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在场》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220096402
作者:木卫二
页数:368页

电影和影评《身不在场》

电影和影评《身不在场》我看的电影不多,不过有个特别喜欢看电影的朋友,总听他说起一部又一部好看的电影,收到熏陶,也渐渐的明白了一点。知道喜欢好莱坞大片那还不算是懂得电影,能看懂欧洲的艺术片才算是对电影入门了。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不要说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就是一部电影两个小时都感觉有点长。不信你看看网络中传得最快的都是小视频,十分钟以内,超过十分钟都没心情看完。于是想偷点懒,看看影评吧,根据影评再选择看哪个电影。可是厚厚的一本书邮到以后才发现,里面介绍的电影竟然一部都没有看过。甚至听说过的都寥寥无几。就这样作者还说每年拍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多了,看都看不过来。这可让我这外行怎么办啊。书里面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日本的电影很多很多,韩国的也不少,香港台湾的也有,大陆的到不多了。上网搜索一下,木卫二也写了不少国产电影的评论,不过不太系统。在前言中看到一句,原来这些文字多数都是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专栏上的文章。后来版面调整,作者专门写日本电影的影评,所以这里留下的很多影评都关于日本。还好有书指引,还是先看看书吧,作者是知名的影评人木卫二,这是他的专栏文章的集结。全书分成四个部分,昨日少年歌、金色梦乡、趣味游戏、步履不停,四个部分四种不同题材的电影,分类很独特。我比较喜欢的是趣味游戏,也是因为看电影的品味不够高吧,还是喜欢大众喜欢的电影。于是从里面挑了几部介绍的电影,先看看吧。第一个看的就是《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怪异,和平时看到的韩剧完全不同,没有了那些青春靓丽的明星,也没有大都市,记得有人说韩剧里干净得都没有灰尘和垃圾,的确如此,可是这电影中却表现的是韩国的偏僻的农村,一个孤独的只有九户人家的海岛。一片荒凉,麻木愚昧,原来韩国也有这样的角落啊。影片感觉很诡异,但又透露出那种真实的存在感,这种真实感不是能够编造出来的,这让我们看到了韩国的另一个侧面,让我们心中的韩国变得更真实更立体,我想这就是电影的力量吧。感谢木卫二的影评。

电影不只是一场幻觉

第一次被《身不在场》吸引,是在朋友转发的微博中看到了它的照片。灰白色的封面上有着轻微凹凸的细腻纹路,黑色的人影莫名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却坚定的力量。同时,那张照片上的书封,裹着这个季节难得的阳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仔细看看,原来的木卫二的首部影评集,感叹一声他终于出书了,然后翻翻目录,下单买了一本。知道木卫二是在大学阶段,他也是我在豆瓣上最早关注的几个影评人之一。那个时候,同时上着好几门影视专业课程,已经厌烦了大段大段的理论,总觉得电影不应该只是这个样子,还应该有更亲和的一面。所以,当我看到木卫二的电影评论时,是欣喜的,感觉就像是在一段尘土飞扬的路途中突然看到了一泓清泉。他用干净的文字还原着影像的美感,同时也呈现着文字本身的美感。最让我欣赏的是,他作为一个几乎可以称作生活在电影中的全职影评人,依然保持了自己与电影之间的恰当距离,不会过分代入以至刻意煽情,也不会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但是,他试图通过自身的情感反射来拉近电影和读者的距离,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着他被电影打动的一个个瞬间,让虚幻的光影变得似乎触手可及。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与他所钟情且擅长的台湾电影、日韩电影相得益彰,他也因此被贴上了一个“小清新之王”的玩笑标签。如果说,“木卫二”三个字让我点开了电商的图书页面进行搜索,那么促使我下单的则是目录中出现的三个影片名——《步履不停》《恋恋风尘》和《一代宗师》。这是我喜欢的三部电影,也是木卫二的影评中质量很高的三篇。他在豆瓣上给这三部电影都打了五分,也因此投入了全部的热忱、耐心和尊重去写下评论。他对细节的洞察和分析,尤其适合《步履不停》和《恋恋风尘》这样的电影。在《步履不停》的评论里,他寥寥数语提炼出电影中“开诊所的老父亲”的代表言行:“拍照片时心有不悦,掉头就走人”,“和对门老太太寒暄”,“事后斥责获救男子” ……散落于电影前前后后的人物琐碎被他串起来,对角色的认识便更为清晰。他能用同时兼具温柔与坚定的文字表达他的观点,往往一句话就能概括影像的意蕴:“人生一直快他一步,而他总是慢上一拍——来不及和父母沟通,说出答案……由传统孝道和家庭观念所引发的冲突,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重复上演,试问每个人,如何才能不留遗憾地走开。”他对细节的精准把握还延伸到了影片的色调和光影上:一语道出《步履不停》里海水的明亮,用重笔墨书写着《步履不停》结尾天与海的大全景,以及云层和阳光。他写道:“天空中的云层挡住了阳光,眼前光线骤暗了一下然后重新变得光亮……明暗本身就包含了短暂的时间流逝,云层让光线产生了变化,时间的流动得以用另一种视觉化来呈现。”类似的触觉,同样出现在《恋恋风尘》的评论开头。“火车穿行在山脉间,隧洞一个接一个,明明暗暗复明暗,总会有走不完的错觉,如同每个人眼下的人生。”“当火车冲破黑暗,轨道前方的出口由一个小亮点变成白茫茫一片时,骤然变化的光线成为电影带来的第一组强烈印象。光线的明暗,它恰好也是我对《恋恋风尘》视觉风格的整体印象,好似昏暗朦胧的老照片,面对模糊,久远的记忆却逐渐变得清晰。”他深爱侯孝贤的电影,他的文字风格,也与之天然搭配。他去年那篇在网络上传播甚广的《刺客聂隐娘》的评论,更是深得我心,可惜没有收录进这本书里。回到前文提过的第三篇影评《一代宗师》上,在我看来,这篇评论是对于木卫二文字美感的集中体现,算得上是一个华彩乐章。他说:“武林的往事已经过去,规矩不再、故乡不在,当年新人已白首,旧日时光不可追。在香港街头,当电影人物走向银幕深处,画面上出现了一条稍嫌刻意的流浪狗——当真是丧家犬也有乡愁。”简短几句,道出了他对民国武林传奇的缅怀,以及抵挡不住时空消逝的无力旁观。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对《一代宗师》编剧徐皓峰的采访,在那篇报道里,徐皓峰说,他写的是武人的顶级阶层,而不是单纯打打杀杀的底层江湖,他更想展现出那个年代国人的高级情怀。对应到这篇影评,“情怀”二字,也跃然于纸上。喜欢木卫二影评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他的广度。在他的豆瓣电影主页“看过”一栏中,足以看出他的阅片量(后来在网上看到他的采访,到现在他的看片数是4000部左右,每年估计看200部左右)。基于这个庞大的数字,他能够在写评论的时候进行同类型电影比较,而且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不是刻意卖弄。同时,他还能扩展到时代背景等方面,解读电影与社会的关系。在《九降风》的评论中,他写台湾的第一代80后在90年代的成长,更写台湾90年代的棒球热与少年成长的息息相关。在《狩猎》的评论中,他写好人蒙冤的虐心,更反思当下社会:“在如今的网络,消息源满天乱飞,为什么仅凭一段文字、几张图片,所有人都相信,他们比其他人更靠近真相,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表个人意见,行使人身攻击口诛笔伐之实?往更糟糕的层面去想,所谓的善与恶、白与黑,多数人是根本分不清的。”收到书以后,木卫二的自序和目录编排吸引了我。他在自序中说:“看电影在本质上是自我审视,自我对话。看过的电影,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我。”对于“自我审视,自我对话”八个字,我感触颇深。电影之于木卫二的意义,远远大过了电影之于普通观众的意义,正如封面文案所写的那样,他以电影为名,实际上是在书写人生全景。银幕上的光影里是幻觉,是别人的故事,但同时也映照着他的现实,我们的现实。而同样,目录编排的四个部分也进一步加深着这种电影里的现实体验。68篇影评分别归属于“昨日少年歌”“金色梦乡”“趣味游戏”“步履不停”四个章节之下,隐隐表现出时间上从少年到老年的流动感,也正契合着《身不在场》的封底文案:银幕上的斑驳陪你走过人生四季,即便无法触摸,总是繁乱世间的一片遐想地。

