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出版日期:2015-4-10
ISBN:978751070779X
作者:朱永嘉
页数:500页

作者简介

朱元璋为后继子孙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东宫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将不相习”导致什么后果?分封制为什么行不通? 朱元璋铁腕治官是出于什么考虑?
本书既是一本旁征博引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又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史论,有明一代的历史过程中,有得亦有失,得在何 处,失在哪里,正是本书着重讨论的问题。
书名之所以取为《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因为讲稿是以政治制度为中心,流是讲传统上的因缘关系,源是讲当时实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的。
当前讲明史书籍不少,但多是以皇权为中心,讲权力斗争故事,很少像本书一样纵横贯通,以制度史为截取面,讲一个个制度的流变以及实际的政治运作情况。作者还特别探讨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对认识当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很有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已六十多年了,已积叠了不少正面和负面的经验与教训,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均是如此。了解一下明代初年朱元璋建制立法的过程,及其在有明一代发展的实际影响,对我们今后完善法制会大有裨益。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对于任何关心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的人来说,《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都是一本必读书,实际上,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明史,而是一部制度通史。

书籍目录

目  录
序 言 01
第一讲 明代的立国建制
一、朱元璋的立国建制
002
二、关于废除宰相制度的问题
006
三、后宫制度之一 ——后妃的管束
011
四、宦官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015
五、以内制外——丞相制度如何演化为内阁与司礼的对柄机要
024
第二讲 东宫制度
一、围绕接班人问题的东宫制度
034
二、教辅功能的理想与实际(关于东宫制度的历史考察)
038
三、东宫机构的演化及其班子成员组成的变化
062
四、东宫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太子们的遭际——以唐代为例
069
五、交接班过程中东宫官员与朝廷大臣的悲哀和苦衷
071
六、明初东宫与诸王制度设置的构想和靖难之役
076
七、明成祖时东宫与诸王的矛盾斗争
085
八、明中叶权力交接的两种状况
087
九、有关东宫制度的结束语
091
第三讲 军兵制度
一、承平之时军队的功能
096
二、中国历代关于战争问题和军兵制度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资料
100
三、关于京卫与天子亲军的设置
107
四、关于明代的卫所制度及唐的府兵制度
117
五、卫所制的前身——唐代的府兵与卫所兵制的比较
120
六、明代的军屯与军队的给养
124
七、关于军民分籍管理和清理军籍的问题
125
八、明代卫所制度的衰亡
126
九、卫所以外的其他兵种
127
十、明代的军事管理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130
十一、从读柳宗元的《封建论》说起
135
十二、柳宗元其人其文,他写《封建论》对当时及今后的历史影响
139
十三、苏东坡的《论封建》与朱元璋的一个失误
144
十四、明以后军兵制度的演化
148
十五、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
151
十六、民国初年关于军阀问题的认知过程与国民党以党治军的实践
153
第四讲 地方行政制度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58
二、分封制与郡县制
160
三、反反复复的分封制下的王国制度
167
四、明代分封宗藩之制度设计
173
五、汉、唐地方行政机构二次由二级制转向三级制的缘由
184
六、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化
196
七、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由行省到三司到三堂
202
八、明代省与府县之间道的设置
211
九、明代府州县一级官员的组织结构与施政方式
216
十、结束语
236
第五讲 司法制度
一、立法、变法与依法治国
240
二、明代刑法制度的立法——《大明律》《大明令》《大诰》和条例及榜文
251
三、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明代司法机构审案的程序
255
四、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明代的特种刑讯(即承办诏狱的机构) 258
五、明代地方司法诉讼制度
272
六、朱元璋的布衣情结
277
七、空印案
282
八、郭桓案
283
九、《大诰》四篇
287
十、胡惟庸案
316
十一、蓝玉案
320
十二、重刑大狱之后
322
第六讲 《皇明祖训》与朱元璋后继子孙的作为
一、明初建国时的历史特征
330
二、明朝中后期的那十二个皇帝
331
三、朱元璋为子孙设计的国家机构
336
四、《皇明祖训》的要点
338
五、废丞相后的内阁制度——变相的丞相制度
349
六、朱元璋身后宦官预政的问题
351
七、只知嬉戏玩乐的正德皇帝
355
八、选师容易选伴难
359
九、由迷信道士追求长生而荒于政事的嘉靖皇帝
365
十、嘉靖的斋醮与阁臣之间勾心斗角
369
十一、明宪宗对万贵妃“恣宠专幸”的问题
374
十二、关于周期律问题的题外话
377
十三、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危机及其调整
382
十四、从宪宗到孝宗的短期政治调整
387
十五、武宗在位前后的变局
391
十六、隆庆这六年再一次短暂的轮回
394
十七、朱元璋的明祖训有效吗
400
后 记
406

内容概要

朱永嘉(1931—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陈守实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读史求是》等。“文革”时担任上海市写作组总负责人,曾为王 洪文讲解《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
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是史学家,又为海瑞罢官、巴黎公社“历史问题” 入狱,倘有兜头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彻大悟。他到我seminar给研究生讲秦汉制度,携一蓝布包袱入,坐定后一层一层揭开,最里一层才是讲义,学生问“文革”起源,他要从殷周讲起。一研究生事后惊叹:“这是活在当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风!”
