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完美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20812440X
作者:[加拿大]汤姆·拉赫曼
页数:344页

作者简介

好莱坞巨星布拉德·皮特名下公司已购得电影版权
《纽约时报》 《经济学人》 《纽约客》 亚马逊书店 年度好书 加拿大 吉勒文学奖 入围作品
办公室的隐秘王国里,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不完美。 大时代的十一种孤独,一部现代城市异人录。
这本小说滑稽又虐心,像魔方一般千姿百态,折射出人性的种种弱点。——《纽约时报书评》

◎2010博客来外文馆文学新锐年度之最
◎2010年NPR年度好书
◎华盛顿邮报2010年度好书
◎纽约客杂志2010年度好书
◎VOGUE杂志评选为2010年夏天必读的10本书
◎英国观察家日报2010夏天最佳选书
◎已于全世界7个国家发行,陆续将于共计13个国家发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纽西兰等地好评如潮
《我们不完美》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已有五十年历史的报社,全书共分为11章,串联了11个跟这个报社相关的角色,11个人生故事在此交叉展开。每章的前半段围绕一个角色进行叙述,后半段则插入报社的往事,直至最后一章汇合;每章都以新闻标题为名,而宏大、耸动的标题下其实记载了11个角色鲜明的个性与精彩的小世界,同时也可令读者窥见时代大潮下传统媒体的兴衰,直指网络化时代传统报业凋零等问题,颇能引人深思。

书籍目录

《布什民望跌至新低》
■巴黎通讯员 贝劳德
《世界最年长骗子126岁去世》
■讣闻作者 高亚瑟
《研究显示:欧洲懒人多》
■商业记者 文海丽
《全球变暖,冰激凌受益》
■审读编辑 柯海明
《美将军对战事表示乐观》
■总编辑 苏凯琳
《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性生活》
■开罗通讯员 温斯顿·张
《核疯子》
■文字编辑 露芘·扎戛
《巴格达爆炸,76人死》
■新闻版主编 孟克雷
《冷战结束,热战开始》
■读者 奥尔内拉·德蒙特雷齐
《担忧中国减速,股市大跌》
■首席财务官 裴亚冰
《校园血案,枪手射杀32人》
■发行人 奥利佛·奥特
致谢
关于新闻业与《我们不完美》的对话

内容概要

汤姆•拉赫曼(Tom Rachman,1974—   )生于伦敦,在温哥华长大。曾在多伦多大学研读电影,并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新闻学硕士学业。从1998年起,他在纽约的美联社国际部担任编辑,后作为特派记者,前往印度和斯里兰卡,之后再返纽约。2002年,拉赫曼被派驻罗马,担任美联社记者,亦曾受派前往日本、韩国、土耳其和埃及。2006年到2008年间,他在巴黎《国际先驱论坛报》担任编辑。拉赫曼目前住在伦敦,他的第二本小说《大国兴衰记》(The Rise & Fall of Great Powers)已于2014年夏天出版。