窥视光影里的熙来攘往°

——评《身不在场》文/蓦烟如雪讲来这是我第二次看书籍类的影评,第一次写苏七七的影评书,多少有些懵,因为她本身就是科班出来——电影学博士,在不懂的情况下指手画脚,确实有些班门弄斧,当然,《身不在场》这本书也不会差,虽然作者并非是科班出身,但文笔不亚于科班作者,因为他摸爬滚打多年,积攒了许多经验。《身不在场》就是他多年的蛰伏之作,以《南方都市报》娱乐新闻部虞晓毅说的,“他们笔下的东西,终究需要生活的文火慢炖。”而他愈见精彩的作品就是最大的证明。在前面看昨日少年歌系列中,就那第一篇《阳光姐妹淘》来说,是比较走评析路线的,木卫二用对比的方式去阐述了2011年和2001年两个相近的“韩国往事”,他从背景入手,把小人物和大背景进行切割,分析二者的审美趣味以及电影思维。他说了这部电影票房之所以成功的地方,也直指这里的常见套路,他罗列了每一个过场、特写、节奏甚至是情感,在我看来,他的影评有一种总分分式的味道,一步步的切割,去分析。而苏七七,是分分分的味道,就是寻找影片的每一个情节,去一个个细致剖析,她的视角更多是镜头上的推进,从全景到中景到人物、动作,甚至是剪辑上的技巧,她都会指明,而木卫二是走心写法,在电影技巧分析上,他的语句,确实没有苏七七的分析来得细致,但是在走心上,木卫二却更胜一筹,或许这就是查缺补漏的意思。其实影评有个弊端,就是我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电影并没有看过,这会造成一种慌乱,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局促感,而这时候影评就要发挥好概括的可能性,但是我发现,其实很多作者是避开概括剧情,对他们而已或许有剧透的味道,而有些读者恰恰需要这个味道。也有一种是为了了解个大概,不需要知道内容,只需要知道好不好看,而这时候,像豆瓣影评就是一种指向性的意味,按照星级多少去盖棺定论,当然这个也不可取。木卫二是个很聪明的影评人,他可能在吸收电影基础上,虽然薄弱,但是在技法上依旧不容小觑,《鱼缸》里听得见的喘息声,捕鱼和伤口和水都是私密的情感信息,她黑暗中寻找的身影,那些惊醒梦碎,都是他一点点的感受,甚至是安德里亚·阿诺德活用了跟拍的技术手法,这些都是跳出看不见鱼缸人生的感受。在《九降风》里,这里说电影不多,倒是把影评中,谈及棒球日益萎靡的原因都说得很细,确实如果当看《九降风》无非是一种单纯的青春电影,但把解析何谓九,甚至是90年代的职业棒球联赛为何还如此火爆的缘由都说得明明白白,这种另辟蹊径的影评还是可圈可点,至少不会乏味的走向死亡套路上。他用年来记录自己作品的成长,更能去看一个人文字的火候是否到位,到后期,像《狩猎》《《赎罪》那些是和之前看《你还活着》《下一站,天国》会好很多,也许我看的很浅陋,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也仅仅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和他出身并无二致,对于这样的作者,我是敬佩大于挑刺,而他的作品越加有味道,这也是可取的一面。能在光影里窥视到熙来攘往的内幕,还是很有意思的。筱筱

大盘窄幅震荡持续中

5.30今日市场低开震荡回升,盘中反复拉红,午盘两点半后量能不足,创业板再度回落导致盘面出现分化,不过目前是处在地量磨底中,地量后会现地价,既然杀不出筹码来,那自然没了做空的动能!新三板分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当然,市场解读不一,有的认为是利好,有的认为是利空! 色狼认为,这种比较重大,又比较中性的消息,还是让市场去解读比较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市场向某一边突破的话,那么,就会形成一次比较大的突破!从目前来看,我还是倾向于向下的概率大!今天下午只出现两次权重股拉盘,其余时间都是横盘,没有上攻也没有杀跌,明天的走势依然是迷,震荡说的都腻了31日点位预测大盘压力 2828;2834; 2857; 支撑 2817;2807;2800; 今日操作分享,交流加我微信sh300301或微信公众号gefa88每天盘前推荐热股3只学习

《身不在场》:在他者位置上,参与影像人生

文/盒饭君1观影是一个个人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为。作为观影者的我们,站在他者位置上,“参与”导演、编剧、演员模拟出的世界,而被模拟出的影像人放映后,它们又独自构成新的世界,影片里的角色ABCD在一个9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小世界里诠释着一种生活样本。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是带着个人情感在参与观摩别人人生的“纪录片”,观影后我们放松或者持续紧张,这不只是消费行为,我们一定是获得了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在离开电影院后,仍然会伴着我们,在我们心底埋下种子,跟着我们现实的生活一起前行。影评人,是一个特殊的观影群体,他们更像是猎人,捕捉那种最后留在我们心里当中的情绪。《身不在场》这本影评书的作者木卫二就是一个影评人。2因为喜欢看电影,也买过不少电影书籍,比如已故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书,或是特吕弗的传记、王小帅的自传等等,这些东西都在试图打开一个口子,让我更加清晰地去剖析那种观影后若有似无留在我心中的情绪。《身不在场》也是这样的书。翻看目录,你会感觉,这好像是一部部电影的解读,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学院派的文本分析,而是基于某部电影,又超出那部电影的庞大信息和观点的集合。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影评人开出的片单。有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台湾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日本的《河童之夏》,也有以色列的动画纪录片《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以及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电影。看似杂乱无章,但这些电影却又有序地被作者分成几类,有少年心底细碎的往事,有人生之路开阔之后的纷繁复杂,也有命运如游戏被残酷介入,还有走到最后或许无力了但还在继续的坚持……但《身不在场》显然不只是想要做一本书单的书。书单类的书应该是那些“战争片1000部”“爱情片1000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全集”之类。木卫二在写这些影评时,前后贯穿自己人生的十年光景,这十年他在成熟,他的影评也在变化,但唯独不变的是他一直试图在那些电影里捕捉的或细微或浓烈的情绪。3“年少轻狂时,一度陷入过看电影也要比别人厉害的功利想法。有一天,在意识到好电影根本看不完时,我感到了绝望。这时候我才发现,看电影在本质上是自我审视,自我对话。看过的电影,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早就了今天的我。”木卫二在自序里写下的这段话,着实将了我一军。我和他不相识,老早前在豆瓣上就知道他的ID,看他在很多优秀的电影下写影评。因为热爱电影,甚至买了2个1tb的移动硬盘,找着各种来源的影片资源观看,却发现我根本看不完那么多电影,但总能不经意在豆瓣页面上看到木卫二的名字。拿到《身不在场》时,我看到封面上“木卫二”和movie放在一起,才恍然,这个笔名似乎本身就意味着电影本身,他从一开始就试着要做一个电影猎人。之前也采访过李霄峰,和木卫二一样,也是论坛时代的影评人,接触过一些这样的人之后,才发现,那个时代的影评人比起现在的影评人要纯粹许多,也因此要寂寞许多。他们因热爱而看电影,而不是为了拿个红包写软文。因此每篇影评里都带着作为电影猎人庞大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在里面。4木卫二一直试图对电影显性或者隐性的意义进行剖析,有从细致入微的角色情绪和心理角度入手分析的,比如《小镇:乡愁四韵土耳其》《蜂蜜:森林在呼吸》等,其实中东、西亚电影对那种小情绪的描绘也确实入微。也有跳脱在电影之外谈论着和电影相关的一些“题外话”,比如《周围的事:真的没有,又能如何?》等多篇都在故事的现实大背景上着墨颇多,在电影的故事之外,找到现实的根基,也找到故事反哺现实,最终能够触动观众的缘由。其中有2部电影之前自己观影时就触动过我,《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本书最后一篇说的《辩护人》,作为中国人,本可以有很多话可以说,不管是压抑的《牯岭街》还是热血之后有些无奈的《辩护人》,都能感觉到木卫二克制而不失理性的观点。这大概是一个电影猎人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休养。5最后关于什么是电影,电影能干嘛用前言和后记的两段话作结:“看电影是一个不断扼杀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过程,尤其是当你置身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场所里面。即使电影画面是表现漆黑一片,我们依然能看到投射到银幕上的黑暗,因为电影放映是必须有光亮的。人类在黑暗中沉睡,在黑暗中做梦,所以电影被很多人描述为一个梦。”“或许,电影是改变不了世界,但电影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木卫二作为影评人,在和电影打交道的十年,改变了自己,也把捕捉到的情绪用文字的形式,再造了影像的意义,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给更多人。一本《身不在场》不够容纳木卫二十年间写下的文字,作为孤独的影评人,他还在继续。(PS:看完这本书,发现自称爱看电影的我,还有好多精彩电影没看,看了文字又勾起了我找电影看的病态欲望。)

都啥年代了,为什么还要影评?

