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的青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544746007
作者:蒋涛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国内首部真实展现摇滚界、文艺圈的青春成长史!

独家史料,首度公开,内附120余幅珍贵照片!

崔健、张楚、郭涛、许巍、何勇、孟京辉、张一白联袂推荐!

★ 本书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珍贵照片和作者平实的叙述,描绘了1985年到1994年期间一个被称为“西安摇滚普及办公室”的学生 组织,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消亡的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青年的青春成长编年史。书中展现了作者与崔健、许巍、张楚、蔚华、洪启等现今仍活跃在中国流行乐坛的音乐人,张一白、孟京辉、刁亦男、蔡尚君、张有待、张扬、施润玖等活跃在中国文艺界的著名导演和从业者的点点滴滴。这是作者真正用心保存的记录。
★独家、一手的珍贵史料首次公开。
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再现了当今活跃于文艺界的大腕们的青春时光,是充满励志精神的梦想之歌。作者从18岁起就是一名记者,保留了大量当年的记录,包括作者与孟京辉、张一白、张扬、郭涛、胡军等人在中央戏剧学院同宿同游、张楚、孟京辉等人大学时期的初恋情史、张楚在西安外院普及摇滚、访问崔健的采访稿、筹办伊沙等人的诗会、筹办许巍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筹办呼吸乐队演唱会等等。这些事件都是本书作者亲身经历,绝对独家、绝对一手的珍贵史料首度公开,全景展现那些你绝不知道的大碗的青春岁月,值得期待。

★120余幅珍贵老照片,尘封多年首度面世。
书中有120余幅珍贵老照片,都是作者深入一线拍摄,全方位立体展现了如今那些演艺界、文艺圈的大腕们的青葱岁月,诸如张楚、张一白的青年照,许巍飞乐队的合影,孟京辉廖一梅夫妇的年轻时代照片,郭涛、胡军的裸照,崔健的摇滚演出照片,臧天朔的彩排照片,以及呼吸乐队、唐朝乐队、黑豹乐队、一九八九、自我教育等上世纪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摇滚乐队的珍贵演出照片。这些老照片亦是尘封多年首度公开,十分珍贵,极有收藏价值。
★我觉得摇滚乐对于它自身或很多人都有特殊的感觉,不能完全用一种感觉去规定它。
——崔健(中国摇滚之父)
★八十年代是摇滚乐的春天,我在蒋涛这本书里能看到春天的永恒!
——何勇(著名摇滚歌手)
★感谢蒋涛率领西安摇滚普及办公室在西安外院制作了我人生第一场演唱会,功劳有你的一半!
——许巍(著名摇滚歌手)
★少年记者蒋涛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我们文艺的青春,在这部小说中洋溢着我们坚持至今的理想主义!
——张一白(著名导演)
★狗哥挺你!把青春都写飞!
——孔二狗(著名作家)
★摇滚乐和中戏,那是我们青春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张扬(著名导演)
★蒋涛,你是有心人,咱们的友谊长存。然而时过境迁,我这点事不足挂齿,望你神会。
——施润玖(著名导演)
★感谢蒋涛,让我们看到了那段岁月中自己的模样。
——蔡尚君(著名导演)
★为了忘却的记忆!
——郭涛(著名演员)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高三
时间:1986—1987
地点:二十六中
人物:刁亦男、宝宝、管炜、杜荷军等
重大事件:我创办鉴赏家协会
第二部 复读
时间:1987—1988
地点:二十六中
人物:刁亦男、小栋、宝宝等
重大事件:高考失利、刁亦男考上中戏、我当上《女友》杂志社编辑
第三部 大一
时间:1988—1989
地点:中央戏剧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
人物:刁亦男、孟京辉、施润玖、张扬等
重大事件:坠入爱河、初到中戏
第四部 大二
时间:1989—1990
地点:中央戏剧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
人物:刁亦男、孟京辉、蔡尚君、张一白、崔健、伊沙等
重大事件:参演话剧《等待戈多》、采访崔健、采访狄龙
第五部 大三
时间:1990—1991
地点:中央戏剧学院
人物:伊沙、张楚、呼吸乐队、眼镜蛇乐队
重大事件:创立西安摇普办、筹办呼吸乐队演出、与张楚普及摇滚
第六部 大四
时间:1991—1992
地点:西安外国语学院
人物:潘美辰、李一峰等
重大事件:摇普办拉赞助、采访潘美辰
第七部 毕业
时间:1992—1993
地点:西安外国语学院
人物:许巍、洪启等
重大事件:筹办许巍飞乐队演出

