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听

出版日期:2014-2-14
ISBN:9787506370875
作者:冉冉

作者简介

作者近作的精选集,“异域”以塞尔维亚之行为背景,在失眠失语及自我与自性的相互省思观照中,展开一段忧伤又快乐自由的精神漫游——从爱情与友谊、疾病与伤痛、青春与衰老到战争与和平、信仰与灵魂……经由对个体生命独秉之谜的探寻呈示与人类世界的关联。《辞行》则从季候轮转、万物孕育绽放发现存在者为“说出”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努力——面对天地大美、存在的神奇与生命的庄严,“我”唱出发自内心的欢悦虔敬,使人得聆“世界黑夜”时代难得与闻的正大明朗之音。纳入“他和他们”中的是伪币制造者、的士司机、报贩、殡仪化妆师等草根的系列类像,“公交车上的三十九个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前者的延伸变异:相似的日常场景、戏剧性转折、乖谬人物、谵妄的自语或对白,对“物”世界的精细描写……于都市“浮世绘”上显形的,乃是在“犹如火宅”的三界中辗转挣扎的众生:他和他们。“朱雀听”由家庭亲子间的冲突龃牾拓展至现代性背景下的人性病症、精神危机并试图寻索疗救之道:即通过灵魂的自我净化将生命的颠踬困苦转化为柔软美善,用“爱”承载起个人与人类的艰辛命运,最终达到更高的肯定与回归。“醒与眠”涉入“终有一死者”(人类个体)无法回避的存在与生命意义的拷问,展示一位寻求“觉”者为获得终极启示并领受其光芒历经的困厄努力。《雾中城》同样描述梦与醒、世界与人类的病症,尤其是困顿时代救赎与觉悟的艰难无望,然而“苦难是酵母有时也是糖浆”,唯有勇气智慧、信与爱使人得以持守不堕并与自性“欣悦相逢”。从早年的《草垛》、《短歌》到这部《朱雀听》,作者创作的精神脉络由草蛇灰线到明晰可辨:即由对“自我”的沉浸、疏离,到朝向“真我”(自性)的坚定追寻,最终达成人生(生命)格局与诗歌(精神)格局一体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文与行、诗与人合一的具有全新可能性的写作,诗歌不再囿于文学而是“使人真正栖居”,写作成为一条趋近完满的人境艺境的修身秘径,成为存在之吟唱、“真正的道说”。

书籍目录

醒与眠
只要一步
这身体旧了
一个笨人
赶在天亮之前
天黑下来
半壶水
总有人替我去飞
总有人替我去跑
化装舞会
落 地
哑 剧
学田湾
辞 行
在他们的房前屋后
在陌生人中间
我们在灯下剥葵花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放 羊
我们在树下喝加了蜜的茶
我要喝下这杯酒
在夜晚的银行里
每个人的舞蹈
我渐渐熟悉他们
我听到的哭泣
红 叶
大地的表情
踏着落叶走去
霜降下来
庄严的褪去
辞 行
朱雀听
在这个宁静的下午
他是谁
钥匙不见了
我不能
我没有要你写诗
河水又涨上来了
当我沉默
仔细听
弥天大雾
把 柄
自说自话
异 域
第一天
这被石头簇拥的窗子
房顶的雕塑
看见孩子
夜里我缝好了衣裳
伊沃?安德里奇
雪白的小路通向教堂
我的圣经
河 流
崭新的母语
林中空地
正午的阳光
醒 来
醒 来
如 果
承 认
流 淌
樱 桃
我 问
养 蓝
哎 呀
唱 片
空 白
天 涯
坦 途
公交车上的几十个人
公交车上的几十个人
喂,大声点……
车厢里的魔术师
她不停地对司机喊“停车”
跟陌生人说话
灵 感
骗 子
从歇台子上车的男子
一个傻子坐公交车
一个临终的人坐公交车去终点站
他和他们
他居住的地方
他把出租车开得像风一样快
他老是在唧唧咕咕自言自语
他在正午时分无事可干
他要怎样克制才不会弄坏人家的头
他用不上高超的化妆术
他仰望高处的玻璃
他在这一带来回已有一万次
他卖给自己一份报纸
他造的伪币摆了一地
他把五十万炒成了一万五
他要出门去旅行
他和他的肝说话
他是猫和狗的爹
他看一堆蔬菜看得出了神
他想起了另一个人的痛风
小说练习
一声叹息
夜 晚
失败之母
那一天阳光明媚
散 步
海风为什么是咸的
码 头
他们离开这里很快又……
大口袋
小说练习
雪原下的地铁
雾中城
欣悦的相逢:发现、看见并认出 即墨
——诗集《朱雀听》读札

内容概要

籍贯重庆酉阳,土家族。八十年代开始写作,著有诗集《暗处的梨花》、《从秋天到冬天》、《空隙之地》三部,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现居重庆。


