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孤独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19203913
作者:[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美]露西尔•斯派拉,[美]亚瑟•林奇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孤独是一个人类的普遍经验。是什么引发了孤独感?孤独的人是在渴望谁或者渴望什么?哪些人更容易遭受痛苦的孤独?孤独的人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孤独?
本书的作者们向读者展现了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以及艺术作品如何通过加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来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和疏离感。希望这些文章有助于阐明孤独感的诸多层面,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协助自己及他人找到属于个人的处理孤独感的方式。
文化的档次越高,对创造的需求也越高。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一般都是孤独的。无论他们的肉体是否离群索居,他们的灵魂也注定是孤独的。更何况,这样的人,每每不合群,性格孤僻,特立独行。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风骨,而这种风骨,注定是要由人来体现的。
——张鸣
人类的痛苦不在于孤独本身,而在于人们,至少临床上是这样,总幻想着摒弃孤独,宁愿伤精耗神地躁狂,也不愿或不能独处,养育孩子最大的功能也是为了自己老了之后不那么孤独。而这本书告诉你,孤独是怎样的一种内心本质,接受这种本质会有大的光芒和荣耀,最终坦然接受最终的孤独——死亡。
——童俊
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接纳孤独并能够享受孤独,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小孩是不能够孤独的,他们还不具备孤独的能力,孤独会使他们受到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而一个成熟的人,他会在孤独中整合他内心的力量,为更有效的交流做最充分的准备。
——曾奇峰
书中对孤独感的讨论令人着迷,显然,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这是独一无二的。
——哈罗德•布卢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孤独、创造性与艺术家
第一章 “一个声音直达黑暗中的某人:想象”
——萨缪尔•贝克特对陪伴的追寻004
第二章 艺术家的独处和创造过程015
第三章 吾栖之肤036
第四章 孤独的形成与转化047
第二部分 孤独感的临床面向
第五章 孤独的影子: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070
第六章 “客体澄清”在治疗孤独的异性恋男性中的运用083
第七章 探索精神分析历程中孤独感在两个男性案例中的浮现102
第八章 孤独感的复杂性质121
第九章 “见证”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作用135
第三部分 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孤独与独处
第十章 分析师候选人的孤独:独处与被劝诱的认同161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孤独与独处
——督导分析师的视角181
第十二章 培训分析师的孤独194
第十三章 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208
第四部分 生命事件中的孤独与独处
第十四章 孤独与生命周期221
第十五章 玛丽莲•梦露——世界上最孤独的人235
第十六章 爱侣的死亡、悲伤的内心:精神分析的发展视角247
第十七章 士兵的孤独264
第五部分 总 结
第十八章 死亡是孤独之神281
作者介绍304

内容概要

阿琳•克莱默•理查兹(Arlene Kramer Richards)
教育学博士,美国精神分析训练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培训与督导分析师,纽约弗洛伊德学会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培训分析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员。同时,理查兹博士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第39分会前任主席,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研讨会“进一步理解孤独与孤单”联合主席,与人合著《梦的肖像画》,还参与了《幻想、神话与现实》《精神分析的光谱》,以及《倒错移情》等书的编撰工作。
露西尔•斯派拉(Lucille Spira)
哲学博士,认证临床社会工作者,纽约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学院成员,该学院文学组主持人员。
亚瑟•林奇(Arthur A. Lynch)
