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书评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544281817
作者:[美] 托马斯·福斯特
页数:304页

难道世间只有一个故事?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文/斯索以假设你是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或一个热爱文学作品的读者,你可以不认识福教授,但不可以错过福教授的文学课。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中,福教授告诉我们:阅读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你要“读你喜欢的东西”,那些伟大的作品往往都讲了一个好故事。然而在领略“好故事”的旅程中,即使是文学专业的学生,都会苦于“如何阅读”这一难题。是的,文学阅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尤其容易让那些没有接受过针对性训练的读者吃上“闭门羹”。对于普通读者,福教授建议:先抓住文学里的那套书写的“常规”,这是理解文学的关键。所谓常规,就是模式,比如与魔鬼交易的故事,很多作品都有涉及。如果读者在接受主要细节的同时,又能辨认模式,就可以跳出故事本身,“超越纯粹的情感的层面去分析情节、戏剧性场面和人物”,而不是被层出不穷的细节所淹没。他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既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有价值的细节,又能与作品拉开距离,寻找背后起主要作用的模式、常规和典型。这也是福教授讲授文学的初衷。基于这种认识,他带领学生大量探讨了不同主题、模式的文本,比如追寻、圣餐礼、吸血鬼、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圣经、童话、神话,等等。文学作品所变现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福教授则善于从大量的文本中提炼出共性的主题、模式,以风趣的姿态读出深刻,读出趣味。和普通读者所想的一样,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总会追问:故事到底在讲什么?于是,福教授通过一个个主题、模式的探寻告诉他们:“追寻”的真正原因绝不是声称的原因,他们追寻是为了接受教育,追寻的真正原因总是认识自我;“圣餐礼”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和你在一起,我与你共享此刻,我感受到团体的纽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而鬼魂和吸血鬼的故事,则从来不只是讲鬼魂和吸血鬼,作家总是在利用它们来象征我们平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有趣的主题的分析、模式的寻找,福教授打开了学生的味蕾,引导它们迈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步。他鼓励大家,辨认文学模式部分靠天赋,但主要靠练习,“如果你看书够多,思考够深入,就能在反复出现的情景中渐渐归纳出模式和原型”。而看哪里,怎么看,也是一门学问,只有不断地练习,进行更大量的阅读,才能“像教授一样阅读文学作品”。在文学课堂上,福教授反复阐述了自己的一个核心观点,帮助学生们更快、更精准地深入文学作品内部。那就是: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对刚进入文学殿堂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令人惊讶而有趣的事呀!“真的吗?只有一个故事?!”我想,他们肯定不敢相信,并马上去质疑。但福教授却很坚定:“只有一个故事。从来如此。只有一个。故事一直在进行,随处可见,你读到、听到、看到的每个故事只是这唯一故事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故事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也是作品独特价值的一部分,如果你意识到这种相似性,会很快将自己的阅读引向深入:“通常的情况是,我们辨认出以前文本中的成分,开始进行比较,发现相似性,结果可能会很奇妙,或互相矛盾,或很有悲剧性,或任何可能。一旦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改变,不再只是为纸面上的文字所左右。”前面提到的“模式”,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主题、母题,“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下的论断,具体表现为不同作家之间在作品主题、叙述模式、写作手法乃至具体情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存在“呼应”和“对话”的情况。这种新老文本之间的对话,就是我们所说的“互文性”。捕捉到这种互文性,有助于加深我们的阅读体验,使文本产生多重意义,并且,“我们越多地意识到所读文本与别的文本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就越可能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对应性,文本就变得越鲜活生动”。而作者的才华,往往正体现在如何利用旧有材料实现自己的新目的,做到“旧衣新裁”。所以福教授强调,世间根本没有完全原创的文学作品,也很认同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的观点:文学作品是从别的文学作品中生长出来的。既然文学作品之间是一种借鉴、生长的关系,那么,就必然有人会去追问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寻找那个生长的源点。已经打开了话匣子的福教授当然没忘记带领学生去继续探索这个谜。“神话是所有故事的总和”——他认为,最具源点价值的是神话。在分析了莎士比亚、圣经、传说/童话三种他称作“神话”(按福教授的理解,这里的“神话”主要指故事,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能力,能对我们解释自己)的特点之后,福教授作了进一步探讨,指出:这三种神话可以为现代作家提供素材,供他们进行对照,从而使自己的创作获得深度。这三种神话之所以在作家心中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几乎涵盖了人类大多数的境遇:“人生的各个阶段,包括来世;所有关系,不论是个人境遇还是政坛起伏;人生的诸多体验——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精神探索。”尤其是以圣经最具代表性。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在不断寻找关于以上问题的答案,“那些解释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些故事深植于我们的集体记忆,塑造我们的文化,反过来又被文化所塑造,并由此形成我们的观察方式。我们以这种方式解读世界,最终解读自己”。但新作对前作的“沿袭”绝不是被动地抄袭其中的只言片语,更常见的是进行一场对话——新作吸收前作的某些信息——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东西,当我们辨认出两个文本间的互动时,“就在与作家携手创造意义了”,而“我们看到新作品的意蕴,同时也重新构架我们对先前作品的想法”。因此在福教授看来,阅读是一种想象活动,且这种想象不只是作家一个人的事,读者在阅读时,期待的不仅仅是故事带来的陌生感,也在寻找与之前读过的作品的相似性,并常常借助于以往的阅读经验来建构对新作品的理解,“如果它能两者兼得,既陌生,又熟悉,作品就会产生一种共鸣,一种伴随故事主旋律的弦外之音”。书中所涉及的文学解读课题是异常丰富的,关于故事的模型、互文性的思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福教授总是善于通过幽默、精到到分析,将我们带向文本深处,揭示每个故事甚至其中的一些细节的内在意义,有些论断单独来看似不够严谨,却是依托于大量的材料进行横向比较得出的,实际上很有说服力。他是紧紧抓住了文学的内在特点的,因此在满堂欢笑中将小说里关于性的描写解说得十分得体又不失诙谐,轻松借助非政治性作品中的一些细节说明如何捕捉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政治色彩,通过对“洞穴”这一意象的多方位解读引导我们把握“什么是象征”,借机指出“小说是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具有无穷无尽的阐释空间”……还有关于暴力、雨雪风霜、地理、飞翔、季节、人物长相、疾病、反讽等不同主题、现象和文学表现手法的探讨,在这些话题的讨论中,福教授更多地将所谈及的文学作品看作游戏,认为经典的作品一定能带来乐趣,比如让你觉得“它们优美或有趣,激动人心或令人捧腹”,即使一般意义上的、新近的好作品,也应该是“有吸引力,发人深省,令人疯狂,有趣好玩”的。正因有这样的选择标准,有这样的阅读观,福教授的解读在深刻之外又如此幽默、精彩,他的课堂才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如果“读”了福教授的文学课,你只是提起了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尚未来得及通过大量练习体悟阅读的真谛,那你至少应该先明白这点: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是的,带着你的兴趣,去读这个莎士比亚、荷马时代就开始在书写的故事!2016.3.5于北京•既往居■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当文学阅读如西瓜被切那样被一个一个剖析之后。。。。

