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橄欖樹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7日
ISBN:9789866513299
作者:Susan Abulhawa

作者简介

薩依德巴勒斯坦論述的體驗版。
具備文字上的深度與力度
獲得2007 年「美國書訊獎」歷史小說類大獎
( USA Book News – Winner 2007 Best Book/ Historic Fiction)
當你進入到本書的核心,它將讓你心潮澎湃,為你所不知道的苦難世界同苦同悲,也為你打開了世界另一面向的一扇窗
無數個黑夜
裹我以深沉的憂傷
衝擊我,考驗我,有如
夾帶悲愁的巨浪
多數美國人無法像我們這樣愛。關鍵在於他們活在安定安全之中,活得太淺,很難把人的感情推入到我們所活過的那種深度。
我們悲傷,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喪失,我們的家人就和死亡一樣,唯有躲開你,才會使你幸福,---
如果薩依德的巴勒斯坦論述,讓世人瞭解了他同胞們痛苦的處境,那麼這本書可以說是薩依德論述的體驗版。
作者蘇珊.阿布哈瓦(Susan Abulhawa)扣著幾次歷史事實如1948猶太建國、1967的6日戰爭、1982夏提拉(Shatila)與薩布拉(Sabra)難民營大屠殺、 1983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攻擊案、2002階林屠殺…等,六十年來巴勒斯坦人的苦難歷史寫成本書。她透過書中人物,讓讀者看到了他們的惶惶不可終日,並揭露了巴勒斯坦歷史上的血腥路標。
本書的原始材料都是歷史事實,作者將虛構與文獻加以揉合的手法,正是本書的力量之所在。
英國泰唔士報(TheTimes /UK News)在2010/2/6的評論 很值得提出參考:《哭泣的橄欖樹》絕不耽溺於種族情結,更不偏向種族主義。受苦與犧牲並未成為特定訴求的符碼,勿寧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成就之一。這本小說的寫作,其行文詩意,是現代阿拉伯寫作的特點。作者掌握了阿拉伯語的細緻慇勤與充滿意像的特點,揮灑其所謂的「阿拉伯之舞」,可說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2009年新年前夕爆發的以色列攻擊巴勒斯坦事件,意外地使這本小說受到擅長發掘新人作家的出版集團Bloomsbury的注意。打造過《英倫情人》、《哈利波特》、《追風箏的孩子》等國際重磅暢銷書的Bloomsbury,信心滿滿地簽下這本小說的英美兩地英語翻譯權,比照《追風箏的孩子》的行銷規格,在2010年2月給這本小說一個新的名字MORNINGS IN JENIN,上市發行。
故事在海法附近的艾因霍村揭開序幕,以阿布赫傑一家人與橄欖種植為核心,一九四八年「大禍臨頭」。在西方國家支持下,猶太復國份子入侵,佔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家園與清真寺。村莊遭到攻擊,村民被迫流放,蒙受損失、流離與羞辱之苦,最後落腳在難民營,階林。走到這一地步,「睜開眼睛,難民惶惶不安地發現,他們正慢慢地被人從這個世界上抹掉」。猶太人以各種手段斷絕他們的生機,其用心與納粹德國無異。
艾因霍(Ein Hod)村的一家巴勒斯坦人被趕出世居祖宅的那一天,一個名叫伊士瑪的新生嬰兒,遭到一名以色列軍人擄走,成為猶太人的兒子,取名大衛。
伊士瑪丟失後,他的母親達妮亞生下女兒阿梅爾。《哭泣的橄欖樹》便是在敘述親兄妹阿梅爾與大衛,從敵對到相認的曲折故事。
在階林難民營中出生,阿梅爾一生下來便被丟入一個不斷喪失的世界,失去家園,失去親人,失去國家民族。但在殘缺的人生中,每天黎明,父親為年幼的女兒朗讀,讓她覺得自己擁有的愛「大如海洋及其全部游魚」。但另一方面,卻又活在母親患難人生的哲學中:「無論什麼感受,緊鎖放在心裡」,大悲大喜皆不形於色。
