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之愕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229096553
作者:[英] 南森·法勒
页数:296页

作者简介

★《坠落之愕》作者曾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十年,是一名男护士,据此经历他写下了这本让全球读者感到忧伤、温暖、惊讶和心碎的作品。
★荣获2013年英国科斯塔年度图书奖,该奖项为英国最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坠落之愕》也是近十年来首部斩获此殊荣的小说处女作。
★以下殊荣也属于这本 与众不同的作品:2014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流行小说;2014英国作家协会奖;2014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
★一声道别,一世告别。书写过去是一种重新体会过去的方式,是一种把尘封的记忆重新展开并一一细数的方式。我们把记忆写在纸上,因为这样它们就可以永不磨灭。
从9岁到19岁,一个男孩,深深陷入了精神分裂的泥沼;宛如一本私密日记,记述他的离别故事和自我挣脱。“每个人都有一面墙来隔离梦境和现实,而我的墙上却布满了缝隙……梦境想方设法穿墙而入,最终与现实难分彼此。
—————————————————————————————
马修·赫姆斯是一个睿智的疯子,拥有多副面孔。他讲述着自己变成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历程,以及幼年时面对哥哥早夭所做的种种努力。他对事物有着深刻的见解,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将我们带入故事之中:
记忆渐渐消逝,正如我们一觉醒来,昨夜的梦境便在睁开双眼时悄然隐去。我的处境恰是如此。我只能忆起几个零星的片段——夜晚,奔跑,警察赶到某处。西蒙死了。我的哥哥死了。
我的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分散。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因为我想记录许多东西。我必须慢慢道来,才能解释清楚我的世界如何渐行渐缓。我还必须谈谈生活的形状和尺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如何才能恰巧缩进某个狭小的东西里——比如一间房子。
我所做的一切都身不由己。他们为我制定了一个计划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我每天的任务。这是我的私人订制。此外,如果我未能严格遵守,便会有另一个计划表即时生效。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今年十九岁,对于我来说,唯一不用受制于人的事情就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所以我不会把它当成儿戏。如果你愿意相信我,那就再好不过了。

书籍目录

女孩与布娃娃/001
全家福/011
请不要再从我背后监视我/018
痛彻心扉/020
【肌张力减退】 指肌肉拉伸力减退的状态。/029
汤匙喂养/032
mon ami/037
校园狂奔事件/041
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大人的陪伴/044
逝者也要庆祝生辰/046
一个不一样的故事/052
第二种观点/055
新的篇章/061
握手仪式/065
【前驱症状】 某种疾病的早期症状。/067
窥视台阶/076
一团烟云/081
这个问题有用吗?/088
木兰花色的“大象”/090
一座座里程碑/094
同一个故事/101
请自便/102
我们为您提供了最佳的扶助方案/172
频频看表/175
我没听见什么声音/191
绘画行为/193
写作行为/198
空荡沉闷重击/208
四敞大开/212
刺痛/223
【精神分裂症】 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特征为思维过程分裂、现实交流分裂以及情感反应分裂。词源:希腊语中的Skhizein(“分裂”)和Phren(“精神”)。 /230
一声道别,一世告别/257
纪念/279

内容概要

南森·法勒(Nathan Filer)
1980年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曾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多年,现为作家、自由撰稿人、表演诗人及大学讲师。
他为《纽约时报》《卫报》《每日邮报》等报刊撰稿,并时常做客英国BBC广播电台的读书节目。他的单人诗朗诵是一些英国文艺活动的固定表演 节目,包括纬度音乐节、艾略特港口音乐节、切尔登汉姆文学节等。而他也曾凭借戏剧短片《俄狄浦斯王》收获英国BBC最佳电影新人奖殊荣。
2013年他的长篇小说《坠落之愕》在英国甫一出版即引起轰动,摘得多项文学大奖,并成功跻身超级畅销书之列,同时将与二十余国的读者见面。