看电影几乎是没有门槛的。评论手机、评论音乐、评论书乃至评论足球,或许发言者在开口前都还要三思,但面对一部电影,恐怕想都不要想,张嘴就来。也许世界上会有相当一部分电影,不那么好懂,没有一定的思考与知识积累,根本无法接近创作者的意图。然而这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帮名曰影评人的帮闲聒噪,这些恐怕根本就无法在自己的视野内出现,绕过不看便是。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人都可发言,为什么非要听你的?这电影我根本连看的兴致都没有,遑论影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我的主导,即便还有个别意见领袖,在看电影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大家要听你这个连一部电影都没拍过的棒槌?就在这一系列疑问下,乱象横生:片方拿红包砸出影评人的批量“好评”几乎已成影片宣传的必要渠道之一,偶尔也可见某些“饮瓶人”主动出击,不给好处就直接开黑,当然最常见的是一篇影评下链接着不明真相群众们的怒火“这什么破片你也敢叫好,赔我票钱”、“就知道吹毛求疵,你行你上啊”……我们的主角木卫二老师,也常常成为观众怒火的牺牲品。其实,大家都搞错了。影评,根本就不应是电影这门生意,或者这庞大产业的一部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影评也完全与他们的日常无关。影评,就如同高校中的人文学科一样,本应作为略带“无用之用”属性的奢侈品,却被当成生活必需品炮制出来,能不沾染一身廉价的山寨气味吗?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打算写给普通观众看的。你要知道影片合不合你口味,了解一下影片的大致类型、内容,看看主创的名字中有没有你喜闻乐见的熟脸或者上过你黑名单户口的,远比听一个素昧平生、目的不明的狂妄陌客胡说八道靠谱得多!再有名的影评人讲话你都别信,宝林•凯尔还说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演技呢。既不是你亲爸爸,又不是你女朋友,影评人凭什么对你的喜好、你的偏爱负责?或许你看片那天刚好被领导扣奖金、被老婆戴绿帽,把《肖申克的救赎》砸你面前你都会觉得是烂片,这又能怨谁(话说都这样了,你还看电影干吗)?各大片方也少把宝贵的预算花在收买影评人身上,再少的花销也不值当,无论好坏,几篇口水早就湮没在芸芸众生的口水中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有这时间精力,还不如把片子码得扎实些,要宣传直接上硬广!再说,真正的影评人,你收买得了吗?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真要写影评,哪一篇不得让你费尽心力?首先,你得看片。别笑啊,真有“饮瓶”人刷“瘾贫”不看片的。别人看片是为了放松或者约会,你不能啊,你得提起精神,注意每个镜头、每句台词。光用眼睛看怎么行,你还得做笔记,还得用脑子琢磨。一遍看完还不够,那就两遍三遍地细细筛过,跟鼎泰丰的包子必须二十个褶一样,既然认定这行,就得对得起手艺、当得起名号。看好了,那总能动笔了吧?还差点火候。该了解的事儿都问清了吗?这导演什么风格?偏爱什么镜头?色调什么要求?这些背景上的资料,你了解了多少?别以为google天下无敌,除了必要的资料收集,该补课还得补,该看的戏一部不能少。行,咬牙坚持到这一步,总可以下笔了吧?该沉淀的沉淀了,该提炼的提炼了,回望一眼,再盲的点也重见天日了。动手!走你!怕是……还不成!我说不就是一篇影评吗?至于这么折腾吗?你觉得这只是一部电影,其实它的身上,纵向上无数影史前辈早已灵魂附体,横向上诸种社会心理加诸其身,所以影评人既是跳大神的招魂师,又是把肤表肌理解剖给你看的外科医生。现在你倒是说说,写篇影评,容易吗?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电影在太多人眼中不过是门消遣,不过是捞钱的营生,不过是宣传的工具。他们说的都没错,可偏生有一帮病人,看了就看了,还非要追问不休,还非想知道个所以然。症状的早期,还只是在看过之后,了解更多的情况,也许只是从片中武功的门类,笑起来很好看的女二号的名字开始,着了道了。在这个过程中,写影评的邪恶巫师就像哈莫林的吹笛人一样,用荒腔走板的调子把这些病人拖上了不归路,路的尽头有的在小西天,有的在西土城,还有的直奔横店。他们说着不为外人所知的暗语,流连于大小论坛与微信群,可以为一个镜头的不同见解而吵得跟有杀父娶母的大仇似的,也可以为一部电影中一个小道具的妙用而结出同床共枕的善缘。他们除了水费电费上网费,不为这个社会制造任何鸡的屁,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分泌物,一旦过了身,也不会存下几页几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如痴如狂地投入其中,用毫无利己之心的爱去赞美或吐槽。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在拿本应赚大钱买羊蝎子的时间爬着格子较着真,他们在用生命与电影调情。同样,对于正在犹豫是不是要买木卫二这本轻奢书的潜在消费者而言,这篇书评也是件奢侈品。考虑到你们也会因为书的优劣来找我麻烦,所以,索性,让书和它的作者统统“身不在场”吧!其实,他一直都在,浸润在每个文字中,游移于每个标点旁,生机勃发地,宛若一位稚纯向上的国中少年。(原载于布鲁科夫微信公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一篇影评的生产

自我看电影起,已经过去好些年了。这些年来,一直跟着木卫二老师的影评择影观看,他的影评总能犀利地击中要害,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有时候自己没事也学着“依样画葫芦”,但结果总像人们说的“丑媳妇”见不了婆家。我总见着二哥的影评里显示出的相似性,但总摸不着门道。几次想要问问二哥一篇影评写作的秘诀何在,但问题刚到嘴边又被生生咽了回去。于是,趁着一次难得的机会,一边闲聊的同时一边把讲话偷录下来。下面这篇小小“访谈”实录,已经大大脱离了当时我俩的谈话摸样。希望能为一些有志于写影评的年轻人起到参考作用。B=把噗M=木卫二……B:您觉得一篇影评写作的关键是什么?M:我觉得不应该把影评写作太当回事,也就是说不能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写作影评。我发现,影评人往往写得过多,这样影评就变成了一种“生产”,结果不是电影失去了原创性,而是影评。而一篇影评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观众带去看电影的新视角。B:您刚刚所说的“看电影的新视角”,指的是什么?M:就是说影评不应该千篇一律,满篇的陈词滥调,即便是一部朽木,也可雕出新枝。当然,有些电影根本没有形成一篇影评的价值,像这类的电影又何必再苦苦生编硬凑出一篇影评呢。B: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看电影的新视角”?M:我对影评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是同一的,像刚才讲的“新视角”是就读者来说的。无论看什么电影,观众多少都会有感触,有些观众有能力消化影像带给他们的触动,另外一些可能就不一样,有时候是对故事情节存有疑问,有时候则是对导演的创作意图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即便你让他们再重看几遍,这些疑问仍然解决不了。这时,影评的价值就显示出来了,看完电影的观众参考一篇影评,如同按图索骥,原本不太理解的情将节豁然开朗,原本困惑的地方也会茅塞顿开。他将以一种“新眼光”去回看电影,重新获得了认知。……B:当年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看了很多您写的影评,有空的时候,自己也写,但我总觉得,即便花再多力气,也难以写到像您写的那些影评那般结构精致、言之有物。您是否可以传授几招?M:我一直都觉得,写影评是没有法则的。那些教人怎么写影评的书,大体上是没用的。如果你想从那儿去得到一些诀窍,只会适得其反。同样,你在我的影评里也发现不了多少可以归结为法则的东西。写作本是无源之水,那个可以被称为“源头”的只能来自于你的生命体验。同样,一篇影评的产生,只能出自于对这部电影的体验。当然,一些例外是有的。有时候,我看到一部让我非常有感触的电影,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写。这时候,我就需要静静地呆一段时间,不断回味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等到触动过去了,我就开始写作,那时影评也就有了。B:您刚刚说的,虽然我也明白意思,但说得总有点抽象,可不可以讲得再具体些?M:这样说吧,完成一篇影评,需要以下这些:①一次观影;无论是在电影院,公开投影放映,还是一个人居于房间一偶。这是必不可少的。②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资料;应当尽可能地详尽收集,可以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制作背景,导演与演员们的八卦,影片在各大影展的参展经历与获奖情况,各类媒体评论等等。你要知道,在加工一篇影评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有用的,它们的价值会不断体现出来。到具体写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地有趣,黑泽明不是说过吗“不有趣的电影,谁会去看呢?”那么,一篇枯燥的影评,难道就有人看吗?这时就可以多用些调侃的语调,尽量少去谈及理论本身,理论是要极力避免的,因为你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不是电影研究者。况且,对于理论,我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空洞不实,用处不大……B:现在感觉比刚才清楚多了……M:……我还没有说完。同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带领读者进入电影语境的方式。可以先概述一些电影情节,捋清脉络,你要相信这对一位阅读影评的普通观众是非常有用的。然后在讲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观影感受。只有一篇有情感向度、有趣味的影评,才能吸引人。如果一部电影藏有亮点,就要重复挖掘,把点放大成面,不仅可以横向地在相同题材的主题背景下进行简单地评比,也可以就某一个镜头的处理,点出它的师承之处、巧妙之处等等。