阿梅爾的一生是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六十年衝突的縮影,從階林到耶路撒冷,到黎巴嫩,到陌生地美國,到重返階林,傷痕與恐懼,親情與愛情,步步血淚,其間有仇恨,有寬恕,有大愛。
《哭泣的橄欖樹》是小說但也是歷史,人物雖屬虛構,場景都是真實,也是作者蘇珊.阿布哈瓦(Susan Abulhawa)顛沛流離的故事。她是巴勒斯坦人,出生於6日戰爭的1967年,故事跟著她苦難的生活-----科威特、約旦和被占領的東耶路撒冷,最後到達美國,目前定居於賓州。這幾乎就是她個人的傳記,也是今天巴勒斯坦人的傳記。同時也揭露了九一一紐約雙子星大樓事件背後令人淌血的動因,揭開了新聞頭條底下不為人知的真相,為現代世界一場活生生的政治衝突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内容概要

蘇珊.阿布哈瓦(Susan Abulhawa)
巴勒斯坦人,一九六七年出生,一出生就成為六日以阿戰爭的難民。自幼顛沛流離,住過科威特、約旦和被占領的東耶路撒冷,最後到達美國,目前定居於賓州。
青少年時期移民至美國後接受寄養制度的安排,在北卡羅萊納州長大,就讀費佛大學﹝Pfeiffer University﹞,並在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取得營養學碩士學位。
蘇珊對西方媒體看待以巴衝突的報導感到失望,經常投書報紙的論壇版,她的文章見於許多報章雜誌。創辦非政府組織「巴勒斯坦園地」 ﹝Playgrounds for Palestine, Inc. www.playgroundsforpalestine.org﹞,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與各個難民營為兒童建設遊樂場,捍衛占領區內巴勒斯坦兒童的遊戲權。
作品常見《紐約日報》(New York Daily News)、《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及其他出版品與文選。


 哭泣的橄欖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部以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为背景的小说,每句每行都优美而深切,每段每篇都酸楚而伤感,在行与行、段与段的空白处,在作者无法以言词表达的地方,是掩不住的痛苦和呐喊,血泪在其间默默流淌、蔓延,无声地向上天控诉着不公与不义。苏珊-阿布哈瓦的牵绊《哭泣的橄榄树》的作者苏珊-阿布哈瓦出生于1967年,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没有国籍的难民,是一个被犹太人赶出故乡—一个祖祖辈辈居住超过数百年的地方—的巴勒斯坦人。在经历了颠沛流离、死亡恐惧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后,苏珊终于在美国落脚并接受一系列的正规教育。身为一个巴勒斯坦人,苏珊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同胞有剪不断的牵绊,她积极写作、持续投书,努力要说出那些被西方报纸标题掩盖住的事实。苏珊在2002年便完成《哭泣的橄榄树》,以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的故事来呈现巴勒斯坦人的真实命运。然而这本书完成的时间很糟,那是西方国家在目睹纽约双子塔轰然倒下后的悲情岁月,每个裹着头巾、穿着长袍的穆斯林都是西方人心中的魔鬼,几乎没有出版社敢于发行这部小说。当《哭泣的橄榄树》在美国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出版拒绝时,国际局势与氛围也悄然地发生转变,美国拿下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却没能找到本-拉登和大杀伤性武器,所有人开始静下心思考,今日的敌人是怎么形成,仇恨是从那一片土壤滋生出,历史脚步是在那一刻步向歧途?