,但又像什么也没抓到,留待日后再读吧。孩子王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他没有前面两篇文章那么沉重,特别喜欢作者塑造的王福这个孩子。在文末独到他写的信时我又被触动了。其实我个人感觉这篇故事其实隐约反映了很多事,比如教育,上面规定教什么就要怎么教,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最后反而是作者被调走。还有,关于外国广播和中央广播,作者以聊天的形式打趣的写了出来,还是很有意味的啊。最后说树王,没太看懂,就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在之后重读是能够理解更加深刻。

文笔克制

新世相的最后一本书,还好是清浅好读的中篇,在被哲学烧坏了脑子之后。笑~棋王。是幼年读过的,记得棋呆子的饿。这次反而觉得“我”这样混过饿过的孩子还能保持想读书看电影,愿意照顾呆子的“正常人格”,同样可贵,同样是良知在发光。树王。最初不理解肖疙瘩到底在坚持什么,直到看作者在自序里说“原始的良知”,才隐隐有被点破的感觉。作者说这种“原始的良知”遭遇的不是科学而是“愚蠢”,但我觉得这愚蠢绝不是李立。毕竟“不破不立”的少年意气并没有什么错。而他自己最后也空洞地笑,能被原始的良知震慑而不自知的,并不是愚蠢。孩子王。犹如作者所说行文顺利,但结束得干净利落,并没有渲染“我”离场的黯然,就显得十分克制,并不油滑。并没有经历过那段时光,但和无数父子反目血海深仇的故事比起来,这些被写得十分克制的人和事,菜里漂浮的油花,蛇肉,陈列的非卖品,想看书看电影的心,赶紧藏起来的画,辣得哭的菜,竹床,偷偷含着吃的糖,敌台的披头士,断断续续的电影……才是生活的常态吧?

知青年代的侠者——《棋王 树王 孩子王》

阿城的代表作品,以知青下乡为北京,讲了三个故事——正如书名:棋王、树王、孩子王。第一视角讲述,看不到的,听不到的,都撇开不讲,塑造的任务却很立体。书中的“我”几乎完全抽离出来,只是单纯的讲述这。乍一看是记流水账,多用短句,老啦又不失俏皮,细读又能发掘出丰富的细节。地一边读感觉略有点出戏,因为讲的是知青下乡的事,却有点武侠和说书的味道。像古龙,像王小波,像水浒,却又都不是。把一脸灰土的人写出了侠气,时时浮现的细节却又不断把人拉回到那个时代。开始感触还不深,等到第二遍重读,又能品出写新的滋味。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有两个,一处是棋王的母亲用捡来的牙刷把儿磨成的棋子;另一处是小疙瘩那句“王福比我有力气,因为王福在识字”,每次督导,都不禁为之动容。三个故事结局或有悲喜,但这其实都不重要。三人经历、性格和禀赋不同,却都倔强的坚守着自己心中最神圣的东西:下棋,老天爷,教孩子们有用的东西。其他人或许觉得他们预付,轴,不可理喻,但他们都不为所动。结局或悲或喜,也都是他们必然的归宿吧。棋王-树王-孩子王 购买链接阿城文集(全七册)购买链接阿城_百度百科

