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论》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个人形成论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ISBN:9787300057262
作者:卡尔・R・罗杰斯
页数:422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3页 - 体验潜在的自我;The Experiencing of the Potential Self

这是一种转折;在任何有深度的治疗中,这种转折几乎总会发生。我们可以概括地总结当事人的这样一种感受:“我本来是想到这里来解决某个问题,可现在我发觉自己在体验我自己”。而且这种转换,这样的当事人通常会伴有一种理性的自我批评,觉得这种体验是毫无道理的,可是在情感上又觉得这种体验让人“感觉很舒服”。
关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做出结论:治疗过程采取的一个基本取向是,自由地体验有机体的感觉和内部器官真实的反应,而不要过多地企图去把这些体验和自我联系起来。与这种治疗取向相连的基本信念是:这些材料既不属于自我,因而也就不能组织到自我中去。在治疗过程的终点,当事人终于发现,他可以存在于经验本身,而容忍经验的多样性以及表面上的矛盾冲突;他可以用他自己的经验表现他的自我,而不是试图把一个自我表述强加给自己的经验,从而把不符合这种公式化表述的经验从意识中排除。
附上英文原文,有两三处意思还是稍有差别的:Here is the shift which seems almost invariably to occur in therapy which has any depth. It may be represented schematically as the client's feeling that "I came here to solve problems, and now I find myself just experiencing myself." And as with this client this shift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he intellectual formulation that it is wrong, and by an emotional appreciation of the fact that it "feels good."
We may conclude this section saying that one of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s taken by the process of therapy is the free experiencing of the actual sensory and visceral reactions of the organism without too much of an attempt to relate these experiences to the self. This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he conviction that this material does not belong to, and cannot be organized into, the self. The end point of this process is that the client discovers that he can be his experience, with all of its variety and surface contradiction; that he can formulate himself out of his experience, instead of trying to impose a formulation of self upon his experience, denying to awareness those elements which do not fit.
基本的意思是经验即自我,而不是先对自我做一个定义,被定义束缚,否认以往的一些经历。类似《影响力》中提到的承诺对人的影响啊!因为承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这些新的经历不又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么?
感觉就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啊;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对各式各样的自我的接受,而不是只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隘的概念之中。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5页 - 助益性的人际关系

表达一种对我的真实体验的真诚与透明;
表达我对于他人的热情接纳以及他的独立个性的欣赏;
表达我如同他自己一样感知他的世界的一种敏锐能力;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96页

还有什么因素是真正起作用的?那就是意识的增长。在治疗中,当事人在普遍的体验中增加了丰富性和对他的体验的---对他感官的和内部器官的反应---无歪曲的意识。他停止或至少减少了在意识中对体验的歪曲。他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正在产生体验,而不仅仅是在通过概念的过滤而彻底筛除之后她能允许自己去体验的东西。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2页

“自由是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内心的自由感是无法掌控的。能紧紧抓住的只有恐惧,以及基于恐惧产生的种种妄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9页

:“治疗师温和适度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可以说处于某种中间状态,既没有明显的助益,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害处。”
如果因为我真实的分享而让对方受伤,那一定是我处在了一个狭隘的地方看这个问题。这给予了我们扩展自己的机会。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页

罗洛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47页 -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清楚地区分我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气馁,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依赖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我的内在自我是否足够坚强,从而不会被他人的愤怒所摧毁,不会被他人的依赖所控制,亦不会被他人的爱恋所束缚,而能自觉体验个人独立于他人存在,具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权利?只有我能够自由自觉地感受个人独立自主的力量之时,我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因为这时我已经不再担心会失去自我。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0页

“我如何治疗、治愈或者改变当事人?而现在我开始用下面这种方式来提出问题:我怎样为当事人的个人成长提供一种有用的人际关系?”
作为咨询师,我只是当事人的资源之一。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9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99页

不知是肚子还是蝗虫的,反正最后到我的手上了。在最绝望,最痛苦的时候他们给了我这本书,也没有心情好好地读下去,今天我的心情平静了,终于可以安静的阅读和思考了。此书给我帮助不少,还在继续阅读中...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48页