 朱雀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兼析冉冉诗歌写作的精神脉络一你好,乌鸦/我是一个失去了母语和睡眠的人/整个夜晚我在多瑙河畔数我的药片/我的水杯是新的 我的时间慢下来/我呼出的气是我夜里发的芽(《异域•第一天》)2006年,冉冉有过一次塞尔维亚之行,时差造成的失眠,脱离母语语境后的失语,让她同时经受了身与心的不适。反映在组诗《异域》里,那便是时间、语言与地域陌生带来的失眠失语以至失重:“越来越大的裂缝”成了“我身上看不见的广场”,连时间似乎也慢下来。诗人发现“我躺在这里/赤裸得像天 我打量自己/就像打量异域的山水/异域的男人和女人”——自己变成异己,我成为我的陌生人。这正好应了已故诗人张枣的一个体验:母语中止的地方,祖国中止了,自我也中止了。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人境/语境的转换一方面造成了交流的困难与隔膜,另一方面却又因现成感知通道的暂时阻断,熟稔人事背景的关闭及陌生世界的全新加入,又可能在感官突兀的关闭与开启,在“异域”骤然的凸显与环绕,在自我孤悬变身“他者”之后,“我”反倒得以抽离自身,让旧景新观互为参照,用冷静的目光打量他人返观内心。诗人阿多尼斯就曾表示,在身历了叙利亚、黎巴嫩和巴黎的不同生活后,他对个人和阿拉伯文化的处境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在里面,你看的是别处和别人;从外面,你看的是自己的内心。”置身血与火的浩劫中裂变出的塞尔维亚,诗人最先看到的自然是战争;但尚未展开便回返到自己:房顶的雕塑是刀剑/门前的雕塑是骑士/都与战争有关/我的偏头痛心绞痛贫血和失忆/原来都与沦陷和被侵犯有关……她总是能适时回到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觉知,自己的内心,即便看到了外部世界,那也是内部的外部世界,“我的土地 我的城堡/我破碎的河山里 仅存一双鞋”。然后,她看见了孩子:“她鲜润的手指嘴唇额头,你说她象浪花还是露水”/“酒之后是醉,爱之后是分娩……爱和醉都是修辞,孩子不是,他是活物,是奇怪的小东西”/“孩子让一切动起来,尤其是轮回”(《看见孩子》)看见了教堂、婚礼与爱情:雪白的小路通向教堂/白颀的 一直醒着的蛇/为不间断的懊恼而醒//白衣新娘 未点燃的蜡烛/新郎惊世骇俗/这短暂的一切都是钟声所为(《雪白的小路通向教堂》)看见了萨瓦河(进而看见的是“我的源流/和更大的河床”):我蜷曲着/平息我的波浪……黑暗中此岸和彼岸多么对称/就象从前的我和他//就象他的梦和醒/萨瓦河/以往我爱海/现在爱更小的容器/游轮 床榻 身体/身体的河流/是它一生的动静(《河流》)以及“有人在拉手风琴”的“林中空地”,还有“照着我的骨节”,“我的怕和爱”,“伤和痛” 的“正午的阳光”。最终,看见了“崭新的母语”——母语重新变得新鲜这是真的/比如路 它重新在大雾中起伏/执拗而静谧 比如杂货店/鲜艳的老人卖给我扣子 布带/还教我解开带子的结……每条路每张面孔/都因为陌生呈现出自然生动的样子……模拟的死亡象四壁的镜子/它所映照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我 而是我的邻居/现在我坐在梳妆台前/重新看见了我的脸经由专注的“看”,一度“失语”的诗人发现,原本陌生的世界变得生动新鲜,甚至“重新看见了”“曾与我咫尺天涯”的“我的脸”,那个“从来都不是我 而是我的邻居”的人。在这里,作者自觉摈弃了“纪游”式写作,置身“局外人”处境,在自性与一个乃至多个自我的观照省思过程中,亲历了一次亦梦亦醒,既自由快乐又纠结忧伤的漫游。诗作涉入存在的不同维度,诸如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友谊、疾病与伤痛、青春与衰老、信仰与灵魂……从中透露出生命独秉的隐秘,同时又呈现了与更广大的人类的关联,其感觉幽微,语言明晰,由退避倾听至敞亮自明,接近了“纯粹所说”之境。有点巧合,稍晚写成的《辞行》也是“纪游”,但造境更开阔,诗思更自由无碍。“辞行”者,告别离开,出门远行之谓。“出行”在“辞行”之先,进一步区分,又有“出行”前的“辞行”(离家),“出行”后的“辞行”(续行或还乡)。《辞行》虽是写“出行”后,然也可回溯至“出行”前,至于往下是续行还是“归家”,作者并未明示。从“出游”向“神游”的转换看,在这组诗的语词系统里,“辞行”不止是一个统摄性的动作,不止是人生的一段关键链条或隐喻,也不止是对存在者的临时命名,而是通过“说出基本的言辞”作出的趋近存在的努力。在秋天,我重新认识了/大地上的人和物(《辞行•题记》)关键词:“秋天”(季候/生命周期)、“重新(再次开始)”、“大地上的(人和物)”。开篇(《在他们的房前屋后》)即引出时间:具象或抽象为“男孩”、“老者”、“时光流逝”、“大地的触须”“岁月的深井”等。