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05719781
作者:张恨水
页数:445页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生家树到天桥游乐,认识卖艺为生的关寿峰,寿峰女秀姑更暗恋家树。其后家树偶遇唱大鼓的少女凤喜,相互爱慕,树更助喜摆脱卖唱生涯,供她读书。家树虽得富家女何丽娜垂青,亦专情如一。其后,凤喜三叔贪图富贵,使喜亲近刘大帅,刘更迫喜作妾,喜不知如何是好。刘大帅以杀家树威迫凤喜作妾,喜含泪应允。其后树与喜重聚,二人余情未了,一次私会后,事情为大帅知悉,喜被拷打成疯。寿峰与秀姑冒险助树救出垂危的喜,更把大帅杀死,可惜寿锋亦中枪而亡,临终将秀姑托付家树照顾。

书籍目录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第二回 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
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曦
第四回 邂逅在穷途分金续命 相思成断梦把卷凝眸
第五回 颊有残脂风流嫌着迹 手加约指心事证无言
第六回 无意过香巢伤心致疾 多情证佛果俯首谈经
第七回 值得忘忧心头天上曲 未免遗憾局外画中人
第八回 谢舞有深心请看绣履 行歌增别恨拨断离弦
第九回 星野送归车风前搔鬓 歌场寻俗客雾里看花
第十回 狼子攀龙贪财翻妙舌 兰闺藏凤炫富蓄机心
第十一回 竹战只攻心全局善败 钱魔能作祟彻夜无眠
第十二回 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 舍身探虎穴鸣鼓怀威
第十三回 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窥影空替美人怜
第十四回 早课欲疏重来怀旧雨 晚游堪乐小聚比秋星
第十五回 柳岸感沧桑翩鸿掉影 桐阴听夜雨落木惊寒
第十六回 托迹权门姑为蜂蝶使 寻盟旧地喜是布衣交
第十七回 裂券飞蚨绝交还大笑 挥鞭当药忍痛且长歌
第十八回 惊疾成狂坠楼伤往事 因疑人幻避席谢新知
第十九回 慷慨弃寒家酒楼作别 模糊留血影山寺锄奸
第二十回 展转一封书红丝误系 奔波数行泪玉趾空劳
第二十一回 艳舞媚华筵名姝遁世 寒宵飞弹雨魔窟逃生
第二十二回 绝地有逢时形骸终隔 圆场念逝者啼笑皆非
啼笑因缘(续)
第一回 雪地忍衣单热衷送客 山楼苦境寂小病留踪
第二回 言笑如常同归谒老父 庄谐并作小宴闹冰人
第三回 种玉来迟解铃甘谢罪 留香去久击案誓忘情
第四回 借鉴怯潜威悄藏艳迹 移花弥缺憾愤起飘茵
第五回 金屋蓄痴花别具妙计 玉人作赝鼎激走情俦
第六回 借箸论孤军良朋下拜 解衣示旧创侠女重来
第七回 伏枥起雄心倾家购弹 登楼记旧事惊梦投怀
第八回 辛苦四年经终成泡影 因缘千里合同拜高堂
第九回 尚有人缘高朋来旧邸 真无我相急症损残花
第十回 壮士不还高歌倾别酒 故人何在热血洒边关

内容概要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 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口亿》。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还著有古典文学论集《水浒人物论赞》、散文集《山窗小品》,以及大量杂文和诗词等。


