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542611437
作者:[美] 塞缪尔·亨廷顿
页数:484页

作者简介

本书探讨的是二十世纪后期一项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全球性政治发展:即大约有30个 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这本书试图解释发生在1974――1990年间这一 波民主化的原因、方式及其直接后果。本书横跨理论和历史两个领域,但是它既不是一部理 论著作,也不是一部史书。它位于两者之间;它基本上是一部解释性的专著。


 第三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读书笔记2010/5/24民主和民主化欲谈民主化,必先谈何为“民主”。观世间百态,“民主”虽已受到标榜和追捧,但不同国家的民主却有不同的表现和理解,北朝鲜“主体思想”指导下的民主已遭人唾弃,伊朗的神权监督下的民主几近日薄西山,苏联党创造的“民主集中制”已经埋葬了自己,中国党还依然在玩弄概念、偷梁换柱,把“民主”等同于“民意”、“民心”。如果把这些国家宣称的“民主”都当成民主,恐怕“民主”本身就已经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了。所以,亨廷顿先生开宗明义,引用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对“民主”的经典定义,即:“民主的方法是为做出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个人通过竞争人民手中的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这一概念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所优先强调的程序正义,认为从程序上保证选举过程的竞争和参与,是结果正义的前提。根据这一定义,民主作为一种选举程序,竞争和参与就自然成了评判“民主”的两个核心指标。竞争是指选举过程应透明、公开、公正,不能借用权力骚扰、约束和排斥竞争对手,各竞争方应在同等条件下争取民众选票;参与是指每名公民有参与或不参与的权利,在参与投票和参与竞争时都不应受到干扰和阻挠。明确了民主,再来谈民主化。所谓“化”,指过程,“民主化”即指一个国家从非民主状态走向民主状态的过程,它不是结果描述,而是过程描述。对于民主化,这一过程的关键就在于“用自由、公开和公平的选举中产生的政府来取代那些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政府”。历史上的三波民主化浪潮在亨廷顿的研究中,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常常并不独立发生,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及他国,形成一波又一波民主化浪潮。根据亨廷顿的总结,迄今世界范围内主要有3次发生时段较为集中的民主化浪潮:美国和法国革命,在大西洋两岸相继掀起了第一波民主浪潮,美国式保守主义革命得以维持至今,法国激进革命则陷入雅各宾专政,并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反复摇摆;第二波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阵营的瓦解和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战争带来了新的民主化契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诞生了数十个新生民主国,但很快冷战的铁幕降下,东西阵营泾渭分明,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步入了部族仇杀的阴霾;终于,葡萄牙街头的枪声打破了第三波民主化的黎明寂静,西班牙、希腊、拉美诸国的军政府纷纷倒台,庞大的苏联帝国和卫星国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轰然塌落,经历了光州事件血的教训的韩国也张开双臂迎接奥林匹克火炬的希望之光,虽然一个大国脆弱的民主化尝试在坦克履带的碾压下变得血肉模糊,但专制这个“螳臂当车的歹徒”又怎能阻挡第三波浪潮的汹涌而来?第三波民主化探因考察在民主化第三波中步入民主殿堂的国家的历史背景,可以将其变迁模式概括为5类:轮回型模式(Cyclical Pattern)、二次尝试型模式(Second-Try Pattern)、干扰型民主模式(Interrupted Democratic Pattern)、非殖民化型(Decolonization Pattern)和直接过渡型(Direct Transition)。在这五类模式中,除第五类“直接过渡型”国家,前四类国家在历史上无疑都有过民主传统或民主经验,都可以说是在比较了民主与威权后选择前者而摒弃后者,而促使第五类国家发生转变的如下诸多因素,也可以解释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几乎同时发生在70~80年代,而不是在其他时间。