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本故事书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45911326
作者:许敬,中国基金博物馆 策划整理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中国基金博物馆15个压箱底的经典故事
无序时代的资本冒险
☆中国基金博物馆镇馆之作,详解近代历史剧变背后的金融逻辑
☆不用数据和图表,直说大事件背后的权贵斗争内幕,用故事说透中国金融
☆颠覆常规认知,用丰富的史料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近代史切面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鼎力推荐 ,大象公会黄章晋拍案叫绝
众所周知,用数据和图表根本读不懂中国的金融。自古以来,无论是研究中国经济还是金融,都必须把非市场因素计算在内,甚至还要把所研究的对象与当时的权贵、军阀的私人关系计算在内。数据和图表总是枯燥的,而人物关系所带来的种种传奇显然更加引人入胜。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玩火者和珅、胡雪岩的故事几度重演?内忧外患的大时代,孔祥熙、宋子文主导货币战争,功罪谁与评说?筚路蓝缕、锱铢累积,几世辉煌,什么是上海滩金融豪门商道密码?贩夫走卒,饮食男女,江湖变迁中暗藏金融之手?
有人星夜赶考,有人辞官还乡,金融的故事周而复始,给你讲个笑话——“这次不一样”。听过很多道理,依然在金融的羁绊中雾里看花,因为你从不知故事的真相。
中国金融博物馆致力于普及现代金融观念,数年来详细梳理中国金融史,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选15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故事。读懂了这些故事,你就读懂了中国金融。

书籍目录

01 传说与真相:金融巨头的故
周学熙:现代中国金融业的奠基人
孔宋豪门手中的法币改革
金融功臣孔祥熙
“红顶商人”胡雪岩
人弃我取的乔家商道
史上“第一巨贪”和珅:传说与真相
官场中的商人:穆藕初的另类实践
02 传承与商道:金融豪门的故事
洞庭东山的金融豪门:席氏家族
隐形富豪:程氏家族
苏州的金融世家:贝氏家族
03 冒险与财富:上海滩的金融故事
老上海的商帮和银行
上海滩的金融家们
上海滩华人帮会百年沉浮录
04 饮食男女:街面上的金融故事
中国“食神”:冼冠生
舌尖上的金融:从苏州松鹤楼说起
附录:中国近代金融史纲

内容概要

许敬,字克念,中国基金博物馆研究员,凤凰周刊特约撰稿人,长期专注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民国史的研究,是当前公共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的民间民国史专家。自担任中国基金博物馆研究员以来,并将研究成果通过“金融故事会”公益讲座向大众普及,本书即为其数年工作的结晶。


 金融是本故事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诚信,方能成人写在文前:相信任何一个从读书中获得满足的朋友都有着一个共识:"好书即好人"遇到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个妙语连珠的老朋友。可以彻夜交谈,可以相互印证。乐极,倦极,倒头便睡,嘴角还留着满足的笑。哪怕心中怀着独自占有的想法,言语之间也不经意地流露出她的好,像中毒一样。嗯,前段时间,《金融是本故事书》就是一本这样的书。读起来颇有标题党的潜质,再读却又觉轻快,不矫情。可能因为对数字向来不是很敏感,自觉学金融是没有天分的,所以从来没有读过这类书籍。而这本书说"用数据和图表读不懂中国的金融",大有探其本质的豪迈,独辟蹊径,颇合口味。书不厚,32开的纸张,200页出头,本想择空去读,却被迷住,只半日便已经读完。如同在一家街头老店内,叫上一盘老醋花生,一盘酱牛肉,再要上一瓶老酒,听着说书人把故事缓缓铺开,好不舒坦。这本书有“毒”,推荐阅读整本书以15个"压箱底"的故事为引子,将近代金融巨头的兴衰成败娓娓道来。概括起来,用书中的一句话说形容很是贴切,很有味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从"顶戴三品花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到一手推动币制改革的孔宋豪门;从"儒商典范"的晋商乔家到"用人不疑"的隐形富豪程氏家族;白手起家,富可敌国,大厦倾塌。历史的长河挟裹着,翻涌着,浩浩荡荡的向远方流去,再大的人物也只是沙粒一颗。不过,任他们多么洪水滔天,权倾天下,那也是漫漫岁月之前的事情了。回到当下,从这些“金融巨头”“商界大佬”的兴衰举止之中,学到一些什么,才是则本书于我们最大的用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旧唐书·魏徵传》将浩浩荡荡的千年历史长河置于我们的目光之下,随着书中的叙述,轻轻的拨开水面的迷雾,静静地去抽丝剥茧,细细条理。