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维尔斯坦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020110770
作者:[美] 索尔·贝娄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拉维尔斯坦》是索尔·贝娄的最后一本小说,触碰了性、爱欲、死亡和精英政治等多个命题。八十四岁的贝娄以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讲述了学者拉维尔斯坦和作家齐克之间的友谊和对话。
拉维尔斯坦是著作等身、富有的政治学教授,享受物质和精神双重的精英地位;齐克则是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中年作家,也是拉维尔斯坦隐秘的门徒——罹患艾滋病的拉维尔斯坦追慕永恒,却也不放弃任何可能的世俗的享乐、他委托奇克为自己撰写传记,讲述自己对人类最重要命题的见解——后者得以窥见一个高等知识分子的虚荣、真诚和恐惧。
在拉维尔斯坦死后,齐克和拉维尔斯坦的学生罗莎曼结婚,在加勒比海边一次食物中毒的濒死体验中,回溯自己对生命和拉维尔斯坦的思考。
拉维尔斯坦是索尔·贝娄的第13部长篇小说中《拉维尔斯坦》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实际上是根据他的老朋友、《美国意识的终结》的作者、已故的阿兰·布鲁姆的形象写成,而老作家齐克则是贝娄自己,小说讲述了一位现代的苏格拉底逐步走向死亡的故事。
《拉维尔斯坦》是窥见美国高等犹太知识分子学院和精神生活绝好的文本。

