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44264372
作者:〔德〕西格弗里德·伦茨
页数:455页

作者简介

★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被誉为“世界50大小说”
★欧洲各国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好书”
★伦茨和格拉斯,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目。——莫言
★《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余华
易北河水缓缓流淌,浓雾中的汽笛声依稀传进禁闭室,少年犯西吉•耶普森正在完成他的惩罚性作文《尽职的快乐》。
痛苦的往事打开了缺口:十多年前,身为警察的父亲受命监视同村的一位画家,禁止其作画。自幼喜欢画家的西吉,悄悄将他的作品藏在一间破磨坊里。战后,禁令解除,父亲却仍然顽固不化地 “履行职责”,将磨坊里收藏的画作付之一炬,西吉对父亲的怀恨与恐惧到达极点。不久,他因公然在展览上“偷”画被送入教养所……
回忆一发不可收拾,西吉终于完成了厚厚一摞《尽职的快乐》。而他自己也不愿再跨出禁闭室,想要一直写下去,继续体会“尽职的快乐”。

书籍目录

西·伦茨的《德语课》(余华)/1 惩罚/1 禁止绘画/14 海鸥/32 生日/55 躲藏/81 第二视觉/110 中断/137 肖像/161 回家/186 半小时的期限/209 看不见的图画/231 聚光镜下/255 生物课/283 观察/314 重操旧业/339 恐惧/363 病态/383 参观/405 海岛/428 分别/444

编辑推荐

《德语课(2013年版)》编辑推荐:著名作家余华专文推荐:《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莫言一直渴望见到的伟大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传世经典,被欧洲各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学生“必读好书”。《德语课》为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被公认可入选“世界50大小说”。

前言

西·伦茨的《德语课》    余华    一九九八年夏天的时候,我与阿尔巴尼亚作家卡塔雷尔在意大利的都灵相遇,我们坐在都灵的剧场餐厅里通过翻译聊着,不通过翻译吃着喝着。这时的卡塔雷尔已经侨居法国,应该是阿尔巴尼亚裔法国作家了。九十年代初,作家出版社出版过他的一部小说《亡军的将领》,我碰巧读过这部小说。他可能是阿尔巴尼亚当今最重要的作家,像其他流亡西方的东欧作家那样,他曾经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只要他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去了。不过他告诉我,他回去的次数并不多。原因是他每次回到阿尔巴尼亚都觉得很累,他说只要他一回去,他在地拉那的家就会像个酒吧一样热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会去访问他,最少的时候也会有二十多人。    因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曾经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我与卡塔雷尔聊天时都显得很兴奋,我提到了霍查和谢胡,他提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这四位当年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在我们的发音里频繁出现。卡塔雷尔在文革时访问过中国,他在说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时,是极其准确的中文发音。我们就像是两个追星族在议论四个摇滚巨星的名字一样兴高采烈。当时一位意大利的文学批评家总想插进来和我们一起聊天,可是他没有我们的经历,他就进入不了我们的谈话。    后来我们谈到了文学,我们说到了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说起的,可能是我们共同喜爱伦茨的小说《德语课》。这部可以被解释为反法西斯的小说,也就可以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版。    卡塔雷尔说了一个他的《德语课》的故事。前面提到的《亡军的将领》,这是卡塔雷尔的重要作品。他告诉我,他在写完这部书的时候,无法在阿尔巴尼亚出版,他想让这本书偷渡到西方去出版。他的方法十分美妙,就是将书藏在书里偷渡出去。他委托朋友在印刷厂首先排版印刷出来,发行量当然只有一册,然后他将《德语课》的封面小心撕下来,再粘贴上去,成为《亡军的将领》的封面。就这样德国人伦茨帮助了阿尔巴尼亚人卡塔雷尔,这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书顺利地混过了海关的检查,去了法国和其他更多的国家,后来也来到了中国。    我说了一个我的《德语课》的故事。我第一次读到伦茨的小说是《面包与运动》,第二次就是这部《德语课》。那时候我在鲁迅文学院,我记得当时这部书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这书是八十年代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当时的出版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的书都是只有一版,买到就买到了,买不到就永远没有了。我知道如果我将《德语课》归还的话,我可能会永远失去它。我一直将它留在身边,直到毕业时必须将所借图书归还,否则就按书价的三倍罚款。我当然选择了罚款,我说书丢了。我将它带回了浙江,后来我定居北京时,又把它带回到了北京。    然后在一九九八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在一个名叫意大利的国家里,各自讲述了和一个德国人有关的故事。这时候我觉得文学真是无限美好,它在通过阅读被人们所铭记的时候,也在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被人们所铭记。

