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8
ISBN:9787806570616
作者:(英)多丽丝·莱辛
页数:716页

女性经验

因为毕业论文就是分析这本书。去年就买来了,第一遍是用零碎时间看的,断断续续的。后来又一口气看完。本书包含的主题很多,莱辛想表达是一位女性在那个时代的所见所感。其中涉及女性主义,种族主义,两性关系,精神分裂等等。书中的几位“自由女性”,表面上过着自由的生活,但却深深的陷入精神的牢笼。政治上的失意,男人的背叛,对婚姻的矛盾态度(既渴望婚姻又深受婚姻的伤害),情感生活的不安全感。莱辛作为一名女性,她以自身的经验写下了这本书,她想以此来记录她生活的那个时代。五十年代,电台,杂志以及主流的媒体都在宣传:女人最好的归宿是成为一为贤妻良母。倘若一位家庭主妇读报,参与政治,旁人便以为她疯了。男人可以在女人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就爬山别人的床,如果想日子过下去,女人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译注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力气,用尽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

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反正搞的看本书都要等到放假,赶命一样的看完。上学的闲暇时间不是没有,只是太零散,这么长的书,拖着拖着,就忘了前面了。而小说毕竟不是论文,小说像是一个圆环,它的首尾是连贯的;或者其实比圆环还要夸张,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其它任何一部分是可能有关联的。墨迹了一个学期越看越晕,于是干脆等到放假重新看了。贯穿着的,只是“分裂”的主题。从纵向的结构上看,“独立女性I”到“独立女性IV”分别是“分裂”、“腐蚀”、“挣扎”、“疯狂”这几个阶段,也就是由“分裂”引申出来的阶段;而横向上看,则更加明显。“黑色笔记”充满着怀旧的色彩,这“怀旧”本身就是对现实的分裂。“红色笔记”中描写的政治中主角的心态,犬儒主义的心态,仍旧是分裂的。“黄色笔记”则更加精细。从爱拉的故事来讲,另一个“爱拉”与另一个“保罗”,或者说是那个“影子”,就是人对于自我的一种分裂。而安娜将自己投射到爱拉来讲述那个故事,则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分裂。“蓝色笔记”中,安娜在用各种方式寻找“真实”的记述方法,而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无论是从客观角度,还是从主观角度,最后回过头去观看的时候,都感觉是虚假的。似乎只有分为各种颜色的笔记,从各个角度去记录,才是真实的。“金色笔记”是混合的,正像之前所描述的,是各色光混合出的灿烂的色彩,它在“独立女性IV”的由于分裂而产生疯狂之后似乎是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纪录。然而最精彩的是,在“独立女性V”中,作者反讽了之前的最后一部分的一切。安娜自己记录的生活与真实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于是完成了结构上的最后一次对于分裂的强调。安娜是不能与莱辛等同的,或者至少可以说,记笔记的安娜是不能够与莱辛相等同的。五本笔记的叙事是明显的女性主义格调的;虽然那是书的主体部分,但“独立女性”是真正的叙事,这部分的叙事格调,以及最后的结局暗示了莱辛是一个“女性主义的悲观论者”(陈才宇),全书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即使不能说是讽刺的,至少也是消极的。刚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是女性主义的小说,但越来越发现它不是。莱辛还是站在理性与解构的角度从整体上完成的这本书,所以分析起来就很费劲。不过写的真的很好。

幻象——翻二三页《金色笔记》

莱辛去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色笔记》热得冒火,购书网站推荐得四处可见。我床头柜上的一本自从购得就压于其他几本经济类的书下,原封不动地躺了两个月。昨日休息,睡了半天又捧了华尔街崛起的金融史的书将剩下的部分读完,在惊心动魄的金融战争中忘记了吃饭。日落西山时分起床洗漱做饭吃起了当日第一餐——咸菜泡饭,洗澡、洗衣服,之后又陷于百无聊赖,薄薄的《自杀俱乐部》,厚得可以砸人的《金色笔记》拿在手中晃在眼前,一个漂亮的抛物线,弧度精准,掉落于我堕落的床,已然脱去外封面带着尘封意味灰白色磨砂中透出金丝线的内封面的设计正合适此刻慵懒、颓废的我,翻开的是《金色笔记》,渴求从中获取某些力量却陷于无以名状的恐惧,安娜的思索勾起了种种隐于内心的狂妄,无以名状的恐怖丝丝缕缕地弥漫着,冷汗透过丝质光滑的吊带睡群裙,将我层层包裹起来,粘腻厚重的汗质充斥了体表舒展的毛孔,窒息加重,除了翻动纸张的手指,全身没有一处可以或者想动弹,完全陷入莱辛构筑的陷阱。魔、神或其他,我不知,所能感触到的也许只有心的震颤,短信的铃声将我唤起,我逃也似的冲向洗手间掬起一捧凉水扑到脸上,水混杂着体液顺流而下,脖颈、锁骨、一肋、二肋、前胸,直至下摆,凉凉的刺激着我的感官,我自幻景中醒来,发现一张惨白的面容正在镜子的那边注视着我,眼神望不到边的颓然而深邃,手中镜子轻轻滑落在地,塑料的外壳与水泥的触碰发出些微的响动,拣起放回,顺滑的发丝在银色的梳子间轻轻腾起、散落,两边的发尾扫过高高突起的锁骨,一点点痒,一点点刺,一点点疼,随后落于脊背。重又回到床上,靠着床头,抱起700多页的书,猛然记起短信,伸手去抓我那金属红色的手机,一个是朋友换手机号了,一个是让我找隔壁的女孩。牵起嘴角,微微想笑,才发现嘴唇干涩涩的。回了些许文字又回至那铅印的文字之中,不觉好笑,文字?天使?恶魔?每天面对数以百万计的各种文字,浏览而过,触动,记忆,遗忘。在文明开化的诸洲的上空处处飘逸着这样一些亦神亦鬼或者什么都不是的符号。有一部分我们解读的来的影响着我们,更有一部分触碰我们内心的控制了我们的灵魂。生活于文字的诅咒中,何曾自由?就像毒品,正如酒精,明知痛苦有害,极度冲击着人的感官,带来或兴奋或痛苦的极大快感的满足,有些书籍也令人难以割舍,即使受诅咒沦陷于陷阱依然要读。罢了,待我读完,如果还存在还有说话的冲动再续。

女人该读的书

读得巨慢无比的一本。以乌龟爬行的速度墨迹了半个月,终于在惨热无比的桑拿天K完……绝对是“单身文艺女青年”应该认认真真拜读的大书。汗……虽然单独萃取出这个“单身文艺女青年”的概念比较囧。别笑,二就二呗,老子认了。一不做二不休,咱还就从这“单身文艺女青年”开喷——首先:“单身”主人公安娜——风姿绰约的单身妈妈一名,外形小巧,苍白纤细,安静瘦弱的美人。她抗拒着约定俗成的婚姻模式,用冷凝而睿智的目光将生命中形形色色的男人审视个透彻。和安娜上床的男人全部已婚……安娜极聪明,她能够一眼看穿各位情人的本质,并且以剥皮抽筋般的犀利和精准度把一段段关系剖析给自己看。“男人和爱情”只是安娜最简单的愿望。但是在你来我往的牵扯中,安娜并没能留住一个男人。她始终单身。其次:“文艺”安娜是位刻薄的艺术家——是指她的生存和思考方式;她是以“刻薄艺术家”的形态存活的,“刻薄”包括对周围和自己,极极极度敏感,极极极度锋利;打个比方,她一边和你聊天,一边向你破解着你们每句话,每个表情,每个动作代表的弦外之音。再说她本身确实也是艺术家,安娜写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成为了她的生活来源。但是对于小说变成“畅销书”这件事,安娜只是感到无奈甚至羞愧。反正她具备“艺术家”的所有特质:才华、敏感、刻薄以及拧巴……最后:“女青年”强调性别,也就判别了立场。完全是女性的心理和眼光,男人,性,孩子……进退取舍巨细无遗。书中甚至详细描写了女人的月经和厕所里冲洗换卫生棉……PS:还有政治,政治占了整整一本笔记,非洲、苏联、共产党……可是忽略不计也罢。至少对我而言,政治只是主人公生命的一枚标签,作用只是陪衬。

这能回答许多问题

我观察过别人——他们决定做这个做那个,但事情就像跳什么舞——他们同样可以充满信心地去做完全相反的某件事。—你梦见了什么?—梦见缺乏感情。—在我能记事起,我总觉得世上所发生的最关键的事件就是死亡与毁灭。在我看来,它比生存强大得多。—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共产党人?—他们至少能相信点什么。—你自己是共产党的一员,为什么要说“他们”?—如果我能说“我们”,而且真的有那个意思,那我就不会到这里来了。我生活中的一切跟这间房子没有任何联系——我的生活始终是那样粗陋而生硬,充满不确定的因素。我所认识的那些人过的也是那样的生活。看着这个房间,我突然想到,我生活中那粗陋而生硬的一面正是生活的价值所在,我应该把它紧紧握住才是。我之所以未能成为那种人,那是因为我的心智是分裂的——这都是你和我母亲的影响造成的。我和我父亲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我知道我的平庸,而他却不知道。我知道得很清楚,你和我我母亲比他优越一百倍——然而,你们却到处失败,到处碰壁。对不起,我真不该知道这一切。你千万别对我母亲说这些话,但我却真的为自己未能由父亲抚养成人而感遗憾——如果是他抚养了我。我一定会很乐意继承他的事业的。这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意思是说,不由衷地去做某件事可能是可怕的,但不是毁灭性的,不至于毒害人命。我的工作不是我真正想做的,我能够做更其重要的事,或者说,我是个需要爱情的人,但我如今还没有爱情地生活着。其实,说这种话不能说得很糟糕。真正可怕的是把次品当真品,在你需要爱情的时候撒谎说自己不需要爱情,或者当你知道自己更胜任别的事时说自己喜欢目前的工作。我不断悟出一些新的重要的道理。我一直就是个胜利者。那天晚上,我又成了胜利者——我能够走下黑暗的楼梯,装作什么事也没有。但我心里一直在想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在这时,我母亲说了“阶段”这个话,换句话说,我当时心里怎样想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件被封存的产品,到时候会自行消失的。我到底什么时候才有权利对自己说此刻我所思考的真正有价值了呢?一个人不可能总是按阶段度过一生。到了一定时候总得有个目标。但我们在你们眼中根本就没有独立的人格。我们只是某一件事物暂时的形态而已。只是阶段。也许你的问题在于:你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他没有一百个机会,他只有一个机会。但他确实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不患意志麻痹症。—你嫉妒莱齐•盖茨的不利条件,是不是?你坐在这里写啊写啊,但没有人能读到它——你太高傲了,这话我以前就对你说过。你甚至不诚实到了不让自己顺其自然——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分裂的。如果你不处在一个糟糕的阶段,那是因为你不可能处在某个阶段,因为你已特意把自己四分五裂了。如果说一切都是一个大混乱,那倒是个事实。我不觉得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模式——你只是出于怯懦才去虚构什么模式。我总觉得好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都是嗜食同类的野兽,只要你仔细想想,就知道没有人会去关心别人。人们最多对一个他人或自己的家人是友好的,但这属于自私。自私可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并没有比动物好多少,我们只是假装比它们好。我们其实一点也不相互关心。—在我看来好像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个世纪一次,总会有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出现。信仰之井满溢开来,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就会出现一次巨大的革新运动。这运动对全世界是一个推进,因为它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想象全世界都可能照章办理。……再以后,那口井干涸了,因为——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残忍和丑恶太强大了。那口井以后还会慢慢地满起来。再以后又会出现一次痛苦的蹒跚。—蹒跚?一切都不顾,跌跌撞撞地向前推进?—是的,因为每一次梦想都会变得更强大。只要人们想象着什么,总有一天他们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自由?自由女性?

现在,自由唯一存在的地方,或许只是内心的那片乌托邦。作为母亲,天赋的母性使得必须回到间特纳身边去,一份母亲的责任,一个女强人的悲哀。安娜极力的求得自己在政治上面的位置,结果却发现,那样追求的一只不过是允许自己短暂逃避情感孤独的虚空。那种政治热情只不过是感情无处安置的变形,苛求真正感情的人是不会在政治的天地里自在存活的。频繁地更换配偶并不是表现情感自由的方式,而是放弃情感的一种愚蠢的挥霍。最后的索尔使安娜恍悟——其实男女本是一类。追求绝对自由的男女们,最后不得不为自由而困惑,被自由束缚。自由在何处?要想寻得答案,或许请你先接受琐碎的生活。

《金色笔记》有多不好

莱辛一获奖,网上自然是一片溢美之词,包括对她的《金色笔记》的评论。除此之外,我想,是那些溢美者想吓倒读者,又说,这本小说写法如何先锋,结构如何奇特等。我相信了他们这些说法,准备象读《追忆逝水年华》那样,让这本小说把我弄晕,不然我就会小看那几个瑞典老头的眼光。既然好都让他们说去了,我就来说说它的不好。看完这本小说,给我的感觉是,这本小说一点也不象评论家所说的那么“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清晰的,小说的主题是“自由女性”,所以小说的每一部分,都以“自由女性”打头,描述的是自由女性安娜及摩莉在现实中的生活,另外四部分是四本笔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一本黑色笔记,是记述作家安娜.沃尔夫的情况的,一本红色笔记,和政治有关,一本黄色笔记,用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故事,还有一天蓝色笔记,我尽量把它当作日记。”除此之后,小说最后才出现金色笔记,在我看来,完全可以看作是蓝色笔记的延续,并没有什么评论家所说的“哲理的光辉。”“自由女性”的写法,非常老套,看着它们,你会以为,作者根本不知道在她的同时代已经出现过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伍尔夫、昆德拉等,你还以为你在阅读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比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那些“全知全能”式的描述实在让人厌烦,里面人物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微小的心理变化,作者都给你交待的一清二楚,这也没关系,主要是,里面就是平平常常的话,平平常常的事,没什么大事发生,也没有什么激列的心理冲突,也许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我已经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了,我不需要在自己想到阅读快感的时候再看到这些,但没有这些,这本小说,还真不行,我感觉“自由女性”就象一个人的脊柱,一旦抽掉,这本小说,就会轰然倒地,这也许是作者高明的地方?黑色笔记也差不到哪去,写的差不多是二战时期,主人公安娜在非洲的一段经历,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小说《战争边缘》,然后是电影,电视改编等。在我看来,那段在非洲的经历,一点也没什么特别的,几个飞行员,几个女人,一家餐馆,整日打打闹闹,吃吃喝喝,相互挖苦、嘲笑,最多调调情,上上床,没有任何高潮。如果一直做爱,就是没有性高潮,你受得了吗?反正我受不了。没有高潮也罢了,就普通的快感,我都没有感觉到。黑色笔记里,有这一样一段描述,几个男女,去打了几只野鸽子,然后又回来了,然后就散了,实在搞不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事。这样一个并不精彩的故事,主人公安娜自己称被译成了十五国文字,而且成了影视公司的抢手货,实在让人奇怪。红色笔记,更不用说,主要是写安娜的政治生活,主要是党的组织生活,这有什么可说的,我觉得几乎一话就可以说完,那就是:一开始她对党充满了幻想,以为它能拯救全人类,包括每一个个体,最后幻灭了,退党了,就是这么回事。我记得张大春在它的《小说稗类》里说:“政治太小,不值得让男人巨大的阴茎去砸碎它。”以及李敖的名言:“男人多搞女人,女人少搞政治。”这些话,虽然有歧视女性的意思,但我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把政治写进小说里,当然可以写,但有什么美可言呢?奥威尔曾经写过《1984》、《动物庄园》,虽然提醒人类要时刻警惕极权主人可能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和灾难,但却被昆德拉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有人评论《金色笔记》说,它描述了同时代的人类的精神风貌,可能就是指,它的黑色和红色部分吧。只有黄色笔记部分和蓝色笔记部分,我才觉出莱辛的厉害,真的称得上如行云流水,在我看来,这两部分的主题是一样的并且是互为解读:那就是,女性对男女关系的审视,主要是对男人的审视,想看清男人是怎么回事,但我不觉得是对男性的批判,男人就是那么回事,有什么可批判的,最主要的是,他们能不能给女性幸福与性福。但自由女性们又想要幸福与性福,又想要自由,恰好自由男性们要的也是这个,所以双方都陷入了困局。在小说里,理查(摩莉的前LG)的第二任太太说了一句很经典的废话:“男人只喜欢能刺激他DIAO的女人。”但她说得不对,这是男人喜欢一个女人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要条件。蓝色笔记里,安娜虚构了一个叫爱拉的女人,一个离异的女人,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几乎就是安娜本人,但不全是,如何与一个个男人想遇,上床,一次次失望,几乎就是蓝色笔记后半部分的预演或者前奏。在蓝色笔记的后半部分写得最为精彩,安娜终于遇到一个一个势均力敌的男人,一个叫索尔的美国作家,他们两个心心相印,而又若即若离,又相爱,又相互伤害,最后他们不得不分开,不是不够相爱,是因为,他们太相似。这个男人,有时在她眼里是魔鬼,有时又是一个纯真的孩子。一个是自由女性,一个是自由男性,如果男女都想彻底自由,两个人当然不会永远在一起,如果他们相爱,那就是不自由的,如果想自由,那就不能彻底的相爱,他们两个谁都想到得对方的爱,但又不想完全受对方摆布。只有在这两部分里,我才能看到莱辛好象轻车熟路,这两部分感觉不是她写出来的,而是射出来的。里面的对话,真是又机智,又幽默,又忧伤。金色笔记,是蓝色笔记的延续,在这里不再细说。最后一节“自由女性”里,主人公安娜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好象没有得到什么答案,没有什么顿悟,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看完这本小说以后,我很后悔自己的看法,在此,我建议没有看过这本小说的人,完全可以把这本小说当成四本小说来看,先看自由女性,再看黑色笔记,然后是红色、黄色、蓝色、金色笔记,这样,就不会存在任何的阅读障碍,任何一部分都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也许才能看出它更多的好来。从任何一部分来说,对于一个经验丰富、而又适合相应体裁的作家都能写出来,但也许只有莱辛能全部写出,这也是她的伟大之处?