一个影评人的狂热与低调

我们这一代豆瓣成员,最初来到这里的缘由,不外乎是因为电影和读书,那时候没有乱七八糟的社交软件,没有花样百出的男女网红,大家单纯的聚在一起聊我们喜欢的电影谈喜欢的小说。早期注册豆瓣的时候,朋友给推荐了木卫二老师作为首批值得关注的成员之一,那时候“影评人”这个职业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对于一个还在半夜等着大学宿舍蜗牛网速下载电影的我来说,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户。第一本看过的影评合集是毛尖老师的《例外》,原本以为在电影圈已小有地位的木卫二早就应该有什么作品集子出版,直到认识他的时候才知道并没有。我相信此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一定也有自己拒绝的原因。直到《身不在场》出版之前,才认为这样的时间,刚好。一直都觉得影评人是个很艰难的行当,做个有节操的影评人更难,这些年木卫二老师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然纯粹的令人五体投地。我从不敢说自己写的是影评,充其量算的上是观后感。我深信“你行你上,不行别哔哔”的箴言,既然比不上导演和编剧们的实力,自然也不敢过多评价什么。所以写影评太得罪人,说不说真话是个问题,要不要批评是个问题,收不收红包更是个问题,每天在这么多问题的夹缝中求生存,一个独立影评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太多了,提笔之前,压力一串串的掉下来。作为一个有纸质书收藏控的人,很喜欢看到书的扉页上有“此书献给XX”的文字,那个人一定在作者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分量。《身不在场》的扉页写着“献给我的父亲,希望我能成为你的骄傲,正如你是我的骄傲”。这是很令人羡慕的骄傲,至少在文学路上影响我最深的人已经收不到我可以展现给他的成绩了。《身不在场》是木卫二老师十年影评的精选汇总,能看的出风格在时间当中的的过度,还非常认真的在每一篇影评下都标明了发表时间,好像读者也随着这些时间,与作者一起,看看这十年走过的电影路。在序言和后记当中,木卫二并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电影路上遇到过的艰辛和困境,更多的则是感谢,十年磨一剑,也许走过漫漫长路,至今太多苦涩都不足挂齿,但在这个物价连年翻番而稿费却始终如一的年代,我们要知道文人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写这些字的时候,在咖啡店里听《红日》,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度过了写作最初最艰难的日子。真好,一生中最美满又最丰盛的十年,得以用书本留存纪念。杨德昌说,电影的发明让人类延长了三倍的生命。不如就在《身不在场》当中,与木卫二一同,体验这丰富多彩的人生风景。

有些事,看起来平常。

木卫二出书了。说起来他这么勤奋的人,早把影评铺到网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到今天才理出一本集合,也是让人感慨:影评人这口饭,确实不那么好吃。这些年我想通了一些道理,比如做影迷总是更容易一点,因为兴趣这回事,说到底是党同伐异,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做影评人是不同的,到底那是一份工作,要对得起媒体的编辑,也要对得起花钱的读者,更要平常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所以做影迷的痛快,是所有的观点不合,到最后都有终极的杀招:“老子喜不喜欢,干你屁事!”而做影评人的痛苦,则是服务别人多于自己,就像是被当靶子打了,仍然要当做工作反馈的一部分。就在前几天,我问木卫二:“你还在乎别人的看法吗?”他说:“被黑了这么多年,不在乎了。”这对他来说,不容易。我很服气木卫的一件事,是他知道影评人仅是一份工作,而又一直保持着那种影迷的热诚。要知道,bbs时代过来的人,很难对网上的攻击当回事——我至今是那位“半辈子操你妈”同学的唯一粉丝。在论坛、聊天室的草莽时代,谁没被花样百出攻击过?时隔日久,如今谁要是因为被黑了就起急,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热诚的例证:因为千百遍后,他还在乎啊。在勤奋写影评这件事上,能指望的只有热诚。要知道,写影评是个太宽泛的入口,岔路实在太多了。万媒时代是个人就能写影评,但凡有人看就升而为“影评人”了,这么些年大浪淘沙,当年的影迷纷纷进入行业,从制片、导演、编剧、发行……又或者做自己的事,一如往常。到现在仍然指着写影评吃饭,并且勤奋如此的人,除了热诚你说还能为了啥?木卫二就是这么个人,他写那么多字,有了些名气,但依然选择了更难走的那条路。2009年他晒过一次收入账单,那时我们就劝他别写了。在电影市道这么好的2015年,为了这本和接下来的一本书,他又大半年没什么收入。我当然不会劝他别写了,这有个什么意义?作为俗气的秃头中年人,我当然不欣赏他的选择,但也会暗暗服气。毕竟有些事,看起来平常,难的是坚持。最后是购书地址。他真的很穷,不管你们是爱他还是黑他,看在他这么多年不收红包勤奋写稿给你们看的份儿上,不妨买一本去看(骂),好吗?http://item.jd.com/11791828.html 京东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00925.html 当当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23355470624 文轩网天猫店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16ZKBQII1810128/?asin=B016ZKBQII 亚马逊