内容概要

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1926-)
德国著名作家。与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合称“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曾获“不来梅文学奖”“歌德文学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等重要奖项,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
代表作有《德语课》《激流中的人》《默哀时刻》等。《德语课》出版于1968年,取材自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语课》的成就达到了两个巅峰——罕见的深刻与卓著的描绘。作品的精髓、力量及其不同以往的理智而公正的呐喊,并不会因任何版本的差异而有所削弱或改变。——《纽约时报》纳粹将一代人的心灵毁得支离破碎,伦茨和一批有良知的作家开始一点一点捡拾。——《卫报》《德语课》是半个世纪以来德国最深沉厚重的文学经典。——《南德意志邮报》作品的严肃沉重满怀悲伤,只有具有深切良知的观察者才能写出如此杰作。——《时代报》《德语课》以扣人心弦的文字与史实般的巧计,刻画了一个由偏见、僵化的固执所组成的狭隘、压抑的世界,将该时代化为图像,显现于读者面前。——《斯图加特报》

名人推荐

《德语课》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余华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目。——莫言《德语课》将“忠于职守”和“助纣为虐”的辩证关系,作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讨论。在近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南方朔《德语课》是我读的第一本伦茨小说。他用的是开满花朵一样的句子套句子的文笔,我喜欢。——德国小读者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进一步说明,一切干扰,例如我姐姐希尔克的来访都要禁止,我在扫帚车间和海岛图书馆的工作要免除,他特别承诺不让我受任何外来的影响,并期望我在获得同样伙食配给的情况下写出作文。他说,只要需要,可以一直保持安静。他又说,我应该耐心地去体会尽职的快乐。他还说,我应当仔细思索,让这一切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像竹笋或别的什么东西那样,因为回忆可能是一个陷阱,一种危险,甚至给你时间去回忆也无补于事。心理学家们注意倾听着。所长几乎是友好地摇动着我的手,对于握手,他是有经验的。随后,他让人叫来受我们喜爱的管理员约斯维希,向他交代了自己的决定,并说:孤独,西吉最需要的是时间和孤独,请您注意,这两点要有足够的保证。接着,他把我的空本子交给了约斯维希,并把我们俩打发走。我们慢腾腾地走过结冰的操场。约斯维希既忧虑又带着责备的神情,似乎决定罚我写作文这件事使他失望了。这个人除了收集古钱币、关心海岛合唱队的演唱外,对什么都不热心。他把我带进禁闭室后,就要独自去伤心了。为此,我挽着他的胳膊,请求他尽量少责备我。他没有责备我,只是说:你想想吧。他说,想想菲利普·奈夫,借此间接地提醒我,别落到与菲利普—奈夫同样的地步。这个独眼少年也被罚写作文,据说,他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绞尽脑汁想给自己的文章开一个头,寻找一个充足的理由——据我所知,也是科尔布勇出的作文题“一个引起我注意的人”——第三天,奈夫打倒了一个管理员,逃出了教养所,掐死了所长的狗——这件事情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逃到了海滩,企图在九月里游过易北河,最后淹死在河里。菲利普·奈夫是科尔布勇灾难性活动的一个悲剧性证明,他唯一写在自己本子上并遗留下来的词是:肉瘤。人们猜想,一定是一个长肉瘤的人特别引起他的注意。不管怎么说,我来到这个专门收容难于教育的青少年的小岛后,指定我住的就是菲利普·奈夫的禁闭室。约斯维希让我想想他的命运,警告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于是一种陌生的恐惧感,一种使人痛苦的急不可耐的情绪攫住了我。我冲到桌子前,一见桌子却又感到害怕,想顺着方才的路子回忆下去,却又担心找不到那条思路。我既踌躇又着急,既犹豫又急于想写,又想干又不想干。结果是,我冷冷地看着约斯维希搜查我的屋子,不,不只是搜查,而是给我时间罚写作文。