 我们不完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郑渝川加拿大作家汤姆·拉赫曼在新作《我们不完美》中涉及报纸的生死问题,这在新媒体辈出的当下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小说直接进入事件:一夜之间,一家报纸就从报摊上消失了,连同其报头、与众不同的字体、体育、文化、商业、新闻、讣闻等版面。而无法接受此事的是该报读者奥尔内拉·德蒙特雷齐。她来到报社,要求重新考虑停刊决定。但她到得太迟了,编辑部已经人去楼空,废弃的办公桌、拔掉的线缆、损坏的打印机、残破的转椅、污秽的地毯:“这屋子里曾经装着整个世界,今天却只剩下垃圾”。汤姆·拉赫曼曾任美联社驻罗马等地的记者,她在《我们不完美》中向人们勾勒了一家报纸的生与死,同时串联了与这家报纸相关的11个人的人生。奥尔内拉是其中一个个性孤僻的老太太,她的丈夫曾任意大利驻外使节,儿子达里奥是报纸的最后一任总编辑苏凯琳的前男友。自1976年起,她每天都在读报,但速度着实太慢,每年只能读完半年的报纸。到了1980年代,奥尔内拉还滞留在上一个10年;而在1990年代,她刚刚知道里根总统;9·11发生时,她还在关注苏联的崩溃;到了2007年2月18日,她从已经滞后了十多年的报纸上得知曼德拉会赢得南非大选。步入暮年的奥尔内拉,拒绝接受家人的帮助,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缓慢地更新“新闻”。她宁愿与文化程度不高的钟点工玛尔塔随便聊聊通过过期报纸上所知道的“新鲜事”,后者对世事特别是政治、技术、经济变化知之甚少,当然不会随便说漏嘴。她所希望的,其实是以一种徒劳的方式放慢逝去的时光,读着过期报纸,她浑浊的眼睛时而瞅瞅已经逝去的丈夫的相片,仿佛就这样回到了过去……然而,时代变迁似乎也变得不可抗拒,奥尔内拉未能找到1994年的一期报纸,节奏被迫打断,她用了一个整夜快速浏览了1994年至2007年积累的报纸的许多头版报道标题。紧接着,这位忠实读者得知报纸就此停办。小说中的真正主角是报纸,由美国投资人1953年在意大利罗马创办,创办人的孙子在54年后决定终止注资。这期间,报纸经历了几起几落,在1990年代开始受到电视及后来的互联网的冲击,发行量不断下滑,即便如此,他们仍拒绝推出网络服务,报纸编辑称:“网络之于新闻……正如汽车喇叭之于音乐”。这家报纸的命运与奥尔内拉坚持了几十年的阅读习惯颇为相似,他们都是拒绝承认变化的存在。这样一个理由在严格意义上讲是相当苍白的,但足够压倒一家报纸。报纸的命运决定了报人的命运。应该说,这家报纸的职员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不禁让人想起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同意微软收购时所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当然,《我们不完美》中也没有将报纸职员的出路渲染得过于糟糕,真正折射出不思进取的报业模式、新闻主义的衰亡必然性的个例,其实是早在报纸关闭前就已经陷入困境的驻巴黎通讯员贝劳德。年暮的贝劳德决计无法想到,他1994年撰写的报道会在十多年后获得奥尔内拉这样一个读者的欣赏,他心知肚明自己已经失去了最最关键的报料线索和写作能力。贝劳德曾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也因此伤透了几任妻子及孩子们的心,他不得不忍受比他年轻的妻子与其他男人的厮混,还曾寄望于曾在法国外交部实习的儿子能向自己透露一点内幕消息。生活困顿的他最终搬出了与妻子共住的寓所,与未能通过法国外交部考试而同样落魄潦倒的儿子一起居住,苦苦支撑余生。贝劳德的落魄是不可逆转的,他一直“生产”自己所能生产的新闻,直到失去生产能力之后也没有找到对接读者需求的方法,市场就是这么残酷,技术变迁也是这样。《我们不完美》中的报社在关闭前,讣闻记者高亚瑟、商业记者文海丽、审读编辑柯海明、总编辑苏凯琳、开罗通讯员温斯顿·张、文字编辑露芘·扎戛、新闻版主编孟克雷、首席财务官裴亚冰在不同程度上,对于所服务的报社的前景都采取了回避态度。他们有着各异的生活,面临着不同的诱惑、纷扰与压力;他们一直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做报纸;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报纸被注资方关闭的事实结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吗?这家报纸的讣闻版所采取的运作方式,从本质上就是糊弄读者。讣闻记者高亚瑟在作家格尔达·艾茨贝格尔逝世前采访对方,后者对不思进取的报纸和作家注定会被读者所抛弃就已经看得一清二楚。审读编辑柯海明的古板自不待言,他满足于从已出版的报纸中挑出记者的文法错误,然后大批特批一通,他并不关心编辑的选题和记者的报道究竟有多高的可读性和新闻价值。总编辑苏凯琳依赖柯海明维系编辑管理,更没有考虑太多应对报业和新媒体竞争的问题。文字编辑露芘·扎戛经常把正确的标题改错,却可以依赖与苏凯琳的朋友关系一直留在报社,而不被裁员。新闻版主编孟克雷忙着应付自己的同居女友出轨事件。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如读者奥尔内拉那样关心新闻。报业因何而生,报纸因何而死,《我们不完美》给出了复杂而鲜活的样本。原文刊载于《文艺报》11月21日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11-21/78885.html