 啼笑因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很久没好好看一本书,想一些事,写一些字。完全直觉思维,感性表达,整个状态就像找回了N年前遗弃的那个日记本。日复一日的麻木中,久违这样的自己。一个80年前的故事。我不想说这本书有多好看或多难看,这种最为主观的事情不用听任何人跟你扯淡。只是一个故事。三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故事。沈凤喜、关秀姑、何丽娜,与樊家树的故事。【沈凤喜】樊家树一时恻隐之心引出了这一段缘。一位公子哥,一位卖艺女子。一块赏钱,一段《黛玉悲秋》,两人眉目之间却不觉有了朦胧感觉。加上凤喜的叔叔和母亲有意投靠,便有了来往。凤喜暗送相片,表示心意。家树每日必来听凤喜唱大鼓书,出手阔绰。先农坛清晨约会,两人定情,樊家树接济了凤喜,还决定供她上学养她全家。对这段我挺多疑问,觉得有点难被说服。樊家树的想法到底是怎样呢?真爱上了凤喜?还是摆摆公子哥的风流态度?凤喜哪里吸引了家树呢?为什么一来二去樊家树就做了这种决定?培养一番再娶为妻?培养成女学生?现成的女学生不是很多吗?之前的往来真没看出樊家树那样喜欢凤喜啊?(还有,樊家树当时是十七八岁的大学预科生,真早熟……还是那时的人都这样?…… )凤喜搬进新房,像模像样地当上了女学生。她是真的多爱樊家树吗?还是只是感激他?给了她好日子,要了她,她便一生有着落了,便心满意足了,只想照着樊家树安排的路走下去,让他满意。“老实说吧,我们家里,真把你当着神灵了。你瞧他们那一分儿巴结你,真怕你有一点儿不高兴。我是更不要说了,一辈子全指望着你,哪里会肯把你忘了!人心都是肉做的,我现在免得抛头露面,就和平地登了天一样。像这样的恩人,亮着灯笼哪儿找去!”凤喜在尚师长家迷于豪奢的生活,察觉到刘将军的用心,她将樊、刘二人比较,感念自己得救于樊家树,但最后还是抵不过物欲的刺激,心已偏向了。“设若自己做了一个将军的太太……我若是和他开口,要个一万八千,决计不成问题,他是照办的。我一辈子都是财神了。……”虽后来凤喜还珠却惠,刘将军威逼利诱,一番折腾,凤喜还是变了心。面对家树的信,却只想着开支票弥补他。樊家树撕烂支票,痴痴傻傻地大笑而去。看到这儿真有些气,也奇怪樊家树这时怎么痴情如此了?因为我总觉得樊、沈二人就是那种露水姻缘。女的图金主,攀靠山,男的图美貌,贪欢愉。凤喜不管对方是谁,樊家树还是刘将军,觉得自己只能由他们摆布。但其实她心中大概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吧。谁给她好日子,她便屈从于谁,没有自我,更谈不上爱情。其实她很可怜,相比秀姑,她的思想才更“旧式”呢!尽管她可以装女学生装得以假乱真,一副“新人物”的派头,但她根本挣不出旋涡,只是随波逐流。作者没让她当荣华富贵的将军夫人,继续她的纸醉金迷梦,而让她惊疾成狂,至于疯癫。让人不忍,却也不禁想是个必然结局。【关秀姑】关秀姑是仨女主里面最先与樊家树认识的。十八九岁的旧式女子,但又有侠女的豪爽。不过看开头真没看出她后来有如此落落大方、侠肝义胆。秀姑的父亲重病,樊家树伸手援助,于是秀姑对樊好感激增。后又探病借书,一来二往,秀姑不由情窦初开,生出很多遐想。但樊家树不会喜欢上她的,至少是当时的她。一个老老实实,还没找到自我的旧式女子。我是这么解读的,虽然我对秀姑这种所谓的旧式女子其实是不无欣赏的。看到樊家树和沈凤喜已定终身,秀姑希望破灭,隔壁寺庙的和尚说她“心田厚,慧根浅,是容易招烦恼的”,引她参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参禅奏效,再见樊家树,秀姑坦然自若,没有钻牛角尖,也没有太多情绪外显,而是平定自己,收拾感情,看透了一切。这份淡定洒脱实不简单。后来关氏父女为樊家树送行,对沈家更是关照,情深意重溢于言表。得知沈凤喜变心,秀姑彻夜不安,可见她仍记挂家树。听到家树对凤喜没有太多责怪还有所回护,不免心中不平。见他闷闷不乐,于是相约游什刹海,不料遇到满身罗绮的沈凤喜,看家树十分谅解又满心愁苦,心中更是不安。