在你会发现近代数百年金融业的兴盛荣衰,是如此的脉络清晰。时代的机遇与个人的抉择碰撞,糅合,掀起滚滚浪花。而从些这些“时代骄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如说话与处事之道,遇事的沉着泠静等等。不过,现世已经有无数人物传记,成功学说去讲述这些,我就不再啰嗦。在我看来,除去机遇与能力,使得他们得以缔造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因素,莫过于两字。诚—信!对他人诚,对自己信对,你没看错,就是"诚信"二字。有人说:"这恐怕算是世间最俗,讲的最多的道理了。"几曾何时,我也这么认为,甚至看到文章列出“诚信”的小标题就快快略过。但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从未真正了解过"诚信"二字。细说开来,大部分人对诚信的认识,都存在着两种误解。第一种,是将诚信当成是一种行为规范,只知道做便是对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是对的。砍樱桃树的华盛顿,借书准时归还的宋濂,冒着雨也要赴约的小明,这些陪着我们长大的“小伙伴”为我们塑造出了诚信的光环。告诉我们诚信是好的,甚至是高尚的。但事实上,诚信是典型的利益产物。在漫长历史中,人类不断进行试错,因违信而被惩罚,因守信而得以延续,最后不断反省才认知到:遵守诚信才是个人发展的最高效途径。延伸至商业之中,便是"契约精神"。清末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因“诚信”二字,而得以走上“官商”顶峰。胡雪岩家境贫寒,十三四岁便进钱庄做学徒,从杂役做起,不到二十岁,就做到了“跑街,相当于今天的业务员。在此时,他与今后影响他一生的王有龄相遇,二者相谈甚欢。彼时的王有龄挂着一个虚衔碌碌无为,因祖辈为官在京城留有余荫,故而想入京跑官,但盘缠成了最大的问题。胡雪岩默默记下,回到钱庄四处周转,三日后将八百两白银放在了王有龄面前。王有龄记下这份恩情,入京得了门路,便一直从知县做到了浙江巡抚,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省委书记,而胡雪岩的产业也随着王有龄的步步高升遍地开花。最后,浙江省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粮食运输和财务往来,都交由胡来负责。在这个故事中,胡雪岩付之以“诚”,王有龄报之以“信”,二者的人生皆应“诚信”而彻底改变。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热衷于“厚黑学”“办公室政治”,总想着别人身上都带着一把尖刀。别人提出的请求、要求,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够帮忙,变成了凭什么?为什么?“学会拒接”本没有错,甚至是交流中的必备技能,但千万不要为了拒绝而拒绝。高效工作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你谨守“诚信”二字,良好的协作关系会带来强大的处理能力,如同双核较于单核的提升。此外,“诚信”的每一次付诸,都将成为你闪亮的名片,这也就是口碑。当然,前提是与同样的诚信之人作伴,这需要一些辨别能力。第二种误解,是我们往往认为诚信是对他人而言的,很少关注对自己的承诺。在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很普遍:与他人约定往往准时,自己规定时间便会因各种原因而耽误,认为无关紧要。但事实上,这是我们对诚信最大的误解。当诚信付诸于他人,我们收获的是来自他人的回报,是一时一刻的,功利一些,回报是不确定的;而将诚信付诸于自身,我们将收获自身能力的不断成长,自信的提升,回报是永恒增长,且永不会逝去的。而决定一个人一生高度的关键,就在于此。时至今日,谈及上海,我们都知道它是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业的风向标。而回顾上海金融崛起史,就不能不提缔造上海金融业的“华人买办”,不能不提洞庭东山豪门“席家”。在租界时期,上海聚集了各国的外资银行,企业,为了于中国企业进行生意往来,便设立“买办”这一职位,由中国人担任。这一职位权利极大,该公司所有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手。而上海的著名豪门"席家",便因此崛起。当时,正值青壮的席正甫来到上海打拼,有野心的他盯准了“买办”资格,为此他不断努力:初到上海,就苦学英语,与外国人打交道。向在洋行做会计的舅舅走关系,成为钱庄跑街,不断丰富经验。同行业内的佼佼者交好。随着多年的不断积累,最后在沈二园的推荐下,成为了汇丰银行的买办。这个职位在席家世袭三代,缔造了席家豪门地位。在这个故事中,席正甫对自己许下了约定,要做洋行买办,这是付诸承诺。