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风格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67523329
作者:Charles Rosen
页数:620页

作者简介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该书出版于1971年,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仍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
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分为八个部分。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更为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在《古典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论述中,作者基于对古典时期音乐语言整体运作体系的深刻理解,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的代表性创作领域和公认杰作逐一进行分析、论说、评判、解释和说明。罗森要向读者和听者指明,这些杰作之所以产生的风格前提和语言机制是什么,这些杰作的卓越性和审美价值究竟何在。

书籍目录

初版前言
扩充版前言
致谢
参考文献说明
谱例说明
卷一 导论
1、
18世纪晚期的音乐语言
时代风格与群体风格;调性;主-属对极;转调;平均律制;线型形式的削弱
2、
形式的理论
19世纪的奏鸣曲式概念;20世纪的修正;申克尔;动机分析;常见的错误
3、
古典风格的起源
古典风格的戏剧性格;1755-1775年间各种风格的能力范围;公众性音乐与私密性音乐;矫饰风格时期;初期古典风格的对称与模式;形式的决定因素
卷二 古典风格
1、
古典音乐语言的聚合性
周期性乐句;对称与节奏转换;同质的(巴洛克)节奏体系对异质的(古典)节奏体系;力度与装饰;节奏与力度转换(海顿四重奏Op.33 No.3);和声过渡(转调);装饰性风格对戏剧性风格;惯例性材料;调性稳定与解决;再现和张力的表达;重新诠释与第二群组;下属调性;主题的对比;对比矛盾的和解,对称的解决;大型曲式与乐句的关系,扩展技巧(海顿钢琴三重奏,H.19);单音、和弦、与转调的对应;节奏的清晰表述[articulation],单个节拍的份量;奏鸣曲风格和异乎寻常的材料:幻想曲(莫扎特的幻想曲,K.475);可听形式对不可听形式;非音乐的影响;音乐中的机智。
2、
结构与装饰
奏鸣曲式概说;结构装饰;18世纪晚期的装饰音处理;装饰功能的激烈变化。
卷三 海顿:从1770年到莫扎特逝世
1、
弦乐四重奏
海顿与C.P.E.巴赫;以假调性开始;“谐谑”[Scherzi]四重奏的创新,主题性伴奏;音乐材料中的潜在能量;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不协和音;材料的导向力量;作为能量来源的模进;用音高移位进行重新诠释;弦乐四重奏与古典调性体系的关系;海顿弦乐四重奏的进一步发展;弦乐四重奏与谈话艺术。
2、
交响曲
管弦乐队的发展和交响风格;风格的进步;“狂飙突进”风格;《第46交响曲》;海顿早期在节奏组织上的弱点;《第47交响曲》;歌剧的影响;《第75交响曲》;新的清晰性和新的节制;《第81交响曲》;机智和交响曲的恢宏气势;《“牛津”交响曲》;海顿与田园风格。
卷四 严肃歌剧
受争议的opera seria[正歌剧]地位;“正歌剧”和opera buffa[意大利喜歌剧]的惯例;18世纪的悲剧;巴洛克盛期风格;戏剧模式与挽歌模式;格鲁克;新古典的宗旨;音乐与表情美学;词与音乐;格鲁克与节奏;莫扎特和《伊多梅纽》;宣叙调和复杂形式;“正歌剧”与“意大利喜歌剧”的融合;《费加罗的婚姻》;《菲岱里奥》。
卷五 莫扎特
1、
协奏曲
莫扎特与戏剧形式;调性的稳定感;对称与时间的流动;18世纪晚期的通奏[continuo]演奏;通奏的音乐意义;作为戏剧的协奏曲;开始的利都奈罗[ritornello];《降E大调协奏曲》K.271;钢琴呈示部作为乐队呈示部的戏剧化变体;高潮的对称;再现部中的第二发展部;作为开始乐句扩展体的K.271慢乐章;镜像对称;协奏曲末乐章;《交响协奏曲》K.364;主题关系;K.412,K.413,K.415,K.449;K.456,带转调的第二主题;慢乐章的戏剧能力范围;变奏曲-末乐章;K.459与赋格性末乐章;K.466,节奏加速的艺术;主题统一;K.467与交响风格;慢乐章,即兴,对称;K.482,乐队色彩;K.488,呈示部结束的处理;慢乐章与旋律结构;K.503,重复的技巧;大调与小调;团块感觉[sense of mass];K.537,初期浪漫主义风格与松散的旋律结构;《单簧管协奏曲》,相互重叠的乐句的连续性;K.595,半音化不协和音响的解决。