在2009年新年前夕,以色列再次攻击巴勒斯坦,国际出版社Bloomsbury随即买下小说的英美版权,将作品更名为《Mornings In Jenin》,以高规格的行销级别,于2010年2月上市出版。这部小说在发行上所经历的曲折磨难,一如巴勒斯坦人这六十年所走过的道路。阿梅尔-阿布赫杰的悲伤1948年,阿梅尔尚未出生,她的祖父母当时还住在海法东边的艾霍因村,阿梅尔的祖上定居此地已经超过四十代,成片的橄榄树也是祖上种下、代代相传至阿梅尔祖父手中的。那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阿梅尔的父亲哈山在此娶了母亲达妮亚,并生下两位哥哥约瑟与伊玛士。父亲的弟弟达维希也在此成家立业。早在前一年,巴勒斯坦就已经动荡不安,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用暗杀、爆炸和驱逐来对付当地的巴勒斯坦人。1948年5月,犹太难民倾巢而出,宣布成立犹太人国家,将土地的名字从巴勒斯坦改为以色列。在武装冲突中,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签订了停战协议,宣誓和平共处于新国家。艾霍因村举办了盛大宴会庆祝和平的到来,但宴会才刚结束,以色列便发动攻击,将艾霍因村变为一片废墟。阿梅尔的母亲达妮亚在这场攻击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与兄弟,全家人和活下来的村民还没来得及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以色列军队用枪支、子弹驱赶出自己的家园,历经三个日夜的翻山越岭,住进搭盖着临时帐篷的阶林难民营。在这场艰辛的徒步跋涉中,阿梅尔的叔叔被以色列军人的子弹打成瘫痪,阿梅尔当时才六个月大的哥哥伊玛士则就此失踪。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土地、家园、财产,一夕间就都被放进犹太人的口袋里。由于失去家国的过程过于突兀与荒谬,大家在阶林的心情反而显得平静,相信联合国和国际舆论很快便会将这个错误给纠正过来。直到1953年,难民营的帐篷就要变成土房时,大家才幡然醒悟,返家已经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这年,阿梅尔的祖父独自潜回家乡,让以色列的子弹结束自己的性命。1955年,阿梅尔出生于阶林难民营,在以色列军人的军事管制下成长,靠着大人口中听来的故事遥想家园的幸福美景。阿梅尔与母亲的感情很疏远,咬紧牙关,将感情紧锁心里,是母亲对阿梅尔的告诫。直到多年以后,阿梅尔亲历母亲的伤痛后,才彻底明白母亲爱她的方式。父亲哈山非常疼爱阿梅尔,每天清晨都会在曙光中用低沉的嗓音为她读诗,直到1967年以阿战争爆发。1967年以色列突然对埃及发动攻击,阶林难民营在消息传来后便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在为期6天的猛烈轰炸中,阿梅尔和同年好友始终躲在厨房的坑洞里。当国际救援组织将阿梅尔和同伴从坑洞中救出来时,周围的一切都已经不复昔日的景象。在这次的攻击后,阿梅尔永远地失去父亲,母亲的精神不再正常,而哥哥约瑟则在四十天后才传来还健在的消息。哥哥约瑟在遭到囚禁和刑求的那四十天里,他见到一个和自己外形酷似、眼角有疤的以色列士兵,这个士兵叫做大卫,不过约瑟当即知道这个人就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弟弟伊玛士。多讽刺的景象!大卫见到约瑟时内心也大为震动,自己可能是个巴勒斯坦人的念头瞬间浮现,不过大卫立即将念头从脑海中抹去,还在第二次见到约瑟时将他痛打了一顿。而这次的痛殴,让约瑟毅然抛下阿梅尔和母亲,加入总部设在约旦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梅尔那个只剩一副残躯的母亲过世,叔叔达维希按照哥哥哈山的遗愿,将阿梅尔送到耶路撒冷的一所孤儿院。阿梅尔在那里虽然远离亲人的照顾,却有机会接受免费的正规教育。达维希叔叔请求年仅十四岁的阿梅尔,务必接受这样的安排,唯有如此才能摆脱难民营里的绝望与悲哀。