风雨之夜跳墙越屋,留下“风雨欺人,劝君珍重”的字条,已是盛情所表。樊家树心病重重,担心着沈凤喜在刘家过得不好。秀姑便假扮下人深入刘宅,一探究竟。她一心想帮助二人破镜重圆。秀姑定有不平,但绝不漠然、绝无私心。爱一个人便全心帮他、成全他。看到这里我总会想,樊家树后来会不会“珍惜眼前人”?樊家树也不是没想过的,“一个姑娘,居然能够假扮女仆,去探访侯门似海的路子……但若非对我有特别好的感情,又哪里肯做这种既冒险又犯嫌疑的事!……这种人,心地忠厚,行为爽快,都有可取。虽然缺少一些新式女子的态度,而也就在这上面显出她的长处来,我还是丢了凤喜去迎合她吧”。(X,他真这么想,我又不由得鄙视他了)听到家树隐隐的暗示,秀姑意料不及,“一想认识家树以来,这一颗心早就许给了他。无如殷勤也罢,疏淡也罢,他总是漠不关心,所以索性跳出圈子外去,用第三者的资格来给他们圆场。不料自己已经跳出圈子外来了,偏是又突然有这样向来不曾有的恳切表示”。我想秀姑此刻心中一定很纷乱,风魔的凤喜、恶心的刘将军、暧昧的家树还有突然出现的何丽娜。但秀姑竟然细心一想又宽慰了,“无论如何,男子对于女子的爱情,总是以容貌为先决条件的。自己本来毫无牵挂的了,何必又卷入旋涡”。这时的秀姑是真的放开了,再不想与家树的所有可能,但心里却把他当亲人一般了。容貌?这个宽慰自己的理由真够残酷的。一路默默付出,不小心就由爱情升华到了亲情,着实伟大,也着实欠缺说服力。秀姑杀了刘将军便消失了,关键时候却总及时出现。樊家树遭绑架,关氏父女前来搭救;安排樊、沈见面;最后又安排樊、何重逢。能做的都做完以后,潇洒而别。送给樊家树一缕头发和半身相片,相片后书“何小姐说,你不赞成后半截的十三妹。你的良心好、眼光也好,留此作个纪念吧!”“一拉我和凤喜复合,二拉我和丽娜相会,又绝不是自谋的人。”樊家树猜不明白秀姑,只坠下感激的泪。我也猜不明白秀姑,不求拥有,一心成全,这就是所谓伟大的爱情?【何丽娜】初见何丽娜,樊家树除了有些惊异她与凤喜相貌的相像,并无好感,受不了这朵交际花的放荡奢侈。至于何丽娜为什么会看上樊家树?作者的解释是,“一个人的性情都是这样,常和老实的人在一处,见了活泼些的,便觉聪明可喜。但是常和活泼的人在一处,见了忠实些的,又觉得温存可亲了”。后来何丽娜看见樊家树收藏的凤喜的相片更是来了兴趣,也明白了一些什么。何丽娜到底不同,不像秀姑知难而退,而是另有一番盘算。这和她的性格有关,也因为与凤喜长相相似引起的好奇心吧。家树随口一句“一个人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是莫过于爱人的”,何丽娜却听入了心,暗自决定改变自己。饯别家树,何丽娜十分用心。面对伯和夫妇的调侃也始终不愠。这时的她虽知道这一番追求并不容易,但也仍从从容容,坚定地追求自己所爱。樊家树对于何丽娜,是不自信的。“交际场中出入惯了,世故很深。男子的心事怎样,她不言不语之间,就看了一个透。这种好,好便是天地间唯一无二的知己,不好呢,男子就会让她玩弄于股掌之上。”樊家树自觉掌控不了她,不想与她成知己,更不想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上,所以总是淡淡地躲避。天津相会,何丽娜的误会被樊家树决绝否认,强作欢笑地忍着,饮下苦酒便伤心离去。回京火车上,何丽娜披着黑色斗篷,斜倚拭泪,确实让人动容。伤心欲绝之际,回京一番狂欢艳舞,何丽娜用一番放纵舒解自己便遁世了。家树回京后听闻,也仍无动于衷。再然后,秀姑有意拉合之下,樊、何相遇西山别墅,二人伫立窗前……这就是结局,留下无限遐想的结局。何丽娜想修成正果想必不易,凤喜疯了,秀姑走了,该轮到她了?我奇怪的是,樊家树有什么那么吸引她?就因为樊家树“老实温存”,不像何丽娜见多了的“活泼”之人吗?唉,这样一个自知自立,敢于追求的女子,我蛮欣赏的。她之前的奢侈放纵虽有不对,但至少与人无干,书中所谓“新式女子”吧。