抓一个温馨晚上,讲木卫二三事

第一次听说“木卫二”这个名字是大一某个没课的午后,夏日阳光慢悠悠地爬过宿舍的阳台,当时我在广播站的同事兼闺蜜悠悠酱风风火火地冲进宿舍,手里捧着刚买的《上海壹周》和安意如的小说,大力怂恿我必须去“注册个豆瓣”。在豆瓣电影条目森林中漫游,总是会和这个名字不期而遇。当时木卫二的头像是杨德昌的白描自画漫画,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和黄灿然一样画风,是身材瘦削、眼神犀利的典型知识分子模样。那年,我还是个刚从高考大军中杀出阵来的小白,当时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意味着高产和专业。故乡的远云 时光荏苒,在悠闲的大学时光,年轻人总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做无意义的消耗。也许,我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韩剧综艺并不能满足我触摸世界的欲望。电影,成了我在海中最强韧的一根稻草,抓住它仿佛可以抓住一直寻找的关于世界的真相。生命中的很多时光都是用来浪费的,在孤岛上我像《大路》中杰尔索米娅一样在命运的波涛中流浪,经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青春问题。在那段夏日仿佛永远悠长的岁月里,我像蜜蜂吸吮花蜜般如饥似渴地观看我能找到的所有电影,从好莱坞的经典电影到小众文艺电影和冷门佳片。从小我就是一个热爱幻想的人,头脑中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蒙昧未开化的封闭河北县城,母亲托人买给我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集》,刚刚能认字的我不分昼夜乐此不疲地捧着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查新华字典,童话思维奠定深化我的气质基础。而在没有童话的理性国度,理性、准确、权衡利弊才是被赞赏的至高标准。电影思维让我逐渐变成一个重时间观念、效率和实际的成年人。同时,就像木卫二新书《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书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囚徒,能见只方寸之地,电影却允许观众最直观地目睹 “身不在场”的他处生活。《天使爱美丽》让我走进一个内向女生的色彩浓郁的奇异精神世界。《低俗小说》让在我们的教育中树立的道貌岸然的世界观瞬间土崩瓦解。《遒山节考》让我明白爱中的残忍。所有一切消除了我幼稚的非黑即白的二元认知,而电影的精确、对内容和时间的节制、严谨的结构,共同训练了我的思维,剔除了我思想中的冗余和赘肉。《身不在场》 心中的疑问也在当时埋下,并始终困扰着我:电影并非我的专业,为何我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在上面?带着这个疑问我毕业了。理想主义者必受现实折磨,真实的世界只是“看上去很美”,社会是美丑交织的混合体,人性有汪洋的颜色,而我前期的教育和电影中学到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完全不能应对世界的无常和复杂。书籍和电影有逻辑可遵循,而生活却是不讲逻辑的悍妇。现实中的爱情,很少有杰克罗斯的生死相许,爱情中的实力较量和轻易放弃丝毫不比商业谈判少。大部分的友情也不再有单纯恒定的脸。善良不一定有好报,你不可以信任任何人,厚黑学主导的社会,我开始怀疑电影是个善于修饰的天生说谎者。那些美好也许本来就不曾存在,而你为观众描述了海市蜃楼的幻影。我想我不会再相信电影了。生活周而复始,我逐渐涉入广告业,在负责网络营销的公关事业部,周围的同事和网络充斥着自娱自乐的段子和热搜词,追逐快乐是人性本能的驱动下,我也逐渐陷入犬儒主义怪圈。也许,我已经沦为自己曾经最不耻的随波逐流者。虽然,那个长久以来的疑问仍然不时萦绕心头:当年看那么多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带着疑问是完全可以生活的,日子不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我离理想主义越来越远,和现实苟且相安,诗和远方被扔进不被需要的文件夹。但是,人如何改变自己的本性呢,就像顾城说的:当你是橘子你是无法变成苹果的,你只能以橘子的面貌生活。无论我如何自娱自乐,依然比周围的人对生活持严肃态度,并始终渴求更深层次的知识,好奇心永生不死。2014年的夏天,因为工作原因负责《X战警:逆转未来》中国首映礼红毯嘉宾邀请,在同事们选择请大胸宅男女神的时候,我脑中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请专业的影评人,而木卫二就是我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相识的起点。新书发布会他跟我想象中不一样,有异于黄灿然瘦削犀利的知识分子画风,其实他本人长得蛮敦厚的(气质不是身材),在影评人圈子被称为“二师兄”(当然也是因为木卫二的名字)。唯一能让我感觉他是读书人的,是那点读书人的坚持和倔脾气。在敲定日程联系工作细节的时候,他正在家乡泉州度假。因为网络不通和确实着急的原因,工作人员只能在他休假时候打扰他,所以他有明显的不悦。我当然能理解读书人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的坚持,了解情况后主动跟他联系,短暂交谈后后他明显气消了。我从心里理解和尊重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的观念,但在一切规矩都可灵活掌握的中国,无论是谁都不得已妥协。所以,他的发火反而让我更能了解他。当晚的活动进行的很顺利,木卫二也成功拥抱了他喜欢的好莱坞男星“小恶魔”彼得·丁拉基。后来,听说他和女友分手了,看着他马不停蹄地出了第一本影评集《身不在场》和现在的《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开始去不同城市的签售会。每次我都会买几本送朋友支持,因为除了热爱电影之外,我尊重一个男孩对电影多年始终如一的坚持,他说他只做过一份工作那就是影评人,在选择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要有多纯粹才能如此坚持。而我也在经历疲惫的爱情和长期的单身后,遇到现在的先生闪电结婚。在我放弃追求所谓灵魂伴侣后,却安排我偶遇一个一拍即合的智慧型男天使,也是一个热爱电影的非知名电影从业者。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系统自学电影知识和大量观片,并真真正正开始热爱电影,把当成一种信仰。生活就是这样,那个一直困扰我的疑问终于得到解答。电影,是我告别苟且重拾理想主义的契机,从中我不仅找到最想要的爱情,也找到源源不断的前行的召唤力量。在学习电影的过程中,木卫二多次给我提供建议,慷慨耐心地分享电影资源,在此表示感谢。他说自己喜欢摄影,到处走走拍拍,能够从摄影中得到很大的乐趣,也总是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恰巧,我也很喜欢摄影和ins,我想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同行,永远不孤独。电影之路有次和木卫二聊天,说起他是怎样从福建那个叫永春的小县城,通过传统的读书考试一步步从桃溪的木头浮桥一路走到现在。他的回忆散文也让我了解到他坎坷的少年经历。记得当时我跟他说:是啊,读书就是可以给人插上翅膀呢。现在我想说,电影,也可以。(本文所有配图由国内知名手机摄影师木卫二拍摄和提供)

如果电影有模样

入冬以来第一次降温的晚上,窗外妖风颇大,打在窗户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霸道凌厉。暗沉的冬夜里,被柔软的被窝包裹,入睡还太早,工作又太累,手边刚好有朋友寄来做礼物的《身不在场》。灰色的布纹纸封面,摸起来有粗糙又温柔的手感,随便翻了几页,印刷精细,排版漂亮,配图的剧照有的熟悉,有些从未见过,却都带着一种情绪和渴望。生命里那段将自己泡在电影里的时光,在那一瞬间扑面而来,带着青春的、热烈的、不知疲倦的气息。那时候我还在大学时代,宿舍是一栋陈旧的三层小楼,据闻修在抗战年代。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就算四周并无大树环绕,光线总是很昏暗,墙壁也总是湿乎乎的,春天的时候爬满了诡异的水纹。楼前有两棵龙眼树,并不高大,春末的时候极招虫子,大批飞虫在树上繁衍,顺便也在我们晾在走廊上的衣裳里外留下两排三排黄黄绿绿的虫卵。龙眼树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驻扎了两只深灰色的野猫,小的时候有软软呼呼的绒毛。夏初的的时候,广州总是零零碎碎下不大不小的雨,夜晚到来,两只猫扯着嗓子尖叫,平常隐在草坪角落里的癞蛤蟆也总是在那时候发出百倍于它们身躯的噪音。不知什么原因,大一下的春末开始,我爱极在夜晚看电影。有时候整个宿舍楼都安然入睡,窗外的月亮静静谧谧地晒进来,带着小时候某种霜糖的味道。也有的时候,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整栋楼笼在朦胧里,时不时有凄厉的猫叫和枯燥嘹亮的蛤蟆声音透着雨雾传来。还有的时候,只是暗沉和安静,月光星光都暗暗的,而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我总爱蜷坐在凳子上,在夜深的时候,伴着宿舍楼走廊里隐隐的灯光,打开一部又一部电影,看别人的故事和爱憎。我在那些夜晚,看过了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南国再见》,看过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投奔怒海》、《客途秋恨》,看过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看过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看过《少女洛荷》,也看过《国家代表》或者《故乡之春》。在光影和时间的缓缓流动中,躁动的青春在夜晚被轻放,成长的阵痛被安抚。很多年以后,翻开木卫二的《身不在场》,我似乎是在翻阅自己的整个青春。而那些一个人度过的、无人分享的夜晚和情绪,似乎是在很多年的念念不忘之后,终于有了回响。《身不在场》收录了木卫二的68部电影影片,分做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取名做“昨日少年歌”,收了18篇影评,既写了《阳光姐妹淘》、《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写了《九降风》、《少女洛荷》和《故乡之春》。关于少年时代的电影,很多导演们都离不开对于往昔的追忆,他们将少年少女们的青春、疼痛、成长和年少轻狂一幕幕投在荧幕上,于是很多时候那些电影都多少带着淡淡的离愁别绪。与一些影评人往往热爱以自己专业的身份,对导演的技术和电影的视听语言作出专业解读不同,木卫二似乎更愿意站在观众的一方,与观众一起看影片的色调和风光,分享这些电影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情绪感受,因此导演镜头下的一幕幕影像在木卫二的笔下重现,那些青春的年少轻狂和残忍伤痛就这样扑面而来,席卷着满满的关于青春和成长的记忆。第二个部分的“金色梦乡”收录了包括《饥饿》、《呼啸山庄》和《恋恋风尘》在内的十四篇影评。“金色梦乡”大约直接来自于电影《金色梦乡》的标题,然而看过这十四部电影的人,或许更想将这一部分称作“illusion”——“金色幻象”。 《无人知晓的波斯猫》和《与巴什尔跳华尔兹》描述远方的人们正在走过的道路,音乐在电影里显得格外悲伤,梦魇在光影中让人无处可逃。影评人用虚晃着的笔触给我们描述了导演们一个个或癫狂或虚幻或极端的故事,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和内心隐痛。《心灵厨房》和《总铺师》这样有关美食、有关竞技的电影被放入“趣味游戏”并不出乎意料。然而木卫二将关于政治、关于杀戮、关于迫害的《狩猎》、《周围的事》、《追击者》和《黄海》放入这一部分让我颇有些费了思量。这大约与《趣味游戏》这部电影本身的基调有关,木卫二似乎在通过这些电影问我们,如果我们的人生成为他人或者命运把玩摆弄的玩具,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一生都在翻越高山,却最终敌不过生活,那么我们将怎样面对这样的惨淡和血腥收场?结束的一部分,木卫二把它叫做“步履不停”,写《父后七日》里对父亲的深情回眸、往事点滴,也写父亲身后的女儿试图忘记悲痛。写《阿基里斯与乌龟》里焦虑的北野武,也写许鞍华镜头中《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充满人情味的油盐酱醋,写《悲情城市》里时代洪流不可遏止地冲刷普通人的生活,也写《辩护人》一个人被连拉带扯地从追逐金钱变成了追求民主和自由。而不管往事如何悲伤,历史如何残忍,世事如何不受我们所控的变换,我们的生命,无数人的人生,总在继续,像是不会停下的步履。用几晚的时间将整一本《身不在场》陆续翻完,木卫二在后记里不无伤感,说纸媒成了夕阳产业,说电影似乎离我们更近,有时候却觉得更远。他说害怕这些文字成为茫茫大海里的无人孤岛,充当黑暗宇宙中的冰冷星体。想起近些年一些朋友的感慨,似乎很多认真的媒体人都有这样的伤感,害怕真诚不再,害怕深情错付,害怕金钱万能。然而,即便这样,也有很多人在坚持,即便坚持如同生活一样艰难,但总有人能克服这些苦难,不是为了名车,不是为了豪宅,而是为了风和阳光,以及走在我们前面的人们。就像《身不在场》,木卫二用真心写下的文字,总会在某些点上,隐隐与我的生命和情感相连。我也相信,如果电影有模样,它们应该就是一本本书的形状。Dreams of love and hope shall never die.