其后“失语”如影随形地出现:我听不懂他们的方言/叫不出任何一个人的名字/他们也茫然地看着我/但没有人问我姓甚名谁……我突然面对的不是他们/而是同样陌生的自己……我走来走去/要躲避的似乎就是我自己/我不断用新的面孔来替代与它的相遇/不断的用新的见闻来替代/与它的单独相处(《在陌生人中间》)“我”躲避的是“他们”,其实也是自己,因为身处“陌生”之境,如何面对自己,比跟“他们”相处更让人困惑、困扰、困难。于是只能暂时求助于未必可靠的祈愿:“我渴望熟悉他们/我会用我有过错的身体/热爱他们也善待自己……”直到“渐渐熟悉”“这些沉默寡言的人”,甚至“为和他们度过的每一天庆幸”。《每个人的舞蹈》讲述舞者(每个人)的出场与退场,表演与谢幕,生命波动的徐疾长短,主从关系的变化转换……《在夜晚的银行里》则清理人生账户,收与支,予与取,爱恨情仇生老病死,业与力,力与业的相互造作、纠缠影响,到“最后的盘点者正向我们走来”,感觉有那么点末日审判的意味。又回到“说”:群山说出它的红色/是它刚经历过一场热恋/那场恋爱耗费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那场恋爱使它把绿都说尽了/现在只剩下了红热恋,孕育,耗费,说出……要紧的是“群山”作为说出者“说出”。以前它不知晓有这么多的话语/是说丰富了它的言辞/是说使它重新看见/因为多因为强烈/它说得太红了/红得快要撑不住……群山将它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倾诉/它说尽了绿说尽了红/紧接着还要去说白/它要把自己说得一点都不剩(《红叶》)好一场惊心动魄、酣畅淋漓的“说”!浓酽,强烈,繁复,疯狂,不顾一切,直至燃烧净尽,耗竭所有——“群山将它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倾诉……它要把自己说得一点都不剩”。这样的“说”,是将“说”法推及声色光影、速率强度、天地万物、视听触嗅思,所有的一切,都有自己的“说”辞“说”法,无论诉求、敞开、暗示或显现……“说”即表达,发现,看见,而诗,诗人,则是在说“说”,表达“表达”,发现“发现”,看见“看见”。从夏到秋,那些投映着白云的井水,灯光下剥葵花的手指,有炉火与狗叫的家门,若隐若现的雾岚渐行渐远,记念中的美好即将翻过,临近的是褪去了色香味触的秋冬。“霜降下来 最白最小的果子落在大地上”,“那些飞翔的鸽子”、“奔跑的兔子”、“白衣白袍的男女”都渴望回家,生命进入循环末端,该凋敝的凋敝,该潜藏的潜藏,“大地关闭了眼耳鼻舌/将吸附在身上的悉数褪去/它要重新禁锢自己/它要潜心孕育内部的光芒”。天地之大美,存在的神奇,生命的庄严,使诗人情难自已地唱出内心的欢悦与虔敬——到了清晨/我还没有见到过真正的死亡/只看到庄严的放弃/我对那些从容辞行的事物/充满敬意/我重新认识了大地上的植物动物/和那些秀骨清相的人//我歌唱它们的纯洁和安详/歌唱它们的自信和果敢/歌唱它们不绝的快乐与活力/是的 没有忧伤只有欢悦/他们的自由是我要骄傲的明朗、纯净、自信、从容,没有疑惧颠倒、颓靡怨怼,这是“世界黑夜”时代难得一闻的健康明朗正大之音,它源于“我”在“秋天”经由对“大地上的事物”(生命及其演绎)的摩挲、体验、创建、交互而获得的“重新认识”,源于内心深处的“看见”:那来自虔敬、骄傲、自由、果敢与欢乐的光芒。二他是他们中间的任意一个(《他和他们》)眼睛像树叶般干净/他是这个车厢里坐得最稳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与他同坐的女子/才对他保持肃然。犹如/他的徒弟,他的拥趸,他秘密的爱人。(《公交车上的几十个人》)从“题记”揣摩,在《他和他们》这组纳入了的士/三轮司机、清洁工、理发师、殡仪化妆师、报贩、股民、冥币制造者等草根角色的作品中,作者关注的是“他们”而非“他”(“他”不过“是他们中间的任意一个”)。换句话说,诗人聚焦的并非个别而是某一人群的类像,并非某甲的个性而是无毛两足动物的类性:不知疲倦的人 他造的冥币/太多太多 他要买下阎王殿(冥币制造者)这是一个游戏 相当于一个鞋匠/在自己脚上找到了生意/或者是一个闲人跟踪自己//他卖一份报纸给自己(报贩)死者的脸/是一个人一生里最后的表情/他只不过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殡仪化妆师)“他们”自恋自溺,自怜自娱,也不免自欺自曝,其弥散的夸张、悖谬、戏仿、荒诞、哀痛……等悲喜剧气味,让人联想起出现在卡内蒂《耳证人》里的那些个奇葩——譬如置身冷酷残暴世界,天天以看电影流泪获得愉快心情的“泪水司炉”,身负隔膜,敏感各种气味,讨厌春天的“细味女”,因恐惧渴死而收集水(满酒窖装水酒瓶)的“水窝藏主”,以及面对任何人都惊窘或失去作为,唯独能够跟马独处的“马暗女”……等等。