推荐一本没什么人推荐的书,呵呵

一本还算不错的书,我是在大学读的,市面上不一定有这本书。这部小说的结构很独特,作者把五本笔记穿插在这个故事之中,所以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按笔记的颜色读,比如我自己,就是跳读黄色笔记的,呵呵,别的笔记也看了,但不太全面,所以我先说说她的黄色笔记,具体内容忘了,但对作者深刻而真实的感情描写还是印象很深的,很值得一看。蓝色笔记好像有一些女性主义之间的纠葛。黑色笔记我看的最少,而且有些看不懂。

文学、女权主义及中国农民

半个多月,终于把《金色笔记》读完了。尽管已经心力交瘁,还是不能完全消化。这本书让人难以理解的不是它所涉及的历史、国家、政治、人物以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思潮,而是那些满含着哲理并暗含着作者心理的意象和场景。这些让我不胜其扰。《金色笔记》其书——兼顾宏大与细腻必须承认,无论在表现现实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20世纪50年代),还是在探索人的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都是一本值得称道的书。可以说,它同时可以被称作批判现实主义和先锋文学的巨著。在文学表现方面,它的突破不在文字,而是在形式。以自由女性为纲,穿插着主人公安娜的红、黑、蓝、黄四种笔记,分别代表她的政治、作家、精神、爱情生活。在这些笔记里,作者把安娜一分为四,以这种形式上的分裂来表现主人公人格的分裂,以无章法的叙事来表现她内心的混乱。最后,作者让这四本笔记合为一体,政治、作家、精神、爱情生活复归融合,暗示主人公心灵的救赎。最奇妙的是,作者创造了安娜这样一个角色,作为自己的影子;又让安娜创造了一个角色——爱拉,来作为安娜的影子;还写了很多个小短篇,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位主角,每一个故事看似独立,其实都是在写安娜。这样多重身份、多个角度的立体展现,让人物的性格更加多元和复杂。也暗示着,人其实有多个自我,但是有时候连自己都未意识到。很遗憾我没有专修中文,否则也许会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做些更专业、更深刻的剖析。此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作者运用意象、比喻和梦境来表达思想的巧妙。比如“推大圆石”:一座高高的山上,一群人在推着一个石头上山。山顶上,有早已到达的人在微笑着俯视着他们,这些人便是这个时代的伟人,他们总是先于一般人到达更高处,然后微笑俯视着后来者的奋斗。大圆石被缓慢地推着上山,时不时会发生些意外让圆石一次一次地跌落,后又被前仆后继的人们奋力再次推上去。如此反复。读到这里,我想到了马爷爷“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力量”的哲学理念。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漫漫人类发展史中推大圆石的角色吧!再比如“行刑者与受刑者的角色互换”:在一位行刑官正要发号施令处决犯人时,忽然传来犯人一方胜利的消息,于是行刑官和犯人互换了角色,最后被处决的是行刑官。这个场景,作者也许想要表达政治无是非之分,只有成败之别,这是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作者显然对这样的局面深表不满和忧虑。不过,除此之外,我天马行空的脑袋还找到了另外一种解释: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同时在扮演“审判者”和“被审判者”的角色么,或者可以说每个人都既是“I”又是“me”,我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审视别人并对他们做出判断,同时又被别人用他们的价值观加以审视并做出判断。类似这种寓意深刻的场景还有很多,而展示安娜或者作者内心活动的梦境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很遗憾,那些梦境我看的基本是似懂非懂——因为它们本身的扑朔迷离,因为作者的含蓄隐晦,因为我自己的理解力尚待加强,还因为对这连篇累牍因心力交瘁而产生的不耐烦情绪~~~种种种种原因。总之,我为未能参透作者而深感遗憾。有人说,一本书的完成是由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解读共同完成的。而我想,对一本好书的评判,不能仅看它的情节是否引人入胜、它的文字是否华美瑰丽,更重要的是,它是否经得起推敲。也就是说,让读者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它都能带给读者以思考。《金色笔记》绝对能打开人的思维的发动机,但它也会让人筋疲力尽。思考,是这世界上最累人的运动。所以,说实话,在短期内,我不打算再读第二遍。但在以后的什么时候,我会再次捧起它,一定。自由女性和女权主义——被误读的词汇“自由女性”作为贯穿全书的纲,自然也是作者表现的重点。“自由女性”散布在这书的角角落落,主人公安娜和她的朋友摩丽都声称自己是“自由女性”。我不知道作者怎样定义“自由女性”一词,但是纵揽全篇,书中的自由女性们恰恰成为埋葬这个词语的罪魁祸首。也许,莱辛本身是对这世界上是否存在“自由女性”心生怀疑的。就像译者陈才宇先生所说,或许作者的初衷是,“以标榜女性的自由为幌子来证明女性的自由是非现实的乃至荒谬的”。陈才宇先生的看法我部分赞同,但我不认为女性的自由是荒谬的。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自由,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既然“女性自由”是自由的一种,那么它当然也是相对的。女性的自由当然存在,但是这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女权主义”也好,“自由女性”也好,世俗对这些名词普遍存在误解。“女权主义”不是要女性独自撑起一片天,甚至把男人们踩在脚底下或者与男人为敌。“女权主义”是一种对女性权利和独立的呼唤和争取,并没有与谁为敌。陈才宇先生的这句话我还是颇为赞同的,他说“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世界”。这世界有男人和女人组成,上帝创造了男与女两种性别,让它们各有所长,只有男人和女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世界才能和谐。但是不幸的是,在过去的那些个世纪里,男人是无视女性的尊严的,所以女性要争取自己的权利,于是提出了“女权主义”这个口号,只是为了要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当然其中也不乏极端主者。这很正常,只要是人,就很难避免极端主义。但极端主义者毕竟 是少数。争取女性的自由其实就是在争取男女平等,男女平等并不是男女等同。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男女平等是在承认性别差异所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差异的基础上的平等,并不是一味地要求男女要做一样的事情、承担一样的责任——这样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马爷爷不是说过么,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中有对立,对立中有同一。和谐,强调包容、协调,但不是否定差别,而是调和对立促使双方相互融合。(感慨:马爷爷真是伟大的智者!)中国农民——中国历史上最坚忍的民众最后捎带着提一句,莱辛在书中偶尔提及中国,而一旦提及中国必然提及中国农民,口吻不乏褒扬。想想也是,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相必在世界上产生了轰动影响。而中国共产党的江山可是党带领着广大农民兄弟姐妹打下来的啊!我想,如果我是1949年的《时代》主编,一定把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把“中国农民”作为一个整体评选为当年影响世界的十大人物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中国农民至少做出了四大贡献:一是跟着共产党打江山,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建国后,实行城乡二元体制管理,工农产品剪刀差,支撑城市工业发展;三是改革开放后,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当然也包括一各项名目变相强占强买你土地),牺牲农村利益先让城市富起来,“农村要服从这个大局”;四是世纪末直到现在,为了支持沿海及发达城市的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背井离乡,干着最脏最累最没有尊严的活儿领着最微薄最没有保障的工资;而代价不仅限于此,还造就了4700万“体制性寡妇”以及庞大数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现在,沿海及发达城市经济萎缩,工作岗位锐减,大量农民工失业或面临失业,而某些城市领导们和部分黑心学者们喊着“为了城市治安及稳定”、“规范城市人口管理”的口号,劝告农民工回乡务农或自主创业。奶奶的,当初用人家时怎么不嚷嚷着“治安、稳定、规范”?现在看到形势不好了,就把人家一脚踢开?人家农民工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凭什么让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人家也是正正当当中国公民,和城市人一样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宪法哪里规定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了?哪里规定农村人不能去城市找工作了?奶奶的,不感恩也就算了,但是做人要厚道啊!不知不觉又扯远了,只是读着莱辛笔下光荣的农民形象,想象着现在农村和农民的尴尬处境,不免心生些许感慨。唉,中国农民不富起来,中国的富裕也只能是表面繁荣。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 《金色笔记》

跨越时空击中你 经典著作必备的两种素质 梁文道:《金色笔记》是一本大概差不多50年前出版的小说了,但是到今天,大家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很了不起、很伟大的著作,是个经典。 一个经典的构成,大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就是它能够完整地掌握一个时代的某种氛围。《金色笔记》在这方面来讲,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时代呢?至少让我们看到的是50、60年代的时候,欧洲的整个社会气氛。而这个社会气氛,是透过几个人物展现出来的。 这本书里,几个重点的人物,比如我们昨天提过的女主角伍尔夫跟她的朋友莫莉这一帮朋友,她们都曾经是最忠贞的、最坚定的共产党员。但是问题是她们经历了很多幻灭,什么幻灭呢? 对欧洲的社会主义者或者左派来讲,她们的信仰总是要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最早支持列宁革命的人,后来可能要面对一次分裂,就是到底托洛斯基是不是一个叛徒?那么最早忠于斯大林的人,到了后来看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鞭尸的时候,他们又要面对一次幻灭。又或者是最近我们看到当年苏军入侵匈牙利的周年纪念,这件事在当时也在欧洲的左派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跟震动。 那么到底社会主义是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呢?它能不能够真正被实现呢?这样的一个怀疑,这样的一个心态,一直在这些欧洲的左翼身上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又能够体现整个冷战时代的气氛。 这本小说很好玩,它里面有一些部分,是大量地当时一些报纸杂志的剪接,一些剪报她就直接录进去,让我们很彻底看到那个时代的气氛。 一个人的四本日记 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经典它只是能够让我们看到某个过去、它的某些人的对那个时代的感受跟想法的话,这还不能够叫经典,真正的经典还要具备一个素质,就是它能够跨越文化跟时间去让读者觉得被打中了,让人觉得它在说一些你想说而你没说出来的事情,或者你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它启蒙了你,它启发了你。 那么这本小说《金色笔记》就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它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很好玩的,我们就来讲讲为什么这本书叫《金色笔记》吧。 是这样,简单讲,这个小说的结构不是一般的小说起承转合的起伏的结构。它的结构是这样,首先有一个自成一篇非常独立的小说,叫《自由女性》。听名字就很好玩,是一帮女性,自由的、解放的,就是伍尔夫跟她的好朋友莫莉她们的故事。然后,这个《自由女性》后面有四本笔记,一本就是《黑色笔记》,主要记录的是主人公伍尔夫的非洲经验。然后还有《红色笔记》,是她对当时她身处环境的社会局势跟政治、还有她的那帮共产党同志们的看法。《黄色笔记》纯粹是一些小说的灵感的来源,她正在计划写她第二部小说的时候,这个伍尔夫有一些构想放在里面。然后还有《蓝色笔记》,纯粹是女主人公伍尔夫的日记。 这四本日记,跟以伍尔夫自己为故事题材的《自由女性》,完全打散,分散在全书不同的部分。那么换句话说,整个书的结构是散开的。先来一段这个小说的一部分,《自由女性》的一部分,再来一段《黑色笔记》的一部分,再来一段《红色笔记》的一部分,《黄色笔记》、《蓝色笔记》,依次如下。 那么什么叫《金色笔记》呢?《金色笔记》就是最后在这些分裂的状况底下成形的一本笔记本。为什么会有这些笔记本呢?是这样的,我们昨天说到主人公伍尔夫面对一个危机,她去看当时很流行的那种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的那种跟随者。那个精神分析师,她们给她取个名字叫唐妈妈。这个唐妈妈就说你这个人现在很危险了,伍尔夫有点分裂,好象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整个人很混淆,所以才会有写作的障碍、感情的障碍,等等等等,跟儿子又相处得不大理想。 这时候怎么办?我建议你最好把你的所思所感所言所行全记录下来。而且最好分门别类,就分成刚刚我说那四个笔记本去记。为什么呢?你这样去分的时候,你就有条理了,你就能够看出来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分析一下自己了。这就好玩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就牵涉到自我是怎么形成的问题了。 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 一般的评论家谈这本书的时候,就说这个自我是分裂的。而莱辛自己也认为,她描述自我就分裂成四个笔记本。《金色笔记》就是最后,这四本笔记本她都写完、或者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终于找到一个统一的自我,可以出现了。 但是,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们今天讲日记,我们总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们觉得日记就是记录自己真实的内心的感受,这四个笔记本都有这样一个作用,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跟没有写日记习惯的人是很不一样的人。 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内在的自我,他会觉得有些事情我是不能跟人家讲的。当然现在有博客,你放博客给大家看,那不一样。但以前没有的时候,写日记,你会觉得这是我秘密,我日记是不能给人看,更不要谈像现在那样去交换了。我要把它收起来,那是一个我最内在的东西。 再假设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剥开一层又一层,剥开一层又一层,里面有个最实在的内核。但是如果你完全没有写日记的经验的话,你会发现对内在自我的这种敏感是弱很多,你甚至可能不会有这种自我。 现代人的自我是自己创造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正好反过来,不是我们用日记去记录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写日记、有日记,我们才创造了一个自我,我不要讲虚构,我们说依据某些事实条件创造了一个自我出来。 如果这个女主角她有四本笔记本,那么当然她很自然地分裂成四个自我,这四本笔记本不是她记录自己的真实的一些经历,而是她在创造四个自己。所以,《金色笔记》到最后并没有达到一个所谓的完整的统合,它不能够统合,因为它已经分裂开来。《金色笔记》只是到了最后承认这个分裂的状态,自我就是分裂的,自我是被我们创造的。我们现代人的自我其实都是被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记得我们前天讲的《裂缝》吗?远古的人类是没有自我这个概念的,自我这个概念是很现代的。而现代社会,不断在冲击以前我们那种对自我的很固定的那种想法,现在的自我总是分散的、分裂的。那么于是,我们可以说《金色笔记》讲的就是一个现代人的自我的一种命运。