 德语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终于读完了《德语课》,感觉真的很好,可是让我写一篇读后感,我却写不出来,但是我的情绪一直跟着书中小主人公的描写或低落,或压抑,或紧张,或无奈,书中文字的描写是我喜欢的,我读第一页的时候就知道我爱这本书,语言描写的好细腻,好生动,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场景在我脑海里跃然而生。当然,看完了,更多的是对主人公的同情,同情他有那样一个“尽职”的父亲,恨那样一个时代。可是恨完了,我想问自己一句话,正因为我更了解了那样一个时代,那么我应该珍惜我自己所处的时代么?一定程度上是应该珍惜的,但是更多的我说不出来,也许,我期待的时代还没到来。
  •     刚看完《德语课》,两个月断断续续的阅读,没有三分钟热度,而脑海中那幅图画却愈发清晰——弗里斯兰人在挖泥炭,和希尔克捡海鸥蛋、贝壳,易北河缓缓流向远方,浓雾中的汽笛声传入禁闭室...... 像那河水一样 整本书表面上都是和缓平顺的,没有什么摘藻雕章,没有什么诘屈聱牙,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却在不经意间,让人窥见这条河流的幽邃深远,和那永远摆脱不掉的”别人的印记“。沉重,只余沉重。而这沉重的枷锁正来自于那尽职的快乐。就像宽容一样,理智的尽职是积极的,而无底线的不加思考的尽职则是愚蠢混沌的。而当少数清醒的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有的人选择呐喊,而有的人选择利用,而这时他们已不是清醒着的了。经典,总是能跨越漫长的时间,为我们敲响警钟。阅读经典,保持思想的理智,保持人格的独立。
  •     《德语课》和其他二战题材的作品相比,战争主题极不鲜明,作者独辟蹊径,脱离了流血、死亡、奉献、牺牲的主流旋律,而以二战时期文艺创作受限为叙事点,讲述着禁令压迫下民众心理的扭曲,也彰显着黑暗笼罩下艺术不死的精神。故事的开篇,管教所中的少年西吉•耶普森被关进禁闭室,罚写一篇题为《尽职的快乐》的作文。写作过程中,西吉脑海中浮现的往事片断,逐渐拼凑出事件的全貌。事件的主人公是西吉的父亲严斯•奥勒•耶普森和画家马克斯•路德维希•南森。西吉的父亲严斯和画家马克斯从小一起长大,童年时代的某天,严斯从泄洪道闸门上掉进水中,是画家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水下,终于抓住了他的衬衫,将他拉出水面,画家为此还折断了一个手指。这样亲密无间的关系有一天突然被打乱,当地警察哨接到命令,禁止画家作画。而严斯,正是当地警察哨的哨长,是这项命令的宣布者和执行人。在西吉的笔下,父亲严斯从此以后,“无论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春天,还是在雨中,无论是在阴沉沉的星期日,还是在清晨或傍晚,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他总是在自行车上颠簸,向着自己使命的死胡同里蹬去,这条死胡同永远只引他到一个地点——画家所在的布累肯瓦尔夫”。他尽职尽责地监视着画家,不讲情面地搞突击检查,没收画家的作品,连碎片也不放过。他从不听人规劝,义正言辞地指出私人感情不能和履行职责混为一谈。如果只是这样,严斯至多只是一个铁面无私的警察,他的做法尽管没有人情味,却也不至于引人憎恨,但在西吉笔下,严斯的形象通过另一事件逐渐明晰起来。严斯的大儿子克拉斯应招入伍,也许是为了脱离部队,克拉斯向自己的胳膊开了两枪,把自己弄残废了,开始四处逃亡。克拉斯先被西吉藏匿,后被画家藏匿,犹如惊弓之鸟四下奔逃,当他体力不支晕倒在外被送回家中时,严斯却选择不予庇护,将儿子交还军队,他甚至没有一个犹豫挣扎的心理过程。在严斯的心里,克拉斯是逃兵,是家庭的耻辱,交给军方接受审判,是符合规定的,制度要求他必须这么做,就算知道儿子会被判决甚至被处死,但是制度就是制度,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出克拉斯后,严斯也丝毫没有悔意,即使在战后,严斯还在絮絮叨叨地历数克拉斯的“罪行”,他说一个家庭也是一个法庭,可以作出判决,他宣布永远禁止克拉斯回家。在西吉后续的描述里,克拉斯逃脱了家庭的束缚和魔咒,成为一名摄影家,追寻到了无价的自由。如果一个人能罔顾亲情到如此地步,还能希望他对友情怎么样呢?禁止画家作画的时期随着时势变迁自然而然地结束了,严斯还在兢兢业业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仿佛监督绘画禁令的执行与时势无关,完全是他个人的事情,他说,情况可以起变化,但忠诚的人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就那样病态地履行着自己命中注定的职责,搜寻着画家的画作,独自一人拿着自己的战利品,站在符合规定的黑暗中,将这些战利品烧成灰烬,显露出一种不露表情的心满意足。反观画家马克斯•路德维希•南森,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以惊人的创作力表达思想,以强烈的反差感冲撞世界,他的画作会说话,鲜活地流露着渴望和热爱,表达着困惑和恐惧。他说,我是不会停止的,既然你们反对看得见的东西,那我就创作看不见的东西,你们眼中的空白画纸,是我的看不见的海涛和日落。行为可以限制,但思想永远自由,我所承受过的一切,不会很快被人忘掉,我的足迹保留下来的时间将比想象得更长。