随后他并制定了一步步的计划,并最终成功,完成了承诺,这就是于自己做到"诚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职业规划”,很多人也都制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付诸的承诺。而要完成这个承诺,我们就要按照规划中的预期,一步步的去完成。一个月精通PPT制作技能/office技能连续写作3个月每天做工作复盘,总结成功和失败。.......虽然相较席正甫这样的金融巨头,距离太过遥远,但“于己信”的道理是通用的。每个人都对自己做出过很多很多的承诺,但决定人与人差距的,不是我们的承诺以及规划不正确。大多数情况,是我们没有完成对自己的承诺。诚信是件小事,很多人都错了,你呢?如何在交际中,善用“诚信”现在越来越多的“说话术”“厚黑学”等等,号称神器。相较于他们,“诚信”二字虽然朴实无华,逻辑没有很多精巧之处,但却“无往不利”,实在担的上“超神器”三字。而在与人交往中,善用"诚信"这件超神器,可以分为两类来说。一.在于他人“诚信”上首先要在工作细节与经历中,学会辨别,择取“诚信”之友。其次做到付诸于他们以“诚”。要相信,只有你付诸以“诚”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以“信”,才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诚相待。二.在于自己“诚信”上认真对待自己向自己许下的每一个人承诺,准时高效的完成,甚至“今天晚上要看一个小时的书”这样的承诺。要记住:承诺无大小!故而,总的来说,无论诚信的对象是谁,核心都是两个字:承诺。许下承诺,履行承诺,这一过程构成了“诚信”,也构成了我们个人成长的原动力。就最基本的方面来说,时间管理,管理也的不是时间,是我们对他人以及自己的承诺。所以说,“诚信”不是一件小事,善用诚信,你的人生一定会不一样!参考资料1:头图:《诚信:一脉承传的立人之本》作者:作者:山东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院长 王志民2:故事事例:均采自《金融是本故事书》原文,忠于原文。3:荐书:《金融是本故事书》,包含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解读,揭示中国独特的商道文化(无复杂生涩的图表数据,通俗易懂)
  •     01“历史是由人写的,但很多人却写不进历史去。"我是在2014年热播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看到这句话的。“谨以此片献给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作出牺牲的无名英雄”,编剧、小说原作者刘和平借主角之口,向“那些写不进历史的人”表达深深的敬意。首先,“历史是由人写的”。这也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其次,历史,又往往“由胜利者书写”,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只能默默地用自己的绵薄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塑造、推动着历史,但不能被写进历史,也没有成就“丰功伟绩”。但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也同样不该忘记这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的无名英雄。正如《金融是本故事书》这本书中,“中国基金博物馆15个压箱底的经典故事”中讲到的那些人们。因为,他们的故事,塑造、推动、成就了中国近代金融史。02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先生在本书的推介语中说:"有故事的金融才是真实的金融,有金融的故事才是历史的真相。"本书的作者许敬先生是"当前公共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的民间民国史专家"。这本书,正是他担任中国基金博物馆研究员以来,对民国金融史研究之集大成。作为一本讲历史的书,作者并没有采用“编年体”,按照时间顺序一一罗列重大历史事件;而是借鉴“纪传体”的写法,给读者讲了15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周学熙、孔宋金融豪门、“红顶商人”胡雪岩、“人弃我取”的乔致庸等杰出实业家、金融家;也有近代以来,江浙沪一带出现的东山金融豪门、“隐形富豪”程氏家族;更有上海滩帮派及普通的饮食男女。该书角度新颖,笔法生动,作者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用这些故事向读者“攒”起了从清朝末年,经北洋政府、再到民国时期的金融史。中学时学习中国近代史,直观印象就是,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乱世”:西方列强用鸦片和枪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各种势力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铁与血的考验中,我们这个古老而又饱经苦难的民族,凤凰涅槃、浴血重生。