——朱学勤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本书是朱永嘉先生的讲座稿合集。里面不像学术著作一样列出参考文献,文笔也更大众化。要是说缺点的话,书里零星会提到建国后的政治局面,里面包裹了个人政治态度。但是整体上瑕不掩瑜。虽然只是一本明代制度史,但是关于几个重要的议题都做了按朝代划分的回顾。市面上常见的那些业余爱好者书籍里,这个大概是独一份吧。由于作者并没有把这本书当成学术著作,因此很适合初学者管窥见豹。一 明代的立国建制作为第一讲,作者介绍了朱元璋开国时设立的制度,并着重介绍了宰相制废除、后宫及宦官组织的管束,以及最后如何司礼监可以与内阁平起平坐。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上一代的错误,因此回顾我国制度演变,基本就是呈螺旋式前进。上一代的错误,往往会隔代再现。由于以往权臣控制皇上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建国初没多久朱元璋就废除宰相制,希冀将中央权力掌握手中,宰相的职责被分散到余下几个部门,从而实现中央集权。这一政策在精力旺盛的帝王面前很有效果,但是当皇上年幼或无能时,其权力自然而然就散落到核心人物的手中。内臣则是宦官头目,而外臣则是大学士。殿阁大学士负责收集六部及其他部门的公文,进行整理并提出答复建议,上呈至皇上,由皇上批复,再返回朝内。但是由于文件太多,宦官代劳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于是乎当皇上疲软时,前台与后台就可以完美架空。最后当初立国的设想还是没能实现。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一看,董事长秘书比部门经理更有权力是历史的选择。二 东宫制度市面上少有书籍去系统的介绍帝王家的东宫制度,本书重点着墨于此。东宫贵为太子居住地,却也会深陷权力斗争。而这权力斗争除了来自于兄弟,也来自父皇。兄弟之间虽然会为了皇位争执不休,但是终究太子处在道德高点。而同父皇的权力斗争,则往往来自于老一辈对权力的担心和迷恋。在这样的斗争中太子永远是弱势。为了避免太子掌权,明代东宫制度有严格的规范。最大程度避免与外臣接触,甚至是带兵。从现在角度来看,基本就是圈养。如此严密的保护很遗憾培养出来的皇帝个个草包。这也为明代中后期的悲剧埋下伏笔。余下的司法制度、行政制度就是其余书籍讨论较多的了,无甚可写。
  •     本篇主要讲上一篇中所谈到的关系-1,即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来看政治制度设计。封建朝代更迭之际,政权的组织形态基本上大同小异。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法”,大抵如此。后世对前朝的体制,有继承,亦有发展,但继承基本上是全局性的,用学术一点的词来讲,称为“路径依赖”,而发展则是局部性的。这种发展的变化则是随着皇权与相权这对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皇权掌决策之权,而相权行行政之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皇帝往往无法自己一个人来行使皇权,因此他的身边往往会有一套班子,这部分人都算是内廷,即在皇帝看来都是家里的人,只不过是身份较高的下人;而相权在皇帝看来,是外臣,说俗一点是从外面请来给自己的家天下打工的,宰相即便干得再好也逃脱不了这种雇佣关系。另一方面,皇权在相权看来,则多是实现自己物质财富或精神理想的跳板。当君主为幼齿蒙童或昏庸无能之辈时,常会出现宰相专权的局面;而当君王雄才大略、雷厉风行之时,宰相大多没有什么作为,太过主动则性命不保。因此,这对内与外的矛盾关系可以简单概括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上图所示,我根据朱教授所表达的观点简单概括了自秦汉以来的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的演变。自秦开始,设置宰相,总揽各方面大权,有上传下达之权利和责任。汉承秦制,但为了制约相权,设置了尚书省,即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从魏晋到唐宋,在秦汉基础上发展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分别承担决策、行政、监督之责。在这一阶段,汉代皇帝身边的尚书从内廷的角色转变为外臣,而在内廷取而代之的是中书省。到了元朝,三省合为一省,即只保留中书省,而中书省下设左右丞相2名,元尚右,因此右丞相为权力最高的官职。可以看到,元的中书省从内廷走了出来成为了实际的宰相。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时,沿用此制度,以李善长为中书省右丞相。