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08657969
作者:[美]史蒂芬 · 列维特,美]史蒂芬 · 都伯纳

书籍目录

《魔鬼经济学1》
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本书的由来
前 言 万事万物的隐秘一面
第一章 教师与相扑力士有何共同点?
第二章 为何三K党和房地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第三章 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第四章 罪犯都去哪儿了?
第五章 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第六章 完美父母续章

《魔鬼经济学2》
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

推荐序 趣味横生的魔鬼经济学 // 比尔·盖茨
写在前面
导 言 魔鬼经济学=荒谬怪诞经济学?
第一章 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
第二章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
第四章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
第五章 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之处?
结 语
致 谢
《魔鬼经济学3》
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第一章 什么是“魔鬼式思考”?
第二章 承认自己不知道
第三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第四章 真相在问题的根源
第五章 像孩子一样思考
第六章 爱吃糖的孩子
第七章 所罗门王和大卫· 李·罗斯有什么共同点?
第八章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
第九章 放弃的好处
致谢
《魔鬼经济学4》
用“有色眼镜”看清世界
引言 博客与瓶装水有何共同点?
第一章 我们只是想帮忙
第二章 手淫者林伯翰与灾星韦恩
第三章 高油价万岁!
第四章 竞猜
第五章 如何杞人忧天
第六章 没有作弊,就意味着没有努力
第七章 但这是否有益于地球?
第八章 痛失21点
第九章 何日宜抢银行
第十章 性事宜多谈,我们可是经济学家
第十一章 万花筒
第十二章 一日火箭……
致谢


 魔鬼经济学(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没错,就是那套曾经占据亚马逊畅销榜的经济学名著,今年它出齐四本了。这将是你看到的一本最有趣的经济学,从头到尾你都会看到大量无厘头的奇谈怪论——儿童安全座椅只是拿来装装样子的。酒后走路回家比开车更危险。世界顶尖运动员大部分出生在1 - 3 月。女人挣得少是因为她根本就不想挣那么多。用太阳能电池,会引起全球变暖。聪明人是怎么看世界的?这套书的作者,总是提出上面那些挑衅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给出让你惊讶,却不得不信服的经济学的解答。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理解和找到触发人们行为的动机是解决各种谜团的关键。传统观念常常漏洞百出,轰动性事件常常起因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专家,包括金融专家和房产中介,常常利用信息优势说假话谋私利。当然,知道这些,仅仅能让你做个不怎么容易被坑蒙拐骗的好人。但魔鬼式的思考者,会充分认识到人是复杂的动物,私下和公开场合的动机会有微妙差别。一旦你深刻洞察了动机怎么起作用,就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诱导别人。不管是把它用在推销新品、说服客户还是搞掂另一半。*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不是口头上说关心什么。*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说开支小的激励办法。*注意人们的反应,并根据反应调整策略。*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永远不要臆测人会因为“正确”去做一件事。*总会有人想尽一切办法钻系统的空子。为他们喝彩,而不要咒骂他们贪婪。当天使遇到魔鬼好人常常觉得这个世界应该靠道德运行。