当时,《啼笑因缘》出版后反响很好,不断有热心读者写信来询问结局,要求续写。张恨水因此发表了一段这样的话。“结果,是如此的了。总之,我不能像作《十美图》似的,把三个女子一齐嫁给姓樊的;可是我也不愿择一嫁给姓樊的。因为那样,便平庸极了。书之不可乱续,《啼》自然是极幼稚的作品,但是既承读者推爱,当然不愿它自我成之,自我毁之。若把一个幼稚的东西再幼稚起来,恐怕这也有负读者之爱了。所以归结一句话,我是不能续,不必续,也不敢续。”不能续,不必续,也不敢续。张恨水还是续了。1933年《啼笑因缘》续集问世。樊、何果然慢慢发展,西山一处,回京便像模像样了,随后一同留学德国去了。沈国英把凤喜接回家,本想赶快医好她,做替代品,不想一拖便四五年。关氏父女出关成了义勇军头目。风魔的凤喜久不见好,见了家树最后一面,最后还是写死了她。关氏父女、沈国英齐齐变了英雄儿女,投入抗敌大潮,为国殉身。樊、何也毁家纾难,投身救国。……这续得真让人失望。那段时间背景的小说,纸醉金迷、儿女情长之后都要归于这条英雄儿女抗敌路吗?不过想想,若作者还要在情爱的因缘里纠缠,怕是必须引入新人物了,而且这一发便又是N段说不清唱不完的戏。如此作续,把能死的写死了,把能完结的写完结了,便无从再说。虽不好看,大概也引不出好事读者纷纷来信索续了。=====================================================一本书看完,我的纠结点都集中在怀疑书中男女用情之深上面。开始我为樊家树不值,因为沈凤喜贪财薄情;后来又为何丽娜不值,因为樊家树绝情胆小。至于关秀姑,简直伟大得匪夷所思……然后,我把这些费解理所当然地归因于作者对感情的描写缺乏说服力。但是我忘了,这是80年前的爱情故事。但是我忘了,任何爱情故事的成立永远要以相信爱情为前提。在一个贫乏的年代,多浓烈的描写才能抵挡人们对爱情的质疑呢?在一个对爱情质疑的年代,多美好的爱情故事才能让人们重拾信任呢?悖论。我知道。就像小时候我们看琼瑶剧,就是单纯地看琼瑶剧,还会跟着感动几把;但是现在我们看琼瑶剧,多半是心怀哂笑与嘲讽,去看上蹿下跳咆哮的马教主、撕心裂肺山盟海誓的台词、洒狗血的夸张剧情,以从中挖掘笑点雷点为乐。琼瑶剧没变,却折射出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变了。为什么以前会有企图将浪漫故事与现实生活去融合的想法,现在却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地讥讽讪笑,奋力抽离?我想这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接受形式上的时代审美变化吧,只有基于对爱情内核的质疑才有这种力量。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个相信爱情的人,总一副义正言辞貌鄙视一切亵渎爱情的人与事。这一次阅读,让我察觉自己潜意识中对爱情充满怀疑。没有什么是比突然意识到崛地而起席卷而来的潜意识更可怕的了,它总在一瞬间不留情面不留余地地完全将你推翻。那它从何而来?我今年快23了,至今没有任何失败的感情经历,当然也没有成功的。我的意思是,既然无法在这个层面求诸己,那是不是可以心安理得地归咎于时代与现实?我极少极少公开谈论自己的爱情观,这并不是因为本人有多羞涩多深刻多装模作样,而是我隐隐地深知,一切言语的表达都将沦为词不达意,任何具象的描述都将沦为口实。归根结底,这也是潜意识的操控。
  •     这是一段发生在八十年前的爱情故事。一个青春少年和三位美丽佳人,由于出身背景的不同和因缘际会,不断地相遇和错过。最后,有人疯了,有人心死退出,有人落寞孤寂。结局不算太坏,总算还有些希望,可是相爱的前途却未必坦荡。缘分二字,重如千斤,为情所困的人们,对此又有什么奢求呢?