洪武4年,李善长因疾致仕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先后继任。洪武13年,因胡惟庸一案,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相权,取消了中书省,以皇权取代相权,由皇帝直接统一管理六部等行政机构,只是在皇帝身边增设顾问,称为殿阁大学士(简称内阁),实际就是原来的秘书班子。废除中书省,即丞相制,便是朱元璋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最大的一个局部修改,他的出发点是维护皇权不受相权侵犯,但这真的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吗?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丞相制只是相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把它取缔掉,总会有另外一种形式的相权发展出来,因为皇权与相权这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始终存在。还是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梳理下相权的发展变化过程。自秦设立宰相,汉朝为了抑制相权,设立尚书省,随着尚书省的权利逐渐增大,到了魏晋唐宋阶段,便取代了宰相,拥有了实际的相权。同样地,为了抑制这种新形式的相权,设立中书省进行制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中书省逐渐取代尚书省拥有了实际的相权。到了元朝,皇帝则亲自领导中书省。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某种规律:代表皇权的内廷为抑制相权而生,但是随着权势的增长,最终会替代旧有的相权形式成为新的相权形式,然后一个新的内廷机构又会应运而生来抑制新的相权。这种规律便在皇权与相权这对此消彼长的矛盾中循环往复。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去印证明代的相权变化。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采取了皇权直接取代相权的策略,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尚需要一套秘书班子辅佐,而他的子子孙孙若没有那般雄才大略、勤勤勉勉,这套秘书班子便会演化为实际的相权,此后,皇帝便需要一个新的内廷机构来制约内阁,即司礼监。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直贯穿于明代,特别是中后期,后者可以说是完胜前者。我想,这就是朱永嘉教授所说的内阁与司礼监的“对柄机要”的关系。关于此部分内容,我会用专门的篇幅来学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以皇权取代相权的策略并未达到他预想的结果,只是相权的形式在随着矛盾关系变化而变化。近些年来,“体制论”盛行,人们习惯于把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归咎于体制问题,归之于制度的缺乏与不健全,这仿佛变成了为我们的懒惰所找到的一种借口。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设计也无法面面俱到,它们往往在某个阶段是以一种静态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制度内外运行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是动态的,这就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要往制度设计的目标反向发展,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总会被人们找到漏洞。在进行制度层面设计之前,一定先搞清楚思想层面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才能保障制度层面的贯彻。
