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术》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30
ISBN:9787508640624
作者:(日) 松桥良纪
页数:192页

《倾听术》的笔记-第1页

其实这本书就是一本销售书,核心就是观察他人的表情,调整动作,附和语言,贴近心灵。
p25 配合对方才是必要的。最有效的技巧--配合对方颈部的动作。
p50 鹦鹉学舌的效果非常好用。语言的回溯与意义的回溯。
p77 要用轻微的动作去配合对方,缩小幅度。
p138 控制自己的呼吸。姿势、动作的变化;呼吸的变化;表情的变化;语调的变化;语速和停顿的变化。

《倾听术》的笔记-第1页 - 精华书摘

如何成为一名让客户满意的职业咨询人员。其必要条件并不是一个劲儿地拼命说话,而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配合对方才是必要的”。在NLP的术语中,这种技巧叫作“调整节奏”。 “调整节奏”有三个要点:肢体动作、声音和言语表达。 肢体动作是指姿势、手势、脚摆放的位置、表情、身体的动作等与对方保持一致。
刻意模仿对方的手势很容易被人发现,会让人讨厌(我经常看到有初学者生硬地模仿对方的动作)。我自己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在关注客户的姿势、站立方式、坐下的方式、重心的位置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才得出了自认为最有效的技巧——配合对方颈部的动作。 这没什么特别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平常和关系亲密的朋友聚会时,大家常常保持一致的肢体动作。在同一时刻喝水、改变姿势,是只有彼此熟悉、恰到好处地契合才能出现的现象。再进一步观察,我发现了大家尤其是颈部的动作保持了高度一致。与脾气相投的人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但是面对脾气不同以及初次见面的人时应该怎么做呢?只要你有意识地去配合对方颈部的动作,就不会很难。
复述说话者所说的部分内容,给对方留下‘他在认真听我讲话,他理解我’的印象。”
销售这一行,是需要通过久经打磨的语言使客户心情舒畅,然后拿出合同,诱使对方达成交易。
“归根结底,了解对手是最重要的。”
回溯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对方的谈话内容原样进行重复的“语言的回溯”,另一种是将对方谈话内容中隐藏的意义进行重复的“意义的回溯”。 “语言的回溯”,如前文所说,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但是,“意义的回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只顾自己说,而不注重倾听对方说话的人,很容易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者是在对方说的基础上掺杂自己的意见回复对方。
即使使用同样的词语,但由于彼此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自以为是的行为,很可能会弄错对方真正想表达的重点。 配合对方的步调,不应该混杂这样的自以为是,单纯挑对方谈话内容的重点“鹦鹉学舌”一番即可。 单纯用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内容回应对方确实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把对方当作主角。 秘诀是不要加入自己的意见,有意识地单纯重复对方的话即可。这样,你对对方的认识就会不断加深,同时也向对方传递了“我深有同感”这一信息。
最简单的方法是,不加词尾感叹词,而是直接回应对方。 这样一来,既不会打乱对方说话的节奏,又能很好地引出对方接下来所要讲的话。
人的基因决定了人们喜欢跟自己类似的人。除了语言,如果还能在肢体动作上与对方合拍的话,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但模仿对方动作,切忌照抄照搬。仔细观察对方的手部动作、姿势、重心和视线方向,最好将其进行微缩后再重复。
只有说与听并行,才能与他人进行完整的交流。
必杀技就是对方喝水或者喝茶的时候,自己也要喝。
当客人一言不发的时候,我也不会硬和他们说话,而是若无其事地和他们看向同一方向。”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沉默的时候不全是在思考接下来该说些什么,特别是话少的人,他们把心里想的话说出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在这期间就会保持沉默。如果这时候你去打破这种沉默的局面,那就相当于破坏了对方思考的时间。
还要注意去配合对方说话的速度。老年人说话的速度比一般人慢,面对这样的客户你说话时也要放慢语速。如果能够同时配合对方声音的高低和语调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方声调高的时候你也要声调高,对方声调低的时候你也把声调低一些就可以了。
不是马上开口说话,而是稍稍给对方留一些时间,这样对方自己也许就会打开心扉。
还有“配合对方的语速”,也是那些善于沟通的人自然而然会做的事情。 配合对方说话的速度,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做到。 如果对方的语速很慢,自己也要慢慢地说。 如果对方说话的速度很快,我们也要加快自己说话的速度。 这样的话,沟通技能就会提高。
此外,配合对方说话的声调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对方的声调很低,我们的声调也应该比平时的声调稍微低一点,用一种低沉平稳的语调来说话。 如果对方声调很高亢,我们也可以用稍高一点的语调来与对方交流。 就像这样,仔细观察对方的声音并加以配合,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这是拉近双方距离的一条捷径。
打电话的时候会因为看不到对方而产生一种焦虑,因为我们通常只会用那些程式化的推销语作为开始。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先向对方提出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那就比较容易着手进行呼吸配合。
客户也在我吸气的时候沉默下来。 在这时候就稍微等一下,如果客户什么都不说,再向对方提出问题也不迟。 重复这个过程,对方不管说些什么,之后你再重复提出请求的话,对方就会很容易答应。 如果对方对我们的服务提出疑问,毫无疑问这一单基本上是可以谈成的。
·对方说话的时候→呼气。 ·对方沉默的时候→吸气。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手里的地图来认识现实中的事物,所以就算看到同样的东西、听到同样的话、感知到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
尊重对方手中的地图是交流的基本条件
无论你的语言多么流利,如果对方没有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你的交流就是失败的。