分裂的时代

多丽丝莱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据说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获诺奖时,颇令世人感到意外。是一部以结构取胜的书。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多重命题来说,这种结构是必要的,也是巧妙的。(巧的是,阅过的上一本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也是结构独特。)这种结构上的创新为小说的写作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甚至结构本身也可以被赋予意义。)但是内容没有读通。黑色笔记(殖民地经历)和红色笔记(政治)倒还直白,反是黄色笔记(爱情)和蓝色笔记(精神)不能理解,产生不了同情。虽然没有读通,但还是能明显感受到主人公的分裂,并且能够感受到四本颜色的笔记在“分裂”主题上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下,与特定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有那样的分裂;而我,则相当于在另一个世界里。

Doris Lessing《金色笔记》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Doris Lessing《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这是一本充满哲理思辨的作品,跟她早期的作品《野草在歌唱》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也许是她终身写作所追求的目标吧。本来不想写她的书评了,可是上网偶尔看见一些其他读者的书评,一时手痒,便也写写。《金色笔记》由四本笔记组成,分别是红、黄、篮、黑,按作者本身的话说——“一本黑色笔记,是记述作家安娜.沃尔夫的情况的,一本红色笔记,和政治有关,一本黄色笔记,用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故事,还有一本蓝色笔记,我尽量把它当作日记。”这四本笔记看似独立,其实一体,不可分开看,”自由女性“是她贯穿的主线,但是实际上,这四本笔记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就相当于在主人公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女性的性格的四个方面(政治,职业,爱情,思想),相当于一个支柱,四个菱面,作者是想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自由女性。但呈现是否到位,个人觉得就不够深刻,与《追忆逝水年华》相比有点差远了。特别是个人思想微妙变化的描述与语言诠释以及人物的塑造方面,显然,《年华》是顶级的。语言叙述上,Lessing也比不上玛格丽特•杜拉斯老练与魅力,Lessing试图创造一个充满哲理与思辨,而又无不沧桑的语言环境,可是比起玛格丽特那种不着痕迹的表达,我更喜欢后者。这四本笔记当中,我更欣赏黑色笔记当中的讲述非洲经历的故事。这个故事基本上算是主人公安娜的前传,安娜现实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都与那次的非洲经历紧密相关的。其实不可忽视。那段故事写的很精彩,要比黄色笔记,蓝色笔记都要好。高潮在于安娜终于在一个黑夜逃脱“维利”身边而与“保罗”奔逃到大草原上,是她“自由女性”的新生的开始。其他三本笔记基本上是这一故事的延续。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完全幻想式的思辨,也是写的最好的部分。    注:莱幸认为,捆缚女人的,是“家庭”、“婚姻”、“孩子",诸如此类的世俗因素,但是我本人认为,这些跟思想的自由不是对立不可协调的。作者思想是过于偏激的。这也是我不欣赏的地方。其实这样的作品不多看为好,看多了容易得抑郁症。

读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读七百页的小说,现在对我来说,恐怕比读同样厚的哲学书更加困难。也许是因为长篇小说的愉悦是更加隐秘的,大量出彩的篇章隐藏在平白的叙述里。不过莱辛的这本小说确实教给我新的东西,让我从另一面观察女人,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而当我将自己置入作者的对面展开对话时,一切似乎都鲜活起来,于是这本书已经成为一本可以重读的书。而四本笔记,就像是这个世界的镜子一般,它告诉那些平庸的写作者们:你们还不够努力。

奇怪的小说

这是一本奇怪的小说这么长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我每次拿起它都必须向前回顾几页,奇怪的是它里面还有什么党什么的不太懂。我已经看半年了还没看完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当时买它时是因为它很厚以为可以看久一点以为很有趣,结果,超出想像啊。看来书跟其他东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从体积上对它进行判断啊。主人公是叫安娜吧,一个单身女人,曾经参加过一个什么组织,组织中的人都很奇怪,男的喜欢女的,男的喜欢男的,还有喜欢有夫之妇,等等奇怪的事。还有在书的开始还有一段好玩且奇怪的,安娜和她朋友在一起,这时她朋友的前夫要来拜访,她的朋友能够与前夫以及前夫的现任妻子保持仍然亲密的关系,并且他们有问题还回来请教她听她的意见。其实有时候看小说我回只关注其中爱情的部分,尽管这样很庸俗,但我是这样的,但这本小说很部一样,绝对挑战极限,打破常规,挑战你的接受能力,很不一样的书。

自由女性

用去整整一个月来读,犹豫着不知如何评价。安娜已经成为身体发肤的一个部分,仿佛她就是我,渴望自由,盘旋无定。作为女性,我们面临同样的危机。一次又一次感情上的回绝,政治生活的失望,事业的黯淡,子女的独立。面对平庸的女儿简纳特和激进的朋友儿子汤姆,她似乎没有站在任何一方。她要的只是自由,然而女性的自由似乎总是与所谓的男性联系在一起,要从不断出现的令人失望的男性资源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这是讽刺的,却是亘古不变的。男人只是想寻找一个情人,他们终会厌倦。看透了是由于天真才会等待下去,可是摆脱了这一切我们又在何处生存。爱情是个怪圈,让人轻易忘掉爱的缺乏。索尔也没有拯救她。我并未从中看出希望的火光。安娜通过梦境自省,也通过梦境束缚自己,回望自己,梦中那个性别不明的进攻性老头,似乎也出现在我梦中过。

自由女性

  在七七家看到《金色笔记》,读了100页,也就是开头的“自由女性”部份,觉得格局气象不同寻常,就和阿毛一起,去她们楼下铁驴书店,用七七享有的折扣价买了来看。这下可以随心所欲在书上做记录了。      700页,我也差不多看了一星期。有豆瓣评论翻译够不上原作生活化,活泼俏皮的风味。这个我无条件理解,我读下来知道两位翻译很专业,资质充足,但风味这个东西真是伤脑筋的。只能等机会再看原著了。翻译正在成为越来越让我烦心的事儿。      我赞同《金色笔记》的形式拓展。用各种间离法,分段地写个人的经历。23岁在南非讨论共产主义的安娜,求助精神治疗的安娜,长期作为第三者的安娜,四十岁在伦敦的,脱党的,靠版税生活的单身母亲的安娜。政治是把双刃剑,它促使安娜要知道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人类的安危和疾苦,使安娜深度思考,但同时也把幻灭,荒谬和分裂砸在她面前。      小说形式看似散漫,其实还是条线清晰的。各个时期的日记,笔记,中短篇小说,心理治疗记录,新闻摘要都嵌入文本。其实,我自己也是读书观影笔记。日记,练拳日记,记事本分开写的。不过,我都记在电脑里,不像安娜用四五个本本记。由于自己极度的low-tech,我常常有点担心:所有的日记都消逝了怎么办。早几年换电脑时,还把希腊部份的日记厚厚一叠全部打印出来,才觉得心里踏实些。反正,技术菜鸟就是这样拙笨而不自信的。      梁文道评论《金色笔记》是有份量的作品:开阔的时代性和深刻的人类普遍性。这点说的不错。作者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获奖原因:“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她登上了这方面女性体验的史诗巅峰。”精辟的小结。      《金色笔记》通过各种方式呈现了作者的大量梦境。我一直觉得最优秀的作家是善于呈现梦境的高手。比如尤瑟纳尔。莱辛的梦错综而神秘,恐怖又诗意。一些会让心理分析师头痛的梦境。      莱辛和胡因梦相似,是非常敏感的女人。敏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安娜是个性欲相对强的人,天生性欲强会带来多于常人的痛苦,性欲是欲,有欲就得填。倒不是说书中的性描写多,不多不多,多得是性心理分析。安娜动感情会纠结起自己的五脏六腑。想一个人会想到乳房大腿发烫。爱上一个人更是陷入癫狂状态。这是苦,也是业。      安娜三十出头就靠版税独立,在伦敦置业招房客了,不论她是多么有天下大同的共产倾向,因其客观的财产背景,自然导致一定程度的超然态度(她在英国共产党党部的工作体验:党内自由知识分子,不拿薪水的义务工),简单说就是共产中的中产。作为独立开放的自由女性,她招来的男性清一色有妻有小,增加了不少“女性体验”中的折磨。书中的安娜,一个靠版税生活的单身母亲,虽然如一位同事说的:“人类中的大多数还是有经济担忧的,你幸运地已经摆脱了后顾之忧。”但安娜的紧张和焦虑丝毫没有因为这个而解脱。时时刻刻在自我观察和反省,试图写出更普遍的人性。莱辛定义过的“家庭主妇病”,到了点就开始紧张,自己的事儿也没心做了,因为要接孩子了,要给爱人做好吃的了。而十年后,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后,又忽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那么自由,好像从来没有生过孩子似的。照顾孩子的时候抱怨生活围着孩子转,孩子去了寄宿学校,又留恋起以前因为要接送小孩养成的良好生活规律来。啊,女人!     瞿世镜在《外滩画报》说,“她没有电子邮件,没有电脑,一直用打字机写作,还要照顾猫和酗酒的儿子。”女作家儿子的状态很容易猜到。从《金色笔记》可以看出。她的分裂人格,她的共产中的中产身份,身边变换的伴侣,对孩子教育的一厢情愿,必会造成影响。1962小说出版时,她的儿子是十二三岁,是书中女主角安娜的女儿简尼特的年龄,而书中好友莫莉的儿子汤姆的极度混乱,自杀倾向其实就是她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洞见,或说深深的恐惧。

女性或者人的心性成长吧

最早想看这本书是好几年前的事情吧,最开始是被他的封面啦名字啦之类的东西吸引的, 而且那个时期正好在读第二性,有那么一个时期,总觉得特别喜欢关注与女性的独立相关的东西,所以大概看书的动机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不过,事实证明,那个动机一直被埋藏了这么多年才被怔怔的执行起来。哎~不过也幸好是过了那么些个年头才看,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大概会看不下去吧。其实说实话刚开始看书的时候,首先是被序里面所透露的故事以及小说特有的结构的分析介绍产生兴趣的。接着在前面一段的时候,其实如果不事因为序所提到的东西让我产生了坚持想要看完它感觉。很可能在第一章没看完的时候就放弃了吧。怎么说,刚开始觉得其实还满混乱了,时间啊,人物啊,不同笔记,故事之间的交叉就好像经常在不同的时空里徘徊一样,文字也多是些日常的描述,甚至也有些对政治阐述的东西,有时候还真觉得蛮乏味的。不过大概在看到一半左右,就已经会觉得欲罢不能了,笔记越来越多,慢慢地都丰富和清晰起来了。我还常常会边看着边期待着下一本笔记分割的出现。总有比较偏爱的笔记嘛。我承认阅读的过程中我偶尔也会跳读的,就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文字感觉上有些干巴巴的东西粗略的浏览过去,不过能我觉得这本书还是蛮值得一读得咯。有些对人物心理描写的部分会让我读了觉的有些毛骨悚然吧,不过应该不能说是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候看过去了就看过去了,然后慢慢的会把几个章节的心理状况慢慢的连成线织成网,然后觉得有些东西关于书的或者是关于人心的乃至是关于自己的某些东西会渐渐的清晰些。大概每个人都其实有很多个自己把。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个自己把,也有有些人会自己发现,有些人会被别人发现,有些人从来就不曾发现。然后由很多的我构成的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我,我总是与我矛盾,相互抵触,却又无法不与我妥协,日复一日的在我们之间的相互的对抗与合作中逐渐明晰的我和我的生活。我是这样理解的。大概没有什么事是真的是纯粹的单一的一个我吧。就像女性也从来就不是纯粹单一的女性而已一样吧。是女性,同时也会是女孩、女人、职业女性、情人、妻子甚至是母亲等等。什么样的女性是独立的女性,独立对于女性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说实话我不知道呢,看完了书我也没能悟出来。只是觉得大概不会是什么轻松的路吧。女性独立会不会也像分娩的过程一样,从男性的世界脱离,男性会无比的疼痛,而女性自身所受到的脱离后的世界的伤害亦不会少多少的吧,一样都是痛苦的历程吧。啊,总觉得,看书容易,自己写点什么就好难呢,乱七八糟找不到主题文字干巴巴……嘛~我还是想写点东西的,因为其实很多书在看完的时候都超想记下些什么的,不过常常说着说着日子就过去了,然后就什么也没写,所以为了克服这个懒散的问题,决定尽可能的看完就写吧。恩~恩,我觉得这是本好书,应该还是蛮值得读的。不过我也很好奇~在现代男性的眼光中这会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可贵的超越——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摘自《深圳商报》 作者:杨雪同读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对于读者来说可是项挑战,它不仅块头大、线索多、布局怪,而且还结构繁复、内容庞杂、语言多样。但是这些挑战诱惑着我,让我下决心读下去。这不仅是因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更因为它采取了标新立异的写法,超出了一般传统的小说写作,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莱辛不平凡的人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幼年家道艰辛,15岁因眼疾辍学,自学写作,为生计当过接线员,打字员和保姆、秘书等,两次婚姻、离异。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野草在歌唱》将她引入文坛,并一举成名。她著作颇丰,被尊称为“英国文坛不老松”、“文学老祖母”。  读《金色笔记》,因非“专业”研究,而属“业余”爱好,不知不觉中竟读出了兴趣。女主人公安娜•沃尔夫在娓娓讲述她的故事,比如讲到人物命运,中间不停顿,不分章节段落,因为那些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实在太精彩了。这就是既“难读”又“好看”的原因之一吧。《金色笔记》的确太超常规了,它的结构方式很奇特。冠以“自由女性”标题的四个部分,是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写女主人公安娜的人生经历,而每部分又加黑、红、黄、蓝四种笔记。黑色记述她青年时代在非洲的经历和朋友们;红色写她的政治理想政治活动;黄色写她的创作生活和小说故事;蓝色写她的爱情生活和世界的混乱。如果说“自由女性”是一条纵线,是经,那么四种笔记就是横线,是纬,纵横交织,经纬交错,组成覆盖一个时代内容和世界局势的网。在网上活动着各种人物命运和角色。后面又有一个“金色笔记”作为总结;而最后还有“自由女性”第五部分,是人物命运的结局。  莱辛写作《金色笔记》的动机是什么呢?她在1972年版的《前言》里曾说过,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她有意向这些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多丽丝•莱辛试图描绘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安娜的视野扫描着世界风云,透过她贴在房间墙壁上的剪报,她关注着各个国家的政坛风云变幻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当然,任何一条新闻都透露出她的爱恨。比如,对殖民地统治的憎和对受压迫人民的爱。因此,我们的目光跟随她,看到美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朝鲜、古巴等许多国家的情况。有人赞赏她有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  她的写作没有停步在宏观的广阔的视野上,而是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细腻描写安娜无限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政治的理想、希冀,精神寄托和抱负,以及思想的深刻变化和灵魂的迷失与回归……作品中不时有人生哲理的结晶和闪光,给人以睿智的启迪。实际上,每部作品背后都藏着一个作者本人。抑或说,作家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经历。但作者的思考与感悟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更是“一代人”的。  莱辛根据人物的各种经验,按内容分类,分为四块,用黑、红、黄、蓝四种笔记表述,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方式。一个网,就把世界都“网”住了。用莱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作品反映了对世界和人的认识的深刻性,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正如小说主人公安娜所追求的,“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非洲荒原上人们在殖民者压榨下的命运和无奈,而且看到欧洲人们受政治迫害的现实,也看到作者笔触深入到的男女爱情纷繁混乱,以及道德沦丧带来的悲剧命运……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她的关于男女关系的新观念。不可否认,莱辛是“女权偶像人物”。“自由女性”写了安娜和女友摩莉等人的命运。安娜被丈夫抛弃,婚姻不幸;摩莉也与丈夫离异,前夫理查是个花花公子。他继续抛弃了第二任妻子马莉恩,与他的女秘书私通。“自由女性”无疑从头至尾揭示了男女间关系中的不平等。这无疑是女权主义的呐喊。但作者并不停留在控诉、揭示和呐喊,而通过人物命运、感情,阐释出这样一种观点: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而女人也无法缺少男人。摩莉又结了婚,安娜虽没结婚,但她也渴望爱情,寻找她爱的男人,共同生活。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自由女性”实际上是一个反语。实现男女关系的和谐相处,才是作者真正期望的。