内容概要

★中日混血男,生于西安,大学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高三时作为《女友》杂志社记者,以冈佐式采访方式深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摇滚圈,采访过崔健、丁武等;也采访过孟京辉、张一白、张扬等人。承办过伊沙组织的“一行”周年纪念活动;曾任许巍“飞乐队”经纪人,组织过张楚 、呼吸乐队、日本安全乐队等歌手和乐团的现场演出。


 大腕的青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剛拿到書的時,清新脫俗的水彩美女啊,使我產生“文藝小清新”的念頭。而現實是,作者蔣濤實實在在就是一純爺們,還有點痞子的味道。扉頁上一句話就交代了蔣濤這一作者,主角的個性——謹以本書獻給曾今借給我錢的……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拽的話。真正文藝的書都是打上“此書獻給愛我的人某某某”,“謝謝某某的鼓勵”,最簡單的應該是“獻給某某某”。西安,十三朝古都。曾今我夢想考上西安交大,要是如願的話碰上蔣濤,碰不上也要扒出來,說一句,嘿,大哥,蠻吊噢。說什麽“大腕的青春”,就是蔣濤這爺們的一部自傳。從他高三到畢業,我跟他一樣,經歷過複讀,我的複讀生涯沒他的豐富。我沒有“戰鬥”過,也沒法找到異性同學的家裡,然後自自然然地做客,坐著火車四處跑。他處在八十年代,沒有BP機沒有電話,沒有MP3、MP4,電腦更是不用說了,他能聽到的音樂,對,就是磁帶。物質條件匱乏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珍貴啊。齊秦,費翔,這些歌手都有點年紀了,正是蔣濤那會的時代歌手。我琢磨著我家大人也是認識這些人的,每當《同一首歌》播放的都是我不熟悉的,但是歌曲聽起來總有種“這是老歌”的感覺,我爸聽著就會很入神。如果把書中寫到磁帶的部份將來念給我爸聽,他可能會裝深沉地沉默並且思考自己的青春。在高中時代我最欣賞的就是刁亦男,爲了朋友兩肋插刀。那真是那個時代的特點吧。打過之後要麼太平要麼再來一場。這是港劇里痞子的青春。義字當頭,爛命一條,有血有肉的青春的一代。把朋友帶回家,刁亦男的父母隨和地很,“只要不把房子點了”。刁爸是個真漢子,不僅能下廚房,在思想上也是很新的,他對蔣濤有過一段話“少干抛頭露面的事,那學不到什麽,還是要潛心讀書,培養深厚的文學功底。寫文章從社會效益、對人們思想的影響上考慮,從歷史的角度考慮,不要就事論事,只講皮毛”。我要是遇上這樣的大人,那真是人生一大財富。毋庸置疑蔣濤的個人經歷,有很強烈的歷史印記。他不做作,多出自嘲的地方,他的經歷促使他成為他是個怎樣的人。在一無所有的大學時期,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可能他也不會想到自己是勇敢的。有些歌曲年代久遠,已經沒辦法搜出原來的版本了。許巍的歌曲還是能搜索到的,可惜的是不知道八十年代,血氣方剛的許巍的聲音是否也像現在聽到那樣,滄桑,磁性。他的披頭長髮倒是沒改變。以後等我家大人老了我就給他們讀這一本書。
  •     吴晓波在给王石新书《大道当然》的序中说,“王石这一代人,少时贫瘠,青春荒芜,及至壮年,才守到雨霁天开,日后他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不可思议,都超出以往的经验值,他们的成功几乎都凭借于无畏的勇气和对秩序的破坏,对命运的西西弗式的嘲笑构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姿态。”异曲同工,尽管蒋涛的《大腕的青春》讲述的是崔健、张楚、郭涛、许巍、何勇、孟京辉、张一白等等演艺圈、摇滚界一播前辈的青春往事,尽管活跃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却以极度相似的姿态、极度相似的荒芜青春,极度相似的无畏勇气与坚守而不放弃的梦想打动我们。