哲学博士,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理事会主席、资深教员、培训与督导分析师、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兼职教授。他在纽约市私人执业,是认证精神分析师,与人合著了大量文章,涉及比较精神分析和历史精神分析。


 穿越孤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孤独六讲》中,蒋勋曾这样写道:“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并不等于单纯的寂寞,寂寞是被动的孤独,而主动的孤独则是人类本质的需要。在《穿越孤独》中,孤独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在各位心理学家的笔下,孤独就像一座花园,其中充满了创造力,是灵魂独立自由的独处,亦是跳出关系的自我审视,而书中反复被提及的更为主要的观点则是,“孤独是一种丧失”。在阿琳•克莱默•理查兹主编的《穿越孤独》中,身为心理学专业人士的作者们从四个维度探讨了孤独与孤单的主题: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孤独感、创造性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贝克特与卡夫卡的孤独皆成为了讨论的主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则分别呈现了孤独感的临床面向与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独处与孤独,将孤独的讨论提升至更为学术与专业的领域;第四部分最为有趣,分类列举了生活中孤独事件的具体例证,从梦露写到士兵,通过访谈与心路历程的推导,将孤单的感受表现得颇为丰满。就在最近,一部表现战地爱情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可谓火遍了网络,以新晋“国民老公”宋钟基为首扮演的特战部队军人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在第一集男女主人公初遇,乔妹扮演的医生姜暮烟与宋欧巴扮演的刘时镇互动便足够犀利:“医生的话没有男朋友吧,因为忙。”“军人的话没有女朋友吧,因为苦。”而军人之苦,并不止于剧中所表现出身入死直面危险,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在灾难前奋不顾身的辛苦与奔波,还包括了直面孤单的痛苦,剧中的风花雪月与他们无关,漫漫长夜的孤独却真真实实地笼罩于他们的心。在读完《穿越孤独》第十七章《士兵的孤独》,能更好地理解军人的真实生活,也似乎更能理解《太阳的后裔》迷人的原因。在这一章节,作者引用了三位年轻的以色列国防力量精英部队军人的自述,他们所在的环境,与身处“乌鲁克”(剧中设定为位于阿尔干半岛的虚拟国家,实为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现位于伊拉克境内)颇为类似,而其中一位奥利的身世,同为高级军官之后,与刘时镇更多了一层相似。而正是这样一位流淌着军人之血的年轻人,在服役第二天就感受到了孤独的侵袭。在独自站岗与长途行军时,这种孤独的感觉变得更为清晰,他感觉到自己与这个真实世界的疏离,即使与战友们在一起,他仍感到孤单而不被理解,外表强悍,却内心忧伤。为了应对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奥利只能借助于仰望星空,“把夜空想象成母亲或爱人,想象夜空中的笑脸”,或是展望未来,“想象未来的荣耀”,他想扮演好士兵的角色,但代表了逃离思想的《退场音乐》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想起……而另一位受访者波阿斯,在角色定位上更接近于剧中的女二号尹明珠,是一位留守于后方的医务兵,当他的战友们来到前线奋勇杀敌,他感到自己被抛下了,继而则是油然而生的孤独感。在真实的士兵生活中,更多的不是诗意的罗曼蒂克爱情与轰轰烈烈的生死搏杀,而是一种缺乏陪伴,只能依靠内心巨大力量去对抗孤独的修行。对于更多士兵而言,心上人是虚妄的,枪支似乎才是他们的伴侣,而同时,他们又深深感受到了自己无法真正掌控武器,如士兵尤里总结的那般,有一种“虚假的控制感”。在《太阳的后裔》中,热血的爱国情感与坚定的信仰让军人的职业显得闪闪发光,而分分合合的爱情又为军人平添了令人艳羡的主角光环,与现实中的无奈与孤独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孤独与正常生活的丧失,是军人真正的日常,而这种忍受孤独奉献自我的大爱,恰恰是军人伟大之处。然而,生活中的不完满,在剧集中得以实现梦想。这大抵亦是《太阳的后裔》存在的意义之一,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籍由精英军人的形象得以表现。而当我们沉迷于刘时镇们的颜值与威猛的同时,如果能体悟他们的孤独,也许体会亦会更为丰富而有层次感。
  •     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关于孤独的话题,似乎永远未停止过。艺术家和作家更是这个话题不断地扩展与延续者。关于孤独,我们之所以会对这样那样的文学作品或者艺术作品所感染而产生共鸣,其原由应该是我们都曾体会过孤独。孤独与生俱来,我们需要它,又抗拒着。我们孤独的产生,源于差异与交流的缺失。无论是个体本来的差异,还有我们的交流的局限。书中说孤独是人的本质之一,我们是单独的一个个体,我们一旦缺乏工具便失去便无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们是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思维与情感的,就算是我们有着语言、文字、甚至眼神,等一系列的工具。一旦这些工具的消失,我们便宛如陷入了独处。交流是重要的,因为交流还是取得与另外一个个体联系的重要程序。所以在科幻电影中总会出现这样的一类生物,他们无需借助工具交流。