2、
弦乐五重奏
“竞奏”[concentante]风格;K.174,扩张的音响与扩展的形式;K.515,不规则的比例;形式的扩展;K.516,古典末乐章的问题;小调作品以大调结束;古典风格的表现边界;乐章次序中小步舞曲的部位;炫技与室内音乐;K.593,慢引子;和声结构与模进;K.614,海顿的影响。
3、
喜歌剧
音乐与对白;古典风格与动作;重唱,《费加罗的婚姻》中的六重唱和奏鸣曲式;《唐•乔瓦尼》中的六重唱与奏鸣曲比例;歌剧中的调性关系;再现与戏剧要求;歌剧的终场;咏叹调;《费加罗的婚姻》中的“se vuel ballare”[若你想跳舞];音乐事件与戏剧事件的吻合;《唐•乔瓦尼》中的墓地场景;诡计喜剧;18世纪关于人的个性的概念;实验心理学喜剧与马里沃,《女人心》;对色调[tone]的卓越处理;《魔笛》,卡尔诺•戈齐与戏剧童话;音乐与道德真理;《唐•乔瓦尼》与混合体裁类型;丑闻与政治;作为颠覆者的莫扎特。
卷六 海顿:莫扎特逝世之后
1、
通俗风格
海顿与民间音乐;高艺术与通俗风格的交融;对通俗因素的整合;终曲中令人惊讶的主题回复;小步舞曲与通俗风格;配器艺术;作为戏剧姿态的引子。
2、
钢琴三重奏
保守的形式;室内乐与钢琴炫技;海顿时代的乐器;大提琴与低音线的重叠;H.14;H.22和乐句的扩展;H.28,转型的海顿早期风格;H.26,在一个乐句中动机因素的加速;H.31,丰盈绚丽的变奏技巧;H.30,海顿的半音和声。
3、
教堂音乐
表情性美学对颂赞性美学;意大利喜歌剧风格与宗教音乐;莫扎特对巴洛克风格的模仿;海顿与宗教音乐;清唱剧与田园风格;“混沌初开”[Chaos]与奏鸣曲式;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步履的问题;《D大调庄严弥撒》。
卷七 贝多芬
1、
贝多芬
贝多芬与后古典风格;贝多芬与浪漫派;属-主关系的替代;浪漫派的和声创新;贝多芬与其同代人;《G大调钢琴协奏曲》,主和弦所造成的张力;回归古典原则;《英雄》,比例,尾声,重复;《华尔斯坦》,织体与主题的统一;《热情》和作品的统一;《C小调变奏曲》中浪漫主义的试验;标题情节性音乐[program music];《致远方的爱人》;1813年-1817年;《Hammerklavier》,大型曲式与材料的密切关系;建构模进中下行三度的作用;《Hammerklavier》发展部的模进结构;与大范围的调性序进的关系;与主题结构的关系;A#对A本位;节拍器与速度;自Op. 22以后的风格变化;谐谑曲;慢乐章;终曲的引子;赋格;贝多芬作品中《Hammerklavier》的地位;将变奏曲式化为古典形式;作品111号;贝多芬与音乐比例的份量。
2、
贝多芬的晚年和他孩童时期的惯例手法
贝多芬的原创性和1770年代的风格;Op. 111中的终止式颤音;协奏曲华彩段中传统的最后颤音;悬置的后拍;《钢琴奏鸣曲》Op. 101;惯例的协奏曲音型移植到奏鸣曲中;1770年代的两个陈规套路:再现部中的下属,发展部中的关系小调;下属移至尾声;惯例和创新:莫扎特的K.575和《“加冕”协奏曲》中的关系小调;海顿对陈规套路的持续运用;贝多芬对惯例的赤裸展示;Op. 106中的陈规套路和灵感;Op. 110中的两个惯例;Op. 110中的整合与动机转换;速度的整合;espressivo[富于表情的]与rubato[弹性节奏];激进的调性关系和戏剧结构;赋格中学究因素的戏剧化;速度的统一和终曲中的节奏记谱;贝多芬的和蔼可亲;推进当时音乐风格的边界;对18世纪变奏曲套曲的惯例的综合;晚期贝多芬、18世纪的社交性与音乐语言
尾语
舒曼对贝多芬的膜拜纪念(《C大调幻想曲》);回归巴洛克;调性语言中的变化;舒伯特;他与古典风格的关系;将中期的贝多芬作为范型;舒伯特晚期的古典原则;作为拟古主义[archaism]的古典风格。
人名与作品索引

内容概要

作者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美国钢琴家,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莫里茨•罗森塔尔为师,可算是李斯特显赫谱系的“嫡传”。他的正式职业身份是音乐会钢琴家,他对音乐文献的主要贡献是《古典风格》。
译者杨燕迪(1963— ),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音乐翻译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古典风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2014.12.20.谢谢网友“余超”的指正。果然是民间高人,对音乐学术的文脉和内情都相当熟悉。编辑通知我,《古典风格》会很快重印(谢谢各位读者的踊跃和关爱),刚好可以进行一些局部的修订。我倒是早就看到余超的意见,但因没有豆瓣账户,无法表达我的看法。此次我学着注册了一个账户,尝试对余超的意见回复如下,并会将相关修订纳入重印本中。1、 关于《后宫诱逃》的终曲“Vaudeville”的译名。