合上书卷,不禁长叹,这个西安摇普办的哥儿,写得真带劲,看得很过瘾。1986年蒋涛进入西安二十六中,时职高三。在文科班里,自认“思想沸腾”的蒋涛看书、摘抄、传阅,继而结识了一批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打架、串同学家的门(特别是女同学),结交笔友笔谈,翻录卡带,抄歌词,翻唱宝丽金并篡改歌词新唱。。。在课业之余玩着身为八十年代高中生所能找到的一切乐子。其中,有些乐子,像计算和朋友的笔画姓名、篮球场上的骑驴等等,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未期。1987年蒋涛高考失利,回到二十六中低一级的文科班复读,居然算是应届生(那时的制度还是很松的)。虽然貌似蛮苦逼,但这一年的蒋涛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有许多新乐子:陪美女同学练竞走;和初二女生约会;独自跑到广州,花光200元RMB以及200外汇券(相当败家);街头出现录像厅,蹲早场的电影;买了练迪斯科的教科书在家里学跳迪斯科还参加大赛,只是没过初赛。。。这些都只是西安摇普办成立和这帮不务正业的西安摇滚青年们成长的铺垫和前奏。直到后来蒋涛在西安外院成立“Living So Rock Band ”(西安摇普办的前身),以及中戏筹备新年舞会,在张有待的公司名为北京“摇普办”的影响下,成立西安“摇普办”,摇滚才正式成为主心骨的生活。平台有了,剩下的故事就是后来那些摇滚大腕们尽情书写的天空。主场:西安外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总策划:西安摇普办;演职员:崔健、张楚、郭涛、许巍。。。节目类型:讲座、唱歌、音乐晚会、演唱会、推荐乐队等等。《大腕的青春》后半段,从蒋涛大一到毕业这段时间,扎扎实实地投入到西安摇滚乐的春天。玩音乐,玩出摇滚,玩出了西安“摇普办”的轰轰烈烈。这里有许多老影像,有许多被遗忘的桥段,也有许多忘却不了的遗憾。然而就在这些对摇滚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觉里,蒋涛为那年那岁那时狂热的摇滚及摇滚人的精神面貌倾注了最真切的理解与最直观的呈现-----成就一个特定时代一段摇滚音乐背后的故事,是怀念,是追忆,亦是传奇。从摇滚启蒙瞬间翻过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再到尘嚣散去的九十年代。就像曾经的西安“摇普办”随风而逝,中国的摇滚已然逝去。附录12,伊沙在《摇滚,我已不爱》一文中说,“一夜摇滚,大伙散去。现在已买不到那种令人心跳的感觉了。我在霓虹闪烁的夜色中特想老崔,遥想当年他所给予我们的一切。。。。”这一切之外,唯有这些青春旧时光里值得回忆的一些旧模样分外芬芳,值得祭奠。
  •     冲着书名拜读了这本书,看完后有小小的失望,好像吃了一盘没有放盐的菜,好看,但吃起来寡淡的很,总觉得少了什么。对于作者,我并不熟悉,也不曾听说,百度上也并未搜出结果。初读此书,是因为张楚、张扬、张一白、孟京辉、许巍、郭涛、崔健这些如今被众所周知的名字。一开始,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会是真正的一本“大腕成长记”,用怀念的笔触,流畅的文字记述那些如今的大腕曾经不为人知的青春岁月。但是翻看书的那一刻,我才大悟:我错了。这其实称不上是所谓的“大腕的青春”,不过是噱头而已。如果按题材归类的话,这应该属于个人回忆录的那种,就是人到了一定阶段,对于难以忘怀的往事从某一个节点开始回忆,然后根据时间的推进相关人物就会依次出场,到某一个节点结束,是一整段岁月的记忆。再或者对于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交代一下目前的现状,这算是一篇完整的回忆录。