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13560366
作者:[澳]黎南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荣获迪伦·托马斯奖、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小说家奖等重要奖项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卫报》《独立报》《芝加哥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澳洲人报》《悉尼先驱晨报》《时代报》《出版人周刊》等年度选书
◎一本穿越不同地域和历史, 以亚裔视角呈现跨文化精髓的短经典
——————————————
【内容简介】
在艾奥瓦参加作家工作坊的越南裔男子南,尝试挖掘父亲早年在越南的生活经历,并将父亲痛苦的记忆用作文学素材,此举加深了这对充满隔阂的父子间的羁绊与传承。之后的几篇故事,叙述者和视角在不同主人公与时间地点之间切换:广岛、纽约、艾奥瓦,哥伦比亚的贫民窟、德黑兰的街巷,澳大利亚的 小渔村、南海上岌岌可危的难民船,风度翩翩的诡异少年,上了年纪、孑然一身的纽约画家……最后回到叙述者的故乡越南。
黎南从亚裔移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移民的种种记忆、想象和经验。七篇故事,共同构建了一部关于回忆、痛苦和再生的移民多重奏。精致短小的结构,大师级的语言,发人深思的主题,所有这些元素在七个短故事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
【媒体及名人推荐】

黎南抒情的风格和饱含情感的笔触使得这本自传性作品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纽约时报》

黎南的小说中充满了危险和有趣的人物,这些故事总是在你的心还悬在半空中时戛然而止,合上书你忍不住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伊朗、澳大利亚还是哥伦比亚的村庄。
——《卫报》

黎南对于他笔下角色的同情心,以及他时而诗意时而令人揪心的写作手法,赋予了他笔下的众生相一种强大的内在感染力。开篇小说实在是一篇杰作……它不仅反思了父子关系,还反思了历史包袱以及幸存者经常传递给下一代的罪恶感与责任感。其余故事发生的背景遍及世界各地,展示了黎南刻画大量角色经历的惊人能力,令人拍案叫绝。
——角谷美智子,普利策评论奖获得者

这七篇小说雄心勃勃又充满自信,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的人物情感各异。黎南通过调查和想象,创造出一个跨度极大的幻想世界。但是他给自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以历史灾难背景下的多舛命运打动读者。
——乔纳森·潘纳(Jonathan Penner)《华盛顿邮报》

一本真正千载难逢的书……它有极为广袤的视野,深邃的同情和智慧,同时还有精彩的、令人嫉妒的语句。
——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 ,美国作家

将短篇小说带回了文学舞台的中心。
——凯特·肯尼迪(Cate Kennedy),澳大利亚作家

唯有一颗才华横溢的心灵方能构思、写出这样扣人心弦的故事。
——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n ),美国作家

这些精彩绝伦的故事,咆哮着、喘息着穿过我们这个已然疯狂的世界……黎南的小说叫人心碎、难以忘怀。
——胡诺特·迪亚斯(Junot Díaz ), 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黎南是个天才,作为一个作家,他必须——也终将——被人们所知。只要人们还读书,《船》就会拥有它的读者。《船》的洞察力和感染力是不受时间影响的。
——玛丽·盖茨基尔(Mary Gaitskill ),美国作家

寥寥几页就能知悉黎南的未来将满载荣誉。
——彼得·凯里(Peter Carey ),澳大利亚作家、两届布克奖得主

书籍目录

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
卡塔赫那
去见伊莉丝
哈弗里德湾
广岛
德黑兰热线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黎南(Nam Le) 越南裔澳大利亚籍作家。1978年出生于越南,不到1岁时便随家人坐船逃难到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2004年开始专业写作,参加美国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坊,曾任《哈佛评论》虚构类编辑。2006年发表处女作,作品被编入《2007年美国最佳非必读作 品》《2007年澳大利亚最佳小说》《2009年美国最佳新声》等。2008年,短篇小说集《船》出版,好评如潮,囊获诸多文学奖项和媒体好评,被翻译成至少14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黎南认为旅行与写作/阅读非常类似:以不一样的眼光见识不一样的事物、地方、情境和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玛里琳•鲁宾逊(Marilynne Robinson)认为黎南的出生背景使他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敏锐的感觉”,也给了他一种不同寻常的认同的能力:“他似乎从来没有从外部去看待它们。”
【译者简介】
小水 九〇后,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目前就读于同济大学哲学系,曾译有威廉·巴勒斯的长篇小说《瘾君子》。