我还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我是否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私人世界,而丝毫都不想进行评价和判断?我是否能够做到十分敏感,在他的世界里行动自如,而不会践踏在他看来非常珍贵的意义?我是否能够准确地意识并捕捉他的经验的意义,不仅是当事人已经明白意识到的,还有那些隐含不显、朦胧隐晦甚至以为是混乱无序的经验的意义?我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扩展我的理解的范围?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4页

“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8页

有些人也许会说这有点像是一个奇怪的发展趋向。对我来说,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当我接受自己真实的存在时,我就会发生变化。我相信我已经从我的来访者那儿以及从我自身的体验中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只有彻底地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现有存在样式。那时,变化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0页 - 第三章 助益性的关系特点

我从自身经历认识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清楚地区分我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独立自主,因而不会因为他人的抑郁而气馁,不会因为他人的恐惧而害怕,也不会因为他人对我的依赖而感觉会有灭顶之灾?我的内在自我是否足够坚强,从而不会被他人的愤怒所摧毁,不会被他人的依赖所控制,亦不会被他人的爱恋所束缚,而能自觉体验个人独立于他人存在,具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权利?只有我能够自由自觉地感受个人独立自主的力量之时,我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因为这时我已经不再担心会失去自我。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50页

如果我能是人际关系尽量远离判断和评价,我就越能是对方达到一种境界,即了解到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都在于他自己。
假如在我与他的对话中,我把他当做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个无知的学生,一个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或一个精神变态者来对待,那么在两人的关系中,我的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都会限制他成为可能的那个人。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6页 -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助益性关系可以定义为:某个参与者意欲使另一方或者双方发生某种变化,使个体的潜力更多地得到欣赏,更多地得到表达,更好底发挥作用。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1页

“别人做出的评价对我来说不是行动指南。”
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外在的人,内心充满着对自己深深的失望。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50页

耶路撒冷大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 布伯有一句格言:“肯定别人!”这句话在我看来特别意味深长,他说:“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他,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现在就能得到完善,能够发展。”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4页 - “我是这样一个人”

这一章从<若干重要体会>开始精彩,主要内容是作者三观总结,清晰有力,化简如下。
1. 从长远来看,表里不一的行为没有益处。出于自我防御机制,表面行为与实际感受背道而驰,毫无益处。
2. 理解自己/他人就是把自己/他人的感受、态度和信念(无论正面与负面),作为他真实而且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实接纳下来。
3. 只有彻底的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才能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
4. 越向自己的真实和他人的真实开放,越不可能有一种去操控一切的冲动,越尊重生活的复杂过程。越单纯的希望成为自己,希望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及他人内在的真实,反而越有可能激发与你有关的人的变化。(参看3)
5. 我信任我的整体性经验(直觉)。
6. 事实是友好的。无论暂时它令人多么痛苦,事实永远是我的朋友。每一点事实都会引导我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
7. 我自身的体验是确定性的试金石,体验越原初,权威性越高。因为体验随时都可以用一种更基本的方式被检验。
8. 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最个人化、独一无二的东西得到分享或表达,就可能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9. 每个人最深层次上都有强烈的积极倾向。个体越被充分的理解和接纳,越容易摒弃他用来应付生活的假面,露出这个倾向。
10. 生活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时候,它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体验这个过程令人陶醉,也让人感到害怕。如果能让经验之流带动我朝向未来,朝向我仅仅朦胧意识到的目标前行,我就会处于最佳状态。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63页 - 第二篇 助益性的人际关系

