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套装)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115402175
作者:吴军
页数:568页

作者简介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上册主要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下册作者则以半游记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访十多所英美名校,既让人如身临其境,又通过一个个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名校的特点。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上册目 录
I 序言1
V 序言2
X 前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1 第一章 大学的概念
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每个人都知道大学这个词,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去深究它的含义。
在我看来,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研究的中心,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第一节 大学的历史
1.1 古代大学的雏形
1.2 近代大学的诞生
第二节 精英教育
2.1 高等教育的目的
2.2 大学里研究的兴起
第三节 最好的大学
第四节 办学的理念
4.1 理念的力量
4.2 学生眼里的理想大学
39 第二章 两类大学,两种高等教育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办大学和管理大学上喜欢认死理,他
们一般坚持一种理念,而且一坚持就是上百年。
因此英美名牌大学都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而不是按照某
一些指标和公式排出来的。那些总想面面俱到,全面赶
超的大学,反而会因为长期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办学理念,
而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节 纽曼式的大学
1.1 约翰·纽曼与《大学的概念》
1.2 大行之道
第二节 洪堡体系
2.1 普鲁士高等教育的奇迹
2.2 洪堡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美国近代大学的兴起
3.1 吉尔曼缔造美国研究型大学
3.2 艾略特改造哈佛
3.3 美国兼顾通才和专长教育
62 第三章 我的大学经历
我的大学历程特别长,所读的专业换来换去,而且求学
的过程并不顺利,中间不断地被打断不说,还经常遇到
坏运气。但所幸的是,虽然我没有很多人跑得快,但是
我能还坚持走得比较长远,当大部分人不再花主要精力
读书时,我还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或许真是因为有着这
么复杂而漫长的读书经历,才是我终于受到了纽曼所推
崇的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精深的专才
教育。
第一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1 初入大学的困惑
1.2 清华的课程教育
1.3 课程之外的收获
第二节  衣带见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1 走出象牙塔
第三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3.1 追求新的人生目标
3.2 世界一流是怎样炼成的
3.3 从巅峰到谷底
3.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6 第四章 剑桥和牛津
以剑桥和牛津所代表的传统英国式高等教育之精髓在于
它们的学院制,美国的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也借
鉴了它们的经验。学院制强调学生们相互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生活在一起成为了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过由
于资源的限制,在英国的大学里选择和更改专业并不像
美国大学那么自由。
第一节 剑桥大学
1.1 学院制
1.2 独特的教育和录取方式
第二节 牛津大学
2.1 牛津的历史
2.2 牛津的特色
第三节 英美大学的差异
126 第五章 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
在美国,一流大学大多是私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从
招生、教学,到科研和建设教授队伍等,诸多方面皆不
受政府影响,而是按照自己的办校理念行事,这与中国
的大学完全不同。在私立大学的管理上,教授群体、校
长和院长们,以及董事会,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这
是美国能够产生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之一。
第一节 教授治校的传统
1.1 美国大学的教职制度
1.2 教授治校的含义
第二节 私立大学管理的变迁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结构
3.1 复杂的现代大学管理结构
3.2 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分离
3.3 管理上的分权
第四节 美国私立大学的财务管理
4.1 私立大学收入的构成
4.2 捐赠的重要性
4.3 科研经费和其它收入
4.4 大学的财政支出
第五节 董事会
5.1 董事会的由来
5.2 各级董事会的作用
166 第六章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
— 并不公平的竞争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过程相当复杂,但是,对学生的学
业、全面发展以及特长的要求,则是私立名校的共性。
不要单指望功课好就能被这些大学录取,要针对它们的
特点,从高中阶段甚至更早便要开始积极做准备。
第一节 对不公正现象的剖析
1.1  为什么大学录取时要照顾校友的
子女
1.2  美国著名大学的录取政策对各个
族裔都公平吗
1.3  为什么私立名牌大学都喜欢招特