就如《外星醉汉PK》中的PK和《人工智能》中最后出现的外星人。他们都通过思维交流,所以他们之间没有谎言与误解。他们是分开的个体亦是一个整体,他们思维共通所以没有孤独。然而我们不同,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害怕着那样的缺失感。而我们自己,本在某种程度上带给我们无边无际的孤独,我永远无法知道你看到的红色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我永远也无法知道你之所以爱之所以恨的缘由。子非鱼,永远无法知鱼之乐。年轻之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本质上是对想对孤独的摆脱。然而随着年长便渐渐开始习得与孤独相处的能力。当我们开始自主的选择独处之时,我们能发现真正的自己,不被其他关系干扰,更加清楚与冷静的判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我最孤独的时候就是无聊和寂寞过后无法排解才让我感到孤独!”我很喜欢这段话中对孤独、无聊与寂寞的定义。我们孤独,因为差异,就像江南的小说《龙族》中的那些主角们,他们有着人类的外表,却混杂着龙的血统,所以他们即使在人群中也感到孤独,因为他们是不同的。而我们有着不同的外表,内里有着不同的灵魂。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孤独时,亦是在正常不过的。我们寻求着心灵的共鸣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灵魂伴侣”的难得。身体契合何其简单,灵魂的契合才困难重重。
  •     我有一位朋友,知道我在翻译图书,领着他朋友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想跟我交流一下,希望能跟我学习翻译。我是半路出家,不敢为人师,讲点体会还是可以的。图书翻译大多是将英语译成汉语,这方面母语是汉语且懂英语的人比较有优势,所以,主要由母语是汉语的人来做。反之则反之。译者的能力方面,首先,汉语的功底非常关键,这是承载金字塔的大地。反倒英语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英语单词记不住是可以查的,不像口译,现翻词典肯定来不及。当然,知识面也要广,因为一本书中可能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逻辑、希腊神话、诗歌、宗教和政治等。有些能力是可以自己多练就能提高的,有些需要有丰富的阅历,有些通过多阅读也能积累,包括读英文原著。图书翻译都是有合同的,有期限要求,它还需要有速度。在短时间内,译者需要集中各种资源,投入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此时,译者能否忍受孤独寂寞,能否坐得住显得十分重要。其实,我担心的就是他可能坐不住。图书翻译是一种孤独的奋斗。很多人坐着读3个月的书都是难事,更别说是翻译图书了。图书译者大都形单影只,一人伏一案,周围一堆书,一台旧电脑,一个半封的网。各人的理解不同,表述方式不同,文字功底不同,翻译理念不同,逼迫图书翻译成为单干户。即使有几人合作翻译图书的,那也必须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通读校译,如果认真的话,那跟重新翻译没什么两样,如果不认真的话,可想而知图书的质量。图书翻译不但从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人的奋斗,而且实质上也是一个人的奋斗,因为你身边几乎没有人懂英语,读书人也不多,更别提翻译图书了。你无从交流,可能谈得来的另外一位译者远在千里之外。此外,你还要忍受冷嘲热讽:又不赚钱,干这个来?这么累,你不能找点能赚钱的事干吗?你怎么老是呆在家里?言外之意,你一事无成,因为中国人认为宅在家里的人都是不成气的人,没有本事,跟人无法相处。更不用说,为了完成合同,你还要减少或放弃社交所带来的孤独。有些出版社对待译者的态度也让人欲哭无泪,更觉孤独无助。出版社之于译者还不如嫖客之于妓女。除了少部分民营图书公司交稿即付款外,几乎所有国有出版社和绝大多数民营图书公司都是书出版了再给译者付稿费,而嫖娼都是交货即结算,没有见过嫖客完事之后,说等他挣钱了再付嫖资的。嫌不合理,你可以不干,反正有的是人干;嫌书质次价高,你可以不买不读,能咋的?其实,即便一个不认真的译者,也是得不偿失;认真译者的付出则远超所得。可是如果不认真翻译,何谈尊重作者,何谈尊重读者?该行业还存在其他一些变态的思维,比如译者要价高,说明不喜欢翻译。如果非常喜欢,那岂不要免费?自古以来,完整的交易流程都是:交货-验货-付款,钱货两清,完成交易。可是译者交稿之后,出版社不评审,也不付款,而是想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完全不顾及译者要等米下锅。如果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也罢了,一家垄断经营的企业也担心挣不到钱?竟然把算计译者这点小钱当成惯例,无耻地沿袭,并且变成霸王合同条款,让译者别无选择。是本事不济,还是中国人不读书?且莫说咱是文明古国,且莫说咱是新中国,且莫说咱是人民出版,这种连一个普通商人甚至嫖客都不耻的行为,为什么能在知识分子成堆的文化产业中多年来相沿成习,食之如甘饴?这种核心价值观肯定不是从旧中国学来的。从这一角度讲,凡垄断,必轻视,必邪行。这一切你往往无从诉说,所以愈发感觉孤独。我总是说我给自己判了个无期徒刑,只是偶尔奢侈地放放风。可是,在读了阿琳·克莱默·理查兹等人的《穿越孤独》(Encounters with Loneliness: Only the Lonely)之后,我对这种孤独有了新的认识。之前的模糊认识得以清晰和确认,现在我知道图书译者的这种孤独其实是一种独处。