过去的作品可以失去,我已习惯了事情总有损失,人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原来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上,而是必须不断地重新开始,只要这样做,就还能寄希望于自己。回到故事的主人公——少年西吉,凡是少年身上应该具备的特质,都已被父亲严斯的尽职葬送了。西吉出于领悟艺术的本能热爱着画家的画作,他利用一切机会从父亲手中转移一些作品,藏在安全的地点。这种行为在他看见父亲烧毁画家的速写本时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画家的作品化作灰烬之时,西吉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恐惧,严斯内心中那种一干到底的劲头让西吉异常恐惧,他觉得再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了,父亲会找到画家的作品,把那些无价之宝通通付之一炬。某一天,西吉藏画的磨坊果然着火了,西吉的不安全感也随之被点燃,他总是看到画作的背景有火焰在向近处移动,明亮的火焰,他认为这些画作处境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他不得不将这些画藏到安全的地方去,直到危险过去。无论是在学校、在储藏所、在博物馆,西吉总是觉得父亲要点燃这些画……直到有一天,西吉的行为被严斯发现,严斯的反应是果断地表示要宰了他。西吉最终被送进了管教所,日复一日地在禁闭室中讲述着《尽职的快乐》。这就是偏执狂父亲严斯和妄想症儿子西吉的故事。父亲在执行禁令的过程中体会着尽职的快乐,儿子也在藏匿画作的过程中体会着尽职的快乐。父亲营造了一个陌生的、充满敌意的家庭,儿子成长为一个压抑的、逃避世界的少年。一切因禁令的发布而起,却不因禁令的失效而终止。总体来说,《德语课》不是一本好读的作品。德国文学的庄重、内省和沉思的视角,接受起来本来就容易产生隔阂。这本书中还夹杂着许多的描写内容,作者在西吉的回忆中刻画景象,运用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描述画家的画作,他用描写渲染气氛,用景色把人带向回忆。这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艺术赏析的教科书。虽然真正看到的只有文字,但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色彩的冲击。本书取材自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阅读之余观看埃米尔的画作,自然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艺术传达的力量。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曾经加入希特勒的青年团,战争结束前夕被征召入伍,在纳粹军队崩溃时逃往丹麦。书中塑造的青年克拉斯,或许正反映着作者对军队的看法和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余华作序。余华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这本书确实值得他这样做。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我想我没办法看完了 sorry~
  •     淹死在回忆了
  •     著书的时候恰逢是国内争做螺丝钉的时代吧。
  •     我能说因为封面好看才买的吗 ,耐着性子看下去 其实很细腻
  •     2013
  •     对于纳粹德国,青少年管教所的透视与反思,关于艺术创作,绘画,孩童的心理,两代之间永远无法和解的鸿沟。聪慧动人。
  •     当你费了很大的努力熟悉了一个人以后,那也就是该到离别的时候了
  •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每个所谓的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个问题家庭吧。在后半段磨坊被少主人公出现幻觉,终于到达最终的高潮。结尾感觉走点淡淡的失望和茫然,也有点莫名其妙。看的囫囵吐枣,因为确实太长了
  •     书的内页全部粘在一起了 质量太差
  •     情节拖沓 描写很到位 要死不活的看了几个月
  •     很值得仔细阅读的一本书,难怪说借了不想还啊。好书
  •     描写很细致>~<读来感觉很压抑...
  •     奔着名气读的,深刻的思想在某些段落能感受到,但是还是不能习惯德式小说的描述性文字。也许多年后再读会不一样吧
  •     沉重而缓慢,读起来有些艰难,细想又别有意味
  •     我感觉叙事缓慢 更是为了营造一种压抑灰暗的氛围,描写纳粹时期某些德国人民病态的生活以及后来造成的影响
  •     伦茨的代表作,读后绝对不会忘记的故事。当一般的书里显见的说教慢慢淡去,伦茨的书却在你心里埋下一个个人物,能让你品味一生。
  •     许多问题青年都是因为有个病态的家庭,不管乱世还是盛世。不知怎么就突然想起以前爱过的人。