 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宋薇棠澳大利亚作家黎南曾在一次访谈里说过,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种作家,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一种主要关注语言,常保持一种抒情心态;一种更多的是关注作品的谋篇布局,也即更加以未来作品结构为取向。黎南是以诗歌开始创作生涯的,他有着前者的灵,却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要做后者的心,所以他总是警惕创作冲动,不沉迷于浪漫抒情的想象,不使用过多的意象。于是,他笔下的世界集结成了这本短篇小说集《船》,而他就像一个人的鲁滨逊,小心翼翼地去远方冒险:通过七个精巧小短篇的叙述,从哥伦比亚到纽约,从德黑兰到广岛,从南美到北美,从欧洲到亚洲……看似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看似故事的背景一变再变,实则就像我多年前第一次读到黎南的小说《船》时一样,主人公在船上所度过的风风雨雨,坎坷与痛苦,绝望与无奈,以及在行文背后所展现的华丽而神秘的叙述手段,流淌的自我意识,细腻而精致的谋篇布局,还有那从一个国度辗转到另一个国度的颠沛流离与格格不入。黎南曾经的人生也是这样——生于贫穷的越南,后与家人一起逃难到澳大利亚。他从亚裔移民的身份出发,通过糅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记忆与时空,重构了那个族裔世界的悲凉与艰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那颗本该性灵于诗意的心,最终被一种沉重而深刻的矛盾所吸引,一叶孤舟,带着父辈们的记忆,从此独自追寻,只为登上那座也许可以找到答案的文化荒岛。这让人无端想到了另一位移民作家V.S.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一个小国,深受印度教的影响,后来移民英国,从此长期定居创作。比起他的代表作,更喜欢他早期的作品《比斯瓦斯先生有其屋》。和黎南一样,他们都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故事的主人公都在背井离乡的贫穷中努力生活,只为了赢得应有的尊严与生存的意义,但是那种“去国者”的困境和“外方人”的疏离感却始终挥之不去。显然,在这本《船》中,这样的影子无处不在,黎南的七个故事都是在讲述同一段经历,描绘同一道伤痕。他的整座世界里,都是比斯瓦斯的存在与写照,同时亦有那难以平衡的血统矛盾与家族冲突。《船》中的短篇之一《哈弗里德湾》这样说:“海洋在黑暗中沸腾着,叹息着。所以这就是你的下场,睡都睡不踏实。你的夜晚是一片沙滩,各种各样的垃圾都被冲到岸上。”很喜欢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中所潜藏着深邃的焦虑,更是因为透过它的表层,你能够感受到黎南内心深处的爱与荣耀,怜悯与骄傲,同情与牺牲。他是一个人的鲁滨逊,风浪再大,亦能独自飘零;他也是一世界的比斯瓦斯,未来再远,亦能从容向前。
  •     开篇记了些生活琐事,却由琐事得以窥到宏大的历史背景。而随后的几篇小说中,也都是在描绘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本雅明在一个世纪前把故事为水手和农夫的故事,分别对应光怪陆离的探险故事和老生常谈的日常琐事。社会学家鲍曼在引用这个分法时也进一步说现在这个区分“已经不那么清晰,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地方是完全与世隔绝,而不受地球上的一切和任何其他地方的影响。”在我看来作者黎南就像是一个同时居住在哥伦比亚、纽约、艾奥瓦、德黑兰、广岛、澳大利亚小镇、越南的农夫,他在讲述一些日常琐事,而我当水手的故事一样听。开篇记叙作者与朋友走在路上聊天,朋友劝他多写些《船》这样的越南故事,说只要加上族裔文学的旗号,就有一道免死金牌。又提到福克纳的话,“应该去写那些古老的真理。