《倾听术》的笔记-第54页

"鹦鹉学舌"分为两种:语言的回溯和意义的回溯。不管是哪种回溯,都切忌加上自以为是的理解,你只需重复对方的语言,就能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倾听术》的笔记-第1页

有点夸张 但里面的方法确实有点小成效

《倾听术》的笔记-

期待中

《倾听术》的笔记-第1页 - 1

超级幽默恐惧症
http://ww369.net
http://kk6589.com
http://ff1258.com

《倾听术》的笔记-全书抄摘及读后感 - 全书抄摘及读后感

“要是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人交流谈话该多好啊。”
“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说,可还是不能把自己的意思明确地传达给对方。”
你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吗?很多人不擅长跟人交谈,在公众面前不敢大声讲话,一对一谈话的情况下更是这样。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对方总是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不管自己多么想要说服对方,得到的回答总是 “不行”。到头来,活了一辈子,也还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
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真正的原因不在于 “说话的技巧”,而在于 “倾听的技巧”。
大部分认为自己不会说话的人,实际上都是缺少善于倾听的耳朵,“装作很认真地在听,其实并没有仔细听明白对方的话”。与之相反,擅长与人交谈的人,往往拥有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和想法的耳朵。
若是你提高了倾听的能力,对方会逐渐变得愿意主动跟你搭话,同时也愿意听你讲话。这样,即使你的沟通技巧没有得到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大大提高。
第 1 章 配合对方下巴的动作,以引导谈话——引导对方谈话的 “同侧移步”
对于沟通而言,滔滔不绝并不是必要条件,能得到对方的回应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从对方肢体动作、声音以及言语表达三个方面入手,配合对方,拉近对方与你的距离,建立并强化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根据对方下巴的肢体语言,调整自己的下巴。”
NLP 中讲到了马术中的‘同侧移步’技巧,如果配合对方的动作,就可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最开始不用听对方讲什么,只要集中注意力看着对方的下巴就行了。(注:最好是听,初期练习可以不听)
仅仅配合对方下巴的动作,对方就愿意开口说话。
我在那里学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成为一名让客户满意的职业咨询人员。其必要条件并不是一个劲儿地拼命说话,而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配合对方才是必要的”。在 NLP 的术语中,这种技巧叫作 “调整节奏”。
“调整节奏” 有三个要点:肢体动作、声音和言语表达。
肢体动作是指姿势、手势、脚摆放的位置、表情、身体的动作等与对方保持一致。
我注意到如果不仔细观察对方的动作的话,是很难做到准确调整节奏的。而且,因为你在倾听对方讲话的时候可能会忽视对方的身体语言,所以一开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如果能够很好地配合对方的肢体语言,和客户的关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刻意模仿对方的手势很容易被人发现,会让人讨厌(我经常看到有初学者生硬地模仿对方的动作)。我自己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在关注客户的姿势、站立方式、坐下的方式、重心的位置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才得出了自认为最有效的技巧——配合对方颈部的动作。
急性子的人喜欢频繁地小幅度摇头晃脑,气定神闲的人喜欢缓慢地做深度点头状。不用刻意配合也能很合拍的人,往往和自己是同一类人。
归根结底,“配合下巴动作” 是倾听对方讲话时应遵守的 “准则”。如果不遵循这一准则,就很难掌握其精髓。首先掌握这个准则,然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第 2 章 “鹦鹉学舌”,诱导对方主动吐露心声——瞬间构筑信任关系的 “回溯”
“鹦鹉学舌” 分为两种:语言的回溯和意义的回溯。不管是哪种回溯,都切忌加上自以为是的理解,你只需重复对方的语言,就能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鹦鹉学舌专业术语叫作‘回溯’。说得简单点,就是复述说话者所说的部分内容,给对方留下‘他在认真听我讲话,他理解我’的印象。
我们要学会 “倾听”,以了解对方。
所有的交流都是从倾听开始的。
“鹦鹉学舌”,在 NLP 中的专业术语是 “回溯”。
回溯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对方的谈话内容原样进行重复的 “语言的回溯”,另一种是将对方谈话内容中隐藏的意义进行重复的 “意义的回溯”。