-------------读《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文/纪汐佛家的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文学书的读者,无疑也经历过这三个境界,也可以分为这三个境界。何解?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给出了解答。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学公开课最受欢迎的教授,托马斯福斯特不单单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还教授创意写作。所以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受到诸多好评之后,这次的托马斯更是展现了自己超强的文学系统,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位文学作品,重新杂糅一起,进行新的梳理,成了我手中这本如此出色的阅读指南书。毫无疑问,托马斯不单单条理清晰,而且思维缜密,更重要的是他够幽默,不似一般教授,都是讲授那些教条主义和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些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字里行间都可窥见一二。托马斯把这分为27堂课,正如我们切西瓜那样分块,逐一解读,讲解。无疑很多时候对于文学的理解,正如开篇讲到的那三个境界,在书中的前言托马斯老师也提到了,学生看不出来洛兰汉斯贝丽的《阳光下的葡萄干》里林德纳是魔鬼。而托马斯老师已经看出来了。这除了大量阅读留下的记忆外,就是托马斯老师提到的“阅读语言”---文学文法,一套常规与模式,规范与准则,简言之,“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其他皆是套路。”当然我们都知道了:“世间只有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如何衍生成现在这么多文学书,实际上就是我们这本书要讲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理解和学习的部分。记忆,象征,模式。如何从第一境界到第二境界,甚至是升级为第三境界,从普通读者升级为文学教授,这3条是最关键的。所以大量的阅读的必须的,但是世间那么多书,没有人能够全部阅读,如何能够用有限的时间,阅读效率最大化,其实也是这本书的最终目的。而读经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托马斯老师也用3堂课讲述了这点的重要性。所以那就先看看莎士比亚,圣经和童话故事。看完这些来看其他的文学书,如果你有象征性思维,善于发现字里行间的模式和强大的记忆力,那么基本上整个文学的套路,你已经摸到门了。哈哈,也许讲得有点夸大了。可又不能否认,事实确实如此。譬如说经典的莎士比亚是如何为众多作家所利用,并在旧衣新裁里所营造的些许熟悉感。因为莎士比亚的文本已经成为一个源泉,其他作家与之碰撞,从而得到灵感,也就是作者所讲的“互文性”。不单单莎士比亚,还有圣经,童话等。新作品吸收老作品的某些信息,但又不是全然吸收,作者还会在加以自己的新观点,体现一定的创新性,所以如何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中,管中窥豹了解作者的意义,象征,主题,含义等,并与作者心有灵犀,心心相通,这何尝不是阅读的美妙之处呢?当我们还是普通读者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是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只能看到最表面的那些文字组织在一起所想要表达的意义;而当我们能够质疑作者的时候,我们在第二境界,而当我们能够不用眼睛阅读,能够和作者心意相通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三境界,也许这也是托马斯希望读者所能做到的境界吧!本文均属原创,严谨转载!2016/03/18