于是父母期望用殷切的目光打动顽劣的孩子,种有机蔬菜的人常常埋怨我们对地球不负责任,慈善工作者大打悲情牌,票房不佳的制片人直播下跪。但我们很遗憾地发现,道德驱动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奏效。假如道德代表着人类对世界运转方式的期望,这是天使的期望;而本质上研究动机的经济学则代表着真实世界实际运转的方式,它是魔鬼的方式。这套书之所以叫“魔鬼经济学”,是因为书里的故事很可能推翻你长久以来相信的一切。这些故事有的来自高大上的学术机构,但更多来自街头,甚至是一些阴暗角落。作者总是从酒鬼、骗子、乞丐、妓女、抢银行的人和懵懵懂懂的小孩的角度看世界。因为这些人的动机更加直白,真实,以及不被扭曲粉饰。魔鬼也可以很性感《魔鬼经济学》第一本2005年4月在美国上市,一个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博纳,一个是芝加哥大学年轻的终身教授,而另一个是《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长期撰稿人,二人组合保证了专业和可读的平衡。十年之间,两位原本是死对头的作者,在出版商高额版税的诱导下不计前嫌联手写作,本本畅销。这恰恰证明了他们的观点——经济刺激之下,人就会做出反应,哪怕这个人是经济学家。去年,这套书写到了第四本。此次,罗辑思维联手中信出版社,独家首发《魔鬼经济学》全套中文版。要是你现在正巧单身,遇到个适龄异性也在读这书,一定要上去和他/搭讪。写这部书的人,智商高、好奇心强,讲话表面正经其实又很不正经,既有专业知识也懂人情世故。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儿去。要我说,这样的聪明人,这就是新时代的性感。
  •     看这个书的轻松之处就是:别的书你看的时候总要理个头绪,而这个书一开始就告诉你了,我们没有头绪,就看吧。转折很突兀,逻辑很跳跃。突然就蹦到下一个思路去了。第一章讲作弊,其实都是从数据角度去思考问题,最擅长用数据看问题的学科就是经济学,但这套方法能看到的不止有经济学问题,还可以看到诸多其他问题。由数据度人性,他的经济学应该叫功利学。第二章讲信息不对称,三K党怎么就跟房地产中介一路货色了?哦,他们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你这看问题的维度是有多高啊,照你这个角度看,所有的沟通全都是一路货色,因为但凡是交流沟通,就存在一方的信息大过另一方,全他娘的都是一路货色,这样讲有意义吗?第三章讲贩毒机构。第四章讲堕胎减少犯罪。当发现堕胎能够减少犯罪时,我们可不可以颁布新的“准生资格”制度,令那些分穷、单身或有疾病缺陷的母亲没有资格生育?一个民主的制度总在尽可能的保障人权,但在具体的一些个人自由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博弈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考量下被确定取舍?至于拿胎儿和婴儿作对比以引出道德难题,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具体的实行方案都是在左右之间寻一个较平衡点,秉承实证主义也只能这么做。第五章讲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突然觉得像这种先有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结论尝试去分析其中的原因的方法,所分析的原因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原因啊,未可知啊。第六章继续讲父母,实际上是说了一堆关于起名字的数据,但也没感觉说明了什么啊,即便确实说明了些东西,但貌似根本不是我们关心的吧。起名字好坏无所谓,白人和黑人文化还没用融合,歧视还在潜意识里,从对起名字和看名字的偏见中就可见一斑。黑人与白人的起名偏向,名字对后来的影响,但说这些跟父母有什么关系?作者搞到海量的加州的名字,然后对比起白人的名字和起黑人的名字对其成功有没有影响呢?呵呵,不知道。那你说个毛线!说能分析出别的问题,可你之前明明不是用别的问题引出这个数据的呀!要我看就是为了把手头有的东西给串起来而已。附录里讲到的投票问题很有意思,理性人应该放弃投票。貌似每章末尾都想自然的引出下一章,但总引的那么生硬。关键是,看了这些故事并未觉得颠覆,然后也没有什么结论。于是一边读一边就会郁闷他到底想说啥!我觉得游泳池的问题考虑的有点单一和狭隘了。我还可以这么想,那个有枪的邻居,他的暴力倾向要比没枪的邻居严重。所以你并没有考虑相处时一言不合而造成冲突的概率。而我选择不去有枪的那家,是一个综合考虑,综合来看是明智的选择。另外,敢不敢用数字去戳穿一下中国的腐败问题啊?