其实,与内容无关

木卫二出书了,看起来这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一点也不讶异。说的跟我和他很熟一样,其实只是我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而已。大概是2008年开始混豆瓣,因为爱看电影,所以有时候也在这里写写影评。木卫二是我最早一批关注的人,原因不外有他:他的影评的出现几率太高了,基本上都是在电影条目下的第一篇里,看过那么多他的文字,总有一些文字会引起共鸣,就这样又过了好几年,其实,他的影评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不看了,但是这个人却牢牢的记在脑海中,如果我没记错,最早的时候,木卫二的头像是一个瘦瘦的卡通,于是我脑海中这个人就是一个瘦瘦的卡通,就像说起同期关注的另一个写影评很牛的人magasa,脑海里是一只猪的形象一样。我没有打算很认真的读这本书,是因为在豆瓣混的这些年,木卫二的很多影评我都看过了,前提是,那些电影我看过,我会去搜着看影评,真的认真翻了一下这书,才发现,他选择出来的影评中,我看过的电影还真不多。作为一名职业影评人,可想而知,他是勤奋的。影评其实是电影的副产品,有了电影,才能有影评,但是总有些人的文字,能让影评独立出来,引导人们对某电影感兴趣。很多人把这种行为叫做“托”,或者“五毛”,其实,真的能当一个合格的“托”,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总不能辟出五千字不停的重复:这电影太特么的好看了,诸位,一定要去看看,求求你们,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要去看看。对于这样的文字,众看官一定会说:切,谁屌你是谁呀?你说去看看就看看?软广告?不好打。从这意义上讲,职业影评人的存在,你必须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其实,我始终不知道木卫二后来成为了职业影评人。那个时候我上豆瓣很频繁,有一次在他的说说上看到他说稿费的事情,原话记不得,但是具体的就是,用了他的稿子但是不给钱,要钱伤脸面,伤了脸面还是没要到钱。当时,木卫二在豆瓣上已经很红了,我就在想,哦,原来,他也这么纠结啊,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底层的半吊子写稿人有这样的苦痛呢。知识产权在中国一直不受重视,这是人所共知的。红人大概只是比我们更多机会,从话语权上讲,未必就要强势多少。这也是我给他点赞的原因,在职业影评人这条路上,他坚持下来了,我们有多少人,是深爱电影,热爱文字的?但是,真的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人呢?当他在自序的第一句上用到了“终于”,这样的字眼时,或许我们能听到他的一声深深叹息——不多说了,要是你也写点文字,也写过各种评论,多少有一丝心有戚戚焉。人红是非多,我后来也不怎么看他写的新片影评了。有段时间比较烦那种”托“味十足的影评。那个时候我还年轻,还不懂得”干一行得爱一行“,工作使命使然。虞晓毅说,他不当红包影评人。也许真是这样,但是,职业却比非职业有着更多的限制。总在一个圈子工作,就算不拿红包,有时候,人情关系多少也得算点印象分,这就不如去评论跟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韩国欧美电影了。所以,如果今天在来看,即便一篇文章我并不认同,我也会很尊重职业影评人的工作,这世界上并不只能是” you can you up“.什么时候,在中国的电影业中,影评独立出来,那将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好时代。在收到书的时候,编辑曾经对我说:从内容上评论,无论好坏,请一定客观。然而,这篇文章我已经快写完了,发现自己竟然一点也没有提到内容。实际上,我根本不可能从内容上来评论这书,而不写其人。就像一直在追美剧,追着追着就有了感情,如果你好多年零不星的看一个人的文章,可能也有了感情分。电影好评论,影评却难评论。电影在造梦,影评有时候击碎幻梦。你要我说,那我也只能说作者的积累甚丰,涉猎甚广,看片甚多(我想问问你闲暇在做什么,是不是睡觉都在看电影)。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电影,怎么看也看不完,有时候想想,也真是蛮无奈的。影评人随便抓一个角度就能说个千八百字,说完还可以不负责任,写了千八百篇,基本上就成为一个事逼。转场啊,镜头语言啊,背景啊,道具啊,眼毒嘴毒。”身不在场“正好可以溜个干净。不管怎么样,我也逼逼了不少,算是为这个我所知的唯一一个职业影评人点赞,希望,movie,永远坚持movie,的确,也只有这一个理由,因为热爱电影,一切才得始终。爱电影的人,大抵都是有颗赤子之心,内心都是爱幻想的孩童吧。