于是阿梅尔离开阶林,独自住进耶路撒冷的孤儿院,并在1973年毕业后取得奖学金赴美国念大学。阿梅尔在美国的生活与其他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的人一样,试图抛下往日记忆,但过去却如影随形;想要融入现下环境,但隔阂却高大如山。阿梅尔就在这种摇摆不定、浑噩困顿的心境下,以优异成绩取得大学文凭,进入硕士班研读。在研究生毕业前夕,一通电话改变了阿梅尔的生命轨迹。那是哥哥约瑟从黎巴嫩打来的,断绝音讯超过十年的哥哥辗转找到妹妹的通讯方式,特意打电话来通知阿梅尔即将升格做姑姑,并请求阿梅尔务必到黎巴嫩来与家人重逢。阿梅尔在六个月、从研究生毕业后,随即搭上飞机前往黎巴嫩贝鲁特见哥哥与嫂嫂,没想到的是,阿梅尔还在这次的团聚中,遇到自己未来的丈夫,一个经历与自己相似、曾经在牛津大学读书、如今在黎巴嫩难民营行医的巴勒斯坦人麦吉德。这年是1981年,距离隔年的夏拉提与萨布拉难民营大屠杀只有1年的时间。阿梅尔和麦吉德结婚后就住在夏拉提难民营的附近,一个行医,一个教书。1981年中起,以色列便不断对收容巴解组织的黎巴嫩进行军事挑衅,为的是激怒巴解组织发动攻击,如此一来以色列便能名正言顺地对黎巴嫩出兵,一举歼灭巴勒斯坦反抗组织。局势到了1982年中,已经进入一触即发的状态。约瑟与麦吉德要求怀有身孕的阿梅尔回到美国,并尽快为同样怀孕的嫂嫂申请政治庇护。阿梅尔回到美国没多久,以色列便以“对巴解组织进行还击”的名义,对黎巴嫩发动攻击行动,并宣称是为了“维护和平而被迫入侵”。最终美国总统里根出面斡旋,保证只要巴解组织撤出黎巴嫩,便确保留在难民营中的妇孺的安全。哥哥约瑟与巴解组织一同撤至突尼斯后,就剩嫂嫂、年幼的侄女、嫂嫂腹中的孩子留在夏拉提难民营,阿梅尔的丈夫麦吉德则是继续留在当地照料妇孺们的医疗需求。不久后的9月10号,哥哥约瑟打来电话通知阿梅尔,麦吉德在以色列的炸弹攻击下死亡。9月16日,以色列不顾停火协议,派大军将夏拉提和萨拉提难民营团团围住,禁止难民外出。当夜,以色列在黎巴嫩的盟友长枪党进入难民营。阿梅尔后来在美联社的照片中看到了嫂嫂、侄女和嫂嫂腹中孩子的下落—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中,侄女被压在嫂嫂身下,嫂嫂则是肚子被破开、睁着恐惧的双眼瞪视着天空。屠杀事件发生后,美国《新闻周刊》刊载了封面故事“煎熬中的以色列”,杀人者摇身一变成为受害者,美国背信弃义还篡改事实,全世界都对巴勒斯坦人的血视若无睹。隔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五十多人丧生,中情局公布了嫌疑犯的照片,那是阿梅尔的哥哥约瑟。阿梅尔生下一个女儿,就像母亲达妮亚以冷漠来禁锢自己,阿梅尔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疏离女儿赛婼,阿梅尔害怕再次失去所爱,更怕自己的厄运会玷污女儿的幸福。一直到2001年,那个被称为大卫的哥哥出现时,阿梅尔才鼓起勇气走出心的牢笼,将自己家族所经历的困难,对女儿和盘托出。2002年,女儿赛婼与阿梅尔一同回到阶林,去寻找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根。与1948年一样,阶林还是一个受到管制的难民营,一平方哩的地方,住着稠密的人口,在有限的土地上,房舍只能向上颤巍地搭建,这个如同垃圾堆的地区,与不远处以色列那整齐雅致的公社形成强烈对比。阿梅尔在阶林找到了许多儿时玩伴,都已经成家立业,不过家家都有孩子被杀害、监禁的经历。此刻的阶林被西方媒体称为恐怖份子大本营,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在当地相互攻击的事件层出不穷。就在阿梅尔和女儿抵达阶林的第三天晚上,以色列对阶林发动强烈的军事攻击,炸弹连续轰炸了9天,推土机更是被派出来将建筑物全数推倒,无论里头是否还有人活着。就像1967年那次的攻击事件,阿梅尔带着女儿躲在昔日好友家的地洞当中,静静等待以色列士兵执行完任务,阶林重新恢复平静为止。然而9天的攻击时间实在太长,地洞里的水和食物无法支撑更长的等待,因此当轰炸声停息后,阿梅尔便冲出去查看是否有救援人员抵达。