  •     第一本和第二本讲述的观点和选择的题材都不错,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观察角度带领读者重新审视世界的运作方式,但叙事比较啰嗦,讲的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太多,幸好最后都回到了主题。个人强烈推荐第三本。第三本讲述的是教我们怎样运用魔鬼经济学思维,内容言简意赅,举出的例子又都短小且具有代表和说服力,不像前两本举出的例子冗长啰嗦。每一章都会带领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并教读者运用魔鬼经济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第四本书真的是比较水,暂且先不说拼凑起来的内容,翻译真的不忍直视。翻译得前言不搭后语,翻译得逻辑混乱,经常看得莫名其妙。一段看下来,也许你每句话都看懂了,但把一段连起来你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居然看不懂了,完全不知道翻译的是什么鬼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这还算好的,经常一句话翻译的是个小学生都能看出来有错误。第四本和第一本翻译是同一个人,第一本的翻译也不怎么样,相对而言比第四本好一些。二三两本翻译得还不错。第四本是博客文章拼凑起来的,不是很好看,尤其是都伯纳的,个人觉得他的短文探讨的问题很浅显,只纠结问题的表面不能给出更深层次的见解,就算他运用经济思维模式探讨更深次的见解,也没有列维特运用的好,相反列维特的一些文章还比较有意思,观点见解都比较有趣独到,读了会给人一些启示和思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经济学入门类读物,感觉趣味性更强。其实科学的道理和方法是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各个科学领域,需要有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观察的心
  •     挺有趣的一本“闲书”,角度新颖,值得一读!
  •     真是大写的标题党。确实内容有些空。
  •     前两本非常好,第三本次之,最后一本是凑数的吧
  •     一般般
  •     一套书四本,读完之后确实是脑洞大开,让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一改国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直线思维,颇有中医治疗的精髓。前面三本含金量较高,最后一本是互联网经济的产物,仅仅是收集整理(还是有一定点子启发作用),值得收藏,他们的思维方式、提有意思的问题、出乎意料的答案,将会让你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人
  •     1,作者在论述不少观点时采用的分析方法,让我觉得市面上大多数打着“大数据”旗号的书而反不如这本《魔鬼经济学》,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太啰嗦了。2,我一直觉得在信息不对称中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是处于有利地位,当我看到书里作者说到即卖新车的例子时,却发现作为掌握信息的一方,反而会因此承受代价——刚买的车即刻卖掉始终都会低于原价。我仔细想了想,想到几年前看经济学教程,一开始就有说到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个例子不过是逆向选择的范例罢了。3,“罗伊诉韦德”案以前在何帆的译著里看到过,从前这个案子是被用来分析美国法官保守与否,重新读到,则被用来佐证犯罪率降低与此案判决有相当大的关系。
  •     另类视角看社会运行规律
  •     怪咖经济学
  •     能让人找到一种新的看问题和看世界的方式。
  •     前三本水准尚可,第四部最厚但质量最低。严重怀疑第四本是圈钱的。里面分析的逻辑大致可分为两点:第一,行动前考虑成本和收益。第二,刺激——反应模式。 有趣的书,但深度不够,尤其是第四本。
  •     其实十年前就读过,当时还觉得挺有趣,也挺有启发的,这次听罗胖忽悠,什么四本,看了后大失所望,毫无新意,给三颗星纯粹是算对十年前的补偿
  •     独特的问题通过数据加以说明和理解,给我方法论的启发。但是的确觉得更偏向于心理学。
  •     表象与真实世界的差距来自于四个方面:人性动机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直觉思维的缺陷和数据的隐蔽性。想要跨越事物的众多复杂度,拨开迷雾直达真相,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源自于对数据的敏锐洞察和理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谨记回归分析法,堤防相关、因果关系的陷阱。
  •     感觉就第一章还可以,后面不想看了 很啰嗦 还有点故弄玄虚
  •     一还行,后面就just so so了
  •     引人入胜的一口气读完了1。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式去剖析问题,从看的见去看那些“看不见”。
  •     确实开拓思维但是略显拖沓和啰嗦。
  •     读第一本觉得标新立异,从第二本开始就略感啰嗦拖沓,不是特别推荐
  •     反直觉的好书
  •     远没有罗胖讲那么有趣有知识性。有的东西真的就是社会心理学知识啊(可能和我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有关?)