编辑手记:我爱这无法言说的浪漫

不好意思,借用了严明老师《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一书的书名。只因在决定写《身不在场》编辑手记的时候,大脑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标题,便是“我爱这无法言说的浪漫”。我是一个纸质书收藏爱好者,这个相当占空间的癖好在大学时爆发,在工作后愈演愈烈,当然,文化记者的职业和源源不断的媒体样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沉甸甸的纸质书,给我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踏实感和满足感,更传递了一份浪漫。是的,无法言说的浪漫。在我的意识里,不论印刷厂的设备如何更新换代,出版依然应该归类于传统手工艺。尤其,当我转行之后遇到木卫二的《身不在场》。硬壳精装、四色印刷,能让一本书从外观上变美的所有元素,似乎都集中在了它这里。而且,作为一本精装书,它的封面所使用的布纹纸,需要手工粘贴到硬壳上。这是否已足以让你想起某个古老行业中的传统手艺人?当我拿到新出炉的样书,拆开塑封的那一刻,我坚信,《身不在场》能带给所有如我一般痴迷纸质书的人一种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浪漫。更何况,这本书的内容,关乎给人类制造梦境的电影。1从报社文化记者转行做出版社图书编辑,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即使我自认已足够熟悉当下的图书市场,了解与图书本身有关的零零碎碎。我接手木卫二这本影评集的时候(那时还不叫《身不在场》),上一版厚达800页的内文设计刚刚完成。那一版的风格与现在的成书截然不同,剧照和色彩的运用让整个设计有一种浓烈的张扬感。然而,这个设计最终被推翻全部重来。现在回过头来看,那版依然保存在我电脑里的废稿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完全称得上是佳作,只是,搭配木卫二的文字风格没有那么合适而已。其实,这也是编辑的额外收获了,能从做书的过程中看到更多最终并没有呈现的东西,而期间的犹豫、放弃、选择、决定……一路过来的心理活动,也难以为外人道也。然后就是痛苦的选稿过程。木卫二的十年影评,加起来已有数百万文字,而一本书,连其中的十分之一都容纳不下。用他自己在后记里的话来形容,这“就是一个整理癖的自我挑战”。初选一百余篇进行排版,接着就进入了一个循环删减过程。设计师:不行,你现在定的印张不够,得增加。我:这书不能太厚了,绝对不能超过400页。设计师:那这个肯定排不下,400页之内不可能。我:好吧,先增加半个印张,我再让作者删几篇……设计师:删15篇吧,至少得删这么多。我:……隔了两日。设计师:排下来还是会超,得再删15篇。我:……当然,我深知这个过程中最痛苦的肯定不是我,对作者来说,这种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选择,才最为纠结。想想自己当记者的时候,迫于版面要将3000字的稿子删到2000字,我都要扭着编辑哭诉半天,而木卫二是要在已经千挑万选的文字中再硬生生删掉数万字。并且,他还不得不在我一遍又一遍的啰嗦中,综合考虑影片受众范围、读者接受度、标题传播度,等等。三审三校、文案、封面,常规流程似乎也不值得大书特书,但作为一个今年刚转行的出版界新人,我真的很想说说做一本精装全彩书的感受。选择精装,是想做成一本带有私藏意义的书,或者,要形容为“任性”也未尝不可。十年的影评精华沉淀下来再固化成纸,总觉得需要厚实的硬壳才能包裹住那份由时间带来的温度。而作为影评集,一定需要有剧照的衬托,才能更有代入感,所以选择了四色印刷。选纸,算成本,再选纸,再算成本……我一次次找到印制老师,不断探讨将成本降低到能接受范围的可能性。当封面特种纸、衬纸、内文纸,统统都确定下来后,我只想感谢上天对我的眷顾,终于,这本初次核算成本时让我颤抖的书,能出来了。在经历了到印厂拼版、调色的过程后,拿到样书的那一刻,我对同事说感动得想哭,这是认真的。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还不至于为自己做过的分内事感动。我是为《身不在场》的质感而感动。毫不偏袒也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书柜里这么多年来收藏的纸质书中最美的。硬壳上的布纹纸粘得服服帖帖,摸上去能感触到特种纸略微凹凸的细腻纹路,印刷出来的效果比电脑设计图更为雅致。当然,凡事皆不可能完美,更何况这是我第一次做精装书,因此最大的缺憾也出在了“第一次”上——忽略了精装书封底的沟槽位置,忘了叮嘱设计师留足距离,以致封底推荐语已经十分贴近沟槽,视觉上显得稍微挤了点。而另一大遗憾,则是篇目的梳理和编排。中途接手,缺少对之前编辑过程的足够了解,刚开始还真有点懵,迫于出版时间硬着头皮往前推进,虽然思路逐渐清晰,但也来不及融入自己的更多想法。现在回过头来看,或许四部分的划分还可以更细一些;篇目的挑选和分类也还可以再明晰一点;以及,篇章页再增加一两句阐述;甚至,再单独辟出一个部分,收纳作者对当下电影市场以及电影节的点评……不过,这些都不是那么的重要了。一本书对编辑而言就像一个孩子,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不管怎样,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从《身不在场》新书出炉至今,我一直处在亢奋的状态中,抑制不住想对我认识的每一个人介绍这本书。以至于不到半个月就遭到了朋友们的一致“抵制”:当我和他们聚会或者通电话,开始眉飞色舞或者语气兴奋时,他们就会立即警告:“不要再跟我提‘木卫二’和‘身不在场’。”至今能忆起《身不在场》下印厂前的那晚,最后一次浏览蓝样,最后两页是这本书的后记。深夜两点,间或还能听到窗外汽车在马路上驶过的声音。视线落到了后记的最后一句:“Dreams of love and hope shall never die.”这是台湾导演杨德昌的墓志铭,用来形容至今仍然坚持在出版行业的编辑们,也是再贴切不过。2“木卫二”这个名字,在我的手机通讯录里从电影稿采访对象变为作者,颇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作为记者的采访,和作为编辑的沟通,对方哪怕是同一个人,过程也完全不同。采访是例行公事,针对某个专题,抛出一个个设计好的问题,并尽量引导对方说出足够的细节和亮眼的观点。而编辑和作者的沟通,则是实实在在的深入接触,即使因为地域问题没有见过面,从电话、邮件、微信文字和语音中也足以看出一个真实的人形。作为一个主跑图书线,兼跑电视线,偶尔才帮同事客串电影线的记者,我其实并没有采访过木卫二,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存下了他的电话。接手《身不在场》以前,我对他的认识就只停留在豆瓣影评上:大学时期的不少课程与电影理论有关(虽然至今没弄懂我一个学新闻传播的为何上了这么多电影课),被灌了不少电影史上的名家名作,自己也看了一些艺术片,需要在豆瓣查阅这些影片的资料时,往往都能在热门影评中看到“木卫二”三个字。他的文字极为走心,从文本出发娓娓道来,没有大段大段高深莫测的理论,平和、耐读又有着坚定的观点,通俗地说就是“讲人话”。他在文字上平易近人,却在选片上颇为“高冷”,似乎票房爆棚的院线片都不能入他眼。在各类电影营销软文横扫媒体平台的当下社会,这个还坚持独立的影评人就多少有点另类了。所以,他曾同时上过豆瓣评选的“你最欣赏的影评人”和“你最讨厌的影评人”榜单。被欣赏和被讨厌的理由想来都是一样的,只是站的立场不同——欣赏他的人觉得他有底线,讨厌他的人觉得他“装”。刚与他联系的时候,我也会担心,如此清高的影评人会不会很难沟通。相处下来才发现,木卫二本人很可爱,而且对人对事有足够的宽容,说话还经常莫名戳中我的萌点和笑点。随着《身不在场》的逐渐成形,我也默默给他增贴了不少“标签”:微信表情包达人、卖得一手好萌、新一代段子手,以及,一定得单独提出来说的“纠结型强迫症”和“手机摄影控”。若不是在写作者简介时,木卫二发来了他的出生时间“1984年冬至夜”,我还会坚定地认为他是处女座(并没有黑处女座朋友)——细心、谨慎到自我纠结,典型强迫症。在《身不在场》下印厂之前,我与他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动词应该就是“改”。 不巧,我也是一个强迫症患者。所以,这就演变成了两个强迫症患者的较劲,连封底文案中“一片”和“遐想地”的摆放顺序都磨了半天。我俩之间还经常出现以下对话:【在第三次内文版式设计小样出来后】木卫二:这个版式的字体,会不会有点小啊?我:字体小一点会显得更精致,如果字体调大,空白减少,版式上会没有那么好看。木卫二:阅读上会不会困难啊?单看PDF还是觉得有点小……我:这个字体、字号和间距,真的很适合成书开本以及你的文字风格……要不我打印几张黑白样稿,折成成书开本大小寄过去你感受下?木卫二:如果不麻烦的话……我:(内心默念我是在说客套话)好的……【在印张确定已经调纸后】木卫二:我在想,排版还来得及么?昨晚又翻了下,太长的文章其实应该加小标题的……我:如果加了小标题后多出来页数,那就不行了。我这边印张已经确定,都给印制老师说调纸了。木卫二:你应该提醒下的,我写的时候都是任性状态,根本不考虑小标题。我:……主要是我的阅读体验没觉得有障碍,很顺畅啊。木卫二:也行吧。《悲情城市》有8页,《恋恋风尘》9页……我:我真觉得没有问题,前后文章有的短一点,间插着阅读节奏也合适。木卫二: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红柿子》什么的有小标题,几篇长文就没有……我:……这也跟行文及谋篇布局有关嘛。有的文属于一气呵成型,段落与段落之间没有明显间隔;有的文就属于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结构划分。最终,在临近下厂前,木卫二自己也屈服在了他的纠结型强迫症下。木卫二:有些文字,看了一遍还是想改,但算了,这样一直改是改不完的,保留当年的痕迹吧。我:(长出一口气)嗯,确认下序言和后记就行,所有文字我们还会最后过一遍的。木卫二:之前花了半个月,把第二本书重新改了一边,也几乎吐血……我:(哭笑不得)所以你还是别再看文字了吧……类似对话真是太多太多,但现在回想起这几个月的互相折磨,以及时不时对木卫二的“顶撞”,甚是有趣。《身不在场》出版后,木卫二接受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采访,那篇访谈的标题是:不当影评人,木卫二会去当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现在大家都劝我别写影评,可以考虑去当一个摄影师——我想应该是婚纱摄影师吧。”实在是想为这个回答点赞,就像我时常会给他微博、微信上的手机照片点赞。那些巧妙的构图、有质感的色调、人像抓拍的表情,让我想把这些照片保存下来,建个文件夹命名为“论别人家手机”。我一直在想,这多半就是看电影的功劳,巨大的阅片量给他带来了足够的画面触觉,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敏感。如果可能,我很希望木卫二能出一本图文随笔集,用他沉稳、细腻的文字,讲述他所拍照片的故事,当然,我更希望那本书的编辑依然是我。3我很喜欢《身不在场》的自序,其中,最喜欢的是木卫二写的这一段话:“看电影是一个不断扼杀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过程,尤其是当你置身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场所里面。即便电影画面是表现漆黑一片,我们依然能看到投射到银幕上的黑暗,因为电影放映是必须有光亮的。人类在黑暗中沉睡,在黑暗中做梦,所以电影被很多人描述为一个梦。”能坚持写影评十年,并借此谋生,若不能把电影当作一个美好、浪漫的梦境,又如何能坚持下来?银幕里那些光影是无法触摸的,但它们总还是繁乱世间的一片遐想地。坚持将书名确定为“身不在场”,也是为了表达这层意义:身在当下的此时此地,而心已在光影的彼时彼地。我平时很反感贩卖情怀,但对于《身不在场》,我真的想说,它汇聚了一个影迷对电影的全部热忱。电影真的不仅是票房榜上的热门名单,电影还是《横道世之介》,是《周围的事》,是《趣味游戏》,是《步履不停》……又想起了为内文插图配字而看电影抠台词的那个深夜(好像我对这本书的感触总与熬夜有关),看完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对这本书的谢意油然而生,若不是做了这本书,我要什么时候才知道还有这样一部讲述家庭琐碎的动人电影?那段选择作为内文配字的台词我一直熟记于心:三年后,爸爸走了我没和他一起去看过足球赛妈妈和爸爸一直斗嘴,直到他死去但没多久,她也跟着走了我从没开车载过她4《身不在场》进入宣传阶段后,木卫二在他的微博中自我调侃“没有赶上写影评的好时代,写倒了数十家媒体栏目版面”。这让我这个前报社记者感触颇深。当《外滩画报》将要停刊的消息曝出来时,我在微信上转发给他,开玩笑说他又写垮了一家纸媒,我俩的语气中,都藏着无奈。但是,又如何呢?木卫二还是独立影评人,依然在孜孜不倦地给中国电影泼冷水,用并不多的稿费在北京生存。我离开了报纸,又进入了出版这个在很多人看来没什么差别的夕阳行业。总还是因了一份热爱。“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是木卫二在澎湃问吧互动活动中的一个回答。于我心有戚戚焉。

