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个人形成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ISBN:9787300057262
作者:卡尔・R・罗杰斯
页数:422页

少有人走的路

这不是一篇书评。最近刚和大学同学见面,有一番激烈的聊天。他持的观点是人都是善的,都有学习能力,因此不需要太多鞭策,可以进行自我完善;而我承认人有太多弱点,总是需要靠环境、外界的推动才逐步改变。因此达不到共同结论。有意思的是,这大概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有关。他搞的是纯理论,环境相对宽松;而我做应用,随心所欲的情况有限。对他来说,理论创新是一切;而对于我,往往高明的见解,在实际情况面前不堪一击,只有有用才是关键。当然我不否认他所说的,人性本聪慧良善。就像是人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小病小痛没有必要吃药打针。但是去医院看看,那些愁眉苦脸的人们;去办公楼待久了,成群亚健康的工作者们——现实永非小病小痛这么简单。我承认自己读书的时候总是充斥着自己的观点,否则,对于不研究心理学的普通人,完全没有办法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作为自认为的科学工作者,我在这本书里看不到太多数据,看不到逻辑推导,甚至连放宽定义的“合理分析”都不足够。作者陈述了他个人的经历,少量的数据,以及大量的类比和带强烈主观色彩的导引。没有对比,没有限制范围,没有自我怀疑。理性来看,我不相信书中所说的每一个字。然而人类是怎么思考的?仅仅凭借思维思考,还是借助于平日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仅凭自己的心理状态,还是能由此及彼,类推出他人的心境?能不能凭借一种方法,从一个领域跃迁到另一个领域?我似乎读出了某种文本之外的东西。我并不需要研究心理学。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人和人,人和事之间的关系,终究只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美妙的结论并不是凭空蹦出来的,和研究者的状态、方法有关。同样,精妙的理论被傻瓜使用,没准还会起到反作用。更不用说心理学研究的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了。大多数时候,数字、分析、逻辑是有效的。但有些时候分析无能为力。或者说,智慧无能为力。也许是因为智慧太少。为什么有时候思考令我肌肉紧张,又有些时候思考却可以达到冥想的状态?是需要先进行思考的思考,才能正确思考呢,还是说,思考本就内嵌在每一个机体里,即使完全不了解其机制,也能思考出正确答案?似乎从来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就像我的同学,他坚持认为最好的思想不一定能被人理解;如果不是老聃骑青牛度玉门关被阻拦,也不会留下五千字真言;区区五千字,有谁能声称真正理解?什么是理解?有人说创造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有人说能清楚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条件;但有人能解释却难以创造,有人创造了却口齿不便。都说逻辑是追寻真理之路。我认为,逻辑只是一条坦途。它是很有利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荆无命用剑,李寻欢用飞刀,小马用拳头,——韦小宝连拳头都不用。但是谁不曾将敌人置于死地?我感兴趣的是,当心理学被传闻得神乎其神的时候,能看到这样一本书。作者未必算是了不起的科学家(心理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吗?),但是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工作的热忱,不受他人干扰地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行走下去。他所关注的,是人本身。不再是研究对象,不再是数字,或者某种会说话和思考的机器。换种说法,他研究病人,但也研究自己。科学最难以模拟的是心灵,那么怎样用所谓科学方法来医治心灵?用心灵来引领、治疗心灵,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而所谓正确的方法——绝对正确本来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能够做到的,只是尝试更多,思考更多。把握住唯一原则——是人,科学与非科学,你最终面对的还是人自身。然后我又想到了我的同学。从某种意义上,我把他当成坐标系中的某个方向,对比着我的大学、我的研究生生涯、我未来的方向。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觉到我们两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研究道路。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怎样,相信,他也并不完全明白。我们就像作者写下这本书的心理状态,相信着、迷茫着、挑战着、沉思着,也有挫折,也有痛苦,也有徘徊。但最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也知道自己坚持着什么。有时候我思考,究竟是我们选择了道路呢,还是某种程度上被道路选择着,这是个无解的命题。但是,也许我们并不真正需要那个解。无论选择的是哪条道路,我们作为真正独立的人,往前走着,去追求,就足够了。

罗杰斯做了什么

卡尔·罗杰斯带来的观念是革命性的,虽然他的“人本主义”在最粗浅的心理咨询教科书里都能找到,虽然他确立的几个简单原则: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刚开始学习心理咨询的人都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并发自内心相信仅凭这些就能给来访者带来改变的人并不多见。和罗杰斯的相遇需要一些基础,这种基础不是知识的积累或思维的训练,而是经历和体验。在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只有高深的理论、可操作的技术和像系统排列那类的神秘玩意儿能吸引我。装备前两者让我在来访者抛出的问题面前颇有安全感和作为的可能,对第三种东西的心向往之又能让我感觉自己不是那么地“僵化”、“死板”、“学院派”。在这些东西构成的丛林中兜了几圈,才发现身处原点时就犯下的一个错误:来访者总是带着问题前来,但他不是他的问题,他首先是一个人。问题召唤的是答案和解决,而一个人,召唤的是另一个人以人的方式来对待他,当他发出声音时,对方以其真实的一面(真诚)作出回应(共情)。对方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对他作为人的普遍性和作为他自己的特殊性,都给予接纳和尊重。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时刻更像是一个婚礼,它是相爱的两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后水到渠成的仪式。恋爱以结婚的可能为前提,但以谈论怎样结婚作为恋爱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婚姻多半危机四伏。恋爱的过程很重要,正如咨访关系中,每时每刻的相处、互动——罗杰斯所谓的“存在的质量”很重要。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而是一个让人(所有人)的状态更容易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关系空间。罗杰斯跳出了那个“问题”和“答案”一起玩躲猫猫的迷宫,以他自己为工具,直抵人性本身。想象一个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遇到的挑战,就能窥见一部分罗杰斯提出自己理念时在业内遇到的挑战。来访者是目标导向(一个更大的环境是目标导向),而我们要给来访者提供一个真诚、安全、信任的氛围,并让他相信,当他能够在这里自然地放下防御,体验到自己内心更深层、更丰富、更微弱、更隐蔽的感受,试着表达并接纳这些感受,那么,他的失眠可能会改善,他的抑郁可能减轻,他也许不会再每天洗手上百次,他的伴侣也许不会离开他,他的老妈可能不会再那么唠叨……而在同一条战线的另一端,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国外最新研制的药物,所谓的专家教授手捧大堆论文,装扮得像是成功人士的培训师指着PPT上的STEP1、STEP2……如果不是亲身行过,我也会投身后者。也许这就是人本主义的易懂难学。也许当真理被表述后事情还远未结束,因为它的被聆听和被做到是如此艰难。而罗杰斯的愿望不限于此,他希望把人性从精神分析营造的那种对潜意识的被害妄想中解放出来:“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他逐渐地越来越信任乃至越来越喜爱存在于他身上的有机体层面的这种复杂性、丰富性、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趋向。意识,不再是对于危险而且不可知的、很少被容许在日光下曝露的无意识冲动的看守官,而成为一个由无数冲动、情感和想法组成的自由社会中一名轻松自在的居民。如果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不再被充满恐惧地防备着,它们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实行自我管理。”他尝试对更好的生活作出界定:“用幸福的、满意的、至乐的、愉悦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似乎都不是特别恰当,尽管这个过程中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确实能够体会到这种种感受。但是,似乎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义深长的,等等。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他还希望他的经验不仅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团体和团体、甚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和相互连结。我们和罗杰斯仍处同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宁愿耗费巨资研制核武器,也不愿花费其九牛之一毛去了解为什么和你的同床共枕之人无话可说。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更强大的、更富有的、更风流倜傥的、更文质彬彬的、更有范儿的、更牛逼闪闪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父母成为别人父母那样的、伴侣成为别人伴侣那样的、孩子成为别人孩子那样的……而罗杰斯,在邀请每个人,成为他(她)自己。