在所有有机体和人类的生活中,显然他是一种迫切的要求——扩展,延伸,自主,发展,成熟——表现并激活有机体的所有能力、增强有机体或者自我力量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深埋在心理防御的一层又一层的硬壳之下;它可能隐藏在精致的面具之后,这种面具是对自我实现倾向的否定与拒绝;但是,我相信它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并且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得到释放和表现。
这种面具的建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如果我能主动创造这样一种关系:
表达一种对我的真实体验的真诚与透明;
表达我对于他人的热情接纳以及他的独立个性的欣赏;
表达我如同他自己一样感知他的世界的一种敏锐能力;
那么,关系中的双方将会:
体验并理解他自身中先前被压抑的东西;
发现它自己变得更完整,更有效的发挥技能;
变得更像那个他希望成为的个人......如果我能够与我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使我能够敏锐地觉察并接纳我自己的情感,那么我就十分可能与他人形成助益性的关系。我努力想要弄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在各个方面接纳他,我通常会发现,原因在于我自己被她的某些情感吓倒了,因为某些威胁而感到恐惧。他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最重要由他自己来负起责任,无论多少外在的评价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1页 -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与此密切相关的下一个问题: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无论他诚实或奸诈,幼稚或成熟,悲观绝望或傲慢自大,我都能够给他生存的自由吗?也许,我觉得他应该听从我的建议,保持对我的依赖状态,或照我的样子塑造他自己?在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法尔森(Farson)的一个有趣的小型研究。他发现,自我调节较差、不太胜任的咨询师往往会诱导当事人与他保持一致,而他的当事人也倾向于模仿他的样子来行事。作为明显的对照,自我调节较好而能力优异的咨询师能够耐心地与当事人通过多次晤谈进行互动,而不去干涉当事人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的自由。作为一名家长、管理者或咨询师,我个人乐意加入后者的行列。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81页

她试探性的,不无歉疚的达到了这样的一种了悟,即她已经变得能够喜爱 欣赏 赞扬自己。此时,当事人会产生一种自发的,轻松地愉悦感,一种原初性的生之乐趣。
这是一种与人类有机体,与新生儿同源共生的东西,是我们成人在扭曲的发展过程中丢失了的东西。
治疗的目标是要推动这样的一种趋向,即让个人充分的体验自己所有的反应,包括感受和情绪,使之达到意识的自觉。一旦发生这种趋向,当事人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正面的喜爱,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 充分发挥机能的个人的由衷的欣赏,这正是治疗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5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2页

“助益性关系的特征是真诚透明,......是接纳,......是深入的共情理解,这种共情理解能使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私人的世界。”
与你坐在一起,此刻,我不是作为一个咨询师来与你交谈,而是一个对生活带有警醒的人坐在这里。疗愈发生你的生活中。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1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0页


在读书小组里同读《个人形成论》
读这本书是从中间参加读书小组开始的,所以一直没去找机会看前面的内容.只记得读到了罗杰斯描述自己的生活.今天看到了这后面的部分.感觉到罗杰斯在整本书中一直在谈到的接纳,接纳和理解自己,接纳理解他人,接纳理解来访者这几方面的先后促进.在我看来,他在说这几方面的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或许这也是我眼中映射到的罗杰斯,是我在探索着的自己那部分.如今觉得这些文字是那么的厚重,耐人寻味,需要时间的打磨.我希望自己早上能看完第一章,却发现是个难事.每一句话都引发我想去理解和体会的兴趣,让我不得不放慢进度,放弃规划.想到我认可却还未能深入的人本主义,想到我最近迷茫中带着的紧张和担心,想到我心里放不下的思绪.接纳和成长,我在进行中蜿蜒,屈伸着.于是,我读不下去了,消化不了那么多重要的,发人深思的字字句句.我暂停下来.

放下书的我想到了我们的读书小组如何保证读书小组的持续性?为什么要保持读书小组的读书性? 这两个不同的问题的展开萦绕着我.我想在这里试图说清楚我想到的.