  •     第一部是最系统和好看的,有现象有分析有升华,后面的几部慢慢就是感悟的集合,略显灌水
  •     透过亲身经历看本质
  •     一套越读越没意思的书,前面三部勉强还能读读最后一部实在是……然后又有轻微强迫症(但凡是看的书,必须看完,不然浑身不舒服),所以看得真的蛮纠结的,标题党+啰哩啰嗦+哗众取宠的观点+不靠谱的论据……
  •     读过第一版,还不错
  •     看过一本,写的真棒
  •     关于 行为经济学 的读的第二本书,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近几年挺火的,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     读了第一本,觉得有些点没写好啊…后面两章关于教育的观点很新颖,但是没看出什么特别的来,有点罗嗦了,参考书目还是值得去看看的。优点:给了我一个重新思考的角度,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联系在一起,回到最初的原点去思考问题,从0开始。能够看着标题思考也是不错,有望补上后两部
  •     看完一套四本的魔鬼经济学,有点小失望,作者试图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或者真正动机,列举了很多例子,却感觉都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远没有我看薛兆通的经济学通识来得震撼,这套书告诉你,不要相信直觉,不要相信人云亦云的常识,可是这种说法本来就隐藏着自相矛盾,我又凭什么来相信你的数据,你的理论呢?就如同惠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马上反驳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一样陷入了无法自证的逻辑里面无法自拔。
  •     这书我看着像章回体小说,看得正好满心欢喜地翻到了后记,意犹未尽
  •     你得到的最佳忠告是什么?
  •     得到听书。1.教师和相扑运动员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会受到利益驱使而作弊。2.“4种胡萝卜“及四种诱因:经济动机--钱;道德动机--让自己感觉良好;社会动机--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追随动机--随大流、简单效仿。3. 介绍了几个案例都很有趣:犯罪率降低是因为合法堕胎案例的推行;怎样从银行账户识别出恐怖分子;妓女收入越来越少,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免费喝男性发生关系。4.魔鬼式思考的方法:承认自己不知道;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学会放弃。
  •     刚读完这部,让我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理解尚浅.
  •     案例很精彩,切入的角度也很奇特,这一层来说这书相当不错,但写的略显罗嗦,翻来覆去的一些相同观点和示例,不免略感遗憾,但瑕不掩瑜,绝对好书
  •     kindle版排版有点奇怪 整体来说废话有点多 内容有启发性 值得一看
  •     前两部有点意思,深入浅出,第三部鸡肋,写第四部的时候,估计作者把之前的稿费都挥霍完了
  •     有点言过其实的感觉,被罗胖给诱导了。
  •     From 得到
  •     刷新思维还是不错的
  •     还是叫它《魔鬼心理学》吧,1-3部是案例,4部是圈钱凑文字的。新鲜生动有趣的案例,用现象分析背后的经济动机和理论,话说回来将形而上学的理论落到有趣的故事里毕竟是最难的。打发时间作品。
  •     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现象到本质的几个故事
  •     如果第三本是高潮,第四本就是鸡肋。
  •     很精彩的经济学书籍,不像经济学教科书类一味地摆公式,而是用浅显的话语、缜密的逻辑把一些道理抽丝剥茧地讲清楚了。 但是,关于犯罪、毒品、堕胎之类的论述太多,看得很不舒服。中间停了一度,重新打起精神才看完了它。 题材确实很魔鬼。
  •     翻译的不错……
  •     总的来说书就是在讲大数据运用在社会中最后所反应出来的事实。涉略范围广,很奇特的观点。
  •     你想的只是你想的!
  •     共四本。第一本二星,案例和经济几乎完全分离,分析手段亦非经济学,拉低了水准。第二本三星,诚如盖茨的序所言二比一好,但依旧和经济学无关,另外还用了微软的案例……第三、四本三星,类二,问题很好可惜解答太弱,好在能收集一些有趣的信息。二倍速。
  •     经济学即使讲得有意思但还是经济学
  •     翻译有待提高
  •     都是水分且基本瞎bb 哈佛不知道怎么毕业的 开后门估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