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而就当他们推着自行车走在街上进行这样关于文学创作的对话时,作者同时描述了周围的场景,他们经过巷子里持枪的人,互相点头确认无害,继续走过去之后听到身后的枪声以及尖叫声,而此刻朋友刚好讲完那些话,作者似谦虚地低下头,其实是感到大腿后侧鲜明的刺痛所以在思考到底有没有中枪。由于缺乏背景,这样的描述让我觉得陌生且迷惑。父亲刚好来看他,跟他用越南语对话,又或如此,居住在美国的作者重新讲起越南话,便自然回忆起些跟父亲一起生活的场景,喝着酒骂着人在打字机前坐下决定把父亲的故事写下来。父亲第二天读过之后说“但是你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啊。”“这件事很重要,阿爸。有必要让人们知道这件事。”“你在博同情”“我想要他们记住。”“只有你会记得,我会记得。他们读完拍拍手就忘了。有时候忘记更好,不是吗?”“反正我就是要写这个故事。如果我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会更有机会大卖。”短短的对话中,包含了历史包袱以及幸存者经常传递给下一代的罪恶感与责任感。以及最后一句中所包含的年纪足够大的中国读者也会很熟悉的面对经历过匮乏年代的长辈时所应有的说服之词。最后写好的稿子还是被父亲拿去流浪汉那里借火烧掉了。不过在这篇里还是提到一些。一次阿爸和同乡们的聚会上聊天,笑着讲起自己还小的时候一家人被赶进一个泥塘中被扫射,阿爸感觉到母亲的身体倒下来压在身上跳动着;她的身体跳动了很长时间,接着到处是直升机的声音,越来越响,好像全要降落在地上,一切又黑又湿又暖又甜。经历过的人似乎并不愿对没有同样经历的人详细谈起。有时也会听九十多岁的奶奶讲起那些年的片段,在我听来总是风轻云淡,似乎也并没有那么严重;在北京租房住有次忘了拿钥匙,在房东家坐一会听房东家老太太讲故事,似乎也都有惊无险。所以有时也会忍不住地发问,那些年真的那么糟糕吗?或许就像在《德黑兰热线》中莎拉与她的朋友之间闭口不谈互相不能理解的一段,一个是早早离开伊朗,一个是离开又回到伊朗多年。莎拉在那样的环境中感到有些嫉妒那些经历暴行并痛失亲人的人,还有能读懂传说中战争的意义的人,而自己只有“一段朦胧、遥远的童年,未经深思,支离破碎,好像是谁用剩的二手货一样。”读这些短篇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朦胧,支离破碎,几个人物出现,他们在对话,他们带着怎样的表情,没有过多地心理描述,感觉就像是在看电影,晃动的镜头、小成本、背景永远阴郁灰暗,半明半暗中他们在对话,慢镜头的动作。然而却是疏离的。为了克服那些过于疏离的情感,我去仔细查看作者介绍以及背景介绍,搜索越战以及越战之后移民相关的,看了许鞍华的越南三部曲《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看了反应越战的《现代启示录》还有一些相关的资料。再返回来阅读写关于哥伦比亚杀手,通过船偷渡逃难的船民,甚至包括发生在德黑兰的故事都开始变得立体起来。我发现自己对于之前发生的这里以及现在发生在这个世界其它地区的苦难缺乏正确的估量,即便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完全忽略了战争对之后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关于越南难民在中国内陆和香港的相关的政策和报道直到前两年还有,但是,似乎都被忽略掉了。不管是越南还是中东地区,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是美国人对这件事的看法,美国人的越战回忆录,关于在越南打仗的士兵的心理影响。有接受第一批难民的香港反映的越南难民生活的的作品,但是做为当事人的越南人似乎是缺席了。随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解开了对现在某些现象的理解,比如“越南新娘”。 不得不说,我们的遗忘太快了。前面这么一大段话似乎又把作者逼到了“族裔文学”的死角,可是在历史和现实发生的事情面前,写作的技巧,讲述的方式的光泽似乎是很容易被淹没。可是作者还是选择了去讲述,而并没有选择更加能引发共鸣的“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应该庆幸他的出席。