在第三波中,由于无法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权力体制缺乏自我更新机制、对外军事行动的失败等各种因素,威权政体的合法性受到挑战而濒临瓦解;60年代的经济增长为中产阶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学分析中被普遍认为是促进和巩固民主的中坚力量;天主教的神父们从圣经中获得了新的指引,解放神学成为生活在威权统治下的第三世界劳苦大众的新福音;在二战后民主得到重建并巩固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民主价值观,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而在一个通讯发达、沟通便捷的世界,一国的民主行动本身亦可成为另一国的民主化契机,在另一国引发一系列迅即而猛烈的民主化连锁反应,波兰人用了10年时间才争取到了民主,匈牙利人花了10个月,东德花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花了10天,而罗马尼亚只花了10个小时。但是,即便这些内外部因素都已存在,且民主化的条件日趋成熟,如果没有政治精英的认同、参与和推动,民主化进程也很难真正启动,“只有政治领袖愿意冒民主的风险时,民主才可能出现”。第三波民主化的过程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1)威权政权的垮台、2)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及3)民主政权的巩固,有些国家仅仅向推翻威权政权的征途迈出第一步便宣告失败,有些国家在成功推翻一个专制政府后又拥抱了另一个专制政府,有些国家则不停地在民主与威权间摇摆不定。在第一阶段,即威权政权的垮台中,威权政府内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反对派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以及威权政府与民主反对派之间的互动和力量对比程度,决定了该国民主化第一阶段的方式是变革、置换,还是移转。-变革-政府内:改革派>保守派;反对派内:温和派>激进派;政治力量:政府>民主反对派;变革过程中,威权政府体制内的改革派主导整个民主化进程,并逐渐将整个威权集团带离权力核心,反对派在变革主要进程中主要从体制外施加变革压力,且反对派内部的温和派占多数,有较强的意愿与政府改革派妥协合作,共同走向民主。大多数政府改革派最初只是自由派,寄希望于在体制内进行局部的、适量的自由化改革来避免政权的全面民主化。但民众自由度增加到一定阈值后便会遭遇威权瓶颈,如不启动民主进程将难有政治空间继续增加,这往往激起民众对民主的强烈诉求和威权政体的剧烈反动。如果改革派的力量足以抵御、安抚保守派要求镇压动乱的进攻,或得到保守派的强力支持,民主变革便会继续,反之则导致自由化尝试失败,保守派上台。同时,如果反对派中的温和派无法压制激进派的过激行为,就会给政府保守派以镇压口实,并威胁整个民主进程。-置换-政府内:保守派>改革派;反对派内:温和派?激进派政治力量:民主反对派>政府;置换过程是威权政府和民主反对派之间矛盾激化,彼此互不妥协,而民主反对派力量强大,最终迫使威权倒台、推翻威权政府的过程。政府内改革派势力微弱或几乎全无,保守派牢牢把握政权而不肯放手,并拒绝任何变革。独裁政府的垮台常常依靠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形成的统一战线(而不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并尤其依赖知识层的领导和动员。这一过程有可能历经数年而无果,反对派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牺牲,如果激进派主导,则置换过程可能发生较为激烈的对立;如果温和派更具号召力,置换过程更容易经历天鹅绒革命而避免流血。当然,反对派内部的权力格局不仅仅取决于各派领袖的领导力,还常常受到政府态度的巨大影响:如果政府对反对派立场强硬,激进派的理论和策略往往更能左右置换进程,反之则民众更愿意接受温和的观点和斗争策略,置换也会更加平稳和顺利。-移转-政府内:改革派?保守派;反对派内:温和派>激进派;政治力量:反对派<政府;移转过程需要政府和反对派的联合行动。政府内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通常能够达成一致,愿意就政权变更与反对派谈判,但态度常常较为被动,并时刻准备扑灭反对派抗议的火焰,但试探对方力量后逐渐放弃对抗姿态,而更愿意参与妥协;反对派在经过抗争尝试后也发现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推翻威权政府,因此愿意与政府沟通妥协的温和派数量会在反对派中占优,并能有效控制激进派的言行。对政府和反对派双方来说,彼此承认对方的合法性(或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尤为困难,也是最需要双方做出妥协让步的核心地带。