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01
ISBN:9787301097229
作者:邓晓芒
页数:296页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7页

个人灵魂的这种自由自觉,这种不受物的支配而支配事物的地位,是与古希腊社会城邦民主制下个体意识的独立,和对私有财产权的确认分不开的。有私产则有私心,连财产都得不到保障,如何能有个体意识的独立?
在中国古代,土地历来只有使用权、占有权,而没有所有权。皇帝和政府可以“分给”农民土地,土地也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但都是对占有权而言的,所有权则从来没有得到过法律上的保障,所以也随时可以由政府以“均天下”的道德名义没收或收回。
邓教授也“咸与维新 ”了。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38页

马克思则指出,实际上,《精神现象学》就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没有什么上帝,哲学的开端就在人类的历史中,在人类意识的发展中,开端“已经开端了”。但如果承认这一点,黑格尔哲学的“绝对性”就荡然无存了,他就把自己的哲学放进历史过程中来考察,乃至于必须探讨哲学、自我意识和一切意识形态本身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形成机制。而这是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不相容的。所以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之间,他有一个突然的跳跃,他非得把《逻辑学》说成是天上掉下来的,以便掩盖他的哲学体系在起点上的“缺口”,保证整个体系的封闭性。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74页

这就是一种异化结构。“异化”我这里是当作一个中性词,没有贬义。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一种对象化意识,它在发展中总是要走向异化。自我意识首先就要把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我不是世界,我就是我;其次要用世界证明我,通过我和世界打交道,我把世界纳入到我中,我的结构就是“在世”(海德格尔),世界是我的一个环节,是我的作品,因而是我的证明。但我既然要由外部世界来证明自己,我就被异化了,行动的产品一旦形成就不是你的了,作品一旦发表就任人解释了,你只剩下了稿费和版权。人生产什么就变成了什么:赚钱的成为了钱,做学问的成了学问,跳舞的受制于“红舞鞋”。你说你不愿意成为“什么”,只愿意成为自己,那你就什么也不做,“虚静无为”,于是你就什么也不是,你还是成不了“自己”,而是停留与“无”(缺乏)。所以你必须成为“什么”才能“是”起来,才能成为自己。但这个“什么”一旦形成就成了支配你的东西。异化是人的精神结构,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了不自由。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为什么会这样?黑格尔讲出了其中的道理,就是自我意识具有异化结构。异化也可扬弃,在黑格尔看来,这就是通过艺术、宗教和哲学,把异己的东西重新据为己有,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和谐。但对象化是不可取消的,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对象化的意识。而只要有对象化,就有异化的可能。人性的这种异化结构是西方哲学家首先发现的,它体现一种人为的能动的否定精神,一种打破自身限制的超越性的哲学。
与此相反,中国哲学以无开端,严格说是以“无为”开端,即以无开端的有。体现在文化心理、人生哲学上,就表现为任其自然、摒弃人为。在道家的“贵无论”看来,既然本来一切皆生于无,最明智的生活态度就是无知、无欲、无为,保持内心清静,不要执着于人世的任何对象。达到这种境界,人生会有一种一无所有的轻松,没有责任,没有异化,但也就没有人了,只有自然。把人的追求取消了,使人物化了,人与草木石头也就没有区别了,人也就什么也不怕了。山崩地裂于面前,我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石头怕什么?什么也不怕,草木也不怕,只有人怕这怕那。人尤其怕自己不是人。儒家是讲追求、有为的,但那只是为别人考虑,为自己考虑同样也不讲追求。如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这里儒道是想通的。儒家有关怀,但不是终极关怀;道家才有终极关怀,但最后又归于无关怀。所以中国人的人生观,对社会采取儒家的方式,对个人采取道家的方式。将个人体验是道家的,讲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儒家的。就个体人格来说,中国人没有西方那种自我分裂、自相矛盾的痛苦,因为他首先取消了“自”。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33页

所以我常把笛卡尔式的怀疑称之为一种精神的“呕吐”,即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至少应当有一次,把自己以前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的东西全部呕吐出来,用自己的思想对它们作一番彻底的检查,凡未经自己检查过的东西一概存疑。说得好。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36页

确实,读黑格尔与读康德不同,康德的书每一句的逻辑很清晰,可是全体却不知所云,思想的头绪太多,要把握全体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数学的细心和逻辑的训练;读黑格尔则可以每一句都似懂非懂,对全体却居然能有所悟。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的笔记-第96页

我以为,自然辩证法如果仅仅当作自然规律来看,那恐怕的确是没什么用处的。把辩证法看做与人相脱离的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一种结构,然后是我们主观上利用来分析自然食物的一种具体的方法,这种观点本事就不符合辩证法,因为你把自然界和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从这个角度看自然辩证法,可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自然科学家面对的是具体的自然界的规律,他把它找出来了,你给它加上一句“这是辩证的,这是对立统一的,这是由量变到质变而来的”等等,这有什么用呢?你给它扣上各种帽子,并不能使它增加一分一毫。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自然辩证法并不是这个意思。辩证法既不是单纯的客观规律,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方法,而是一种主客观统一的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统一的学说。所以如果我们把自然界先看做脱离人的、和人相对立的世界,再去寻找其中的辩证法,那等于缘木求鱼,甚至是自相矛盾。在非辩证的自然观中寻求自然辩证法,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但是如果反过来,把人和自然界看做统一体,把自然界看作就是要发展出人来的东西,把自然界中的河流、草木、石头、阳光等等和人的可能性联系起来,这就显示出了自然界的目的,显示出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向人生成所作的准备。当然这些都不是自然科学索要研究的,自然科学不关注潜在性、可能性,只关注现实性和必然性。但这是哲学所要研究的。这样我们对自然辩证法就会有一种新的了解。自然界是一件一件的事情,偶然的产生了又消失了,有些可以重复,也有些可能永远不会再重复了,这里头没有什么历史,也没有目的性。但现在你把人加进去,你就会在大量的偶然性中发现一种必然性。就是说,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或迟或早发展出有智慧的生物来。人潜伏在自然物中,使自然界呈现出向人发展的历史,这种历史发展是有阶段性、等级性的,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上升的。水的结冰和沸腾没有什么高级和低级,但大量这种现象和别的偶然现象一起促成了生物和人的产生,这就有高级和低级、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进程了。这时候你就可以、而且不能不引入辩证法来对此作哲学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本身也把自然科学的解释包含在内了,但不是为了降低层次来满足自然科学的需要,二十八自然科学的解释来满足更高层次的哲学的需要。所以自然科学在本身的狭隘研究领域中也许不需要自然辩证法,但自然科学家如果要扩大自己的眼光,提升自己的境界,涉及到对人和宇宙的关系的理解,他就离不开自然辩证法。现代顶尖级的自然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狄拉克、海森堡、霍金等人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哲学家了,自然辩证法对他们就很有用,如果他们能够懂得一点真正的辩证法,而不是教条式的或皮相的辩证法的话,他们的探索或研究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自觉。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