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50249156
作者:蕾秋·乔伊斯
页数:352页

一个人的朝圣

这其实是一本回忆录,这是一本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已经读完一周多了,一直迟迟无法写清随着它而泛起的情绪;总觉得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去经历这样的一段路 ,独自走在孤独无助黑暗无边的狭窄的人生路上,路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即使有人慕名而来或一时冲动,都与自己没有关系;我虽没有主角复杂深沉的故事,没有作者细腻栩栩如生的文笔,但我依旧可以感知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迷失在自己的路上,就像哈罗德一样,起初并不知道自己仅仅是要出门寄封简单的信,却让自己一路走下去,一直到大半个苏格兰,六百多英里的路途,迷茫过,退缩过,硬撑着,怀疑过...想起自己曾经独自一人逆着车流行走在深南大道上,看来来往往急速行驶的车流,穿越随时有车窜出的十字路口,踏过绿树葱葱的人行道,遇到五彩斑斓的骑车队...仅仅二十五公里,仅仅四小时,从整理自己工作思绪开始,到回忆很久很久前的小情绪,那是一段很短暂的很简单的自我沟通之路;我们是需要这样的方式:独自一人,静下来,看看自己,问问自己;当然这样的方式不是仅仅局限在徒步,朝圣,跑步,瑜伽,打坐...一个人的路,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朝圣》 一场赎罪之旅