“语言的回溯”,如前文所说,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但是,“意义的回溯” 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只顾自己说,而不注重倾听对方说话的人,很容易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者是在对方说的基础上掺杂自己的意见回复对方。他们以为这种做法很聪明,也容易掌握谈话的主导权。
然而,这种做法真的聪明吗?也不尽然。
即使使用同样的词语,但由于彼此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听话人可能也考虑到了对方的心情,然后进行问话。但是那只不过是在自己经历的基础上,加上了一点儿个人意见而已,其实说出来的话和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这样自以为是的行为,很可能会弄错对方真正想表达的重点。
配合对方的步调,不应该混杂这样的自以为是,单纯挑对方谈话内容的重点 “鹦鹉学舌” 一番即可。
单纯用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内容回应对方确实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把对方当作主角。
秘诀是不要加入自己的意见,有意识地单纯重复对方的话即可。这样,你对对方的认识就会不断加深,同时也向对方传递了 “我深有同感” 这一信息。
“鹦鹉学舌” 的时候,由于句尾的结束语有好几种,请务必注意区别使用,它们分别是:
“是呢。”
“是吧!”
“是吗?”
这三种结束语使用的场合也完全不同。
比如说 “是吗?”,给别人的潜在感觉是自己被质疑了而不是被接受了。
最简单的方法是,不加词尾感叹词,而是直接回应对方。
这样一来,既不会打乱对方说话的节奏,又能很好地引出对方接下来所要讲的话。
总之,为了做到了解对方,重复对方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自从我学了 “鹦鹉学舌” 之后,对那些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事,我只需要用说话者说话的部分内容回应对方,我们的谈话基本上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学习倾听技巧最大的收效是,我对其他事物的关心程度逐渐加深,对客户的话题越来越感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对方讲的内容。
第 3 章 “模仿对方的动作”,以获得对方认同——少言之人的 “姿势”、“重心”、“视线” 的 “同侧移步”
人的基因决定了人们喜欢跟自己类似的人。除了语言,如果还能在肢体动作上与对方合拍的话,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但模仿对方动作,切忌照抄照搬。仔细观察对方的手部动作、姿势、重心和视线方向,最好将其进行微缩后再重复。
人们总是误以为交流就是要和对方说话,其实这只能算完成了一半。只有说与听并行,才能与他人进行完整的交流。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我好像确实只在意表达自己,而忘记了倾听。
口才的好坏,好比跑步的快慢,虽然可以通过训练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因为还有性格的因素,所以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不过,倾听他人讲话却不难。所以,因为自己不善言辞而苦恼的朋友们,可以从倾听他人练起。推销也是一种交流。推不开就拉一拉,说不好就听一听。
即使再不善言辞的人,他的手和眼睛都还是会动的。这种变化,你不是也在模仿吗?所以,再怎么沉默的人都会有与人交谈的时候,而爱说话的人会变得喋喋不休。
从那以后我就按照优子说的,练习着配合对方喝水和吃东西。
按照优子说的,不是跟对方的时间相同,而是稍稍比对方迟一些,这样会更自然。
而且,据说双方的波长一致的话,即使意识不到,也会在相同的时间点喝水。
“视线的话,只要使用沉默和道具进行配合就可以了。”
“沉默?”
“这就是应对不爱说话的客人的方法。我有时候也会去尝试接待一些不爱说话的客人,他们并不是一言不发地盯着我看,而是看着其他的什么地方沉默不语。所以当客人一言不发的时候,我也不会硬和他们说话,而是若无其事地和他们看向同一方向。”
“这样啊,只要看着同一个方向,就算是双方都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是啊。今后再尝试的时候,也可以观察对方的重心在哪里,然后去模仿。”
善于交流的人,即使没有和对方谈到相同的内容,也会马上拉近自己和对方的距离。这是因为他们在语言之外也能配合对方。
特别是,如果能够在肢体动作上和对方合拍的话,就更容易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因为如果肢体语言相似的话,那就会使对方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安全感。挺直后背的人喜欢同样挺直后背的人,弓起后背的人也会无意识地把弓起后背的人当作同伴。也就是说,如果双方肢体语言合拍的话,那就无疑会增加双方的同感地带。
如果要做一些动作,秘诀就像优子教我的那样,要 “用轻微的动作去配合对方”。将对方的动作进行微缩,再重复对方的动作。