  •     如上一篇所属,景泰时期就好像是一座火山在两次喷发中间的间歇期,看似恢复了“土木之变”之前的平静,实则是在酝酿八年之后的“夺门之变”。景泰三年五月,朱祁钰易储、废后,其权利之心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皇权的正统看似已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然人算不如天算,仅过了一年,太子朱见济也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病逝。关于立储的问题再一次成为朝堂争论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先后有两种观点,但都被景帝否决,且提出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刑罚。观点一:复储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建议将被贬为沂王的朱见深再次立为太子。这一提议显然触及了景泰帝的底线,当他决议废掉前朝太子时,就已经像是开弓后的箭,没有回退的余地。第一次提出时,因为有宁阳侯陈懋、吏部尚书王直的支持,景泰帝没有采取过激的报复行动,只是没有理会罢。当他们再次上疏时,景泰帝终于爆发,传旨下狱章纶、钟同,并让锦衣卫逼问他们的幕后主使及与南宫太上皇的密谋的罪状,钟同最终死于廷杖之下。而于谦对皇帝如此过激的反应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认为章纶等人不知道圣上的忌讳,口无遮拦。从这个角度来看,于谦认为此事属于家事,他只想做好兵家之事,无意插手东宫。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于谦没有为此发声,皇帝也就更加肆无忌惮,抱着怀疑一切的眼光对语及太子之人实行有罪推定。所谓与南宫太上皇密谋,只不过是他的借口罢,这也成为了制造冤狱的口实,很多忠直谏言的大臣因此得罪,石亨等人也将此作为打击反对派的政治手段。观点二:过继藩王之子刑部给事中徐正则建议,安排沂王移入封地,另选藩王之子作为太子。既然皇帝心里下容不下前朝太子,那索性就从其他藩王的儿子中挑选太子。这一提议显然也触及了朱祁钰的底线,徐正后被贬至铁岭卫。通过上述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景泰帝的底线就在于太子只能是他朱祁钰的儿子,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他纠结的一面在独子朱见济死后被放大了。一方面,他不愿拱手让出来之不易的皇位;另一方面,他的后宫又未能给他添子嗣。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相互对立,使景泰帝变得怀疑一切,类似现在的“迫害妄想症”。孟森教授对朱祁钰的评价是“胸无城府”,我个人认为此时的朱祁钰就是一个“固执的小心眼 ”。正如孟森教授分析的那样,与其惩罚那些谏言的臣子,不如直接杀掉上皇或沂王以绝后患。如果景泰帝有永乐帝那样同室操戈的决绝与残暴,恐怕英宗也根本没有机会复辟,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也不会成为成化帝。但是,朱祁钰并没有那么做,只在自我纠结中度日。可见,他的胸无城府让他失去了皇位;但也是他的胸无城府避免了立储问题上的同室操戈。当英宗复辟后,对其弟的评价有很多不实之语,一定程度上是他报复情绪的宣泄。“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立储的问题就这样一直拖了下来,景泰帝的渐渐失去了抓住皇位的机会,而另一些人看到了机会的天平正在向他们倾斜,石亨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景泰七年年底,朱祁钰因病已多日未上朝,连元旦的朝贺都取消了。他将最为信任的心腹石亨叫到病床前,命其摄行祀事 。 通过与皇帝的近距离接触,石亨判断朱祁钰已去日无多。对于一个实足的政治投机分子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前所述,景泰帝在立储的问题上有两种选择,但似乎哪一种都没法将石亨本人的利益最大化。从这一角度出发,石亨做出了一个决定,帮助太上皇复位。当朱祁镇再次坐上皇位的那一刻,他是首当其冲的功臣,利益自然会得到最大化。景泰帝最信任的人竟将其最后一点希望破灭,由此可见,景泰帝的胸无城府又体现在了看人失准上面。但是作为武官的代表,仅靠他一人还无法将此计划完美地付诸实践,他需要得到文臣、宦官的支持。因此,一些在景泰时期被排挤的人自然而然成为了石亨可以团结的力量,如左都御史杨善、副都御使徐有贞 、大太监曹吉祥等。经过前后一个多月的密谋,就在景泰八年二月十七日早朝前,石亨一派将太上皇从南宫救出,并从东华门护送至奉天殿,而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待到早朝时,徐有贞率群臣曰:“太上皇帝复位矣”。这时大部分人才如梦初醒,一个晚上,景泰便成为了过去式,史称“夺门之变”。 按照惯例,明朝的继任者通常在登基的第二年改年号。而从正月月十七日“夺门之变”发生,到二十一日改年号为“天顺”,仅仅过去了四天。所以,景泰时期实际只有7年,景泰八年实际则为天顺元年。“夺门”这一表述在英宗复辟的初期使用,因“夺”字有抢夺之意,但皇室正统本身就在朱祁镇一系,故后期改为“复辟”。