游戏

可能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火了,所以《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之类的书纷纷出世,这就跟市面上那些《中国不高兴》《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之类的书名一样蠢。这《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书名,完全愚蠢市场的产物,实际上,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A Lively and Entertaining Guide to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在亚马逊上是畅销书,在我看,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介绍如何阅读文学的方法论之书,而是作者作为文学教授,教导读者如何更好的理解文学的散文集。作者讲了二十多个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具象,包括旅途、实物、性、童话、希腊神话、天气、地理、象征,政治,飞翔等等,来阐述这些具象如何为文学的主题服务。我本来给了四颗星,读完之后,改成了五颗星。因为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章《测验》。作者提供了一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让读者检验自己的阅读的成果。小说讲了山顶上一个富裕家庭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正准备举办一出优雅的花园茶会,但是山脚下的贫民区死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富裕人家并不觉得在此时举办茶会有什么不妥,除了小女儿萝拉之外。她觉得在此时举办茶会会让人更伤心。故事的结尾,小女儿萝拉一直觉得不安,于是妈妈派送她把剩下的甜点送到死人的那一家去,作为安慰。这个故事中,我只看到了阶级给社会带来的痛楚,以及人们之间的冷漠。但是作者最后给出的分析答案,简直棒呆了。作者认为萝拉去了一趟地狱,也就是冥界。萝拉下山的时候,先是经过了一条宽敞的大路,然后进入贫民区,一条大狗从她身边跑过,这些细节呼应了渡过冥河。而进入阴间必须具备两样东西:必须经过守门的三头狗,必须有长着金叶的树枝——而小说一开始就谈到了萝拉的妈妈给她一顶帽子,上面是金色的雏菊。还有更多细节,一一能从神话中找到对应,但是被运用到一个当代小说上,隐晦的神秘的,却需要读者去挖掘出来——而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像一道晴天霹雳打来一样,被震惊了——原来文学可以有这么多的内涵,这么美妙。如果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这本书和《如何阅读一本书》有什么相似之处,那么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也时时刻刻的传递了他的一个观点: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乐趣,我们应该从阅读中追求心智的开发,和更深层次的体验。“真正的伟大的小说或者戏剧,……对读者是有要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教给我们如何阅读它。”而作者作为大学的文学教授,也强调了阅读的趣味性。“读书要有乐趣。虽然我们称之为文学作品,但其实它们都是一种形式的游戏……”。总之,太喜欢了。

一本很不错的书

一口气读了五十五页,仍不舍放下。托马斯-福斯特不仅在谈读书、谈写作也在谈人生。据说梁文道先生在《开卷八分钟》强力推荐。该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世间只有一个故事”,这类似于博尔赫斯“所有的书都是一本书”。就说这些吧,书还未读完。本来是写短评的,不知怎么搞得--误入藕花深处?