其次,双方就民主化进程达成妥协的意愿和能力也决定了移转过程是否成功,双方也需要随时平衡和压制内部的各种反对力量,保证谈判过程顺利进行。政府改革派和温和反对派都将后院清理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谈判、妥协并制定和解和民主路线图。第三波的共同特征:妥协、选举和低度暴力妥协、参与和适度交易是第三波民主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谅解”在第三波中是一个核心过程,这需要政府内和反对派内持各种立场的派别之间、政府与反对派之间付出极大的勇气,对彼此做出巨大让步和保持充分克制,并就转型过程中的选举规则和程序达成默契,一同来推动该国的民主化进程。很多时候,由于缺少妥协精神,和解进程会陷入僵局,要么导致政府内强硬势力上台,民主化进程终止甚至夭折,要么反对派通过暴力革命颠覆威权政权。如果选举程序能够启动,民主反对派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把内部的激进分子和强硬分子留在和解进程中,同时对政府进行监督,保证选举过程充分透明、公开和开放。政府在面对选举时,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一种政府会尽量尊重民主选举原则,因为这是他们保持权力合法性的最后稻草;另一种政府则会用尽各种欺诈、恐吓手段左右民主选举,甚至威胁动用武力镇压选举结果,这就需要民主反对派时刻保持警惕和对政府敌对力量的钳制,避免选举流于形式而失去效力。第三波国家的另一显著特征是低烈度的暴力。这种暴力往往首先来自政府,然后激起反对派极端主义分子的反击与报复,但大多都能维持在低烈度水平,不管是冲突范围还是伤亡率都比较小。这种低度暴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一个社会之前经历过较为严重的暴力冲突和对峙,那么在第三波中不管是政府还是反对派都会避免重蹈覆辙;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的同质性也决定了使用暴力的意愿,发展水平和同质性越高的社会越会通过协商妥协达成一致;同样,如果政府改革派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控制保守派并单独推进民主进程,或者反对派能够保持克制、坚持非暴力抗争,也很难引发暴力。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受到约束和控制的暴力冲突都有效保障了第三波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平稳推进。民主化巩固的新问题民主政权在一国生根后,就面临着如何巩固新政权的问题。这里主要会遇到三种困境:转型问题、情境问题和体制问题。如何处理这三类问题,决定了该国民主政权的稳固程度,也决定了该国民主的成效和质量。-转型问题(Transition Problems)-转型问题主要指新政权建立后需要处理和清算旧政权的遗留事宜,主要包括如何对待前政权官员的“虐待者问题”(the torturer problem),以及保证文官体制的“执政官问题”(the praetorian problem)。“虐待者问题”涉及对前政权侵犯过人权的官员进行清算和处置,各国对这些人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宣泄仇恨,有的过于保守,希望忘记过去向前看,比较有建设性的方式是在正义与和解之间寻找平衡,比如南非就在图图大主教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揭露过去白人政权官员的种种罪恶,但对这些人免于刑事处罚。“执政官问题”主要针对那些在旧政权中过于依赖军人统治的国家,如何安抚军队中的既得利益者,平息军人对民主政权的敌对情绪,就成为民主政权最棘手的问题。-情境问题(Contextual Problems)-情境问题产生于该国的性质、经济、文化和历史,是该国所特有的问题,诸如贫困、经济不平等、通货膨胀、少数民族叛乱、巨额外债、恐怖主义、国家主导型经济等,这些问题曾令威权统治者无法解决并因此下台,现在又重新摆在了民主政权面前,如果民主政权建立后依然不能解决这些情境性难题,就会威胁到民主政权的稳定。-体制问题(Systemic Problems)-体制问题是所有民主政权都多多少少要面对的特定问题,效率低、决策慢、争吵不休、党派林立、政府更迭等都是各民主国家的通病,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全社会对民主价值观的信仰,没有长时间的民主探索和经验,新生民主政权便很容易夭折。因此,培养民主文化,让民众抛弃对民主不切实际的幻想、树立对民主制度的信任和信心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一项更重要的工作是在推广民主价值、培养民主文化的同时,也要给民主去魅,让民众抛弃对民主不切实际的幻想。政治领袖和民众都应当明白,民主只是一种更加尊重人性、更加符合平等正义原则的决策理念和方式,它只能解决决策程序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民主可以解决经济衰退、民族冲突、社会贫困等所有社会问题,就等于将过多的功能赋予民主本身,让民主超负荷运转,最终只能扼杀民主。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归根到底需要政治精英和民众对民主价值观真心实意的认可和尊重,并在日常的政治实践中饯行民主,如果民主对大家只是工具而不是价值,就很难真正建立起稳定、可持续的民主体制。