多丽斯.莱辛——妄言的爱

          若痛心语、若粗语、若苦恶语、不喜语、不乐语、不爱语、不入心语、恼他语、结怨语,悉皆远离;有所发言:润语、软语、意乐语、不粗语、悦耳语、美妙语、入心语、多人爱语、多人乐语、可爱语、可乐语、能除怨语,恒作如是种种美妙语。复离绮语,不作异想异语,不作异印异期,覆障实事,不烦广说,不非时语,恒究竟语。   清净了,闭嘴吧。眼泪流了下来,不说了吧,痛心语,粗语恶语不喜不乐语,不爱语,不入心语恼他结怨语,悉皆远离;忘了吧,润语软语、乐语不粗悦耳美妙入心多人爱语、多人乐语可爱可乐能除怨语。   做个妻子,待在家里,尽可能的让你的男人不搭上别的女人,也别去找什么别的男人。   他曾经对我说,他被一个十分轻薄的婆娘缠上了。听他的口气,事情还真有些纠缠不清。看样子那婆娘也真不是个好东西。   这种事情通常是不容易的解决的 ,那位年轻的女人缠着他,一定要他娶她,其实她已经不年轻,这正是她的要害问题。我猜她已经厌倦了放荡的生活,打算收心了。   由于内心的不协调,她费了老大的劲才使这幢房子没有分崩离析,四散开去。她是个轻浮的婆娘。她不知道自己有意想谋划点什么,但已经出去为自己买新衣服了。这些衣服虽然不像保罗一再催促她买的那种衣服那样具有“性感”,但与她过去所穿的已大不相同,很适应她的新生的性格——她相信她的新性格是坚强的,随便的,冷漠的 。她还剪了头发,这发型配上她那小巧玲珑的 瓜子脸显得很有些挑逗人的意味。   她变得很冷静,很清醒,很精干,很快为自己找了所房子,直到住进去她才意识到多余的空间是为某一个男人留下的。她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认真地梳理过头发,站在窗口朝街上望去,等待他的到来。   是的,正是这份愚昧的忠诚,天真和轻信顺理成章地导致她站在窗口,等待一个她清楚地知道再不回到她的身边的男人。   我把一切编成小说,只是为了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东西。   我这样想过:爱情,婚姻,幸福…….这一切算得了什么呢?   多丽丝·莱辛现在是谁呢?  “我依旧是原来的我,还是老样子。”  莱辛堪称我们这个时代颂扬爱之神秘的伟大的“桂冠诗人”,对于爱的困惑,她有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有时两个人会一见倾心?你是否听说过有关相配基因的理论?对于我爱的人,我为什么找不到一个模式,而且为什么坠入爱情的能力并非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弱?”  这一主题最先是在她1996年出版的《又见爱情》(Love, Again)一书中得到阐述的,这也许是她最精致的小说。“这完全是一个谜,尽管现在人们对它不予理睬,但它却并非不再发生了,你也在某个人身上看到了一切,觉得的确它还在那儿。”  

女人和《金色笔记》

一个年轻的女人能从《金色笔记》中读出的东西对她来说是大有益处的。现实的男女关系都出奇相似,多丽丝已经把典型的男女关系呈现在章节中间。我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女人都是挣扎着的。平静总是太快离去,在欲望和回忆的推动下,女人们总是迎向一个又一个矛盾,从中得到满足,又重新挣扎在其中。而且因为有回忆,所以这样的挣扎只有开始不会有离开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安娜的思考细节。这种思考可以深入到个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如果始终能保持这种敏感,我们将是世界的观看者而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但是我们只要十分之一就够了。这个十分之一的敏感有助于保护我们自己。有很多问题得到了洞悉:男人的心情、情人的心情、性的心情、儿女的心情。另外是一些是女人和政治。女人和政治,男人、女人和政治,或者说男人(女人)和政治。世界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家庭、事业、思想、自我。我想我们一样都不拥有,却要让男人们看起来我们拥有,以便让他们觉得他们可以少承担一些。然而当女人要主宰这些的时候,男人们又会做相反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女人要挣扎。特别是在政治上。 《金色笔记》里各个女人虽然都与政治有多多少少的关系,但是似乎总也只是在边缘。

推石头上山的人

蓝调莎小说《金色笔记》,讲的是一个在人生路上执着寻索的女性,过程是如何的迷茫失重。作家是四十多年来被称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夫并称为双星的多丽丝.莱辛。此书由黑、红、黄、蓝色笔记所组成,多丽丝.莱辛非常喜欢这种以笔记作为载体的尝试,她用黑色笔记记录自己的家,红色笔记记录与政治搭界的往事,黄色笔记记录一路不断的遭遇爱情,蓝色笔记则记录始终追求的精神生活。尽管她感到通过此种新形式把叙述的几条线索已分得这么清楚了,但阅读时,仍感混乱。而且要读完这么一本大部头的内心独白的书,真需要一份持久的耐心。书中的自由女性安娜,作家身份,理想主义者,有过婚姻,有一女孩,现状单身。她从小生活在非洲,在非洲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对此质疑后回到了英国。摩莉,是另一自由女性,对丈夫失望与其离异后,独自带着一个男孩。安娜与摩莉经常一起聊天,她与摩莉谈到早年在非洲满怀激情投入神圣理想时,说“在我参加某组织的当初,我的灵魂深处追求着一种完美,希望能由此结束我们所过的那种分裂、分离的、不能让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不料加入后,反而感到加剧了这种分裂,这不仅仅由于我加入了某纸上的教义与完美所生存的社会现实观念矛盾的组织,而且还由于某种更深层的原因,那是某种更难理解的东西。”从组织里退出回国后, 安娜对人的灵魂探索仍没有停止。她早年的参与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更辉煌的参与。如今,她继续探索路上。让自己在尊重现实状况中看看会有什么燃烧点。她写过一部《战争边缘》小说,出版后被改编成电影,广受好评。写作间隙,也先后交了几个男朋友,是由她出租屋的房客升级上来的,其中有一个是摩莉介绍过来的。她与人一面交往着,一面研究着他们的个体与共性。尽管对方都不那么尽人意,要么是吃软饭的同性恋租客,要么是在性事上得不到满足的有妇之夫,要么对方是落魄的以前组织里人,她一边与他们发展,一边冷静地解剖着他们。后来即使遇见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对方也是一个同时与多位异性来往、有些恐惧作为自由女性的她。一路相遇的异性,竟个个都低于她的智力探测,人人让她失望,在她失望的同时,对方以极自由女性身份衡量她的猜测落空后纷纷逃离她,她不肯就范对方的想象,肯定也让对方失望了……《金色笔记》的结尾。最终,自由女性摩莉斗不过自己,要结婚了,将融入英国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回归由庸常、程序组成的平静生活。安娜继续路上…… 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其探索过程,极忠实现实,她把自己人生体验融入小说中,迷茫时迷茫,探索时孜孜不倦,该抽身离去时,不编造一个无用的期盼,不设希望,避免了让人家翘首期待地老去,还不见来者的凄惨景象。至使人看完掩卷后,被没有慰藉的人生,被没有安慰的结局怔住。她与众多探索者一样,经过人生折腾,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合因素组成。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使尽了全部气力,才智,也只动了一小寸,在很多时候,由于战争或错误的运动还会使这种进程倒退下来。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多丽丝.莱辛探索出:恐怕就在于这样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虽然成功甚微,但努力就是价值。假如大家都放弃努力,这块圆石会滚下来,把所有的人都碾碎。压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推圆石的人,尽管他们无法把圆石推上山顶,尽管他们所推的圆石甚至倒退了,但他们不是失败者。他们用不着气馁,用不着自暴自弃,因为世界就是这个模样,你不应该与这不完美的混乱的世界达成协议,与之和平共处。明白了这些真理后,多丽丝莱辛用笔记方式对此做了一种哲理的表述,作了一个生活的总结。此,对我们正走在路上的人来说,是个提醒。我们的部分心智的成熟是在前辈的心力疲惫的探索上积累起来的。然而正因为她太真实的反省与叙说,正因为她太忠实于现实,所以此书给人的感觉也无比沉重。

一本‘曲高和寡’的精典之作

《金色笔记》这本书我看了尽一个星期,每天晚上最少看三个小时,当时在书店里买它的时主要是奔的着‘多丽丝.莱辛’去的。她写了几本以50-70年代非洲南非为故事题材的书,涉及种族恋情,社会和政治背景,这本书当时我看看页数700多页!从简介上看又是多么的另类和精典,被称为英国文学的重头戏!    可我花了一个星期啃完后感觉似懂非懂,从它的写作方法和故事的构思构架说,我诚认这确实是本好书,但我不明白作者是在表达什么?至少要是不看最后的简介,我跟本不知道她在写些什么?好在译者在书的前言就以提醒大家该书的独特之处,但我在阅读时还是觉的很吃力,读完后感觉一切都模模糊糊。    本书以一个故事为主线,与只涉及的三个故事,与一个主人公写的小说交叉在一起,看的我一个乱啊!让人感觉作者的思维清晰,文笔朴实,构思独特,但写的跟作者‘多丽斯.莱辛’其它两部作品《野草在唱歌》比起来实在是有些让人如坠雾里。我自认也是个读书仔细的人,可这本书实在让我生涩难懂!也许等以后我读第二遍时可能会好写,但我觉的一本700多页的书,让人看后在脑子里连个大体的故事伦廓都没有,不能不说这很败笔!    一本书的精典是在于无论多少年,多少代,它能让很多的不同层次的读者们接受喜爱,而不是书名后跟着一大串的某某大奖,那样它不是一本所为的精典作品,充其量只是一个专业里的学术论著,最好放在某些大学和图书馆里当做参考书,而不是书店。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它的写作构架,在阅读之前我也正要有写本类似作品的想法,可以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样式,这也是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可取之处,喜欢写作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该书不能说生不逢时,但内容上总的来说有些太‘曲高和寡’了。

有多少人 多少时代误读了那些伟大的作品

读了两遍,才知道其中的智慧。很痛苦的过程。如果你融入进去,你就会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崩溃与绝望。毕业论文选择了这个。写完了才发现其实自己读的浅。读国外的批评理论,才知道国内的差距,和自己的阅读能力的薄弱。是的,阅读也是种能力。有些作品不是写给所有人的。有些作品不是写给一个时代的。这部作品的厚重感和史诗感是在参悟莱辛之后我才猛然觉得的。这部作品,几百年后,若人类在,那定是会被反复阅读。莱辛的文字,简洁干练。她追求的是理性的准确表达,对真相的表达。在她的1957年的论文“小人物的声音”中,莱辛写道:言语,对于我,不再是那样简单和自然。所有伟大的词语……包括他们对立的意义和许多可能的暗示。言语变得如此的不适于表达我们丰富的体验,比如简单的在公车上偷听的句子回响起来就像那些对着崖壁吼叫的话语。我在猜测莱辛的灵魂是怎样的。她比安娜一定多了份宽容。不然写不出这么柔美的句子和这么睿智的语言。读《金色笔记》起初是受这个“刻薄聪慧”的女子的解析,一个个华丽表象下的丑恶与混乱剥离的干干净净。后来重读时,更是难以忍受强烈的恶心。知道真相后的恶心。可读者却又找不到理由说服莱辛的认识。这就是生活。人类的生活。据说译文没有原文那样饱满,读起来有些干涩苍白。但在结构上好在译文不会有所变形。莱辛喜欢借助结构来表达她的主题。语言和言语的不确定性让她头疼不已。同时代的批评者们认为这部作品是失败的。结构古板,刻意,女权主义写的让人匪夷所思。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懂了莱辛设下的陷阱。虚构圈套让这部作品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读者在她引导下建立起来的概念又被她自己推翻。这就是莱辛想要的。她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相。莱辛在偷偷地改造读者的灵魂。你可以鄙薄她,可以讨厌她,她就是那一味中药,入口艰涩,却有益健康。也就是等了半个世纪后,批评家才看到了莱辛灵魂里的丰富多彩。荣格心理学,兰恩学说,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这些混杂的中药撑起了整个小说的灵魂。隐晦深邃。愈发觉得作品沉重,不是页数多,而是灵魂的重量。敬畏的。因为我还没有读透。重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那些叫多丽斯的女人们

是Doris,Vaclav Dores,Dolores O'Riordan,Maria Dolores,不是Durex...说,叫这名字的女人们天生就被贯注了沸腾着艺术的血液,信了。《金色笔记》开场的三人谈话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萨特的那出经典剧目,联盟,挑衅,妥协,屈服,很有意思的过程。最出彩的地方在第四者,一个平日被underestimate的少壮派的介入,这才是Nobel级作品才能翻出的新声。才看到黑色笔记,因其中的无助和缺失不自然的关上了书。窗外一片雪灾场景,用冰冷的手指在呵气成霜的窗户上写下一个字母,须臾间即被赶上来的严寒氤氲。书中与现实亦如此。叫多丽斯的女人们同时一向被称为是女权代表,lessing如此,O'Riordan这样,更不用提牛皮哄哄的Duras,事实上呢,用官方引用lessing的话说是“完全否认”,我相信lessing自己的话说就是“完全扯淡”。一本书、一个人的本原有时,或者说是时常被一些人的价值观和利益取向所利用和蒙蔽。玩太阁时看评论有人极鄙视石田三成,第一就是迂腐僵化,临要挂了口渴还说橘子生痰不能吃。我心说这明明不是positive的东西么,小时候忘了是方志敏还是瞿秋白,临了就义了坚持天天锻炼身体,这就是革命乐观和不懈精神! 说说废话,继续看书~ PS:笔记如果要拍电影,配乐是现成的Please Sister了,用给杀死比尔真浪费了。。。话说回来,电影还是不拍罢。。。。