长生
第二节 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2.1 早期针对犹太族裔的歧视现象
2.2 歧视对象的改变及其原因
2.3 富人子弟在体育上更占便宜
第三节 大学录取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3.1 高中的平均分GPA
3.2 标准考试成绩
3.3 AP 课程
3.4 特长
3.5 书面申请材料
第四节 申请过程
4.1 大学的选择
4.2 提前申请和正常申请
4.3 放榜和接受录取通知书
第五节 亚裔学生和家长所能做的努力
211 第七章 田园乡村里的常青藤名校(上)
—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和耶鲁被看成是亚里士多德式的本科教育的
典范,实行的是通才教育,非常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
的培养,并且给予学生在学业上充分的选择自由。它
们也被认为是培养预科生最好的学校。
第一节 普林斯顿大学
1.1 乡村里的名校
1.2 住宿学院制
1.3 无以伦比的本科教育
1.4 大学必须同时有大师和大楼
1.5 大学申请与奖学金
第二节 耶鲁大学
2.1 高危城市里的世界名校
2.2 耶鲁的精神—为什么要选择耶鲁
2.3 培养未来的领袖
2.4 耶鲁的校园—象牙塔和贫民窟
2.5 耶鲁本科教育的特色
2.6 知识的海洋
258 索引下册目录
I 前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1 第八章 大都市里的常青藤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地处大城市:费城和纽约,这使得学生的生活和大学所在的城市紧密相连,它们的教育理念和耶鲁、普林斯顿大不相同,这两所大学不仅务实,而且很接地气。
第一节 宾夕法尼亚大学
1.1 富兰克林的背影
1.2 沃顿商学院印象
1.3 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涯
第二节 哥伦比亚大学
2.1 大苹果纽约
2.2 富有特色的通才教育
2.3 自由的大学
2.4 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
47 第九章 标杆性的常青藤大学—哈佛大学
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对知识的渴望而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时才刚刚开始。
第一节 从教会书院到现代大学
1.1 教会书院
1.2 艾略特的遗产
第二节 校园和专业
2.1 美洲最古老的大学校园
2.2 住宿生涯
2.3 全方位发展的学科
第三节 奇特的录取原则
3.1 为什么进哈佛那么难
3.2 聚天下英才于一堂
第四节 上哈佛的意义
4.1 奇特的培养要求
4.2 传播真理,服务社会
4.3 亚裔的误区
89 第十章 世界上最好的工学院— 麻省理
工和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它出了多少了不起的科学
家和工程师,也不是为人类做出了多少重大发明,而是
它的黑客文化,因为这是年轻人创造力的源泉。年轻人
将来即使打算在法学、医学或者商业领域发展,从麻省
理工获得的带有创造力的工程训练,都将是受益终身的。
加州理工则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就是为那些准备得诺
贝尔奖的群体开办的。
第一节 麻省理工学院
1.1 麻省理工学院的初步印象
1.2 黑客文化
1.3 校园参观周(CPW)
第二节 加州理工学院
133 第十一章 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约
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不仅是西半球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而且
至今依然是全美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并且保留了浓厚
的科学研究风气— 科研从本科生开始。虽然,人们对
它的毕业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医生”,但是,它的好
专业并不局限在医学领域。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1.1 西半球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1.2 特色大学
第二节 住宿和校园生活
2.1 费用低廉的住宿
2.2 巴尔的摩的象牙塔
第三节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3.1 高度自由的选课制度
3.2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第四节 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
4.1 世界一流大学是如何做科研的
4.2 科研从本科开始
第五节 录取要求
177 第十二章 硅谷的摇篮—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有两点是世界上任何大学都比不了的,即它
是世界上那些伟大的科技公司的摇篮,以及具有最均衡
的一流学科分布。而要想做到这两点,远不是简单地开
办几个科技园,鼓励一下师生创业,或者引进几个大牌
教授那么简单。
第一节 充满传奇的大学
1.1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谎言
1.2 一波三折的办学过程
第二节 硅谷的支柱
2.1 从工业界获益
2.2 接地气的科研方式
2.3 技术直接变成利润
第三节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3.1 多元化的优势
3.2 大胆的科研改革
第三节 创业的孵化器
3.1 提供创业的目标
3.2 为创业开绿灯
3.3 对学生扶一把
3.4 营造创业氛围
213 第十三章 象牙塔般的文理学院— 卫斯
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
在中国知道女校卫斯理学院的人可能不比美国人少,因
为从卫斯理学院走出了一位中国第一夫人— 宋美龄。
卫斯理代表了美国一类优秀的大学,它们追求高质量的
本科教育,而不强调科研。
第一节 卫斯理印象
1.1 最美丽的校园
1.2 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
第二节 为什么选择文理学院
第三节 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226 第十四章 不在藤校里的藤校— 杜克大