余超说得很对,这里特指一种受法国风格影响而形成的特殊歌剧终场惯例——剧中人物轮番演唱同一曲调的模式。经查对(New Grove歌剧辞典上确有专条),应该翻译成“轮唱性的结尾”,而不是“杂耍表演的结尾”。我的歌剧史知识储备中有漏洞,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这个名为“vaudeville”用在歌剧中的惯例模式。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人生有涯知无涯,而音乐是大学问,学无止境。2、 关于原著117页上巴赫《赋格的艺术》中六声部ricercar(利切卡尔)的声部独立及印制。我的译文没有错。余超在这里可能理解有偏差。作者罗森是说,有的人认为巴赫的声部之独立到达如此程度,因而两行谱表中的六个声部,完全可以用六行谱表来印制,就像一份总谱。这里与是否指定具体何种乐器演奏无关。所谓“总谱”,在此仅仅意味着多行谱表一同呈现,并不是意味着要用多种乐器。3、 关于原书149页上的“中间风格”。余超在此没能理解作者的真实意思。罗森写得很清楚,“海顿可以把握悲剧或闹剧,甚至是高风格喜剧的潇洒笔触。但处于中间部位的风格却显得笨拙。”显然,这是的middle style不是指时间上的早晚,而是美学意义上的“高风格”(悲剧,以及高风格的“高雅”喜剧)和“低风格”(指的是闹剧,比较低俗)之间的“中间部位的风格”。因此,我的翻译没有错。但无论怎样,我仍然感谢余超以及针对这个译本提出批评的所有读者和方家。我自己以及我的研究生在最近研读此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错误和遗漏。英国大诗人Alexander Pope曾有一名句,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陆谷孙先生的妙译是,“凡人多舛误,唯神能见宥。”各位共勉!再次感谢!上海音乐学院 杨燕迪关于upbeat和downbeat,我的一位学生建议说,应该用“起拍”和“落拍”。这确实比“上拍”和“下拍”更符合音乐家的习惯说法。——又及
  •     【致敬辞】集法国语言文学博士与职业钢琴家于一身,深厚的艺术修养构成了罗森作为著名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的基础。对音乐艺术如数家珍的熟稔,对西方文化传统和知识的广泛涉猎,使得罗森成为西方音乐界和文化界的传奇。他轻松穿梭于18世纪古典音乐的丛林,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古典风格的全貌,又如庖丁解牛地分析和解说古典音乐的语言。他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作品鞭辟入里的剖析,融入了自己多年音乐实践的感悟和心得,而深厚的人文修养,又使得他的批评洞见独树一帜。18世纪的古典音乐高峰已巍然耸立且不可逾越。借由罗森这位杰出的攀登者和他经典的《古典风格》,爱好者可以一览无余地接近和欣赏,在音乐中与大师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碰撞。就此,我们致敬《古典风格》!【答谢辞】小众的主题,普世性的象征一本专业精深的音乐西学名著,得到中国知识文化界读书同道的认可和喜爱,并被作为整个艺术类图书的年度代表,作为译者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古典音乐虽然偏于“小众”,但它所体现的品质和象征的价值却带有某种普世性和示范性,而《古典风格》一书则说明、解释并彰显了以维也纳三杰为代表的古典音乐所达到的艺术深度和文化高度。我愿对已在天国的此书原作者查尔斯·罗森先生,对所有的评委老师,以及对所有为此书中译本的翻译、出版和推广做出贡献的同仁们表达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对话】“《古典风格》对古典乐派的研究有很高的超越性”新京报:在《古典风格》的序言里你提到,西方学界的共识是,《古典风格》一书是近五十年来在英语世界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这本书之所以具有这么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杨燕迪: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主要因为它是一本充满了个人洞见的论著。这真的是一本金子般的著作,几乎每一页都有洞见。此书写出了一些前人没有说出来的,或者说原来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的,但是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表述出来的观点。维也纳三杰的作品大家都烂熟于胸,但是《古典风格》提供了更深一步的见解和认识。