  •     恨水先生多少帶了對鳳喜的憐憫,以“絕頂聰明,而又意志薄弱”形容她。而在我看來,鳳喜有背叛家樹而選擇金錢的抉擇,倒不是因為意志薄弱與否的問題,而在於是一種出於自身卑微、貧苦條件下,不懂愛、不會愛的認識局限。如此不能算聰明,但就她致瘋遭遇而言,又真真是聰明釀成的悲哀。按照言情小說的“正統”套路,女主角本該是若為愛情故,金錢它物皆可拋的,更何況書裡的家樹家境尚好,知書達禮,一心一意為一人。然而鳳喜卻還是為著權勢和金錢,選擇了粗黑面孔、麻黃眼睛,花心且年長她許多的劉將軍。即便是后來家樹“傷心人白”,不介意鳳喜的失身與否,背叛與否,心心念念維繫他們“精神上的愛情”,鳳喜依然狠心地在他們初交心的先農壇,拒絕了私奔,還欲以支票勾銷之前的交情。其實這難道真的是所謂“精神上的愛情”嗎?如果真的愛,鳳喜就應該依照諾言好好讀書,等著家樹探親歸來,而不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如果真的愛,她就該在劉將軍舉起賬簿用金錢收買的時候把自己的心與身守好;如果真的愛,她就不會在先農壇,用鈔票對本對利來回應家樹的情意。可你說她真的不愛嗎?那為什麼她總是心有愧怍?為什麼在贏了劉將軍等人故意輸的錢后回來,見著家樹的半身像會打個寒噤、出身冷汗?為什麼在給劉將軍唱《四季相思》時會“腦筋里人就仿佛在騰雲駕霧一般”,進而暈厥?為什麼在已經致瘋的情況下,每每聽到“樊大爺回來了”會激動,會大哭?她對家樹,也許更多的是感激。從一開始家樹憐惜她唱曲的賞錢,到後來家樹資助她全家日用、供給她上學,再到後來家樹對她失身、背叛的原諒,她一直是念著“樊大爺”而不是“樊家樹”。相較於家樹對她從一開始的憐惜,到栽培,再到兒女情意的滋生而講,鳳喜的感情往往摻著太多雜質。也就是說,倘若鳳喜先遇上了劉將軍的寵幸,她也許同樣得心稱意,滿懷“情意”,而家樹對鳳喜有情,卻僅僅因為這個人是鳳喜。再者,“精神上的愛情”,講求的是雙方精神往來,情意相通,兩情久長而不必在朝朝暮暮。可家樹跟鳳喜之間的精神代溝太大,比如對金錢的態度上。家樹為人仗義豪爽,資助關壽峰、鳳喜而不計回報,而鳳喜呢?她是贏了麻將錢徹夜難眠,將劉將軍私下給的錢藏在被褥下!這與二人成長的環境有關,這也就是古代婚姻總講求“門當戶對”的原因了,也就是為什麼家樹要送鳳喜去上學陶冶性情,為什麼何麗娜為了能和家樹在一起而改變自己招搖張揚的性子的原因了。所以家樹那一句“愛情是相互的,既是她貪圖富貴,就讓她去貪圖富貴,何必強人所難!”是遷就,卻不免也自欺欺人。真正的愛,當是可以“糾正一個人的行為”,“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的。在家樹和鳳喜的愛情里,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家樹在付出,在籌劃未來,在奔走改變現狀,在寤寐思服欲求佳人。而鳳喜更多是為了錢,最多也只是迎合家樹的愛好學學小曲唱唱歌。其中混雜的些許情意,在金錢的漩渦里迷失、沉淪,最終化為心頭一根刺,時時刺激她世俗而善良的靈魂。她若懂愛,就應該去改變自己卑微出身下的拜金、市儈心理,伸手去夠那“精神上的愛情”;她若真愛,就應該能體會到家樹接收到支票時狂笑的痛楚,就應該及時糾正自己的過錯。但時代的局限性,仿佛並不能提供這樣的機會給她去學會愛,於是她只能後知後覺地,任由刺,樊大爺的那根刺,時不時扎個遍體鱗傷,血流不止。這樣算是聰明嗎?也是,奔著現實利益,為著房子、票子、車子,鳳喜十七岁,“跟他十年也不算老,……能够弄他多少钱”,便“一輩子都是財神”了。就照現下看,很多的“黃昏戀”、“老少戀”也很多是基於如此聰明,且其都被媒體大肆報道,仿佛是一件多麼光鮮亮麗的事情。可鳳喜如果是聰明的話,她就該心安理得地跟家樹一刀兩斷,安心地唱《四季相思》,安心地花錢當官太太,一生衣食無憂,榮華富貴。可她就是愧疚,就算是在瘋了之後也不放過自己,一次次都“樊大爺”的刺狠狠扎傷。雖然劉將軍“白棓無情,斷送沾泥絮”的毒打也是其悲慘結局的助力,但致使結局如此的,更多是鳳喜的這塊心病。一如家樹所說:“一個人的良心,總只能昧著片刻的,時間久了,慢慢的就會回想過來的。這個日子,怕她心裡不會比我更難受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偏又是鳳喜的自作自受。而且本就各有因緣,就像鳳喜說的:“我的身子,是我自己的,我要嫁給誰,就嫁給誰,你有什麼法子來干涉我?”我們不過是故事的旁觀者,矮人看戲話短長,自身處之未可知。以前聽媽媽講過一個姐姐的故事。她跟男友從高中開始在一起,一直到考到一樣的大學后的四年,金童玉女,如膠如漆。