一位人性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操作法

人性是个黑洞,任何思考人性善恶的人,都有可能被吞噬。认定人性恶的人,难免被人性的善所困扰,也会被自己的恶和别人的恶夺取希望,多是绝望。这种绝望,难道是在彰显人性向善离恶的本能?认定人性善的人,难免被人性的恶所突袭,最终被人性的恶所围困,也满是绝望。这种绝望,难道是在彰显人性善之所以转向恶的现实无奈?其实,大部分人都认定,人性无善恶,人性是一条流动的河。杀人者对被杀者是恶,对自己的亲人来说,他是善的。当他杀人时是恶的,当他怀抱自己的孩子时,是善的。但是,人性的黑洞在这种认定下会流于随波逐流的迷茫,在迷茫中无奈到绝望。难道这种绝望正好彰显了那些认定人性本善本恶的人们最初的愿望?罗杰斯在这本书中选定了人性本善,变得更美好的那种趋势。这一点很多人在很早、在很多次其实都说过了。最重要的是,老罗这次提出了实现人性善的具体方法。假设有一个善人,对他人,他具备三个条件:1、真诚透明他对自己真诚透明,所想所说所行都是由心而发,不欺骗自己,内外一致。他对别人也是如此。2、无条件接纳他对自己无条件接纳,先不评判自己,先单纯感受自己的情感、行动和所处环境,自然而然,无论好坏,因此,他对自己而言是安全的。他对别人也是如此。3、共情理解因为对自己真实和真实感受,能体验到自己人性中那些人性的共性,也就能够体会到他人人性中的那些喜怒哀乐,加上不用价值评判。对他人,就能做到人心同己心。于是:1、他人就会真诚透明,开放自己的感受,真实感受自己的现在和当下;2、他人就会感觉到安全,抛开价值评判,接纳自己的好与坏;3、他人就会解放自己,按照天性的善,向着善,自我实现,让自己更美好。4、这样的他人,就是一个与自己和社会和谐的人。虽然这些观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心理咨询的基本素养要求,无分学派。也确实让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感觉到了安全和精神的放松,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是,社会的复杂往往会给任何社会理论以最为无情的攻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面前,一个善人,做到三点,并不能撼动被包围的那个人,尤其是被那么多相反因素包围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的存在时扭曲的状态,善人是如何能出现呢?即使善人出现,他做到了很多点善举,但是社会中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面对根本利益冲突的时候,面对在有限的空间、时间中都要自我实现、而彼此的自我实现都会妨碍彼此的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性这个被认定的固定答案马上就会变成一个没有必然方向的选择题,而且没有标准答案。人性的河流,泥沙俱下,千回百转,大势向海。大师们在这条河流上孤帆航行,看到了远方的海,希望河流也如海般广阔和蔚蓝,这就是人性的美好和可贵啊!

罗杰斯,清新之风

罗杰斯总结他55年的婚姻生活,他说,“我对我们婚姻能做的最深刻的陈述是,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获得成长。”罗杰斯当初追求他的妻子海伦时,分隔两地,他给她写了很多热烈的信。1924年,他们结婚。说到他们的新婚生活,他写道:“我和海伦决定一起到纽约去,这样可以共同成长。我们在纽约找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公寓,自己进行了布置,并彼此深深相爱。海伦选择了一些我的课程,而我则向她学习艺术。我们一起讨论都很喜欢却没钱买的书,没钱看的演出。我们在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所有方面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她有一份兼职,而我一般周末去打工,不过我们仍然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我们一起分享观点、兴趣和感受。对婚姻毫无经验的我们,过着快乐浪漫的时光。”在他们5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真诚地相爱着。1979年,海伦弥留之际,罗杰斯写道:“当她几乎处于弥留之际,我陷入了完全无法理喻的狂乱之中。当我像往常一样到医院去喂她吃晚饭时,我滔滔不绝地向她倾诉我是多么爱她,她在我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她在我们漫长的共同生活中起到了那么多积极作用。我自己以前也对她说过这些话,但那晚我却是怀着前所未有的爱情。第二天早晨她就非常安详地去世了,我一直握着她的手。”

Notes

  我们不能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毫无创造性地追随研究结果,否则我们毁坏了恰恰是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人性的价值。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1)在某种深层意义上说,我能否以某种方式成为在他人开来时诚实可靠、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人?  2)作为当事人,我能否将我的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他人?  3)我是否能够体验一种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如热情、关怀、喜欢、欣赏、尊重?要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并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只要我发现有人只是理解了我的一部分,我就确切的指导,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限度,他们再也不会进一步理解我了,为了求的别人的理解,我已经找得太苦了。)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真切感受他的自我?我是否能够传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态度?  8)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9)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正在“对话”的究竟是哪两个人?  交流变化过程的7个阶段:  1)与自我有着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知识外在的  2)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  3)对于作为一个客观对象的自我,有了较为自由流动的表达  4)当事人描述了对过去经验的更真切的感受  5)经验被当作当前的体验得到自由的表达  6)以前曾被“卡住”,被抑制在它的过程特性中的情感,现在得到了以前的体验。情感流向它完满地表达。当下的情感立即得到了直接的和丰富的体验。这种经验的直接性以及构成其内容的情感,被当事人采纳。这时当下经验不再被拒斥、害怕或受到抵制。  7)无论是在治疗关系内还是治疗关系外,新鲜的情感都得到了直接和详尽的体验。对这种情感的体验被用作一个清晰的参照对象。  当一个人体验到自己被接纳、受欢迎以及被人理解的时候,变化过程就会出现。  当事人采取的导向:  1)远离人格面具  2)远离“应该”  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  4)不再取悦他人  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6)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  7)转向生存的复杂性  8)转向对经验的开放  9)转向接纳他人  10)转向自我信任  11)总体的导向  美好生活的若干含义:  1)自由观对决定论:一个新观点  2)创造性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  3)对人性的基本信赖(当自由地发挥机能时,人类的基本特征是建设性的,而且是值得信赖的)  4)生活更加丰富  人的行为是极度理性的,带着微妙而有序的复杂性向着他的机体着力达到我们的目标前进。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悲剧就在于我们的防御机制抑制了我们对这种理性的意识,结果是我们意识上是在一个方向上运行,而机体上我们却朝着另一个方向运行。但在那些体验着美好生活过程的人身上,这些障碍性因素的数量是之间减少的,他越来越参与到机体的理性中去。  当我们能够把个体从自我防御中解放出来,使他向自身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各种各样环境和社会的需求开放,那么就可以相信他的反应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每个人最深层的需要之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沟通,当他更充分地成为自己时,他也将更现实地成为社会化的人。当他变得对所有的经验更佳开放时,他的全部行为将变得更加平稳和现实,更适于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个人的生存和提升。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3点假设:  1)治疗师对当事人的接纳引起当事人更多的自我接纳  2)治疗师越是把当事人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那么当事人就能够把自己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  3)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当事人的一种体验式的、有效的自我学习  接受当事人中心的治疗会产生下面所说的一些学习或变化:  1)当事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  2)他能更充分地接纳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  3)他变得更自信,更能自我定向  4)他越来越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5)他的认知更加灵动,僵化的程度则越来越小  6)他会接受更现实的目标  7)其行为更显成熟  8)他能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哪怕是长期酗酒这样一些长久的不良行为  9)他变得更能接纳别人  10)他能更加开放地面对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经验事实  11)他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改变自己基本的人格特征  心理治疗中学习的条件:  1)面对一个问题  2)真诚透明  3)无条件积极关注  4)共情理解  5)当事人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透明、接纳有共情

