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08045027
作者:[日] 臼田捷治
页数:390页

作者简介

2011年11月,东京武藏野大学举办了《脉动的书——杉浦康平的设计哲学和手法》大展,全方位地展示了杉浦康平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创作的独具鲜明个性的大量作品,引发轰动。这是一次唤醒人们对亚洲美学的再认识,对东方宇宙观再思考的机会。人们纷纷对这位永葆艺术活力和充沛的创作生命力的设计家产生浓烈的好奇心,当时本书(日本版)的出版正好解开大家的心头之谜。
作为活跃在日本战后书籍设计史领域的著名评论家臼田捷治,长期与杉浦康平近距离接触,并对他的设计实践和理论进行深度研究。臼田将被日本设计界称之为奇才的杉浦康平从50年代就学建筑、赴欧任教,到皈返亚洲设计哲学精神的艺术经历进行了缜密的梳理和解读,并就其斑斓多彩的艺术人生作了清晰而鲜活的还原。著者用平时的文字描绘出杉浦康平在80载时间长河的每一个横断面中充满生命感的生动画面。
杉浦康平是中国设计界的老朋友,他对汉字文化的执着和热爱,他那跨越时代的革命性的开拓精神和注入亚洲多元视点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在与国际化接轨浪潮下的中国设计界引发思考,还能对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们的艺术寻梦之路不无裨益。先后在中国出版的《造型的诞生》、《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以及《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中文版深受读者好评。这本《旋: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是设计界或非设计界人士都值得一读的艺术修养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学习建筑的奇才初露头角 1950-1960年代初
第二章 设计事业的正式展开 1960年代上半期
第三章 执教乌尔姆大学的重要转机 1960年后半期-1970年前半期
第四章 放眼亚洲及书籍设计的革新 1972-1976年
第五章 亚洲图像之集成 1977年-1980年代
终章 亚洲 设计与语言共同体的轴心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臼田捷治,1943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系。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任《设计》杂志(美术出版社)主编。目前在文字文化以及平面设计领域从事写作活动,兼任(日本)女子美术大学讲师。著作有:《装帧时代》(晶文出版社)、《现代装帧》(美学出版社)、《装帧列传》 (平凡社出版)以及与他人合作编写的《日本书籍设计1946-1995》(大日本印刷)等作品。2004年在《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大展中任总监。


 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对本书除单铜纸以外,纸张纤维方向全部使用错误,表示遗憾,包括护封、封面封底、前后衬页、正文纸张全部用错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后,一直到现在延续的通病,绝大多数32K的书都是这个问题,但是用对的也是有的。当一本书阅读时特别容易开胶,原因更多是因为纸张方向错误,而不是胶装质量问题。接着普及一下段首缩进的尝试:中文段首缩进固然没有西文那么自由,但是也决然不是段首两格的铁则。缩进的多寡端赖字行的宽度,也就是说是需要辩证地看待的,但是也要遵守一些传统,因为传统的规则是经过锤炼的,必有其合理性。对于本书内容简介的竖排文字,区区13字的字行,缩进两格不只是没必要的问题,这就是错误的,不论是我国古代的雕版书,还是现代的日本竖排文字,以及国内早些年的古籍笺注类书籍,缩进一格是必须的。封面的压印(几不可见)和烫赤金(更准确地说是玫瑰金)工艺都是比较失败的,这种大纹理的艺术纸基本都是印刷适性比较差,或者没法适应多种工艺的需要。护封太厚了,会造成不去下护封就没法轻松持书的窘况,看一次去一次护封的仪式恼人。吕敬人序文单铜纸的使用挺不错,二正文却给了杉浦大师差劲的双胶纸,这完全是不分主次,宣兵夺主。好在印刷品质还比较好。有个无法容忍的问题:书中提到的设计成品也不多,可是就时不时缺少哪怕最基本的一个封面的图片,那也好,给个日文的书名也好啊,你给个中文翻译的书名,这下好了,即使我这样通英日语的,也得翻墙出去维基百科、雅虎日本、亚马逊上边猜边试,来找出原版书名和图片资料,以遍对书中描述管窥一星半点,实在是累人。读得心力交瘁。再一个,责编对文字和版式介入太少了,形式和内容都颇不流畅,何必迁就译者和译者手下的设计师呢。对正文行距处理表示鄙视,26字的字行,却非要留与字同宽的行距,整体上让版心显得很欠黑度,纸张纤维就暴露在字行留白中,成了阅读的障碍。视线引导也不佳,视线本来左右跳跃就偏快了,上下跳跃幅度还增加,这不是增加眼睛疲劳感吗?这是很简单的印刷体使用规则的辩证法。字行越长,行距越大。同时需明白理想的字行长度:英文大致是包含空格66字母,中文大致是29±1字,这都说的是正常的宋体和衬线字体,小标题使用的黑体、美术字等要稍稍变通,斜体字本身跟紧密,也是要注意处理的。