这一政变,没有经历激烈的军事冲突,政变的过程如此简单、如此轻而易举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景帝没有为身后事做任何的准备,他的胸无城府再次暴露无遗。而这则给了政治投机分子一个历史机遇,因此而加官进爵的人多达近四千人,封赏之乱、之滥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剑桥中国明代史》将“夺门之变”称为政治机会主义者的全面胜利。英宗复辟后,将其弟贬为郕王,取消与之相关的皇后、皇太后等一众封号。二月十七日,朱祁钰死亡,其死因至今仍有争议。但不管怎样,他的时代已经远去,他的失败也是命中注定,他甚至最后连一点挣扎都来不及做。从表象上来看,景泰帝是败在了“立太子”这一问题上,易储是一步昏招,使君臣关系由“土木之变”后的团结变得异常紧张,而皇太子的早夭更使他篡夺正统的计划化为泡影,固执的他渐渐失去了对时局的掌控;从本质来看,“夺门之变”源自其“胸无城府”的性格,迟迟不能正确面对立太子的问题,也没有为皇权交接做好充分的准备,都导致他丧失了主动权,在皇权争夺战中,其攻守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朱祁钰死后谥号为“戾”,有违逆、残暴之意,其之前所建造的陵寝也被毁,并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按照祖制其妻妾理应陪葬,但考虑到废后汪妃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曾帮助过朱见深,念及旧情,英宗免于汪妃陪葬。朱祁钰的私心与权欲在景泰中后期确实暴露无遗,但其在“土木之变”后稳定大明王朝的关键作用不能忽视。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朱见深即之前被朱祁钰废掉的太子在成化年间追认这位叔叔以皇帝的称号,谥曰景帝;南明时期,将其庙号定为“明代宗”。当政治投机分子沉浸在狂欢之际时,也是前朝忠臣的死期,令人最为痛心的莫过于于谦。“夺门之变”的当天,于谦等人即被下狱。徐有贞为了除掉异己,向英宗建议以谋逆罪对于谦处以凌迟的极刑。但明英宗在这个问题上显出了一丝犹豫,因为如果没有于谦在“后土木堡时期”的军事斗争胜利,英宗本人不可能全身而退。但七年南宫幽禁生活所积累的愤怒让他丧失了理智,仅存的一丝善念只是让朱祁镇决定将凌迟改为斩首。距离“夺门之变”仅仅五天,一代民族英雄于谦便被处死。朝野上下无不感到扼腕叹息,这又是一个忠不压奸、任性大于理性的时代。他的名誉直到成化初年才被恢复。从皇帝到俘虏,从俘虏到囚徒,再到皇帝,朱祁镇在三十岁前就经历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曲线。可惜,传奇的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成熟,他没有看到在变化莫测的时局中到底什么才是永恒。坦率地说,一年的北虏生活,七年的幽禁生涯,对他确有不公的一面,但也并非每个君王在经历过如此人生际遇后又能重回权利巅峰。所以说朱祁镇是幸运的,但他没有珍惜。陈舜臣在《中国的历史》中为其捺上昏君的印记,孟森也在《明史讲义》中称其“始终为昏稚之君 ”。而他的弟弟则是可悲的,可以这么说,朱祁钰是为朱祁镇昏庸治国买单的政治牺牲品。如果没有“土木之变”,朱祁钰可以安心的做他的藩王直到寿终正寝,不必经历那些大起大落,更不必在死后还承受着各种是非曲直。最后想借用孟森教授对于“夺门之变”的几句评语做结,以供思考。“景帝之贪位薄兄,自造夺门之祸,固帝之失德,但由人民言之,亦可曰帝之家事,且无残害之行。较之成祖之处建文及其嗣,仁暴悬殊。然至易储事作,人心颇不直帝,而一时意气相激,恩怨相攻,议论甚不一……夺门一案,所诛所赏,是非不足言,但成一反复之局。”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制度重要,人也重要。 不然就是“你和他讲法律,他和你讲道理”。
  •     入门科普系列。第一次看书发现中间有20多页是没有的。。。。
  •     讲得很详细,后半部分流于冗长
  •     食屎啦你
  •     中国政治制度研究
  •     孤臣孽子之言
  •     看出来是讲稿汇编而且是给企业老总们扫盲开蒙的讲稿汇编了。重复叠出的部分很多,史实bug也不少,同时兼有以论带史大而化之的毛病,不少问题说的要么太浅泛要么太主观。当然当扫盲册子看看还是可以的。印象更深的倒是作者对制度不能迷信人才还是基础、道德风尚还是很重要、制度要不断调试不能指望一劳永逸、书本知识再多也不能代替现实实践这四个观点的反复强调,虽然到底怎么弄也谈不出更具体的了(所以还是不能读史只观其大略也确实不能光看中国史。。)这些倒是真能看出作者阅历和见识的地方,然而怕的是现在的新新人类们已经听不进去了~ 老强调要对天朝有信心中华民族不会完也挺唏嘘的——断断续续的也算看了一些那几代人的文字,不管出身才能性格遭际如何,甚至不管曾经的立场,他们总还是有份共同的底线或者说珍视在的。