不同在于,卡内蒂笔下的“类像”更抽象、空无、迷幻、非现实,予人形上的异样感,而冉冉笔下的类像,虽也有相当的略缩/扩充,但仍会引发对特定人群、社会层级、生存链条……等词与物的比较打量。当然,诗人在赋予生命相对具体、日常、形而下(环境道具细节人际)特征的同时,直觉的触须也不时会探向生存的更隐秘、邈远,一句话,更捉摸不定、幽暗不明处——像瞎子摸象 他摸人家说过的话/也摸自己的只言片语……好不容易摸到自己的脉/自己的笨和蠢一个人的痛风会带动/全城人的腿脚失控/痛风不是病/是高低不平的命一万次掠过 掠过左边和右边/三个轮子的车比时间跑得快/左边紧闭的窗户被右边打开/左边躺下的人在右边醒来……一万次回来左边变成了右边/左边的房屋倒映在右边/仿佛一个人的来生退回到从前《公交车上的几十个人》是“他们”的部分变异与延伸,同样充斥着日常场景、乖谬人物、戏剧性、自语或对白,夸张谐谑,吹毛求疵的评点,同样运用了魔幻、无厘头、超现实等元素,某些局部又引入了法国新小说式对“物”世界的精细描写。诗人蓄意将五光十色的都市众生相、众心态放在“公交车”这一“触媒”上,从中记录假拟、观察感应、想像激发出种种可能——最远的一个坐在后排靠左,临窗/那是个卷发女,微微张开的嘴/露出了龅牙……妻子子握着丈夫的手,骄傲地挺起肚腹/男人却讪讪地低下心虚的头……小孩望着窗外,他背着书包,/哭丧着脸,那惯用的表情/是为功课和老师准备的……倒数第七排,也就是跟前这排/端坐着一位盲人……他的眼睛像树叶般干净(《公交车上的几十个人》)一点四十/车厢里乱成一团/打盹的人手忙脚乱/像瞎子落了水//车到华新街/背麻袋的人下了车……街道空旷/车里人都在梦中/司机也是瞌睡虫/才到第九个站点/他以为已走完一生(《午后》)这样的选择表达,或会造成“诗”/“非诗”的疑虑。尽管从古至今,叙事成分入诗,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所以归根结蒂,还是需要从语言自身出发来体味判别。正如哈罗德•布鲁姆告诫的:“诗本质上是比喻性的语言,集中凝练故其形式兼具表现力和启示性……语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隐蔽的修辞:讽喻和提喻,转喻和隐喻,只有我们对其敏感增强的时候,才会辨认出它们。”再取《一个临终的人坐公交车去终点站》为例:一个临终的人坐公交车去终点站/这比喻类似一个人在车里打伞/一个女孩在母腹里怀孕/或者司机在梦中拉响了汽笛/清洁工在雨中清扫浮尘……这是对某种情境的不可能的描述或重现,幻视里展开世界经验与超验的交叠,读者恍若登上一台时光机器,穿越不同的时空维度,在曾在、此在和将在之间往还:一个临终的人坐公交车去终点站,/突然充盈的信心使他看起来像一个胖子。/他爱过的人是一只马达,爱过他的人/是另一台马达,他奔跑的迅疾赛过白驹。这个“临终的人”即将辞别人世,此时此际,难免缱绻流连,悲欣交集……然重温往事,往事如露如风;回放人生,人生若梦幻泡影,在这个恍惚迷离、陌愫离殇的情境中,“他”反而得以自由的出入自身,出离生死,去预览尚未发生的未来,甚至邂逅不可见之物(譬如死神)—— 一个临终的人坐公交车去终点站/随行的神吸引了满车的人/神仿佛是他的头盔又仿佛是/他的侧影更疑似他的邻人/死神勾勒着每个人临终的模样/死神把一车的人变成了诗人接下来,“他身体还在生长气血已经耗尽”,“忽然看见的终点近得可疑”;地狱深处,巨钟洪声震耳,隐隐浮现于前的是死亡冷酷狰狞的面容:“时辰已经到了”。此刻我们终于若有所悟:显影于都市声色犬马熙熙攘攘的世俗图景之上的,原来是脆弱的肉身,无常的命运,轮回的生命,人生最后的盛宴。《法华经》尝以“火宅”喻三界众生的“无安”“怖畏“,言其为五浊八苦煎逼,如身处火焰炽烈的大宅,几无安居可能——盖因生而为人,必与贫富祸福、生老病死等忧患相伴,即便“成功”,也一样好景不常,筵席易散,极乐生悲。前述诗作展示的,就是生命在俗世间的挣扎周旋、腾挪辗转:那些皮实精灵、幽默达观,贪婪诡诈、安稳知足,具有死乞白赖般坚韧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的“他”和“他们”。但前者并非“畸人志”,后者也非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其独异的生命“水印”来自诗人超常的诗性记忆及心灵感受能力。进一步看,何尝又不可以说,“他”和“他们”就是“我”和“我们”?或者说,“他”和“他们”不过是“我”和“我们”借以获取的一次显形?因为作为同类,“我们”同居在“犹如火宅”的“无安”三界,同受着贪嗔痴慢疑的身心煎熬,面对的境遇几无差异,所以说“他”和“他们”既是他指也是自指。