读书小组的持续性需要大家的参与.参与中有很多方面.在读书小组中,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什么样的成员呢? 当我还是一个普通组员的时候,我更随性的选择我的时间,精力是否投放到读书中,听读书,听讨论,上去发言.我想参加就交费,不想参加就不预留时间,这样是可以的,所有的动机也无需讨论和面对,随意去做,没有心里负担.自由的选择,我觉得很好.我从未思考过关于读书小组的方向,大家的发言是否在读书这个层面,还是在成长这个层面.读书和成长的差别又是什么,我们读书小组为啥要区分这个,有什么局限和影响等等。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去理解读书,去呈现那些被碰撞出来的感受.被接纳的,被否定的,被理解的,被质疑的那些方方面面。内心天然会出现判断,自己的表现有没有影响大家读书进度,是否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而不是判断自己在读书还是在成长。可以说有关读书小组的持续性即认可不认可,参与不参与也是在凭感觉认识的状态中自然发生的。当我想到去做作主持人时,我很清楚我的目的是让自己不失去一块儿乐土,能学学让人费解的罗杰斯,能让自己在这条路上站远一点,运动起来,到底罗杰斯是怎样的人本呢,他的书太难读了,有些伙伴,多些动力,这就是我的初衷。而婷婷不在主持了,那么我还想参与该怎么办呢?拿下接力棒。当时,刘老师和我谈到方向性的问题时,我是有些醍醐灌顶的,有些没有想到的问题成了问题,我该如何把握,是要符合刘老师那些我没有考虑过的态度呢,当时的我没有经验只有些概念。之后,我是在发生中逐渐感受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大家心目中是怎么样定义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我的。我知道一直带着的想知道答案的心情是在逐渐变淡,和稳定的。它稳定到了什么程度,我无法评估。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要分辨读书和成长的难度,作为一个主持人的角色或许有义务要分辨和维护大多数人的目标达成什么的,在活动中带着我不太会说很多判断性的观点,我怕那些随意的判断影响大家的心态,大家对我的认可,怕伤害到伙伴等等,作为一个主持人又要顾及其他人是否需要主持人的参与和决定什么的。那些内心的发生就具体复杂起来了。所以,我现在依然是不通畅在这里,作为主持人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我的体会和作为都是很慢很不清晰的。而这些的表达我还需要不断上升起来的动力去推动。
而今天早晨的读书中,我产生了一些更明确的倾向性,那就是读书小组定位于读书是十分必要的。罗杰斯虽然不在组里,确实最重要的一位成员,他书中的部分我们没有读到位之前,没有深入之前谈罗杰斯,谈人本是轻薄的,谈成长太早。如果讨论太多成长的话题而错过了著作的精华,我觉得很可惜。而到位的概念是模糊的,我想在只有一步一步深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体会到的罗杰斯,“到位”标准不同的罗杰斯会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探讨我们自己,这是让人向往的。我觉得今天我有些清晰了成长团体和读书团体的不同,这不仅仅体现在地面还是网络,体现在老师的参与和陪伴的参与等差别上,更重要的是我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我要真正读到罗杰斯的书。不知道是我的期待还是很多伙伴和我一样考虑,我希望能以这样的目标建设我们读书小组的团队,希望和同路人相互陪伴。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5页 - 第一编 从个人的角度说话

后来我开始真正了解了大学和研究生院......我们一伙人感到我们被灌输进一些思想,然而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自由探索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并独立发现它们会导向何方。
我越来越发觉自己要在未来的人生中尽可能避免以下两种导向:一是没有目的的盲目努力,而是出于内心恐惧的行动无力。
我发现,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试图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行事,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毫无帮助,毫无效果。
人的形成的过程,是本我与超我的不断平衡的过程。
我们只有彻底地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现有存在样式。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等于不抱怨,而在于认清事实并勇于改变。
真正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富有意义,因而令人神往。......真实的人际关系趋向于变化而不是保持挺直不变的固定状态。
自己对人际关系的不善经营,是否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慵懒,或者是一个习得——从家里人对朋友的态度上。
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敞开心灵的渠道,使他人可以借此把他们的感受,他们私密的直觉世界传达给我,我感到很有意义,理解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我希望减少我和他人之间的隔阂,以使他人能够——如果他们愿意——更充分地展现自己。
为什么社交媒体的出现反而使得人与人的距离更加疏远?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应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展现自己。
当我尝试着聆听自己,聆听发生在我身上的经验时,当我尝试把这同样的聆听态度更多地传达给另一个人时,我就越发地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如果我们每个人愿意做真实的自己,......他会发现不仅仅是他自己在变化,而且与他有关系的人也在发生着变化。尽管令人经历痛苦,学习能让我们以更为真实因而也更加令人满意的方式看待生活。.....个体越被充分的理解和接纳,他就越容易摒弃那些他一直用来应付生活的假面具,就越容易朝着面向未来的方向改变。
也许很多行动之所以没有做或者没有持续,就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吧。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3页