这么多年来,这本书不仅是古典风格这个时段的权威论著,而且对音乐艺术的诸多本质问题都有深刻的论断和深入的表述,所以奠定了这样的地位。而且,这本书各个章节的学术含量非常平衡,质量很高,因此有这样的地位是实至名归。新京报:在本书里,罗森主要是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研究分析,就像序言里所说,在此之前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很难再有新颖创见产生。那么罗森的文字能够突破此前诸多成果,并获得好评的原因是什么?杨燕迪:“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一术语第一次被提出其实是20世纪初的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而对这一乐派的研究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把古典风格与其之前的巴洛克时期、之后的浪漫主义风格比较,做这样清楚深入的交代,应该说还从来没有过。对这一乐派的音乐语言做这样透彻、全面、专业的论述,而且对这三人的个别作品又进行了如此地道和精辟的评论和分析,罗森确实大大超越了前人。“罗森是艺术文化领域的通才”新京报:傅聪先生曾经用“音乐中的钱钟书”来定位罗森,这个定位对中国读者来说会更容易理解罗森在古典音乐研究中的贡献和位置。这个定位是否准确?罗森和钱钟书有什么相似之处?杨燕迪:我之所以用这个比喻,当然我认为这是非常准确的,尽管这是傅聪先生开玩笑说的,但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都知道钱钟书在中国20世纪文化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博闻强识,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从这一点来定位罗森是特别合适的。罗森在西方文化界,就是以他的强大记忆力,和对于各类知识的全盘掌握而闻名。他对不同的知识领域都有精深的了解,知识量大得惊人,涉及广阔的文化历史领域。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法语文学博士,写过不少的法语文学评论,包括针对拉封丹、蒙田、卢梭、萨德侯爵等重要名家论著的专业评论,并在《纽约书评》上发表。而且他知道的音乐不但在脑子里,也在手上,大量的音乐他可以随时在钢琴上弹出来,不用看谱,这在西方文化界一直被传为美谈。可以说,在文化领域要达到真正的高度,做一个通才是非常重要的,而钱钟书和罗森都是真正最高意义上的文化通才。  新京报:音乐语言和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前者或许更能直击人心,不需要翻译。但是在本书中首先需要罗森从音乐到文字的“翻译”,其次还需要通过你在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这两种翻译里其实都包含着不一样的辛苦,是否可以谈谈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杨燕迪: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用文字把音乐翻译出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常言说“文字终结之处,才是音乐开始之时”。罗森所做的其实不是一种翻译,他对音乐的描述很少用情感术语,这点尤其和我们国内喜欢的那种风花雪月的散文笔法不一样。他在使用玄虚的、不太触及音乐技术肌理的形容词时是非常非常谨慎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所使用的这种非常专业的、分析式的语言却特别生动,懂音乐的人看他的文字会觉得非常到位而准确,绝不是不着边际、隔靴搔痒那样的东西。他在用语言文字如何触及和描述音乐这方面提供了全新的启示,对我们非常有借鉴意义。用中文再去翻译罗森,又是另一层意义的翻译。罗森的英语极其漂亮,和德语的复杂雕琢完全不一样,他的英语还是比较清晰、平白的,但句式很灵活。翻译过程中,我觉得语言本身并不是那么难,但罗森触及了一些很深刻的音乐问题。语言本身很朴实,但涉及的艺术问题很深刻,有的时候我要揣摩很长时间才知道他说的那个音乐问题究竟是什么。此书中论及的有些比较深入的音乐艺术问题的很多方面和范畴,汉语世界的音乐言语系统中似乎还没有触及到。  “这本书对整个艺术研究都有启发意义”新京报:很多普通读者一提到古典音乐,总是会觉得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但是读你的译本,却感觉你把这种距离感拉近了,我想这也是本次评选艺术类好书《古典风格》胜出的原因。在翻译的时候,是否会考虑到普通的非乐迷的读者?