 坠落之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每个精神分裂的人都会讲鬼故事小时候,开大会都要唱歌,先唱《国际歌》,大家热血澎湃的呐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会儿,又唱《东方红》,呼儿嘿呦,出来了一个大救星。不是没有救世主么,怎么又出了一个大救星呢?我问老师咋回事,老师给了我两个耳光,从此我患上了精神分裂。读小学三年级,新闻里广播里,中日关系,一会同仇敌忾、穿一条裤子、友谊天长地久;一会不共戴天,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一会举国爱戴的小泉首相,一会举国痛恨的小犬蠢八郎。到底谁疯了,你若没疯,那便一定是我疯了!从此我人格也分裂了。升初中,读庄子,方知思维幻化无常。庄子主张逍遥遗世“无为而治”,但心底里鬼知道什么叫“无为”,去处处寻找诡谲的“有为”,庄子无欲无求,又笑话那些“轩冕”之徒,你们峨冠博带、金屋宝马,都是物质的奴隶,照此说来,不奋斗、不努力的享受才最在理,这种思想,揭穿了难道不是不劳而获地享受主义者么?我的病情又加重了。那时候,科学不发达,尤其是我出生的小镇,人们不知道精神分裂的概念,管我这种病叫“鬼上身”。于是给我介绍了某位开了天眼的老中医,帮我看病驱鬼。之后,整整一年,每个周六下午都要找他看病,那段日子,回想起来真是太有意思了。老中医家很穷,都是老物件,每逢下雨屋子还漏水,滴答滴答的。两间屋子,一间用于平日饮食睡觉,另外一间呢,甚是奇怪,没有窗,里面很暗,放的是一口棺材。按老中医的话讲,他的特长就是抓鬼了,我想,那挂号岂不是鬼科。他给我讲了很多阴阳五行的命里知识,如,符咒与姓名的原理一样,也具有改命的功能,为什么有的人同一个年份既有好事发生也会坏事发生,在易理上就可以用阴阳四命来解释。每一个命都有一套格局体系,每一个命都有一条运行路线。可惜当时我对这些枯燥的学说不感半点兴趣,我还是希望老中医教我怎么去抓鬼,或顺便把我的天眼给开通了才好。开始老中医不很情愿教我,理由是我天资太差,阳气不足,看到鬼了只会增加我的恐惧,对治病没益处。不过世界上的事儿呀,就怕有缘二字。缘分到了,自然就发生了。有天下午,天突然变暗了,刮狂风,接着暴雨倾泻如注。有敲门声,我跑出去开门一瞧,是位脸色苍白的美貌女子。老中医二话没说,把她迎进门,并让我去门口接点冷水,再烧开泡茶。半个时辰不到,女子出来了,手里抱着什么东西,婉身出门。我回屋一看,傻眼了,老中医横躺在地上,浑身都是血。我扶起他,他苦笑道:你不是要抓鬼么,刚来的便是!老中医接着说:女鬼临盆,等待分娩,已经是第四次来了,想生个能在阳间存活的正常胎儿,可一遇阳气,胎儿就瞬间化成一滩血水,不成人形,每次都如此,这次眼看就要成功了,哎!虽说我医术再高明,可面对阴阳的业障谁也无可奈何。女人虽死,仍放不下阳间的情债,变成鬼,仍然有执念,对鬼道来说,叫做“人上身”。而我活着,却被叫做“鬼上身”。所以,我和那女鬼都是精神分裂患者。后面几个月的时光,那女鬼常来老中医家做客,我也多了一位可以聊天的病友。那女鬼,每次来且都不空手,总会带来好东西,一坛美酒啊,或一包奇香膏,闻一下就会飘飘欲仙。我让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简称鬼故事。这些故事,以前我都是闻所未闻的,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因为我对阴间魂灵之类的怪谈很感兴趣,所以总缠着她,求她多给我讲讲,作为条件,她让我帮她介绍男人,尤其是要介绍身体好,且强壮的男人。于是,我就把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介绍给了她,后来还有语文老师,校长。那年我初三了,数月后我刚毕业,学校就关门了,谣传是闹鬼,很多人都疯了。而我在老中医和那女子的帮助下,自我感觉很好,不过别人不这么看,有个亲戚知道我整天研究鬼故事,还登门把老中医给揍了一顿。不久,家里逼着我去城里读高中,我不得不和老中医不辞而别,心里真过意不去。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转眼就过了,我顺利的考入了北京的某名牌大学,很多人说:真是奇迹,每个白痴都是他妈的天才。如今,我已在北京十余年了,时不时的还是会想起小时候那位帮我治病的老中医,他博学又低调,慈悲又风趣,不知他老人家现在可好,说不定已经不在人世了吧,也好啊,解脱了,替你高兴。如今我还好,病情基本算是稳定,就是不能看新闻联播,一看准犯病。我平时没事喜欢看小说,你瞧,现在正在看一本描写精神分裂病人的书——《坠落之愕》,都说好看,可我怎么认为写的很糟呢,一点儿不像我,呵呵。对啦,书里有个帅哥叫马修,挺帅的,一会我便烧了送给你呀,鬼姐姐。
  •     精神分裂症是“Schizophrenia”的中译名词,源自希腊文的“分裂”(Schizein)与心灵(Phren)两词,在1908年由精神科医师尤金•布鲁勒所创,至今医学界仍沿用这个术语。它形象地说明了病患者在心灵上受到的折磨,本身充满了戏剧化的因子,所以颇受文艺创作者的青睐,借助这一题材产生了不少佳作。英国作家南森•法勒曾经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多年,后来成为《纽约时报》、《卫报》等知名报刊的撰稿人,长期的素材积累和写作经验,让他萌发了创作一部反映精神分裂症小说的念头。这就是他的小说处女作《坠落之愕》,出版后令无数人读之心碎,荣获2014英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人生路途常有意外,尤其是在懵懂无知的童年,有谁不曾犯过莫名其妙的错误?只不过,有些错误无伤大雅,有些错误遗恨终生。男孩马修,失去了他的哥哥西蒙,生活从高处坠落,他的世界从此分崩离析。对于痛苦,像我们一般人,大多都会用不同的防护手段加以掩盖;我们戴上面具,假装无所谓;我们欺骗自己,因此也欺骗别人;我们扭而曲之,掩而饰之,假装快乐过得好,无非就是要忘记。但是,有些人像马修,比常人更敏感、更善良、更纯洁,所以不肯轻易放过自己,他们被往事纠缠,精神意识剖成了两半,一半在地狱里挣扎,一半却比我们更接近天堂。