三个故事,一种人生

20160818读毕: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三个小说故事,互相之间没有丝毫关联,但是却又能从主人公“我”的态度中找到一丝丝联系。因小说都描述的是文革时期,政治因素便不多说。棋王是讲的一位棋痴叫王一生,下棋可以不吃饭,吃饭在他眼中只为填饱肚子,所以描述其吃相尤其特别,狼吞虎咽,却不觉饭味。唯一爱好就是下棋,有棋局就手痒痒,听着有下棋高手就忍不住想会会,别的事情一概其次。最后一个人对战九个下棋高手实在精彩,确实可以用九连残杀来形容,当之无愧的棋王称号。让我不禁想起以前常说的一句话,认真起来你就输了,但一直认真下去你就赢了。不管怎么说,认真的人赢面更大。树王是个伤心的故事,看完总觉得失去了什么,讲述的是集体时期,去把无用的树给砍掉,为了有耕地或者种上有用的树,其中山里的树有一棵树特别大,号称“树王”,随着一棵棵树被砍倒,村里有个叫肖疙瘩的人是最忧心的,顺其肖疙瘩,当过兵,是个极有原则的人,砍树能手。当最后要砍倒树王的时候,肖疙瘩拦在砍树人前面,表示愿意牺牲自己也不愿砍这棵树,最后压不过除旧,破迷信,政治犯人的说法,最后老肖被逼无奈砍了树的第一刀(此应该是为家人考虑才砍下去的),最后老肖在大树死后也郁郁而终,留下的只是大树砍过之后满是伤痕的木桩。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话,人感到恐惧,往往是因为无知。最后一个故事孩子王,是个暖心的故事。因前任老师走了,“我”被派去授课,条件艰苦,没有课本,学生只能抄书,学生练到九年级,却连一篇基本文章也不会。许多字都不认识,班上有个叫王福的学生,他爸爸是哑巴,但是力气大,是个地道被人使唤的苦力,被人称做王稀屎。王福学习方法很特别,抄完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就抄在另外一个本子上记下来,受到启发,老师开始教学生认字,并且要求学生把字用起来,写属于自己的作文。但这种做法不合时宜,不按照规定,不久领导来谈话了。恰巧作者看到王福写的关于他父亲的作文,后来“我”又被调到生产大对去了,临走时候,“我”欣然给王福留下了王福父亲一直想买却没办法买到的字典。就这个故事,我不想说制度规定的问题,没有完美的制度和规定,从事者应该不断的完善才对。最想感慨的一点是,我们有的时候抱怨努力了却一点结果都没有,没有收获,但是殊不知,你的努力就像养分已经深入大地,在看不见的地方已经默默开花

中文写作的经典范本

「三王」是阿城的代表作,值得一读再读。三个都是短篇,都是平凡人做的不平凡的事。《棋王》中「何以解忧,惟有下棋」的棋呆子王一生,《树王》中沉默不语却忠实耿直的肖疙瘩,《孩子王》中不屑于政治宣教想教孩子们有用的东西的「我」,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能把人物写活靠的是细节描写和文字功力。阿城的遣词造句简短有力,用词精准,剔除了不必要的修饰,剩下的字每个都动不得。精准的文字能够抵达精确的细节,作者不必告诉你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告诉你细节,由你自行判断。《棋王》中对王一生吃饭的描写,对王一生力战九人的场面描写,都是中文写作的经典范本。有了足够的细节,人便活了。我们在现实中识人也是如此。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都是因为一些细节。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棋王》和《孩子王》

我认为我之前拜读过的《棋王》与当代寻根作家阿城的三“王”系列中的另一个作品《孩子王》相比略胜一筹。虽然两篇小说有着相似的背景,它们的故事却是截然不同。作者通过充满年代感的细节把读者们带回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棋王》中的主人公是下乡劳动的知青,而《孩子王》中的主人公则是下乡教书的知青。《棋王》中的主人公下棋很有天赋,甚至可以同时用盲棋战胜十几个人,但《孩子王》中的主人公没有任何当老师的经历,在农村的初三班程度也很低。相同的是,两个主人公都非常特立独行。在《棋王》中,主人公钟爱下棋也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钻研造就了他的才华。在《孩子王》中,主人公从最开始教书时的迷茫到最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教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棋王》的整体故事与人物还是更能吸引我。