三我的公开身份/是朱雀的母亲/而我的秘密身份/是痛苦与哀伤的女儿(《朱雀听》)只要一步/就可以安睡……睡眠不是马 是雪亮而/寂静的马蹄(《醒与眠》)《朱雀听》是写给儿子的,只不过当作品完成并公诸于众后,“儿子”在一定意义上便蜕变成某种符号,即不再是特指,而是被对象化为一个静默的声音,一位倾听者。在这个宁静的下午/窗外汽车稀少/江水无声/我突然想起/我是你的母亲(《在这个宁静的下午》)徐缓,宁静,温情里有一丝忧悒,然在这个平淡的开启中,能察觉众多话语/情绪的酝酿、聚集和拱动,它们渐渐蓄势成形,并且冲决、喷涌而出:天穹如幕/雨倾泻向平滑的街面/巨瀑样的水流/在自己身上奔驰/那是雨在书写(《我没有要你写诗》)我们说过的话/尖利的令人心碎的话/都留在楼底的林中/丝丝缕缕 不曾消失(《仔细听》)我不能说出我的屈辱/也无法遗忘……我的痛心在于/那些屈辱连着你的血脉/最终在你身上投下了阴影/那怕它像尘埃那般细小/哪怕你未曾察觉(《我不能》)必须指出,“母亲”这个词,这个角色,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负载了远超它自身所能负载的无法承受之重——从血缘、性别、人伦、家庭社会到政经人文意识形态,多种身份责任义务的叠加,使得女性(母亲)如牛负轭,不堪其累。《朱雀听》更多的或许只是一位母亲跟“儿子”的交流,这使得“诉说”带上了鲜明的个人经验,充满人间烟火气:/当你无端地抱怨/用少年的刺屡屡扎伤我/有谁知道我的暗喜……那伤痕是我的松香/那血则是我最甜的蜜//重要的是/那蜜也连着你/开初它像针尖那么小/随即/就像涌泉那样多(《我不能》)另一方面,缘于非私人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样的交流又必然会溢出母子“日常”的对话范畴,扩展向更广大的视域:弥天大雾/将这座城里的母亲/包裹在一起//相互之间/只听得见叹息/看不见身影……这些痛苦的容器/这些磁铁//吸附在她们身上的/除了这座位城市的苦还有/整个人间的疼(《弥天大雾》)有如巨大的鸟巢/他放出的鸟儿都是/快乐的鸟儿……与魔术师不同的是/他有十根蜜一样的手指 那是用/爱和怕炼成的金//一个人身上的金不易估量/尤其是当他收敛起光芒(《他是谁》人性罅隙、代际落差,认知的冲突、时世的乖谬……太多的原因造就了当下家庭亲子间的误解、隔膜、龃牾。诗人敏锐的触及到病相的社会性(普遍的一面),同时又深知真正的病原源于人性深处,那是生命之根在技术时代被彻底拔出后,虚无的巨大黑洞给现代人造成的心灵困惑与精神危机——这才是当下时代病、社会病、灵魂病的总根源。基于此,根本的疗救之道只能是发乎内心的自我觉悟:人性的洗涤,道德的重拾,信仰的重建,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关系的调适……一句话,自我的精神救赎:我身体里含着一条毒蛇……夜深打坐 我一直在流泪/又苦又咸的液汁从眼里溢出……我为我的来路流/为忘却的噩梦流/为破碎暗哑复又惊喜的日子流……我蛇行床榻/每进一步 我就拱起背/咬碎一颗毒牙(《流淌》)而“一条静静流淌毒液的蛇/就像一面开花的斜坡”,“那一坡怒放的鲜花 其实就是/流尽了毒液的蛇 醒来的蛇”。这样的承受和转化,这样认真的、毫不容情的自我清理,不能不让人感动以至震惊:她以血为蜜,将“人世间的苦和疼”转化为报恩亲人/他人的“涌泉”,将生命的困苦、生存的困境转化为自身的旷达柔软美善,皆因“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我一直爱着”(《河水涨上来又落下去》)。这里的“我”,既是一位智慧的诗人,儿子朱雀的母亲,同时也指向“吸附了这座城市的苦,还有整个人间的疼”的更多的“母亲”——她们身历艰难苦厄、困窘屈辱,却又隐忍、慈悲、坚强,以“爱“为依凭承载起个人乃至人类的命运,将苦酿造成蜜,将暗点燃为光,最终达到一种更高的肯定和回归。从写作时间、内容关联度考察,《醒与眠》与《醒来》可视为一对双胞胎或孪生子,这不仅因为它们烙有相近的出生印记,更由于连带着同一现实指涉/精神血缘/情感路向的脐带,因而必需将它们视作一个有意识的完整表达来谈说。只要一步/就可以安睡//只要一步 就可以/掉进松软的陷阱……然而——那一步 是你走过的/最沉 最慢 最/惊心的一步/如干柴迈向烈火 花朵/迈向果实(《只要一步》)“最沉 最慢 最/惊心”。滞重有似飘雪,迅疾宛若眠虫,静默一如雷鸣……由此可见“安睡”的不易,“安睡”的难度。那么,这是一个失眠者的述说与自白吗?是,但似乎又不尽然,或者不止于此。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他篇什:赶在天亮之前/把创口缝好/把蛋壳背在身上“赶”,表明事态(情势)的紧张,以及,心态的急迫。