【读品•诺贝尔的是与非】云也退:误读中炼制的火药

你永远想象不到瑞典皇家学院的老先生们在琢磨些什么,正如你也永远想象不到,一个像多丽丝•莱辛这样的西方激进作家在东方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在中国,性别问题很难上升到政治层面,因为衣食大计总是第一位的,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家庭和社会的性别结构还不会受到挑战:天经地义的男主外,女主内,可不能放任女性主义这种资产阶级谬种来挑起内讧,破坏东方式的团结。于是就造成了一个情况,当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引进时,喜欢她的读者往往是在把她降格使用——从进攻西方男权壁垒的火药降格为洒在自家后院里的化肥,从平戎策降格为种树书。按说莱辛本是斗士一般的人物,在南罗得西亚时候是“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有心要缔造一个涤荡了非正义的新世界,可为何来到东方就成了一位热心的邻家大婶,忙着替人化解小日子里积压的牢骚?看见有人读了《两女一男的故事》后这么写:“激情不是爱情,妥协当然也不是。但能持久的爱情,必然宽容,必然包含一定的妥协……”你能不惊讶于莱辛作品的现实可操作性,进而质疑瑞典人的智商么?也许执迷于感性的情感题材是女性小说的特质,好在莱辛有《金色笔记》,那本大厚书的主人公,那位毫无疑问是莱辛化身的安娜•沃尔夫,她的笔记恰恰是最不多愁善感的,是最脱离传统意义上的母性“阴柔”的。《金色笔记》出版后,欧洲的女性主义者公推安娜作她们的代言人,集体抵制从禁锢在小阁楼里的童年到消耗在相夫教子、买汏烧中的青春的传统命运;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安娜•多丽丝把这样的性别结构放进了各种现存的具体社会,尤其是她有过切身经验的种族隔离的非洲和一袭红色的苏联的背景下。例如她在笔记里这样写,自己加入共产党,“其原因就在于左派是这个镇上唯一具有道德力量的人,只有他们理所当然地把种族隔离看作洪水猛兽”,而尽管如此,“在我身上始终存在着双重人格:共产党员的人格和安娜自己的人格。”这样的莱辛才值得让人刮目相看。相信她会对遥远的中国表示好感,事实上这也是许多西方女权主义分子的共同态度,因为在《金色笔记》成书的年代,东方古国的阶级话语吞并了性别话语,男女共同服务于一桩宏伟的事业,两性平权到了连身形、性征都被模糊掉的地步。由此或可理解,中国人对莱辛的接受何以滞后那么久,乃至买椟还珠,拿了人家的火药当粪肥使。让我们来看看这块面目慈祥的“火药”的人生:1919年生在后来的伊朗境内,后来去了西南非洲的罗得西亚。1949年可能是莱辛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当时30岁的她刚刚结束了第二次婚姻,来到伦敦寻找前途,随身携带一本处女作小说手稿和一个两岁半的儿子。第二年她就鬼使神差地加入了共产党。“鬼使神差”是她自己的认定,因为其后的历史,一直到1956年赫鲁晓夫报告和苏联侵匈两大事件发生,都在向她,这位自视颇高的独立知识分子,证明这一选择的荒谬。她甚至很生气地写了一封信给苏联作协,抗议他们面对罪恶袖手旁观。但这却是多丽丝•莱辛与其他女作家拉开差距的开始。政治,无论如何,都会让一个知识分子迅速成熟起来,并最终可能把他/她锻炼成世界上最好的作家之一——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真的想过要隐讳这一点?《金色笔记》里大段大段地描写政治,描写主角与左翼政治派别的亲疏恩怨,都是大有来历的。1952年,莱辛在苏联见到了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等人都见到过的情景:一位托尔斯泰模样的农民愤怒地向她揭露集体农庄的虚伪繁荣,让她赶紧回国去向世界说出一切。莱辛享用了斯大林提供的一桌盛宴后陷入了沉思,到那时为止,这是她经历过的最大的视觉和内心冲击——超过了那两次不快的婚姻经历。我们可以数出一大批不幸的天才女作家:19世纪的艾米莉•狄金森害怕婚姻,一生未嫁。接着是智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以及出生于彼得堡的芬兰人伊迪丝•瑟德格兰,两人年龄相差三岁,有着同样灾难般的爱的经验——米斯特拉尔一生都在创伤中过日子,写下的情诗为她赢得了诺贝尔奖,瑟德格兰则干脆英年早逝。1963年希尔维娅•普拉思的自杀,给20世纪爱情的祭台上又刻下了一位绝代才女的名字,一本喃喃自语的《钟罩》写下了她暗无天日的内心世界。多丽丝•莱辛本来也可能成为她们中的一员,要知道,50年代连续多次的失败恋爱的经历,对她的打击绝不亚于任何人,然而,不知是否因为受过政治现实磨砺的缘故,莱辛比她们都坚忍得多。她有一个人生信条:寻求自由的女性必然要付出代价。所以她认了。她一本一本地读D.H.劳伦斯打发苦闷;她没有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放荡无行的男人(尽管那些男人可能的确如此)——若是那样她大概只能写出《钟罩》之类的二流小说——而宁愿多些反讽,自嘲,就是不扯开嗓子控诉。女性主义运动中核心的吊诡出现了:《金色笔记》的作者被她们当作开路先锋,然而莱辛根本不想被视为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英国同行,也无心效法英伦前辈弗吉妮亚•伍尔夫絮絮叨叨而又充满诗意地发表女人对平庸生活的哀怨。波伏瓦是理论家,她的《第二性》是一纸昭告天下兼自我加冕的宣言书,莱辛何曾有这番抱负?在莱辛的世界里,女人的不幸可以解剖,但不可以用来控诉,她们必须正视自己渴望被爱的天性,并且进而接受由此可能招致的不幸。那些把安娜奉为偶像的女人们都错了!她是个失败的人,你看她的笔记里满是关于“自由女性”的申说,但实际上,她渴望的自由无非是摆脱童年教育的桎梏,随心所欲地去爱,而其结果又都是可想而知的;看看“黄色笔记”里的一则则短篇故事,那里头充满着义无反顾的爱和意料之中的背叛。莱辛的激进大半系出误会,她并不想激励女读者对男人世界的仇恨,她至多只想表白:我走到今天,可以对你们,我的姐妹们,提出些什么忠告。正是这份诚朴为《金色笔记》注入了力量,内向的、反讽的、甚至是自乱阵脚的力量,她没有叫喊“看看你们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她只是像曾几何时的圣徒那样,褪下衣装,以自己身上的伤痕慑住他的对手。正是她对政治现实的大量提及消除了女作家中常见的无谓的阴柔,告诉人们:我的眼睛关注着世界,而不仅仅是两性对峙角逐的战场。莱辛说过,她对政治并不大感兴趣,选择入党是一种孩童时代感情的延续,当年在罗得西亚是因为结识了一批有同样文学爱好的朋友,才呼朋引伴“同去同去”的——他们都曾怀着终结万恶的白人社会的美好理想。这些都不打紧,重要的是,她的目光确实触及了人类面对的某些共同问题。那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投入,一种近乎绝望的疯狂状态。莱辛描写的陷入两性关系不愿退出的女人的绝望处境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表明: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表现在政治中,那些死要意识形态面子的人不承认自己的罪错,乃至不惜杀死任何肯说实话的刁民。人总在为各种理由疯狂,问题是如何打碎生产疯狂的那套机器。在莱辛作品现有的中译本中,《又来了,爱情》可能是另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在那里,65岁的女主角萨拉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卷入新一轮的爱情,寡居了30年的她,拥有安娜•沃尔夫所望尘莫及的理智,明白女人这种与生俱来的“爱的动物”能怎样一次次疯狂地跳入火坑。也许我们都爱看描写“跳火坑”的小说,也许让人涕泗交加捶胸顿足的美艳而苦命的女主角比花甲老妇有魅力得多——莱辛也许无趣,她可能想为误读了《金色笔记》的“自由女性”们再挽一道缰绳。多丽丝•莱辛写了很多东西,《金色笔记》后还有一组五部曲长篇小说和一大批科幻类作品,那些科幻小说清晰、明快,和被女性运动拿来当武器的书大相径庭。在系列自传的第二部《走进阴影》中,她称《金色笔记》是失败的,因为即便这部她最有影响的书都没能纠正人们的思维方式。确实,任何一种道德层面的改变都极其困难,也怪莱辛的真心话说得太艺术,洋洋五十万言架构精致,效果反而是“虚晃一枪”。瑞典皇家学院的长者们本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她米寿之年降下了一道恩典,恐怕也是出于对老太太创作热情的折服——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她还出版了小说新作《劈裂》,而且还在继续写下去。昔日曾有一位与诺奖有关的瑞典官员向她许诺“你永远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我们不喜欢你”。他这有意无意的一枪足足虚晃了30年,幸得时间冲淡了一切,否则,耆耋之人还不一定经得住如此悲喜剧的刺激。 [英]多丽丝•莱辛著:《金色笔记》,陈才宇、刘新民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8月,30.2元。[英]多丽丝•莱辛著:《又来了,爱情》,瞿世镜、杨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2月,23元。

金色笔记

  我很喜欢法国与俄罗斯的文学,内容宽广博大精深,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感觉,相对来说,英国文学显得过于狭小,平淡。此书也有这种感觉,洋洋洒洒700页,从内容上来看并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也没有吸引人的情节,甚至没有完全的结构,整部作品支离破碎,但读完之后似乎有种奇特的感觉。  小说分为几个片断,以《自由女性》的故事为现实性,然后四本笔记本,黑色笔记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对斯大林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而最后则是金色笔记本则是作者的感悟。读起来真是令人目不暇接,颇为头晕目眩。  作品反映着一个英国知识分子(女性)在二十世纪中的思想和行为经历,大多以语言以及心理活动为主,内容虽平淡,但思想内涵颇为深刻,容易读但难以理解,倒是与平常的英国文学很是不同。

推石头的人们

有个朋友说,一本书不读两遍不能叫做读过,对一本只读过一遍的书指指点点那多半是为了增加谈资而进行的经验炫耀。他对感兴趣的书籍或者电影会反复看,钻进去了就不容自己轻易出来,非要深入到底,探个究竟。《金色笔记》我刚刚读完一遍,就要说话,很脸红。急于想说,是因为它很棒,义务做个广告。女艺术家的作品一向被认为过于小气,视野和心胸一样窄小,肤浅,缺少深厚的积淀。这是个让人叫苦不迭的局面。于是很多具有聪明才智的女人们大声诘问:“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如此缺少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然后从性别的、教育的、社会的、心理的各个角度寻找原因。不过这并不能解决女人们的问题,光问为什么不如去做去改变,最好的答案不是别的恰恰是女性自己创造出真正伟大杰出的作品。《金色笔记》让人振奋,它用最简单的语言,巧妙而令人玩味的形式,呈现了现代人纷繁芜杂的精神世界。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你应该用一句话说出一部电影要讲的故事。这是好莱坞的剧作模式。但是我相信还有另一种电影和文学,是无法用一句话去概括整个作品的,因为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语言本身在于它的叙述方式在于它的不可复述。在《金色笔记》的扉页上这样介绍——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记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莱辛描摹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这种内容介绍大概适合很多部作品,用词的烂俗(知性这个词很讨厌)不能给你任何不平凡的感觉,但是我还得引用它来交代本书的内容,我总结不出更好的。诺贝尔委员会的评语也很抽象而且片面:“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金色笔记》塑造了一个独立的、勇敢的、反省的女性安娜,让我们从她的政治、创作、友谊、爱情、子女等不同层面的生活当中感受到现代人的精神错乱,它将人们生活中凌乱的、离散的诸多因素做了深刻的描绘,即使是面对沦落的、崩塌的局面,作品本身也并没有呈现出颓败的迹象,相反,它催人思索和抗争。(小说中的安娜说:)“今天,当我正着手写作时,仍然隐隐感到有些厌倦:这是因为这门属于艺术或者艺术家的行业如今已大大贬值,成了头脑空空的业余爱好者的私有财产,弄得那些与艺术真正有联系的人一看见他们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恨不得逃得远远的。”尽管这样,莱辛还是有她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唯一使我感兴趣的小说是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安娜在迷茫了很久之后,重新投入写作。就像西西弗的神话所预言的那样,我们不断向山顶推动那块将要滚落的圆石,周而复始。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意义,我们知道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还是卖力地去做。

自由女性?