但那个时代,又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书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那个时代叱咤于金融与经济领域的翘楚。阅读过程中,我每每读到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名称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他们在金融领域也有关联啊!因为,正如作者所说:"由于中国从来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无论是研究经济还是金融,都必须把政治因素计算在内;甚至也必须把我们所研究的财经专家、金融家与当时权贵、军阀的私人关系计算在内。"03"金融,就是资金的流动与融通。"很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上关于金融的定义。“金融”一词,似乎本身就很高大上:陆家嘴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写字楼中自带“精英”气质的白领、证券交易所大盘屏幕上跳动的红红绿绿的数字和曲线,“金融危机”?那可是连国家的根基都能动摇的。离普通人“那么远”的金融,却在另一方面,以“那么近”的距离与每个人都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供职单位通过银行为我们支付工资;信用卡悄悄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买房买车时候申请贷款……我们不一定要精通金融运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懂得一些基本规律却于日常生活中大有裨益。胡雪岩、周学熙、孔祥熙的故事令我们惊叹:在那样的烽火乱世,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笃实,在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的夹缝中,打拼出了一片天空;而面对国家的苦难和民族的不幸,沈缦云、刘子敬、陈光甫这样用财力及精力支持共和革命的企业家、实业家也如过江之鲫,沈缦云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除了名垂青史的大人物,贩夫走卒和"饮食男女"也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近代中国金融行业的风貌与气质,孕育了金融从业人士的美德与操守,如诚信、责任、关怀。在"老上海商帮和银行"里,"从洋行到买办,从钱庄到银行,中国人在内忧外患中一步步坚韧不拔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他们不仅自利,又由己推人,“不仅惠及桑梓父老、提携同乡,还将家族观念放大至民族、国族观念。”04读完这本书,我在某一个周末的下午,去上海的中心城区走了一遭:从静安寺,到愚园路、再到淮海路;在法国梧桐的浓荫下,从一幢幢花园洋房的墙外走过。看着爬满墙壁的爬山虎那密集的叶子,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些恍惚:百年之前,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人世浮沉?"上海滩华人帮会百年沉浮录"一章,就向读者讲述了这段故事:从"洪门"、"小刀会",到青帮与杜月笙,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上海滩的气质,影响了这个“远东金融中心”的面貌。很庆幸,能读到许敬先生的这本书。他通过对民国史通透的研究,为读者梳理出了写不进历史的很多人是如何塑造、改变近代金融史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了解这些“压箱底”的故事,学习先人们的智慧、自律与风范,读懂近代金融史。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现在中国出版了很多成功学和'管理秘籍'之类的参考书,都是从海外引进,既有文化隔阂,又不接中国地气;其实,'恒孚程家'、'钱庄程家',他们的一些经验、规则、思想、制度才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吸收和学习的。"