人本主义的启示

正努力看完所有罗杰斯的书。因为对哲学感兴趣,所以对心理学感兴趣。读了更多心理学类书籍,感觉心理学比哲学更适用性,自助也能助人。得益于李绍昆教授的推荐,了解了罗杰斯。读完罗杰斯,会有更广阔的感觉。

还有部分疑惑(没有防护罩的人生)

我是最近才看到这本书的。在书中看到了很多我在摄影中领悟到的一些东西。譬如,理解他人,无条件接纳,共情等等他的专业术语。在我拍摄时,我也试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对方完全敞开,对方也可以登入我的内心。打个比方,彼此就像一台没有登录密码的电脑,至少在拍摄的时间段,彼此是无设防的。这样我就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她或他。这种交流也是非常真实且珍贵的。照片也只是这种交流的额外赠品。当我们能达到这种深层次的交流时,照片都拍摄得很成功。但问题是,不是和所有人都能达到。有时也会失败,如果对方根本不信任你,而我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对方的接纳。最重要的是,一旦你撤走所有的自我防御,也因此会变得很脆弱,焦虑,恐惧。一旦对方流露出非常明显的不信任感,或敌意,不理解或反感,等等就会有很受伤的感觉。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停止了拍摄。没办法承受更多对他人无条件敞开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说明了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他的理论非常好,(他的信念很多也是我对人的信念,至少目前是)但有一个问题。自我保护,自我防御是人或生物最强大的本能之一。如果要一直开启没有防护罩的状态,那个人得有多么强大的意志,能面对任何事物,任何意外和偶然,甚至各种失败,挫折,甚至屈辱等等,而依然无所畏惧?!我必须要变得更强大,但先让我钻回保护壳,恢复失去的能量,满血复活后再来战斗吧,或许我能做到。

对你的经验开放

一直听老师讲人要open。以为就是要眼界宽广、多与人交流,不固执。看了罗杰斯的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理解过于狭窄。他说的“对经验开放”有这样几个含义:1.接纳自己不好、痛苦、失败的经验和情感,而不是把它们压抑在意识之下。2.好好体验自己的经验,不管这经验是好,是坏,都去感受它的丰富性和跌宕感,如此,才可能从这次经验中获得有价值的收获,而不是任由经验溜走,走马观花的活着。3.在面对新的经验时,考虑到过往的经验,通过它来增强自己对即将发生的经验的体验。另有一点,也使我启发非常大:人要获得真实的自我,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做到真诚透明。真诚透明指从体验到意识到表达都一致。只有在自己面前真诚透明,才可以在他人面前也如此,而唯有二者都做到,人才可获得真实的自我。关于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感悟,我暂未理解,待我有此方面的经验时,再看。

人的精神成长是一个奇妙而缓慢的过程

这对我仍旧是一个谜!但我确信爱、温暖以及人性的关怀是人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一个人其他方面再好再优秀,如缺了这些方面的元素,就绝不可能获得一个安稳和暖人心的人生。

心理学家的乌托邦

罗杰斯对道家理想的推崇目前看来是一种心理学的乌托邦理想,正如耶稣所说的,天国里的人正是像孩子一样的。在这个世界里,充满的是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这里似乎就是“天堂”,然而却充满着眼泪和辛酸。心理学只有在社会的框架内才能找到自己力图改变世界的平衡点。只有在爱与家庭,公平与社会,自由与信仰的平衡和发展中,才会看到希望。

不可遏制地成为罗杰斯的粉丝

很遗憾,在进入心理学应用这个行当4年多之后,才开始看这本书。之前接触过很多咨询师,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籍……然后,看《当事人中心治疗》,然后看这本书,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这本书是罗杰斯各种演讲、研讨会的合集,每篇讲稿之前,罗杰斯还添加了对于讲稿的介绍和背景。当阅读了这些背景治疗,设身处地去感受罗杰斯当时需要面对的局面,然后再开始看他的讲稿,会有一种很舒服的体验。由于是面对一些非专业人士进行自己的理论表述,这些表述都很平白、易懂,很容易理解。如果以演讲者的角度去仔细体会每篇讲稿的不同表述,体会其中的差异,对自己重新演绎罗杰斯的理论也很有帮助。

直接摊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经典,太经典了,太多积极净化的东西了。以前看过的心理学东西,大都是分析现象后的原因,人本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直接告诉了你解决问题的方式,“团体沟通”“人际关系”和“如何培养创造性”那几章让我受益匪浅。《富爸爸》的作者清棋说,如果他的书起名叫《经济学原理》或是《金钱指导》,恐怕只能卖出去两本,一本给自己,一本给他老婆。还好,我没被罗杰斯这本这么学术的书名而望而生畏,能在大海中捞到金元宝,幸运哪。(得益于国图之行)