“事实”是友好的。
真相是友好的。事实有时也是我们解读出来的。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8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4页

“个体越被充分的理解和接纳,他就越容易摈弃那些他一直用来应对生活的假面具,就越容易朝着面向未来的方向改变。”
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个人只要活着,自然有一个内在成长动力促使他向上。没有成长倒是一件值得好奇的事情。发生了什么阻碍了个人成长的进程?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9页

有可能深度治疗,或者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治疗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当事人必须发现,充分接纳另一个人的关心,接纳治疗是对他的积极情感,对于自我的体验并非是伤害性的。
我能够容许别人来关心我,而且我内心充分接受那种关心。这样,我就认可我自己对他人的深厚关心和真诚关注。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3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7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0页 - 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

我可用一句话来陈述这个总体的假设: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那么对方就会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的能力,同时,也就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页

它要说的是来访的当事人,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坐在我咨询窒的桌子的另一边,为成为一个真正的他这个自己而苦苦挣扎,同时又极其害怕成为自己——他在努力体认他的经验的实质,努力想参透那种体验本身的意义,但是又对这种期待充满强烈曲恐惧。这本书是写我自己的,我作为一个咨询师,与一个来访者坐在那里,面面相对,尽我所有的能力,试图深刻地、敏感地参与到他的自我挣扎之中。它是写我的,写我试图感知他的经验,以及这种经验对他来说所包含的意义、感受、体验、滋味。它写的是我自己,写我的一种无奈和慨叹,即在理解当事人时人类容易犯错误的倾向,慨叹仅仅因为一次偶尔的失败,当事人就会把生活理解成它现在似乎一成不变的样子;慨叹失败就像沉重的物体,穿过错综复杂的、微妙生成的成长之网落下来。它写的是我自己,写我像助产士迎接新生命那样为一个崭新人格的诞生而欢欣鼓舞;写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注视着一个他人,一个他人的自我,显现成形;写我亲眼目睹一个我参与其中而且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个人的诞生过程。它写的是当事人和我自己,我们惊奇地把那显然贯穿所有经验的强健而有秩序的力量,把那看起来深深地植根于宇宙中的力量视为一个整体。我相信,这本书写的是生活,在治疗过程中生动展示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在治疗过程中为个人的成长提供契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盲目而巨大的、有时是破坏性的能量,可以由于其趋向成长的冲动而展示出来。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47页

“我们常常担心,如果让自己自由的去体验对另一个的积极情感,我们也许会陷入他人的圈套。这里情感可能会对我们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可能会因为信任他人而失望,这些后果会使我们心存恐惧。所以,我们倾向于跟他人保持距离——逃避于事不关己的疏离感。一种‘职业化’的态度,一种非人性的关系。”
职业是美好的,职业腔很令人讨厌。
“只有我能够自觉自愿地感受个人独立之主的力量之时,我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的理解和接纳他人,因为我已经不再担心会失去自我。”
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但不意味着我与别人不再产生链接。相反,是与他人在更深处相遇时,我不再恐惧。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5页

“我感觉,如果我能够让经验之流带动我朝向未来,朝向我仅仅朦胧意识到的目标前行,我就会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样,在随着我错综复杂的经验之流一起漂浮的过程中,在试图对它永远变化复杂整体所作的理解中,显然不会有什么固定不动的点。如果我能这样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很显然,我就不会持有什么封闭的信念体系,持有一套毫无变化的规则。对我的经验不断变化的理解和解释会指引着我的生活方向。生活总是处在变化形成的过程之中。”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0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6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56页

广播和电视广告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播音员的声调是“装出来的”,他是在演戏,说着自己毫无感受的事情,这是不够真诚透明的一个例子。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了解我们以某种方式所信任的那些人,因为我们感到他们就是真实的存在,而不只是一副客气的或者职业化的面具。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9页 - 第三章 助益性关系的特点