唯有真正的同情和悲悯,才能写出这样好的小说。《坠落之愕》以马修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特别适合读者贴近人物的内心。从9岁~19岁,我们眼看着这个男孩一天一天,时而疯狂,时而理智,时而暴躁,时而温柔,他像一只刺猬提防外人的靠近,他越来越擅长编织有关西蒙的幻想,他们一起玩耍做游戏,而在每一个清醒过来的瞬间,马修不得不面对永远的空缺,不得不对父母感到内疚。马修说,“逝者也要庆祝生辰”,他一团浆糊的脑袋却无比清晰地记着西蒙的生日,他将彩色纸箱里收集的“珍宝”摊满地板,他嘀嘀咕咕地和他的哥哥说话,那样的场景诡异而心酸。小说行文有时候会显得混乱、跳跃,甚至断裂感,但那都是必须的,对于马修,碎片就是现实,一片片,都是他的镜像投映。马修令人心疼。他的孤独,和他的勇敢。他知道西蒙不是真实的,即使那个世界让他感觉安全,他却不愿意永远耽溺其中。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说“挑战自我”,但其实都满足于本我的趋利避害,或者服从于外界对超我的钳制。弗洛伊德说,人很难摆脱童年的影响,但马修必须要从蚕茧般的重重捆缚中挣脱出来。想起约翰•纳什,《美丽心灵》,马修和纳什在本质上非常接近。如果他们肯放松对内心的叩问,就可以一径向着更幽邈的深处坠落,黑暗往往对容易受伤者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而他们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残零乱的状况下,依然不放弃向着微茫的光亮处摸索行走。这让我感动,生而为人,精神可以如此脆弱,同时又可以如此坚强。作者通过两种方式让马修实现救赎。一种是追寻往事,复原当年的场景,不再逃避,在永远的纪念里学会放手。只有自己在某些方面已经尽了人事的人,对于自己存在的得失已经了然于心,明白自己曾经是别人的源头,在爱与被爱的相互馈赠中得到和解,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清点,才能明白自己已失去的,以及仍然拥有的。另一种方式是写作。马修总以为自己被监视,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与他人的互动对他们是一种威胁,文字比语言更可靠,更容易抵达内心,而通过马修的自我剖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进入他的世界。事实上,在文学史上,有许多大作家,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卡夫卡都曾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们力图以文学实现突围。伍尔夫就说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疯癫是一种了不起的经历,不应对它嗤之以鼻;在疯癫的熔岩中,我仍能找到许多可供我写作的东西。那时所有的一切都以它们的最终形式喷薄而出,不像神志正常时那样,只是滴滴细流。”如此看来,精神疾病是坠落,或许也可以是重生。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豆邮联系。
  •     走进一个“特殊”的人群-评《坠落之愕》文/信实的精灵假如你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你怎么样让自己的表达可以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呢?这本书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角度写就,带你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场景。或许你在很多地方看到类似的内容,但是主人公马修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面墙来隔离梦境和现实,而我的墙上却布满了缝隙……梦境想方设法穿墙而入,最终与现实难分彼此。”这是马修的自白书。英国作家南森•法勒曾经有过一段别人都未曾经历过的人生,他作为一名男护士,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十年以上,并且根据他的临床照顾精神病人的经验写下了这本让全球的读者都感到忧伤而又温暖,惊讶而又心碎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所谓的“精神分裂症状”患者,这无疑就是读者最大的关注。当然,这本书作为他的处女作自从2013年一出版,就引起巨大轰动。先后获得2013年的英国科斯塔奖年度图书、国家图书奖年度流行小说和2014年英国作家协会奖最佳小说处女作大奖以及2014年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在我看完这本书后,我也不禁惊叹,他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甚至于关于人性救赎背后的深究,已经远远超出这本书本来的意义。无疑,它震撼到了我,“书写过去是一种重新体会过去的方式。