  •     民主对于未来社会应该是个永恒性的话题,永远都不会过时。对于最近的民主大事——第三波,人们也会在长期内乐此不疲的分析解读。看完亨廷顿的《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后,我粗略地梳理了下作者的观点,并形成了一点自己的想法。讨论第三波得先定义及民主、民主化及民主化浪潮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采用程序性定义,将民主界定为:民主是民主政府治下人民通过竞争性选举选拔领袖,包括竞争和参与两个维度。民主化是指用一个经自由、开放和公正的选举产生的政府取代非此途径产生的政府的过程。而民主化浪潮则是指在某特定时间段内发生的一组非民主政权向民主政权的转型。而第三波,是指1974年到1990年间约30个国家转型成民主国家的现象。而对于非民主国家,书中统一以“威权政权”代称。在本书中,作者沿着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逻辑,接着分析了第三波的发生原因。大致来说有五个:政绩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经济发展和经济危机、宗教变革、外部力量的新政策和示范效应。第一个原因是指威权政权将合法性建筑在政府表现(绩效)上,而随着时间推移其效用下降,因为解决了目标也就失去了目标,从而面临合法性危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为民主奠定了基础,体现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变迁上。更直接的是民主化首先发生在中等收入国家,由此有了以人均国民收入为标准的政治转型地带。而经济危机则加剧了威权政府的压力,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宗教变革指天主教的变化,从原来的亲近威权变为反对威权。天主教利用其在信徒中的影响、全国性的资源以及国外教会组织的支持在第三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作者称为仅次于经济的第二普遍性力量。外部力量主要指欧盟、美国和苏联。欧盟成员国身份在经济上极具价值,但欧盟只接受民主国家,这诱使南欧和东欧国家转型成民主国家。另外,赫尔辛基议程是人权和自由在西方获得了国际合法性,为外界促使东欧和苏联的转型提供了合法的平台。美国则是采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手段积极推动威权国家民主化,其最深远的影响是使人权和民主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至于苏联,它退出了在东欧的力量存在,放弃共产主义并支持自由化。对于具体的威权国家,其转型的原因是差异性原因组合,也就是上述五个原因中几个的结合。紧随其后的是对转型过程的分析和阐释。在第三波中,威权政权分三类:军事政权、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转型中的主要参与者可分执政联盟和反对派,细分下执政联盟又有保守派、改良派和改革派的三种,反对派也有民主温和派和反民主极端派的区别。实际中各派间存在多种力量对比。当执政联盟中的变革派占据主动时,转型过程就为主动转变,变革从政府内部发起。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基础牢固的军事政权。当政府与反对派大体力量均衡时,转型过程就为交相转变,双方通过谈判和妥协的方式实现转变。而独裁者不愿放弃手中权力时,就会发生政权取代。开始反对集团结成联盟促成政府崩溃,之后各派再为权力分配而斗争。这种情况下民主的命运取决于反对派中的力量对比情况。由于第三波中政权取代非常少,主要是主动转变和交相转变,这使得第三波共同的特点是谈判、选举和非暴力。当转型完成后,新兴民主国家面临着三大问题:转型问题,背景问题和巩固民主问题。转型问题来自从威权向民主的体制转变,主要是“施虐者问题”和“军事执政官问题”。简单来说,前一个问题是指对转型后人们对前威权官员践踏人权的控诉,政府该怎么办?在主动转变和交相转变中,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赦免,即既往不咎,因此公道不会来临;而在政权取代中,公道则会来得很快;后一个问题则是军队“去政治化”问题,也就是建立稳定的文官——军队体系,使军队回归其永恒性的制度角色——保家卫国上。一般来说,新政府都会推出全面的军队职业化和现代化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取得成功。背景问题则是指转型国家中一直存在的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与政治形式无关而被称为背景性问题,比如叛乱、部族冲突、贫困等等。