字行、句段、章节和全书是要统筹的,不然的话,读完一本书会变成一场断断续续的拉锯战,绝大多数难以舒畅读完并适当理解的书其实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这也是网络小说和砖头书都尽量小字满篇的原因,但也不成其为介绍大师的书就刻意强调其重要性的原因,这只是本一般的介绍的书啊,一本书排版越疏越显示其格调之高,设计者这个感觉是对的。字行长短宽窄和文字本身的难易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设计者必须以较高的阅读理解的水平再稍稍放下身段来适应大众阅读水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排版设计。所以,别说不读书,就是读不好书的设计师都是设计不好书的。设计师很专业,不必读书的文盲主义是个对自身准也都无知的借口而已。为什么国内排出的英文版式不能看呢?很说明问题。书中不少图片的清晰度,似乎是从网下下载的,质量恨人。有个问题直到最后也不清楚,就是杉浦到底会不会作画呢,连作者也没有交代,只婉言这个功底应该是有的,具体绘画都是由事务所的同僚所作吧。作者对杉浦的了解确实一般,总体上看就是被大师给晃瞎了眼,只有瞠目结舌,连声称好了。作者也一直强调对杉浦有高超鉴赏力的前卫音乐、亚洲符号学这些完全是一窍不通。实在可惜。------有一处恩地孝四郎后面竟成了恩地考四郎。
  •     我一直没有特别喜欢的平面设计师。喜欢的Agency倒是有一个,那就是芬兰的K&M,不过其中成员的名字,我肯定是说不出来的。虽说杉浦康平是大师,但我却一直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前阵子很巧在微信上看到《游》杂志封面设计的一系列介绍。颜色版式和插图都非常有现代感。再一看年代,1970年,实在是太令人震惊。《游》的这段就此过去。过了两天又看到杉浦康平的书籍设计介绍,这次是《宇宙全本》和一些其他的亚洲文化为主题的书。觉得是那种认真做事、有才华的、工匠型的人物,于是找到这本《旋》来看。读到一半惊觉《游》竟是他设计的!真是觉得又诧异又开心。就从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来看,杉浦康平对许多科学领域都充满兴趣。比如音乐。我关注到杉浦康平喜欢现代的东西,比如John Cage。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为John Cage的音乐做设计,该是怎样的呢?他很透彻地领悟其音乐和理论中的精髓,把噪音、和一些前卫作曲法变换到设计中去。他的这种变换必带有其主观性,可能有点像Paul Klee,有点像Kandinsky这种的,但是非常有趣非常值得品味。这种论题一直做下去就能做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来。想想当初John Cage也是受到日本禅师的哲学启发,而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和态度,杉浦康平这日本人现在又反过来为John Cage做设计,更像是在互相启发和交流。时间与空间,是杉浦设计中的另一层追求。这是由音乐引发开的,以时间空间为骨架,在上面做有血肉的内容设计。我非常喜欢时空的探索,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充满哲学意味的,却又能产生出无限的前卫可能性的话题。“我的作品探索的是时间和空间”,若你这样说,我想就算宇宙中的外星人也会点头的。对于亚洲文化,杉浦康平十分热衷。我倒是没什么感觉。什么宗教什么传统这些东西一上来,总是令我兴趣减半。这部分的设计绝对是优秀的设计,但是似乎不够有活力。太沉太稳,反而丧失了一些有趣的部分。另外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杉浦康平对于印刷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在这一点上,我完全一窍不通。但是他对纸张的选择和运用,印刷技法的控制,总有一些独到之处。这一点上,就做的如同一位手艺人一样。杉浦康平的设计永远透露着一种对于内容的直接反应和表达。有时候甚至有些过分(书中一直在夸他,我真希望多写写他实在的设计,而不是花时间说他多好多好)。比如混合纸张的运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厚重的压抑感,又比如全书的字用激光电化铝印字,难道不会引起阅读不适吗?不过话说回来,这又是我欣赏他的地方,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则,也是个积极实践和创新的人。没见过杉浦康平的设计之前,很难说出自己喜欢的平面设计师。随着电子书的兴起,纸质书籍设计似乎被越来越少地关注。然而我一直很喜欢书籍设计,不是因为“喜欢纸张的感觉”这种说烂的话,而是因为作为媒介它似乎可以承载和表达更多的东西,“一本书就是一个宇宙”,杉浦康平这样说。我可以理解他的想法。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做一本很轻的书,承载着很大的重量。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巨人的一生
  •     論設計師的成長和他眼中的設計~日本文化的精髓通過設計、產品、生活各個面都看得見,我們的呢?!!!!