《个人形成论》摘抄

这里我们是在经验的层面上讨论某种东西——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而且如果我们只在语言层面上去理解它,那这种理解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扭曲。如果我们运用若干描述性的表达,也许它会得到某种真切的呈现,有望在读者的体验中唤起某种反应,尽管可能相当微弱,但会使他感到:“噢,现在从我自己的体验中,我有点儿知道你正在谈论的东西。”p95第一章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成为心理学家我努力汲取当时工作人员普遍持有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p8在罗彻斯特的岁月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三件事都涉及我的幻想破灭的过程——我对权威,对教材,对我自己,都开始提出质疑。P9这一件以及类似的一些事情帮助我体验到一个事实——只是在后来我才充分意识到——那就是: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哪些经验被深深埋藏着。这时我开始领悟,除非我的目的是要证明自己才智过人,学识不凡,否则,我最好是依靠当事人作为治疗过程的向导。P11若干重要体会我发现,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P17如果我能接受他人,我发现自己就会有很大的收获。P18(但接纳并不是唾手可得的。P19)我能够信任我的经验。P20(一个推论是,别人做出的评价对我来说不是行动的指南。P21)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P21我在体验中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P22事实是友好的。(我那时似乎是把事实当作了潜在的敌人,当作了灾难的信使。)p23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P23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这已成为我的经验。P24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P24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于这个真理的。这一点是我以有限的个人方式所获得的体验。第二章 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我自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对这个人有真正的帮助?一个普遍的假设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那么对方就会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的能力,同时也就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P30助益性的人际关系我发现,在人际关系中我越能够真诚透明,我就越有帮助作用。P31作为第二个条件,我发现越是接纳和欣赏当事人,我就越有可能创造一种他可以利用的关系。P31我还发现,我不断地渴望去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各种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即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P31追求变化的动机即在个体自身中具有走向成熟的能力和倾向,如果这种能力和倾向是不明显的,至少它也是潜在的。P32……即当事人能够用更加成熟的方式重新组织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活的关系。……但是,我相信它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并且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才会得到释放和表现。P33结果人格改变以及当事人发展就会出现。P33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耶路撒冷大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有一句格言:“肯定别人!”这句话在我看来特别意味深长。他说:“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他,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现在就能够得到完善,能够发展。”p50第四章 关于心理治疗的知识个人发展或成长的动机并不是心理治疗提供的。这种动机似乎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如同我们已经发现的,作为动物的人身上有着类似的生理发展趋向,只要提供最低限度的条件,人体就会趋向于发展和成熟。如果有机体心理上的发展或成熟的趋向受到阻碍时,心理治疗的确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P55心理治疗的体验 p60第五章 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我们知道,如果治疗师在内心对这个当事人的真实存在持一种深深的尊重以及充分接纳的态度,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处理自身及其情境的多种可能性:如果这些态度结合着足够的热情,并能转换成那种对人的核心的最深厚的欣赏与喜爱;并且如果达到的交流水平能使当事人开始感受到治疗师理解了他当下的体验,而且是在充分理解的深度上接纳他,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P68(过程启动)这个问题是:“这个过程的性质是什么,它的内在特性是什么,它采取哪一种或几种目标指向?如果说治疗过程有一个或几个自然而然的终点的话,那终点又是什么?”p68最近我尝试着对当事人中心治疗作了一个描述。……这个过程中似乎出现了某些持久而稳定的特征:原先被拒绝的不协调的体验现在被纳入到自我结构中;评价的焦点从自我的外部转向内部;p69我将描述一些似乎是治疗过程的内在倾向和最终目标:体验潜在的自我 p70充分体验情感关系p74有可能,深度治疗,或者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治疗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当事人必须发现,充分接纳另一个人的关心,接纳治疗师对他的积极情感,对于自我的体验并非是伤害性的。P79(接受别人为什么如此困难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它从根本上涉及“我值得别人爱戴”这样一种情感。)治疗的这个层面是一种对情感关系的自由而充分的体验,我们对此可以做出下面的归纳:“我能容许别人来关心我,而且我内心充分接受那种关心。这样,我就认可我自己对他人的深厚关心和真诚关注。P79对个人自我的喜欢自我接纳是治疗的一个目标取向和最终结局。P80治疗的目标是要推动这样一种趋向,即让个人充分地体验自己所有的反应,包括感受和情绪,使之达到意识的自觉。一旦发生这种趋向,当事人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正面的喜爱,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充分发挥机能的个人的由衷的欣赏,这正是治疗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P83关于人格的积极本质的发现我们是否可以从这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推论,指出如果我们深入人类的机体本性,我们就会发现人士正面的、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临床经验显示了这样的趋向。P95人性将会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会是社会化的。P97个人成为自己的机体,成为自己的体验第六章 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在体验中发现自我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去发现存在于自身的实际情感与行为反应中的统一和谐与融洽无间,而不是试图把个人的经验装进一个面具,使它成为一种不真实的形式或结构。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在个人的经验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寻找某种强加于经验的外在的东西。P106成为什么样的个人?对经验开放在我所描述的那种安全的治疗关系中,这种心理防御或僵化性可能被一种对于经验的开放性所代替。像我试着描述的那样,当个人在有机体的层面上更加开放地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自我情感和态度时,他也就更加清楚地理解外在于自己的现实,而不是用一种预定的分类框架来感知现实。P107我确信,对于此时此境存在于自己内部以及环境中的真实保持意识的开放性,可以作为描述从治疗中形成的这个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信任自己的有机体当事人好像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有机体是值得信任的,而且它是一个很合适的工具,能让我们在每个即时情境中发现最令人满意的行为方式。我们似乎可以一般地说,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内在的评价源成为过程的意志这些当事人在努力发现自我、成为自我的时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得越来越乐意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产品。P112结论 “我是谁?”“我怎样可以成为我的真实自我?”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和教育中有意义的学习心理治疗中学习的条件面对一个问题首先是当事人遇到了他视之为严重而又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所以,源于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困难,几乎总是会出现的一个学习的条件,即当事人不确定的、甚至内心充满矛盾的学习或改变的欲望。P258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共情理解第五个条件对治疗中的有意义学习来说,第五个条件是,当事人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透明、接纳与共情。治疗师仅仅具备这些条件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成功地把它们传达给当事人。第十八章 试论人际关系的一个普遍定律真诚透明的概念“真诚透明”表示我们的体验(experience)与意识(awareness)之间保持准确的相互符合。它的含义或许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体验、意识与表达(communication)三者的高度一致。P310如果一个人此刻是完全真诚透明的,他真实的生理体验在其意识中得到了准确的反映,他的表达恰恰也与其意识是一致的,那么,他的表达永远不会包含关于外在事实的表达。对体验的准确意识将始终以内在参照系为依据,并以情感、知觉、意义的形式表达出来。P312纵观整本书的话,因为是论文集,一些内容和概念就显得重复、不那么系统,自己看得心急,就觉得啰嗦了。依然能感受到罗杰斯这个人,不知怎地,自己心深处慢慢就生起一种能量、活力,或者说是希望?想想真是可惜吖,为啥罗杰斯没有在国内火到不行。(我就这么期望哈哈哈哈哈。)本书谈及了很多内容吖,自己想说的一个就是,世界或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在客观领域,例如科技方面,手机、APP、互联网、火箭发展迅速,传播广泛,影响力巨大。主观的人际领域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被观察、体验为有利于人际互动、人际关系发展的理念态度和知识的传播和影响甚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对自己的兴趣和关注是否又是太少了呢?整书只翻看了部分章节,摘抄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总之,精华都丢失在啰嗦里头了。罗杰斯的个人话语是很让人亲近的。

人的成长就如树的成长

我想,可以用“树的成长”来总结罗杰斯的思想:基本假设:每颗种子都有成为一颗健康、高大的树的潜能。约束条件:种子发芽,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基因缺陷,贫瘠的土壤、阴翳、岩石的阻挡、或者偶然一次风霜等等,最后很难成长得非常完美,常常会有缺陷。结论:但如果我们能把障碍移开,给这棵树提供良好的阳光、土壤、水等(类似于真诚、无条件的接纳、共情等),不需去拔苗助长,这棵树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颗健康的树,一棵能充分展现自己最美姿态的树。人的成长其实跟树的成长很相像。