  •     一提起金融,很多人都会想到华尔街,认为金融是高大上的,不可触及的。其实,在中国古老的文化里,金融就一直存在着。它一直都在我们的周围。并不遥远。现在我国的物价飞涨,人民币一直有贬值的趋势。我认为,在当今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必要懂得一些金融知识来保卫自己的资产。学习金融知识,从故事着手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来开始接触金融。迈出自己的第一步。《金融是本故事书》这本书通俗易懂。是由许敏写的。致力于普及现代金融观念。这本书列举了15个压箱底的经典故事。读完后,你会了解更多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权贵商人的故事。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乔家商道”“史上第一巨贪——和珅”。也可以从中发现他们成功,失败的真相,完善自己的行为。走向财富自由。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耳熟能详的乔家商道。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多年前的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看完后,我认为乔家能取得成就得原因有三个。一 抓紧政策,人弃我取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最初因为无法娶到心爱的姑娘而远走他乡去做事业。那时正好是清廷和俄国政府签约,将恰克图小镇作为中俄双边贸易的唯一口岸。当时很多没钱的青年则在商路上辛勤从事贩运。正如很多年后历史学家回顾美国十九世纪初期的西部淘金过程,发现真正致富的没有一个是淘金者,而最大的得益者竟然是为淘金者制造长裤的李维.施特劳斯。这后来被乔家总结的商业第一要到“人弃我取”的原则十分相似。一件生意,当别人趋之若鹜的时候,自己宁愿退在一边,从事另一种不为他人注意的行业。乔贵发在“拉骆驼”赚点本钱之后,就毅然退出长途商队,在如今的包头地面开起豆腐店。正是由于乔贵发紧紧抓住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的机遇,和自己的“人弃我取”的原则,才得以开始自己最初的成功。二 仁义为本 商号入股乔家的行政管理既严格又充满温情。曾经有一个乔家小店的掌柜来辞职。在询问过程中乔致庸得知每到年底,大掌柜都会抽走小掌柜的钱,弄得小掌柜一年辛苦,却得不到基本保障,而大掌柜有分红,一年没干活却富得流油。收入分配实在不公平,所以才想辞职。乔致庸听说后,想出来了解决办法——顶身股。他认为必须让普通职工也能享受到主人的利益,以自己的智慧,经验和精力为老板服务,折算成股份。员工有多少顶身股,和其年资,职务,功劳有关。顶身股不得转让,遗传,但是每年根据比例分红。这与现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何其相似。没想到在百年前我们中国的乔家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管理方法。三 当断则断 果断转型乔致庸经常南下考察茶叶商路,发现俄国商队越来越多,而且在汉口等地投资设立了蒸汽能源的制茶厂,产量之高是手工作坊为主的晋商所无法企及的。于是,他决定结束茶叶生意,将大德兴茶行改组成为大德通票号,从此走向全新的金融之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支付列强的赔款指定的几家票号汇入汇丰银行,大德通票号即是其中之一,赢得了丰厚而长期的利润。乔致庸有着过人的眼光和判断,倘若像当年的其他手工作坊一样,而没有及时转型,或许,乔家商号早就湮没在历史中,不被人提起。当然,这只是十五个故事中的其中一个。其余的也同样很精彩。正如作者所说,无论研究中国经济还是金融,都必须把非市场因素计算在内,甚至要把所研究的对象与当时的权贵,军阀的私人关系计算在内。因人物关系所带来的种种传奇显然更引人入胜。“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世上并无新鲜事。历史经常在重新上演。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史为鉴。读懂了这些故事,你就读懂了中国金融。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观点新颖,可读性强,就是分类有点乱。
  •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眼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每一个激荡起浮的故事里,都有一段传奇,了解那些刀光剑影的博杀背后隐藏的真相,方能让我们清醒,今天的金融圈更综复杂,而静下心来读读此书,也许能够让你不再在金融的羁绊里,雾里看花。
  •     特别特别好看。看什么成功学还不如多看看这种书。
  •     冠生园的那个非常好玩。早年因为商标有过诉讼,还被创始人赖皮赖掉了官司。没想到也因为商标的关联,陈馅月饼几乎拖垮了企业。
  •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在金融的羁绊里雾里看花。 与其看枯燥乏味的数据和图表,那我宁愿选择听个金融故事。 从人物的关系中抽丝拨茧,反而学到更多!