新阅读方法初试+本书阅读报告

一直想试试之前看的阅读方法,验证一下“完完整整看完一本书后的结论,跟10分钟带着问题去阅读的答案,相差无几。”这件事的正确性。于是就找了一本这本看起来类似方法论的书,提了几个问题,然后去书中找答案,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因为这本书就算真的再让我读一天,恐怕我也不能得到更多东西了。只读了一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基本上这种实用性的书籍确实都可以尝试一下。看着书名一开始以为是讲,阅读文学首先你得XXX,然后你再XXX,最后XXX之类的纯方法论中间夹杂支撑论点的论据和具体事例,事实上并不是,这也跟读前提的问题产生了一定偏差,本想在书中找到关于在读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小说,却对当时历史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正确把握关键,却并没有找到。本书主要是围绕西方文学,诗歌,来开展的。受众群体是那些想知道文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是如何对一篇文学作品做出解读的人,对于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不太相符,而且普适性一般,每章节讲的都是,读到对于人物某个细节的刻画,就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场景的一个描述,就能知道全文主旨,达到一种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境界。书的最后附了一个书单,大部分是上个世纪甚至更早的西方文学作品,从奥德赛到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等,日后有空可以拿来对照看看,窥一下西方文学的门径。可能全书的精髓就是这个书单了。最后写道看文学作品最大的宗旨还是自己开心就好。(这话我也会说)“不要非等作家死了才去读他的作品,活着的作家可能更需要钱用”

苹果不只是苹果,除非……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常常随手摘下看起来内有乾坤的关键词,“苹果”无疑是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我指的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法,像是圣经故事里伊甸园的苹果树、希腊神话中掀起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或者巴塞尔姆对《白雪公主》的戏仿。而是不那么明显的象征: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地图终结的地方》,老人死里逃生,因为他拒食偷来的苹果;厄普代克小说中的背景苹果园,抑或唱着《别坐在那棵苹果树下》的姑娘;还有格雷厄姆·格林的集子里,多个短篇都用了苹果作道具。明明换成任何其他物品都能说得通,为什么偏偏是苹果?普遍到某一天,主人公吃苹果看上去都像在饮鸩止渴。这个问题在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看来,再简单不过了。他的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就像一套万用公式,帮助我们内行地读书。虽然阅读的深度离不开知识积淀和人生阅历,但福斯特领进门,我们再不会错过作者抛出的暗示,譬如,我们心照不宣,此处只能是苹果,绝不是香蕉、橙子、梨。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即关于人性,所有创作这唯一故事的组成部分。尽管没有人能熟读世间所有作品,但其中自有规律可循。福斯特认为,记忆、象征和模式是区分文学教授和普通读者最重要的三点。通过一些小技巧可以大大提升阅读品质,至少成为非普通读者。没人能读遍世上所有的书,读几部深受作家喜爱的经典却不难,莎士比亚、《圣经》、《格林童话》都是佳选,象征和模式很可能取材于此。拿苹果的例子来说,小说中的苹果可能出自莎士比亚(或者其他被奉为宗师的全民皆知的巨擘),《威尼斯商人》有言:“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哩。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好、心中腐烂的苹果。”或是出自《圣经》,我们耳熟能详的苹果的原罪。或是出自童话,比如《白雪公主》的苹果。联系上其中某一点,你就比字面意思多看透一层深义,风平浪静的表面可能暗藏激烈的影射。这个方法用以对付艰涩难懂的文学更是事半功倍。什么意识流、后现代、魔幻现实,别怕,可没有名字看上去那么曲高和寡,依照福斯特的良训,提炼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玩味再三,若能看出其中的似曾相识,那离作者的真正用意大概也不远了。动用记忆储备、随意发挥想象,会不会是过度解读呢?这其实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最出彩的地方,别小瞧了福斯特的专业精神。读者的一家之言只是私人阅读体验,代表不了作者的用意,随心所欲任意解读当然不行。记忆、象征和模式的分析,一定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细心阅读、捕捉字里行间的线索同样是个有趣的过程。比如在《测验》的章节里,福斯特向我们示范了一篇文本的解读。引人联想的线索不会只出现一次,要么是反复出现同一个物象,要么是有能相匹配的其他物象呼应,福斯特因文本主人公的经历将她对应珀尔塞福涅的模版,她的母亲和兄长、佩戴的衣饰和携带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和遇到的小人物,也都完美对应了模版的设定。否则,这种联想就是没有说服力的过度解读。解读可以见仁见智,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最富魅力之处。福斯特的学生在同一篇文本中关注到鸟儿与飞翔的意象:栖于“高坡”、声音“飘”下来、“掠过草坪、跳上小路、跃过台阶”的动作、还有“举起两臂伸了个懒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把手臂张开放下”,都可以解读为对飞翔的影射。忠于文本本义、高于文本内涵,文学书就像一根风筝线,平衡着现实与自由。翻开一本文学书,你知道苹果不只是苹果,除非你是一个阅读的门外汉,或者你还没读过托马斯·福斯特。——丙申年读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重回小学