这个故事的存在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放手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也有记录的习惯(不管是以日记的形式,还是手机便签记事本的功能),我期待着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时刻的感受能够以某一种方式被留住,在N多年之后重新回味那些过往(人的大脑总是会记不住很多东西,甚至于在记住很多东西之后就会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于也会分不清梦境和现实哪些曾经发生过),我相信一定会是一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当然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正常人的视野里面被看做是精神病的男孩马修,正因为这本书关注的角度与众不同,才使得很多人没有勇气打开这样一本书,因为看完后内心必定是沉重的。“大部分的人生其实毫无意义,只是时光的流逝而已。我们甚至于会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枕头上。”然而,对于9岁时候的马修,从9岁开始一直到19岁的十年时光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那对于他来说,是一段想要努力忘记却怎么也忘记不了的时光。里面的记忆过于复杂。作者笔下的男孩马修在9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失去自己的哥哥西蒙,从此以后,哥哥西蒙就住进了马修的身体里面。他一方面以自己的身份存在着,一方面以哥哥西蒙的身份存在着,两种身份让他精神分裂了。本书以哥哥“海狸和巧克力小屋”(哥哥西蒙十岁时候的生日派对也是在“海狸和巧克力小屋”开始的)去世10周年的追思仪式结束,马修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救赎。他一一给周围所有的亲朋好友亲手写就邀请函,甚至于不惜一一期待着他们的到来可以讲明白所有事情的根源。仅仅因为哥哥的一场意外事故,让马修陷入了十年的情感纠缠,这种纠缠,若不是在最后的时候真相大白,真的让人为这个男孩心疼,心碎。他的大脑时常处于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他在伤害着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深深受到伤害。这本书通篇以马修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就,甚至于刚开始的时候看得我是云里雾里,因为一个个看似重要的人,比如埋葬布娃娃的女孩安娜贝尔(她曾经呵斥着他彻底从自己的的眼前消失)都被作者反复强调要记住,要记住(无论时事变迁也好,造化弄人也罢,你都不要忘记这个名字——请把它珍藏在一处安全之所)。马修的笔下看似凌乱不堪,然而最后整本书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关系,所以,请一定要有耐心,去了解最真实的马修。在最开始翻阅这本书简介的时候,赫然印着“精神病”研究的字样,所以我异常关注这部分。若不是曾经周围人的帮助,在我抑郁彷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或许我也会患上抑郁症和精神病的,还好身边一直又对我不离不弃的人。一旦一个人陷入执念,不是有病了,而仅仅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请不要抛弃他。因为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来著作这本书,所以不用期待着华丽的辞藻,有的仅仅是最真实的感情表露。在这种感情下,甚至于有些直白、冲撞人的文字,但是都异常扎心。反而是这种孩童般的真实语言给了文字无穷无尽的力量,让我愿意随着主人公马修的笔触去走进他的真实内心世界。马修说:“他用药过度时,一天能睡十八个小时。”在那段时间里,梦境比现实更加令他着迷,因为梦境占据着他人生中绝大多数的光景。若我做了一场美梦,我就会觉得生活万分美好。马修亦是如此,他在梦境中才得以解脱,才得以找回他最开始的简单快乐。精神病患者的药物很多时候让马修异常清醒,反而清醒得让他找不到自己的美好快乐。即使如此,马修说,他依然有办法让那些梦境追随自己。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上,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简单快乐,但是依然要去给周围的人带去快乐。昨晚一个朋友在我的朋友圈回复到,我和我们家的S先生总是给他们一种特别简单快乐的感觉,她希望我们一直这么幸福下去。殊不知,在一个拥挤热闹、每个人都在尽情表达自己的朋友圈中,我从不会刻意去表达自己的悲观情绪,我希望带给别人更多的简单和阳光。其实上,人生大不部分的时间,我还是很快乐的。马修以第一人称在说话,所以里面经常出现的词语是“或许我算不上一个好孩子”、“你大概可能从未见过我的外公”、“你一定不了解我的妈妈”等等,在马修的世界观里,他觉得妈妈疯了,并且他不记得自己写过妈妈疯了,所以这一句话反复重复好几遍。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精神病患者,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蘑菇。所以呢,他一直蹲着躲在一个角落里面,像一朵蘑菇一样,不管风吹日晒雨淋,任谁和他说话,他都不愿搭理。这种情况下,医生和看护都拿他没有办法。最后,一位新来的医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仅仅是蹲下去,与他静静的待着。