畢業後兩人回來家鄉,恰逢最好的高中招聘一位老師,兩人競選,男友把機會讓給了她。她工作穩定后,男友依然漂泊,僅僅是一家企業的臨時工。而此時,她經人介紹認識了地方上一個大家族的嫡孫,一年後他們結婚,放棄了她跟七年男友的感情。當時我不僅扼腕,為著現實的勢力,為著金錢的誘惑,也為著那個姐姐的薄情。可其實,看上去她生活得挺不錯的,跟鳳喜在劉將軍家一樣,跟葛薇龍在那位大款身邊一樣。我們無從指責她們的是非對錯,畢竟這是各自的選擇,各自選擇的路。只是,可惜了太多太多家樹那樣的笑,那樣“毕竟人间色相空,伯劳燕子各西东。可怜无限难言隐,只在拈花一笑中。”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里,太多東西都被量化,談愛仿佛成了一件極空的事,又或者,“愛”也被量化,成了一件論斤論兩的商品。人們計較著誰愛得更多而非怎樣去愛,計較著找到“高富帥”或者“白富美”而非找到“真愛”。總便找到“真愛”,從前是為著封建壓迫,當下是為著利益誘惑,也終究難逃如張生、崔鶯鶯般始亂終棄的結局。而時下這樣快餐式的愛情里,拋卻了封建世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愿想已成更大奢望。也許也該是要存點奢望的吧。倘若讓家樹一般的人相聚在一起,讓鳳喜一般的人聚在一起,就像家樹最終和願意為他改變的何麗娜結為伉儷,這也就是可以皆大歡喜,有個眷屬了吧。只是續集結尾里,家樹即將遠走赴戎,望著鳳喜的墳,喊的那句“鳳喜!”一直迴蕩著,像當初他連蹦帶跳,連嚷帶笑撕了鈔票那個場景一直浮現一樣。仿佛已經不是為著鳳喜,而是為著,這世上千萬萬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概在樊家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看不出樊家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要几个不同风格的美人迷上他。小说里的人物更立体鲜明些,电视剧似乎为了完善人物而标签化了。
  •     过去听的语音版,封建男女故事类型的延伸。灰姑娘攀上小资的曲折故事。
  •     凤喜贪财忘义,樊少爷招猫逗狗,看到最后没觉出真情,倒骂一声:张恨水真刻薄!连个小说人物都不能好好谈一场真恋爱!
  •     很小的时候有这部电视剧,那时妈妈爱看,跟我说名字,总也不清楚是哪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     只喜欢秀姑
  •     警示
  •     读过的张恨水的第一本书,樊家树与何丽娜,一对璧人。
  •     结局不俗。
  •     现今黄梅天气南方洪水,看小说开头描写北京的雨倒别有趣味。其中穿插的风土人情的描写也还精彩。 至于故事,感觉只是普通言情?一男三女,很不喜欢男主的婉转心思。
  •     一场笑话。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     评论见书评。
  •     喜欢密斯何啊
  •     普通的女孩子还是别被瞎招惹的好啊,让她在天桥唱一辈子大鼓书的好
  •     不喜欢,大男人写什么言情啊,写的男人也是一样没气魄
  •     啼笑因缘
  •     对民国那段时期的爱情本就有些许向往。多数女性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学会挣脱旧社会的牢笼,大步迈向新新女性。这个时候的爱情观,是两个时期碰撞出来的边界时光,是一种独立自主的保守感,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幻。人们开始强烈的表达出对金钱权势的向往,谁有钱谁说话,谁官大谁领导。樊家树在鸡窝中寻找到凤凰,却飞向刘将军府邸,最后落到个疯魔病逝。最后家树还是后悔了,不如就让凤喜一直唱着大鼓书过着平淡的生活也就不会遭受这般折磨。扣除一星给结局,明明说过不能续不必续也不敢续,可最后还是断了我们的想象,固定住结局。
  •     情节扣人心弦
  •     不能当文学作品看啊,只能当某种小说看。其中一个好的点是写男女之间相处情形还不错,别的我真看不出好来了,后半段也不好。
  •     什么叫做掌心,就是手掌里还有一颗心,当我牵起你的手时,你的心也被我牵走了。
  •     还不错,钱能毁了爱情也能毁了一个人,看着凤喜在雪地里的安静,除了心疼也再无别的责难。
  •     续篇实在是。。无力吐槽
  •     兜兜转转的爱情,兜兜转转的人生!
