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历史(第三版)

出版日期:2014-5-25
ISBN:9787301240988
作者:[美]米切尔·斯蒂芬斯
页数:348页

作者简介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新闻的历史》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 book of 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
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书籍目录

序言
思考题
第一篇口头新闻
1. 为何需要新闻?——人人渴望新闻
渴望新闻——社会知觉
诉说的冲动
思考题
2. 初民社会的新闻——普通方式
“人体无线电报”
新闻的散播——信使、喊叫者和游吟诗人
新闻价值
世界尽头
思考题
3. 幸存的口头新闻——发布当日传闻
咖啡馆和“说书人”
口头新闻的衰落
思考题
第二篇手抄新闻
4. 新闻与读写能力——听什么信什么
新闻产生的条件
新闻与历史
思考题
5. 新闻与帝国——群体思想的传播脉络
罗马的新闻
中国各地的新闻
欧洲各地的新闻
“大都会商业”
思考题
第三篇印刷新闻
6. 控制新闻——唤醒民众
新闻管理与新闻操纵——新闻书
新闻控制
害怕争议
沙文主义——新闻歌谣
思考题
7. 社会杂闻——奇闻异事
印刷的流言
犯罪新闻
煽情新闻
道德说教
神异现象
“大众”新闻
思考题
8. 新闻的逻辑——人咬狗
离奇之事
惯常之事
意外之事
思考题
第四篇报 纸
9. 最早的报纸——期待新闻
威尼斯新闻——格塞塔
来自阿姆斯特丹的新闻——克兰同
伦敦的编辑
思考题
10. 定期出版物的威力——驯化新闻
国内新闻——报纸的广度
科学新闻——报纸的威信
商业新闻——报纸的速度
思考题
11. 新闻与革命——众人的交点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革命
自由的新闻业
思考题
12. 大众发行——为所有人
便士报与报纸的所有权
不一样的声音
新新闻主义与报业合并
小报与报业公司
思考题
第五篇采访报道
13. 采访出现前——缺乏信息,无法推断
雾霾
报社
思考题
14. 采访出现后——新闻方法
争夺新闻
新闻观察
新闻调查——被问责的世界
尊重事实
客观性
新闻控制——卷土重来
思考题
第六篇电子新闻
15. 新技术——改善的方法,不变的目标
广播——电子集会场
电视——远方的新闻人物
思考题
16. 信息爆炸——过剩的数据
曝光
当下的重要性——新闻、流言与思想
新闻的未来
思考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概要

作者:米切尔·史蒂芬斯(Mitchell Stephens),美国纽约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教授。他著有《图像的兴起,文字的衰落》(The Rise of the Image, the Fall of the Word)(1998)和《广播新闻》(Broadcast News)(2004),编有《报道灾难:广播记者如何报道“9?11”》(Covering Catastrophe: Broadcast Journalists Report September 11)(2002)。史蒂芬斯还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等报刊撰写过多篇文章。
译者:陈继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史、世界历史等,负责讲授新闻传播史、新闻英语等课程。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翻看了一下,有这么几个点值得关注。第一,新闻大事记。书的开篇是长达几页的新闻历史大事的梳理。其中非常让我在意的是法律案件与新闻热点的结合: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1971年《纽约时报》与越战秘密;1973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1994年辛普森案件;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第二,犯罪新闻的报道。犯罪新闻播报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是否可以起到降低犯罪,提高人们责任意识的目的?这其实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题材。犯罪新闻屡屡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其实在于犯罪新闻特备符合新闻的典型特征:“人咬狗”。它具备“因果的反常性”。