  •     很久之前就看完书了,这本加拿大版本的《编辑部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已有五十年历史的报社,全书共分为11章,串联了11个跟这个报社相关的角色,11个人生故事在此交叉展开。每章的前半段围绕一个角色进行叙述,后半段则插入报社的往事,直至最后一章汇合;每章都以新闻标题为名,而宏大、耸动的标题下其实记载了11个角色鲜明的个性与精彩的小世界,同时也可令读者窥见时代大潮下传统媒体的兴衰,直指网络化时代传统报业凋零等问题,颇能引人深思。”(直接复制的内容简介)全书有三个亮点,第一是,11章各成故事,又能整体串联,这种书的结构,让我很受启发。第二是,结合现在的媒体趋势,传统媒体衰落、新媒体开始发展。第三是,不同价值观的人,或者是不同视角的人矛盾冲突,“拒绝承认变化的存在”与“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直把这篇书评推迟到现在,是因为我一直准备离开工作了7年的传统媒体。当我发了自己拿到“离职证明”的广播时,很多友邻都很意外。也有很多友邻感叹以后看不到“编辑部的段子”。仔细想想,我还真的能像作者一样,写本书,我想,我们的故事,可能比书里的故事更有意思,更吸引读者。不过就像我辞职时,领导说的“希望周刊给我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就像《我们不完美》里写的一家媒体之所以能够提供可读性高和新闻价值高的内容。我自己总结过去的经验,一个能够发展起来的媒体(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重点都是内容为王,渠道是基础,流程很重要。总有一个不变扛着所有的变,世界总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该追逐些什么,坚守什么是每个人,每个集体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喜欢这种小故事,干脆利落。情节紧凑。在看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编辑部的故事,看到中间才反应过来,啊,这个人名怎么这么熟悉,啊,这些怎么都是编辑部的故事,都是关于报纸的?后来才发现,哦哦,原来整体都是在说同一个报社,反应太迟钝了点,主要是自己沉浸在故事里,不太刻意的记住外国人的人名。看完第一个故事,就感觉闷闷的。也许年轻时候的狂放不羁,和年老时候的一无所有形成对比,让人很无奈。生活的平淡和不顺心,都不能逃避,也不能让我们停下脚步。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背负着这些不完美,继续走下去。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走的每一步,可能都是带着伤痛,既无奈又心酸。整本书中列举的故事,都是不太完美的,都让人有些不开心的感觉,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就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有时候可能是一堆麻烦一起来,处理不完又来一堆,一刻也不得消停。书中列举的麻烦有很多,已婚的,未婚的,大龄剩女的,离婚的,带着孩子的,离异又失业,背井离乡的,暗恋的,男的女的…在其中的一个故事中,有一个大龄女青年说的一句话,也不是不能理解,有时候我们硬着头皮选择一条不归路,可能也是迫不得已吧。她说:“你得理解我,安妮卡,我已经死了心,就一个人过吧,我也不知道,也许独身一辈子。在这件事上,我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这并不意味着我真不在乎。你有孟克雷,可我呢?我特怕周末,你不知道周末有多郁闷,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假期——我根本不知道假期该干什么。这就像四个礼拜的煎熬,一直提醒着我,我是个无能的笨蛋。我找不到任何人跟我去任何地方,看看我,都四十了,还像长袜子皮皮一样。”现在二十五,爸妈已然开始催婚。大多数时候,我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想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毕竟是一辈子的选择。可是呢,女人,年龄大了不好嫁,到底是不是真理呢?有时候觉得很泄气,宁缺毋滥,找不到合适的,我就一辈子单身,不是也很好么?可是,两个人怎么也比 一个人强吧…现在还想着宁缺毋滥的人,可能还是因为年轻吧,可能还是因为周围的朋友都没有结婚,还有人陪自己玩吧。我总是会想,等到我想出去玩的时候,没有人陪着,是不是就会着急找个伴侣了?看这种小说就像照镜子?能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找个伴侣,不是找个爱人,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放下我的童话心,走进现实生活呢?其他的故事也会让人想很多。反省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又想象以后自己的生活。的确,我们不完美,就算生活被我们过成了苟且,但我们还是选择了继续。不潇洒的人生也是人生啊。感觉这种书给人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有那种酥酥麻麻电刺激的感觉,又有让人欲罢不能的享受感。挺喜欢的,这种纠结的感觉。因为它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这本书去除了理想主义的幻想,让我们看到,新闻人有着作为普通人一样的挣扎,新闻业也有着作为普通职业一样的复杂。一切都不完美。
  •     每个故事的背景都是媒体的挽歌。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其中一个温情的故事,主人公每天读报,因为要细读报纸上的每一个字,她通常3天才能读完一份报纸,就这样,她报纸中的世界比现实中走得慢,她看到911发生那天,其实是本拉登被俘。现实世界和她无关,报纸是她的全部。
  •     互联网业在聚光灯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呢