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杜克和华盛顿大学都是特色鲜明的名牌大学,它们后来
居上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值得很多大学借鉴。对于
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
名气最大的大学。这两所特色鲜明、一向对亚裔学生友
好的大学,应该是很多中国优秀学子不错的选择。
第一节 杜克大学
1.1 超级校园
1.2 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
1.3 服务于社区
第二节 华盛顿大学
2.1 另一种康普顿效应
2.2 中西部的奇迹
247 后记
250 索引

内容概要

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与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吴军博士还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2014年回到谷歌,领导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2014年,他在硅谷创办了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公司。
吴军博士的著作《浪潮之巅》第一版荣获“蓝狮子2011年十大最佳商业图书”奖。《数学之美》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4中国书业评选年度图书,入选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及“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推荐书目”。《文明之光》荣获2014“中国好书”。


 大学之路(套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阅读《大学之路》的动机非常简单,一是因为作者吴军博士本人声名在外,负责他几本著作的编辑又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周筠女士,所以把包括《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在内的几本吴军的书都一并下了单。二是我私人对于教育类书籍的偏好。阅读关于学校、关于教育的书给人舒适温柔的阅读体验,提到宿舍、食堂、图书馆,就让人觉得是一个书香满满、又纯粹又洁净的世界。当然,这一点点肤浅的认识,还无法概括这本《大学之路》。很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形式上的美感。书中提到,在美国,稍微好一点的学生都“很能写”,学生们从中学起,就常常被训练一到两年进行大量的写作。吴军本人流利清晰的文笔,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是中文写就,大概及不上作者多年熟练的英文,但是本书的语言水平奇高,词汇平实,绝无卖弄修辞的行为,却蕴含丰富的变化和极强的表现能力。行文不仅富有工科生的逻辑思维,又有散文的节奏感。仅仅从语言上来看,就很精彩。从核心内容上看,两册书籍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认知和辨析,作者本人的海外受教育经历,以及英美各大代表性名校的分别详细介绍。为了令亚裔家长更了解英美名校的办学理念,也将有益于亚裔优秀的学生更易被欧美优秀的大学所接受,作者在第一部分花了很深的笔力来解决“到底欧美教育理念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当然,想讲明白这个问题足以写一柜子的书,这里作者提出,想判断一所大学是不是好的大学,要从教学水平、教学与科研条件、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有独特的教学理念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同时,他还打心底推崇古典大学精神,大学应该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的地方,是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来源。为了方便下文,他列举了大学的两种模式——纽曼体系和洪堡体系。纽曼体系侧重通才教育,相对来说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交流,要求学生从教授、从彼此身上学到新鲜的知识;洪堡体系更保守一些,注重专才教育,它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严苛而刻苦的训练下精益求精。这两种模式并不代表所有的英美大学都可以划分进这两个区域,事实上,作者更推崇大学本身独特的个性。他认为,只有几十年地坚持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一直做下去,一所大学才能常青,才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作者详尽介绍了英美各个大学的不同之处。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部分,每一章都值得反复深入阅读,简单概括一下是这样的:剑桥和牛津是贵族式的骄傲,普林斯顿大而自由,耶鲁多出政治人才,哈佛自由开放功课相对容易,麻省理工却需要刻苦努力疯狂刷成绩,但加州理工?那只为天才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服务。哥伦比亚活泼有趣,要想参与科研还要去约翰·霍普金斯,但是最赚钱的还是斯坦福。有趣的是,因为作者拥有工学背景缘故,在每一所大学都挺在意他们的建筑特色。这可能是不知不觉代入的专业眼光。书中还有很长篇幅,分析如何提高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率,也客观理性地分析了为何亚裔常年不受世界名校的待见。这些内容对于想申请国外大学的高中生和本科生而言,都非常有利。正如作者本人一再强调的是,申请大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还不是大学是否名气大、排名靠前,而是这所大学是否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和气质。美国一流大学注重的是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贯穿一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不是简单的一纸分数,而是终生的课题,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论是否身在学校里,都应该坚持进步,不放弃学习,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和能力去丰富自己的眼界。正如本书结尾那句话说的一样,“知识带来自由”。