要不是莱辛问鼎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厚达700页的巨著大概会被很多人遗忘,也只有等尊荣的诺贝尔提醒我时,这种潜在的遗忘才显得格外可惜。今天我终于看完了它(用去了将近一周),并且,时常感到害怕,因为,她在四十年前所描写的那位自由女性安娜竟然屡屡让我觉得熟悉,甚至,就像是我自己。首先是关于分裂。很多人计较着这本书的形式,作者本人也曾骄傲地称其为“突破形式的尝试”,小说是由巨量的碎片所构成,却一气呵成,令人读到憋气地想找一片宽敞的林间深呼吸。作为主体部分的“自由女性”由四个章节构成,分别带出主人公安娜私藏的四本笔记本:黑色笔记本记述作家本人的情况,红色笔记本和政治有关,黄色笔记本上的故事依据作者和好友的亲身经历,虽改名换姓、重新整合她和所有情人、友人、孩子的关系,但依然可以清晰看出安娜的细节,蓝色笔记本就像是随性日记,随意,所以常常模糊地和另外几本失去区别性。这些笔记本就是形象而直观的“分裂”,是一位卓有天赋的女作家企图隐藏、扭曲、改写自己所谓的自由生活的证据。如果读起来觉得困难,我倒觉得不如把所有笔记本里的女主人公都叫做安娜好了。就像是电影中的某种手法,虽然冗长,但结构是非常清晰的。分裂的还有主人公本人。安娜写过一本成名作,《战争边缘》,讲述了在非洲殖民地的种族隔离、以及左翼人士的真实写照,但蜂拥而来的媒体只想关注其中的爱情主线:白人飞行员爱上黑人女孩。作者以无比讽刺的笔调记录了她和影视剧制片人的洽谈。这个思想缜密、情感丰沛、放眼全人类平等的女作家不得不承认,世界对她的承认和接受只能停顿在描写情爱层面,世界只愿意看到一个分裂后的她。安娜是个共产党员,但有半本书是在讲她企图退党,另外半本记录了不列颠共产党的组织活动,换言之,明明是中产阶级出身的一批人以党派的名义聚集起来,大都三心二意,有的贵族子弟权当这是一条退路,有的落魄男人视其为重新掌权的机会,有的男人甚至会搞一会儿同性恋,因为他们觉得这就和无产阶级革命一样是最极端的叛逆,他们用术语和行话在会议中慷慨陈辞,会开完了,到了咖啡馆和酒馆,他们立刻变回原形。仿佛所谓信仰和斗争只是一种值得投入的工作。所有孤独的人都可以被这种团体内部昂扬的积极乐观情绪所感染,便误以为同志就是亲人。当斯大林主义让他们畏而生怯时,退党的人纷纷如潮回,这些原本就属于中产阶级的女性不得不再次诚实地面对自己和某种形式化的“主义”之间的格格不入。安娜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里有一种共产党人的个性,也同时存在着安娜自己作为女人的个性。譬如说,她打心眼里讨厌邋遢、愚蠢而又偏激的某位工人出身的女同志。又譬如说,当她坐在舒适的小咖啡店里,却讨论着发生在俄国的暴行、屠杀、酷刑时,她终于确定这些人只是在误用语言,只是在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假如她的尊严受到干扰,她尽可以搬动“共产党员”这顶帽子,勇气瞬间就会膨胀,而对手也会可笑地败场。这或许是自由女性必须要学会的一种自我保护。固然伪善,却很有效。作为女人,安娜在曾爱上过一个同志,却偏偏要和一个不爱的同志结婚生子,一年后便离了婚。依靠版税单独抚养孩子的时间里,她当然会受到不同男性的追求,但偏偏这些人几乎全都是已婚男人,当他们完成了性爱的本能、开始谈论他们的妻子时,她便知道他们的本色和底线在哪里。而有些男人的太太也能和她成为朋友,她同情她们,她知道她们并非情敌。有的太太会对她坦白,自己是多么羡慕“你的自由”,拥有自己产权的小房子,拥有独自一人的孩子,可能不断拥有情人,大抵都能享受单纯而激烈的性,并且还有自己的党派和信仰,在需要高傲的时候就能挺直腰板撂些狠话。其实羡慕她的不止是女人,还有觊觎她的那些男人。可安娜呢,冷暖自知。她不是不想结婚,但结不成。她不是没有爱过谁,但爱上的保罗甚至需要远离这个国家,以便和她撇清。她遇到一个又一个在婚姻外偷食并觉得相当自满的男人,当飞机上的旅伴——美国男人——坦白承认自己和漂亮太太从来都做不好爱时,她甚至带着责怪的口气冷静地反问:“你为什么不教她呢?”更多时候,她是在奉献快乐,性冷淡也不是她想要的,但高潮确实和爱情有关,哪怕爱情和婚姻无关。自由女性只能当情妇吗?这个问题,确实是半个世纪以来都搞不清的问题。在这本书出版后,不少女性都把安娜当作是自由女性的代表,群起模仿,就像当年仰慕波伏娃那样。但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安娜根本不是波伏娃,她不排斥次等的情爱,不想接受“自由了,只能孤独着”这样可悲的现实,也不对男性作任何道德或生理上的幻想,她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家伙。清楚地分析她爱上的有妇之夫,就好像把自己和对方所有细微的动静都放到显微镜下一样,如此太过清醒的女人,就算是在男人面前装傻,也一定会在某个阶段后重拾孤独。安娜同样很清楚这一点,她视其为自由的代价。她自由地去爱,却发现没有人可以爱;自由地去生存,却发现被团体所吸引,政治团体所象征的道德感、内部的统一性是治疗孤独和无聊的替代品。她要在情人和孩子之间扮演不同的分身,也像个职业女性+单身妈妈那样风风火火地渡过清晨。只能保持私密和分裂、在四本笔记本中纠结混乱的自由,还是不是自由?莱辛四十年前就写下如此诚实的质疑,我们直到今天也不能轻松地给予答复。主线之外,她所描写的同性友谊、两代关系也貌似终极原型。她与女友摩莉维持着亲密友爱,但前提和基础并不是共产党或工党、不是独自养大孩子,而是对男性的批判。她意识到,这种基础构成的多年亲密就算不是生理上的同性恋,也至少是心理上的。她一直在摩莉的影子下生活,直到失去爱情,执意搬到自己名下的房屋,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自由是如何开始、又如何荒谬的——作为象征,四本笔记本堂而皇之地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因为在这之前,她必须偷偷摸摸地写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被人看去,才产生出隐私被窥探无疑的焦虑,这是不是又是自由女性的软肋之处呢。安娜给自己买了房子,却在潜意识里给爱过的有妇之夫预备了空间,旅行也下意识地住进两人曾待过的酒店,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上从未摆脱失恋打击的她决定招房客,偏偏所来之人是个年轻的男同性恋,他的男友油头粉面,是个吃软饭的,但是在刻薄和虚伪的层面,他们一点儿不输给婆婆妈妈。这分明是在指示,不管两性关系发展到怎样的搭配,人性中最卑劣的、充分利用性爱而达成的丑陋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本书的容量实在很大。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她假借“爱拉”之名所写的片段,是极其真实的女性自省文本,围绕情爱和自我人格的分析在繁复中深入到底,简直有着偏执狂般的自语倾向。同时也因为挡开了“自我”这重隐私,描写就更流畅,也更抒情。这真是女性写作的悖论之一。她所描绘的共产党人团体的一些可笑而荒诞的交往,却多少让人小惊一番,作为我这种没有经历过革命的人,并不能站在这种描写的基础上去架构发生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如安娜所言,我们缺少那种毁灭性的经历;但奇异的是,党派活动对人格的影响力却仿佛是一读就懂了的内容。自由女性需要在精神和行动上找寻依傍,这注定她们的革命行为只是一种卖力的模仿。摩莉的儿子汤姆算是一个比较突兀的形象,这可能是我无法完全读透的一部分,但揣测他的个性从何而来,自杀前的愤怒从何而来,失明后那冷漠的冷静又是从何而来……大抵就成了思忖某一种单身自由女性在教育问题上的基础。摩莉的前夫理查是个通俗易懂的形象。退党后继承家业,很快就变成全欧洲的巨富之一,却改变不了他在家庭中的失败、在婚外情中的努力、甚至他那看起来就很愚昧迟钝的外貌。……书看起来是非常艰涩的,几乎不分行的形式也增加了阅读难感。但闪现在字里行间的某种自问自答的结论是相当智慧、却极其诚实的观点,从今天的立场来看,当时她这样写是非常超前而准确的。你会发现,无论是女性对性高潮的态度、还是对儿子的态度在半个世纪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她写到点子上的句子太多了,没有给予实用性的建议,也没有虚妄的自我安慰。这恰恰是让我感到害怕的一点。

一定是女孩子要读的诺奖作品

读《金色笔记》让我对诺奖的权威性深有体会。真没想到一个女作家可以在一本小说里用新颖的结构安放那么复杂丰富的内容;“自由”女性的自省,非洲殖民种族问题,共产主义的是非,男女关系等等。读完后我在用惯常作总结的方式思考小说主题时犯难了,它是关于女权,还是政治?还是纯是反映特殊年代里个体的混乱思想状态?这第一遍下来光记住了些情节碎片,只感觉《自由女性》加黑、红、黄、蓝笔记加一本金色笔记的组合是情节套情节,这本笔记里的人物好像是那本笔记里的影子,安娜好像可以是所有角色,小说越到后来越多性描写……纠结小说本身真是让我乱乱的。我知道要与这本鸿篇巨制产生预期共鸣还得多读几遍,还得走出纯象牙塔的世界。不过小说让我重新重拾写日记的习惯;分裂的安娜提醒我不逃避与自己的对话;笔记里那个“推大圆石上山”的隐喻告诫我个体的成长之路作为全人类追求真理的的缩影也会是一推再推的历程,但总能“停在比原先高几寸的地方”——我,虽然幼稚,但每一步都不会白走。由于我最近也在看伍尔夫,《金色笔记》中安娜也姓伍尔夫,我不禁琢磨莱辛的用意。我发现作家安娜体现并印证了伍尔夫的“intellectual freedom depends upon material things”,小说家要”convey this varying, this unknown and uncircumscribed spirit, whatever aberration or complexity it may display”等观点。文学的逻辑还是很有趣的。

读书笔记之《金色笔记》

去年年终发了工资,觉得比较满意,为了奖励自己去五里牌书店买了这本书。Doris lessing的《金色笔记》。作者: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者,女性,有女权主义侵向。翻了好几次都只翻了不到三页,可能是因为忙碌的过年和没完没了的同学聚会。直到最近才终于开始静下心来读这本书,一路却也读得蛮顺,没有以往读西方书的晦涩和语言的翻译怪癖。共五个部分,读到了第一部分的《自由女性》,感觉是:语言平实,缓缓道来,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里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和动作等,以前不太喜欢但这次却很容易就接受了的方式。两个女人独自在房间。安娜和摩莉。那个时代所谓的自由女性,离婚,独自抚养孩子。一个是写作者,一个是二流演员。这个部分揭开整本书的内容结构:安娜的笔记本,四个不同颜色的记录四种不安宁的灵魂和历程:黑色笔记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她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对斯大林主义由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所创作的一个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记录了主人公精神的轨迹。整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那个长相普通,皮肤较黑,个子娇小但性格怪异而倔强的女人。然而这个部分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却是摩莉18岁的儿子汤姆的一那句话: 我知道什么是我不想要的,可我不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序幕拉开,貌似混乱的人物结构,不同的时空和笔记穿插在一起。笔记里有创作出来的人物,而创作里面人物的名字又是女主人公身边的人物,只是身份不同,假如在故事里迈克尔是她爱拉的情人,而生活里迈克尔却是另外的身份。爱拉就是安娜……真的很乱,所以要很用心地看。安娜是个写作者,只有一部作品的作家。作品名为《战争边缘》,很显然这属于黑色笔记的范围之内。多次提到的这部作品,在生活里养活着安娜和女儿,安娜是个倔强而有些许人格分裂的女性。作为情人的安娜,即爱拉;作为简拉特妈妈的安娜……不同角色的变幻也正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之一。它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了作为“自由女性”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不安、恐慌、无助、坚强、撕揭底里……黄色笔记里面有一句深刻的话:爱情只是一种妄想。作为《第三者的影子》的前奏部分,反而比后者更突出。里面很详尽地描述一个女人是如何用自己的五年时间去经营一场无望的爱情,最后还要被人作为“疯婆娘”的罪名给抛弃。那个精神病专家,那个已婚男人从来没跟爱拉说过爱,却跟爱拉保持了五年的性关系。爱拉错把这五年当成了爱情,她的身体与感情一直都是一体的,所以她跟其他男人在一起时是没有欲望的。她预感到他的离开,虽然有万般地不舍却没有挽留。因为她是“自由女性”,因为爱情只是一种妄想。然后就有了后来的《第三者的影子》,这个影子就是那个精神病专家。他的影子一直横在安娜和其它男人之间,一个不小心就会想起。书很厚,结构也很乱,而我又有个看上一个小时书就会嗑睡的习惯,所以能让我记得很深刻的也是七零八落的。18岁的摩莉的儿子汤姆自杀了。有一种预感,在看第一部分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和现状很有自杀的侵向,安娜从一开始就设定了这种假象,然后到书的三分之二的时候他自杀了。他是书中唯一看过安娜笔记的人,也是最让安娜恐惧的人。他也是安娜的另一面,他与安娜的所有观点反驳,充满敌意。安娜也想过自杀的,最起码具备过那个自杀前的状态,但每一次都被简拉特的声音唤回。简拉特是个奇迹,是安娜的奇迹。安娜多次提到,这是所有女性都具备的母性。为了简拉特,也为她自己,她想过婚姻,也很想结婚,她甚至幻想过那个男人能给她婚姻。五年里她完全在作为一个好妻子做着充足的准备,事实上在某种时候她已经是他的妻子,直到他离开。这是个怎样挣扎的过程?lessing用很平实的描述、对话、自言自语等等来写,整个结构独特而新颖。……书还没有读完,而且每次都是只读一个小时左右(对我来说读书已经沦为了摧眠药),所以思路也跟它的结构一样:乱。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内心有力量的女人,我喜欢她

其实一直以来,对女性作家的书,都不太感兴趣,总觉得或多或少书中涉及的情感会倾向于计较,小气,并且,也是个人的喜好问题,对于所谓精致,矫情的细腻感情描绘,我很反感,但,莱辛是少数我喜欢的女作家。这本《金色笔记》我现在也只是读过一遍,并且看的很粗略,对于这个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组成的书,很多地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但,书中的安娜我是真的喜欢,她,勇敢、自省。自省这个品德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其实很是重要,只是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做不到,由此也显得安娜更为珍贵了。安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她的立场和原则,鲜明且直接,很多时候,我们会和一开始的汤姆一样,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茫然。安娜对于自身的自知,对自我内心的倾听和重视,让我喜欢,而在茫然很久之后,依然那么奋不顾身的投入写作,即使她也知道,所谓艺术,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仍旧选择义无反顾的去努力,去抗争,我想,这就是她有别于很多人的热情和坚定。内心强大的女人,自有一种自己的力量,我喜欢她。

The Golden Notebook

《金色笔记》还没有看完,我己经开始我的书评。书看到现在,己经没有初时的感觉。初遇时的惊艳,惺惺相惜以及那之后产生的巨大的惊喜,仿佛万水千山终于觅得知音,有一个女性的自我剖析的日记,关乎政治,关乎写作(Anna是作家,写作便是事业),关乎爱情,关乎精神。初时,她是个自由女性,育一女,离婚独身,真正的思想独立女性。当时的感觉,就像我正在经历着她曾经经历过的但是没有写在书上的生活,感觉像在看自己以后的也许根本不会经历的生活。而第一个译者,陈才宇先生,我想他是懂得女人的,译者的语言和作者的思想如此之契合,仿佛是世间最最融洽的男女,在相拥的时刻,已然融为一体。书在初时已经被我定性为慢阅细品的,所以三五日空闲时我才拿起偶尔几页,兴致浓时,也至多五六十页,不得不承认,这么一本书看下来,真的很吃力,边看边想边联系,而本书接近尾声,遗忘已很多,为理解的也有很多。渐渐,味道变掉,陈新民,有名的译家,却不适合Doris Lessing,而Anna,经历了一个五年的男人,变了。用情不专一,事儿沉迷性事,时而排斥。最后一回的蓝色笔记,她再次爱上一个流浪的美国人,那是一个失意的多重性格,有严重精神分裂倾向却与之奋斗多年的人。女人发现自己再次陷入恋爱,已经无法自拔。她变得疯狂,善妒。当然在她写笔记的时候,都是恢复理智的时候。现在的部分看着极其累人,有那么一瞬间,我发现,Anna老了。老了,心老了,不复激情乐观。当然,Anna还是Anna,观念思想变着(Anna每一回翻看之前的笔记,总会感叹一次幼稚,但是我不发表意见),自由独立的本质不变。尽管现在的她依赖索尔,害怕孤独……书的大背景在英国,Anna从一个社会主义者到一个共产党员再到一个自由主义悲观者。迷茫的一群人,盲目的乐观和痛苦共存,在纷乱的世界找不到安放信仰的地方,可是,到底什么是她真正的信仰?非洲,Anna呆过,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那是的Anna和朋友们(玛丽罗斯,书中少有的美丽的善良的单纯的却深爱着自己的死去的弟弟的乱伦的黑人女子,我一度觉得温馨的角色),也迷茫失落痛苦,却激情潇洒。此时我竟然想起那时的非洲,想起马雪比旅店,我想,那是我最喜欢的Anna吧,尽管那时的Anna有着我都不否认的幼稚。

《金色笔记》——作为充满荣誉的冒险的人生

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莱辛的代表作,50年代战后的生活故事、夹杂着种族纠纷背景和主人公的繁复感情经历。600多页的大长篇,读起来中间好些地方觉得乱七八糟的。不过合上厚厚的书卷,那种感觉就像刚读完也是厚厚的《波多里诺》一样,一个世界终于离自己远去了。就像每每告别一个熟悉的朋友、一个熟悉的地方,自己的一部分也仿佛渐渐模糊。虽然知道何事何物后来无不如此,但终究有些不舍罢。主人公的风格有点像米勒的《北回归线》,因为是女性作品,很多米勒书里的肉体纠葛变成了感情纠葛,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人生的意义。“人生是充满荣誉的冒险”,主人公安娜如是说。她和好友摩尔的生活常不被人理解,但她们还是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无论是爱情、还是英国共产党的事业。当然对于自由女性来说频繁的更换男友和退党也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但是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真的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吗?这是一个自启蒙时代起就被争论不休的问题。年届不惑的安娜知道造物主的不公平——“男人只要和裸体女人在一起就会勃起,而女人却只有爱上自己的情人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她也看到俄国共产党的衰败和英国共产党的蜕变。外部世界和感情世界的分裂不仅仅是时代的因素,无论是社会的发展和感情的变化都有其无法选择的一部分,虽然活在其中的人也许可以作上小小的变通。上期的《南周》登了对中国艺术泰斗吴冠中老先生的专访,两个版面。专访结束时,记者问吴老:“您老讲艺术格调,这个格调是什么?”吴老答:“艺术就是真性情”。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周围的世界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社会我们无法选择,连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无法选择。但是我们能选择的,是自己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的态度。在那悠长的历史中,总是有人不满足于rutine life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意志格外坚强,他们的活力勃勃愈发,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未知和冒险,他们本真而又自然。他们艺术的栖居在纷繁无杂的社会中某个角落,他们这类人的眼神一看便知。人生,是充满荣誉的冒险。