(见第七章)再有一个点值得挖掘在于,其实犯罪新闻中不同的案件受到报道的比例也不同。特大杀人案件等严重、离奇的暴力犯罪其实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在犯罪新闻中它占有的比例比较大。而常见的一些犯罪问题可能并没有被报道。这个现象与当今“扎窝”报道现象可以参照:只要有性侵幼童案,就会有一连串的教师性侵案出现;只要有校车事故案,就会有接连几起报道;只要有女大学生失踪案,就会又有几个相类似案件的报道。犯罪新闻其实在不自觉的背离着播报的目的?这种集中的播报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否需要苛责媒体?第三,官方新闻与民间传闻。这本书好在从人类学经验资料出发,从口头新闻历史慢慢考察当今报纸媒体的兴起。在第五章,可以看到新闻与国家的大一统是有密切联系的,新闻起到了连结人们的作用(因为谈论辛普森案件,一个外乡人竟然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虽然这个外乡人在本应盛装出席的餐厅中没穿外套)在官方政权开始控制新闻的时候,民间传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就开始兴盛,本来已经衰落的口头新闻又出现了活力。在第六章,许多诗人就创作民谣歌谣般的新闻。当然这些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了。而且不乏偏见歧视。这是一种对于正统的异端和反动。
  •     这本书很好。俺看到的一种全新的对“新闻”历史的分析。真正的新闻历史,常见到的新闻史更多是媒介、历史事件、媒介组织历史的杂糅。本书聚焦真正“新闻”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闻专业技术的形成过程历史。由于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案例,使得核心的内容有点被遮蔽。如剥去众多的具体史实和案例,有一篇核心的聚焦“新闻”形式形成历史的文章作为总论或者导读,对读者阅读著作和总体把握历史的脉络会有很好地效果。此外,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早期的历史,相比较而言,近现代的历史叙述较为简单。当然,近现代已经有不少著作。不过,还是希望看到对近现代新闻史的看法。有时,历史有趣在于,不同作者叙述的角度和文使用的文字。译者在后记中说,作者采用了一种“厚古薄今”的笔法。其实,在当下这个秒新时异的时代,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事物,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态度。太阳底下无新事。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1.前几章的“初民社会”的说法有点不知所言,这种新的概念,最好附上原文,加上一定解释。2.第49页 将 Wall Steet Journal 译作“华尔街邮报”,不知是误印还是误译?应该是“华尔街日报”3.同样是49页,第二行“通信员”,是否应该是“通讯员”?4.186页,倒数第四行“战士”,应该是“战时”。
  •     “新闻史”是一个很难定义的领域。因为凡是涉及新闻的,必然有采集者、传播者、阅听者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因此可以依据不同侧重写出记者史、编辑史、报史、发行史、受众史等等。这个三角之间还须臾离不了媒介,所以也必然涉及左右着媒介的技术、制度与文化。如果略有雄心,深一些、细一些、广一些,写新闻思想史、新闻法制史、新闻政治经济史、新闻社会史、新闻文体发展史、新闻场域变迁史,也都可行。以一管之见,经验学派较重事业史社会史,批判学派崇尚政治史思想史,环境学派推崇技术史媒介史,差不多就是新闻传播学院内部三大学派的分野在新闻传播史领域的折射。史学通则,研究者有什么样的工具与视野,笔下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倘若架设着天文望远镜,写一部信息的宇宙史?没问题(为什么走神想起三体?)!若是有部望远镜,那就写世界史、全球史、总体史,这样的人才比较稀有,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最后一部著作,倒是一部《人类传播史》。若是有近视镜——这个品种比较多,大家写写断代史、物质生活史、社会史、新文化史,也好,英尼斯媒介变迁史角度的《传播与帝国》算是一流杰作,舒德森的《发掘新闻》从社会史角度写,亦是典范。掌握了显微镜的,可以写时髦的微观史、好卖的人物传记,普利策和亨利·卢斯,各有很多传记作品了。自以为有高科技X 光镜的,可以写思想史、心态史、观念史,比如新闻自由思想的溯源、法国大革命时期报人的心态、“看门狗”观念的演变,都可以。海阔天空,各行其是吧。