总是喜欢倾斜着身体说话的人,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才会无意识地这样做,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将身体倾斜一点儿听对方说话。而且,我们能够切实地感觉到 “配合对方节奏喝茶” 的惊人效果。
说话的时候人们会看向不同的方向,如果这时候和对方看向同一个方向的话,对方就很容易放松下来,这样就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
如果对方沉默下来,我们就不应该盯着对方看,而是要和他看向同一个方向,这样一来波长就会一致。
这样做就能够让对方免于产生 “有人在等他” 的压力,能够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当然,你也不能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要关心对方并仔细观察对方,这才是成为一名沟通达人的捷径。
第 4 章 只需要 “三秒钟的忍耐”,就算对话中止也不会害怕——把沉默当成朋友,“声音” 和 “空白” 的使用方法
你有 “超级沉默恐惧症” 吗?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把沉默当作敌人,而应该把它当作朋友。等待 3 秒钟,给对方留点时间,是成为善于倾听的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我承认,迄今为止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成功者,所以不知不觉中也在使用失败者的思考方式。
“没能成为成功人士” 这种想法本来就带了些失败者的味道。
“所谓成功和失败就是事物的两面,如果失败是黑,那么成功就是白。”
你说你的人生充满失败,是因为你只是看到了失败,所以它才是失败。所谓反馈,在日语里就是类似‘注意’和‘学习’的意思。如果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注意和学习。正是通过失败,人们才会意识到问题,才会学习并因此而获得成长。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和学习,也就没有所谓人生的成长。
确实,过去每次失败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诸如 “是对方不好”、“这不适合我”、“运气不好”、“天气不好” 等等。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从失败中学习,然后将其应用到今后的人生中。
结果就是,我的人生中只有失败。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沉默的时候不全是在思考接下来该说些什么,特别是话少的人,他们把心里想的话说出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在这期间就会保持沉默。如果这时候你去打破这种沉默的局面,那就相当于破坏了对方思考的时间。
还有一个原因。人在作重要的决定或者做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保持沉默。
老年人说话的速度比一般人慢,面对这样的客户你说话时也要放慢语速。如果能够同时配合对方声音的高低和语调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方声调高的时候你也要声调高,对方声调低的时候你也把声调低一些就可以了。
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些,但是善于和人交流的人会无意识地这样做。而不擅长和人交流的人不仅注意不到这些,有时候可能还会过快或者过慢。
很多不善于倾听的人,通常都很害怕沉默。
有的人明明很会说话但是却不擅长与人沟通,这种人就像他这样,往往对方刚说完话就过早地提问题,在还没有听完对方的回答时就又马上开始说自己想说的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因为有了这种判断,就无法把握好谈话节奏,进而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情况。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沉默当成敌人,而应该把它当成朋友。
也就是说,在对方说完以后我们不要害怕沉默,给对话留下点空白。
如果用时间来表示的话,只要 3 秒钟就好。这等待的 3 秒钟将是我们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需要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不是马上开口说话,而是稍稍给对方留一些时间,这样对方自己也许就会打开心扉。
在法国,人们把这种对方沉默下来思考的时间称为 “天使降临的瞬间”,这是灵感闪现的瞬间。不去打扰对方思考,而是在一旁静静等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善于倾听的人。
还有 “配合对方的语速”,也是那些善于沟通的人自然而然会做的事情。
配合对方说话的速度,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做到。
如果对方的语速很慢,自己也要慢慢地说。
如果对方说话的速度很快,我们也要加快自己说话的速度。
这样的话,沟通技能就会提高。
此外,配合对方说话的声调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对方的声调很低,我们的声调也应该比平时的声调稍微低一点,用一种低沉平稳的语调来说话。
如果对方声调很高亢,我们也可以用稍高一点的语调来与对方交流。