“创口”/“蛋壳”,属于既指向个人身心状态,又跟现实,跟日常人际关联的“比喻性的语言”。但往下作者并未展开“天亮”后的林林总总,而是驻足,转捩,将重点聚焦于“缝”:针脚多么柔软/在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藏着剃度的发丝//在最后一针与/倒数第二针之间/藏着一片湖水 那静和美/要等全身的涟漪散尽/才能看出(《赶在天亮之前》)“剃度的发丝”是一个重要信息,尤其是,它“藏”“在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开端)。然后是静美的湖水,“在最后一针与 倒数第二针之间”(结束),所以“要等全身的涟漪散尽/才能看出”。这样的叙说,有着较强的私人性,呈现的似乎是某种命运隐语与人生胎记,可揣测体味,不能也不必过分坐实。只是,相近或相关的意涵在这组诗里有反复出现:半壶水升上头颅/我煮着这个冬天最美的酒//最早的雪/最晚的花朵和果实//这个时辰值我半生的颠簸/褪尽了颜色和气味(《半壶水》)以及更为直白的: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的碗是空的 我数着/想象的饭粒//熙熙攘攘的人倒回来/这是哪一站 每个人/都挥着我的手套和面具(《总有人替我去跑》)鱼虾都上了岸/巨大的化妆舞会……在鱼虾之间 隔着信使/在鱼虾和人之间 隔着/一群化妆师 在信使/和化妆师之间 隔着/来世和往昔(《化妆舞会》)“最早”,“最晚”,“最美”;空碗,“想象的饭粒”;“化妆舞会”,“来世”,“往昔”……从语词的择取可以确认,在这些或日常、或荒诞,或直白,或私密的词与物内部,在命名的思谋与动机后面,我们知会、亲历、看见的是生存的奇特景观,不同生命的复杂情态,相似人生的鲜活剧目——有迷惑沉溺,清明疏离,更有忧伤焦虑、悲恸绝望、爱和喜乐等本能欲求的纠缠……那么:醒和醉的边界在哪里?/他们拖着旧春光/我拖着新渔网如此发问,表露的是作者的迷惑不解,更是对习常界定的不信任。一方面,正因为有昼与夜、新与旧、虚与实、醒与眠、衰与荣、生与死之类看似抵牾的状态存在,生命、人生、人世以至世界的构建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生命、人生、人世的构成又不止前述二元的区分那样明了,而是界限模糊混沌互融的杂色,是不同维度时空的交错互补,正因为此,生命/人世才会有那么多的疑问与迷思,那么多选择的两难乃至多难。以对自由的追寻为例。诗人视生命为一次长长的梦游,当暂时放弃觉识,身心仿佛自由无羁之际,接踵而来的却是失神落魄,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即便“溜下一个又一个滑梯,数次蹲下/始终没有摸到它的踪迹”,于是只能在失重中无所适从的漂流。她于是发现,一个尚在人世历练中的人不应轻言自由——当我们还未能更多地领悟苦难与喜乐,还不曾对生命的困境付诸行动,当我们还没有相信、创造我们不曾见过的事物时,便没有资格言自由,因为它还不属于我们。昼与夜,醒与眠,荣与衰,生与死……它们指向的是否就是同一状态,或者说,是同一状态在不同对象上的赋形?由此是否也可以说,诗人感喟、言说的种种,不过是同一问题的变体?然则兹事体大,它差不多就是人类需要直面的最终极,自然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问他前面是什么在哭/他说 鞋在哭/鞋踩熄了童年又踩熄中年/鞋在前面走/落伍的老者破茧而出(《我问》)刚立冬 我就看见/靠近我的死 像一对/拾荒的狗熊……失眠中 我整晚/整晚地 练我的台词/这些哑剧 要等到/临终之时 他自己演(《哑剧》)说的很醒豁了:“童年”、“中年”、“老者”;“立冬”、“哑剧”、“临终”……就个体的人而言,生乃偶然,死属必然(海德格尔称人为“终有一死者”),看清前路,走好每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寻人生的最大可能,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对此,诗人也曾作出过坦诚的表达:二十年 哀伤苦厄中/我的幸福 像穿过街道的憧憧人影/失散又回来……在某栋楼的第十层/我把满城的灯火堆在阳台/就像以往 晒我的块垒(《学田湾》)然而对于一位“觉”的寻求者,对于一位“奇迹”抱有永恒诗意的渴望者,她心目中的理想诗歌显然并不限囿于文学,她更倾向于认同:诗是人类祈祷的一种形式,是不可造就的可能,是看不见的欲望的可见记录,是灵魂的神秘造就的肉体,是艺术家爱过的一切的悲哀遗物(加西亚·洛尔迦),其声色变幻永远和彼岸世界、和人的灵魂最幽深神秘的核心连在一起。