在刚刚读完这书的几天里,我不管看电影还是读故事,都试图用作者传授的方法解读。有的很成功,而另一些好像没什么效果。不过作者倒是会安慰,读者或观众在解读作品时的地位要高于作者。读者的文学修养越高,则越能从好作品中获益。这种益处不单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同时也有读者自己被激发出来的。这个理念是与艺术欣赏理念保持一致的。但刨根问底式的探究作品的象征与模式,会很快让人感到疲倦。这可能是一种脑力不盛的表现。解密很迷人,但如果让这种疲倦持续下去,恐怕最终会厌恶这种打开艺术的方式。于是我想到一种轻松一点的方式。我当然明白,发现某某历险记就是一个变异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很了不起的,在发现新老相通的体验中成就感翻倍。但如果我压根就不知道爱丽丝呢?难道我就不能觉得某某历险记是一部五星佳作吗?对自己来说,当然五星。但这时千万不要招摇,以免为自己的物质付出代价。所以说,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只要放弃交流心得的乐趣,自己阅读获得的小喜悦,还是很轻松容易的。搜索记忆,寻找象征,发现模式,这是托马斯·福斯特在两本书中都分享的阅读方法。两本书读完后,我想起了自己的小学。好像一直都在学习总结中心思想。谁没发过这样的抱怨:哪有什么中心思想,或许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呢!对曾经的困惑,或许现在可以给一个阶段性的回答:绝大部分作品还是有中心思想的,不要轻信作者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你自己的理解反倒更加重要。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 neverbacktalks 即可关注同步发布内容。