床头放着这本书,一直没读过,因为看书名以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故事。而实际上看过之后才知道,本书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讲述的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男人在晚年为了心中的信念,做出了一件有为的壮举,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为了心中的信念,他走的,是一条赎罪之路。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位一生平淡无奇,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的英国男人。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此曾经最要好的同事——老友奎尼的来信。信中说到她得了绝症,写此信来告别。哈罗德收到来信后心情十分复杂,简短地回了信,在寄信的路上,哈罗德产生了复杂的心理斗争,经过了一个个邮筒,最后,他决定徒步从英国的最西南走到最东北,亲自拜访奎尼,因为他相信,只要他还在路上,奎尼就会活下去。于是,一场毫无准备的徒步旅行就这样开始了。哈罗德用了87天,走完了600多英里。一场徒步旅程,让他感悟到了很多。城市的喧嚣让人们的视线变得狭窄,那一块块青砖瓦砾堵塞了宽阔的马路,也堵塞了人们的内心。而广阔的田野会使人心旷神怡,一切让人感觉又自在又安全。一路上,他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从这些人身上学会了付出、给予、热心、包容和爱。这一场旅程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哈罗德也成为了名人。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哈罗德这场旅程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在哈罗德的看来,这更是一场赎罪之旅。作者采用倒叙的方式,在书中前半部分引出哈罗德的儿子戴维,戴维学习成绩优异,但却找不到工作。哈罗德的妻子莫琳每天打扫戴维的房间,怀念着自己的儿子。然而戴维的现状,作者却只字未提。还有哈罗德与老友奎尼的关系,究竟是亲密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一个连退休庆功宴都没有,一辈子碌碌无为的哈罗德不顾一切徒步朝圣。这两个悬念让我这几天经常读到深夜都舍不得将书合上。在故事的尾声,哈罗德给加油站女孩的一封信中,将全部谜底揭晓,仿佛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恍然大悟。儿子戴维感觉不到父亲的爱,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老友奎尼多年前帮哈罗德顶罪,被老板开除。哈罗德在信中说道:大家都以为我徒步是因为多年前我们有一段罗曼史。但那不是事实。我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救了我,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怀着深深的歉意,哈罗德走完了旅程,完成了一次壮举,虽然终点并没有录像机和记者,也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在哈罗德看来,他已经成功了,即使有借哈罗德出名的维尔福,有“顶替”哈罗德冲向终点的里奇,然而最终的赢家,依然是哈罗德。奎尼伴随着安详,轻轻地离开了人世。因为戴维而冰冻许多年的哈罗德夫妻的感情,也和好如初了。这场艰辛的旅程,哈罗德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冰雪消融的感情,还有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内心的强大和富足以及对世界全新的认识。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施舍,学会了包容。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内心彻底的救赎。对朝圣一词的解释: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哈罗德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我想,在他看来,徒步的旅程就好像是一场苦行。和印度的苦行僧一样,通过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来达到心灵上的慰藉。哈罗德的旅程正是一场苦行,他希望用自己的痛苦,可以替代奎尼的痛苦。他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来鞭挞自己的灵魂,表达对奎尼的歉意。他做到了,虽然他见到的奎尼已经没有清晰的意识了。也许有人觉得小说不完美,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到达了终点,哪怕奎尼什么也不说,流下一滴眼泪也好。但在作者笔下,奎尼看不清眼前的东西,她想了好久,想起来是哈罗德来过,他走了多远奎尼记不得了,最后,奎尼在回忆中安静地离开。人生到处充斥着不完美,人生如此,小说亦应该如此,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小说缺憾美的体现。读完这本小说恰好发生在我身边了一个例子,姥姥住院隔壁床躺着一位花甲的奶奶,她头发已经掉光了,鼻子上插着气管,没有牙齿,嘴唇深陷在嘴里,露出一半舌头吐在外面,脸上只剩下皮肤挂在颧骨上,目光漫无目的的在房间旋转。听母亲说,这位老奶奶的儿子是一个领导,他的母亲要做脑部微创手术,他的好朋友在我们城市一个很大的医院是主刀医生,这位医生说这是个小手术,不建议领导去省城做。介于朋友情谊,领导也就没推辞。结果手术失败了,血块压迫了语言神经,留下了后遗症,他的母亲成为了植物人,终日只能躺在床上,呼吸只能靠氧气,进食只能将饭菜搅碎注射到胃里,这一躺就是两年。领导雇人照看自己的母亲,并时不时地来看望她,但是一切都是覆水难收了。领导为此自责,在卫生间里哭了整整一天。护士说,如果将老人接回家中,老人早就不在了。但是领导却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老人,即使每年老人的医疗费用将近20万。他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哈罗德,他们俩都是心怀歉意,进行了一场赎罪之旅。即使众人都不抱希望,连医生也对老奶奶判了“死刑”,然而领导却依然坚持着,他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哪怕有那么一个念想也好。就像哈罗德一样,他不知道奎尼是不是能因为他的坚持能好起来,他只知道,自己做了,就会有希望。总有些事情在发生之后,才感到追悔莫及,即使过后再努力地弥补,也愈合不了心中的裂痕。所以该行动的事情要行动,该拒绝的事情要拒绝,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失落沙洲