因此,作为一个寻求过程的生命,历经所有的曲折苦难,都是为了获得来自绝对(无条件之物)的启示,并且,最终领受来自那个启示的光芒。四就在刚才 在呼与吸之间/我发现了她 靠近了她 重复了她/欣悦的相逢 是今天的大事 也是今生的大事(《雾中城》)弗莱切认为,是诗性的记忆使“相认”(recognition)成为可能,而“相认”是“为文学目的进行的思想的中心属性”,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认辨或发现,即悲剧最后发展到相认的一幕。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发现可以被视作相认的同义词。“相认”,首先是“相遇”,而后才有“认出”,这似乎正好验证了G.K.切斯特顿的看法:即每个艺术家脑子里都有某种原初的意象模式或类型,就像他梦中的风景,他希望制造或愿意徜徉其间的世界,他自己秘密行星上的奇花异兽……笔者使用的“相认”,其范围/性质或许更大于、重要于上述描述,它不止涵括文学的传承影响,艺术家先天的想象模式,可能还涉及到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生命与存在之间相遇、发现和“选中”的问题。“相认”(recognition)何以如此重要?因为艺术家、艺术作品需要“说出某些真理,其永恒的品质要求获得针对永恒本身的那种敬畏。”(基思·道格拉斯)因为“诗歌应当在宇宙的运行中揭示人类的心灵和头脑运行的对等物……”(华兹华斯),还因为“那无穷的创造性语言的泉涌中人的存在的苏醒。”(谢默斯·希尼)《雾中城》。依旧是梦,依旧是失眠,还有连绵不断的大雨。在破碎的句式,低抑的音调和节奏间,胎藏着那些挥之不去的忧和怕,那些徘徊犹疑……不同在于,一开始,我就“看见了她/认出了她”,可“她”若隐若显,似幻似真,“无法说出”。真相是,我的能力暂时还不足以说出“她”,只好吁请“梦给我言辞”。源自生活的历练,挫败与苦难转化,日渐宽容的“我爱上了/所有的挫败者无得者/他们分担了我的迷途和孤寂”,但世相洞开,存在潜隐,朗朗大千里,“梦和被梦”始终“隔着一层薄纸”——这些鳊鱼/嘲笑偷看它的人/天快亮了 水里的繁花都凋零了/他们还紧抱着肉身“幸亏回望/我才摸到山川的尾巴”,听见“变得单纯”的“布谷 黄鹂 青蛙 百灵/华丽的声音”,察觉“寂静灌浆 溪水涨/腿在阳光里拔节”,风筝飞越河道,“越飘/越自由 越飘越清晰”,更有“瀑布 绝壁 关山月”,“入梦 梦见和苏醒”。感知和现实虽然隔了一个不近的距离,但它的确是改变的第一步。“这个世界病了”是确定的事实(“有人在楼顶喊疼 失眠的远航未归/自闭者缩进了生锈的岗亭”),我自己亦然(“我和儿子共用一张病床 一根银针”),可每个人首先、迫切需要做到的,不正是要找到“她”,让“她”“回到主人的身体”吗?假如没有这一步,连自救自度也说不上,更谈何为众生荷担难行苦行?对时代和当下现实的焦虑,对个体心灵境遇的困惑痛楚,诗人感同身受,她曾在一封邮件里说到过自己的写作意旨:雾中城,可能是环绕我们的境况际遇也可能是我们的肉身与性灵。在这个困顿的时代,迷雾深锁,救赎与觉悟都因为艰难无望而弥足珍贵:我们决堤的失眠,嘶喊,挫败、失察、迷途、无得、都扎根于苦难。这既可以说是哀歌也可以说是颂歌——因为“苦难,有时是酵母有时也是糖浆”,而使我们得以持守不堕的,只能是我们的勇气智慧,信、宽恕和爱。正是基于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作者才敢对“病中的新娘”温馨示爱:我们共用两件嫁衣——爱和谅解/我们共有两个儿女——谅解和爱才敢对“儿子”,对世界“所有的”,“永不熄灭”的失眠、自闭、疼痛发愿:愿我的痛能替代他的痛 愿我的失眠/能替代所有的失眠/愿我的自闭能替代所有的自闭/愿我累世的疼永不熄灭的疼 能减轻/这个世界的疼等待明亮的桥梁和彩虹,等待清晰清新的风筝鸟儿和石榴……所谓的等待,也就是寻找,发现,自明;这些等待的对象,只是正式上演前的试角,彩排,过渡,“她”才是最终等待的对象:这么多年 她以体势重复/我的冥想 以醒重复我的眠/以幽默重复我的苦涩 以旷达/重复我的柔软 她在我身后被我忽视/她在我前面 被我错过“她”是谁?她就是那个身心日趋健康、强大、完满的自己,那个被一再忽视、错过的自我——我找到了她 找到了她/找到了她 它们此起彼伏地飞舞应和/像她终于相认的宽恕和往昔……就在刚才 在呼与吸之间 /我发现了她 靠近了她 重复了她/这欣悦的相逢 是今天的大事也是今生的大事作者连续三次宣示“我找到了她”,继而又再度强调,“我发现了她 靠近了她 重复了她”——这是如此“欣悦的相逢”!“我”的兴奋,我的感激,我的喜乐之情喷薄欲出,溢于言表。