读一个故事的数十亿种方法

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而托马斯·福斯特说只有一个故事。我认为那唯一的故事,那个单一神话讲的是我们自己……而在《玫瑰的名字》里,艾柯写道:我仿佛觉得,现在我写在纸页上的,就是你,不知情的读者,现在所读的,无非是一些拼凑起来的文集摘录,一首形象的颂歌,一篇无尽的字谜,不过是转述并重复那些残存的纸页上的片段对我的启示。我不知道是我一直谈论它们,还是它们通过我的嘴说出来。……不知道我所写的是否有某种含义,或者含义不止一种,而是很多,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含义。我们试图表达自己和理解别人的实践经验,不断向我们证明,文本的意义并不是文本的创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理解完成之后,文本才被赋予完整的意义。而读者这一边的理解过程,完全可能催生作者意想不到的新的意义。如果莎士比亚看到《纸牌屋》的演绎,他怎能不为这个新的理查三世和伊阿古拍手叫好,并像我们一样期待弗兰克未来的故事?但我敢肯定,他也同样会为我们不能理解400年前的他所要表达的某些观念而捶胸顿足。他也许会抓住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衣领,告诉他哈姆雷特与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关系应该得到这样那样的表现。但这位导演,还有我们观众,会告诉他,我们会试图用哈姆雷特十六世纪的眼睛去看待剧本,但我们选择这样理解,是因为这样对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有意义。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强调读者对于文本解读的作用。它也许是被强调得太多了。只有一个莎士比亚,而且他是一个生活在十六世纪后半的诗人和剧作家,这是托马斯·福斯特试图向我们强调的。他认为,即使只是我们花几分钟就能读完的短篇小说,也是作者花费数天甚至更多的心力写成;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会不断地进行横向思考,将他所读所见的通过笔下的文字传递给他想象中的读者。读者通过联系自己的记忆,探索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并发现作品中使用的模式,将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同时为自己的阅读增加多得多的乐趣。这是一种建构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方法论。读者被要求理解和记忆众多的典故和原型,以便理解作者用同样的典故和原型写成的小说,并用自己的记忆和经验作为水泥,和作品一同构建意义的大厦,或其中的一块预制板。在阅读经典和文学作品日渐成为时间上要求太高,经济上又几无回报的活动的今天,福斯特建议的方法似乎过于奢侈。当读者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恐怕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我为什么还要一本书教我如何读小说?为什么我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或者更有主见一些的读者,会问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不能用更加时髦的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的方法去剖析一部作品。一个不直接相关,但可以用来给福斯特辩护的事实是,工业文明除了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快,更没有时间读书,也将“文本”的含义大大扩充了。即使你没有读过《圣经》,《埃及王子》和《低俗小说》也会让你对其中的某些片段略知一二。对互文性的探究并不需要限定在文学的领域。“自己的理解”当然也受读者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本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显式的还是隐式的却大有讲究。例如对《教父》的几篇书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片的影响,以影像化和形象化的笔调来谈论小说和人物,[1]而没有看到小说实际上是一个意大利人写意大利家庭如何被美国文化整合同化的故事。它和电影的大受欢迎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处于一个传统家庭受到各种社会风潮冲击的时代。[2]缺少这些理解,《教父》是个很棒的黑帮故事,但小说远没有电影来得紧凑有趣。而如果把《教父》当成一部家族史的后期篇章,读者就更能对《教父 II》里这个家族的分崩离析感受到普佐和科波拉希望我们感受的沉重,而不是把迈克尔看作家族危急关头的救主。不可否认,当寻找象征、模式和上下文成为习惯,它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我们利用直觉理解作品的能力,和作品带给我们的原始冲击。福斯特自己也在书里抱怨,“我们这帮文学教授饱受记忆之累……想不这样做都不行”。但对于小说,一种可供反复咀嚼的文本,第一印象和直觉的冲击并不太容易受到发现模式的影响,而理解象征与模式更可以让我们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至于解构主义的解读,福斯特抱持否定的态度。福斯特认为解构主义者读小说不过是把在整体上才能完全体现意义的作品拆得七零八落,去研究里面的零件,比如某个词语的二义性,然后得出与文本不甚相关的结论。将解构主义进行极端的理解,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本的意义只与读者对词语的理解有关。他所指的解构主义似乎不同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德里达仍然主张把词句放在文本的解构中去理解。福斯特所反对的,大概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或曰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该学派的领军人物德·曼认为文本本身并无意义,文学系所做的不过是用心理、政治、历史等等学科的知识,试图赋予文本以意义。有关文学的理论,不过是掩饰文本所含有的不可决定性——也就是不可解读性,的手段。福斯特的主张更与我们的直觉一致。正如文学作品里提到平常的吃饭一事,必然有它的用意,作者们想必不会为了写下一些本身没有含义的文字,而大费周章地谋篇布局。德·曼提到的不可决定性,或许正反映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必然存在的理解断层。他用来证明这种不可决定性的诗篇,济慈的《海伯利安的陨落》,可是带着被这样解读的预期写成的?我想不是这样。理解文学作品,也许还是要首先尊重作者表达的意愿,和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有效性,预设文本是一种有效的意义载体。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部分地认同德里达的解构,即应当考虑到作者的意图,同时承认作者有“言外之意”的可能就好。但如果读者又是作者,福斯特对作者意图的淡化就让他们感到不适。我在前文里也多次表示了对作者意图的猜测和好奇之心。福斯特却将文本作为作者观念最忠实的代言人。如果大家都像蒙田和卢梭那样诚实就好了,可是我们如何得知他们真的诚实?无疑福斯特以文本为根本的方法更加可操作,我们只要承认已经写成的文本就是既成的事实,是那个唯一的故事的一部分就好。但这也就是承认还有千亿个心灵,它们所在想的我们完全无从得知。人可以想一套说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但至少我不能一边在脑海里想“写到中午了好饿啊”,而不在这篇书评里留下同样的文字。只有在笔落在纸面,手指按下键盘那一瞬间,作者的所想是我们可以去感知的,这也许就是写作和阅读的意义吧,不然不同的心灵还有什么办法去交流?只有一个故事,这仍然是理解福斯特的文学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正如人类只有一套从最早的单细胞动物遗传和演变至今的基因,我们也只有一套迷母,用来描述人性的互动产生的无数喜怒哀乐。基因的变异在对环境的适应中被保留下来,唯一的故事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面貌。所以象征物会不断改变,在中国是王母娘娘,在希腊则是赫拉,背后的原型却还是那个单一神话。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去接近这个单一神话,目的不是那个我们早已熟稔的唯一故事,而是看它“用怎样的‘钹’来弹奏”。正如我们感兴趣的是俊美的面容而不是下面的骷髅,在文学里,看懂另一个人怎样讲故事,比看懂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更有意义,可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又不得不尽量去理解每一层文本和前文本再到象征再到模式的含义,直到接近最下面的原型和骨架。如此说来,福斯特提出的方法,既然是从只有一个故事的假设出发,自然也可以应用到中国文学甚至“网络文学”中去,只是读懂它们需要一套不同于西方文学的知识体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要求。虽然我是中国人,却不敢说对《山海经》比对《圣经》更加熟悉。或者,这意味着要读懂东野圭吾,我们还得从星新一、江户川乱步一直上溯到紫式部?福斯特说,并不是这样,我们并不需要成为文学教授而读懂小说。从我们自己的知识和记忆,我们就能理解一个故事,毕竟故事只有一个,每个人有一种读法。即使不知世界上有日本,东野圭吾所写的情感冲突也能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乐趣。但是如果我们能从象征和模式的角度去理解《白夜行》,而非仅仅欣赏它的情节,阅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我想福斯特所说的乐趣可以用两个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表述。在描述不加思索地读小说,随着情节又哭又笑的乐趣时,他用的或者想的词是“fun”,而在读懂一篇小说背后真正的故事时,他用的或者想的词是“joy”。Joy 描述的是我们在为我们的时间(也就是生命)创造和赋予意义时,所体验到的那种幸福,它来源于一定的努力和思索,还常常伴随着不少的失落和烦恼,但只有它能够和不愉快的记忆一起被保留下来。[3]一个故事有数十亿种读法,而我读过的一切文本的记忆,将决定我如何读这本书。我在读的这本书,又将影响我对过去读过的一切的记忆和感受,这种与作者共谋,而又独一无二的体验,能够带来持续和改变一生的乐趣。给玫瑰以名字,给文本以意义,给阅读中的自己以幸福吧。Footnotes:1《卫报》:http://www.theguardian.com/childrens-books-site/2014/feb/09/review-the-godfather-mario-puzo ,不知道为什么放在儿童书里。2What Puzo Godfathered 40 Years Ago http://www.wsj.com/articles/SB100014240529702048863045743086032662736523所以《头脑特工队》里的主角叫 Joy 而不是 Fun,是很有道理的。