  •     15个金融故事
  •     更广义理解上的金融是一切和时间,空间有关的价值投资行为。看看大佬的故事受益良多。
  •     15个金融大佬的故事,写的很好,不枯燥,可读性很强。
  •     当故事来看。
  •     赚钱这么难的事情,你还想着什么安逸?!
  •     意犹未尽
  •     那时的中国,出现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职业:“买办”。比较著名的洋行买办比如沈二园,被誉为洋行买办第一人;王槐山,著名的汇丰银行首任华人买办;洞庭东山的席氏祖孙,席正甫、席立功、席鹿笙三代从1874到1937年,在汇丰银行华人买办的位子上掌权64年……
  •     用故事来讲金融,讲金融的故事,故事和金融一本俱得!
  •     不懂金融也可以看故事
  •     读着玩儿
  •     很乱,有点依据几个主题(传说与真相、商道、冒险、饮食等)分别拼凑的一本书。引语写的很好,导言写的也不错,文章内容还行,就是拼凑太明显,读起来断断续续的感觉。
  •     稍有浅薄,整体是有意思的。
  •     也就只是故事了,当故事书看了
  •     2017第一本书。我一直不是很愿意读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这本书里的金融大家们倒是激起了我的兴趣,以这种方式了解一些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知识也未尝不可~
  •     "现在中国出版了很多成功学和'管理秘籍'之类的参考书,都是从海外引进,既有文化隔阂,又不接中国地气;其实,'恒孚程家'、'钱庄程家',他们的一些经验、规则、思想、制度才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吸收和学习的。"
  •     确实挺有意思的
  •     像是一本中国近代金融史片段 想以次多了解了解金融 经济方面知识。
  •     开篇和结尾部分的故事最好看,中间部分说的是什么我才看完就已经忘记了。
  •     确实是故事书,很好看。金融业在古代中国几乎是上不了台面的,朝廷不与民争利,一般不官营,但又予取予夺。近代金融业始兴,显示出强大力量,于是至今日反而被官方牢控,视为命脉。我这几年处乎其中,觉金融业钱多确实聚拢聪明人才,但这些人才又被金融业束缚,始终达不到极高明层次,也绝无伟人出现。即使有若干隐于幕后的奇才领袖,也只是时代推动下政客手中的枪。
  •     经典金融故事
  •     算是科普类的读物吧,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很有可读性。书里的历史是富有人情味的,你能看到中国近代的人围绕“金融业”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而不是一个个被数字量化的冷冰冰的符号。
  •     比起本杰明·格雷厄姆稍显晦涩,言语中不断流露悲观情绪的著作相比,这本书显然更能用于引起门外汉对金融的兴趣。整本书故事性很强,叙事节奏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值得一看。O(∩_∩)O
  •     并不是每个通过故事来说明历史的书都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有趣,脉络清晰,故事流畅,倒缺了点趣味性和深刻性,总觉得可以再挖深一点。
  •     中国近代史本就有无数风起云涌引人入胜的名人轶事,本书献出的十五个基金博物馆压箱底故事,更是让这段历史饱满生动,因为有金融的故事才是历史的真相。
  •     文笔还是不错的,普及下知识
  •     故事很有趣
  •     每个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诚信,相反看现在浮躁和跑路的社会,很难再出那样的传奇人物、家族和企业了
  •     我荒废了快一辈子(七年),但即使是在这辈子的晚年,我仍想立下flag
  •     透过清末和民国时期知名金融家的故事,了解中国现代金融体系最初的发展历程,很不错的入门读物。因为篇幅原因,没能对每个点进行深入描述,想深入了解还是需要再找其他书。
  •     不错的近代中国金融故事
  •     从有趣的故事中开始金融的启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