而这次,等待阿梅尔的是一个以色列士兵的一颗子弹。阿梅尔的生命就结束在这个她出生的难民营里。难以掩饰的恨意《哭泣的橄榄树》全书是以极为优美且深刻的笔触写成,尽管发生在主角阿梅尔身上的事情残酷而悲惨,但作者却刻意以收敛的情绪来表达,将仇恨和愤怒压抑在文字的空白处。《哭泣的橄榄树》原始书名是《大卫的疤痕》,由此可以想见小说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涵曾经过修改。在书中,大卫原是阿梅尔的哥哥,在六个月大时被一对没有孩子的犹太夫妇给带走,这对夫妇之所以会夺走大卫,是因为他们“太想要一个孩子”,因为“一见到这个孩子就喜欢的不得了”。然而,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凄厉呼喊,却时时萦绕在犹太夫妇的耳边,终身折磨着他们的良心。其实,大卫所代表的就是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当犹太人因为“太想要拥有自己的国家”时,他们从巴勒斯坦人的手里狠心地将土地夺走,他们掩住双耳、遮住双眼,假装听不见、看不到巴勒斯坦人的悲切。就算犹太人可以享受拥有国家的幸福,但良心的纠结将永世跟随。犹太人如果要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就应该像书中那对犹太夫妇那样,诚实面对偷窃的事实,承认巴勒斯坦人对这片土地的主权,并设法找到一个与巴勒斯坦人在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存的方式。小说的调性和重心显然是随着书名改为《Mornings In Jinin》而有所调整,故事重心从大卫移到阿梅尔身上,调性也从激烈的愤怒转为和缓的理解与包容,并在结局处以三个分别代表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和美国人的角色,一同站在阿梅尔墓前来表现最终的和解。只有当作者在描绘那些真实发生、却被掩盖的屠杀场面时,其间的愤懑与不平才掩不住地冲出纸面。这样的调整或许是为了让小说能顺利出版所不得不做的妥协,但结果却产生更强大的震撼性,隐忍的愤怒,加上深切的悲伤,比起大声的怒吼传得更远、钻得更深。《哭泣的橄榄树》在行文间,可以看到阿拉伯语言所特有的诗意,每个字句既讲述了一段故事,又可以单独摘出成诗。可贵的是,《哭泣的橄榄树》的作者彻底舍弃小说家卖弄的天性,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开展内容,有节制地陈述历史真相,以及人物在其中的经历与感受,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和广大的人物谱系控制在简洁的叙事轴线上,让事件本身发声,而不以泛滥的情感描述和狂暴的道德批判,模糊读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知与评价。无论从故事内容还是写作风格来评判,《哭泣的橄榄树》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于历史如何公断以巴间的问题,我们只能静待时间的发酵结果。
  •     首先要说明:巴勒斯坦民族的流亡史是一则沉痛的历史,并且这段历史远未看到终点的可能性。但若要以对待这段史实的沉重眼光来看待这部描述巴人遭遇的虚构小说,就会显得可笑了。这本出自巴裔美籍的职业医师所著的小说,情节与人物设置狗血得可以。它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史小说,从纵向上看,书中人物涉及女主人公家族的四代人,从爷爷耶亚一辈横跨到曾孙女辈,从世代定居的巴勒斯坦山村爱因霍到曾孙女辈被放逐到美国,加入美国籍;横向上看,恩怨纠葛连接了巴以冲突的双方,父亲辈的哈山与以色列人亚里,孙辈的阿梅尔与被以色列军官抚养长大的哥哥大卫。