由于新民主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缺乏有效手段,许多国家出现民主理想破灭情况,与之相伴随的是对威权的怀旧,怀念威权时的秩序、繁荣和经济增长。对民主的幻灭会导致人们远离政治、反对现政府、反对执政集团乃至反对民主制。作者描述道,反对民主的集团在现实政治中处于边缘状态。而对于前三种情况,他提出人们要注意区分民主体制和民主政府。其建议是培育一种民族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行为进行制度化。也就是在民主体制内进行选择,主要是通过选举更换执政集团和政府,重拾信心。最后,第三波将何去何从呢?是继续还是回潮,诸多新兴民主国家重新成为威权国家?作者分析道,到1990年时,许多第三波的最初原因都已经严重削弱或枯竭了。对于“残存”的非民主政权,要实现民主化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存在许多障碍,尤其是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是不适应民主的。而对于回潮,作者分析了诸多因素,但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至此,作者的分析结束。可能是因为预设了立场,我从一开始就对本书持着质疑态度。一般看来,二十世纪后期这么多国家转型成民主国家,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民主成了一种国际趋势,非民主国家反而是少数。但我是在根本上质疑第三波的。在我看来,就像自己真的想考某某资格证和跟着周边人的大流考证是天差地别一样,第三波中的国家主要是被裹挟着转型成了民主制,并非自己真的执着追求民主。那么,我眼中的裹挟是怎样的?第三波中的诸多国家在威权时期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后来由于政府中的弊端和经济危机,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和社会压力,面临着转型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转型方向未定,民主只是选择之一,或者说美国式民主只是一个潜在的选择。但后来的发展使得它们转向了民主。那么,发生了什么?这里就是西方国家的操作。赫尔辛基议程和美国的舆论及外交使自由、民主和人权成为重要的国际问题。这就给第三波国家划定了方向。在这个时候,民主化还只是可能,要成为现实还需要物质层面的操作。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重看第二章,我们会发现美国、欧盟还有天主教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许多直接干预。而亨廷顿一直对这种干预的正义性避而不谈。于是,第三波国家就这样被西方国家拉拉扯扯地带进了民主制。那怎么没有国家阻止?中国和伊斯兰国家还在忙于自身内部的现代化建设,而苏联也已经衰落。这其中最可笑的是戈尔巴乔!最终自然是西方为所欲为。这些观点看起来很有阴谋论的样子,但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为什么是民主?仅仅是因为西方国家自己实行民主吗?对西方国家而言,民主相对于威权的区别在于:这个国家没有“上帝”似的个体或集团监视着整个国家,也就是没有独立自主能力。程序性民主的核心在于竞争性选举,这就将社会分裂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从而便于西方国家干预渗透。那么,西方国家的目的和动力在哪儿?这就是我的标题所回答的:全球化,西方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在我看来,三波民主化真正的共性就在于此: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战前,西方国家开拓原材料地和商品市场的方法是用武力夺取对当地的控制。二战后,这种粗暴的方法不再现实,西方就有了这种民主化手法。而所谓的中等收入转型地带,这只不多说明这些国家够肥值得下手。再回过头来看,《第三波》简直就是“华盛顿共识”的宣传书,民主化的操作手册。可惜,实践已经证明“华盛顿共识”是失败的。当民主制在第三波国家也出现政绩困境时,亨廷顿说民主的合法性不仅依赖于政绩。但他似乎忘了,第三波国家的政治精英选择民主不是为了人权或者个人自由,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亨廷顿说要区分民主体制和民主政府,那我也可以说人们要提高区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能力。中国的实践不就表明:儒家文化,共产主义政党,也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吗?到此我得暂时打住,再走下去可能就滑向完全否定民主了。民主值得向往吗?我想共识很简单:民主是个好东西。