就像这样,仔细观察对方的声音并加以配合,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这是拉近双方距离的一条捷径。
第 5 章 绝不放过微小的变化!听说技巧皆始于 “观察”——“校准”:调整看不见的 “呼吸”
当沟通顺利进行时,注意调整你的呼吸。用文字表述的话,就是在标点符号处换气。只要用心去做,即使对方看不到你,也能与你保持步调一致。
状态好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非常顺利,只要不断去挑战就行。状态不好的时候只要等待好状态出现就可以了。
回想当初,不管我尝试做什么,事情的发展方向都与我预期的完全相反。每当我要试着去改变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反而越陷越深。至少我没有想过要一直忍耐。(要一直忍耐到状态好为止。)
“对方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呼气,对方在沉默的时候我们吸气。”
打电话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打电话进行呼吸配合,然后再寻找可以继续和我交谈下去的对象。
如果先向对方提出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那就比较容易着手进行呼吸配合。
客户也在我吸气的时候沉默下来。
在这时候就稍微等一下,如果客户什么都不说,再向对方提出问题也不迟。
重复这个过程,对方不管说些什么,之后你再重复提出请求的话,对方就会很容易答应。
两个不善言语的人,在沉默的时候通常和对方看着同一个方向,调整自己的眼神。
更加有效的方法是调整呼吸,也就是这里说的 “呼吸的频率”。
配合着对方的呼吸,调整自己的呼吸,使双方的呼吸同步。在做到这一点之前,最佳的选择就是耐心等待。
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不安的话,由于心情焦躁,呼吸就会变快。这就会导致和对方的呼吸节奏不一致,和对方建立的信任关系(即心理学上的通感)也会减弱。通感一旦减弱,对方的回应也就会随之变差,这样会产生更多焦躁不安的情绪。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最终会完全崩塌。
人们说话的时候是在呼气的,用文字表述的话就是 “在标点符号处” 进行换气。
当沟通顺利进行时,注意调整你的呼吸。只要你刻意去做,即使看不见对方,对方也能感受得到。
通过 calibration 观察对方包括 5 个方面:
· 姿势、动作的变化
· 呼吸的变化
· 表情的变化
· 语调的变化
· 语速和停顿的变化
通过观察以上这些变化,确认对方的反应,并能对此做出应对的话,你就可以被称作沟通达人了。
姿势、呼吸、语调…… 好像都是很自然的事,可是若不仔细观察对方并做出回应,那么无论是 “听” 还是 “说” 都会变得十分困难。换言之,如果只是考虑自己这一方,交流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第 6 章 “地图” 的寓言和 “表达” 的真正意义——发自内心倾听对方的 “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沟通时对方能准确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只是小概率事件,要善于将头脑中的意识和现实存在区分开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改变接受现实的方式。
因为人们总是只是学方法,却没有改变‘自己’。
如果你真的践行过我教你的方法的话,对方一定会敞开心扉与你对话的。这里的‘敞开心扉’才是重点。对方将心里的话说给你听,如果你没有用真心回应对方,就会失去对方对你的信任。如果你用真心倾听客人的每一句话,就不会有人投诉你了。
自己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受益终生。这些教训其实是人生的财富!”
学习 NLP 的前提条件:
① 地图并不是领土——尊重对方手中的地图是交流的基本条件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手里的地图来认识现实中的事物,所以就算看到同样的东西、听到同样的话、感知到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
无论是自己说话的时候,还是听对方说话的时候,都要根据对方手中的地图来改变自己。
倾听的一方和说话的一方都要改变自己。
只有这样,交流才能够不断深入。
这样就能真心倾听对方说话,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也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原来我连交流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做出选择胜过什么都不选。”
这是我最初学习 NLP 时印象最深的话。
反馈具体来说就是 “修正”、“改善” 的意思。
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你好像是失败了,但是这些都会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学问。也就是说,能得到反馈。这个反馈一定会在之后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这样,你一定会不断进步。
如果你选择什么都不做,你的损失就会远远大于失败这一表面事实。
如果选择进步,哪怕只前进了 1 毫米,那也是进步。
