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是我吗》章节试读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9539895
作者:刘苇
页数:224页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36页

梅尔维尔像是法国的异数。法国电影擅长在影像里留有闲散的逸笔,宛如荡漾开去的水波,闪着粼粼的光芒。梅尔维尔同样具有光芒,但他是洁净的,尖利的,他把影像的杂质剔净,只剩下石英般单质体,有着水晶的莹澈。他让阿兰·德隆在无表情的表演中,突出孤绝和冷峭。绝端的控制里尽展生命的锋利。影像的削厉与纯净,已经与故事无关,其自身已与孤独相互映照,成为孤独的最好的写真。梅尔维尔把影像提升至哲思般的冷寂境界。至此,无数后继者追随着他。但他达致一种经典后,孤独将注定成为他的身影。他在一种高度上独自冥想。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85页

寻找温暖之途,也是失望之旅。灯光亮起之处,并非就是归宿。在意愿与现实之间,存有一个虚无而庞大的谜团,它像迷雾一样,吸附所有进入其中的一切,包括时间,包括迷失本身。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121页

这就是卡佛。我猜想他是个安静的人。他小说里多是烦乱与喧杂,以及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但他叙事的声音是低缓的、轻声的、欲言又止的,仿佛他十分害羞似的。他总是敏锐地看到事物变化的细微征兆,捕捉宛如在空气里微微颤动翅羽声。他的小说不会有过多的修饰、点缀和横逸的枝蔓,而是干净、简单和含蓄。但这种“简约主义”的手法不是令我心动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对中国人来说没什么稀罕,想想中国古代的小品、笔记吧)。他让我倾心的是,无论其内容如何喧腾,而他呈现的姿态总是宁静的。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87页

人们在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时,通常会误以为知道自己要什么。两者的差异常易被人混淆。
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134页

其实,写诗就是一种逃亡与寻找相连的过程。逃亡是对现状的背弃,寻找是对理想的索求,它们在写诗的行为中互为起因与结果。对此,罗贝托·波拉尼奥借书中人物之口也说到:“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最美好的事情。”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48页 - 生命的轻与重 ——影片《与死者为伍》

帕斯卡尔•费兰(Pascale Ferran)的《与死者为伍》(Petits arrangements avec les morts ,1994,也译成《同死者谈判》)拍摄得朦胧迷离和清新隽永。正如标题所示,影片处理的是死亡的主题,但帕斯卡尔•费兰却将目光放在生者身上,在生命的篇章里,死亡像是一个飘忽的阴影,一闪而过却又令人惊心。
影片开始时呈现的是清澈的天空,蓝色的大海,沙滩与沙滩上悠闲的人们。但在这些日常景象之下,不时掠过几个浅浅的脚印,那是海蟹爬过的印迹,不远处却有一只已经死了的海蟹。就这样,导演悄悄地在生命旋律的底下添加上了死亡的音符。如此轻微,如此含蓄,像是不愿惊动那些在沙滩上享受生命乐趣的人们。
影片以小说般的章节形式展开。第一章节,如同一个前奏,从孩子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忧愁。他的同伴的死去令他对生命有了警惕,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尤其对于孩子来说,要分辨这样的感受实在太难。他只是隐隐觉得自己也被牵涉了进去,尽管自己是无辜的。那是一种无言的受罪感。“有些事我们没有做错,但还是要为此负责任。”他自言自语。忧愁在明亮的沙滩上飘然而至,如风一般无从捕捉却又挥之不去。他所能感知的只是那个地洞,在他眼里,那个黑漆漆的地洞代表着死亡。之后小酒馆里,弗朗索瓦对他妹妹说出的那段话,我们也可以看作是那个孩子的内心的注解。
导演始终没有将镜头正面面对过死亡,只是通过暗示,告诉人们有两个人的死去,给这些出现在海滩上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沙滩像是一个舞台,聚集在沙滩上的人的内心,都被伙伴或亲人的死亡事件刺伤了,他们一时还没有摆脱这些阴影,内心仍处在纠结中。
但帕斯卡尔•费兰在处理上独树一帜,她将镜头对准的是沙滩、大海,以及在沙滩上建造城堡的人,让我们明白死亡躲在某个暗处在窥视着他们,或者说在窥视着生命。这就像生活本身,我们无从获知,死亡何时从我们的周围跃然而出。
后两个章节其实是在叙述同一件事,只是导演反反复复把四个兄妹成人与童年的生活片段剪碎了交叉穿插,她从两个人物——弟弟弗朗索瓦与姐姐扎扎——的感受来展示他们的内心。原来,死亡是如此沉重地压在生者身上。
沙堡在海水的映衬下,显得异常美丽。但漂亮的海水是暗藏着杀伤力的,它的浪花会无情地摧毁沙堡,弗朗索瓦似乎预知了海水的力量,他始终不愿下水,预示着他没有被海水所诱惑。他对海水的警惕,是否在暗示着人们的生活如同建造沙上的城堡那样脆弱?还有导演把弗朗索瓦设置为昆虫学家,让他整天面对昆虫的标本,可能也在暗示他一直被死者阴影所笼罩。
影片在一种平静的不动声色的影像中展开,尽管没有出现死者,但死者像一个隐秘的真正的主角,一直在影响着他们,也让我们感知它时时刻刻地存在着。导演以一种清逸明亮的手法,把人们内心的沉重展现而出,她的目的,我猜想,一方面告诉人们死者对于生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提示,生命的脆弱与世事无常。
在生命的旋律里,总有一缕死亡的音符交织其中。
生命的轻与重,其实并不在于生是轻的,死是重的,或者相反;而在于正因为有了死亡,轻盈之中才有了沉重,两者相互纠缠彼此难分。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121页

他耸耸肩,端着他的酒杯来到窗前。天已经黑了,但雪还在下。事情在变,他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变的。但总在不知不觉中,也不照着你的愿望来变。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83页

孤独是即便在人群中也依然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而寂寞之时独自一人时产生的孤单情绪。而孤寂,我更愿将它们称为一种介乎于孤独与寂寞之间的情愫。因为与寂寞相比,孤独无疑更具有社会性,但并非都与失意相连,卓尔不群也会产生孤独感。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第89页

如果你无法进入一本书,那不是你的过错,而是你的一次对优雅的错失。

《此生是我吗》的笔记-寻找自我之旅 - 寻找自我之旅

一般而言,自我之中总会存在一些他者成分,这是社会共性所决定的。但一旦他者成分在自我只中占据的比例升高,自我将逐渐丧失自身的价值。诡异的是,他者成分在自我中占据越多,被蚕食的自我敏感性就越低,也就丧失了自我辨析能力,无从感知自我的缺失。


 此生是我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