牛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去年就读了大半了,过年时休息了一天,大年初三外公过世后就一直忙到初七,然后连续几天腹泻,直到昨天才有时间重新拿起书来,花了两天时间,把它读完。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一本书,特别是后面的非指导性学习是很有意思的。若是开明的老师放弃权威者的地位,完全放权给学生自己来组织学习,学生起初是感到兴奋,然后是茫然,甚至恐惧,一度要求老师来重建秩序,通过权威者的安抚来找回安全感;然而,老师再次放弃权力,让学生继续摸索,寻找自我、自主、自由,最后,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追求自我实现。这一过程,对于政治改良也有指导意义。政治改良过程中,大体也是如此。不过,每个学者总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罗杰斯与马斯洛一样,对于人性的乐观,都是以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黄金时代为大背景,那是一个追梦的年代,如黄仁宇所说。若是他们生在次贷引发全球危机的年代,估计也不会那么乐观了吧。

一本让我找到自己的书

先说一说我为什么看这本书吧。在前段时间,我感觉非常焦虑,对自己生活也不太满意,所以想借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帮助我调节一下。本来是想去图书馆借另一本挺著名的书的,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借到这本书。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首先,这本书的作者表达的特别准确,个别的反复推敲后可以get他的点。我内心所有关于个人形成的疑问,他都给了我能接受的答案。总之,看了之后受益匪浅,我生活的也让我自己更加满意!

成为最真实的自己以及咕噜肉的故事

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体验,这其间我时而被罗杰斯充满理解、无条件接纳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为他解决了我心头盘绕已久的问题而觉得醍醐灌顶,时而为他点出我之前从未注意的一些重要东西而由衷感激。我只挑本书中令我最受触动的三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首先,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罗杰斯认为从他治疗生涯中发现,“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从小到大,在经历种种挫折后,我们习惯性为自己戴上防御的面具,以此来抵挡生活中的伤害。这些面具带来的负面效果是,令我们很难去体会内心的真实自己,久而久之,甚至会以为面具就是真实的自己——虽然总会涌动着“哪里不对劲”的痛苦。什么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呢?习惯性的,我们乐意把那些积极的品质认为是真实的自己,比如勇敢,比如勤奋,比如聪慧;但我们拒绝把那些在我们看来比较不积极的部分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比如懒惰,比如自私,比如愤怒……我们一直试图压抑那些负面的感受或者品质,试图把这些品质“改造”成我们认为较“优良”的品质,这是我们或者说整个社会一直在做的事情。于是,绝望和痛苦,无休止的内心冲突就产生了。而如果我们能够像接受我们的积极面一样去接受我们的消极面,那事情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停止脑海中喋喋不休的,一直指责自己的声音,事情又会变得怎么样呢?我们是否会堕入所恐惧的——消极面被无限放大,没有节制的情境中去呢?罗杰斯和我的个人体会都认为,事实上,一旦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面,不带评判地接受了身上那些负面的东西,改变就发生了。事实上,你会慢慢爱上这样的自我,爱上自己真实的面目,对自己,也对这个世界更加敞开。那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最最奇妙地,正是因为接纳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去接纳别人;正是因为爱上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地去爱另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真正去理解别人,而是带着自己的评价系统去工作。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我们的下意识反应是下个论断“好”或者“不好”;谈论一件事,我们倾向于谈论对其的看法。之前参加过一个为期半年,每周一次的欧文 亚龙心理成长小组。在小组中,成员尝试以一种真诚的、有话直说的心态去感受彼此间的关系。小组中我获意良多,首先第一次比经验而不是智识上了解每个人都是纯然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千差万别,而这并没有高下之分;了解到要理解一个人有多么的不容易,人与人之间是如此轻易地产生误解的鸿沟;意识到自己渴望改造他人却又抵抗被他人改造的一面……罗杰斯认为,我们习惯于用评从系统去接触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太害怕由于深层次地理解他人而改变自己。如果我是一个珍视家庭观的人,真正去理解一个独身主义的观点,意味着可能会颠覆我现有的家庭;如果我是一个资本家,理解共产主义的概念,可能意味着再也无法安然地将利益建立在员工的拼命奋斗上;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去理解一名通灵者,意味着我所受的科学训练也许会因此而动摇;如果我是一个女人,去理解男人喜欢新鲜肉体的生物属性,意味着我可能面临理智与占有本能的冲突。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理解他人。在此罗杰斯提供了一个试验——下次与家人、朋友讨论某件事情时,建立一个规则:“每个人只在在准确地、令对方满意地复述前一说话者的观点之后,才能坦率地说出他自己的感受。”罗杰斯说,做过这种尝试后,往往会发现,一旦你能真正地看到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评价将不得不发生明显的改变。理解他人的基础,是先理解自己,允许自己以本来面目生活。这样才可能允许他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有意无意地强迫对方与自己相同。如果说前两点我或多或少之前有过体会,也检验过它的实践成果,那么第三点带给我的,是颠覆性的震憾感受。在从小到大的学习或工作中,我们一直接触到的教育是,要取长补短,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要一意孤行。然而罗杰斯告诉我们,要学会信任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身体反应,信任自己的生活体验,信任自己的判断。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一直不喜欢吃咕噜肉,甚至认为酸甜口味的肉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存在。但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以咕噜肉为日常美食的区,可能别人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菜里放糖是多么重要的步骤,咕噜肉做法是多么的复杂精致,它的口味又是多么的特别,不喜欢吃是一种多么变态的行为(打人比方,希望不致于冒犯咕噜肉爱好者)。也许我会屈于压力,表面上表示喜欢咕噜肉,甚至时不时咬上两口,但我的内心,我的味蕾知道,我并不喜欢咕噜肉。也许很久以后,被迫日复一日吃咕噜肉后,有一天我终于承认咕噜肉是样美味,但内心深处我总有点不甘心,担心这只是习惯,而非真正的热爱,同时为这期间所经历的适应酸甜的痛苦而感到遗憾。而如果我能信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我会去观察,到底是咕噜肉的哪部分激起了我的反感,对它的反感有多深?我会反复与我的味蕾谈话,你愿意尝一尝吗?如果愿意尝尝,你愿意尝一口还是两口?如果不愿意尝,我是选择去无视别人的评价,还是跑到另一个也对咕噜肉深恶痛绝的地方去?我尊重自己味蕾和胃部的感受,用意识与他们对话,罗列出所有选择的利弊,并让味蕾和胃部来做决定。最终的结果,也许是确认自己无法接受咕噜肉毅然跑掉;又或者会尝试进一步去体会咕噜肉的味道,最终发现,其实它确实不错。在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把咕噜肉换成工作、专业、男朋友、孩子等任意一种东西。这个认知的重点在于,无论我是否尊重自己的感受,表面结果也许都是一样的。但深层次里,在我尊重自己的感受后,我对咕噜肉的看法,以及我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方式,完全是我自己的自主行为,于是我能够对其后果承担起完全的责任。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知觉都是非常诚实的存在,忽视它只会导致压抑和扭曲,只有直面它,才能找到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出路。