《穿越孤独》的目的是从一个宽阔的精神分析视角来探索孤独感的广泛领域,共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写出的18篇文章,分成4部分:孤独感与创造性和艺术家、孤独感的临床面向、精神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孤独感、生活事件中的孤独感。“这本论文集呈现了一个万花筒,透过这个万花筒,我们看到当今精神分析学界有关这一重要主题的观点。”(P284)在浏览了全书之后,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一部分-孤独、创造性和艺术家。孤独是一种痛苦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没有人能够免受其苦。(P283)那么,什么是独处?即在身体和心理上从他人那里撤回,这是一种单独和自己相处的状态,无论这是自主选择还是被环境所迫。……孤独是我们存在的背景,独处是自我的容器。(P17)孤独者的宿命是悲惨和渴望,它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而独处(solitude)是受欢迎的暂时缓解。……独处即是孤独,也是从孤独之中获得的安慰。(P8)“没有希望的感觉是孤独体验最基本的元素”(P283),而我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不孤独,只是独处。“从普通的生活轨迹中脱身,孤身一人去创造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以某种新的方式向人们讲述存在和生活。不足为奇,独处是一个充满恐惧和喜悦的地方,充满痛苦的自我贬低和狂喜的自我膨胀,而人类的创造(有时是那些最高水平的创造)就发生在这里。”(P19)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说过:“每本书都是一幅独处的影像,都是作者独守空房,长时间在独处中孵化出的产物。”(P27)“实际上,虽然他想要强烈地想要一个人呆着,而且十分珍视这种独处,但是他也很喜欢社交。正是这种孤立隔绝和社会化之间的来回拉扯,这种根深蒂固的既需要孤独一人又需要他人陪伴的状态,深深地浸透在他的作品中。”(P9)其实,阴差阳错,大学时我改学了日语,但很快失去了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只好从高中的基础上自学英语(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感激我高中时的英语老师,李老师当时应该没有想到我现在走到这条路上。研究生时的王老师则教会了我精读)。在我漫长的自学英语的过程中,从开始漫无目的的学,到为了考研而学,再到为了翻译而学,我时刻都处于一种社交和独处的拉扯之中,“渴望陪伴的同时又无法忍受陪伴”(P9)。它牵扯我的精力,也考验着我的恒心和毅力。比如,在政府期间,我可以和同事们打一会扑克,或输或赢点小钱,但只要有人替我,我立刻就能入静,专心读我的《经济学》,而就在同一间屋里,旁边的同事激战正酣。说实话,没有足够的定力,一个人很容易就随波逐流了。独处和孤独是不同的,独处提供了一种存在性,因而是无情感的状态,是一种从痛苦之中获得疏解的孤单。(P12)写作对于贝克特来说至少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写作帮助他去探索自我的边界,更好地整合心理和躯体功能。……写作为贝克特提供了一种把对他人的渴望和恐惧(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加以外化的途径,帮助他去应对这种分裂……对贝克特而言,陪伴比孤独要好。不过,独处又更好一些。(P14)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认为“个人独处的危险就是个人潜在自由的危险”。(P25)独处也有可能变成一种衰退和破坏,正如作家(或者主角)可能遭遇非常痛苦的阻塞,长时间无法创伤。甚至有的人为了寻求从创作的痛苦中得到解脱而选择自杀。(P18)但我知道,我选择的道路不会给我带来痛苦和极端。我有的只是疲惫和烦躁,不是痛苦,而是快乐;我有清晰的目标和追求,我的时间和成绩成正比,因此我会努力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虽然艺术家通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总是在和他人对话,为他人创作,当然这些人包括读者、观众和听众。(P24)而我在翻译过程中,其实虽独处而不孤单,我几乎每天都要跟作者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他们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还要跟国外出版社的编辑交流,甚至如果作者已经去世,还要跟作者的代理人交流,以期答疑解惑;为了搞准确一个人名或名词,我会跟在网络上联系到的一切人交流;我要与编辑交流,我要跟某些读者交流,我要跟同样从事翻译的朋友交流,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自己心仪的书,还要与网络书商讨价还价……尽管我坐在斗室之内,触觉和视野却是国际性的,没有边界。这是对自由的奖赏。艺术家的独处是艺术创作的一项必要条件。(P286)创意就像女神,它只在独处的人面前现身(P15,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从本质上而言,艺术创作是独处的职业(丹妮尔·卡纳夫(Danielle knafo)),对于艺术家而言,自尊和个人满足感的首要来源并非人际关系,而是其艺术产出(斯托尔(Storr))。尽管我不算艺术家,但我在图书翻译过程中有这种体会,当我看到渗透了自己心血的书面市时,心生自豪,感到满足。在得知读者满意、喜欢我翻译的书时,更是高兴得了不得。周国平教授说过:独处也是一种能力。“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周国平的这番话支撑着我的心理,让我孤独地奋斗却不至于崩溃和放弃。