我自己也是不断地做出选择,从众多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学习 NLP 的时候,最先学的就是 “前提条件”。前面我讲到的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也是其中的一句。这些构成了 NLP 基本思想的世界观,也是 NLP 的基本精神。
“对方会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人们经常会陷入这种误区。这种认识导致沟通无法顺利进行时,人们就会埋怨对方不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地图往目的地走的话,就无法交流。同样,交流中的分歧也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 “不同的地图”,所以有分歧是必然的。
如果能够理解 “每个人拿着的地图都是不同的” 这句话,你就会发现 “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意思可以准确传达给对方只是偶然事件,对方理解不了才是必然事件”。
“地图并不是领土。”
地图指的是 “认识”,而领土指的是 “存在”。
我总是把认识和存在混为一谈,这正是交流无法顺利进行的根源所在。
因为每个人脑海中的地图都是不同的,所以为了达成共识就有必要提出问题,弄明白哪些是自己的认识,哪些是现实的存在。
此外,就算看到同样的东西、听到同样的事情、感知到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也不同,“尊重对方手中的地图” 就成了双方沟通的基本条件。
进一步说,为了理解对方手中的地图,仔细观察是不可或缺的。
这之前介绍的各种技巧,就是为了用在这上面。
这正是故事中的杉桥所领悟到的——“发自内心倾听对方说的话。”
发自内心倾听对方说的话就是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对方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倾听技巧的原因。
③ 交流的意义在于观察对方的反应。
在交流中观察到的对方的反应是交流的成果。
自己传达出一个信息,对方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一种行为,沟通就成功了。但是,如果对方的行为与自己表达的信息不一致,那就表明没有接收到你要传达的信息。不管你的想法有多么强烈,不管你认为自己的表达多么准确无误,对方的反应才是全部结果的体现。
④ 改变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全部都在你自己身上。
“我想成为像他(她)一样的人”,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自己身体里已经有了那个人的一些特质。也就是说,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了不起,是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这种素养,只是还没有发挥出来而已。
⑤ 你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内心深处赞同这一行为的意识引发的,所有的行为都可能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实现其价值。
想要改掉这些恶习,不能只是批评这些看得见的行为,还应该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⑥ 每个人的价值是恒定不变的。但是,人的内在(或者是外在)的反应决定了价值的发挥。
任何人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可以在任何时候发挥作用。价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在好的计划中发挥作用还是在坏的计划中发挥作用的区别。这里的计划是指内在如何思考、外在如何行动。
⑦ 与其改变现实,不如改变接受现实的方式。
改变自己讨厌的人的性格,甚至改变自己厌恶的某个群体与改变自己对这些的接受方法,哪一个更容易一些呢?毫无疑问是后者。
有的人总是把问题和烦恼归结于他人和环境,比如 “都是我老板的错”、“都是我手下人的错”、“都是我爸的错”、“都是老师的错”、“都是当官的错”、“都是国家的错” 等。把问题归咎于他人或社会,就相当于希望靠他人或社会来解决。进一步说,就是让他人和环境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当你的看法改变时,你的整个人生都可能发生改变。这样你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对方的反应就是交流的成果。
无论你的语言多么流利,如果对方没有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你的交流就是失败的。无论你的表达多么磕磕绊绊,但是只要对方理解了,你们的交流就算是成功了。但是,人们却总是抱怨‘那个家伙根本不懂我’,还会责怪对方没有理解自己。指导下属的时候,下属如果没做到,你就会生气地说:‘为什么你做不到!
什么都不说,只是当一个倾诉的对象不是很好嘛。听对方倾诉,让对方可以安下心来,变得高兴、愉快,这就已经足够了。重要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对方怎么看待你做的事。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实现心灵的沟通,就必须重视这一点。