但一本书读下来,我个人感觉也不像回忆录,更像是作者对于自己青春年代的片段回忆,没有经过任何的文艺加工和润色,像是简略的读书笔记一样,我想它更多的功能应该是用于提醒参与了这段青春岁月的当事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一段故事,对于读者来说,没有任何收获。所谓“大腕的青春”,其实就是作者个人的一段回忆,那些如今的大腕只不过是其青春回忆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结果为宣传计,就被无限扩大化。如果真的对于孟京辉、张一白、郭涛这些人都能如数家珍,成章地介绍说明,我想此书才真的名副其实。对于以作者为中心来讲解的故事,说是“大腕的青春”,有些言过其实了。以上说的是其一,其二就是这本书的语言习惯我实在不敢恭维,我不清楚是因为后期排版的缘故导致了错别字、语句不通、语序混乱、重复这些硬伤,还是文字本就没有经过校对、润色直接拿来就出了书,这是对爱书之人的不尊重。其三就是作者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流露出的骄傲姿态令人很不舒服,通过其友人对其的称赞侧面烘托其牛逼轰轰的青春,好像很多人都围绕在他的周围,没有他很多事就不会发生,很多人就不会出名,这种感觉读着令人很不舒服。当然,这个还算可以容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通过自己友人夸自己文笔好,写作好,可是这本书读下来,我有点味同嚼蜡的感觉。且通篇故事不连贯,很多可有可无的废话掺杂其中,读着真的是浪费时间。一个西装革履的成语,非要说成是西服革履,我觉得这是一个想要自我表现与众不同的人还没有找到窍门的结果。总感觉很多语句不是我们正常人能说的出来的,对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深表怀疑。写此篇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是自己看走眼了,或者什么的,豆瓣上一看,也都是负评,对于书,我从来是个很挑剔的人,但通篇负评的还绝无仅有,这本书,我给通篇负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购于161123
  •     照片珍贵,怀念八十年代的青春
  •     虽然有点流水账,但是那毕竟是记忆,还有许多有趣的照片
  •     啰唆冗长的流水账日记,太失望了~~~除了作为作者自己的回忆录,其他人看一定会觉得很乏味~~~而且,完全没有文笔可言。。。
  •     列出那么多牛逼的名字,然后呢?
  •     青啊春
  •     这本书打开了一个年代的记忆,书中除了收录了很多非常珍贵的老照片之外,还有一些特别另人怀念的演出票根,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有些害怕面对这个离那个年代已经越来越远的现在,人们接受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也许人们更加懂音乐了,但我不得不承认,那对摇滚如此狂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     2016.6.1—7.28,电子书。
  •     说实话,最后附录伊沙写的那篇小说才是最有意思的。书名里说的大腕几乎也没怎么详细介绍,就是凭自己回忆一段一段讲述故事。好像只剩作者是唯一的大腕,抱歉,我不见得。他只不过是当时物质条件好些,喜欢赶潮流罢了。
  •     如果不是看在后面有些摇滚小料的话,真是只打一星了,完全就是以B格为目的的浮夸文风,用所谓的后现代技巧去完成一些流水账,毫无文学美感可言。只能说人脉和经历才是这本书的第一生产力。已豆列。
  •     记录鲜活
  •     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活色声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