我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类,一是活在社会上的人,他们的存在感是在别人的眼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如鱼得水;一类是活在自己的天地,追求大多数人做不到也无法理解的目标。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理解、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暗淡时光,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精心选择的这三句词不正是对独孤求胜的写照吗!有时,我感到恍惚,这是一种被迫独处,还是一种自愿独处?被迫独处是一种囚禁,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施加的;而自愿独处是自主选择的隐退,目的是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P18)强加的独处未必不是一种赐福,比如法国小说家克莱特(Colette)被丈夫锁在屋子里,不写到一定的页数就不许出去。而且,我觉得强加的独处可以转换成自愿的独处,二者并非完全没有交集的。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遭到贬谪的官员,也许有了独处的环境,不再勾心斗角,才使他们静思,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才华,比如以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这首五言绝句。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遭贬谪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作为政治家而言,不能置身于矛盾斗争的土壤,在与人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中影响他人,影响政策方针,影响政局,影响社会及其发展变化,内心是孤苦寂寞的。遭贬谪就一定是痛苦的吗?据我理解,遭贬谪的痛苦并非遭贬谪本身,而是遭贬谪还不能一走了之,还得干,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岗。所以,他们的孤独是被迫的孤独。但柳宗元的这首诗,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它反映的是“独处”之美。怎不见得作者心中想的是: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终于可以独自静一静了。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孤独表达着孤单之痛苦,而独处表达着孤单之荣耀(保罗·迪里奇(Paul Tillich))。我还知道有人说过“正是孤独而不是合群让你变得出众”(It is loneliness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not gregariousness)。现在我知道了,此人所说的孤独其实是“独处”。我喜欢独处,却不是“孤独”的精神病患者,我穿越了孤独,而让我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对自己加以解剖的就是这本《穿越孤独》。所谓开卷有益。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穿越,自由拥有,自由离开,生活处处不一样,处处也一样。
  •     理,解。自己了
  •     孤独感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既有对咨询过程中双方孤独感的探索,也有对分析师职业客体关系诉求的分析和追求,充满了对人类的情感的细腻讨论和温柔爱护。对影片中不同角色的孤独感的描绘和分析,体现了精神分析师敏锐的觉察能力,和高浓度的共情。值得精读细度数读。
  •     对一般人而言,内容还是深了点。对专业人事而言,应该会有所借鉴。
  •     穿越不了的孤独
  •     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风骨,而这种风骨,注定是要由人来体现的。人类的痛苦不在于孤独本身
  •     这个话题很深
  •     对于孤独的分析不算太多,更多的是讲述孤独,用患者的故事侧面流露孤独,意在引起读者的共鸣感受。但有些观点结论还是一语中的,感受颇深。后面有些冗杂了,粗略看完。反而是启发了我关于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尽管里面不曾有关于老人群体的情感分析。收获良多,让我从更高的角度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学会独处,面对自己内心。 “分析师必须将自己置于超越孤独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付出可以承接欲望的力量,从而超越孤独和怜悯。”为这本书,这一研究项目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幸苦了❤️
  •     不曾体验孤独你的人生怎能完整
  •     看了这么多心理有问题的人,我的心理终于没什么问题了。
  •     明白孤独的价值和意义。
  •     高中就看过,被我定义为灵修类书籍了,后来再也不看心理学了,因为看那么多还是痛苦,还制造头脑的冲突。
  •     人自来孤独,学会享受孤独也是享受生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