对意象的解读

它的英文名,"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更接近这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封面的注解,给出了读这本书的最好理由:"More understanding, More insight,More Pleasure"在认真写就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意象的存在。这些意象,与文学相伴而生,读懂它们,才会对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会带来更令人满足的共鸣。即使只是单纯看个故事,能够对作者潜藏在故事中的谜底多些了解,也是件有趣的事。一、“世间只有一个故事”世间当然不止一个故事,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源自一条由人类的悲欢离合所汇聚成的“故事之河”。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人各有不同,痛苦却几多相似。面对未知,会有恐惧,会心绪不定;亲历衰老,会有无可奈何;罹患重病,会挣扎求生;直面死亡,逃不脱对意义的追问;欲望之火的灼烧,所爱之人的离去,这一切,都流进了“故事之河”,翻滚不定。所有的作家都在这条河流的哺育下成长,创作时,也不可能脱离。这一切,提供了解读故事,解读意象的基础。二、追寻者开篇讲述的就是“追寻”这一模式,作者总结了五个要素: 一位追寻者;目的地;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路上遇到的挑战;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这样的讲述,让我想起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在文学领域,一在电影领域。这样的模式,不是为了固化创作,而是为了帮助更好的表达,想想唐诗宋词就会明白。三、问题书的最后用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为例,讲述了该如何分析作品,它至少应包含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第一题: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你认为它有什么含义?)第二题:作品是如何表达主旨?(作品运用了什么元素表达其中的含义?)分析能力并不会凭空得来,“最不可取的是那种天马行空的解读,与故事本身内容没有多大关系,揪出文本中的一个词,或假定存在但其实并有呈现的意象,断章取义,大发议论”。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