——————————————————————————————我觉得关于越南难民这个概括得很简单但是比较清楚,方便看,不仅贴了网址把文字部分也贴过来了 http://news.ifeng.com/a/20140509/40226992_0.shtml#p=1“1975年,在越共占领西贡前九天,阮文绍宣布辞去总统职务,由71岁的副总统陈文香接任。他就逃到了台湾。“总统”的出逃,拉开了300万越南难民“投奔怒海”的序幕。接着,一艘丹麦货轮从海上把3000多名外逃的越南难民运往香港,这是难民潮的开端。对共产主义充满恐惧的南越人害怕新政权的报复和屠杀,开始了震惊世界的逃亡的大潮,这个大潮一直持续了20年。在越南南方的漫长的海岸线上,难民只能搭载旧货船、破渔船出发。这些旧船的只适合在内河里游戈,根本不适合在海上长途航行。他们在破败的船里饿死,沉船时淹死,遭遇到连续不断的海盗袭击。难民船成了海盗的战利品。越南一艘装满难民的船只可能会遭到四波、五波甚至六、七波海盗的洗劫,遭到第三波海盗抢劫时越南难民已经是没有任何财产了,作为报复,海盗开始强奸妇女,在一条货船上,一名妇女曾经遭受8个海盗的轮奸。海盗的杀戮,缺少淡水、缺少食物,恶劣的气候不时造成船只沉没,逃亡的人员死亡,当他们到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海岸的时候,起码有一半人死亡。据估计,越南统一后,有300万难民在接下来的20年中陆续逃离越南,其中至少有百万是华裔。1979年,中越发生了战争,从南到北一股排华的在越南全面兴起。华人的居住区被焚烧。商店被抢劫,人员被暴打,强迫华人加入越南籍。于是在越华人也开始加入了逃亡大军。越南人同意每人交给政府 6 ~ 8 两黄金即获得批准出国。那些没有钱的人,只能偷渡,交给船主一笔钱,船主收了他们的路费,然後在启航前,又把他们出卖给越南警察。很多华人在逃亡的过程中或死于沉船、或死于海盗。有20万华人最终逃回祖国,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广西北海一带创办农场。全世界都卷入了救助越南难民的行动,弹丸之地的香港是接受第一批难民的港口,接收越南难民最多时达56000人,他们挤满了九个难民营和四艘停泊在港口的 渡船。直到2000年6月1日,香港最后一个越南难民营才关闭,1400名越南难民成为香港公民,融入香港社会,此过程历时25年。据联合国难民组织的统计截止 1989 年底,接收难民的国家有:美国 729641 人,加拿大 125863 人,澳大利亚 121711 人,法国 108803 人,西德 23846 人,英国 18044 人。此外,拉丁美洲、以色列、 冰岛和其它欧洲国家均接收了少量的难民。不包括中国接收的侨民20万。越南在20年间从未有效封锁海疆,明知难民出逃,也是“鸣枪礼送”,至于在海上的天灾人祸那是生死由命,和执政者没有任何干系。300万投奔怒海的难民,最终活下来的只有150万。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1996年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是生活也得到充分的改善,随着时间的消逝,仇恨也越来越淡了,投奔怒海也彻底销声匿迹了。当年的越南难民与华侨被驱逐的苦难历史,也逐渐被历史所遗忘。”
  •     此岸与彼岸:《船》的航程越裔澳大利亚小说家黎南以“船”命名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对任何一个生长在1970年代越南的人而言,“船”这个字眼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意象:避难船。70年代末,越南人出于对越共的恐惧,开始乘船逃离他们的祖国。无数人在途中死去,尸体被推入大海和风暴,但更多的人踏上了岸,从此留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不足一岁的黎南也在其中。28年后黎南出版了《船》,该书一经出版,便收获了迪伦·托马斯文学奖、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小说家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七篇在情节上毫无关联的短篇小说为全书搭建起了一个微妙的结构:从辞掉在墨尔本律师工作的越南作家,到哥伦比亚少年杀手、患痔疮的纽约画家、广岛遗孤、激进的伊朗女性主义者,最后是乘船逃离越南的人们。