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从最初的人身隶属再人身附属到人身独立,以后出现人身自由是很有可能的。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是民主的基础,主权在民也是基本的政治原则,这些民主起源和目的方面的内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分歧在于民主的程序,我不接受的是西方将选举民主奉为标准,民主不只一种形式。对于这一点,开明的人也能承认。可惜许多人只是承认而没有放在心上,一转头他们又陷入了西方现有的理论。而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跳出西方的局限啊,中国的实践已经昭示出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     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这本书简直就是政变手册或者说是政变指南。哈哈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难得的好书。
  •     读完此书,面对有可能会到来的巨变,内心的惶恐有所缓解。人活在世,不管个人是何其渺小,不管过得或者吃喝嫖赌或者心如止水无欲无求的生活,心中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总归是人有别于兽类,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
  •     奴才学者
  •     虽然是一本98年相对较老的书了,但看到前面刘军宁对亨廷顿的采访,评价中国的民主化,依然很应景,谈到的经济与民主化的问题,今天来看一点也不过时。
  •     中文是删减版.还是读英文版为佳.
  •     毕竟国际关系大家,民主的大旗必将插满全球既视感,20年过去了,民主爸爸突然生了个叫恐怖主义的龟儿子,你说怎么办才好
  •     作者基本阐述了第三波民主浪潮发生的情况,包括全世界范围呢第三波民主浪潮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发展,特别是描述了民主化的一些手段(也可以说是如何颠覆原有整体)。有多内容现在看来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新的西式民主化国家在现在世界格局中的困境,实际上也是我们的一种参考。
  •     政治需要妥协、策略和原则。要把对手看作政治游戏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嘛,老亨上了一堂好课。
  •     经典的分析
  •     第一次没有读通,只了解了主旨和理论分析架构,学习了研究方法和论述方式。以后要关注时政了,否则以后这类书都读不透。
  •     得益于72年中美建交以及70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逐步完成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工业技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传播。服装、纺织等低端制造业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中国黄金发展的三十年,进而验证了书中所说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     “一个合法性基础牢固的政权须具备三重合法性。一是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即政权所代表的价值主张必须被社会成员普遍自愿认同。强制的意识形态灌输不能维持这方面的合法性。二是程序的合法性,政权的产生、更迭和组成、运行方式,必须得到选民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检验,统治的权力是有限的,并受到宪法法律和政治程序的约束。三是政绩的合法性,一个得到民众支持的政权必须有良好的政绩。” “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危机是导致民主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     民主的发轫,三种诞生方式和新生后的问题,愿和平诞生和平,妥协孕育民主。
  •     学习中
  •     可惜本人没法更新其理论了。
  •     【kpw2】【第八本】照此看来我们是一党专政威权主义国家了。我想看那种具体的有时间轴和轶事诡闻的民主史,尤其想看韩国的。看起来台湾 柬埔寨 泰国 等等都是实现民主的哩,总序挺好看,应该多看两遍。
  •     领域内,必读
  •     对近现代民主化浪潮的解读,基于大量史料的解释虽然严谨,但是泛而神散,缺乏文明冲突论中的某些创见性,另外本书缺乏中国的参与(删减?),基本上没有意义啊,中国庞大的身躯躲过了民主化的大雪球,第四波呢?