杨燕迪:这本书确实是主要针对专业音乐家的,因为这本书里充满了乐谱,而且所有的叙述和分析都是直接针对谱面的。如果不懂乐谱的话,阅读是有障碍的。但是对于中国,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普通乐迷水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的提高,有这么多的琴童从小就有了读谱能力,也有了一大批业余乐迷可以通过这本书提升自己。这本书所提出的艺术问题,就是我们在听音乐、理解音乐时最关心的那些问题——这些音乐好在什么地方,这些杰作的音乐旨趣和具体效应是什么,而达到这些效应的技术手段又是什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此书也是针对爱好者的。  新京报:这本书对中国音乐界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意识是不是有更深广的意义?杨燕迪:这本书尽管是针对古典时期三位大师的断代论述,但是由于它触及到了很深刻的艺术问题,所以不仅仅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时期的音乐,而且实际上对于我们了解西方音乐整体和西方音乐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阅读此书,你会感觉音乐确实是个大学问,里头不简简单单是表达情感或是作曲家个人的某种感悟。罗森总把作曲家的创作放置到当时的文化和历史文脉中去,同时又能够触及和抓住最关键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评价此书说,“这本书不仅对于音乐研究,而且对整个艺术研究都是一个范例。”这本书尽管是在谈音乐,但是对所有搞艺术研究、想要理解艺术的人都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中国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西方音乐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识,从而对我们自身的音乐建构和音乐文化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妍
  •     又,关于action,这是戏剧理论术语,“动作”或“行动”似乎在戏剧学术的行话中均被认可。但我更习惯和更喜欢用“动作”,似没有什么不妥。关于mass,这是罗森针对莫扎特的调性大范围感觉所用的一个特别术语,我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理解其中的意思。其中确有“大块头”的意思,但不仅如此。它指的是莫扎特具有大范围、大尺度的调性视野和掌控能力。除了“团块”,我有的时候还加了“体量”,成为“团块体量”,请读者注意。关于coherence,这里指的是音乐的前后贯通和逻辑统一,特别指音乐的凝聚性。我用了“聚合性”,正是想将这些意思都包括进去。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没读完…啃不下去…0_0 翻译还留有源语言的文法结构
  •     叹服。佩服。
  •     发现我不爱看小说,这种干货看的起劲的很
  •     这是一位音乐奇人书写的一部音乐奇书。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音乐书籍。这是近五十年来,在西方被公认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力作,并为音乐文脉的著述和音乐分析的批评确立了崭新的标杆与尺度。
  •     看完一身冷汗。听了这多年古典主义,都没把住“真正的”古典风格是什么。
  •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音乐中的钱锺书”
  •     今天收到奶茶东真快,内容对我来说太艰难了
  •     惊叹 佩服 再边百度百度就更觉得太犀利了
  •     对曲谱大量的用“细读法”那部分真是看不太懂,对外行来说有点难了。但这种写法还是很有启发,莫名觉得有点像传统诗话一样,笑~
  •     回过头来还要继续读,因为后面贝多芬部分几乎绝大部分是在分析“钢琴”奏鸣曲(就不说Hammerklavier)。而那首曲子我真的不算熟。其实都不算熟,但是前面的谱子没那么复杂,稍微懂点儿脑筋,分析起来并不算太困难。
  •     随手翻。强烈推荐作曲专业的人读。
  •     严肃音乐著述。
  •     Haydn和Beethoven比较好,特别是Beethoven;Mozart需要太多音乐之外的东西来理解他了,火车太多也不好
  •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