  •     杉浦康平书籍装帧确实牛B,就算是几十年前的设计都不得不对它竖起大拇指。但是书的文字部分确实没什么内容可看。吕对这本书的装帧没让我太惊讶,觉得一般而已。
  •     原來大神在哪兒都是大神。Visualisation is way too normal to him.
  •     有机会再看一遍。。
  •     看完这本书,再看看现在市面上的书籍设计形式,真的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     入伍前吴老师送我的一本书,我捧着它像捧着宝贝一样读,实在是形容不出来当初读它的心情,实在是形容不出来
  •     对本书除单铜纸以外,纸张纤维方向全部使用错误,表示遗憾,包括护封、封面封底、前后衬页、正文纸张全部用错了。当一本书阅读时特别容易开胶,原因更多是因为纸张方向错误,而不是胶装质量问题。 接着普及一下段首缩进的尝试:中文段首缩进固然没有西文那么自由,但是也决然不是段首两格的铁则。缩进的多寡端赖字行的宽度,也就是说是需要辩证地看待的,但是也要遵守一些传统,因为传统的规则是经过锤炼的,必有其合理性。对于本书内容简介的竖排文字,区区13字的字行,缩进两格不只是没必要的问题,这就是错误的,不论是我国古代的雕版书,还是现代的日本竖排文字,以及国内早些年的古籍笺注类书籍,缩进一格是必须的。
  •     本书算是杉浦的传记吧,作者是我挺喜欢的一位日本装帧设计师。
  •     一直没有最喜欢的设计师,直到见到杉浦康平的设计
  •     设计师可能很厉害,但本书的文字和图片则很一般
  •     特别喜欢~
  •     专业领域的书籍,对外领域的读者而言,希望是通俗易懂的,更多配图解说的,就这样
  •     全是细节,可是这本书的排版让人走神,很严重。
  •     怎么那么好看啊!!!!
  •     赠书~
  •     图像学、信息图之探究
  •     ~~
  •     书写的真的一般,设计有点意思但是和主角的杉浦康平一比真的是被碾压。
  •     内容很好的, 杉浦康平确实是大师。可惜这本书装帧太难看了,丑CRY!
  •     设计得真的很细致,追求完美的人总会得到完美。
  •     书是好书,只是有溜须拍马之嫌。日本人的写作口吻,除了少数作家外真的欣赏不来。
  •     性冷淡已够,这有共同的根
  •     接触平面设计得广读大师传记。如果做出的设计仅仅是一个点子用ps或ai表现出来,那岂不是设计变得那么简单了??
  •     杉浦康平应该是信息图的鼻祖。
  •     光拍马屁了……
  •     牛逼的人是这个人,并非这本书
  •     设计精巧颇花心思,但文本仅对杉浦康平的设计内涵浅尝辄止,作者短板频现,持续的传记式的赞扬不说,对杉浦设计的理解也不深刻,文字像是四处拼凑的评述,最主要的可能是受不了日本人的思维吧……不过案例已算详实,印刷还原度也不错。建议收入。最后就是两位大师居然连“朗香教堂”都翻不对,我还能说什么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