其实这个所谓的精神病患者期待着来来往往的人哪怕停留一分钟与他说说话,或者可以不说话,就那样简单的躲着就好,这样他觉得两个人的心就是相通的。作者笔下的马修的经历也是如此,他渴望别人可以理解他。曾有一本书说过“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每个人当他真正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时候,首先他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体。曾经风靡全球的作品《小王子》也是如此,作者的这部“坠落之愕与膝盖之血”也是如此。《小王子》这本书虽然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些人觉得他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可是,我觉得他更是写给我们这些成年人的,写给那些曾经都是孩子的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期待是写给我们所有的人看的。他想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人类的群体当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貌似说着我们都听不懂的话语,然而,其实,他心里什么都明白,他只不过是受到什么事情的刺激而已。他仅仅是生了一场大病,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特征为思维过程分裂、现实交流分裂以及情感反应分裂。所以,请不要忽略他的每一句话,请试着为他打开一扇生命之门,阳光之窗。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好看到爆
  •     略读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难看不解释
  •     在现实与幻想中迷失。语序混乱,逻辑不清,但客观看起来,还是没能把握好精神病人的心理变化。
  •     我会听话
  •     哥哥的一生,自己的一生,母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所有一切,在一个瞬间被定格。细腻、敏感、脆弱、疯狂、神经质、毁灭……他们坐上不知终点为何处的云霄飞车,只能努力的生存着。文字里呈现的那个世界,如此危险,如此充满不安的因素,我们读得到那战战兢兢的卑微。
  •     蠢货,你当然不会喜欢,因为你不是我们。还有叫好的人,也都滚吧。
  •     精彩。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表情的真正意义,寻求一种放手的方式而并非纪念,但也正是真正的意义只有自己知道
  •     没有故事情节的总是爱不起来~感觉这孩子只是一直活在哥哥死去的阴影里,很可怜~他的爸爸妈妈也很辛苦~
  •     描写很细腻,给人感触很深。
  •     看不懂乱七八糟的顺序和逻辑
  •     粗读,不喜
  •     不知道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文笔不太好,读起来不舒服
  •     这是近年来英国出版的文学作品中极为特别的一本。问世后很快取得英国各界的关注及好评,并获得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而我也被感动了。是的,它有很多光环。但它着实是一部质朴真诚的作品。我很心疼书中的男孩马修。我们很多人对于过往都无法释怀,但我们没有像他这样落入如此狼狈伤感的可怕境地,我们没有精神分裂啊。但这样的一个人,还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找到曙光,走出阴霾。那我们呢。
  •     you notice it when he isn’t there anymore. You notice so many of the places where he isn’t, and you hear so many of the things he doesn’t say. I do. I hear them all the time.
  •     奇妙的阅读体验 浪漫温柔又悲切
  •     看到中间,有种飞越疯人院的感觉。主人公一步步变疯,看得我也要不正常了。如果我疯了,可能是因为这本书以及这几天不愉快的事情!
  •     马修精分的程度不如《24个比利》。马修一直沉浸在害死患有唐氏综合症哥哥的过去中无法自拔。惭愧,悔恨渐渐吞噬了他的精神,他开始产生幻觉直到精神崩溃企图自杀。全书以精分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看起逻辑混乱毫无章法,但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了读者,使我们更能体会精分患者的思想。
  •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     氛围压抑冷漠,一路摘抄了许多有意思的真实。但后期因为逻辑稍乱读得比较烦躁。
  •     心理小说佳作。细腻、敏感,脆弱。进入了精神病人的世界,用马修的眼睛来观照内心和外在,在过去和现实中穿梭,创伤怎样才能抚平?作者有长期的精神病院工作经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