个人的成长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他说了非常正确的事实,以前总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和别人格格不入,后来的很多年,正是因为自己处在一个被无条件支持的环境中时,自己的内心开始成长,开始融入社会,和周围的人开始交往,现在我正在读这本书, 慢慢感觉, 是的, 最好的朋友就是我自己,那个一天一天长大并觉醒的自己。。。。。

personal 感受

一个不适当的场合,一个完全错误的时间段,一次偶然的相遇。。。。。我从一位女生那里借到这本书,受了从小读了很多百科全书的影响,对此类书籍一直抱有期待,但是没有小时读百科的惊叹和充实了。。。。。我认为我需要一个权威将我烦躁不安的心灵震慑住。。。。。一种论调,一种观点,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双脚结结实实的落地了,我扣上书,回到宿舍的床上闭目躺着,回想着,感觉作者正与我交谈,听我诉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这本书却可以与我主动地交谈,思想如河水般涌入大海。可惜书是借的,读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要还回去了。 在学雅思的时候读这本书是不合时宜的

心理咨询中的存在主义

加入豆瓣后, 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 以后每看完一本好书, 都要多少写点东西, 对别人是个参考,于自己就算是个念想。 个人形成论应该是我的第一篇, 这就算是缘起。罗杰斯是个心理学家, 也是心理咨询流派“当事人(来访者)为中心”的创始人。罗杰斯是存在主义的, 这不需置疑。书中多处引用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的文字, 顺便插一句, 我也是看了个人形成论后才知道存在主义, 然后上溯, 找到了存在主义的经典“非理性的人”,我承认, 这一系列的阅读让我受益非浅。 罗杰斯强调个人体验, 他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 总结出罗氏的关于“个人形成”,即个人内心成长的若干条规范,然后推而广之, 应用于教育, 形成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而后于人际交往,家庭内甚或国家交往之领域。我个人的感觉是至少“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最后就列出罗氏的这些规范以作结尾:1基本假设: 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向上积极的取向(自我实现)2条件: 如果人际关系的一方能够提供一种真诚的、没有评价取向的、给予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的、共情理解的氛围时,另一方就能因此而具有成长的能力, 就会产生积极的变化3变化:关系中的对方会体验并理解他自身中先前被压抑的东西, 发现他自己变得更完整, 更有效的发挥技能, 更能对经验开放, 对情绪体会开放, 简而言之, 就是更能接纳自己和他人。

通向自我实现之路

助益性关系形成的促进条件:1.真诚透明2.积极关注3.共情4.无条件接纳这本书读得我泪流满面,使我感动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被罗杰斯诚恳的态度打动,他的真挚和透明简直让我有种如晤其面的感觉;第二,这确实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书,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该如何与这个世界以及其他人相处,字字句句都写进了我的心里;第三,让我对人这种动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借助作者更为开阔的眼界看到了人所具有的可能性。此书尤其适合在个人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受挫时阅读,不仅治愈而且还充满了茅塞顿开的领悟,从头至尾充满了人文关怀。我思考过为什么当我的目光在这字里行间穿梭时,竟会有一种字字句句都浸润心脾的惬意感,为什么会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我想,原因大概是罗杰斯的文字本身就是他所提倡的助益性关系的绝佳延展,阅读的过程就如同和作者对话,他对你的一切都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他本人真诚透明,而读者也在这过程感受到一种体验过的深层的接纳和认同,体谅和理解,于是面具一点点破碎,心结一点点解开,自我防御一点点卸去,一个人终于再度以最纯净最澄明的样态面对这个世界,而且此刻对这个世界并不是陌生和不解,也不是一无所知和盲目憧憬,而是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包容和接纳,在那一刻找到了与世界和自己最好的相处方式。对于那些有意无意地走在自我实现道路上的人们,这本书,或者说这本书所阐述的理念和视野,一定是在路上的人们不可或缺的。

光有理想主义还不够

两年后作为治疗师重读罗杰斯《个人形成论》。两年前读的这本书将我引向了自我了解与成长,并进而致力于成为一个专业助人者。当年读完这本书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心得,为我带来了不少共鸣和认可。可是今天在走过了一段不长不短的路之后,回头再来读这本书,感觉平静了许多,客观了许多。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罗杰斯在一系列的论文中反复重申的这些促成改变的因素,对弗洛伊德的被压抑的原始本能人类阴暗面的挖掘和斯金纳华生的机械的行为主义之后的心理治疗界,无疑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所强调的是,就算我们对人的动力理解如弗洛伊德般准确深刻,干预技巧如行为主义的精准科学,如果不考虑寻求治疗的那个人的需要、愿望和恐惧,那么这样的治疗是断断不会成功的。不过今天的我在自己的个人治疗中才意识到,那个时候被深深打动的我的内心,与其说是致力于成为这么一个治疗师,不如说内心强烈地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助人者形象。可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救世主,理想化治疗师的动机,可能只是希望不需要自己去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希望有个人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问题。罗杰斯是不可复制的,至少很难通过理论学习来趋近的。罗杰斯描绘的咨访关系,犹如一座灯塔。的确,当我们能够做到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来访者(至少对于没有严重精神疾患的普通来访者)将会往好的方向转化成长。可是,要到那里去,我们还需要工具。共情和理解,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在和来访者共同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阻抗,识别移情反移情,不断地对阻碍咨访双方真诚亲密地在此时此地面对的因素进行识别、呈现和挑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逐渐实现的。我们只能真诚透明到自己已经能做到的状态,只能接纳自己能接纳的部分,也只能共情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一个咨询师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从未被如此对待,单单是从字面上,他是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的。理想主义是诱人的,很容易吸引一批信众。狂热的宗教分子和XX主义者几乎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如果抱定理想而拒绝现实,那注定会头破血流的。人本主义的态度,是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作为一个人我们都有自己的阴暗面,人格中无法整合,不够成熟的部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做不到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那实在是太正常了。心理治疗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问,罗杰斯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其他很多治疗师也对治疗有精彩的见解,独到的贡献。读过,思考过,体会过,然后就让我把理论放在一边。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包括面对自己的时候,就让我尽我所能地做该做的事,接受自己的无助、困惑、挣扎、错误。面对一个生命,这些本来就是人生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

很喜欢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只看了二十页,可受益匪浅.从心灵的真实需要入手,了解成长,了解自我,可以实现自我调节,帮助他人

接纳,作为心理互动的起点和效能

人们追求接纳,而只要有了接纳,人们就会趋向“自我实现”---罗杰斯的信念仿佛遇见基督的撒玛利亚妇人一样,当听到耶稣说她现在有的,并不是她的丈夫时(原本她有过五个丈夫,但都无法满足她内心对于爱的渴望和需求,依然透过在大热天独自来到雅各井旁打水的动作,来满足或转移内心的冲突),一下子体会到被接纳,完全的揭去自己的面具,得到了释放。心中充满了喜乐和平安。水的隐喻,井的隐喻,活水的宣告,这一切都发生在神与人的对话当中。暗含着一种生命的自我诠释。