  •     从美国呆了两个月,心里就长草了,有股去美国再去上个学的冲动,特别是被xiaohe的经历所鼓舞。201602月底回来,就买了一堆GRE的考试单词书,虽然回来一个多月,都没翻一页。读书就要选学校啊,突然想起来双十一在文轩买了吴军的大学之路,于是就翻出来看。上下两册读下来,对于美国大学多少有了点小了解,也间接知道了些美国文化。比如捐赠的意义,以及亚裔本身的性格文化对自身融入美国的制约因素等。吴军从书开头的序言,到结尾,都在强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教得再好,也不可能教会学生一辈子要学的东西。”挑大学也不要仅看排名,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即使上了大学,除了上课外,多参加课外活动,多与同学互动互相学习,也是极其重要的事。读大学,“我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时,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问题。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人,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学习。”吴军不仅自己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才能融入美国,并参与母校约翰霍普金斯的学校管理。最终决定人发展的,性格起了很大的决定性作用。他自己很早就领悟到,求人不如求已,自己都在努力地寻求机会,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予。当他有能力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帮助别人,给人机会。他强调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通才教育。“多去体验生命中不同的可能性。”父母终身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影响了吴军和他的弟弟,他的观念以及行动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子女。希望自己也能多看书,多学习,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再来影响周边,而不是把自己得不到的强加给他人。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之前读过吴军博士的科技史诗大作《浪潮之巅》,得知《大学之路》在2015年出版,早就想要买回来好好的阅读,只是一直没有下单。4 月 23 日的读书节,刚好碰上了亚马逊买 200 减 100 活动,一口气买下了 6 本书。也不知是处于什么原因,其他 5 本都已经读完了,就是迟迟不愿意读《大学之路》。或者是因为它厚,分为两册,将近 600 页。《大学之路》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这样的副标题让人不明则厉,并且深深的佩服。在中国人的眼里,很少会用「选大学」这个词,我们用的更多的是「考大学」,而且吴军博士指的是在美国选大学。吴军博士在书的开头就告诉读者:这不是一本报考指南,仅仅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介绍,并不会告诉读者那些学校的分数线是多少,也不会告诉读者那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书的前半部分重点讲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历程,书中提到西方现代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另外一种是洪堡式的专才教育。西方国家优秀的大学大多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尤其是那些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些优秀的大学在本科期间提供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实行洪堡式的专才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在本科阶段,时间有限,不可能对一个专业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学习,所以应该在本科阶段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提供素质教育。进入了研究生阶段,就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花在一个领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一直在琢磨自己的大学四年应该怎样度过?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想,去上课的路上想,逃课的路上也在想。终于,四年过去,我大学毕业了。毕业的时候在想,我大学四年是不是都废了,好像确实是废了,但是又不知道哪里废了。直到最近,我读完《大学之路》之后,我的疑惑似乎被彻底解开(其实并没有)。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们专业就开始上专业课了,基本就是上午上专业理论课,下午就开始动手做实验(其实就是怎么杀小白鼠)。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接触到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更让我不能理解的地方,作为一个医学院校,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类型非常的少,而且还都是医学相关的课程。很显然,这种教育模式既不属于纽曼式的通才教育,也不属于洪堡式的专才教育,准确来说应该是“中国式”教育。面对这样的高等教育环境,我们大家都能明白。只是吴军博士的这本书给了我们更多凌冽的思考,也算是送给即将步入大学新生的一份礼物。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Drugnotes」,原文链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学习的确永无止境
  •     如果五年前能读这本书,那该多好啊!