  •     精彩
  •     有钱真好
  •     “一个人的性情,都是这样,常和老实的人在一处,见了活泼些的,便觉聪明可喜。但是常和活泼的人在一处,见了忠实些的,又觉得温存可亲了。”
  •     蛮狗血的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有趣的名字,有趣的书。张恨水的第一部作品是高中的时候在图书馆读的。
  •     四星半,结局总不喜欢却又无可奈何
  •     续作有点儿多此一举咯
  •     3.5,人物不讨喜,单喜欢密斯何那买荷花的习惯。
  •     一口气看完了,前文也没什么好表述的,只是后来这个硬加上去的续……简直败笔了
  •     人物性格鲜明。先看别人说续是狗尾续貂,翻了两页也觉得确实味道变了。正本里的丽娜虽主动但也大方,续里的丽娜变得一味迎合主动,把她的光彩都抹了…………我能真看出来什么?!呵。可见“先入为主”的厉害
  •     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凤喜毕竟不是凤兮装作新式女生却是旧派的保守,最终结局定是唏嘘。喜欢的是侠女般的秀姑,她和老爹实则是最重情义的,但同时也是矛盾的,还没来得及表达心意却已经放下。相比之下丽娜是更聪明的女子。不考虑故事逻辑和对家树喜爱的原因,也是一本流畅易读的书。
  •     章回体白话小说 语言上没有运用很多写作技巧 人物对话略显空洞 叙述直白 但好在结构出彩 三条女性线索分明 结构清晰完整
  •     趁着周六看完了这本小说,好吧,民国的言情故事,就和现代网络小说差不多,只不过是环境描写,语言更精炼罢了。文笔顺畅一点,讲了一男三女的爱情,主人公算是一个富家公子好人,一个爱慕富贵的凤喜,一个侠义无双的凤姑,一个富贵的千金小姐何丽娜,私人之间的纠葛,其实就是很没意思啊,不过我还是看完了。凤喜和凤姑喜欢家树还真是有点英雄救美报恩的意思在里面。何丽娜喜欢家树的原因我就不太清楚了,家树喜欢凤喜大约是男人救美就风尘的那种感情吧,然后再加上想玩养成游戏。最喜欢的是凤姑,侠义心肠,也许她会遇到更好的吧。 总觉得刘将军是个神经病前后转变太快,凤姑的转变也太快了,后面部分都有点像武侠小说了,而且凤姑父女的能量也太大了,开端那么平凡穷苦,总觉得有些反差。男主形象其实是不是太明朗,好心,纠结,不擅长拒绝人。
  •     好多细节挺不合逻辑的其实
  •     眼睛和爱情一样,里面掺不得一粒沙子的
  •     不太喜欢有姨太太的故事,都不敢去看《金粉世家》的书了,怕毁童年
  •     小少爷对两人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最终实际的反差也算是啼笑因缘吧。
  •     三星半
  •     啼笑不得是姻缘
  •     若不是初中必读,想必连张恨水是谁也不清楚。唉,也是可笑。
  •     缘起缘落,无可寻踪,匆匆人生,啼笑而过。
  •     读过之后,头脑里映现出当年在社会上风靡的形象。先农坛的一段情缘,引得世人皆黯然...前二十二回挺好,后来恨水先生推翻自己的想法而作的十回续,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
  •     张恨水的小说文笔有让人入迷的感觉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张恨水老师幸而生在了民国,如若放到如今,或许也只是个沉迷于后宫文学又不擅长描写宫斗戏的晋江be文文手吧。
  •     在爱情里想做何丽娜,最终却偏偏成了周芷若。
  •     现实里有很多樊家树啊,家世良好,外表不错,游友广泛,爱吐槽世事俗人,正义敢管个闲事,看着像个有个性、有思想的年轻人,但其实内里与他们鄙视的人没什么差别,看着像颗玛瑙珠子,其实不过是鱼目罢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