从书名开始渐渐离题,似乎在逃避,却又似乎从未走远,直到最后一篇,又折返初始之地,幡然点题。族裔小说的面孔黎南在第一篇小说《爱与荣耀与怜悯与骄傲与同情与牺牲》中直言了自己作为亚裔作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否要写族裔小说?这就好比问自己:是要被家族和个人的背景牵制,还是刻意抹去这些历史?不论选择哪种写作,都会令小说家陷入窘境。黎南(在有意或无意中)做出的选择是:让他的“越南问题”的面孔隐现于其他族裔和其他问题之中。叙事背景不断变换,蕴含的隐喻却极其类似:首篇小说的主人公──或许是最接近作者本人的影像──在面对从越南来美国探望他的父亲时那种难掩的焦虑,以及父亲在他面前时表现出的愧疚,不断在后面数篇小说中重现。《卡塔赫纳》中哥伦比亚杀手在执行任务时对其母亲的埋怨和顾虑,《去见伊莉丝》中身患绝症的纽约画家与女儿之间虚幻的关系,以及《哈弗里德湾》中少年对病重母亲那真诚却又勉强的责任感,都与第一篇小说中父子间的对峙呼应着。不过黎南的叙事野心当然不仅限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这种个体关系的背后是更宏大的隐喻:《广岛》和《德黑兰热线》分别描述了子民与父国之间脆弱的羁绊和激烈的拉锯。“我相信这句话:我们能原谅父母做出的任何牺牲,只要这牺牲不是为我们做的。”黎南在小说里的这句话便是他亟需直面的困境:在28年后向历史回望之时,他仍无法判断自己作为人子/子民与父母/父国之间相持的结果如何。或许他曾试图通过不断离题的写作逃开对个人、家族和越南历史的责任,然而却发现历史就如已经发生的牺牲,不论这牺牲为谁而做,我们都难以视而不见。赖以为生的故土虽然尚未满岁就离开了越南,此后在澳国成长,但黎南并没有放弃越南的语言和文字。在首尾两篇与越南相关的小说中,他使用了许多越南语语气词(在中译版中以仿宋体标记)。在我看来,语言的不可译性或情节的需要都不是黎南在英语写作中参杂父国语言的主要原因。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写道,“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在他们自己之间所创造、成就出来的一个内部领域。”通过几个简短的越南语疑问词和语气词(而非动词、名词或形容词),黎南构建出了其族裔的内部领域,这些词语既承载着绵长的乡愁,也能书写残酷的历史篇章。黎南在访谈中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作家所做之事就是创造,每天不停地创造我们赖以为生的土地。”我们有理由相信,黎南用越南语虚词所“虚构”出的故土──那片一半是愁绪而一半是恐惧的土地──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作为作家赖以为生的想象。他曾经竭力逃避的,他正着手创造;他曾为之困惑的,他正探索意义于其中。越渡红海的摩西书的同名小说《船》被置于全书的最终篇。故事里的难民多半惶恐、脆弱、无助,在拥挤的船厢和浑浊的空气中,在对能否靠岸、何时靠岸的未知中,他们的精神防线渐渐崩毁,陷入恐惧的黑暗。唯独船长福哥站在了难民群像之外。他以传奇人物的名声登场:“本来已经顺利逃出了,但是又一次次地回来,帮助其他人”;又以冷静沉着的形象指挥船民、掌控航行。类似的人物还曾出现在《德黑兰热线》中:已被父母带往美国生活多年的伊朗裔女学生毅然移民回到祖国,欲在德黑兰掀起一场革命。这些摩西式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黎南笔下,不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而是他与自己博弈的证明。若不看其宗教意义,摩西渡红海的故事实则是个陷阱——以色列人刚到达彼岸,被分成两半的红海就立刻重新合并,让无数埃及人葬身其中。红海既是通路亦是死路,一旦成功越渡,你还会踏上充满未知的返程吗?这是黎南对自己的质问,对那些在自由社会成功登陆的人们的质问,是他对这个世界所有黑暗角落的关照。佛经有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意为“去吧去吧,去彼岸吧。”此岸是混沌,是俗尘,而彼岸是光明,是净尽,脱离此岸、渡向彼岸,在佛家的境界中是觉悟和超越。然而于黎南而言,“船”不是渡河和获得超脱的工具,而是其自身境遇的映射。