  •     从省图借到这本书,基本就放不下了,甚至阅读的时候迫使自己小心翼翼,不要那么快去读完,生恐读完没有好书可读了。这种美好的阅读体验,要追溯到几年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了。书籍浩瀚,要找到对胃口的书何其之难,就像人生漫长,要找到知己又何其容易?感谢弋舟的推荐,让我邂逅到伦茨,我敢断言,此书不比《铁皮鼓》逊色——想当年,《铁皮鼓》让我震撼了好几年。
  •     其实书本身我觉得也就三星了,枯燥晦涩,情节很缓慢,且缓慢的毫无意义。之所以多打一星是因为这个封面真的很好看啊。
  •     有点难读,但是故事,语言都很好。
  •     作为一本致郁系。。功效太强大。。看完简直要爆炸,故事情节虽然没那么跌宕起伏吸引人。。但是那个压抑的氛围有毒。。(啊然后就是封面真是太好看了)
  •     这本书读了几个月
  •     战争会使对的变成错的,使错的变成对的。
  •     记叙手法很晦涩,人物的形象刻画不是很深刻。不过故事还是很精彩的~~~
  •     平静的湖面下波涛汹涌。这可以说是一本寓意比较深远的小说,仿佛听见作者在叩问自己的民族:人为什么要过分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呢?另外,叙述清冽,有《喧哗与骚动》第一节之风,尤其是跟鸭子海战一幕,更令人感到亲切
  •     “我们所需要的首都,都在我们自身之中。我在此地有我所需要的一切,甚至更多,因为我的有生之年短暂,来不及把同这片土地有关而又值得表现的一切,通通表现出来。” 一开始是喜欢封面,但进入主线之后就欲罢不能。
  •     如果执意要读完这本书,那就容易感受到书中“尽职的快乐”,稍显冗长的小说,但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能让你看到画布中的北海和在海边奔跑的西吉......
  •     相当不能接受的文风。适合诵读感受画面感
  •     感觉挺好,不过书是硬皮的,读起来不怎么方便。其他都挺好的 很满意。
  •     je l'ai lu l'année passée, au lit, j'étais malade l'hiver passé à mon retour de voyage de Suzhou, pendant mon congé. Au fait, ce roman a été toujours dans un carton avant que ne l'aie lu,c'étais la chance qui m'a fait le lire.
  •     这么好的书,以后会越来越少。
  •     还是很好看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灰白……
  •     不知道是我阅读方式问题还是中间太拖沓,后面一部分没怎么认真读,有时间再细堵吧
  •     如同易北河就此流过。
  •     就是封面的软皮太脆弱,好好保护也没什么的,做得很精致,书也挺厚
  •     虽然很厚,但是还蛮好读的。战争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感觉战争寥寥几笔,但却又感觉一直在写它。
  •     高三晨读
  •     仍然无法坚持着读完……
  •     电子书看到一半上瘾,果断买实体书,精装很漂亮,物流还算给力。
  •     曾经和一个德国学生聊天,他提到德语是世界上最枯燥的语言,所以德语最适合用来写哲学和产品手册。然而他一定不是在说这本书,除了作者对法西斯战争的讽刺,书里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让读者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像和主人公亲历他在家乡的一切。唯一的瑕疵是余华做的续,带着偷书不算偷的酸腐气。
  •     固执是我的唯一美德
  •     每个句子都是开出的花朵,一点也不骄躁。
  •     超级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教科书级的大作!
  •     想把每个细节都慢慢讲完的小说。有人说是在讲写作,有人说是在讲孩子的恶来自家庭的恶,而我看到的,是讲画家面对禁令的抗争。“我要画肉眼看不见的画。画中的色彩是那样丰富,但你们却什么也看不见。用肉眼看不见的画。”画家的抗争和父亲的病态的顽固,这种矛盾的处境加剧了主人公西吉的心理的变化
  •     翻译得太美了,虽然书很长,但文字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     这种文真看不懂
  •     余华的序写得很好。故事情节有些拖沓,说好听点儿很有德国的严谨范儿,说不好听有点儿像韩剧。
  •     伦茨终于出现啦
  •     如鲠在喉的压抑
  •     被开头吸引了,但在途中开始厌烦被描述得太过极致的句子,总觉得有些憋的慌。洋洋洒洒40W字,最后,我还是被征服了。我看到了书中最牛的一句话,恰恰也是我希望得那样,出现在了书的最末尾。
  •     以后有机会还是要重新读一遍吧 长篇小说第一遍总免不了囫囵吞枣
  •     虽然有点难读懂,但一点一点读滋味也就出来了
  •     待我有了时间重读第三遍再来写个书评。
  •     诗意
  •     苍白、凌乱、偏执的语句,隐藏着少年惊惶而单纯的的心,美好的事物总是被恶毁灭,画作也是,人心也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