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沉浮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5
ISBN:9787541104558
作者:(美)弗克斯·巴特费尔德
页数:551页

作者简介

此书根据1986年10月伦敦第三版译出
引子 第一印象
第一章 人家叫我“洋鬼子”
第二章 大家生活在单位里
第三章 级别后面是什么
第四章 关系、后门——铺天盖地
第五章 一本难念的经
第六章 男男女女这样相爱
第七章 妇女顶了半边天
第八章 啊,两亿青少年
第九章 听话,乖孩子
第十章 他的爸爸是将军
第十一章 固守家园的亿万农民
第十二章 工人捧着铁饭碗
第十三章 古话说:衙门八字开
第十四章 卫东的彷徨
第十五章 有一位雕刻家
第十六章 情报·交流·小道消息
第十七章 密不可宣的种种机密
第十八章 西部劳改营
第十九章 人们盼望法制
第二十章 必然要走下去

内容概要

作者50年代后期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中国史,60年代初到台湾从事博士论文考察和进修汉语,以后10年先后任《纽约时报》驻台湾临时记者、驻越南和香港特派记者,期间发表有关白宫和越战内幕的专著,获1978年普利策新闻大奖。他自1979年初至1980年末任该报驻北京首席记者,在此期间,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采访了工农兵学商各界人士,对我国遭受文革浩劫后的百废待兴局面感触尤甚。离任回国后历时一年有余著成此书,于1982年在美国问世,随后风靡欧美,备受西方读者欢迎,对一般群众的影响也较大。


 苦海沉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前些日子捡了本书,说捡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我是花5元人民币买的,但粗粗翻看了部分内容之后,我便认定旧书店老板开出的价格与此书的价值而言实在约等于是白送的。 此书封面设计很糟糕,背景色沉重阴暗,书名用斗大的四个字排出:苦海沉浮,封面上的所有文字均斜向排版,很有惊悚感,像八十年代末国产三流警匪电视剧片头,又或者像我读中学期间流行一时的种种来自公安战线的纪实报告文学,总之,如果不是封面上还有一行副标题及研究专著、美国记者等字样,我大概就将和它失之交臂了。后来注意了一下出版年代,1989年,难怪!封面设计差之外,此书的印刷用纸张也不好,显得较没档次,好在看了几天下来,没发现什么错别字,说明印刷质量还是中规中矩。此外必须要指出的是此书的中译者很牛逼,相当有功力,翻译得非常好,遣词及行文较比某些中文原创文本看起来还要赏心悦目。说实在的,虽然我译作看得不敢说多,但也看了一些,要论近几年看过的译作中看得酣畅的,也就项星耀的《往事与随想》和这一本了吧,有些译作翻得那叫一个逼仄,得边看边吃冰,不然搂不住火。 此书作者系《纽约时报》首任驻华(PRC)首席记者,包德福,就读哈佛时受费正清教授点拨而开始研究中国问题,1960年代起先后任《纽约时报》驻台湾、越南、香港特派记者,期间发表白宫与越战内幕的专著,获1978年普利策新闻大奖,1979年起被派驻在华两年,离任回国后于1982年在美国发表本书。 关于本书及其作者,上网google了一下,除了在http://cn.qikan.com/Article/sjzs/sjzs200822/sjzs20082213-1.html这个页面中看到一段评价以外竟然毫无线索,现将这段“宝贵的评价”原文拷贝粘贴如下:《纽约时报》记者包德福在1980年初来华常驻,专门搜集了大量中国社会的阴暗面资料,两年后出版了一本名为《苦海余生》的书,把中国描绘得一片漆黑,却连续两年成为美国的畅销书,连权威学者费正清都“颂扬”该书是“美国了解中国的里程碑”,“是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基线”。其对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这本书这几天我一直沥沥啦啦地在看,写的都是我刚刚八九岁时候中国社会的事与情,叫书里一讲,居然也搅的我当年那颗幼小心灵中的沉渣泛起。比如我一同学语文课本上的毛委员的面目不知被谁涂黑掉了,又不知是谁向老师告发,于是全班停课挨个接受盘问,那是我头一回领略到啥叫政治恐怖,是1978年的事。又比如有一次全校动员的消灭苍蝇运动,每个小孩子都随身携带苍蝇拍和苍蝇瓶,打死苍蝇就用针扎起来放到小瓶子里,每天放学前要检查战果,谁打死的最多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结果闹了一夏天,也没把苍蝇消灭完,我们班同学当时都特遗憾,说到这里我似乎还能闻到那年夏天弥漫在教室里的苍蝇瓶散发出来的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些事情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讲述此类发生在那个年代的种种荒谬,没经历过的人自然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可以扭曲到何种程度,而且不单是某一个方面发生扭曲,是方方面面都发生扭曲。通观书中对当时中国世情的陈述,包德福的触角差不多伸遍了各地各行各业各年龄层,谈到的问题则涉及家庭婚姻工作收入住房教育理想甚至性,貌似关于那个年代我能想到的社会问题书中基本都谈到了。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以“恶毒的用心”和“卑劣的手法”,拍摄了一部“反华影片”《中国》,有段时间我闲得发慌,认真研究过两遍,窃以为,如果说《中国》是对文革中的中国社会浮光中的一瞥的话,那么《苦海沉浮》这本书就是以文革后时代的中国社会为题材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全景式浮世绘。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对我这种从来一无所知一向大惊小怪生活在茅草屋的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骨子里脱离不了庸俗二字的乡下土鳖来说,书中很多赤裸裸的真相令人不安,甚至让我震惊—尽管之前我也道听途说了不少,但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看起来很像捕风捉影的事情,看完本书你会发觉白纸黑字证明的人们茶余饭后扯淡的不可思议之事竟然是真的。 如履薄冰的今日的我很难想象他们曾经反躬自省的程度如此之大。有时候会心理变态人格扭曲去感谢“文革”的发生才让这一切有浮出海面的机会,就像毛泽东老师数次感谢日本人侵略中国一样。 书中唯一一位表现体面笔墨不多但是充分展示谦谦君子风度的政治人物在80年代末迅速从政坛销声匿迹直到今天。
  •     十年前的暑假从外公老旧的书箱中翻扯出来的洋鬼子所撰写的“中国历史”,我从此走上了反X反XX的不归路。
  •     国外记者写的书都比较朴实。书中的记录,基本上是一个外国驻华记者眼中看到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各种不正常的现象。也许是由于自己出生在80年代,之前也了解过很多这段时期的历史的缘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段历史,你不能不为一个所谓的文明古国所发生的这些事感到不安和遗憾。中国社会中本来就存在很多“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文中出现的很多都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人物,他们的悲哀、喜怒哀乐无不充满悲剧。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再现在看来很难理解,甚至会让人感到愤怒。可这就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不敢说这本是是那段历史的真实记录,但是也应该离历史的真相不远。一个不会反思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很多这样的书渐渐无人问津,是不允许出版也好,还是大家不愿意去回忆。历史总在那里,我们永远无法抹去中国历史上那段不光彩的记录
  •     大学时从外公的书橱里翻出来的,再寝室放了两年都没看,直到有一天,认真看了几眼,就没再放下,一口气读完。 巴特菲尔德对文革后中国的了解实在太深入了,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的中国人。 这本书写于1982年,1989年在大陆出版,此后没见到再版,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真的很幸运
  •     震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