在生理上,他已从越南出发抵达了彼岸的澳洲,但在心理上,他仍在两岸间漂泊、徘徊、彷徨。在现代及之后的文学世界里,“彷徨”是重要且带有集体记忆的意象。它可以是冰冷的症状,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的普遍性特征;也可以是燃烧后的余烬,能与革命失败后因无处安放个人激情而迷惘的知识分子对话。然而在黎南那里,“在船上”的彷徨之感更是一种无法与任何一段历史、任何一类社会、任何一个个体分享的经验,是“回到此岸”和“留在彼岸”之间的矛盾。黎南为之困惑,却又迷恋着这种困惑。(《書香两岸》2015年9-10月,总第79-80期)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典型族裔文学,典型亚裔且非华裔作家的叙述。 客观来讲,题材深刻而真实,而且明显感受到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但个人而言,并不喜欢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阴暗压抑的感觉。 所以,总体感觉来讲,能看到作者的文字驾驭功底和选材角度的奇特,但我个人来讲,并不喜欢。
  •     無論敘事背景如何變換,作者的個人史始終滲透其中。為人父母(父國)的焦慮和為人子女(子民)的焦慮相持、拉鋸,難辨對錯,難分勝負。這就是作者的困惑,是他需要解答的問題。
  •     六个故事只看了三个,第一个不知所云。第二个故事用意识流讲述一个得绝症父亲希望与女儿相认的挣扎,但无法把读者抓进去的意识流只会让人觉得是莫名其妙。不过环境、背景写得细腻,但是大多数都是写过了,华丽,最后一个故事《船》就是。
  •     应该去读原版的。
  •     好棒的之前没听过的书,刚看完一篇就超级喜欢
  •     因为自己写小说,才知道小说的结尾有多难写,书中七个故事的结尾几乎都能让人拍案叫绝。如果翻译能再精细些就好了。
  •     还好吧。
  •     二代越南難民的災難經驗與世界表達
  •     看作者简单的自序就大概知道这是一本什么风格的小说了。满怀信心从头读了两篇之后就觉得吃力了,然后直接跳读了最后一篇。作者意识流式自我感觉神秘、华丽、高级的叙事手法我欣赏不来。我想,即便我们都能够理解他想要的表达,但也要客观的看到,写书就和世间所有武林高手的真功夫一样,应该是无招胜有招的。
  •     第一则短篇无疑是最出色的,情感细腻的恰当好处。父子之间的那种尴尬与窘迫,自责与无奈都拿捏的非常平稳。
  •     7个故事,7个不同的地域,每一个都很打动人
  •     渔民的儿子,好水吧——每篇里都出现水;好用闪回;人之间的关系、焦虑..“大家都总是问我还好吗,从来没人问过我快乐吗。”;《船》那篇犹如席里柯的美杜莎之筏。
  •     符合预期的好看
  •     在族裔小说的陷阱里。。。
  •     我們能原諒父母做出的任何犧牲,只要這犧牲不是為我們做的。
  •     关于亚裔
  •     看他写渴,就觉得渴,看他写疼,就觉得疼,虚虚实实,是他又不是他
  •     一位移民作家写移民,有更准确的视角和细节,他更注重的是人心。
  •     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寻根
  •     太灰色了
  •     看到題目很想去讀 然而讀到一半翻了一下價格 著實是貴了一點。。
  •     特别喜欢吸血鬼那一篇,写的好。
  •     乘坐一艘小船与作者一起漂泊到这些角落。诗意的句子,叙述的氛围像一个个模糊的梦,以及作者对色彩很敏感,每一篇的结尾都很棒。
  •     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跨越,不同的震惊。
  •     好文字好故事
  •     还记得最艰难的时候搞到人身体透支上吐下泻,幸而得到了本书初代编辑木草草的鼓励坚持了下来,后面莫名换了几轮编辑和出版社,现在终于出了……翻译的第二本书,希望大家喜欢:)
  •     族裔文学,很难突破和创新,就得自己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跳脱族裔,你什么都不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