  •     非常奇怪那么多好评,因为书的内容真的很糟糕,完全不符合一个知名学府教授的水准,言语啰嗦,而该详实的内容却一带而过或根本回避。看了这本书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朱永嘉,且这个人的书不能买。
  •     此书为作者在企业做文化讲座的六篇讲稿撮合而成,题为「源流与得失」,而有大量笔墨都花费于某一「制度」从先秦到汉唐的演变,似为无用。而对明代政治制度的分析也只是当今乃至上一个时代学术界的教科书式意见而已,几无自己的创建,还有颇多的「毛主席」如何如何。倒是作者经历传奇,偶有旁涉自身经历及与张、姚等人交往,重要性和趣味性可能反居全书之冠。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深恸千古帝王哀
  •     我把这本书读到倒数第二章,然后在高铁上丢了。重新买了一本之后,没读几页又在飞机上丢了。我想静静,简直不知道是不是该再买一次
  •     此之谓源流,渊源深长,切莫小看古人。
  •     又读了一本入门级刊物,老人家给企业老总的讲稿合集。虽然观点陈旧且略浅,但经其梳理还是比较清晰。
  •     对朱元璋的分析较为客观
  •     历史的亲历者讲历史,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     此书是受微博上推荐所买。但是读完之后并没有那么大的惊艳之感。对有关政治制度的梳理比较清晰但过于浅显,而且夹杂了很多作者私人的偏向。作为一本初级教材,可以一读。
  •     饭桌上吹牛的水准吧
  •     讲稿风。讲缘起发展演变很清晰,得失讨论满冷静。值得一读。
  •     谈史最忌讳观点不中立,夹带私货,过于直白联系当下,影响观者的联想力。虽然本是讲稿所编,朱先生言下照顾近世,观点时有偏颇,颇损本书之意
  •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容讲述明代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内容,既追源溯流,详细介绍明代各项政治制度的形成渊源和历史脉络,又谈史论今,分析这些制度对于当代政治可资参考的经验与得失。作者对于历史的不俗通透力和广阔纵横的视野让人叹服。
  •     还不错,简写版《中国政治制度史》,讲东宫制度和中央制度的两章较好。
  •     错漏百出,真犹豫要不要读下去
  •     解说明代政治制度种种,中间还插了些文革逸事,总体而言可读性不错。
  •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     虽说题名是明代,实则溯古喻今。作者有过亲身参与政治风雨的经历,超出了一般书生义气。如果能再深挖整理会更有价值。强烈推荐。
  •     收获不小啊,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受用,当然里面也夹杂了很多的私人观点,虽然谈不上完全客观,但也值得一看。
  •     由于老先生身份的特殊性,此书多突出权力斗争之残酷,又夹带许多对近现代史事的点评,至于得当与否,见仁见智。对朱元璋颇多同情,谓其布衣情结最为难得,又常哀叹皇二代官二代之败家,结合建国以来时事,其意指不言而喻。
  •     这本书不是一本单纯的学术书。看完之后的一点感触,用书里后记的一句话说就是:对今天的社会而言,总还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政治的东西,结合到现实中去才会显得生动真实。朱先生半生浮沉,也许这也是他感触独到而又精准的原因吧。至于其人其事,不做评论。
  •     流水账,比如讲内阁,只把“票拟”作为内阁职能做了说明,而内阁因获“票拟”之权得以与闻朝政,成为制度化的中枢辅政机构,这是明初“诸司奏事不相关白”局面的重大转变,书中却没有体现。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始定位是写给企业员工,所以预构不充分。但是为什么修订的时候没有补充呢……
  •     作为一本明代制度史科普级的读物,里面却深入浅出的叙述了明代以前的一些重要制度议题。可读性很强。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乏言外之意和自思自叹。
  •     老爷子一生沉浮,是名副其实的历史见证者,写出来的历史自然别具风味。
  •     非常棒,就是最后有点罗嗦重复了
  •     原来这本书书评这么少,原来4月份才第一次版才看20页左右,行文并不晦涩。修改:似火的确多减一颗星
  •     只要感兴趣的明史研究一概购入,看看讲座怎么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