  •     英美精英大学其实各有不同,比如到普林斯顿给分会比耶鲁哈佛严,这三家比其他藤校更专注综合素质培养,而宾大哥伦比亚则更加务实,职业化程度会更高。亚洲人申请硕士会比本科更容易。
  •     可以吧
  •     大学最重要的不是学校本身,而是一群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学子。然而这样的大学少之又少,有生之年若能结识几个这样的朋友也算是无憾了。
  •     虽然只是一本介绍性的书,可以当作工具书来使用,但也能增长一些见识。
  •     吴军先生的书读过好几部了,都是很不错的。这一本是对美国大学的介绍性读物,是我很近没有触碰过的有关教育的题材,涨了知识,多了了解。也是当爹的人了,希望孩子未来的教育能够保持在正轨。
  •     吴军
  •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     吴军的个人经历让人浮躁的心迅速的沉降下去。就像开篇语吴军对自己女儿说的话一样,也许现在没有别人优秀,但别人不一定能走很久。如果一直能够保持持续的前进,不需要在乎当前的速度,也能够让自己有足够的成长。吴军老师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坚定又淡然,总是不急不缓地称述惊人的事实,没有任何吊人胃口的渲染,但是把一个事物最惊奇的一面切开来给观众看。由此看出角度远比雕琢来得重要,就像一块没有雕琢的好玉依旧比一块雕琢精美的石头价值要高。本书更让人惊讶的一点在于吴军老师的科研能力,能把教育历史从头到尾整理得如此的清晰,不知道下面是如何花费的功夫。也许看书的人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些点,但是对于写书的人来说,能够写下的文字都代表在作者心中是重要。就这点可以看出读者和写作者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深浅的不同。
  •     介绍美国名校及牛津剑桥各自的特点,建议阐述大学之大的奥义。文风慈祥。
  •     寒假买了很多书,每本都想读哈哈,不要贪心,看完了《律师之道》,下面来读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相信会给我剩余的大学时光带来不少启发!/2天的时间读完了此书,对于美国著名高校的发展理念与风格特质有了大致的了解,感谢有吴军博士这样的人笔耕不辍为国内的学子输送最新鲜进步的经验认知和外部世界的真实图景!
  •     吴军如是说:在教育子女上,我能想到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由他们的兴趣,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最大的影响在于家长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是否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     体验一下,书中几句话: 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而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时才刚刚开始。 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大学的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以通才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才教育为主的研究生教育; 荐读!
  •     为什么十五年前没有这样一本书呢
  •     非常非常值得一读。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永远不要放弃去和更好的人谈话。
  •     2017.3.2 1.这本书的前几章阐述了两种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和洪堡式的专才教育,并提出本科时应注重通才教育,研究生时则应注重专才教育(T型人才)。其他的几章介绍了十几所美国各具特色的顶尖大学。 2.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为自己从小到大所接受到的垃圾教育而叹惋。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积累专业知识,更在于培养一个人的思维、心智和对知识的渴求。反观中国的教育,我深深觉得我就是中国式平民教育(区别于上层社会的精英教育)的一个缩影。 3.所幸,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终生学习的信念。知识使人自由,追求自由和教育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虽然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我却愿做一个长跑者。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     结构简单清晰 把好大学的必要硬件软件条件都写的非常清楚。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大学四个作用的阐述 以及好大学应该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的核心观点
  •     有启发
  •     不错的科普书,用于了解顶级大学的情况
  •     很好的一本书,我复购了几次哦,送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读后都很有感触,文章的字体比较大,看起来比较舒服,分为上册和下册,虽然看起来比较厚,实际上是很容易看到,写的确实很赞很感动。
  •     16.10.15读完上册,吴军老师带你看世界系列,开眼界也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不错
  •     终于填完这个坑
  •     只有上册的欧美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值得去看看,下册也就是介绍了,没有留学需求的不值得看
  •     所以说每一所好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理解其精神并找到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找到了也不一定进得了。#知识使人自由#
  •     感觉最深的无论是纽曼式的博雅教育,还是洪堡体现的专才教育,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圈子,和同学讨论交流共同进步
  •     大学之路,(吴军)1,了解美国大学招生黑幕,不公平,大学与中国大学的不一样,看看未来自己的小孩是否有机会往这方面发展,不会后悔,孩子成绩越好,离开自己的可能性以及空间就越大,人还是希望小孩子比自己更好地生活,到底确是离开自己好,还是平凡地留在自己身边好?2,纽曼式的通才,还是洪堡式的专才适合自己?在中国还是洪堡式吧,起码可以混点饭吃。在美国名校,就可通才式的。知识使人自由。自己的一代无法在这些名校上学感受,就稍微从书中了解一下罢了,3,为什么要上名校?因为要与优秀的人同行;上不了名校,也没有关系,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一样可以笑到最后,因为好多人在半路中就慢慢放弃了,如果自己继续着,终有所得, 4,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学到老,活到老,5,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     吴军博士对教育和大学的理解非常受用。 也许美国一流私立大学距离我很遥远,但是通过这本书看到这些一流大学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学生的素质素养,至少清楚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该怎样提升自己、以及对待教育和学习该用怎样的态度。 书不错,书中的观点对我很有帮助,推荐
  •     这本书或许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下定决心要试试能不能读博了。
  •     对于选择美国名校应该很有帮助的,很棒的一本书!