“又来到这个港口没有原因地居留我的心乘着斑剥的轻舟寻找失落的沙洲”——徐佳莹《失落沙洲》有些歌,即使第一次听,也像从心底里流淌出的熟悉的旋律一样。有些人,即使远隔重洋,可心中永远为TA保留着不可侵占的一席之地。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种莫名的魔力在牵引着你走向前。就像这首歌之于我,奎妮之于哈罗德。已经记不清最初是从哪里看到这本书的,再次碰见它,是它正躺在单位小战士的手里,正被认真捧读着。即使这样,我依然也没有意识到,这本书正在慢慢靠近我,只觉得是鱼龙混杂的流行书单上其中之一罢了。不经意的遇见,往往意味着似有似无的缘分一直未有走远。就这样在大图不期而遇,还是一本崭新的精装版,不知内容的我,只当又遇见一本没被别人借过的书那样略感幸运就是了。还记得初读时的困倦和不知味,觉得不过和以往草草读过的英国作家絮絮叨叨、意淫无边的写作方式大略相同而已。可是,越读越觉得自己肤浅得可笑。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故事。一段不可能的旅途,在挽救生命的神圣宗旨下,变成了一段伟大的朝圣之旅。找寻神明的路上,最终救赎了自己。“嗨,老朋友,我知道你过得不如意,但是,请你一定要等等我,我正跨越千辛万苦为你而来。”“只要你一息尚存,那就是我全力前进的全部意义。”恐怕这是在路上哈罗德每时每刻心里惦念的,也就是这生生不息的愿望维系着他与命悬一线的老友的心桥。意念之力,洪荒之力。最终来到贝里克的哈罗德,似乎有些“近乡情更怯”,直到见到受尽病痛折磨的、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息尚存时,他内心所有的惦念、回忆、期待,都重重的从缥缈虚无之处落到了僵硬地面。事实,总是那么生硬地不由分说,不容置疑。当生命出现了人力不可及的境地,我们往往选择神明的救助,愿意付出虔诚的心,一心一意的做那些朴拙的事情,寄望于某个闪闪发光的瞬间,神明就会显灵发力。我们愿意通过笨拙、原始的行动去付出真心,希求奇迹的来临。不管最后能否感动神明,首先必须感动自己。不知为何,在写这篇笔记时,愈发词穷和苍白。可见,一生的旅途,一生的命题没有那么容易琢磨通透。不过尽管如此,我已经在做了。从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徘徊,到两个人,相互扶持的向前,虽说有时蹒跚踌躇,不知何处落脚着手,但心中始终相信,两个人,一辈子,信守承诺的路充满了不期而遇。有晴空万里就有阴云密布,有你侬我侬就有分歧争端,在困难的时刻,怎么继续走下去,这是一生的命题。但是,作答这道题目,光靠着见招拆招和随遇而安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强大的指引,那就是曾经选择牵了的手,永远不撒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苏芮《牵手》

一路上挖掘着…吐着…

或许…这是个悲伤的结局…呃………一路走着一路挖掘自己…更像是吐出…像无脸男吃了小千的药…触目惊心! 但结尾…有着该有的结局…总回归于…自己

每个人都在朝圣

昨天晚上读完的。在读完《解忧杂货店》后,从书柜上选了这一本来读。实话说,翻译后的书,总感觉很不通畅,这一点在《解忧》里也有感觉,到了这一本,感觉更加明显,从附录作者与另一人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许多描写与情节都是有关,有所隐喻的,但是翻译过来,我也只能了解到最表面的意思,例如哈罗德的家四周围了栅栏,英文中“栅栏”还有“受限制”的意思,这在翻译后完全感觉不到。另一个除翻译的原因外,我也不喜欢此书的语言,太多的描写,太多的在我看来多余的叙述,可能女作家的写作手法都有相同之处,细腻,细腻到拖沓了行文的节奏。但是哈罗德的旅程,故事的构思,我还是很喜欢的。从哈罗德顺水推舟迈出第一步,很多人和事,加上他自己的主观推波助澜迈出第一步,一直到每个心理起伏和过程,都有相应的过去与现实的人、事的交叉,逐渐呈现给我们的,哈罗德一步步的朝圣,一步步的自我救赎。就像作者所说,她写的是哈罗德的故事,每个读它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有难忘的过去,也有不想回忆的过去,哈罗德一步一步,走过的有过去的欢乐,还跨过了过去没有跨越的沟沟坎坎。还有莫林,哈罗德的通过步行朝圣,莫林通过哈罗德朝圣。一汪死水的生活,由哈罗德投入了一颗石子,对莫林产生了效应,甚至对雷克斯也产生了影响。莫林也得到了救赎。当然,产生影响的还有很多人,加油站女孩、斯洛伐克女医生、里奇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问题,不一样的故事。不想批评里奇、猩猩男等等,他们也在朝圣,只是他们的朝圣不是哈罗德所想。奎妮,这个善良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挽救了哈罗德的生活,她临终前挽救了哈罗德的人生。哈罗德是不幸的,童年失去母亲,少年离开父亲,中年丧子;他是幸运的,他遇到了爱他的莫林,给予他温暖与帮助的奎妮。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一样的,有不幸,也有幸运。活在当下,认真感知生活,感恩身边的人,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