我真正学到的与其说是销售技巧,不如说是人生的道理。我学会了倾听他人说话的重要性、理解对方的重要性,以及无论如何都守护在身边的伙伴的重要性。
就像光靠看书学不会游泳一样,表达、倾听也是一样的道理。通过实践,了解自己学习中所想的和现实中自己所做的差距。这样才能真正进步。
倾听别人说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说话” 与 “释放” 烦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哪怕只是将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也能够治愈人心,让人恢复活力。“倾听达人” 通常也是能让周围的人都快乐起来的 “快乐达人”。
真希望这个世界上有更多善于倾听的人。
------------原文结束----------------
先说沟通的大前提:尊重对方。
沟通的第二前提是:学会倾听对方。
首先假设对方愿意和你交流(这是隐形的大前提),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尊重对方,然后倾听对方。如果你能够好好倾听对方,而且能理解对方的意思,对方就会逐渐变得愿意主动和你搭话,也愿意听你讲话。
对于沟通而言,(自己)滔滔不绝并不是必要条件,能得到对方的回应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说得多就可以的,沟通是互相的,只有自己滔滔不绝的说,对方没有回应是不行的。
利用下巴(肢体动作)和鹦鹉学舌(言语表达)来诱使对方讲诉自己的事情。
当对方愿意和你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后,你就可以试图和对方交流了。很多时候,我都只在意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对方有没有收到,愿不愿意,有没有理解),而忘记倾听对方。只有说与听并行,才能与他人进行完整的交流。
其次,不必害怕对话之中的沉默,给对话留下点空白。给对方留一些时间,这样对方自己也许就会打开心扉。(如果过了很久也没有下文,再尝试提出问题。(不一定对)可能这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对的。也许对方没有和你继续交谈的意思,要适时止损。(道理总是明白的太晚))
再者,尊重对方的认识(认知)是交流的基本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沟通时对方能准确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只是小概率事件,要善于将头脑中的意识和现实存在区分开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改变接受现实的方式。
‘敞开心扉’才是重点。对方将心里的话说给你听,如果你没有用真心回应对方,就会失去对方对你的信任。
真心倾听对方说话,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也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无论是自己说话的时候,还是听对方说话的时候,都要根据对方的认知来改变自己。倾听的一方和说话的一方都要改变自己。只有这样,交流才能够不断深入。
原来我连交流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意思可以准确传达给对方只是偶然事件,对方理解不了才是必然事件”。
发自内心倾听对方说的话就是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对方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倾听技巧的原因。
要根据失败的经验,来获得反馈,吸收、改善并且改正这些错误。
人们总是只是学方法,却没有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全部都在你自己身上。
想要改掉错误,不能只是批评这些看得见的行为,还应该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看看你的动机是否根本就是不对的?如果是对的,那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是动机就是错的,那接受自己的想法/动机是错的,修正这个错误的想法。
无论你的语言多么流利,如果对方没有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你的交流就是失败的。无论你的表达多么磕磕绊绊,但是只要对方理解了,你们的交流就算是成功了。
什么都不说,只是当一个倾诉的对象不是很好嘛。听对方倾诉,让对方可以安下心来,变得高兴、愉快,这就已经足够了。重要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对方怎么看待你做的事。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实现心灵的沟通,就必须重视这一点。
倾听别人说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倾听术》的笔记-第1页


鹦鹉学舌(即回潮)感觉有点用

《倾听术》的笔记-第54页

"鹦鹉学舌"分为两种:语言的回溯和意义的回溯。不管是哪种回溯,都切忌加上自以为是的理解,你只需重复对方的语言,就能很好地引起对方的共鸣和理解。


 倾听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