王者非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个故事中的主角,虽被封为至高无上的“王”,但实际却是那个特殊年代最普通的小人物。三个故事中,最喜欢《树王》。木讷少言的肖疙瘩,很少与人交谈,只知埋头干活出力气。与城里来的知青李立相比,更是没有一点带动力和感染力。在李立的带领下,学生们打算上山砍树,之后放火烧山,退林还耕。杂乱的小树砍完,只剩下“树王”。尽管队长含糊地说,“树王”砍不得,学生们的砍刀还是毫不留情地砍向“树王”。用带头人李立的话来说,旧的东西,是要具体去破的。“树王”一倒,一种观念就破除了,迷信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人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将会思想为之一新,得到净化。“树王”倒下后,学生们打算把它彻底砍断。可却在树根间,看到了那个毫无存在感的肖疙瘩。他用小小的身躯挡在学生和“树王”之间,这“树王”仿佛是他的孩子,他说养它的人不能砍它。他用尽生命来捍卫这棵树不被砍伐的权利,只为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在灼灼烈日之下,学生们才终于醒悟,原来这护着树根的矮小汉子,才是真正的树王。肖疙瘩,从贵州走出来的普通山民,当过侦查班长,得过一等功,也受过军纪处分,“文革”期间受过打压。可他干过最轰轰烈烈的事,莫过于以树王的身份保护“树王”。最终学生们还是把“树王”彻底砍倒,并准备烧山。火逐渐大起来,农场也被映的如同白昼,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在空中相互撞击、断裂。“树王”被砍,真正的树王也精气散尽而亡。一场大雨过后,肖疙瘩的棺木被汲取到养分的树根高高托起。火化后的骨殖埋葬出,长出了朵朵白骨般的白花。这些学生们只知“破”的意义,却不懂“立”的重要。只破不立,不如不破。“树王”倒了,可是人们仍然混混沌沌,没有得到净化,更没有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获得新的思想,只剩悲凉。因为他们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在砍刀之下,只有树王得以永生。还好,在“文革”那个敏感而错乱的年代,有类似肖疙瘩这样的小人物,愿意默默地守护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和信仰,也许他们是那个冰冷年代中唯一的一丝温暖。

良知隐藏在细节里

本书最后的附录里,有一篇《树王》意大利版自序,第一句话是“一九八九年□□□□□□□□的事情,全世界同时从电视中知道了……”,最后的文章里又说道,“四十年来,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得不将良知隐藏起来,这可以写成一部良知隐藏史。”我以为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便是将这隐藏的良知书写出来。自序的第一句话的方框众所周知,但是为了规避审查,采取了这样的类似bug的方式,颇有些民国报纸开天窗的做法,虽然一片空白,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信息传递地反而如此明白。这本书,写了一些六七十年代的事和人,虽然并不是以史的方式书写,但是却又透露出一些那个年代的荒诞真实。像我这样生于九十年代的人,自然无法知晓那段时间到底有多疯狂,即使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那与亲身经历的人的感受无论如何不会一样。棋王的故事让我想到我的导师的故事,前几个月的一次谈话中,他向我和另外一个师妹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导师有六七十多岁了,就像书里的知青一样,六七十年代二十多岁。也是下放,油灯和书籍都奇缺,无法读书,闲时实在无聊,就与人下棋,渐渐小有名气,后来吸引了好多人坐着火车来与他对战。当时听的我们都觉得惊奇,爱下棋爱到这样的地步也未免太夸张。看了棋王,发现原来这不是特例,下棋也许是许多人在那时候的精神寄托吧。导师说他当时也去区里参赛,倒是没能像书里写的那样车轮大战,但他获得了调动的机会。可是后来又由于所谓“思想问题”被发现,摊上了案子,所幸最终没有把他怎样,但是那段时期是他最低谷的时候,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可以诉说心事,精神压力极大。导师在讲述这段时极为平静,也没有过多描述细节,我们两个小朋友听了半晌无言,想必是非常痛苦的经历。而在那之后,导师再也不下棋了,坚决彻底不下。而像我导师这样的还算是幸运的。想起前几天看到的文章,一个记者想要找到爷爷去世的原因,最终查到那个曾经的红卫兵时,人家说“关我什么事,我只是在旁边看着”,而那个记者终于也没能举起拳头砸向那个人的脸。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历史细节,就在遗忘中淡漠。而这本书里的许多荒诞,却绝对无法使人淡漠。那奔向火场的麂子,胀开的坟,整个山燃烧后的黑,和酸味,仿佛置身农场,可以看见、闻见这些细节。棋呆子看到母亲用牙刷柄磨的棋,一下子哭了。脚卵总是说过去我家怎样怎样,被大家讥为神神道道。随着树死去的树王坟墓里,玻璃瓶里的蚂蚁。积极分子李立带来一箱书,却全都是类似政治文件的东西。还有李立一定要砍掉大树的那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王福把自己认识的字都抄在本子上,可以清楚回答出自己到底认识多少字,甚至后面还主动要求抄字典。这些细节是虚构的,但是非常真实,也许这即是文学的力量,不像历史类书写的引经据典,逐一考证,全靠这些细节打动人。这些细节有感动也有愤怒,有无奈也有荒诞,读到的时候心里一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如此吧,不需要宏大叙事,只在细节处书写良心。


 棋王·树王·孩子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