正因为新闻史铺展得如此繁复,写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性著作,往往倒成了一种挑战。米切尔·斯蒂芬斯的这部《新闻的历史》初版于1988年,好评如潮,经过修订增补,出了第三版,也算是二十余年来经得起考验的本科教材。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教授多次夸赞本书,刘海龙副教授向出版社推荐此书,最后由陈继静博士翻译完成,对于中国读者是桩幸事。斯蒂芬斯教授深明厉害,并没有写出一节“概论”向大家陈述他的“范畴”和“路径”,只是将“新闻”定义为“公众共同关心的新信息”、“社会关心的问题”。而在中译本的扉页部分,国外各大媒体的赞誉之词显然已经高亮了一些要点:“尤其讲述了采访报道的发展”、“讲述了独特的行业——新闻的收集与发布”。比较其它各种带有“传播”和“媒介”字样的通史性著作,《新闻的历史》算是返璞归真,回到我们一向称之为“新闻事业”的范畴上来,重新将人——采编新闻的人、观看新闻的人、咒骂新闻的人、沉溺于新闻的人——放置在重要位置。依据施拉姆以来的学界共识,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大媒介阶段,口头、手抄(写)、印刷、电子,媒介的演进不是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而是日益丰富、不断叠加的关系。斯蒂芬斯教授在本书中也沿用这个框架,写了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和电子新闻四篇,只不过在印刷新闻与电子新闻之间,增加了两大篇:“报纸”和“采访报道”。从篇章设置的角度,并不能算是有新意。我想,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两点。一是译者陈继静所指出的“反历史”视角,也就是抓住新闻史中的变与不变,强调从“人类本性”和大众心理出发的、对于新闻的欲求、以及新闻诸价值要素的历史共通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相当于同时学了三门课程:新闻史、传播心理学、新闻概论,因此本书融汇贯通,颇具解释力。陈继静提及:“在斯蒂芬斯看来,罗马帝国的《纪闻》与今天的CNN一样,都向身处异乡的游子提供了家乡新闻;16世纪新闻书制造的煽情新闻,足以令今天任何一家超市小报或有线电视台自愧不如。相反,巴勒斯坦人交换消息时索要报酬,这与无良记者的‘红包新闻’一样,都是通行规则的例外。”虽然新闻是求“新”的,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的确是“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也因为站在“人类”的高度,作者才能勇敢地得出一些不流俗的结论,比如关于煽情新闻,他总结说:“我们的结论尽管不合时宜、令人不悦,却难以被否认:煽情新闻依然大行其道,最该怪罪的不是贪婪的媒体,而是人的天性。” 此外,作者抛弃了通行的编年体式写法,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史做成一个17页的“大事记”放在开篇,将一些概念、阐释做成“补丁”穿插于各处,然后就不再浪费笔墨于众多知识点,而是长驱直入,将精彩的故事、幽默的段子、有趣的名言、连同睿智的思辨混合在一起,和盘托出。“history”可以分解为“hi, story”,虽然历史绝不等同于故事,可是强调故事性的历史叙述一定更能得到读者厚爱,这也是“人类天性使然”。比如在“争夺新闻”一节,19世纪的美国编辑们为了尽快登上即将靠岸的远洋轮船采集新闻,“发明”了“新闻船”,远行到海路上去迎接轮船,这一条大概每个讲授新闻史的教师都会提到,可是斯蒂芬斯补充了具有故事性的细节:“《先驱报》某期得意地描述其新闻船‘掠过明亮的蓝色水面’,超过竞争对手的新闻船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船头的雕像似乎在微笑。’”讲了前一半是循规蹈矩的教科书,有了后面的细节补充,那才是好看的历史。若说不足,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及的:“此书的第一版是从宏观的历史视角考察当代美国新闻业”,因此前一部分有“国际视角”,而到了后面还是比较“美国中心”。“电子新闻”一篇太过简略,有虎头蛇尾之嫌。想必作者还会再出第四版的吧?瑕不掩瑜,隆重推荐。顺便,我们一个新闻史会议的小片子在此,会早就开过了,片子倒可以每次开课放一放,一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NjkzNjQw.html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早前看过《传播的历史》,所以此书一出马上翻阅!新闻和传播的历史合在一起,突然有一种摸到人与社会变迁和发展脉搏的成就感。如果说传播的历史是一种技术的变迁和进步,那么不得不说,这本关于新闻的历史从人类学的视角生动的讲述要比那本书的视角更具有思想性。其丰富程度和逻辑关联更是令国内好多新闻史的教材难以望其项背!之所以将《新闻的历史》与《传播的历史》放在一起比较,一来都是北大出版社的引进书,二来这两本读过,考研的斗志和信心瞬间爆棚啊!哇哈哈哈。