  •     让我想起美剧newsroom,都是讲媒体人,这部小说的着眼点要真实很多,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崇高与凡俗”的反差,不像美剧,哪儿哪儿都崇高,装过了头。最后也是最想说的是:翻译太赞了,五颗星!
  •     编辑部人去楼空,只有幽灵徘徊其中。新闻业其实没什么浪漫可言,可读到的时候还是动了感情。
  •     这个地方 曾经装着整个世界 现在却只剩一地灰尘 我们吹毛求疵 我们拈酸挑错 我们不能容忍语法错误和数据失误 我们以为世界的变化和我们息息相关 最后 它却依然安静的隐匿在时代的大潮中 只留一声叹息
  •     这屋子里曾经装着不完美的世界,如今却只剩下完美的虚无。(翻译“耳目一新”
  •     翻译太棒,完全汉化了。结构也好,既是短篇集又是有机整体。每个故事都有亮点,最喜欢的是:讣闻作者远赴异国采访学者老太太然后家中突发变故,严厉的审读编辑鼓励老友写作却发现是自作多情,新人记者被奇葩老记者欺负到死,女财务爱上自己刚刚炒掉的员工尴尬收场。宏大新闻报道背后的人,各自都有一地鸡毛。
  •     一群寂寞人的散场,拉下开关,黑暗是新的光明的开始……
  •     我们都不完美 都要面对死亡
  •     渐入佳境的一本。走小城畸零人路子的报社故事。虽然有几个故事属于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套路,但在套路之外作者还是写的挺动人。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写一个戴着氧气面罩讲话的老太太,发出“锉刀般的声音”。很朴实但很准确的比喻。并行的那条线也有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奥特临终前看画的呓语(我竟然想到希刺克厉夫对着窗外伸出双手喊凯瑟琳那段了……),贝蒂再未返回罗马……最后,回头看看书名,The Imperfectionists,这可真是妙啊。算今年带来惊喜的一本书。
  •     很喜欢~
  •     读起来有种窥探同事隐私的快感,纸媒已至此,网媒也足够狗血。
  •     自嘲者最可爱
  •     揭露者反被揭露是怎样一种淋漓的畅快/ 窝在自我狭隘的认知里也实在是遇不到一个来敲门的陌生人或是朋友 有时候也会纳闷价值的走向 不亚于风暴和潮流的是在逐步浅化的信息追求/说到底 来深刻嘲笑一下自己
  •     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刚开始看的晕头转向,越看越好看
  •     不见精英主义和新闻理想的报社里,各个岗位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读到最后两个故事,真的觉得作者挺狠的,撕掉了各种关于新闻人的童话。
  •     传统媒体的挽歌。
  •     这一趟南京之旅读完了一本书,挺不错。里面的人物鲜活,各有特点
  •     最好的离职礼物。没有之一。
  •     身处传统媒体真能感受或者能将文字架构的那种工作氛围——无所事事的忙碌和躁动不安的落寞~
  •     (如有,仍然建议阅读原版。)看上去是新闻行业的去精英主义,实际上又是“纸媒时代的挽歌”,可见这帮记者有多么怀念纸媒时代,怀念自以为是无冕之王的时代。人嘛,总喜欢给回忆蒙上甜蜜的色彩。
  •     小说结构挺有特点,不是完全铺开来讲,看完一本书才会看清楚全部角色;不过现在鄙视自己看译版却静不下心看原版的节奏还能不能改了
  •     看了好久好久快十天了
  •     回想起来是一部挺好的作品,可能因为翻译问题进入不了文本。与其靠野心驱动,不如委身于无限的崇高,诚其意,正其心。这么想,对于文中的现实就不该是失望,而是同情的理解。
  •     不合口味
  •     每个故事都那么尴尬
  •     四星是客觀評判,還有一星多給的是曾經好歹讀的是新聞院,混過媒體圈,實在是對裡面很多故事感同身受而又倍感懷念啊…
  •     故事很讨巧
  •     传统报业遇到的困境,也许互联网传媒也一样会遇到。
  •     这屋子里曾经装着整个世界,今天却只剩下垃圾。
  •     一份坚持单色印刷,不设网络版的报纸和它周围的十一个失意人。
  •     报业悲哀
  •     大时代的十一种孤独,一部现代城市异人录。
  •     报社之死,好看 150925-150930
  •     讲故事的方法很机巧,蛮可爱的
  •     交错的多线叙事很有意思,每个故事都是标题的佐证
  •     上升巨蟹对这个年纪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就是变得莫名的敏感,看书看电影尤其明显。虚拟了一个报社,然后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看世间冷暖。“我一直看不上那些生养孩子的人,觉得生育是凡夫俗子的逃避,是要用新的生命来取代他们自己那千疮百孔的生命,可是现在,我倒希望自己养过一个生命。”我感动那些让我变得敏感的文字,他让我的孤独似乎变得高人一等~
  •     在北京三联书店闲逛,被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吸引,仔细一看是和新闻业有关的,就果断买了。用了半个月把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完,有些翻译处不算精致。但看完和上书页,每个人物的形象在脑海中闪现,我们不完美,是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令人称赞的完美点,也有隐藏内心的私欲与恶性,一个报社里混杂着这些完美与不完美,就如同装下整个世界的报纸,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转折时期的新闻业,有依旧顽强生存的报人,如凯琳,有被时代淘汰的老记者,如贝劳德,新闻业不死,这是我的坚持,但是报人前景却是举步维艰,不要嘲笑这些报人落后给了时代和技术,即使技术能独当一面,它们也写不出有温度的稿件。
  •     虽然并不完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