这样的格局显示出一定的野心,可囊括起来看,却像极了一部肥皂剧情节:几代人的离合悲欢,流落在外的至亲骨肉、刻骨短暂的爱情、母女间代代传承的微妙情感、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特殊命运。这些情节可能会一时迷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快意和震撼,可影响力却很短暂,在第一遍阅读就已完全体会书中传达的分明爱憎,我们是绝不会再去读第二遍。作者苏珊.阿布哈瓦在后记中记载:自己创作该书的强烈冲动,源自于萨义德曾说在巴人的苦难史中,尚缺乏一部文学性的描述。如果这算是回复给萨义德的一份命题作文,那它很显然是失败的。它充其量只会引起一时的话题与关注,但要传世,绝无可能。我在前面提及,本书的人物设置格局宏大,作者将本是同一血脉的人物打散然后重组,将分属巴以两个民族的人物又重组再打散再重组,以此来表现历史的吊诡和残酷,而人又是如何在历史境遇中颠沛到遇合。只是作者的情节设置老套陈旧,显得没有新意,只将类似的情节和人物搬到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尤其是书中人物塑造缺乏深度,仅只是作者心血来潮的棋子,想起时才信手拈来。未能让他们成为这段历史的有力证人。另一处败笔,在于令人头晕眼花的不同文体毫无章法的混合使用,从历史记叙角度的第三人称,穿插着以主人公视角的第一人称,且第一人称由女主人公兄妹二人分别占用。鉴于作者已开张名义的坦承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却又在主人公口吻的叙述中突兀的加入大量的新闻纪实报道,让人以为这是一本完全真实的回忆录。如此的文体混杂现象,相当程度削弱了文本的统一性和庄重感。另外,作者对史料的选择上也有失偏颇,既然是以编年史的形式重述历史,在诸如“慕尼黑”等重大事件只字不提。如果说这部书曾经获得业内大奖,那也只可能奖给苦难,而非针对它的文学价值。抛开文本,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值得同情,更应引起悲剧制造及冷眼旁观者的羞耻和歉疚。作为一个80后,我从书中才首次得知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巴人难民营的屠杀。但2009年以色列攻打加沙地带的新闻片段却是记忆犹新,当时巴以双方军事力量悬殊,以色列长驱直入攻入加沙,大肆屠杀妇女孩童,公然使用联合国禁用的“面包篮”和炸子等武器。这些未引起官方重视的屠杀事件由国际特赦等人权组织零星披露,在战争背景下,引起的关注极为有限。事后巴人组织领袖信誓旦旦的表示将以种族屠杀罪名将以色列人告到海牙去,结果却不了了之。数月之后,极力主导这场战争的鹰派人物之一、以色列外交部长蒂芙尼女士访问中国,电视屏幕上的她笑颜如花,所到之处宛如好莱坞明星走红地毯般神采奕奕,中国官方高规格接待。我不但为蒂芙尼这个毫无仁慈的儿童杀手感到羞耻,也为我的国家感到羞耻。在战争平息不久,就迫不及待的接待这个双手染血的女人。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高中讀的,該重溫了
  •     哭了。弱肉强食的社会,谁来关注弱者的悲伤?
  •     很好。深切动人。特意熬夜看了追风筝的人以比照,这个好。风筝文字上有胜出,但在整体深度和烈度上远不及这部。总之一个是历史背景的个人情感小说,一个是承载大爱大痛的历史小说。但作者有时情难自抑,节制有不足。
  •     「我们的一生,他们已经写好了剧本,只不过死刑的延迟而已……」——「这本书,我不会想再看第二遍,它力道太猛,以战争史实为背景,书写一个巴勒斯坦家族四代人的生活,写的非常好,就是因为写得太好太逼真,读完觉得太难受了我讨厌战争!」唯一不足就是作者有时难以自制,导致力道太猛了。
  •     巴勒斯坦可以默默的把以色列打个半残, 把美国打个全残. 然后在默默的和以色列讨论一下历史问题
  •     181010-291010 / bought@台北捷運誠品店 / 對於不認識以巴歷央的朋友,這是一本好讀物/ 無上境的憤怒與悲傷,戰火何時會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