  •     翻译问题多 长句未拆分 匪夷所思的错译(朝鲜韩国混淆)
  •     : D5/0215
  •     kindle上看完的第一本书。
  •     中国居然被华丽的无视了
  •     作为解释性而非理论性著作多少都有“六经注我”的味道,本书也不例外——材料铺陈的散漫与论证过程的粗糙虽然并不妨碍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但也大大提高了其作品被质疑的程度。同样是被后世当作谈资与常识的经典,看看人哈耶克是怎么摆事实讲道理的
  •     没有从政的亨廷顿少了基辛格大外交的圆滑,也没有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全局观,大概进入高校的避世也有两面性的。。
  •     民主不能用暴力,它需要妥协,共识
  •     moderation
  •     归纳法大师
  •     什么都讲了,就是不搞理论建构。
  •     感觉版本买错了,毕竟也就随便看看。
  •     值得一读
  •     对民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亨廷顿民主化手册。有些书不看作者,就能体会到一种浓浓的美国比较政治感。
  •     分析方法太学院了,单纯当增加知识量
  •     解释性多,理论性少;前半部分尚可,后半部分不佳。
  •     其谨慎的态度颇为可取,可惜在进20年之后略显过时。只能作为历史文献来看了
  •     大BOSS入门读物
  •     亨廷顿的很多论断(命题)都是可以继续挖掘和有待检验的,为后学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突破口。
  •     我买到了复印版读
  •     亨廷顿对民主的想法。国内政治学 重要影响。民主化的第一本书。89和第三波有关系。聊的是有点乱。但是对民主的理解加深了
  •     在托克维尔观察到近代民主在美国出现近一个半世纪之后,一波接一波的民主化浪潮冲击着独裁的堤岸。
  •     民主化潮流的机缘:第一波:资产阶级的兴起;第二波: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三波:冷战的瓦解。 威权主义的主要形式:个人独裁、一党专政、军政府。 威权政府的两难:经济失败会导致自己被另一个威权政府取代,经济成功又为另一个民主政府作好了铺垫。 对一个国家来说,秩序与混乱之间的差别要比民主与独裁之间的差别更为根本。 没有代表不纳税是政治要求,没有纳税不代表是政治现实。这充分说明了政府的过于富有会导致民主迟迟不能实现。 武装叛乱只会导致一个威权政府被另一个威权政府代替,而不会产生新的民主政权。 民主国家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 经济发展使民主成为可能,政治领导使民主成为现实。 儒教文明和伊斯兰都文明对民主有阻碍作用,而基督教对民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天主教在早期妨碍民主,后期促进民主。
  •     经济危机很可能会是民主化的契机。holy shit。。。
  •     很好读
  •     基督教文明影响民主化进程 excuse me...
  •     读完后的感觉犹如吃了一次四川火锅。此书试图解释1974——1990这一波民主化的原因、战略、问题及前景。如亨廷顿自己所言”它既不是一部理论著作,也不是一部史书。它位于两者之间;它基本上是一部解释性的专著。“但其缺乏有力的理论框架,导致本书过于散乱,基本上就是各个国家民主化的经验信息的材料堆积,显得很杂乱。(繁复的人名和国名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很不畅快)但这种区间性的解释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比如最近埃及的民主转型就可以参考),其中的民主派准则甚至可以看做白宫高级政治顾问的策略。不过正如赵鼎新对亨廷顿这类持涂尔干视角学者的评价:“虽然其论证十分粗糙且没什么理论可言,他们所提出的社会问题有时却是很重要。他们的工作往往具有警世以及创造新研究议题的作用,因而有时会在社会中得到较大的反响。”
  •     额,还是没读完
  •     至今我都觉得,比较政治学之所以考得不错,全靠这本书
  •     非常美国视角的一本书。最不喜欢的一本亨廷顿著作。
  •     非哲史专业无法理解
  •     20150220。其实书没有那么复杂,但是论证过程真的是值得学习的,够专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