书籍目录

重读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
拉维尔斯坦
译后记
索尔·贝娄年表

内容概要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拉维尔斯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2000年,有着85岁高龄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发表了他的第十九部作品《拉维尔斯坦》。很难想象年过古稀的老人家依然拥有着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对此,娄研究专家约拿森•威尔逊在《纽约时报》称:“《拉维尔斯坦》丰富、深刻和令人不安地有趣。”寥寥几字,就精确地概括出了《拉维尔斯坦》带给人的最初印象,可这么一本薄薄的书,如何就能创造出这么多元化的表征呢?答案很简单——矛盾。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等元素矛盾对立处理,从而形成的自我分裂,营造多元的即视效果。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评价《赫索格》时说:“赫索格是一个矛盾和自我分裂的迷宫。”这句话其实同样适合于《拉维尔斯坦》。只不过,他不再像赫索格那样整日沉思,精神几近疯狂,而是敢说敢讲、率性而为。他和赫索格一样充满矛盾,但他是一个行动者,一个行动中的“赫索格”:颇具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却又有几分梅菲斯特的恶魔品性;作为传统价值的倡导者,崇尚两性间的真正爱情,可在生活上却“恣意妄为”,甚至有自己的同性伴侣;他憎恨自己暴君式的犹太父亲,却在教学和生活中扮演着父亲角色……这个没教养的拉维尔斯坦彻底颠覆了知识分子正襟危坐的形象,让我们觉得拉维尔斯坦既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教养,又有几分追求本真的可爱与独立思考的卓尔不群。在某种意义上,他正是席勒所说的“活在你的世纪,但不要成为它的奴隶”那种人。难怪索尔•贝娄在小说的开篇就说:“奇怪得很,那些人类的大救星居然也要供人消遣。至少在美国经常是这样的,任何想要治理这个国家的人,都必须给他的国民提供乐趣。”这种“奇怪”的思想,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作是索尔•贝娄对传统价值的向往,强烈反对以多元为特征的文化相对主义。他认为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文科乏善可陈,如今的大学放任自流,纪律松弛。这和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布鲁姆曾将其老师列奥•施特劳斯对自马基雅维利以来的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特别是历史主义的批判,引入对60年代以来美国道德沦丧、社会和高等教育危机的分析之中,并指出美国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病根就出在文化相对义的兴盛。由于强调真理的相对性,主张价值、文化的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追求和规范所剩无几。人与人的分离,信仰的分离,家庭的分离,于是便有了不负责任的婚姻,便有了性解放,导致人类社会规范的缺失和人类进步目标的虚幻。另外,拉维尔斯坦对历史和现实中的反犹主义有清醒地认识。他意识到反犹并不是个别现象。他意识到隐藏在表现之下的反犹主义浮上每一个人的心头。他说:“犹太人曾经被提供给整个人类作为一个衡量人性邪恶的尺度……战争清楚地表明,几乎每一个人,都赞同犹太人没有权利生存。希望犹太人死亡的愿望被广泛集中的意见所确认和辩护,这种意见一致认为,他们的消失和灭绝将会使世界得到改善。”犹太教相信人有来生,死后会和死去的亲人相见。虽然拉维尔斯坦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来生,可在临终前又暗示说可能在来生与齐克再相见。从这个角度来说,《拉维尔斯坦》是贝娄小说中犹太味最浓,也是对犹太文化表达最直接的一部作品。但贝娄最初其实是非常介意别人称他为犹太作家的,甚至于在作品中也甚少提及犹太教相关的道德、命运、哲学知识,而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他还是通过《拉斯维斯坦》表明了自身对于犹太教的一种回归。其心路历程的艰辛坎坷、跌跌撞撞,恐怕也非同一般。
  •     《拉维尔斯坦》通过记录拉维尔斯坦这位频临死亡的哲学教授的最后岁月,梳理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思想特征。索尔贝娄深入生活的实质,他善于把学术思想委婉植入人物谈话和流水账般的叙述中,时而无收揽的铺排,时而严谨论调,机灵调侃,插诨打科,零碎又自成体系。如果细致梳理美国作家这个群体,贝娄近似独树一帜,他总在故事里穿插自己的哲学思考,他站在睿智的顶端,俯瞰大众,甚至“戏弄”读者。贝娄喜欢掉书袋却不让人反感,不像其他作家在小说里掺杂思想的时候总是干巴巴的,倒人胃口。小说《拉维尔斯坦》近似半自传的性质,通过塑造拉维尔斯坦对死亡的坦然和对学术的坚定,一个倔强的老学者形象跃然纸上,而当叙述人齐克遭遇自己的死亡体验时,开启了更深刻的体验,整个过程中,他们展开关于爱情、性、死亡等复杂人性的探讨,还有围绕犹太人身份所产生的纷争。如此,我们读贝娄,就是在面对一个广袤的精神世界。
  •     索尔•贝娄有句名言,叫“在我离开之前,清算我全部的账目”。或许对于这位出生并成长在美国文化环境(他生于加拿大,9岁时随父母在芝加哥定居)之中的犹太裔知识分子作家,在目睹了20世纪的狂热与极端之后,是十分希望不留亏欠,也不被亏欠地离开这个世界的。但索尔•贝娄最后的这本作品《拉维尔斯坦》,其实是他替自己的好友,关于人生与这个世界所做的清算。这位老友显然是艾伦•布鲁姆。在很多批评者看来,索尔•贝娄将自己老友生活中一切都写进这本书里似乎是不恰当的,因为布鲁姆似乎并没有公开一切的意愿——他从未向公众出柜,死亡证明上的死因也只是胃肠出血与十二指肠溃疡,而非艾滋病。但对于索尔•贝娄而言,这部作品却非写不可——“他指定我写这个回忆录,一点不错……”。这是书中老齐克在“死里逃生”后的喃喃自语,却更像是索尔•贝娄为自己的辩白。所谓的真相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沉重的,尤其是一个体面而卓越的“拉维尔斯坦或艾伦•布鲁姆”。有关真相的压力显然是来自于公众道德,这不稳定却十分笃定的标准往往是忤逆人的天性,却可以将众人置于共谋的链锁之内的。布鲁姆或拉维尔斯坦始终是个智者,但世俗眼中的智者总是道貌岸然而无所畏惧的。这就是布鲁姆和贝娄所面临的压力,也正是贝娄的勇气体现。毕竟一切都要被清算,无论是对于老齐克还是拉维尔斯坦。所以贝娄期待可以清算的内容是什么呢?在《拉维尔斯坦》中,故事比较清晰——或者说有些割裂地被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在拉维尔斯坦生前,老齐克有关他的见闻和交往记述,而后半部分则是齐克自己的一次濒死体验。而这两部分是相互交错的——在齐克的濒死体验中,他回忆起了自己和拉维尔斯坦交往的其它细节,以及自己对于他的更多感悟。而拉维尔斯坦的形象,也正是通过他支离破碎的勾勒得以呈现。表面上的拉维尔斯坦在学界德高望重,而家中豪华的陈设又显示他在物质条件上的无忧。然而事实上,这位“典型精英”在生活中却是充满苦恼的。他永远心怀恐惧,因为追慕永恒和对现世享乐的追逐使他落入了自我愧疚与放纵的循环里。而这种恐惧最终落归到索尔•贝娄在晚年创作的主题——死亡之上。也许越多的拥有,便意味着死亡的恐惧越清晰——而人们拥有的,往往只有可能性本身。但身为精英的拉维尔斯坦,他的远见卓识,使得生命实在有太多可能,而当这些一一破败消亡时,拉维尔斯坦的恐惧就不难被理解了。他太像一个守财奴了——尤其是在无比恐惧之时,他努力想要驾驭自己的生活,但死亡终究证明这只是徒劳。可是他不是守财奴,因为他可以以期许的方式,将自己的可能以一个先知的姿态分享给后来人。“后来人”真是个美好的词,它意味着不死,意味着人渴望已久的永生。所以老齐克被指派来写这部传记,同样也是“期许”的一部分。“拉维尔斯坦以他自己的方式试图保护我,不要去钻研他最赞赏的思想家的著作。”这种保护,实际上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相互慰藉。因为真正的思想,从不会被写进书里。而那些被写成书的思想,恐怕除了故弄玄虚,也就只有刻苦的笨拙和无恶意的蛊惑人心了——这大概正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所在,也是贝娄打算清算的内容。所以这本“传记”,“拉维尔斯坦”自然是艾伦•布鲁姆,但也是索尔•贝娄自己。至于老齐克,他可以是所有人,却一定是很幸运的那一个。所有的传记都在等待被书写,但那是传主与他的写作者之间的契约,与读者并无干系。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作为贝娄在84岁时写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已经足够了不起。虽然说贝娄的作品主题终究还是离不开高级知识分子和犹太人,但其中对于人生,对于死亡的探讨,属于全人类。
  •     要review的list. 大师译作。
  •     英美文学
  •     古往今来,精英知识分子都爱当国师。
  •     #2016019#
  •     索尔·贝娄的《克力同篇》。不只是艾伦·布鲁姆的传记,也是为当代人留下一位现代苏格拉底的形象。
  •     1976 “实在很难相信像索尔背篓这样的人已经死掉了“
  •     大爱拉维尔斯坦
  •     在最深的怀念里,也蕴含着最深的吐槽。而在学术圈内部,二者都有知识门槛。背后是雅典与耶路撒冷,这两个属于20世纪的题目,只有这个层面上可以对这位学术与名利双收的老教授产生共情。
  •     爱情,友情,死亡
  •     2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