他们(来访者)指出,可以解释他们身上发生变化的态度因素有:对治疗师的信任;得到治疗师的理解;能够独立做出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他们认为治疗师最有助益性的做法是澄清并诚恳坦率说出当事人朦胧而模糊的感受。
在治疗关系中,哪些因素是没有帮助作用的呢?无论对于哪种取向的治疗师,当事人的看法高度一致。治疗师的态度)例如缺乏对人的兴趣、表现出疏远或距离感以及表现出过度的同情,都被看作是无益的。
关于治疗的方法,这些当事人认为,治疗师对他们的个人决策给予具体的建议,或者过分强调过去的经历而不是眼前的问题,都是毫无益处的,他们还认为,治疗师温和适度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可以说处于某种中间状态,既没有明显的助益,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害处。
形成助益性关系的因素:能够理解当事人的意思和感受;敏于感受当事人的心态;不导致过多感情卷入的热情和兴趣。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4页

治疗过程采取的一个基本的取向是,自由的体验有机体的感觉和内部器官真实地反应,而不要过多的企图去把这些体验和自我联系起来,与这种治疗取向相连的基本信念是:这些材料既不属于自我,因而也就不能组织到自我中去。在治疗过程的终点,当事人终于发现,他可以存在与经验本身,而容忍经验的多样性以及表面上的矛盾冲突;他可以用他自己的经验表现他的自我,而不是试图把一个自我表述强加给自己的经验,从而把不符合这种公式化表述的经验从意识中排除。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7页

我们一伙人感到我们被灌输进一些思想,然而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自由探索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并独立发现它们会导向何方。我们想学校行政部门请愿,要求允许我们成立一个可以得到学分的研讨班,不需要教师作指导,课程根据我们自身的问题来设置。可想而知,学院被我们的请愿搞得不知所措,但是他们竟然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唯一的条件是,出于公共机构的利益,一个年轻讲师将会在研讨班旁听,但是他不会参与我们的讨论,除非我们希望他积极参加。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2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97页 - 第五章 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

换一种方式说,如果人不是完整的人——当他的意识否认他的各种经验时——那么的确,我们实在有太多的理由为他和他的行为担心,就像现在的世界形势所证实的那样。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他就是他的有机体的全部,如果他的意识体验,人的根本属性,在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他就会是可以信赖的,他的行为就会是建设性的。人性并不一定之规,不会总是一致趋同。人性将会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会是社会化的。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2页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0页 - 个人形成论

罗杰斯总结他55年的婚姻生活,他说,“我对我们婚姻能做的最深刻的陈述是,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获得成长。”
  罗杰斯当初追求他的妻子海伦时,分隔两地,他给她写了很多热烈的信。1924年,他们结婚。说到他们的新婚生活,他写道:“我和海伦决定一起到纽约去,这样可以共同成长。我们在纽约找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公寓,自己进行了布置,并彼此深深相爱。海伦选择了一些我的课程,而我则向她学习艺术。我们一起讨论都很喜欢却没钱买的书,没钱看的演出。我们在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所有方面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她有一份兼职,而我一般周末去打工,不过我们仍然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我们一起分享观点、兴趣和感受。对婚姻毫无经验的我们,过着快乐浪漫的时光。”
  
  在他们5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真诚地相爱着。1979年,海伦弥留之际,罗杰斯写道:“当她几乎处于弥留之际,我陷入了完全无法理喻的狂乱之中。当我像往常一样到医院去喂她吃晚饭时,我滔滔不绝地向她倾诉我是多么爱她,她在我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她在我们漫长的共同生活中起到了那么多积极作用。我自己以前也对她说过这些话,但那晚我却是怀着前所未有的爱情。第二天早晨她就非常安详地去世了,我一直握着她的手。”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17页

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他。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31页

“...这种对当事人经验变化的方方面面的接纳态度,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使得他感到温暖和安全;而作为当事人,收到他人喜爱和珍视的这种安全感在助益性关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注意:不要让这种安全、舒适成为咨询师的枷锁。它是自然达到的。
“敏感的共情”
敏感的关注到在关系中产生的不舒服,然后表达出来。

《个人形成论》的笔记-第24页


 个人形成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