  •     厚古薄今的新闻史,读来趣味盎然
  •     我女神的书恩横
  •     被传播学的老师安利的~当读完这本书,对当今新闻为什么是这样发展不再意外。书中的例子为历史类的书籍增加趣味。
  •     很多新闻定义将新闻看作是现代性事物,否认新闻的历史性存在;而很多新闻史观点将新闻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又忽视了历史与当下的联结。《新闻的历史》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它用一以贯之的新闻观念连接了前现代与现代,呈现了新闻历时的结构-功能性。作者让新闻回到了人类学所谓的社会语境与历史变迁中,让新闻成为一种有待解读与理论化的人类学现象。
  •     深浅自宜,很得当的教材——有故事、有逻辑、有理论、有可以延展探究的问题,尤其适合本科通识平台课或者新闻传播专业低年级专业课
  •     对于绝大部分编辑和读者来说,凡是印刷出来的东西,都是权威的。
  •     在被考研神书洗脑之前,应该先看看这本:人类就是那么爱八卦,你们做什么严肃新闻
  •     译文很流畅,视角很宽广,值得一读,尤其是学新闻传播学的。
  •     多借鉴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成果,从古及今,从口头新闻到书面印刷新闻到网络博客。第一次接触新闻史类作品,虽属门外汉,但从零星中感受到以“犯罪新闻”为切入点,分析这一类新闻的社会功效,受众,观众接受原因以及报道规律,对于犯罪学的经验研究是一个不错的选题。
  •     电报、收音机或电视虽然使新闻更丰富、及时、可靠,却并未极大地改善或破坏新闻的本质。我们都不过是喝茶闲聊的长舌妇。
  •     同事的翻译作品,质量有保证。书是当年我推荐给出版社的,long long ago。
  •     经典之作,译文流畅,值得一读,推荐!
  •     一本书读完、读懂、读通世界新闻史,就靠这个了。。。
  •     主要关注影响新闻写作的因素
  •     此书口碑一直很好,主要贡献在于抓住了新闻史中的变与不变,变化的可能是新闻采写编辑的手段与技术,不变的是大众心理中对于新闻价值的诉求、以及在新闻领域各种组织的控制欲望与一般民众的自由欲望的交战。前部分比后部分写得好,20世纪有些虎头蛇尾。而且,图片再多一些就更好了。全书穿插了诸多新闻史上常被援引的小段子,富于趣味性,一般读者也可阅读。嗯,我打算用它作辅助教材了 :)
  •     毕竟陈老师继静
  •     女神老师翻译的,必须给五星。。。。只怪我新闻史没好好学,缺乏背景知识的话读起这本书来其实找不到乐趣
  •     俨然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     借来很久一直没有好好读 争取重新读
  •     有纹理有质感的新闻史。而且文笔优美,不乏幽默,可读性很强。
  •     很好的一本书!国外教材就是有意思,一点不枯燥,好有趣!
  •     “不管媒体变得多么完善,除非人类完全洗心革面,否则还是会像几千年来一样,渴望了解新鲜热辣,被仓促报道的意外反常之事。”“一旦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食物变得便宜而充足,瘦就成了时尚。一旦大众能大量消费最快发布的消息,不了解新闻是否也会成为时尚?”
  •     “人的本性中有深刻、清醒的一面,但永远不可能把新闻变成某种理想工具。”
  •     关注新奇暴力情色八卦很可能是人的天性问题而不能怪媒体;新闻媒体对美法革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报纸起到了让北美人想象自身为共同体的作用。就是这书太贵了⋯⋯
  •     中古部分很详细
  •     气势恢宏,不乏洞见。史料虽嫌粗疏,却也不必苛求。翻译流畅,四星半。
  •     非常经典的新闻史著作,旁征博引,文笔优美,读来颇有启发。装帧设计也很精美。
  •     3.5 Skim
  •     新闻史几乎就是报纸的历史,头(口头)尾(电子)弱,中间梳理的较好。和国内新闻史教材相比,不拘泥于编年或者地域,不局限于政治领域,重视多角度分析而不急于定性,趣味性强是其特点。PS:探讨欧洲咖啡馆与中国茶馆在新闻传播作用上的异同会是很有趣的。
  •     很多历史上的小故事。有一点,作者说把美国新闻放在世界新闻史中观察,但他写作的视角依然是西方的,且看口头传播社会、新闻价值……
  •     有一些小段子
  •     有用
  •     陈力丹老师在各种场合都推荐过,值得一读
  •     人类的本性中含有对故事的渴求,这些故事包括真实的“新闻”和编造的“剧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