此际的“相逢”“相认”,自然非同寻常,它是迷失后的重新“发现”,遗忘后的再次“认出”,是精神血脉的重续,心灵DNA的吻合与感应,是自我或自性的真正苏醒、复活与显形……因而它是“今天的大事”,更是“今生的大事”!如此看来:“把未见当成看见/是值得的”,因为我看见的,是想象力的果实/医疗的果实 写作的果实五高耸的路标/朴素的坟茔/从草垛出发 又折回的/人 所剩无几……在雪花的深渊/在浑茫的原野/草垛啊 你这洞开的出口/守候着的马车 转瞬间/我就将离去(《草垛》)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诗历”尚浅的冉冉写下了长诗《草垛》。于今再读,发现它虽然难免某些“青涩”,然其元气的淋漓丰沛,语/境的自然纯美,想象的诡奇新异,尤其是对一种通过身心“修为”趋近理想的艺境人境的寻索历程的尝试性书写,仍然让笔者惊异以至心生戚戚之感。在通观诗人的写作后,笔者认为,自最初的《草垛》到世纪之交的《短歌》、《冬天》、《空隙之地》、《辞行》以及晚近的《醒来》、《醒与眠》、《朱雀听》、《雾中城》,其间草蛇灰线,已经显露出冉冉诗歌的重要精神脉络:即由对“自我”的沉浸转为疏离,继而朝向“真我”(自性)的寻求与彰显,最终达成人生(生命)格局与诗歌(精神)格局的一体的这样一种文与行,诗与人合一的写作。对此,一位有先见之明的论者曾写道:“她一直视写诗为一条修身的秘径。自《草垛》开始,她把自己的腿脚伸进人迹罕至的荒寂之地,去追寻那存在于有条件之物中的无条件之物,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理想的人境艺境趋近。”——这样的“修身”(修真),是生命的吐故纳新,心灵的涤荡护持,精神的凝聚纯一,是以词语创建存在,进入“真正的道说”的努力,更是“将欲望从非善的一切事物中拔出,使之仅仅倾向善而不知善存在与否”的“栖身于真理之中”(西蒙娜·薇依)的践行。有人认为,东方古代贤哲对知识的获取,乃是将其纳入自身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即所谓知行合一,文如其人。后期维特根斯坦亦将哲学喻为一种医疗实践,认为要去除哲学思考上的痼疾,唯有从改变思考方式入手;而医治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病症,则必须改变人类的生活与思考方式。观今人人文分裂,诗歌身与世俗身的泾渭分明成为普遍性现实,精神大言炎炎,肉身则完全沦陷于世俗生活。如是,问题便在于,置身这样的现实情境/时代氛围,以“诗”作为一种生命/精神的求真乃至修真的方式与路径的写作,是否可能?在一篇论特拉克尔诗歌的长文里,海德格尔指出,伟大的诗人只于一首独一的诗来作诗,其衡量标准是在何种程度上致力于这种独一性,并将诗意道说(Sage)纯粹地保持其中。一方面,这“独一的诗”在诗人的具体诗作中“始终未被说出”或“完全道说”,另一方面,诗人的任一首诗都出自这“独一的诗”,就像隐秘泉眼涌出的一股巨流,道说并总是推动着诗意的道说,涌出然后又让道说的一切运动流返这个愈趋隐蔽的源头中。海氏的论说自有特定的意涵、方向和规定性,但并不妨碍将其推及一般的写作。所谓“独一性”,当然不止是指单一明晰,更主要是指它的“殊异”(strangeness),它的不可替代,它的被选中和“必然”(inevitable),它作为一位写作者(无论思想、艺文或诗)表达“内核”的吸摄动能。这首“始终未被说出”“完全道说”的“独一的诗”,它既是写作者发现、认出的源头,同时也是催生创建欲望的驱力。诗人“任一首诗”都自这“独一的”隐秘泉眼涌出,而所有“诗意道说”的运动又会流返这个隐蔽的源头之中。诗,通常被看作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海氏心目中“诗”并非文学史中的诗歌,不是所谓的“高雅艺术”,而是那种使人真正栖居之物,是神或存在的最大恩宠与馈赠,是那种能使我们保存、庇护事物于它们本性中并使人类度量自身的东西。“作诗”让栖居成为栖居,是本真的让栖居,进而是一种筑造;它是道说(存在之吟唱),是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诗人之使命直接关系着诸神远去后人类的根本命运。由此度量,那种非文学史中的诗,不附属于文学而是“使人真正栖居”,能保存、庇护事物于它们的本性中并使人类度量自身的诗,作为一种人类生命的求真/修真方式与路径的写作的诗,应该是有可能的。前文所论冉冉的“作诗”实践,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不错的例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