依警帝国里多愁善感的使者们

我一直在想那个五毒俱全的小说.不是这一个.而是一直在我脑袋里盘旋的那一个.同样的五个部分,那么被我称为:Crocodile.Zebra.Elephant.Giraffe.Lion.我想表达的是一个烦琐的,一致的,积极的,不抱怨的人生.或者说是我希望的态度,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态度.在读<<GOLDEN NOTES>>之前,我的某些关于Feminism的阅读使我对Feminism本身心存芥蒂.某种意义上她们的“胜利”,只不过是对男性姿态的简单模仿而已。而这本被称为并非轻松读物的小说,我倒是一口气读完而且百看不厌。它里面的愤怒随时可见,但奇怪的是,这种愤怒激起我的不是相应的愤怒,而是异常的心平气和,就好象一切都摊开来了,那么一切都明明白白的,争论骂街就是如此无聊的事了。有时候想自己是否是那么傻比的看不出来这是有关共产的有关自由女性的宣言书,好的,它的确说到了各么,难道看不出那只是充斥我们的女主人公生活的细枝末节的事而么。PS:“当女人和自己相爱的男人站在一起时就应该挺起胸脯,并不加掩饰地述说自己真实的内心活动、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经历”。这样的句子是否就自由女性了呢,在我看来,这简直是难以启齿的。

寻找安娜的灵魂

无论是《金色笔记》还是《金色笔记》里面的金色笔记,都无法让我们看到一个从心所据而不逾矩的安娜。首先就要放弃一致性这个标准,我们才能从这些笔记中去寻安娜的灵魂,继续这场探险。不知何年何月继续写。。。

分裂还是圆满

作者是圆满了。读者分裂分裂着也圆满了。通篇表达了同样一个主题。对于女性来说在这个多面价值观的世界上,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点。虽然形式上看上去四分五裂,实际上在内里有一顾隐藏的精神把全书贯穿起来。《麻将》里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别人告诉他们才知道。这本书同样有相似的精神,只不过主题是女性,放大了讲,对于所有人来讲有何尝不是如此。全书如同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线来织成一幅金美的小毛。

看完以后,让人心里很满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很适合女人看的书,是一个勇敢地面对自我的内心独白,给人面对现实的勇气,作者是一个勇敢的女性。

转载:BY 李海鹏

应该是在大二或者大三,我在《外国文艺》上看到几个短篇小说,看完了往回翻,找作者的名字,发现是个陌生女人,叫朵丽丝.莱辛。我心想,记住了,下次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她的书。等真买到她的书,我已经毕业两年了,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名字叫什么忘记了,也许就是《朵丽丝.莱辛短篇小说选》之类的吧,又过了两年,我看了《金色笔记》,到2005年,又看了《简·萨默斯日记》。傍晚小睡醒来看到新浪短信得知她获奖,那一瞬间我弄错了一件事:我首先想起的是《想像一下你临终那一天》和《回家找玛丽》,后来才明白过来,我弄混了,那不是她的作品,是安.贝蒂的。这么说,在莱辛的小说中,其实并没有哪一个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对她的记忆是基于整体质量的。《金色笔记》是一流杰作,不需要我多说,已是定论。她的短篇小说也是一流水准,至少读任何一篇都决不会失望,都能得到教益。作为一个实力派作家,她不是很惊艳。但是如果抱着惊艳的要求,作为读者,可能我们这一生可能就将永无所获了。包括莱辛在内,大约有50个作家的信息构成方式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方式并不一致,但都充满张力,包含了小说家们几百年积累而成的对世界的理解力,说句最俗的,对我养家糊口很有帮助。年轻时喜欢过的作家都是我的亲人,某种程度上我跟他们比跟亲叔叔们亲多了。因此在今天,特别祝贺一下了不起的朵丽丝.莱辛奶奶——现在中文媒体都叫她多丽丝.莱辛了。我为她感到开心。

【转载】译序

【英国】多丽丝·莱辛 著 陈才宇 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7年10月 定价:35.80元译 序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下面就介绍这部作品:《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最后两部分之间出现构成书名的金色笔记。它的位置在四本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之前。如果我们把《自由女性》作为经,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作为纬,小说的结构就像一张网,罩在内容上。由于结构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角色,小说的内容已退居第二位,成了形式的注解和佐证。形式服务于内容,文学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已被颠倒了!设想一下《金色笔记》的原始面貌吧:一部六万字左右的《自由女性》手稿被分割成五部分,中间插入内容庞杂的五个笔记本:黑色笔记写的是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个总结。五本笔记都以第一人称写成,名义上的捉笔者是安娜·沃尔夫。除了金色笔记所描写的事件仅限于一九五七年外,其他四本笔记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七年。《第三者的影子》的主人公是爱拉,她是第三者的影子,更是安娜的影子。《自由女性》用第三人称。根据金色笔记中提供的线索,它是安娜与外部世界达成妥协的产物。这样一个结构,这样一种布局,哪里还有传统小说的规范呢?乍看之下,简直就是一堆零乱的、未经艺术加工的文学资料。然而,这种古怪的布局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这种混乱不堪的印象也是作者用心制造的。莱辛自己对《金色笔记》的形式颇感自豪。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她曾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① 小说面世后,各种各样的批评纷至沓来。有人说它宣传女权主义,有人说作者在演绎个人的生活体验。针对这些不得要领的评论,莱辛在于一九六四年发表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我对有关《金色笔记》的评论很恼火。他们都把它当做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小说———但这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偏要把它说成是‘多丽丝·莱辛的忏悔录’。” ②作家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知道自己在做点什么。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读懂了这份示意图,你就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显然相信,小说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传达意识的空间。“本书的关键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关键”,据我揣测,就是小说的宏旨。莱辛在这里并没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意思。她的艺术尝试是讲究分寸的,有理有据的,在实践中也是可以操作的。一部《自由女性》,加上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和一本金色笔记,这样一个布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乱”(chaos)。这是一个关键词。莱辛是想用艺术的“乱”来象征外部世界的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精神的乱。五十年代的世界是一个很不安宁、很不和谐的世界: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刚刚散去,朝鲜战场又冒起了熊熊战火。美国、英国、苏联都忙于扩军备战;人们似乎嫌原子弹杀人还不够多,不够狠,威力比之更大的氢弹正在加紧试验。而在美国,麦卡锡主义搞得人心惶惶。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上台,召开了苏共二十大,通过了秘密报告。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以上是《金色笔记》提到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大多以剪报形式粘贴在蓝色笔记中)。小说中的黑红黄蓝,象征着多人种、多主义的整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黑色对应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红色对应共产主义,黄色对应资本主义等等,但作者显然模模糊糊暗示了这个意思。在一九七二年版的《前言》中,作者曾坦诚地交待过自己的创作动机: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的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鉴于此,她有意要向这些艺术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金色笔记》就是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写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还比她的榜样走得更远: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司汤达所关注的也只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国家———法国的社会风俗和思想意识。多丽丝·莱辛却试图描写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黑色笔记》的场景就在非洲;虽然其他几种笔记的主舞台在英国,但通过粘贴剪报的形式,作者早已将视野扩大到美国、法国、俄国、中国、朝鲜、日本、古巴等许多国家。这些剪报,实际上在这里巧妙地铺垫了小说的场景。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任何一个读者对于《金色笔记》所表现的思想观念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企图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至少在她以前没有一位艺术大师曾经拥有过那么广阔的视野,那么超凡的抱负。可以说,《金色笔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如果《金色笔记》的描写仅仅停留在客观的外部世界上,那么,它像巴尔扎克的小说一样,应该归类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档案里了。但是,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形、多态———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安娜是个艺术家,写过一部题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过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非洲的黑人群众,却抱着种族偏见空谈民族的解放。回到欧洲后,她又在英国共产党的某个外围组织里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时候的她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精神上已极度空虚。她不满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又从根本上怀疑斯大林主义。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她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了。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作为一个女人,她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发疯,不至于自杀,她接受了心理治疗,但收效甚微。倒是这四本笔记成了灵丹妙药,通过它们,她可以把一个完整的人格分解成四部分,从而消弱死亡的意志,瓦解其强大的破坏力。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于是成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至此,四种笔记的外部的客观象征完成了它向内部的主观的象征的转移。至于金色笔记,它与其他四种笔记不同,它的意义不在于折射外部的或内部的世界,而在于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金色笔记篇幅不长,写的是女主人公邂逅美国作家索尔·格林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们两人意气相投,都是那种对人生有着深层思考的知识者。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生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像一大群人向山上推一块巨大的圆石,尽管他们使尽了全部气力,用尽了全部才智,也只能往上推动那么一小寸。在很多时候,战争或错误的革命运动还会使这个进程倒退下来。好在这种倒退并非一退到底,而是倒退到略高于起点的地方就止住了。推圆石的人于是继续努力,虽然要把圆石推上山顶简直遥遥无期(作者没有说哪一天人们可以期望在山顶上见到这块圆石),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恐怕就在于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虽然成功甚微,但努力本身就是价值———这话莱辛没有明说,但我们显然可以这样去理解。假如大家都放弃这种努力,这块圆石会滚下山来,把所有的人都碾碎、压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推圆石的人,尽管他们无法把圆石推上山顶,尽管他们所推的圆石甚至倒退了,但他们仍不是失败者。他们用不着气馁,用不着自暴自弃,因为世界就是这么个模样,你不应该苛求它来适应你,而应该你调整好自己去适应它。你应该与这不完美的、混乱的世界达成妥协,与之和平共处。千万不要与之怄气,更不要像《自由女性》中那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汤姆(主人公女友摩莉之子)那样因容忍不了这种混乱就开枪自杀!可以说,金色笔记的“金色”,其象征意义就是“真理”。主人公安娜终于明白了这个真理。她的写作障碍症也就不治而愈。最后她答应索尔重新开始写作。索尔为她未来的小说写了开篇的第一句。她也为索尔的小说写了第一句。索尔的小说后来发表了,反响很好。安娜给索尔的小说写的第一句是:“在阿尔及利亚一座干燥的山坡上,一位士兵眼望着照射在他的步枪上的月光。”索尔的故事就写在安娜的金色笔记里,是一个短篇。但在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只留下了一个故事梗概:一位阿尔及利亚士兵在战场上被俘,受到法国人的严刑拷打。后来他从监狱逃出,重新进入军队,并负责看管法国的俘虏。受他看管的一位法国俘虏是位学哲学的学生,他跟他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并抱怨自己一生中只知道盲从祖师爷们的说教,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两人越谈越投机,不幸被指挥官撞见。指挥官认定那位阿尔及利亚士兵是间谍,下令把两人都枪决。这个故事要说明的是人生的荒谬:犯人与看守的角色是可以随时转换的,生与死也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预见的。这层意思作者在前面蓝色笔记中已有过更形象的描述:安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军官被蒙上眼睛背靠着墙站着,他的对面是六个持枪的士兵,正等待他们的指挥官下达枪决的命令。那第七位(即行刑的军官)只要把举起的手放下,那六位士兵就会马上开枪射击。然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呐喊声:“我们胜利了!”行刑的军官听见这声音,便走过去给犯人松绑,自己站到刚才犯人站过的地方。犯人和行刑者亲兄弟般对视一笑。指挥官的手终于放下,枪响了,犯人倒毙在墙脚下。 ①安娜本来无法容忍这种毫无是非标准的现实,但在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她就能坦然地面对这种残酷的、血淋淋的人生游戏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索尔给安娜的小说写的第一句:“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略微留点神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第一句也正是《自由女性》的第一句!这也就是说,《自由女性》这篇文字是安娜在与现实达成妥协以后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理清《自由女性》与黑红黄蓝四种笔记以及金色笔记之间关系的钥匙。《自由女性》中的两个女人(即主人公安娜和摩莉)都是离异后的独身女子。两人身边都有一个孩子:安娜的女儿叫简纳特;摩莉的儿子叫汤姆。两个女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标榜女性的自由。她们自觉地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总以为自己的不幸是男人造成的。光从表面现象去判断,我们很容易错误地把《自由女性》当做全书的总纲,从而将女权主义放到很不恰当的位置。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安妮塔·布鲁克纳 ① 在《伦敦书评》上撰文就称莱辛是“原始形态中的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由于她是莱辛同时代的女性作家,她的话似乎很有些分量。其实,她并没有说到点子上。通过上述对四种笔记和金色笔记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视野远比人们所能想像的要广阔得多。她的雄心壮志是想描述五十年代整个世界的道德气候和政治风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种族主义等等,都是她笔下的基本命题。不能说《自由女性》不谈女权主义,但不是整部小说的主流。那导致女主人公精神分裂、患上写作障碍症的一切才是小说的核心。说《金色笔记》是女权主义的作品,那就像瞎子摸象,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点,而没有把话说全。在我们仅限于《自由女性》(且不管那五本笔记)讨论问题时,说莱辛是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也是不合适的。莱辛不是什么先驱,更不是极力主张女权主义的斗士,而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悲观论者。“自由女性”在她笔下只是一个反语。像塞万提斯以模仿骑士文学来否定骑士文学那样,莱辛也是想以标榜女性的自由为幌子来证明女性自由的非现实乃至荒谬的。只不过她的行文不像塞万提斯那样辛辣、咄咄逼人,而是更温和,更含蓄罢了。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女人也少不了男人。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主人公安娜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她想寻找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以后,两个女人都与现实妥协了:摩莉重新嫁了人;安娜虽然没有再婚,但也已从封闭的自我走出。作者的描述显然想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女权主义并不能帮助妇女获得真正的自由,离开了男人奢谈女权,这种思潮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更何况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很多,而且也更重要,女权主义还远远排不上议事日程。五种笔记与《自由女性》的关系,实际上是大主题和小主题之间的关系。世界那么混乱,你的力量又那么渺小,你根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把那块大圆石推上山顶。你又不是站在山顶上向下观望下面的人如何推动圆石的那种人(这种人为数很少),而是在下面卖力气的芸芸丛生,那么,你就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只要你尽了自己的责任,做了你应该做的事,这也就够了。作为一个作家,你就继续写你的书去,既然你理不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团乱麻,就不要去理它。世界那么混乱,你就应该在混乱中求生存,而决不应该因混乱而放弃自我生存的权利。这恐怕就是莱辛在让女主人公解除写作障碍症时想说而没有明说的话,也是索尔在给安娜写下“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这句话时所期待的。还有,在写作风格上,《自由女性》采用的完全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写作方法;而四种笔记则有多种手法的混合:如心理分析的方法和新闻报道的方法就常常与纪实的方法并驾齐驱。这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这样做使四种笔记增加了层次感、混乱感(当然,作家自己是一点也不乱的),从而使《自由女性》的传统回归显得更招人惹眼。作者在这里再次给无言的形式赋予某种意义:主人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惘以后,又回到了常规,回到了无奈的,表面上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现实。《金色笔记》的翻译是我和刘新民兄共同完成的。我译至黄色笔记第三部分,余下的是刘兄的译笔。本来我是打算一个人承担到底的,只因受国家教委委派赴剑桥大学进修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文学,不想在那块文学和科学的风水宝地里做在国内贫寒的书斋里也可以做的工作,于是请了刘兄帮忙,完成余下的那一部分。好在刘兄是我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们曾十分愉快地在一起翻译过《莎士比亚诗全集》。译完这部书,对莱辛的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我们更感到《金色笔记》确实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重头戏。说它划时代恐怕言之过重,但至少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流之久远的书。陈才宇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日