  •     吴军的书读起来真是顺畅,了解到了美国的大学教育的特色和各所大学的差异性,很棒。
  •     每个想上大学之人必看之书。了解很多新观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坚持不懈。人生并不在于赢在起跑线!大学是优秀的青年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的地方,是年青人之家。推荐吴军博士这本书!
  •     倒没有太多启发性和知识性的内容,单纯积累了一些论据。
  •     我就是奔着吴军求学经历去的,本书让我看的非常过瘾。吴对人生成功规律的归纳让我很受益。 书中大部分篇幅都在介绍美国的各大名校,这部分内容对大部分人意义不大,因为我们普通人、普通家庭几乎无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就能实现顶级名校梦。但这才是公平,公平地几乎残忍。 另外,吴狠狠地黑了一把清华和中国教育,这很让人很解气! 总体来讲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     了解美国大学教育的启蒙书,一步步揭示了为何欧美大学如此厉害的原因。
  •     1.无论怎样,HYPMS都是美国最强的五所学校(喜欢YS);2.lifelong learning&deep learning很重要;3.最美三校PSC,下册是名校介绍;4.个人成绩总体趋势向好很重要;5.择校不仅要看声誉,学校特色(对应个人特质)地理位置经费来源捐款都是参考要点;5.作者早年的学习经历没啥参考价值,近些年国内高校力图向美看齐,只是步子迈的小,触不到根儿上,但较之以前还是有变化的;6.政府在教育科研上的大力投入仍是中国高校最大的竞争力。
  •     羡慕
  •     吴军的书文字并不美,但是内容很务实,我喜欢这样的风格~毕业多年,循着这本书的思想细品,相信你也会同意:所谓学习,的确就是这么个理儿~
  •     感觉内容网上都能看到...
  •     受益匪浅系列!!!
  •     吴军老师在约翰霍普金斯留学,后在谷歌工作,现在做投资人,并且参与约翰霍普金斯工学院的董事会,女儿梦华高中毕业选择学校,这些让吴军老师对于大学是什么,什么是好大学,美国的顶尖私立大学都是如何运作的,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不仅能了解学习顶尖名校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组织结构,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为什么美国私立学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这也是了解美国教育,了解美国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     考研路上,与优秀的人同行
  •     中学时有这书就好了,还好念的学校也不差。
  •     一本让自己爱不释手的佳作,读完真的很羡慕那些可以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同学,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书中的每一个学校在作者的笔下都栩栩如生,特点鲜明,写作功底也是非一般,从他的描述过程中也能看到下了很深的功夫:实地调研、采访、思考,博学有深度,也能感受到他对女儿的爱以及教育
  •     对教育的想法很不错,大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一生的学习和兴趣很重要
  •     可读性较强,仿佛作者带着我们走了一圈美国大学校园,感受不同的学校风格。
  •     喜马拉一吴军讲,比较好
  •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
  •     读完上册,对美国大学的一些理解是在网上论坛一些地方看不见的,不是作为一本升学指南使用,没有给你申请的实际意见
  •     看完真心觉得大学教育这一块中美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我们还根本没想办法追赶的样子…………大楼和大师都要有,在还没有普遍的慈善氛围和能力的情况下,大楼似乎很难…………大师么,呵呵呵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