每个人都需要读读罗杰斯

心理分析、心理治疗发展到罗杰斯,是达到了一个终点式的高峰。《个人形成论》这本书出版于1961年,在导言中,作者罗杰斯告诉大家,写这本书的他,已经做了33年的“个人咨询师”了——罗杰斯特意在“心理治疗师”后加了一个括号,括号内的内容就是“个人咨询师”。对他来说,或许,“心理治疗师”是一个容易被人认知的名词,而“个人咨询师”却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真正觉得恰切的一个指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意义,早就超出了“心理学专业论著”的意义,它可以代表一个沿着心理学这条道路去摸索“作为人类存在”这件事的人,所给出的一个在当今已能令人满意的答案。罗杰斯所试图回答的那个问题便是:作为个体,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可以促成之?如果这个问题是我们一定会关心的,那么我们当然需要去了解,是否已经有人做出了很好的回答。罗杰斯所给出的回答,是明确的,而不是反诘式的,是一个结论,并不只是思考和追问,是不留空白的,而不是有商讨余地的。并且他的回答是,如他所言,从他33年的咨询实践中得来的,是他的发现,而不是哲学的头脑思辨。“(促成我出版此书)还有一个更加复杂的个人动机。这就是我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听众群。十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明白,我说的话只合一部分心理学家的口味。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条件作用之类的术语可以显示他们的兴趣所在——一心一意地认定人只是一个客体,所以在他们看来,我要说的话经常显得不可理喻,甚至让他们心情懊丧,大倒胃口。我也明白,我的话只合一部分精神病学家的口味。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是大多数,都认为心理治疗的真理早就由弗洛伊德说过了。他们对于新的可能性不感兴趣,对于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甚至进行抵制。我也明白,我的话只合乎自称为咨询师的复杂群体的一部分人的口味。这些人大多数主要关心的是预测性的测验和测试,以及辅导的方法。”(《个人形成论》)毫无疑问,罗杰斯在他的时代是超前的,不过,这本书出版后,令他意想不到地,这本书销售了几百万册。“这在当时的出版界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个人形成论》导言)。这原因恰恰在于,他的读者的确并不在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者、心理治疗师群体之中,而是在最广泛的无界领域之中。其后他发现,原来自己的读者群便是“众人”——“护士、家庭主妇、商界人士、僧侣、牧师、教师、青年人”等等。没错,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当学术越来越专门化,那些专家学者们,陷入一个,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智慧的危险境地。他们谈论外行人不能理解的语词,制造出很多明目,又因之成为权威。而在个人发展之路上,他们其实极有可能已经迷失。不然的话,为何在大众的心目中,“学术”竟成了一个和自己毫无实际关系,只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而学术绝不该被误认作如此。在《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这篇收录在这本文集中的文章中,罗杰斯概括了他所认为的,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样子——他描述其特征时,有几个小标题:“对经验日益增长的开放性”、“日益提升的存在性的生活”、“对机体日益增长的信任”、“更加充分地发挥机能的过程”。创造性、信赖人性和生活更加丰富,这是罗杰斯在后文中所描述的内容的大意。他发现,“充分发挥机能的人”,会具备上述三个特点。“生活更加丰富我想提及的最后一个含义是,与我们大多数人狭隘的生活相比,美好生活的过程包含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具有更大的丰富性。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意味着当事人涉入对一种更敏感的生活的体验,他会不断地害怕同时又不断地感到满足,这种生活有着更宽广的范围、更充分的多样性以及更深厚的丰富性。在我看来,在治疗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的当事人,不但更密切地与他们的痛苦相处,而且更生动地与他们的心醉神怡相处;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更会感受到爱;他们更深地了解恐惧,而且还有勇气体验这种恐惧。他们能充分地活在一种更宽广的范围内,原因在于他们有着潜在的信心,认定自己就是迎战生活的值得信赖的工具。我认为,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对我而言,用幸福的、满意的、至乐的、愉悦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似乎都不是特别恰当,尽管这个过程中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确实能够体验到这种种感受。但是,似乎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义深长的,等等。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当当事人获得了内部自由的时候,他会选择这种个人生成变化的过程,作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而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令人振奋的事情。”(《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你可以看到,罗杰斯关心的是对于作为一个整体族群的人类,而每个个体则是作为这其中的一份子。作为一个人的发展目标,不该被认作是高不可攀的,是只有少数“顶尖人物”才会抵达的神话,相反,它就是每个人应该存在的本来样子,它是属于群体的,属于大众的,属于“普通人”。它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普通人”,或者,毋宁说,如何创造条件,使得每一个普通人能够自由地做他自己。而每一个普通人,如若不是遇到了自知或不自知的障碍,都是本就知道要如何做他自己的。文化和知识,也不是用来区隔人群的,当然,它们属于每一个人。所以,我们的各类制度、组织设置、文化反思等等,就将会考虑如何能够去创造这样的条件,搬除那一个个障碍,为了每一个个人,而不是把除此之外的任何事列为更加优先——如果我们有了和罗杰斯一样的看法,这就将是必然会被认同的。对我个人来说,那一天完全不遥远。罗杰斯只是从他个人做起了。每个人也都可以从自己个人做起。这不是伟大之路,却是平凡之路。伟大的平凡之路。文:王雅 微信公众号:wangya224