金色笔记

金色笔记 金色笔记里我最喜欢的是爱拉那几个片断.她来自莱辛的黄色笔记,也就是爱情一组.爱拉与安娜,我,她们是重复的一个角色,亦是莱辛自己的缩影.爱拉与保罗的恋爱,爱拉爱保罗的那种感觉,以及他们多次做爱的感受,包括那片草地.它们都给人如身临其境的深刻感.那种无力的忧伤与挣扎都很细腻.全篇共有三个地方写到爱拉,每次都很惊艳,很震动.第一个地方他们相遇相恋了.第二个地方他们分手了,爱拉一直在找寻他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不会爱失却爱甚至不想同任何男人做爱.这一切都令我过目不忘.于整个混乱中最清晰的记忆.我又变得性冷淡了,毫无性欲,一点也没有.远远的我可以望见安娜,她属于一个正常的温暖的世界,我可以望见她,但我想不起来像她那个样子活着是怎样的感觉.兰色笔记中安娜予人印象也很深,她对爱的那种无助类似爱拉,她们有类似的地方,她们是一个人在思想.所以我远远的就可以望见安娜.莱辛把她分裂零散的记叙在两本笔记里.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类似一个心灵产生的多种情绪.她们都对生命及人生充满绝望,对爱却潜在着渴望.至于红色笔记里的政治描叙我丝毫不感兴趣.但对黑色笔记里我与维利及保罗之间的三角恋爱感兴趣.<黑色笔记与红色笔记可能有些混淆,因为它们都与政治有关,且写了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故事,战争边缘,我却把黑色笔记理解为爱情边缘>.与维利那无性的爱让人心寒到骨子里去.后与保罗跑出去一起在那草地上做爱.这个意象是混乱的.我分不清这个是安娜与保罗还是爱拉与保罗.或许他们就是同一个人,只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现.爱拉是个离异的女子有个儿子,安娜同样是个离异的女子她有个女儿有前夫迈克尔.我不想把他们的身份弄很清楚.但安娜与保罗他们在雪比山之巅发生了那一幕,那个深入深刻的记忆扎进了心灵也扎进了爱拉的生活.爱拉与另一个保罗的性影响了爱拉整个一生.她们都是消极坚强独特的,却又是无助哀弱的,于这个世界她们即是强者又是弱者,她们拒绝男人又渴望男人,她们生活在自我意识中又迷失于这种意识中.她们想依赖一个男人或依赖一个信念或依赖这个世界,可一切都是虚幻不足以依赖.安娜与保罗出去做爱的那个山峰与爱拉与保罗第二次做爱的那片草地是同一个地方,即莱辛内心的渴望,与一个自己心爱的男人尽情生活做爱,它们都很单纯干净.金色笔记看的很勉强但却看完了,看了会会不想再看,它似乎真的太混乱拉,但又舍不得扔下来不看.总有某种联系让你继续看下去,看它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联系.那些人那些影子他们最终会怎样呢?看完这些影子却很清晰,他们在那构造了几篇小说,只不过穿梭出现在各个小说里.都是些失意孤单的人,对人对己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他们都很可怜,绝望挣扎在精神堕落一意志消沉甚或死亡边缘.做爱也是种空洞,麻木不仁.甚至找不到做爱的对象,他们都无辜的在那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自己伤害着自己.他们仿佛是无意识的牲畜,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欲,而又后悔唾弃这种无意识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的精神极度紧迫压抑,他们的性只为解除些紧张情绪,一般不予人心身愉快,他们的存在都很失败.这里面有许多事例,解析一个的精神又隐含隐喻某个内在.还是精神上的共震会引发爱情,安娜对索尔的爱就是在这种思想共鸣中产生.我最喜欢莱辛描叙女人爱上男人之前的那种感觉,真的.太敏锐了,一种强大自我终遭颠覆的幸福命运.一种最终绝望悲惨的命运.就整个金色笔记看来这种命运太微不足道.......俺天涯博连接: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milutiane&idWriter=0&Key=0

金色笔记一本还行的书

这本书写得还行吧。不过我总感觉女作家做得太单薄了点。文辞上也过于平淡了些。故弄玄虚的形式也没有给内容增添什么新意。是诺贝尔获奖作品,所以我们还是可以阅读一下。不过如果有人不喜欢看,也可以。

自由女性

《金色笔记》中有一句成长中时时刻刻思考的话:我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不想要的,只是不知道什么东西是我想要的。这句话来自于汤姆,书中女主角安娜的朋友摩莉的儿子,父母离异,深受安娜和摩莉的影响,曾在看过安娜的笔记后企图自杀,而盲了双眼。书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状态,知道什么是不想要的,在生活中探寻真正想要的东西,有人迷失,有人屈服。这部小说与其他长篇小说有很大区别,它由各种碎片拼凑而成,女主角的五本笔记将这些碎片串接起来,这五本笔记分别是黑色笔记——代表作家生活,红色笔记——代表政治生活,黄色笔记——代表爱情生活,蓝色笔记——代表精神生活,金色笔记则是这四本笔记的联结。并非完全的叙事,也非完全的意识流。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多丽丝·莱辛并没有站在某一种道德制高点去写就它。即便主题是要刻画自由女性,但多半是挣扎和不安,即便有对男性的批判,但最终读完,如果是抱着一种寻求解脱的心理去阅读的话,那她一定是让这样的读者失望了的。它平静开始,经过一段深海深处的压抑和不得,再以平静结束,好像发生过什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人的一生都是如此,那些精神失常的,不如意的,孤独的,不安的,到最后和开始时一样,静静的沉默在灵魂深处,独醒,不说,也无法解决。时间在1957年,在斯大林逝世四年之后,在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的一百零九年之后,女主角安娜曾是一位共产党员。关于作家生活。在安娜写出《战争边缘》之后,她便再不能写小说。有诸多制片人想要买她的版权,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却排斥其中的政治成分和种族思想,想要将故事改头换面,被安娜一一拒绝。这是一部尴尬的小说,在社会上反响不错,还算成功,但是对于社会中的普通人来说,喜欢她的故事,却不能够接受其中的政治表达和年轻的英国白种青年飞行员和中非一名黑人女孩相爱的情节设定,因为当时的黑人是不仅只是被看作奴隶,而且更甚的是不被看作人类的一员,白人通常是认为黑人是无思想无情感,如同动物一般的存在。联想至金刚经中一句话: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一般人听到与自己社会经验和一般伦理相违背的事物,便会大惊失色,觉得恐怖可畏,不能接受,强烈排斥。世人多有从众的惯性,也不论对错,只要大部分人说是对的,便去遵循。就像二战时期德国的那些军人,他们亦有良知和正义,但是大多数人都举起枪来对准犹太人扫射,自己便不由自主的冷漠起来,也举起了枪做了同样的事。回到书中,大多数人对于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相爱感到惶恐,不能接受。然而共产党的报纸对于它的评论则是不够积极,过于黑暗,希望安娜能写出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作品。与红色笔记的政治生活相结合来说。共产主义者中一开始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初涉于世,满怀激情,不能容下一丝黑暗的存在,他们只想向着太阳奔跑,他们心中充满的是正义,平等和对资本主义强烈的忿恨。红色笔记记载开始,斯大林依旧在世,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偶像。笔者想这又陷入了人类另一极端——将那些提出高深学说的或是代表高深学说的人奉为神灵,一味遵从,从无思考过对错,因为认为神灵怎会有错。基督教如是,佛教如是(应该是指道行较浅的佛教徒),共产主义尤其是。共产主义者都声称是无宗教主义者,但他们所作所为有时更甚宗教。排斥“异端想法”,盛行个人崇拜,对于“教义”深信不宜。种种至深的崇拜行为有时掩盖了真实的错误,并产生了思维惰性和陈腐不随世进化的共产主义腔调。安娜描写了她的党员生涯,在党内面对一群可爱的年轻气盛的青年,面对他们本来便具有的或是成长中虚假的急于掩饰的面孔和混沌清晰的内心。其实他们心中可能早就不信共产主义了,但是依旧在表面热诚着。斯大林的去世,是对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一大打击,斯大林在苏联的暴政被相继揭露,从而掀起了一股批判斯大林和完全否定他的浪潮,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分崩离析,虽存犹亡,大批的人开始退党。曾经强烈支撑着,尽管有些是虚假支撑的精神力量和理想开始脱线,是时候该进入爱情和精神生活了。女人和男人。不论有怎样的女性抗争和各种运动,不论男性在表面上如何恭维女性。社会依旧在骨子里把女性看作二等公民。大多数男性以此为乐,大多数女性也潜意识这样评价自身。安娜便是在这样代代继承下来的女性天性和与各种男性爱情过程中挣扎近崩溃,要抗争成为独立的自由的女性,尽管在她心中也依旧不能够看清自由女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与国内大多女性作家的文字不同,国内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清晰,或坚强,或软弱,明晰的属于独立或是不独立。而男性或是温润或是大男子主义。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明了。多丽丝·莱辛笔下的这位安娜和诸多男性形象和现实所见更加贴近,心理和细节描写更加尖锐,以至于应该会有很多人不敢直视。现实的爱情,如同战争。书中描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栋高楼的屋顶上,高楼巍然耸立于热闹的城市之上,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远远在他们脚下。他们在屋顶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有时几乎是试验性地拥抱一下,似乎在想,这拥抱的滋味会怎么样——随即他们又分开了,在屋顶上漫无目的地游来荡去。然后那男人走到女人身边说:我爱你。她惊恐地问:你说什么?他说:我爱你。于是她想拥抱他,可他紧张地匆匆避开了。她便问:为什么你要说你爱我?他就说:我想知道这句话听起来怎么样。这时她说了:可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而他却走到屋顶的最边缘,站在那儿,随时准备跳下去——甚至只要她再说一句我爱你,他就会跳下去。”一些男人用他最原始的欲望找寻女人,刻意饰造一切温润的尊重的甚至于是爱的假象,来吸引那些适合在他们空白期作为填补的女人。对于他们最好的是和女人只做爱,给予女人欢愉,以此证明自己的雄伟。他们会高兴的,也许是在性高潮时说我爱你,但一旦女人爱上了他们,他们便开始抱怨说女人缠上了他们,要他们给予她们,便开始冷落女人,当女人开始学会在这段无望的爱情中独立并且冷漠时,男人便又开始抱怨女人冷落了自己,他们在嫉妒和愤恨中似乎重新爱上女人,当女人下定决心重新充满希望靠近他们时,他们便又躲开,想要甩掉身边这个“黏人”的女人。有时他们刻意穿不合体的衣服,邋遢,带有满身臭味,满脸满头油腻,带有一副垂涎的丑恶嘴脸,接近女人,试图猥琐,女人被惊吓的跑开,他们放肆大笑,以为猥琐了她们,并以此为乐。记得书中,男性冷漠,女人心生失望而在性爱中无法感受激情,这时常写男人说的一句话:是你无法让我勃起。主动的是男人,在情爱中失望却要怪罪女方的无能。他们大胆勾引却始终没有爱的勇气,他们像是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牢牢包裹自己,计算显露的部分,决不投入真感情。他们强大却懦弱,他们无情且无能,他们没有勇气去改变世界,他们喜欢做的,不过是喊喊激昂的口号而已。而女人,却是带着爱的天性,爱上一个男子,被抛弃,独立,然后面对一丝温情,厌恶却又渴望,重新投入对方怀抱,失去自己。反复循环,这样无法控制,要么冷漠至极,要么热情至死眼盲耳聋,做尽被弃一方,不知悔改,或是无力悔改,像是天生如此构造,抗争的过程如此痛苦难熬,很多女人就此放弃。书中的安娜也是平凡的女人,拥有一个孩子,认真负责温情脉脉,如同其他的母亲一般。然而依旧是和丈夫离异,与诸多男子风流韵事,相互伤害,这么多段感情中,唯独没有获得持续的爱。女人若是有爱,便可安定。人与人之间永恒隔阂,最残酷的是从对方刻意掩饰的嘴脸下看到真相,这真相便是对方从未尝试过安定的爱。她陷入各种梦境,在梦境中各种怪物面前挣扎免于被吞噬,用意志力支撑自己不沦陷不自杀。孩子是拯救,安娜将孩子看做自己安定的归宿。然而后续的故事谁晓得,她的小女孩简纳特开始长大了,开始想要离家,开始排斥安娜想要的生活,开始褪去小女孩的聪慧纯真美好,开始迈进社会,开始被社会同化。每个人都是要被一定程度的同化的。而好友摩莉也嫁了人,所有的人都各自有了暂时安定的归宿。一切暂时安定了下来,可是后续的故事,依旧不会是这么简单。安娜说:不公平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毒素,做女人的都怨恨它。那些不知道它的非人格化性质的不幸妇女总是把气出在她们的男人身上,而像我这样的幸运者则与之斗争。这是一场十分累人的斗争。这是想要自由的女性唯一的途径吧。

进入主题

买来快两个月了,可能真的是工作太累了,只有利用每天上下班在车上的是那个多小时来翻翻,每次翻到七八页的时候就有种想睡眠的感觉,上周才看进去她的开头,继续坚持 第一部分看完了~~~~

混乱

单位工会买了些书给女同志看,好像是在女职工中开展一项什么“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不管它是什么活动,反正可以免费借阅好书看,“书非借不能读也”,也算是一项不错的“福利”。反正项目部的生活简单乏味,带本书到山里“假积极”一番!拿到手里的是《金色笔记》,封面赫然印着:“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代表作”。几天后举行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因为我在项目部没有电视的遥控器掌握权而无法看到,但是据说莱辛老太太因为年事已高身体原因而未能出席。我读书时一般对“序”“后记”之类的都不会放过,因为很多“序”之类的对了解整本书有很大帮助。看了《金色笔记》的《译序》后对该书的结构有了个大概了解。看书的过程的确如《译序》中提到的一样,感觉非常混乱。我想幸好我为了在项目部打发时间而挑了这本书,不然的话,这样厚的一本书,结构如此混乱,语言平淡甚至晦涩,情节平直,如果不能平心静气的阅读,是很难读到最后一页的。读书时如果中间有中断,即使用书签标记了阅读地方,下次再看时仍然要往前翻好几页开始重新温读才能将情节连贯起来,不然总是感觉无法连续起来上次中断是什么情节。这根本不是一个情节连续、能够钓起阅读胃口的精彩小说。想起上大学时选修的一门《外国文学与影视》课,老师讲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时也说那部小说读起来会感觉结构有些混乱。真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特点。我读国外小说最大的困难是不能记住并分清人名。外国人名译成中文后总让我很困惑,幸好此书是用英文写作的,虽然我的英文比较蹩脚,但是那点基础看译成中文的英文人名如果不多的话还勉强能够对付,只要不是俄国人名就好,我记三个俄国人名脑袋就大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甚至在想如果这部小说拍成电影会是怎样的?一定也是那种漫长乏味昏昏欲睡晦涩的文艺片。幸好《译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引导,能够在开始就给出一个阅读思路,才没有使我陷入混乱中。书中安娜的许多经历是以一种流水账般乏味的白开水形式记录来表现。如果将那些当成作文,按照我们所接受的“写作方式”和“作文标准”,这些作文一定会打“不及格”,甚至老师还会加上评语:“空洞、乏味、不知所云”。但是在读进去以后才会发现原来很多便面看来很混乱的东西是很真实的,因为你也会经历那样分裂的时刻,你也曾有过那样分裂的梦境,甚至你的生活也是那样的。安娜似乎处在一种忧郁症的心理自闭状态,因为那个历史背景下,信仰遭到了怀疑,汤姆也是一样。虽然我们现在的环境背景与安娜不一样,但是我们一样有着怀疑和焦虑。莱辛德小说本意我并没有揣摩透,《译序》中的译者提到的理解我认为也只是译者本人的理解,毕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的理解是——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对不起,也许受了点莱辛德影响,我写的也很“混乱”,但这就是我想说的!原文地址http://blackcoffee45.blogbus.com/logs/12747087.html


 金色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