用文字的方式看电影。

之前看到《身不在场》的书评时就在想,要怎么给一本影评集写书评呢?电影评论生活,观众评论电影,我们又评论影评。评论别人的评论,实在很奇怪。直到今天早上醒来时,突然想要说些什么,不光是与此书有关的,还有其他。想到这些话可能适合放到这里来,可能《身不在场》的读书页面需要它,但这仍然不能称之为书评。就像电影于我也是同样,虽不能以年纪为借口,却还是惭愧于看过的电影非常少这件事。试着写过几篇影评,但知识阅历还很浅薄,资历经验也尚未达到可以信手拈来一篇长评的地步。翻阅《身不在场》这本书时想到,木卫二是1984年生,刚好大我10岁,而他的影评路已经走过十年,在和我同样年纪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挥洒自如地书写影评。这期间怎么翻山越岭我不晓得,只知道他坚定地走到现在。木卫二是三四年前我在微博最早关注的影评人,没有之一。当时对电影尚未达到热爱的程度,会热衷于自己喜欢的演员拍的电影,不会理性地评价——当然那个年龄是可以凭借太年轻作为借口的。可能是因为不认同他对某部电影的看法就轻易取消了关注,后来才又重新关注回来。这说明了做影评人其实相当不易,他所评论的是别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是大众的。而人类有太多种思维方式了,对同一部电影同一个场景同一句台词,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影评本来就不是必看的,而一篇影评能够只依靠文字的形式让他人赞同,或是说服他人,更是困难的事。将无比困难的事坚持至今,甚至以此谋生,走过漫长时光,也没有止步于此的意思,是我最钦佩他的地方。他的影评篇数是比我看过的电影还要多的,大部分都是洋洋洒洒超过千字。写一篇影评的时间常常要超出观看一部电影的时间。也许是因为就一部电影而言,观众所能看到的只是它的银幕呈现,因为评论电影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电影现在的模样,因为身不在场,所以才应该对评论抱着认真且尊重的态度。即便是你眼中的烂片,打出一个很糟糕的分数,但要么不说,要说也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得尽的。影评这种东西很难界定,它的好坏标准与它所表述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认识是否重合并无关联。除掉那些形式的框架,专业的研究,严肃的探讨,我最想要读到的还是带有感情的篇幅,哪怕有些观点是偏激的。很多影评点开以后是密密麻麻一片,不留余地也不给人任何想象空间。但是没有事实的举例,全篇尽是专业的论述并不能让观众和读者信服。就像一部电影若是从头到尾跟人讲道理,也是看不下去的。电影和影评是同样需要情感流动的东西。拥有过硬的专业功底不是坏事,但少了情绪的文字还是乏味的。其实影评人数不胜数,很多人号称“影评人”,实则只是在分享各种资源,三言两语点评几句时下热门电影,很难得见到其发表一篇长评。那么对于所关注的影评人该如何取舍呢?至少我认为,关注一个认真评论电影和用心撰写影评的人,是比否认他的评价就否定这个人来得重要得多的。从《少年菀得》到《苦役列车》,从《趣味游戏》到《步履不停》,还有影评结尾的时间标记。翻阅着《身不在场》的纸张,就像把四季摊开在你眼前。是电影四季,亦是人生四季。赤裸又无情的,温柔又晦涩的。与其说是影评合集,它倒更像是以木卫二的视角呈现的关于电影的时光日记。硬面的封皮与厚实的纸张,有时间的厚度,还有他文字里的温度。而我们便在这时间的光与影中穿梭。如果阅片的数量,文笔的质量,读解的份量只是外在因素,那么他对电影热爱的程度也许是制胜关键。我坚信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充满热情,才能把它当成职业并且乐此不疲。所以从“影评人”到“作者”的转变,在木卫二身上也许是必然要发生的。无所谓你们嫉妒的眼光,我写我的,独立且执着的。想到上周末去看罗曼·波兰斯基早期作品回顾展,影片放完以后看到字幕屏上出现的那行”怀念影评人仁直 电影与你同在“有些想哭。即便并不熟悉他,也没读过他的影评,但”影评人“三个字还是冲击着我的感情。对于热爱着同一件事情的人,即便相互不认识,也是在某个时空中有过交错的,被牵动的情绪或许是源于灵魂的彼此碰撞。有电影就会有影评,而影评人也一直都会与电影息息相关。有电影陪伴,我们都很幸福。——银幕上的斑驳,陪你走过人生四季。感谢木卫二让我们用文字的方式看电影。


 身不在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