卸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

认识你自己——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上的三句箴言之一如果说人的一生中有一个唯一能够了解自己的人,那个人就是自己。——卡尔·R·罗杰斯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而最深形式的绝望则是选择成为一个他人而不是自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做到对你自己真实——莎士比亚今年五月底,我去做了一次心理咨询,那时我正处于低落期,觉得自己对自己都不了解了,整个人很焦躁,对未来很迷茫,缺乏自信,想着通过心理学来帮助自己深入内心,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加充满勇气地选择、规划并实施未来的生活计划。其实自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后我就一直想去跟心理咨询师交谈,不过那时是为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及求学途径,但是由于介意别人的看法,担心别人以为我有心理疾病而一直举棋不定。后来通过书籍和网络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明白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这是很普遍很正常的事,而已。——————————————————————————————在咨询的那一个钟里,我跟心理老师讲了许多,许多我从来不曾跟别人吐出的话,因为我知道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会让他们公开我的信息,也不会让对咨询者产生嘲笑鄙夷之类的情绪,我唯有真诚地袒露自己才能获得想要的指点与帮助。我觉得自己有时这样,有时那样:有时扮演这个角色做出这样的行为,有时扮演那个角色表现那样的性格;有时很坚强,有时很懦弱;有时很大气,有时很小气;有时很独立,有时却很不自信;有时很有耐心,有时却很焦躁;有时感情丰富,有时却冷漠决绝;有时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有时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诸如此类,使我感觉自我迷失了。我在学校担任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干部的职位,出于自己的责任心与耐心,工作做得很尽职很让人满意,表面上给人一种要争取做主席的感觉。我骨子里喜欢独处,可是却为了避免别人说我不合群而违心地参加这些那些在我看来无聊的聚会,一边从心底里讨厌花费时间精力在这种嘻哈玩闹的聚会上,一边绞尽脑汁聊着在我看来肤浅的话题。我就是这样一直压抑着自己,把自己的不适合与不满意压在心底深处,表里不一,带着一副面具行事,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这样成长,因为在我当时的观念里,那些戴着面具为人的人似乎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受社会的青睐,而那种直言不讳坦诚率真的人却会被当成傻瓜笨蛋。心理老师对于我给自己贴标签这种行为很不赞成,我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直觉觉得贴标签真的是一件蠢事。后来才想明白,诸如孤独、冷漠、大气等等这些词语,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可以将其准确描述,因为人的性格、情绪是很复杂的,并不能用这种已被人类简单划一地统一了的概念所描述出来,因此亦不能把这类词语贴到人身上。老师并没有直接给我指出哪条是光明的道路,而是让我去找一个心理学家——罗杰斯。她可能觉得我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较好,而且她知道我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能是因为我跟罗杰斯的一个当事人——欧克太太遇到的问题很相似,都同样对自己的内心感受过程有着热切和自发的兴趣,也同样地,虽然情感与所处的文化环境格格不入,但是在举止谨慎的表面行为、怨恨的情绪以及痛苦的感受背后是一个积极的、没有仇恨的自我;更有可能是因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是我当时正忽略的。于是当天我就跑到图书馆借了这本《个人形成论》。——————————————————————————————罗杰斯在这本书中反复地强调了一些观点,这些就是心理老师给我的答案:1.远离自我防御,拆掉面具,做一个真诚透明的人我们有时扮演这个角色、有时扮演那个角色,有时这样、有时那样,其实只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要求生活,自己似乎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自己的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只是在努力地遵循别人给自己的标准。我们总是带着面具生活,总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取悦他人,而强迫性地做那些“应该”做的事,内心却经历着巨大的挣扎,一旦做不好就会陷入“自己是个糟糕的人”这种观念里。这种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而使自己的表面行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并试图带着面具的行事方式,对个人发展是毫无帮助,毫无效果的。因此,我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东西,任何被强迫的东西,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因为我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我大部分的生活。现在,我能够决定,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和方式对自己有意义,什么样的没有意义。2.接受事实事实是友好的。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所能得到的每一点证据,都会引导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接近真实永远不会是一个有害的、危险的、令人不高兴的事情。所以,尽管直到现在我们可能仍然会讨厌调整自己的思想,讨厌不得不放弃自己陈旧的观察方式和思考方式;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我们将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意识到,这种令人痛苦的改造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尽管令人经历痛苦,学习能让我们以更加真实因而也更加令人满意的方式看待生活。3.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只有当自己能够成为真实的自己时,只有当自己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那是负面的感受,也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真切充实。也只有彻底地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现有存在样式,那时,变化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当我们尝试把这同样的聆听态度更多地传达给另一个人时,我们就越发地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所以我们逐渐变得不再匆匆忙忙地到处安排布局、设定目标、塑造他人、操控他人,并试图把他们推上我们给他们规定了的某条道路。4.以接纳的态度聆听他人,与他人分享实现真正自我的过程会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人际关系会随之变得真实。真实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富有意义,因而令人神往。容许别人来关心自己,而且内心充分接受那种关心,这样,我们就会认可自己对他人的深厚关心和真诚关注。当我们敞开心灵的渠道,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使他人可以借此把他们的感受、他们私密的知觉世界传达给我们,具有极大的价值。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因为如果我们让自己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我们或许会被那中理解所改变,而我们都害怕变化。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一种对自身而言似乎是非常私密、非常个人、因此别人很难理解的感觉,可是事实上它却成为一种在很多人中间得到共鸣的表达方式。因此,每个人最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了分享和表达,就可能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5.体验自我,对经验开放当我们体验潜在的自我时,自觉开放地体验到发生在自己身上来自有机体的所有情感时,用存在于自己内心所有的丰富性来体验自己时,这样就成为自己的真实存在,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我,而不是我的经验的某一部分。也许我有好多个自我,或许连做梦都不曾想到我的自我竟然有着那么多的矛盾冲突。这种日间增长的对经验开放的能力,能使我们在对待新的人、新的情景、新的问题时,能够持有更加现实的态度。这意味着,我们的信念不再是刻板僵化的,我们开始能够容忍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内在的互相冲突的情景,而不是对这个情景闭目塞听,匆忙地下一个简单的结论。个人经验之所以具有权威性,并不在于它永远不犯错误。它是权威的基础,因为它总是能够以一种新的、基本的方式得到检验。通过这种方式,它常见的错误或谬误总是可以得到自我修正的机会。6.信任自己有机体,信任直觉当我们信任一些内在的非理性的直觉时,我们会行动中发现了智慧,我们会发现对某种情景的总体上的机体感觉比理智更加值得信赖。只要某项活动感觉好像是值得去做,那么它就是值得去做的。在相当程度上,当我们能够向自身所有的经验开放,可以使用在当前情境中所能得到的各种信息,我们的行为将以此为基础来规划的。因为这时,我们熟悉自己那些常常是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和冲动。从相对严格的社会“规则”到朋友及家庭的渴望,都能自如地意识到社会的需求,记住类似的情境,以及在那些情境中不同的行为所引发的各种后果。在所有外在情境中,对这个客观情景有相对准确的知觉,注意到情景的复杂性。能够较好地动员全部的有机体、有意识的思想,来参与考虑、斟酌和权衡每个刺激、需要和要求以及与之相应的权重和强度。由于有了这种综合的斟酌和权衡,就能够发现在当下情景中那些似乎最接近于满足自身所有需要的行为过程,不仅能满足即时的需求,也能满足长远的需求。7.对自己的评价源于内在,做一个独立的人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的价值不应该跟别人相比,不需要由别人来肯定,别人做出的评价不应该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人际关系应该尽量远离判断和评价,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应该在于自己。问问自己,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够足够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够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清楚地区分我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气馁,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依赖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我的内在自我是否足够坚强,从而不会被他人的愤怒所摧毁,不会被他人的依赖所控制,亦不会被他人的爱恋所束缚,而能自觉体验个人独立于他人存在,具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权利?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实自我?能够给他生存的自由?只有我们能够自由自觉地感受个人独立自主的力量之时,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因为这时我们已经不再担心会失去自我。成为一个独特的、为自己负责人的人,会使人体验到力量感以及与承担责任伴随而来的不安感。自由地成为真实的自我是一种令人恐惧的承担责任的自由。负责任的自我导向意味着个人要做出选择——然后从选择的后果中学习。——————————————————————————————通过以上的改变,我们将得到美好的生活,使人的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会更加轻松自如,因为我们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掩饰。我们能把焦点集中在眼前的实际问题上,而不是花费时间精力去证明我们是道德的,或前后一致的。我们能够运用我们所有的创造性的想像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徒劳地进行心理防御。我们能够开放地推进我们自己的利益,也推进对他人的共情关心,并且让这些相互抵触的愿望找到一种对我们来说可以接受的平衡。我们可以在我们的领导者的位置上自由地变化和成长,因为我们不会被那些我们曾经是什么、我们必须是什么、我们应该是什么的僵化观念所束缚。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恐惧会减少,这是因为别人会很少怀疑我们的外表后面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通过我们自己的开放性,我们会使他人产生开放性和现实性。

很庆幸能接触这本书

我自己是学艺术的。但是对艺术的东西找不到头绪。反而在罗杰斯这本个人形成论里面,找到我觉得很能对话的东西。这是一本普罗大众都能看的书。门槛不高。而且因为观点比较乐观而容易让我接受。它的确支持了我大胆向自己内心探索,成为我找寻自我的一股动力。我推荐给对自己内心充满疑问,很想了解“我是谁?”这个命题的朋友阅读。它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只是给你开了一扇非常有意思的门。


 个人形成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